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金融
搜索文档
诺德基金:如何看待4000点后的震荡行情?
新浪基金· 2025-11-06 10:39
文章核心观点 - 当前上证指数4000点与2007年、2015年相比,市场生态、产业结构和投资逻辑已发生根本性变化,A股市场根基更稳固、韧性更强 [4][6][25] - 支撑市场积极力量的五大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新质生产力发展、政策暖风提振信心、资金格局改善和估值优势 [26][27][28][32][33][38] - 后市布局可关注估值洼地与补涨机会、景气改善与业绩主线两大方向 [42][43][48] 市场生态变化 - 新“国九条”引领制度深层变革,60余项配套规则推出,监管理念转向“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强化中介责任和完善退市制度 [6] - A股上市公司数量从2015年4月9日的2447家跃升至2025年10月29日的5444家,增幅达122%;总市值从53万亿元扩张至123万亿元,增幅132% [7][8][9] - 行业结构从金融地产主导转向科技新能源主导,电子与电力设备合计权重达23.4%,与十年前金融地产板块权重相当 [9] - 万得全A指数日成交额达2.29万亿元,连续128个交易日高于1万亿元;两融余额2.51万亿元,占流通市值比例2.53%,远低于2015年峰值4.72% [16][18] - 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占比从2014年底的30.9%升至2024年底的46.0%;2024年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2.4万亿元,较2023年增长9% [22] 市场积极因素 - 中国经济“十四五”以来平均增速5.5%,对全球增长贡献率约30%;“十五五”年均增速预期4.7%~5.0% [27] - 人工智能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国在AI大模型等环节取得进展 [28] - 监管层发布《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等政策,优化市场生态 [32] - 居民权益类资产占比不到3%,配置潜力大;存款搬家现象从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扩展至股票基金 [33][34] - QFII现身852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市值达1500亿元,较上季度增长100亿元 [37] - 上证指数市盈率约17倍,沪深300指数约14.6倍,低于纳斯达克指数(44倍)、标普500(29.81倍)等主要市场 [38][39] 后市布局方向 - 估值洼地板块包括医药生物(年内涨幅20.28%)、农林牧渔(16.23%)、非银金融(10.74%)等,估值分位数均低于70% [43][45][46] - 景气主线聚焦产业链安全、新质生产力、反内卷三大领域 [48][49][52][53] - 产业链安全领域出口管制覆盖锂电池、负极材料、超硬材料等,头部企业有望巩固海外份额 [49][51] - 新质生产力方向关注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领域 [52] - 反内卷领域行业格局优化,龙头企业盈利弹性改善 [53]
每日市场观察-20251106
财达证券· 2025-11-06 10:33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周三(11月5日)A股市场成交额为1.87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453亿元[4] - 沪指涨0.23%,深成指涨0.37%,创业板指涨1.03%[4] - 上证主力资金净流入275.25亿元,深证主力资金净流入197.26亿元[4] - 电力设备、煤炭商贸、环保等行业涨幅居前,计算机、非银、通信、传媒等行业小幅下挫[1] - 电力设备板块表现明确,包含储能、配电、锂电等细分领域[2] 宏观经济与政策 - 10月中国仓储指数为50.6%,较上月回升1个百分点[1] - 自2025年11月10日13时01分起,停止对部分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5] - 自2025年11月10日13时01分起,暂停实施24%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保留10%的税率[8] - 中国与多个太平洋岛国签署《提升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定》,旨在扩大双边贸易与投资合作[6][7] 行业与产业发展 - 京津冀计划到2027年打造超2000亿元产业规模的北斗时空产业集群,推广应用终端产品80万台(套)以上[10] - 大众中国将自研系统级芯片,应用于L3及以上级自动驾驶车型[12] - 宇树科技认为具身机器人发展阶段类似于ChatGPT发布前的1-3年左右[11] 基金市场动态 - ETF两市成交额报4972.52亿元,其中股票型ETF成交1121亿元,债券型ETF成交2460.57亿元[13][14] - 公募基金三季报显示TMT板块获加仓明显,龙头公司持股集中度回升[15]
万和财富早班车-20251106
万和证券· 2025-11-06 10:12
