Workflow
全球化
icon
搜索文档
三一重工港股上市 “A+H”双平台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
上海证券报· 2025-10-29 03:30
公司上市与资本运作 - 三一重工于10月28日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构建"A+H"双平台上市格局 [2] - 本次港股上市全球发售约6.32亿股H股,发行价为21.30港元/股,并引入21名基石投资者共认购7.59亿美元的发售股份 [2] - 公司表示港股上市是开辟更广阔国际融资渠道、拥抱更庞大国际市场的重要机遇 [2] 公司战略与市场地位 - 公司正全面推进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三大战略 [4][5] - 按2020年至2024年核心工程机械产品累计收入计算,公司是全球第三、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 [4] - 公司产品远销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至2024年挖掘机累计销量全球第一,混凝土机械累计收入全球第一 [4] 全球化与海外业务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5.2% [4] - 海外市场保持高景气度,尤其在矿产开发、能源基建领域需求旺盛,海外销售进一步增长 [6] - 公司通过内生发展、战略收购及合资合作,转型为全球化运营的世界级工程机械企业 [3] 数智化与低碳化进展 - 公司通过数智化赋能制造、运营、服务全流程,实现质量精进及效率突破 [5] - 2024年公司40余款新能源产品上市,来自新能源工程机械产品的收入约为40.25亿元,收入贡献比例大幅超过全球行业平均水平 [5] - 公司电动挖掘机、电动搅拌车、电动自卸车等新能源产品销量均位居中国第一 [5]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工程机械行业正稳步回暖,2025年9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9858台,同比增长25.4% [5] - 2025年1月至9月共销售挖掘机174039台,同比增长18.1%,其中国内销量同比增长21.5%,出口同比增长14.6% [5] - 国内需求在超长期国债发行、设备更新政策深化落地及新能源转型加速驱动下,核心产品国内销售全面增长 [6]
科博达(603786):系列点评六:2025Q3业绩符合预期,新产品、新客户持续突破
民生证券· 2025-10-28 23:38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6]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0.0亿元,同比增长16.5%;归母净利润6.5亿元,同比增长12.1%;扣非归母净利润7.1亿元,同比增长57.1%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3亿元,同比增长11.8%,环比增长3.6%;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微降0.1%,环比下降11.1% [2] - 第三季度业绩主要受智驾子公司并表影响:收入增长得益于智驾子公司并表贡献,利润下降因该子公司仍处亏损状态(2025Q3亏损约1,780万元)及汇兑收益减少 [2]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3.5%,同比下降7.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7个百分点,主要受科博达智能并表影响 [2] 业务转型与战略布局 - 公司正从灯控产品供应商向平台型汽车电子供应商转型,具备软硬件综合能力及电控系统、ECU等末端执行器技术 [3] - 通过收购科博达智能60%股权,公司成为能同步整合中心控制器到末端传感器、执行器的平台型供应商,已获得智驾域、车身域等产品定点并实现量产供货 [3] - 公司加速全球化布局,境外设厂已完成日本工厂、捷克工厂落地,并通过收购捷克IMI公司100%股权从全球销售进入全球化生产阶段 [3][4] 客户拓展与市场覆盖 - 客户端从绑定大众拓展至新能源全面开花,基本完成国内外新能源车头部企业市场布局 [4] - 市场覆盖包括大众集团MEB和PPE平台、比亚迪、特斯拉、理想、蔚来、小鹏、吉利、长城、长安、东风等客户的不同新能源车型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74.7亿元、98.6亿元、122.0亿元 [4]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亿元、12.5亿元、16.6亿元 [4]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2.23元、3.10元、4.12元,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36倍、26倍、19倍 [4] - 预测公司毛利率将从2025年的27.50%提升至2027年的28.50%,净资产收益率(ROE)将从2025年的15.26%提升至2027年的20.55% [10]
三一重工登陆港股募资123亿元,能否撬动全球市场?
