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搜索文档
终于把存款逼出银行?从2025年银行最新数据分析存款去哪了速看
搜狐财经· 2025-08-29 07:10
居民存款变化趋势 - 居民存款余额增速明显放缓 同比去年下降2.8个百分点 [3]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居民存款余额118.7万亿元 同比增长仅3.2%创近十年最低增速 [3] - 二季度居民定期存款出现罕见负增长 净减少4217亿元 [3] 银行存款利率环境 - 2025年上半年主要商业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平均利率降至1.85% 较2023年2.5%降幅明显 [3] - 扣除2.1%的CPI通胀率后实际收益为负 [3] A股市场资金流向 -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新增个人投资者账户1387万户 同比增长32% [4] - 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分别上涨19.7%和28.3% [4] - A股市场资金净流入约9800亿元 其中超过70%来自个人投资者 [4] 银行理财市场发展 - 2025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31.2万亿元 较年初增加2.8万亿元 [5] - 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达95%以上 平均年化收益率约4.2% [5] - 62%的存款减少者选择银行理财作为资金去向 [5] 公募基金规模增长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募基金规模达32.7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6.8% [6] - 权益类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上半年合计净申购超过7000亿元 [6] - 指数基金和ETF产品规模增长超过25% [6] 房地产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7.3% 销售额增长9.5% [7] - 一线城市新房成交量同比增长超过15% [7] 消费市场复苏情况 - 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8万亿元 同比增长7.6% [9] - 文化旅游支出同比增长23.5% 医疗健康消费增长18.7% 教育培训支出增长12.3% [9] - 暑期全国重点监测300家旅游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超30% 旅游总收入突破1.2万亿元 [9] 居民财富管理意识变化 - 超过65%的城市居民形成多元化资产配置意识 [11] - 90后00后年轻群体对投资理财接受度更高 [11] 金融行业转型发展 - 银行业从单纯吸收存款向综合财富管理服务提供商转变 [13] - 多家大型银行推出专业财富管理APP和综合服务平台 [13] - 互联网金融平台创新产品和服务提供更便捷投资渠道 [13]
瑞士隆奥:看好新兴市场股票 内地和香港股市料受惠资金流入
智通财经· 2025-08-28 21:30
新兴市场股票配置 - 高配新兴市场股票 对内地和香港市场看法正面但相对其他新兴市场偏向中性 [1] - 预期港股短期受资金流入带动仍有上升动力 持续性有待观察 [1] 资金流动趋势 - 中外资金近月持续流入 外资开始加配新兴市场 [1] - 贸易战趋稳及美元转弱带动资金流入新兴市场 直接间接利好中国市场 [1] - 早前流入内地和香港市场的资金以对冲基金短线资金为主 现转为中线部署 [1] 行业板块表现 - 权重科技股受惠程度较高 [1] - 内卷问题对消费相关股份形成较大压力 [1] - 进入板块轮动周期 可关注基本面稳健板块 [1] 宏观经济环境 - 内地处于消费转型阶段 房地产市场问题需时解决 [1] - 第三季经济增长如放缓可能成为政策力度加大的催化剂 [1] 汇率走势预期 - 对美元看法负面 减息令资金从7万亿美元货币市场基金流出 [1] - 流出资金可能先流入欧元和日元等货币 [1] - 预期人民币升值 美元兑人民币汇价未来12个月或升至7水平 [1]
中加基金固收周报︱科技主线带动牛市前进
新浪基金· 2025-08-28 15:56
市场表现 - A股主要指数上周均上涨 量能维持高位[1] - 申万一级行业中通信 电子和综合行业表现相对较好[1] 财政数据 - 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73亿元 同比增长2.6% 中央和地方收入分别增长2.2%和3.1% 均为今年以来最高月度增幅[3] - 7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长8.9% 较6月的20.8%有所放缓 支出端同比增长42.4% 较6月的79.8%下降[3] - 广义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2.4% 其中公共财政支出同比增长3.4% 基金支出同比增长42.5%[3] - 税收收入连续4个月正增长 非税收入走低 土地出让金收入保持正增长[3] - 上半年政府债净融资接近8万亿元 同比多增4.3万亿元[3] 货币政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态偏鸽派 强调就业下行风险 暗示9月可能降息[4] - 货币政策框架调整为2%通胀目标制 保留对就业市场关注[4][6] - 资本市场对美联储表态反应积极[6] 市场展望 - 市场流动性宽裕 