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冶炼

搜索文档
2025年8月PMI分析:PMI为何回升?
银河证券· 2025-08-31 14:26
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2025年8月制造业PMI为49.4%,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收缩区间[1] 供需状况 - 生产指数为50.8%(前值50.5%),新订单指数为49.5%(前值49.4%),供需双升但缺口扩大至1.3个百分点[2]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2%(前值47.1%),出口商因政策调整存在"抢出货"行为[2] - 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上升6.3%,纺织服装(+33.5pct)、汽车制造(+10.8pct)等行业出口指数显著上行[2] 价格动态 - 出厂价格指数上涨0.8pct至49.1%,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上涨1.8pct至53.3%,价差扩大至4.2个百分点[3] - 线材价格上涨4.05%至3342元/吨,纯碱期货价格上涨3.93%至1296元/吨[3] 库存与采购 - 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0.6pct至46.8%,原材料库存指数上升0.3pct至48%,采购量指数上升0.9pct至50.4%[4] 企业规模分化 - 大型企业PMI上升0.5pct至50.8%,小型企业微升0.2pct至46.6%,中型企业下降0.6pct至48.9%[5] 非制造业表现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下降1.5pct至49.1%,服务业指数上升0.5pct至50.5%[1][5]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文体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均高于55%[5] 政策与风险 - 经济仍需政策支持,需关注国内政策时滞及海外经济衰退风险[6][7] - 未来政策可能聚焦服务消费领域,如文旅、数字消费和"人工智能+消费"[7]
【广发宏观王丹】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降幅收窄,三季度末预计小幅转正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8-27 21:26
工业企业营收表现 - 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当月同比增长0.9%,与5-6月的1.0%基本持平,呈现小幅震荡特征 [1][6][7] - 前7个月营收累计同比增速为2.3%,略低于上半年的2.5% [1][6][7] - 4-7月营收累计同比连续4个月小幅放缓 [7] 工业企业盈利趋势 - 7月利润总额当月同比下降1.5%,较6月的-4.3%降幅收窄2.8个百分点 [1][7][8] - 前7个月利润总额累计同比下降1.7%,与上半年的-1.8%基本持平 [1][7][8] - 利润同比趋势呈现1-4月上行、5月大幅回调(-9.1%)、6-7月连续修复的特征 [1][7][8] 盈利驱动因素拆解 - 工业增加值增速在季度末较高,呈现波动特征 [1][10] - PPI同比在6-7月处于年内低位,价格单边放缓 [1][10] - 利润率6-7月明显好转,1-7月每百元收入中成本同比增加0.24元,增幅低于1-6月的0.26元 [1][10] - 毛利率由6月的-1.3%转为7月的0.1% [1][10][11] - 1-7月营收利润率为5.15%,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 [10] 行业利润表现分化 - 前7个月利润正增长行业包括:有色采选(39.1%)、黑色冶炼(5175.4%)、交运设备(36.8%)、废弃资源利用(22.9%)、电气机械(11.7%)、计算机通信电子(6.7%)等 [2][14][15] - 利润降幅最大行业集中在:煤炭(-55.2%)、黑色采选(-36.2%)、家具(-23.1%)、造纸(-21.4%)、纺织服装(-12.9%)等 [2][16] - 采矿业利润同比下降31.6%,制造业和公用事业分别增长4.8%和3.9% [14] 7月行业边际变化 - 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当月同比由6月的-5%回升至36.9%,其中黑色冶炼和石油炼焦扭亏为盈,非金属矿制品利润同比由-26.7%收窄至-6.7% [3][17][18] - 