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
搜索文档
5月盘点:成都重要投融资事件及产业环境数据汇总
搜狐财经· 2025-05-30 20:01
5月成都投融资概况 - 5月共收录21起成都科技创新创业相关投融资事件,涉及数字经济、电子信息、大健康、航空航天、绿色低碳等多个产业生态圈 [1][2] - 高新区企业分布最多(8起),其次为龙泉驿区、温江区、武侯区、天府新区等 [2] - 融资轮次以种子/天使轮为主,数字经济(6起)和电子信息(5起)为最热门行业,分别占比近30%和25% [3] 数字经济领域融资 - **海龙空天**:完成天使轮融资,聚焦星敏感器及磁力矩器研发,瞄准卫星市场 [10] - **中科星辰**:获股权融资,主营卫星移动通信终端研发 [11] - **星麓航天**:完成股权融资,从事卫星技术综合应用系统集成 [12] - **具身科技**: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研发人形机器人及四足机器人 [13] - **九章智纺**:获股权融资,专注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 [14] - **安努智能**:完成数千万种子轮融资,聚焦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 [15][16] 电子信息领域融资 - **成发科能动力**:完成A轮融资,研发燃机类工业动力设备,服务冶金、石化等多领域 [4] - **创一微纳**:完成天使轮融资,从事专用仪器制造研发 [5][6] - **蓝海智装**:完成A轮融资,主营隧道工程智能装备 [7] - **晶湛电子**:完成A轮融资,专注功率半导体芯片设计 [8] - **锦龙微电**:完成A轮融资,研发MEMS全硅晶振产品 [9] 大健康领域融资 - **微康生物**:完成股权融资,开发微流控POCT全场景解决方案 [17] - **凯瑞医疗**: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研发智能采血机器人及采诊一体化系统 [18] - **龙一医药**:被联环药业以7038万元收购51%股权,为四川知名医药流通企业 [27] 航空航天领域融资 - **航新航空**:完成股权融资,产品覆盖航空零部件制造,市场占有率超50% [21] - **珩泽华芯**:完成天使轮融资,研发FPV整机及核心模组 [20] - **空御科技**:完成B轮融资,专注低空安防产品研发 [22] - **星汉航宇**:完成股权融资,研发火箭控制系统及液体火箭发动机 [22] 绿色低碳领域融资 - **天诺聚能**:完成股权融资,布局锂电硅基负极材料 [19] - **美富特环保**:挂牌新三板,专注水污染防治和资源化利用 [23] - **锐南电力**:被深南电以1833.75万元收购75%股权,主营电力工程建设 [26] 资本市场动态 - **诺比侃**: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专注AI+交通/能源/城市治理解决方案 [24] - **东方妍美**: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专注再生医学材料开发 [25] - 四川上市公司总市值达26993.3亿元,共178家(主板100家、创业板46家、科创板21家) [27][28] - 成都"科创投"已组建22支天使投资基金,总规模29.79亿元,投资188个项目 [28]
美国暂停航空发动机技术对华出口:深化航空航天博弈,西方A&D战略考量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30 14: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暂停对华出口部分航空发动机技术,对中国本土商用飞机产业发展构成显著挑战,旗舰机型项目关键推进系统依赖国际合作,出口管制威胁供应,影响生产和交付能力,中国短期内难以弥补西方产品缺位,禁令加剧自主化紧迫性 [2][6] - 若中国本土飞机项目发展放缓,短期内部分采购需求或流向西方制造商,利好其供应链网络,出口限制促使全球航空航天企业调整供应链,可能向低风险地区转移或多元化布局,对国防或售后公司直接业务关联性小,但中美科技竞争升级或提升国防工业战略重要性 [2][7] - 航空发动机技术博弈升级凸显高端制造业地缘政治风险,考验西方 A&D 公司战略布局,短期特定中国项目受阻为西方带来机会,长期中国技术自主化不可逆转,西方公司未来或面临更多竞争,地缘政治紧张利好国防企业 [3][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美国政府决定暂停向中国出口部分关键航空发动机部件及技术,针对中国本土大飞机项目,限制涡扇发动机、喷气发动机零部件等出口,或回应中国对美限制关键矿产出口举措 [1][5] 投资建议 - 关注【Howmet Aerospace】、【HEICO】、【LOAR】、【莱茵金属】、【RTX Corporation】和【BAE Systems】 [3][9]