宏观与市场表现 - 国内主要股指普遍上涨,其中创业板指表现最佳,涨幅达1.03% [2] - 市场成交额为1.89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量453亿元 [10] - 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电气设备、储能、特高压等新能源板块表现强势,而科技与非银金融板块表现疲软 [10] 宏观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调整对美加征关税,自2025年11月10日起暂停24%税率,保留10%的加征关税税率 [4] - 商务部将围绕“出口中国”品牌举办十大主题活动 [4] - 10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新能源零售渗透率达58.7%,批发渗透率达55.2% [4] - 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于12月18日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6] - 机器人产量快速增长,相关零部件企业或受益 [6] - AI数据中心成为用电大户,有望大幅拉动储能需求 [6] 上市公司业务进展 - 信通电子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已在多条特高压线路上实现批量应用 [8] - 博威合金的新材料业务成为核心驱动力,VC均温板散热材料出货量显著增长 [8] - 盐湖股份新建4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本年度碳酸锂生产计划为3000吨 [8] - 嘉元科技与宁德时代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同意扩大合作深度和广度 [8]
每日解盘:三大指数低开高走,电力设备板块大涨,成交额回落至1.8万亿-11月5日
搜狐财经· 2025-11-06 10:09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11月5日,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沪指上涨0.23%至3969.25点,深证成指上涨0.37%至13223.56点,创业板指上涨1.03%至3166.23点 [1] - 两市成交额为18721亿元,较上个交易日减少约433亿元 [1] - 指数受外围利空扰动低开后震荡拉升,尾盘回落,核心宽基指数涨多跌少,创业板50和微盘股指数领涨 [1] - 全市场近3400只个股上涨,呈现涨多跌少格局 [2] 主要指数表现 - 创业板指今日表现最佳,上涨1.0%,但近5日下跌4.8%,今年以来累计上涨47.8% [2] - 中证2000指数今日上涨0.8%,今年以来上涨33.1% [2] - 深证成指今日上涨0.4%,今年以来上涨27.0% [2] - 上证指数今日上涨0.2%,近30日上涨3.0%,今年以来上涨18.4% [2] - 恒生指数今日下跌0.1%,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6% [2] 行业板块表现 - 电力设备行业领涨,今日涨幅达3.4%,近30日上涨8.5%,今年以来累计上涨48.4% [3][4] - 煤炭行业今日上涨1.4%,近30日上涨11.9% [4] - 商贸零售行业今日上涨1.2% [3][4] - 计算机、非银金融、通信板块下跌,其中计算机板块跌幅最大,为-1.0% [3][4] 概念主题表现 - 海南自贸区概念涨幅居前,今日上涨4.6%,近30日大幅上涨25.9% [5] - 柔性直流输电概念上涨4.1%,特高压概念上涨3.4% [5] - 智能电网、虚拟电厂等新能源相关概念涨幅均超过2.5% [5] - MLOps概念跌幅最大,下跌1.6%,华为欧拉概念下跌1.2% [5] 热点行业深度分析 - 电力设备行业上涨受英伟达更新800伏直流架构白皮书推动,未来数据中心电源将主要采用800V直流供电 [6] - 据英伟达CEO预计,2030年AI基础设施支出可能达到3-4万亿美元,是2025年预计投资的5倍以上 [6] - 按3万亿美元测算,对应约500GW功率,相当于2025年中国电网最大负荷的1/3 [6] 重要政策与宏观信息 - 中方决定自2025年11月10日起调整对美出口管制和不可靠实体清单措施,落实中美经贸磋商共识 [6]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停止实施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6] - 国务院总理在进博会表示中国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7] 行业与经济数据 - 10月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140万辆,同比增长17%,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027万辆,同比增长23% [7] - 截至9月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1亿千瓦,跃居世界第一 [7] -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进入第36天,打破历史纪录 [7] - 韩国Kospi 200指数期货跌超5%,触发程序化交易卖单暂停5分钟 [7]
11月5日电子、通信、非银金融等行业融资净卖出额居前
证券时报网· 2025-11-06 09:55
市场融资余额总体情况 - 截至11月5日,市场最新融资余额为24735.44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环比减少1.43亿元 [1] 融资余额增加的行业 - 电力设备行业融资余额增加最多,较上一日增加27.39亿元,最新余额为2111.34亿元,环比增长1.31% [1] - 基础化工行业融资余额增加2.67亿元,最新余额为971.28亿元,环比增长0.28% [1] - 钢铁行业融资余额增加2.52亿元,最新余额为172.81亿元,环比增幅最高达1.48% [1] - 建筑装饰行业融资余额增加2.46亿元,最新余额为390.62亿元,环比增长0.63% [1] - 共有16个行业融资余额增加,其他增幅显著的行业包括商贸零售(环比增0.64%)和公用事业(环比增0.38%) [1] 融资余额减少的行业 - 电子行业融资余额减少最多,较上一日减少18.55亿元,最新余额为3602.21亿元,环比下降0.51% [1][2] - 通信行业融资余额减少9.28亿元,最新余额为1096.84亿元,环比下降0.84% [1][2] - 非银金融行业融资余额减少5.81亿元,最新余额为1924.73亿元,环比下降0.30% [1][2] - 共有15个行业融资余额减少,其他降幅显著的行业包括轻工制造(环比降0.96%)和建筑材料(环比降0.73%) [1] 行业融资余额变动幅度 - 以环比增幅统计,钢铁行业增幅最高达1.48%,其次是电力设备行业增幅1.31% [1] - 以环比降幅统计,轻工制造行业降幅最大为0.96%,其次是通信行业降幅0.84% [1]