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当月同比由-4.7%回升至-1.7%,食品制造和家具利润达到两位数增长 [3][17][18] - 中游制造保持快速增长,计算机通信电子增长30%,交运设备增长24.8%,航空航天器、集成电路、半导体设备等增速均在20%以上 [3][17][18] 库存与资产负债状况 - 7月末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2.4%,较6月末下降0.7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呈现去库特征 [4][20] - 实际库存同比大幅回落0.7个百分点 [4][20] - 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5.7%为年内最低增速,季调环比0.38%仅高于4月关税冲击时 [4][20] - 资产负债率57.9%持平前值,同比上行0.2个百分点,负债同比增长5.1% [4][22] 季度展望与市场影响 - 三季度利润增速大概率好于二季度,8-9月基数较低(算术平均-22.5%),政策效果开始显现 [5][25] - 三季度末利润累计增速可能小幅转正,2022-2024年利润年增速均为负增长(-4.0%、-2.3%、-3.3%) [5][25] - 万得全A指数较去年底上行20.6%,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2个基点 [5][25]
兼评7月经济数据和个人消费贷贴息:内需放缓,个人消费贷贴息或提振社零0.2个百分点
开源证券· 2025-08-16 15:49
消费 - 7月社零同比下滑1.1个百分点至3.7%,其中家电贡献放缓0.1个百分点,汽车负贡献加深0.6个百分点[3] - 2024年居民贷款消费率持续低位,中枢约2.5%[3] - 个人消费贷贴息预计提振社零0.2个百分点,幅度高于2023年的0.1个百分点[4] - 四川三轮消费贷贴息累计支持72亿元,年均拉动社零0.2个百分点[4] 生产 - 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下滑1.1个百分点至5.7%,环比0.38%为年内次低[5] - 服务业生产同比走弱0.2个百分点至5.8%,金融业改善1.4个百分点[5] 固投 - 7月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下滑0.8个百分点至-12.0%,当月同比-17.0%[6] - 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下滑1.3个百分点至6.2%,连续4个月放缓[6] - 基建投资2021年以来首次转负,广义基建当月同比-1.9%[6]
产业经济周观点:关注资本市场定价和经济发展的关系-20250810
华福证券· 2025-08-10 21:40
核心观点 - 资本市场定价逻辑随经济发展阶段变化,从股息定价转向供给定价,反内卷政策强化供给端定价逻辑[3] - 中国价格复苏对就业产生正面影响但可能抑制产出,出口价格持续改善是关键[3] - 供给驱动的价格复苏更有利于资产价格上升,短期价格波动对资本市场影响有限[3] - 重点看好非银金融、低PB行业、军工、恒生科技(自主可控)及科创芯片、AI应用、金属锡等方向[3] 市场表现分析 宏观经济 - 7月PPI同比下降3.6%,上游原材料加工行业(燃料加工、黑色冶炼、有色冶炼)在反内卷政策下改善[8] - 7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长7.2%(美元计),增速较6月提升1.3个百分点,对欧盟出口表现强劲但对美、东盟环比下行[11][13] - 出口韧性源于中国制造业全球竞争优势,后续需关注价格复苏带动出口超预期的持续性[15] 港股市场 - 恒生指数周涨1.43%,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1.03%,恒生科技涨1.17%[16] - 细分行业中房地产服务、台资企业、纸业股超额收益领先[20] A股市场 宽基与因子 - 上证指数周涨2.11%,中证1000领涨宽基指数[22] - 股指期货远月贴水加深,IH/IF/IC/IM基差均走阔[23] - 高贝塔、业绩扭亏、微盘股、基金重仓股因子表现突出[28] 行业表现 - 先进制造和周期产业周涨幅超3%,医药医疗逆势跌0.75%[29] - 军工细分领域(地面兵装、航海装备)超额收益居前,医疗服务、数字媒体相对弱势[33] 外资动向 - IC/IF净空仓小幅收敛,IM净多仓收敛,IH持仓稳定[40] - 人民币掉期收益率下行,10年期美债收益率高于中债+掉期收益率[43] 投资方向 - 供给定价逻辑下关注低PB行业及自主可控领域(军工、恒科)[3] - 科技主线聚焦科创芯片、AI应用及机构重仓的科技龙头[3] - 周期品中金属锡具备结构性机会[3] 下周关注 - 美国物价数据及中国金融经济数据发布[45]
【广发宏观郭磊】哪些价格低于预期,哪些价格相对积极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8-09 20:22
