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逆周期调节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进度已超60%
证券日报· 2025-08-08 15:05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情况 - 8月1日财政部续发行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350亿元,票面利率2.10%[1] - 7月份共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2060亿元,涉及20年期400亿元和30年期1660亿元,为年内单月发行规模第二[1] - 2025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截至8月1日已发行7960亿元,进度达61%[1] 财政政策与资金投向 -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节奏体现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及时释放资金形成实物工作量[1] - 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基本下达完毕[2] - 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第四批690亿元将于10月下达[2] 经济影响分析 -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加速对经济形成多维支撑,投资端拉动基建投资并促进产业链协同扩张[2] - 消费端激活内生需求潜力,推动消费结构升级,通过补贴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3] - 8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项目建设,带动建筑、钢铁、水泥等行业需求[2] 政策效果评价 -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既发挥经济"稳定器"作用,又培育长期增长动能[3] - 发行节奏加快为"两重"建设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持,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2]
央行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证券日报· 2025-08-08 09:03
央行流动性操作 - 央行8月8日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实现2000亿元净回笼 [1] - 8月有4000亿元3个月期及5000亿元6个月期逆回购到期 另有3000亿元MLF到期 [1] - 预计央行本月逆回购操作总规模将超9000亿元到期量 并加量续作MLF [1] 政策工具运用 - 央行强调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2] - 短期内更可能通过MLF和逆回购等工具维持流动性 降准和国债买卖概率较低 [3] - 8月或延续6个月期逆回购操作模式 MLF可能小幅净投放 [2] 流动性环境判断 - 8月政府债券处于发行高峰期 存单到期规模较大 中期流动性存在收紧压力 [2] - 央行操作旨在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释放数量型政策工具加力信号 [2] - 操作有助于推动宽信用进程 强化逆周期调节 [2]
央行明日开展7000亿买断式逆回购 释放什么信号?
广州日报· 2025-08-08 00:41
央行流动性操作 - 中国人民银行将于8月8日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1] - 8月有4000亿元3个月期和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 [1] - 预计央行月内将开展6个月期逆回购操作 两个期限品种合计操作金额超过9000亿元到期量 [1] 中期流动性管理 - 8月有3000亿元MLF到期 预计央行将加量续作 [1] - 8月处于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且存单到期规模较大 [1] - 央行通过MLF和买断式逆回购注入中期流动性 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1] 货币政策信号 - 操作释放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力信号 [1] - 有助于推动宽信用进程和强化逆周期调节 [1] - 中期市场流动性存在一定收紧压力 [1]
东方金诚:8月买断式逆回购未必缩量 短期内降准和恢复国债买卖概率不大
新华财经· 2025-08-07 22:17
央行逆回购操作 - 央行将于8月8日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 [1] - 8月有4000亿3个月期和5000亿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合计9000亿元 [1] - 预计央行将在月内再开展一次6个月期逆回购操作,使当月操作总量超过9000亿到期量 [1] 流动性管理政策 - 8月有3000亿MLF到期,预计央行将加量续作 [1] - 央行操作旨在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配合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需求 [1] - 监管层持续强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推动宽信用进程 [1] 市场流动性展望 - 8月短期市场流动性将保持稳定充裕,但中期有一定收紧压力 [2] - 央行将通过MLF和逆回购等工具注入中期流动性,强化逆周期调节 [2] - 市场利率持续上升的可持续性有待观察,7月下旬开始的收紧趋势可能不会延续 [2] 货币政策预期 - 三季度降准和恢复国债买卖的概率较低,央行更倾向使用现有工具维持流动性 [2] - 7月制造业PMI在收缩区间再度下行,四季度可能再度实施降准降息 [2] - 政策调整需考虑外部波动和经济增长动能等不确定性因素 [2]