新浪财经· 2025-10-28 20:12
港股上市概况 - 公司于10月28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成为继中联重科后又一家两地上市的工程机械企业[1][2] - 此次港股上市共募资约134.5亿港元(约合123亿元人民币),全球发售约6.32亿股H股,发行价为21.3港元/股[2] - IPO引入了21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7.59亿美元(约合53.89亿元人民币)股份,包括淡马锡、贝莱德、高瓴等机构[2] 上市历程与募资用途 - 公司曾于2011年和2012年两次筹划赴港上市但失败,2022年谋划发行GDR并于同年12月拟将上市地改为德国法兰克福,最终于去年4月终止该事项[2][3] - 今年2月开启赴港上市,5月正式递交招股书,从开始计划到正式上市共耗时约8个月[5] - 募资所得计划用于发展全球销售及服务网络、扩大海外制造能力、优化生产效率以及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2] 市值与股价表现 - 截至港股上市当日收盘,公司港股上涨2.82%,收于21.9港元/股,总市值约1994亿港元(约合1823亿元人民币)[2] - 同日A股股价下跌2.57%,收于21.95元/股,总市值约1999亿元人民币,A股市值略高于港股[2] 公司财务业绩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08.39亿元、740.19亿元和783.83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44.33亿元、46.06亿元和60.9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2.6%、26.4%和26.7%[5] - 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45.34亿元,同比增长14.96%,净利润52.16亿元,同比增长46%,净利润规模及同比增速在工程机械赛道中居首位[5] 行业周期与市场环境 - 工程机械行业是强周期性行业,最近一轮国内上行周期从2016年开始至2021年上半年结束,之后进入下行周期,行业拐点自去年起逐步出现[6] - 今年上半年行业延续复苏态势,国内需求在超长期国债发行、设备更新政策深化落地及新能源转型加速驱动下,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等核心产品国内销售实现增长[6] - 海外市场保持高景气度,尤其在矿产开发、能源基建领域需求旺盛,海外销售进一步增长[7] 公司战略与市场地位 - 公司正全面推进"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三大战略,按2020-2024年核心工程机械产品累计收入计算,公司是全球第三、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8]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达15.2%,今年上半年海外业务占比超过60%,毛利率比国内高出约9个百分点[8] - 公司产品包括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等,已连续五年挖掘机累计销量全球第一,混凝土机械累计收入全球第一[5] 全球市场展望 - 2024年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整体市场销售额为2135亿美元,预计2025年增至2189亿美元,2030年达2961亿美元,北美、亚澳、欧洲、中国是主要市场[9] - 全球市场面临地缘政治因素、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及市场需求变化等挑战[9] 集团架构 - 除公司外,三一集团旗下还有两家上市公司,分别是从事港口机械、矿山机械等业务的三一国际,以及从事风力发电设备研发和制造的三一重能[9]
瑞鹄模具 | 2025Q3:业绩超预期 机器人业务未来可期【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10-28 20:11
事件概述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26.04亿元,同比增长50.90%;归母净利润3.55亿元,同比增长40.53%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9.42亿元,同比增长55.72%,环比增长2.93%;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40.90%,环比下降1.19% [2] 25Q3业绩分析 - 营收增长主要受大客户奇瑞汽车销量(747,644辆,同比增长14.64%,环比增长16.80%)及装备业务强劲需求拉动,抵消了重点车型智界R7与S7销量(12,571辆,环比下降16.37%)的承压影响 [3] - 2025Q3毛利率为25.99%,同比提升1.4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6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5.61%,同比下降1.6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67个百分点,利润率波动主要受产品结构变化影响 [3] - 2025Q3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83%/3.78%/4.56%/-0.13%,财务费用波动系利息收入减少及递延薪酬费用摊销增加所致 [3] 机器人业务布局 - 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芜湖瑞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业务涵盖机器人制造、研发与销售,积极响应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 [4] - 公司依托现有智能装备产品(如AGV、AMR机器人),并与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适用于多场景的专用特型机器人及高端复合式移动协作机器人产品 [4] 业务订单与前景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手订单达43.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59%,汽车制造装备业务新承接订单保持增长 [5] - 轻量化零部件业务已全部进入量产阶段,其中铝合金一体化压铸车身结构件为5款车型量产,铝合金精密成形铸造动总件为6款机型量产,随产能爬坡有望进一步提升业绩 [5]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5.5亿元、42.6亿元、51.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亿元、5.8亿元、6.8亿元 [6] - 对应每股收益(EPS)分别为2.30元、2.77元、3.25元,以2025年10月24日收盘价38.17元计算,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17倍、14倍、12倍 [6]
调研速递|德尔玛科技接待中金公司等14家机构 前三季净利8872万元 水健康业务双增/新工厂或...