7月价格数据表现 - 7月CPI同比零增长,高于预期的-0.1%(WIND口径);PPI同比持平前值的-3.6%,低于预期的-3.4%(WIND口径)[1] - 模拟平减指数(PPI 60%+CPI 40%)为-1.44%,低于前两个月的-1.38%,创2024年2月以来新低[1] - 价格中枢自2023年四季度起新一轮下降,可能与地方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导致的供需比承压有关[1] PPI低于预期的原因 - 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业PPI环比下降0.3%,但螺纹钢期货/现货价格、钢价指数及PMI原材料购进价格均环比上行[2][9] - 汽车制造业PPI环比下降0.3%,而PMI出厂价格指数显示环比改善[2][9] - 电气机械行业PPI环比-0.2%,尽管碳酸锂(月均+10.9%)、多晶硅(6.30美元/千克,较6月底+28.8%)价格显著上涨[2][10][11] 8月价格展望 - PPI同比降幅预计收窄至3%以内,模拟平减指数或触底回升[3][12] - 上游大宗品价格分化:动力煤(682元/吨,较7月底+3.3%)、焦煤(1219元/吨,+12.8%)上行,原油(布油66.4美元/桶,-7.5%)回调[12] - 碳酸锂价格回落至7.15万元/吨,多晶硅持平6.30美元/千克[12] CPI结构性亮点 - 核心CPI环比0.4%(季节性上限),同比0.8%创2024年3月以来新高[4][13] - 家用器具价格环比大涨2.2%(前值0%),同比2.8%(前值1.0%),主要受家电/小家电成本传导推动[4][13] - 汽车零售价格企稳,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价格结束连续5个月下降[4][13] - 酒类价格环比止跌(5-6月均-0.3%),服装、医疗服务同比涨幅扩大[13][14] 政策动态与行业治理 - 政治局会议部署推进"两重"建设(重大战略、重大工程)以扩大有效投资[1][6] - 新能源汽车、生猪养殖、快递行业相继出台规范竞争秩序政策: - 新能源汽车领域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5] - 生猪产业强调产能调控[6] - 快递行业治理"内卷式"竞争[7]
兼评6月企业利润数据:反内卷初见成效
开源证券· 2025-07-28 17:16
工业企业营收和利润情况 - 2025 年 1 - 6 月全国规上工企利润累计同比 -1.8%,前值 -1.1%;营业收入累计同比 2.5%,前值 2.7%[3] - 6 月营收当月同比约 1.6%,较前值上行 0.8 个百分点;利润当月同比降幅收窄 4.8 个百分点至 -4.3%[4] 利润贡献因素 - 6 月工业增加值、PPI、利润率同比对利润增速的贡献分别为 +6.4、 -3.6、 -6.9 个百分点[4] - 6 月成本、费用、投资收益 + 营业外收支、利润分别为 85.2、8.8、0.0、6.0 元,较 2024 年同期变动 +0.4、 +0.1、 -0.1、 -0.4 元[4] 利润格局 - 6 月上游、中游、下游、公用的 ttm 利润占比分别为 28.6%、39.5%、21%、11%,分别较前值变动 -0.5、0.6、 -0.1、0.1 个百分点[5] - 6 月反内卷行业利润累计同比改善 3.3 个百分点至 -8.0%,非反内卷行业下滑 0.9 个百分点至 -2.1%[5] 库存情况 - 6 月名义库存同比小幅下行 0.4 个百分点至 3.1%,实际库存同比微降 0.1 个百分点至 6.7%[7]
花旗集团余向荣:下半年中国出口有望继续超预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15:22
宏观经济展望 - 花旗集团将2024年中国GDP增速预测上调至5%,认为全年增长目标可以实现 [1] - 下半年中国有必要着力于名义增长修复,同时保持实际增长势能 [1] - 若增长保持韧劲且物价改善,中国资产吸引力将进一步提升 [1] 出口驱动因素 - 2024年出口成为最大超预期因素,预计全年实现中个位数正增长 [1] - 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影响阶段性见顶,芬太尼关税有望下调,中美关税差可能收窄 [2] - "抢出口"回补效应被高估,相关规模约330亿美元(不足全年出口1%),影响可控 [2] - 中国出口竞争力强劲:产品迭代升级、中间品/资本品占比提升(如电子产品)、出口网络多元化(美国份额降至10%,对非洲出口增速超30%) [3] 内需与投资 - 内需呈现分化复苏,新经济(人工智能/新消费/创新药)贡献度提升 [4] - 入境游经济预计贡献0.2个百分点GDP增长 [4] - "人工智能+"将带来5000亿元增量投资,贡献GDP增长0.4个百分点,信息服务业投资上半年增长37% [4] - 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结合将催生多领域应用场景(产业端/算力端/能源需求) [4] 政策动向 - 财政政策:聚焦以旧换新加码、育儿补贴(预计规模1000亿元),激活新消费场景(如"苏超"/"村BA") [6] - 货币政策:预计政策利率下调10基点、准备金率下调50基点,推出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城市更新/新质生产力等 [6] 供给侧改革 - 重点推进"反内卷"部署:整治低价竞争、淘汰落后产能(通过环保/金融监管收紧等) [7] - 黑色冶炼、化工、非金属矿产等行业有望率先实现价格回升 [7]