今年,上市公司热衷做并购基金
FOFWEEKLY· 2025-05-23 18:02
市场回暖信号 - 一级市场LP出资活跃度环比增长23%,较去年同期增长38% [7] - 人民币基金新设数量止跌回升,国资LP出资决策效率提升,最快决策周期压缩至1个月 [7] - 4月上交所、深交所共有44家上市公司对私募股权基金出资,投向37支基金,已披露出资额合计53.66亿元,平均单笔1.22亿元 [7] 上市公司参设并购基金 - 截至5月21日,A股市场共有110家上市公司发布参设产业并购基金公告,合计预计募集总规模超1280亿元 [3][8] - 上市公司参设基金积极性显著增长,硬科技、生物医疗类公司成为主力 [7] - 万泽实业、爱施德、东富龙等多家上市公司近期发布参与设立产业基金公告 [10] 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 - 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超1400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160单 [10] - 今年以来已披露资产重组超600单,是去年同期1.4倍,重大资产重组约90单,是去年同期3.3倍 [10] - 并购基金更强调产业链价值重塑,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协同效应显著 [11] 政策与产业驱动 - 证监会发布并购重组办法,多地出台并购基金支持政策,广州、深圳、南京等地积极行动 [13] - 北京、上海、安徽、陕西等地宣布发起设立并购基金,多只并购母基金陆续落地 [13] - 并购成为一级市场重要退出通道,机构从"被动退出"转向"主动创造退出场景" [12] 行业趋势展望 - 并购大潮是市场调整、政策支持、产业升级的共同结果 [15] - GP通过参与产业并购基金设立,为被投项目搭建"上市公司战略收购通道",形成"退出-募资"正向循环 [15] - 并购正重塑行业生态逻辑,耐心资本进入和投资策略转型将推动市场发展 [15]
2025年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概述 产品领域多,发展前景好【组图】
前瞻网· 2025-05-23 14:58
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现状 - 行业已从仿制阶段进入自主研制阶段,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1] - 主要上市公司包括航发科技、航发动力、航发控制、应流股份、中航重机等 [1] - 行业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正迈向高质量发展 [1] 航空发动机分类及技术特征 - 按推力原理可分为活塞式、火箭式、冲压式、涡轮发动机等类别 [3] - 涡轮风扇发动机因高效率、低油耗成为当前应用最广的类型 [7] - 行业具有"三高一长"特征(高压/高转速/高温/长期循环),需综合工程热力学、气体动力学等现代技术门类 [5] 细分发动机类型应用场景 - 活塞式发动机:成本低但速度受限,应用于小型低速飞机/无人机 [9] - 冲压式发动机:需配合其他发动机使用,应用于超音速导弹/靶机 [9] - 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大但耗油率高,用于老式战斗机/弹道导弹 [9] - 涡轮风扇发动机:能量利用率高,广泛用于现代军民用飞行器 [9] - 涡轮轴发动机:通过减速器驱动旋翼,为直升机唯一动力源 [9] 行业壁垒与发展方向 - 高技术/高投入特性形成准入壁垒,仅发达国家及寡头企业具备参与能力 [5] -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自主创新、质量可靠性提升、国际合作及可持续研发 [9] - 目标成为全球航空领域重要参与者和竞争力主导力量 [9]
振华股份(603067):及铬盐行业点评之七:ATI公司商用喷气飞机发动机材料需求高增,铬盐产业链价值重估在即