新浪财经· 2025-10-28 19:4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符合预期,核心业务保持稳健发展,并明确以“多品牌、多品类、全球化”为核心战略,聚焦提升经营质量 [1][2][3]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84亿元,归母净利润8872.47万元 [2] - 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6.99亿元,归母净利润2004.41万元 [2] 发展战略 - 公司核心战略为“多品牌、多品类、全球化”,以消费者需求驱动产品向绿色、节能、智能化创新 [3] - 将对绩效未达预期的业务板块进行结构性优化与动态评估,集中资源巩固核心业务竞争力 [3] - 2026年将以提升经营质量为重要目标 [3] 核心业务表现 - 水健康业务前三季度实现双位数稳健增长,境内外市场均呈正向增长 [5] - 增长主要得益于净饮机及滤芯产品的良好表现,其中台面净饮机系列迭代升级带动销量与客单价提升 [5] - 公司计划持续推动水健康产品技术领先,并重点拓展海外市场 [5] 运营与供应链 - 新工厂投入使用将带动自产比例提升,对整体毛利率产生正向影响 [6] - 生产规划将综合考虑自身产能、自产能力及外协合作成本等因素,平衡自产与外协比例 [6] 资本运作规划 - 在现金流充裕背景下,战略并购将重点关注业内新兴技术及海外优质品牌与渠道 [7] 市场与销售 - 针对“双十一”电商活动,公司已根据营销策略参与各平台活动 [4] - 当前市场环境经历结构性演变,整体消费意愿趋于审慎,具体销售数据需待活动结束后确认 [4]
三一重工港股上市董事长向文波:将持续推进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战略
新浪财经· 2025-10-28 19:32
公司上市与资本布局 - 公司于2024年10月28日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06031 HK",成为一家构建"A+H"双平台上市格局的行业龙头 [1] - 公司在上交所的上市时间为2003年7月3日,此次港股上市是其在上市二十余年后于资本布局和全球化战略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1] - 本次港股上市全球发售约6.32亿股H股,发行价为21.30港元/股,并引入21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7.59亿美元的发售股份 [3] 公司战略与发展规划 - 公司将依托香港这一跨国资本流动的"超级枢纽",持续推进"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的"三化"战略 [3] - 公司早在2021年就提出了"三化"战略,当时的表述为"数字化、电动化及国际化",在2023年半年报中首次明确为"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 [3] - 低碳化战略包括产品低碳化、工厂和供应商低碳化,其中产品电动化是重要方向,2024年公司共有40余款新能源产品 [3] 公司市场地位与财务表现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0年至2024年,公司挖掘机累计销量全球第一,混凝土机械累计收入全球第一 [4] - 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5.3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2.16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4.96%及46.00% [4] - 今年上半年机械设备行业持续改善,细分子行业中,船舶等领域表现突出 [4]
德尔玛(301332) - 301332德尔玛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8
2025-10-28 19:30
2025年前三季度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84亿元,归母净利润8872.47万元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6.99亿元,归母净利润2004.41万元 [2] 公司核心战略与发展规划 - 坚持“多品牌、多品类、全球化”核心战略,聚焦“德尔玛”与“飞利浦”双品牌驱动 [2] - 持续拓展家居环境、水健康、个护健康三大品类 [2] - 推动产品创新向绿色、节能、智能化的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3] - 2026年整体以提升经营质量为重要目标 [3] - 对部分绩效表现未达预期的业务板块进行结构性优化和动态评估 [3] 业务板块表现与规划 - 水健康业务前三季度实现双位数稳健增长,境内外均呈现正向增长态势 [4] - 水健康业务增长得益于净饮机及滤芯产品的良好表现,台面净饮机迭代升级带动销量与均价同步提升 [4] - 水健康业务发展目标为保持整体市场占有率领先,并重点拓展海外市场 [5] - “双十一”电商活动表现待活动结束后才有确定数据,当前消费意愿趋于审慎 [3] 运营与产能策略 - 新工厂投入预计带动自产比例提升,对整体毛利率有正向影响 [5] - 生产规划综合考虑自身产能、产品部件自产能力及外协合作综合成本 [5] - ODM业务战略核心在于强化供应链整体能力,注重研发、生产、工艺环节的技术积累与流程优化 [3] - 严格控制ODM业务成本与风险,确保其盈利性及对公司经营形成正向贡献 [3] 资本运作与未来布局 - 现金流充裕,战略并购将重点考虑业内新兴技术和海外优质品牌与渠道 [5]
三一重工港股上市,A+H双平台锚定全球化战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28 19:08