宏观通胀系列十:6月CPI回暖,PPI持续承压
华泰期货· 2025-07-10 09: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6月CPI同比由降转升0.1%,结束连续4个月下降趋势,呈现“能源拖弱、食品分化、工业品与服务双驱动”特征,需警惕猪肉产能过剩及PPI工业通缩向消费端传导的风险 [3] - 6月PPI同比降幅扩大至3.6%,环比降0.4%,呈现“内需疲软拖累加深、新旧动能分化加剧、政策托底显效”特征,需关注高技术产能释放与基建投资对原材料需求的边际改善作用 [3] 各部分总结 宏观事件 - 2025年6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上半年比上年同期下降0.1%;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4%,上半年比上年同期下降2.8% [2] PPI情况 整体承压 - 6月PPI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4%,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3%,环比下降0.7%,上半年累计下降2.8%,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4.4%,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4% [7] - 能源与原材料供需宽松加剧,出口依赖行业承压,国际输入性压力调整 [7] 积极变化 - 高技术制造业韧性强化,消费与装备制造需求释放,生活资料价格企稳 [8] 特征 - 内需季节性弱化,新旧动能分化深化,政策传导初现成效 [9][17] 关注因素 - 需关注外部地缘政治对原油及有色金属供应链的扰动和内部高技术产业产能释放进度,及基建投资对原材料需求的拉动 [10] CPI情况 由降转升 - 6月CPI同比上涨0.1%,结束连续4个月下降趋势,环比下降0.1%,降幅较5月收窄0.1个百分点,上半年累计下降0.1%,核心CPI同比上涨0.7%创14个月新高 [21] - 食品降幅收窄但仍是拖累,能源拖累减弱,服务稳中有涨 [21][23] 特征 - 工业消费品驱动转涨,内部分化延续但结构优化,政策支撑显现 [27] 风险 - 需关注食品价格持续疲软可能抑制农村消费复苏,警惕工业需求承压向CPI传导的滞后效应 [23] 附录数据 CPI数据 - 6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城市上涨0.1%,农村下降0.2%;食品价格下降0.3%,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下降0.2%,服务价格上涨0.5%,上半年比上年同期下降0.1% [36] - 6月环比下降0.1%,城市下降0.1%,农村持平;食品价格下降0.4%,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下降0.1%,服务价格持平 [36] PPI数据 - 6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4%,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3%,环比下降0.7%,上半年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8%,购进价格下降2.9% [38] 统计局解读 CPI - 同比由降转涨,主要受工业消费品价格回升影响,食品价格降幅略有收窄,服务价格上涨,核心CPI同比涨幅扩大创近14个月新高 [43][44] - 环比下降0.1%,降幅收窄,食品价格降幅小于季节性,工业消费品价格由降转涨,服务价格稳中有涨 [45] PPI - 环比降幅与上月相同,受国内部分原材料制造业价格季节性下行、绿电增加带动能源价格下降、出口占比较高的行业价格承压等因素影响 [46] - 同比降幅扩大,但部分行业价格呈企稳回升态势,受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振消费政策、新动能积聚等因素带动 [47][48]
读研报 | “反内卷”,市场这样划重点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7-08 17:54