ETF日报-A股三大股指小幅上涨,科创新能源ETF(588830)收涨5.18%,单日净申购达3500亿元(1105)
搜狐财经· 2025-11-06 09:27
A股市场表现 - 11月5日A股三大股指小幅上涨,上证指数涨0.23%,深证成指涨0.37%,创业板指涨1.03% [1] - 全市场超3380只股票上涨,市场活跃度较高,沪深两市成交额为18723亿元人民币,较上个交易日小幅缩量 [1] - 从主要指数看,创业板50日涨幅1.21%领先,年初以来创业板50累计上涨55.83%,创业板指累计上涨47.84% [2]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三大股指涨跌不一,恒生中国央企指数上涨0.17%,恒生指数下跌0.07%,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56% [1][3] 行业板块表现 - 电气设备板块涨幅居前达3.40%,煤炭板块涨1.39%,商贸零售板块涨1.22% [5] - 计算机板块下跌0.97%,非银金融板块下跌0.49%,通信板块下跌0.43% [5] 资金流向 - 昨日资金净流入前三位为港股科技ETF(36.24亿)、中证A500ETF(18.78亿)、证券ETF(13.79亿) [6] - 红利策略ETF净流入7.91亿,沪深300ETF净流出7.95亿,食品饮料ETF净流出2.83亿 [6] - 近一月资金净流入前三为黄金ETF(362.88亿)、港股科技ETF(290.31亿)、证券ETF(202.85亿) [7] 金融政策动向 - 中央金融办针对"十五五"规划回应称要持续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深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7] - 平安证券指出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是金融改革核心任务,强化人民银行在系统性风险监测、宏观审慎管理等综合职能 [8] 新能源行业 - 截至9月底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超1亿千瓦,较"十三五"末增长超30倍,装机规模占全球超40%跃居世界第一 [9] - 机构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及半固态电池市场需求突破206GWh,2035年扩大至740GWh以上 [9] 机器人产业 - 小鹏汽车目标2026年底实现规模量产高阶人形机器人,将开放机器人IRON的SDK与全球开发者共建生态 [10] - 宝钢成为小鹏机器人生态合作伙伴,在巡检等工业领域探索场景应用 [10] - 预计今年国内智能机器人领域单家企业平均增长率在50%-100% [10] 芯片半导体 - 特斯拉CEO马斯克称AI5芯片样品预计2026年推出,2027年量产,AI6芯片性能提升约2倍,2028年中期量产 [11] - 预计2025年人工智能热潮带动半导体产业高速发展,全球市场增速或超15%,2024年存储市场增速达81% [11] 人工智能发展 - 马斯克认为未来手机将是用于AI推理的边缘节点,通过服务器端AI与个人手机AI通信实时生成内容 [12] - 业内人士指出自然语言是AI时代源代码,用自然语言就能创造Agent,完成数字世界几乎所有工作 [13]
【5日资金路线图】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30亿元 电力设备等行业实现净流入
证券时报网· 2025-11-06 07:56
11月5日,A股市场整体上涨。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报3969.25点,上涨0.23%;深证成指收报13223.56点,上涨0.37%;创业板指收报3166.23点,上涨1.03%。两市合计成交 18723.41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434.17亿元。 1. 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30亿元 今日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开盘净流出168.2亿元,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26.44亿元,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134.15亿元。 | | | 沪深两市最近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流向情况(亿元) | | | | --- | --- | --- | --- | --- | | 日期 | | 净流入金额 开盘净流入 | 尾盘净流入 | 超大单净买入 | | 2025-11-5 | -134. 15 | -168. 20 | 26. 44 | -26. 36 | | 2025-11-4 | -575. 34 | -133.03 | -41.65 | -375. 28 | | 2025-11-3 | -221.45 | -150. 11 | 2.46 | -88. 75 | | 2025-10-31 | -437.44 | -120. 47 | ...