国海证券· 2025-05-18 11: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TI航空航天业务强势增长,航发需求驱动业绩攀升;MRO市场需求旺盛,航空发动机维修成为行业新增长点;海外高温合金厂商资本开支提速,高温合金产能有望高速扩张;振华股份铬盐产能提升,产品线延伸至金属铬,在铬盐景气周期中有望实现业绩高增 [4][6][8][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ATI公司业务情况 - ATI是全球领先的特种材料及复杂零部件制造商,经营HPMC和AA&S两个业务部门,HPMC部门生产高性能材料等,AA&S部门生产扁平轧材 [4] - 2025年Q1,按终端应用领域划分,商用喷气发动机领域营收增速最快,同比+33.8%;按销售区域划分,HPMC部门美国地区营收增速最快,同比+31.45%;按产品划分,HPMC部门的镍基合金和特种合金营收同比+15.9% [5] MRO市场情况 - 航空发动机MRO市场需求强劲,ATI与普惠合作支持其加速定期检修计划,普惠约40%-60%订单需求由MRO驱动,2024年ATI与普惠合作的GTF项目收入增长3倍,预计2025年再翻番甚至更多,MRO市场需求以40%-50%的增速持续增长 [6] - 航空发动机维修市场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GE航空航天公司商用发动机与服务贡献公司总营收70%,其中服务收入占比74%,2015年服务板块占比仅52% [6] 海外高温合金厂商资本开支情况 - ATI公司2024年资本支出2.391亿美元,预计2025年约2.7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3% [9] - Acerinox集团计划投资6700万欧元新建VDM Metals生产线,未来四年内在美国投资2亿美元加速Haynes业绩增长并实现业务协同效应 [9] 振华股份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9.85、59.54、66.6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1、9.28、11.80亿元,对应PE分别为15、12、9倍 [10][11] ATI公司营收情况 - 按应用领域划分,2025Q1合计营收1144.4百万美元,同比增长9.7%,其中喷气发动机 - 商用营收421.4百万美元,同比增长35.4% [15] - 按区域划分,2025Q1合计营收1144.4百万美元,同比增长9.7%,其中美国地区营收643.8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2.6% [17] - 按产品划分,2025Q1合计营收1144.4百万美元,同比增长9.7%,其中镍基合金和特种合金营收549.3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7.0% [18]
【最全】2025年航空发动机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前瞻网· 2025-05-17 11:10
航空发动机行业上市公司汇总 - 航空发动机制造环节基本被中国航发集团垄断,涉及涡喷、涡扇、涡轴和涡桨四类发动机 [1] - 原材料加工制造以材料类企业为主,如抚顺特钢、宝钢股份、宝钛股份等 [1] - 零部件和动力控制系统加工制造主要包括中航重机、应流股份等 [1] - 下游运营维修企业包括民航企业和海特高新 [1] 航空发动机产业链上市公司分布 - 钛合金及高温合金材料企业:宝钛股份、西部超导、西部材料、抚顺特钢、图南股份 [3] - 铝合金及高强度钢企业:南山铝业、中国铝业 [3] - 复合材料企业:银邦股份、中航高科 [3] -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企业:中航重机、航发科技、航发动力、应流股份 [3] -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企业:航发控制、航发科技 [3] - 航空发动机整机制造企业:航发动力 [3] - 航空发动机运营维修企业:南方航空、海特高新 [3] 上市公司营收表现 - 中国铝业2024年营收2370.66亿元,为行业最高 [4] - 航发动力2024年营收478.80亿元,为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龙头 [4] - 中航重机2024年营收103.55亿元 [4] - 航发科技2024年营收38.50亿元 [4] - 应流股份2024年营收25.13亿元 [4] 区域分布 - 钛合金材料龙头企业集中在陕西地区 [5] - 