7000亿买断式逆回购来了,市场关注本月会否延续净投放
第一财经· 2025-08-07 19:21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分析 - 中国人民银行8月8日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 [1] - 8月有4000亿元3个月期和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截至8日形成2000亿元净回笼,但市场认为这不代表8月整体缩量 [1] - 中信证券预计央行可能延续6月以来净投放模式,存在续作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的可能性 [1] - 东方金诚预测8月两个期限品种合计操作金额将超过9000亿元到期量,MLF也可能加量续作 [1] 流动性管理背景与政策取向 -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快政府债券发行,8月处于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 [2] - 8月存单到期规模较大,监管层强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 [2] - 东方金诚分析8月短期流动性保持充裕,但中期流动性存在收紧压力 [2] - 央行可能通过MLF和买断式逆回购注入中期流动性,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并释放政策加力信号 [2] 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与经济形势关联 - 上半年经济稳中偏强背景下,短期内降准和恢复国债买卖概率较低,央行倾向使用MLF和逆回购工具 [2] - 7月制造业PMI在收缩区间再度下行,显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四季度可能实施降准降息 [2]
7000亿买断式逆回购来了 市场关注本月会否延续净投放
第一财经· 2025-08-07 19:20
央行流动性操作分析 - 8月8日央行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1] - 8月共有4000亿元3个月期和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 形成2000亿元净回笼[1] - 专家预计8月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规模将超过9000亿元到期量 可能续作6个月期品种[1] 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 8月有3000亿元MLF到期 预计央行将加量续作并延续小幅净投放模式[1] - 央行可能通过MLF和买断式逆回购注入中期流动性 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 - 短期内降准和恢复国债买卖概率较低 四季度可能再度实施降准降息[2] 流动性管理背景 - 8月处于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 叠加存单到期规模较大[2] - 7月制造业PMI在收缩区间再度下行 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2] - 操作旨在配合政府债券发行 释放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加力信号[2]
央行将于8月8日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
搜狐财经· 2025-08-07 18:37
央行流动性投放情况 - 近两个月央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规模大幅放量,6月和7月投放量均为14000亿元,均实现净投放2000亿元 [3] - 6月分别在月初和月中投放10000亿元和4000亿元,7月则在月中一次性投放14000亿元 [3] - 8月共有9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包括2月投放的5000亿元(6个月期)和5月投放的4000亿元(3个月期) [3] 8月流动性操作预期 - 8月8日央行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分析师认为这并非缩量信号,预计月内还将开展一次6个月期操作 [3] - 8月有3000亿元MLF到期,预计央行将加量续作 [3] - 分析师预计8月央行将继续通过MLF和买断式逆回购注入中期流动性,以应对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的流动性需求 [3] 市场流动性展望 - 短期市场流动性预计保持稳定充裕状态,但中期面临一定收紧压力 [3] - 央行持续加力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有助于推动宽信用进程并强化逆周期调节 [3]
央行明日开展7000亿买断式逆回购,专家预判四季度或降准降息
搜狐财经· 2025-08-07 18:37