A股市场大势研判:A股全天低开高走,走出独立行情
东莞证券· 2025-11-06 07:33
核心观点 - A股市场在2025年11月5日低开高走,走出独立行情,三大指数全线收红,其中创业板指表现最佳,上涨1.03% [1][4] - 市场热点轮动活跃,新能源、储能方向领涨,而部分科技板块出现调整 [4] - 中美经贸关系出现积极信号,中国宣布暂停部分对美加征关税 [5] - 国内央行通过逆回购操作释放中期流动性,以缓解外围流动性收缩担忧,释放稳增长信号 [6] - 配置建议短期偏均衡,关注防御性及低位板块;中长期仍看好科技成长主线 [6] 市场表现 - 主要指数普遍上涨:上证指数收于3969.25点,上涨0.23%;深证成指收于13223.56点,上涨0.37%;创业板指收于3166.23点,上涨1.03% [2] - 北证50指数是唯一下跌的主要指数,收于1525.57点,下跌0.21% [2] - 市场呈现普涨格局,全市场超过3300只个股上涨 [4] 板块与概念表现 - 行业板块涨幅前五为:电力设备(+3.40%)、煤炭(+1.39%)、商贸零售(+1.22%)、环保(+1.06%)、轻工制造(+0.93%) [3] - 行业板块跌幅前五为:计算机(-0.97%)、非银金融(-0.49%)、通信(-0.43%)、传媒(-0.41%)、美容护理(-0.33%) [3] - 概念板块涨幅前五为:海南自贸区(+4.61%)、柔性直流输电(+4.13%)、特高压(+3.36%)、钛白粉概念(+3.15%)、智能电网(+3.02%) [3] - 概念板块跌幅前五为:MLOps概念(-1.57%)、华为欧拉(-1.16%)、重组蛋白(-1.06%)、数字货币(-1.02%)、量子科技(-0.97%) [3] 资金与流动性 - 市场成交额有所萎缩,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为1.87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453亿元 [6] - 央行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3个月,并在10月通过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净投放200亿元,以释放中期流动性 [6] - 美元指数升破100关口,最高报100.21,主要因美联储释放鹰派信号 [6] 配置建议 - 短期配置建议偏均衡,可关注金融、煤炭等防御性板块与食品饮料等低位板块,以应对市场波动 [6] - 中长期来看,科技成长主线的行情并未结束,回调后仍是重点关注和挖掘的方向 [6] - 需关注AI热潮下的资本开支扩张对科技板块短期回报的影响 [6]
券商研判11月A股策略:风格切换概率加大 均衡配置为上策
证券时报· 2025-11-06 02:35
市场风格切换迹象 - 11月A股市场呈现显著风格切换,银行、公用事业等传统价值板块表现亮眼,而有色、新能源、创新药等热门板块波动加大 [1] - 多家券商提示市场存在风格再平衡可能性,建议11月采取均衡配置策略,重点布局科技、周期及部分核心资产行业 [1] 风格切换的历史与驱动因素 - 历史数据显示市场估值高位时年底容易发生风格切换,2005年以来5次中有4次在年底风格切换,且大多切换至金融或消费等稳定类板块 [2] - 政策与产业趋势、基金调仓是决定年底市场风格是否切换的核心驱动因素,机构行为可能成为风格切换的主导 [2] - 三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最多行业为电子、通信、电力设备,减仓最多行业为银行、食品饮料、家用电器 [2] 机构行为与板块持仓风险 - 四季度往往存在主线板块收益兑现压力,电子行业持仓占比达25%,TMT板块仓位超40%,均创历史新高 [3] - 重仓TMT的机构在前三季度积累丰厚浮盈,四季度机构核心诉求从追求超额收益转向锁定利润 [3] - 基金三季报显示电子行业配置比例超过25%,双创板块超过40%,成长风格超过60%,均为2010年以来最高水平,可能引发结构性调整 [3] 科技板块短期压力与长期前景 - 三季报披露完毕后市场进入业绩真空期,此前预期较高的科技板块可能遭受较大压力 [4] - 在科技成长板块高估值背景下预计市场波动加大,部分热门科技股如新易盛、中际旭创已出现明显回调 [5] - TMT科技资产在股价、估值和机构筹码配置中均处于高位,机构筹码配置首次突破40%,为潜在风格收敛奠定基础 [5] - 中长期仍看好科技板块,美国开启降息周期将打开流动性宽松空间,中期继续看好成长股配置价值 [6] 均衡配置策略与推荐方向 - 多家券商建议11月采取均衡配置策略,传统价值股受到青睐 [7] - 非银金融、钢铁、基础化工、机械等行业资本回报已出现明显改善但未获投资者青睐,为市场再均衡提供基础 [8] - 全球制造业复苏驱动因素趋同,降息周期可能使驱动因素形成共振,推荐方向包括上游资源、资本品及内需回升板块 [8] - 建议以适当均衡配置应对短期波动,相对高位资产中关注有色、锂电、存储,相对低位资产中关注煤炭、运营商、电力等 [8]