上市概况 - 三一重工于10月28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31 HK [1] - 公司成功构建A股(600031 SH)和H股双平台上市格局 [1] - 上市仪式在香港交易所举行,公司管理层敲响开市锣 [3] 上市细节与市场认可 - 本次全球发售约6.32亿股H股,发行价为21.30港元/股,另有15%超额配股权 [3] - 引入21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7.59亿美元的发售股份 [3] - 基石投资者包括淡马锡、贝莱德、高瓴、瑞银资管等知名机构 [3] 公司战略核心 - 公司正全面推进“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三大战略 [5][6] - 港股上市旨在借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渠道,全面对接国际资本市场,开启全球化发展新篇章 [3] 全球化运营实力 - 按2020年至2024年核心工程机械产品累计收入计算,公司是全球第三、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 [5] - 产品远销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 [5] - 2020年至2024年,挖掘机累计销量全球第一,混凝土机械累计收入全球第一 [5]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5.2% [5] 数智化制造能力 - 公司是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唯一一家拥有2座世界经济论坛认证灯塔工厂的企业 [5] - 两座灯塔工厂分别为北京桩机工厂和长沙18号工厂 [5] 低碳化进展与产品 - 2024年,公司有40余款新能源产品成功上市 [6] - 2024年,来自新能源工程机械产品的收入约为人民币40.25亿元 [6] - 公司电动挖掘机、电动搅拌车、电动自卸车等新能源产品销量均位居中国第一 [6]
“技术创新+全球化”双轮驱动 上能电气前三季度营收增长16.15%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18:5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65亿元,同比增长16.15%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1亿元,同比增长2.99% [1] 海外市场拓展 - 在土耳其市场连续签署500MW储能产品框架供货协议及750MW储能产品合作订单 [1] - 在埃及供货的Abydos 150MW/300MWh大型储能电站成功并网并进入商业化运营 [1] - 在马来西亚为公用事业级光伏项目提供高效逆变器与储能集成方案,区域市场份额持续拓展 [1] 国内市场与技术应用 - 供货的云南省德宏州200MW/400MWh储能电站成功并网 [2] - 在湖南宁乡完成100MW/200MWh储能电站整站级构网功能测试,为国内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2] 行业需求与趋势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逆变器出口金额达485亿元,同比增长8%,反映海外市场需求旺盛 [1] - 全球低碳化转型加速,光伏和储能成为能源结构调整核心方向,市场需求呈规模化释放态势 [1] - 国内“136号文”落地后大储盈利模式完善,市场化需求提升;欧洲可再生能源装机激增催生消纳需求,亚非拉新兴市场涌现增量空间 [2] 公司战略与前景 - 公司深度绑定行业发展红利,持续聚焦核心领域创新以巩固行业地位 [1] - 在“技术创新+全球化”双轮驱动战略引领下,通过持续落地国内外标杆项目参与全球能源转型 [2]
三一重工港股上市 “A+H”双平台锚定全球化新征程
搜狐财经· 2025-10-28 18:39
上市事件概述 - 三一重工于10月28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成功构建A+H双平台上市格局 [1] - 公司董事长表示港股上市是资本市场对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认可,也是开辟国际融资渠道、拥抱国际市场的历史性机遇 [3] - 公司将依托香港作为跨国资本流动的超级枢纽,持续推进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三大战略 [3] 港股发行详情 - 本次全球发售约6.32亿股H股,发行价为21.30港元/股,另有15%超额配股权 [5] - IPO引入21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7.59亿美元的发售股份,包括淡马锡、贝莱德、高瓴、瑞银资管等知名机构 [5] 公司行业地位与全球化 - 按2020年至2024年核心工程机械产品的累计收入计算,公司是全球第三、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 [5] - 公司产品远销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至2024年挖掘机累计销量全球第一,混凝土机械累计收入全球第一 [5]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5.2% [5] 数智化战略与成果 - 公司通过数智化赋能制造、运营、服务全流程,实现质量精进及效率突破 [6]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是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唯一一家拥有2座世界经济论坛认证灯塔工厂的企业 [6] 低碳化战略与成果 - 公司已跻身全球低碳化程度最为领先的工程机械企业之一 [6] - 2024年公司40余款新能源产品成功上市,来自于新能源工程机械产品的收入约为人民币40.25亿元 [6] - 公司电动挖掘机、电动搅拌车、电动自卸车等新能源产品销量均位居中国第一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