央行逆回购操作 - 中国人民银行将于2025年8月8日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 [1] - 8月有4000亿3个月期和5000亿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另有3000亿MLF到期 [1] - 东方金诚预计央行本月还将开展一次6个月期逆回购操作,两个期限品种合计操作金额将超过9000亿到期量,MLF也可能加量续作 [1] 流动性管理政策动向 - 央行操作旨在应对8月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及存单到期规模较大的情况,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2] - 监管层持续强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预计通过MLF和逆回购注入中期流动性 [2] - 政策工具使用释放数量型货币政策加力信号,推动宽信用进程并强化逆周期调节 [2] 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展望 - 7月下旬市场流动性持续收紧趋势或难延续,但中期流动性存在一定压力 [2] - 短期内降准和恢复国债买卖概率较低,央行倾向通过MLF和逆回购维持流动性 [2] - 7月制造业PMI在收缩区间再度下行,四季度可能实施降准降息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2]
今天确实有三个很重要的新闻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8-05 21:28
市场行情分析 - 上证指数涨幅接近1%,创年内收盘价新高,银行板块率先走高带动市场情绪[3] - 大妖股上纬X材7月以来涨幅超1300%,交易所对部分投资者采取暂停交易措施[2] 金融政策动态 - 央行等七部委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通过财政贴息+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刺激制造业融资需求[13][19] - 银行体系面临优质信贷资产短缺问题,地产和城投融资需求萎缩导致票据利率频现零利率[15] - 政策明确对银行制造业信贷考核要求,运用再贷款、碳减排工具等结构化手段支持重点领域[17][19] 财政与教育改革 - 国办推行公办幼儿园大班学费减免政策,财政将承担学费并保障教师工资[5][7] - 政策采取渐进式推进,后续可能扩展至小班/中班,反映财政收支平衡考量[8] - 学前教育免费化属于人口逆周期调节手段,与生育补贴形成约1000亿/年的财政支出[9][10] 地方债务治理 - 财政部通报六起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典型案例,披露新增债务的灰色手段[20] - 国务院动态调整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内蒙古因债务控制有效退出名单[21] - 地方隐性债务整顿决心坚定,原有扩张模式不可持续[22][23] 宏观趋势结论 - 低利率环境将成为中长期主线,需围绕此逻辑布局投资[25] - 制造业融资需求被政策主动创造以替代地产/城投缺口,但受逆全球化压制[26] - 财政政策保持结构性特征,通过恢复暂免税种(如公募分红所得税)实现收支平衡[10][24]
中金公司 政治局会议联合解读
中金· 2025-08-05 11: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快运用财政政策,适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聚焦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等政策,虽美国关税政策增加出口不确定性,但上市公司以内需为主,稳增长政策落地有望支撑企业盈利,二季度债券收益率预计下行,投资可关注内需、科技等板块[1] 各部分总结 宏观政策 - 财政政策加快运用,2025 年国债和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明显加快,截至 4 月 25 日,进度分别为 25.6%和 25.8%,预计 5 - 6 月债券发行提速,以防范风险和解决欠款问题[1][3] - 货币政策适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创新结构性工具,美元贬值和人民币汇率稳定为降息提供空间[1][5] - 消费领域通过金融工具加强支持,以“两新”为抓手推动消费增长[6] - 房地产聚焦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住建部计划扩大规模,提出高品质住房供给及优化收储政策[1][7] - 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需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足财政和货币政策[10] 行业影响 - 美国关税增加中国出口不确定性,但上市公司对美出口占比 3% - 4%,整体海外收入占 10%,部分领域有关税豁免,稳增长政策落地有望支撑盈利[12][13] - 二季度债券收益率有下行空间,可能出现交易窗口期,受货币政策放松、财政供给变化等因素影响[14][16] - 内需相关板块如消费类龙头、电信板块,以及中长期科技进步和国产替代概念值得关注[15] 不同行业情况 - 家电行业 2025 年政策延续补贴,新增产品,提升空调补贴台数上限,优化参与门槛;中国家电产能和产业链优势明显,将加强海外布局[36][38] - 建筑建材行业实物工作量落地理想,3 月水泥产量同比增长 2.5%,地方化债政策改善企业现金流,推荐水泥、消费建材、建筑央企等板块[28][30][31] - 科技硬件行业受政治局会议支持科技创新等指示影响,中美关税加速国产替代,关注自主可控、消费电子、端侧 AI 硬件等方向[32][33] - 有色金属市场面临需求、供应、货币等多方面挑战与机遇,投资策略优先选黄金,再考虑工业金属和小金属[39][41] - 大宗商品市场呈风险偏好和成本支撑状态,国内需求政策对冲外部冲击,工业金属消费受外部冲击有压力,稳增长政策有托底作用[44][45] - 国内能源供应受关税反制影响有限,石油消费预计提前见顶;农产品价格总体平稳,部分谷物进口下滑,需注意巴西干旱影响[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