深市公司三季度营收、净利同比环比双增长,研发投入超五千亿
南方都市报· 2025-11-05 20:40
整体业绩概览 - 截至2025年10月底,2879家深市上市公司披露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合计15.72万亿元,同比增长4.31%,实现归母净利润9030.18亿元,同比增长9.69% [2] - 超七成公司(75.34%,共2169家)实现盈利,超过五成公司(53.66%,共1545家)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含减亏) [3] - 业绩实现同比和环比双增长,其中207家盈利公司业绩增速超过100% [2][3] 板块与头部公司表现 - 主板实现营业收入12.47万亿元,净利润6583.57亿元,同比增长6.68% [3] - 创业板实现营业收入3.25万亿元,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3] - 57家市值超千亿元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38万亿元,同比增长10.70%,实现净利润4613.68亿元,同比增长13.84% [3] - 比亚迪、美的集团、宁德时代等公司收入规模超千亿元,净利润规模超百亿元 [3] 电子行业表现 - 电子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59万亿元,同比增长15.03%,实现净利润791.22亿元,同比增长32.12% [4] - 第三季度电子行业实现净利润336.11亿元,环比增长33.76%,连续三个季度增长 [4] - 立讯精密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15.18亿元,同比增长27%,北方华创实现净利润51.3亿元,同比增长15% [5] 电力设备行业表现 - 电力设备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净利润946.09亿元,同比增长29.53% [5] - 宁德时代利润增长36.20%,阳光电源利润增长56.34% [5] 通信行业表现 - 通信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928.32亿元,同比增长14.29%,实现净利润307.94亿元,同比增长36.71% [5] - 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净利润分别环比增长26.22%、18.70% [5] 非银金融行业表现 - 非银金融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135.83亿元,同比上升10.67%,实现净利润608.54亿元,同比增长49.03% [6] - 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66.78亿元,环比增长15.32%,实现净利润255.76亿元,环比增长48.05% [6] - 券商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174.83亿元,同比增长30.05%,实现净利润509.14亿元,同比增长77.15% [6] - 东方财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5.89亿元,同比增长58.67%,实现净利润90.97亿元,同比增长50.57%,第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达100.65%和77.74% [6] 研发投入与股东回报 - 深市公司研发费用合计5180.11亿元,同比增长6.20%,研发强度为3.29% [7] - 63家公司研发费用超过10亿元,比亚迪、中兴通讯、宁德时代等11家公司研发支出超过50亿元 [7] - 507家上市公司实施或宣告中期现金分红1291.12亿元,金额较上年同期翻番 [7] - 披露257单回购计划,回购金额上限合计745.7亿元,披露106单增持计划,增持金额上限260.76亿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