其他材料代表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如江苏) [5] - 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集中在四川、陕西、贵州等内陆地区 [5] 上市公司基本信息对比 - 中航重机注册资本在代表企业中领先 [6] - 海特高新成立时间最早 [6] - 南方航空和航发动力招投标事件数量领先 [6] - 中国铝业和航发动力专利数量超过1000条 [8] - 南方航空员工总数超过10万人 [8] 上市公司业务布局对比 - 航发动力、航发控制、中航重机、航发科技、海特高新航空发动机业务占比均超50% [13] - 航发动力和航发科技布局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和整机制造 [13] - 航发动力2024年航空发动机业务收入449.94亿元,毛利率10.06% [15] - 中航重机2024年航空发动机业务收入81.08亿元,毛利率23.69% [15] - 航发控制2024年航空发动机业务收入48.82亿元,毛利率28.11% [15] - 航发科技2024年航空发动机业务收入25.72亿元,毛利率16.09% [15] - 海特高新2024年上半年航空发动机业务收入4.63亿元,毛利率34.10% [15] - 应流股份2024年航空发动机业务收入12.08亿元,毛利率34.24% [15] 上市公司业务规划 - 中航重机:深化材料加工技术研发,提升高温合金部件竞争力 [19] - 航发科技:布局国际转包业务,拓展民用航空发动机市场 [19] - 航发动力:加速产能建设,推动维修保障业务增长 [19] - 应流股份:扩大国产大飞机发动机和军用发动机市场份额 [19] - 航发控制:加强AI技术应用,推进国际合作 [19] - 海特高新:拓展无人机发动机控制系统合作 [19]
高毅资产吴任昊:航空发动机行业的投资启示
高毅资产管理· 2025-05-15 13:18
航空发动机行业的核心逻辑 - 行业本质是在"不可能三角"下寻求最优解:同时满足动力强劲、超低油耗、极致可靠三大核心性能指标 [5] - 民用发动机性能标准严苛:主流客机需2吨重发动机驱动80吨飞机,每座百公里油耗2升,极端环境下要求30年无故障(日均10小时飞行) [7] - 军用发动机标准差异显著:设计寿命仅400小时,油耗非主要考量因素 [7] 商业模式:超级刀架刀片模式 - 典型代表CFM56发动机:17年研发+33年交付周期,构建横跨半世纪技术代差 [10] - 价值分布动态变化:新飞机发动机占比10%(500万/5000万),15年后发动机价值占比升至60%(300万/500万) [12] - 后市场服务为核心盈利点:强制大修中"时寿件"占部件价值50%(数量占比<1%),维修价格按年通胀率上调 [13] - 创新收费模式:按飞行小时租赁,厂商获取数据红利并增强现金流可预测性 [15] 行业竞争格局与壁垒 - 安全合规驱动行业生态:事故触发全球标准更新,形成对安全极端执着的商业环境 [16] - 存活企业特征:经历史筛选的"百年老店",在长久期高精度要求下形成自然垄断 [17] - 现金流回报曲线特征:研发阶段负现金流持续20年,后市场服务阶段贡献主要回报(超40年周期) [18] 投资风险案例与行业现状 - 技术研发风险案例:劳斯莱斯因高涵道比发动机研发破产(1971年),国有化后耗时17年才成功 [24][25] - 当前行业状态:新机型迭代空窗期带来稳定环境,但供应链扰动导致宽体机交付量跌至历史低点 [26][27] - 订单与存量矛盾:波音空客手持订单达全球存量50%(12000架/25000架),交付延迟推高后市场需求 [27] 市场无效性与投资策略 - 定价偏差来源:欧洲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透明,盈利预测与实际差异显著 [29] - 估值模型适用性:DCF模型适合长久期现金流,但市场常以短期业绩错误定价 [29] - 机会捕捉逻辑:利用极端事件(如疫情停飞)导致的非理性波动逆向布局 [30]
2025年中国航空发动机国产替代分析 国产化布局正在不断进行【组图】
前瞻网· 2025-05-14 15:10