政策背景与市场预期 - 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出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2] - 《求是》发布文章《深刻认识和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政策引导"反内卷" [2] - 市场资金充裕,科技、消费、红利等板块表现较好,周期股估值低位,对短期边际利好更敏感 [2] 受影响的行业 - 与地产、基建相关的上游原材料行业(煤炭、钢铁、水泥等) [3] - 与新质生产力重叠的装备制造行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 [3] - 部分下游消费品领域(医药、食品制造业等) [3] - 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光伏、电商平台等)受政策重点关注 [4] - 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被点名存在同质化竞争 [4] 政策力度与实施特点 - 政策力度温和,因涉及行业民营企业占比较大(如计算机、通信、电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国央企占比低于30%) [6] - 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就业规模大,从业人员占比分别为11.9%、7.9%、6.0%,共吸纳近2000万人,政策需兼顾就业问题 [6] - 政策预计循序渐进,需观察供给侧和需求端变化,尤其是产能利用率提升和补库情况 [8] - 光伏、汽车等行业缺乏历史经验参考,未来政策信号需更明确(如级别提升、纳入地方政府考核等) [7] - 高强度去产能需综合政策支撑,包括过剩产能规模确定、退出时间表、考核机制等 [8]
【广发宏观郭磊】物价仍是宏观面关键变量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6-10 07:54
2025年5月价格数据表现 - 2025年5月CPI同比-0.1%,持平前值;PPI同比-3.3%,低于前值的-2.7% [1][4] - 按CPI和PPI权重60%和40%模拟的平减指数为-1.38%,低于前值的-1.14%,为过去16个月以来最低 [1][4] - 2024年10月至2025年5月平减指数呈现窄幅波动:10月-0.98%,11月-0.88%,12月-0.86%,2025年1月-0.62%,2月扩大至-1.30%,3月-1.06%,4月-1.14%,5月再度扩大至-1.38% [5] CPI弱势原因分析 - 能源价格环比下降1.7%,拖累CPI环比约0.13个百分点,主要受4月IPE布油价格环比下行18.3%影响 [1][6] - 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2%,拖累CPI环比约0.04个百分点,反映餐饮需求偏弱及肉类蔬菜供给充足 [1][6] - 核心CPI同比0.6%略有上行,但汽车(同比-3.4%)、家电(同比-0.2%)、租赁房(同比-0.1%)、酒类(同比-2.0%)仍处负增长区间 [7][8] - 服装(同比1.7%)、金饰品(同比40.1%)、家纺(同比1.9%)、文娱耐用品(同比1.8%)涨幅扩大 [8] PPI降幅扩大驱动因素 - 全球定价原材料拖累:石油开采(同比-17.3% vs 前值-14.2%)、石油加工(同比-14.7% vs 前值-11.1%)、化工(同比-5.3% vs 前值-4.1%) [8] - 国内建筑业拖累:煤炭开采(同比-18.2% vs 前值-15.2%)、黑色冶炼(同比-10.2% vs 前值-8.6%)、非金属矿(同比-2.7% vs 前值-2.4%) [9] - 新兴产业产品降幅收窄:汽车制造(同比-3.1% vs 前值-3.3%)、计算机通信电子(同比-2.2% vs 前值-2.4%)、光伏设备(降幅收窄0.4个百分点)、锂电池(降幅收窄0.3个百分点) [9] 未来价格趋势展望 - 原油和铜价反弹或使6月PPI降幅小幅收窄,但需建筑业产品(钢铁/煤炭/非金属矿)和新兴产业产品(汽车/光伏)摆脱同比负增长 [10] - 建筑业改善依赖地方落实"发展中化债"政策推动基建投资,新兴产业需"反内卷"政策显效 [10] - 工程机械数据疲软:5月工作时长同比下降3.86%,开工率59.5%(同比降5.01个百分点),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撑 [10] 宏观经济基本面特征 - 实际GDP同比从2024年二三季度4.6-4.7%回升至5%以上,2025年二季度预计5.2% [11] - 当前短板在名义GDP和价格,低价格导致实际利率偏高,进而影响债务负担、投资消费决策及企业盈利 [11] - "反内卷"政策升温显示侧重名义增长,但供给侧改革需系统性推进,市场处于政策效果观察期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