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技术布局 - 国内航空发动机行业技术布局集中在航空发动机材料加工、零部件配套、整机制造三个领域 [1] - 材料加工代表企业包括北京钢研高纳(高温母合金/精铸件)、宝钛股份(钛合金材料)、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功能材料) [2] - 零部件配套代表企业包括中航动力控制(军用发动机)、成发科技(机匣/叶片)、西安航空发动机(涡轮喷气发动机) [2] - 整机制造代表企业包括中国航发商用发动机(窄体/宽体客机发动机)、贵州黎阳(WP7/WP13系列)、哈尔滨东安(直升机传动系统) [2] 技术突破进展 - 中航动力控制建立完整航空发动机燃油与控制系统专业体系 [3] - 沈阳黎明拥有精密数控加工、特种焊接等十余条专业化生产线 [3] - 贵州黎阳实现第三代/第四代发动机零部件制造能力跨越,发动机出口量国内第一 [3] - 中国航发商用公司完成商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系列产品开发 [3] 国产化替代进程 - 军用领域:运-20使用国产WS-20发动机,歼-10逐步换装WS-10替代俄制AL-31F [5] - 民用领域:C919当前使用LEAP-1C发动机,国产CJ-1000A已进入测试阶段 [4][5] - 2002年国产发动机定型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五个航空发动机生产国 [3] 全球市场地位 - 中国军用飞机数量全球第三(3309架),占比6%,仅次于美国(1.3万架)和俄罗斯(4292架) [6] - 2021年全球民航机队规模20563架,预计2041年达47531架,市场重心向亚太转移 [9] - 中国商飞预测显示航空运输需求增长将持续推动新飞机采购需求 [9]
航发动力: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加2025年陕西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2 18:28
公司活动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0日15:00-17:00通过全景路演平台参加陕西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1] - 公司主要负责人及相关高管人员将通过互动平台与投资者进行网络沟通交流 [1] - 公司提前向投资者公开征集问题 投资者可通过邮箱hkdl2008@XAE.AECC.CN提交问题 [1] 活动组织背景 - 活动由陕西上市公司协会在陕西证监局指导下联合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举办 [1] - 活动旨在增强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 提升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 [1] - 活动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 [1]
领跑低空经济,来自无人机产业的最前线洞察|OpenTalk回顾
36氪· 2025-05-12 10:51
数字低空智能服务体系建设 - 中国正在政府指导下构建"三网、两平台、一中心、N应用"的数字低空智能服务体系,其中"三网"包括低空设施网(通航机场、无人机机柜等)、低空空联网(数据接入与监管)、低空航路网(空域与航线管理)[5] - 蜂巢航宇的蜂行应用服务平台属于低空应用服务平台,集成无人机系统、无人值守监控、数据存储与智能处理系统,已应用于公共安全、智慧城市、电力巡检等场景[5][6] - 低空运营服务中心提供飞行计划服务、航空情报、救援协助等基础功能,并拓展通航文旅等特色服务[5] 无人机治理与反制技术 - 无人机治理分为合作目标(具备空管链路)与非合作目标(无合规频点/信道),后者需采用电侦、雷侦、光侦多态势融合手段[11][12] - 反制技术路线中,软处置(通讯压制)成本低且作用范围广,硬毁伤包括激光、高能微波等手段[13] - 国科容远采用"三侦四抗"末端电子对抗方案,产品覆盖军用和民用市场,包括车载防御平台和背负式侦测设备[13][14][16][18] 国产航空发动机发展路径 - 鸿鹏航空聚焦1000KW以下中小航空发动机,通过汽改航路径和欧洲企业收购将成本降至竞品1/3,并快速获得EASA适航认证[19][21][23] - 中国航发材料研发领先但工程化应用不足,民用领域需提升经济性设计能力(如省油、经济速度优化)[23] - 混合动力是未来10-15年主流技术路线,飞发一体化设计是eVTOL混动应用成功关键[28][29] 无人机技术应用与成本优化 - 中小型无人机芯片已实现国产化,AI技术显著提升自主避障与安全性[24] - 网格化部署无人机巢使政府巡检成本降低,数据可跨部门复用[25] - 中型吨位以上无人机仍以燃油动力为主,电池动力适用于500公斤以下机型[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