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重低于2015年水平 行情由机构配置盘 两融和活跃资金共同推动[7] - 经济数据尚可但刺激预期低 三季度基本面下滑担忧存在 但宽松货币政策和低利率环境支撑市场[7] - 存款搬家趋势出现 超额存款约55万亿元 目前仅22%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在基金和股票上[7][8] - 震荡中枢可能上移 8月预计不会大幅调整 9月起关注宏观催化和交易指标[7] 投资方向 - 降低防御性红利行业配置比例 关注有催化的红利标的和港股红利 金融 公用事业 贵金属等价值红利[9] - 科技行业重点关注自主可控 军工 算力链 稳定币等方向[9] - 内需与高景气方向关注国际定价有色 消费和地产链 创新药 券商等[9] - 出海类关注美国制造业资本开支提高预期和关税谈判下的机会 需自下而上择股[9] - 中长期关注内需 科技 出海三个方向 低估指数权重股可能迎来配置资金流入[8]
AI相关重磅文件发布,六大行动激活全领域智能化潜力
第一财经· 2025-08-28 14:49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旨在充分发挥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广阔等优势 以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领域为重点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1][3] "人工智能+"科学技术 - 推动科研行业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加速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技术突破 为舆情分析和政策评估提供工具 辅助公共政策科学制定[4]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工业领域通过大模型与边缘计算实现生产全局优化与局部精准管控 推动从规模扩张向精益生产转型[5] - 农业领域破解传统种植养殖痛点 推动全链条数智化升级[5] - 服务业重构服务形态 实现消费体验个性化、物流效率提升与金融服务普惠化[5] "人工智能+"消费提质 - 聚焦需求侧升级 拓展文旅、健康、家居等领域智能消费场景 推动消费从产品消费向智能品质消费转型[6] "人工智能+"民生福祉 - 医疗行业破解优质资源下沉难问题 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提升基层诊疗服务能力[8] - 教育行业实现个性化教学与高效技能培训 推动教育模式创新[8] - 养老行业缓解护理资源缺口 推动从基础照料向智慧康养升级[8] "人工智能+"治理能力 - 在社会治理领域 AI社会治安监测系统提升社会治理预警能力和生态治理事前预防水平 优化政务服务流程 实现治理效能与服务效率双提升[8] "人工智能+"全球合作 - 鼓励行业依托人工智能开展国际合作 推动智能设备制造、软件服务等行业走出去 通过技术普惠增强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话语权[8] 长远价值 - 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的赋能效应将持续释放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将催生新基础设施、新技术体系、新产业生态和新就业岗位 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9]
市场调整,牛市未尽:你的基金该止盈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8-28 11:35
市场表现与调整 - 沪指突破近十年新高后出现回调 大盘下跌1.76% 创业板下跌0.69%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保持3.17万亿元高位 [1] - 市场打破"逢低即补"惯性 首次出现尾盘跳水现象 [1] 市场结构变化 - 上涨节奏由缓步前行转为快速小跑 日K线频繁出现中阳线 [3] - 热门板块从AI、机器人科技转向消费、畜牧、白酒、化工等低估值板块 [3] - 本轮牛市由产业资本和高净值人群通过私募基金主导 而非散户驱动 [3] - 公募基金发行未出现剧烈扩张 个人投资者新开户数远低于历史高峰 [3] 投资者行为特征 - 投资者情绪未过度狂热 未出现大规模咨询投资方向现象 [4] - 长期投资基金投资者开始考虑赎回或止盈 [4] - 公募基金渠道呈现"市场越好赎回压力越大"特征 [4] - 中国ETF市场规模4个月内从4万亿增长至5万亿 显示机构积极参与 [4] 投资策略建议 - 牛市尚未见顶 大幅调整属正常现象 建议果断入场 [4] - 止盈策略包括设定8%或10%收益目标 根据资金需求卖出表现不佳基金 依据市场热度或调整幅度决策 [4] - 当前市场未出现过热迹象 存在"继续上涨"和"需要调整"两种观点 [5] - 建议采取部分止盈 优化持仓结构 减少基金数量 保持适当仓位管理 [5]
00后,还有什么时代红利吗?
虎嗅APP· 2025-08-28 08:25
以下文章来源于星海情报局 ,作者星海老局 星海情报局 . 关注国产替代和中国品牌出海,每年写100个中国品牌案例,见证中国产业崛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星海情报局 (ID:junwu2333) ,作者:星海老局,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古话说"光看贼吃肉,没见贼挨打。" 这句话,放在现在也很适用,比如讨论"时代红利"的时候。 当我们讨论"时代红利",很多情况下,我们说的其实是"发展机遇"——也就是"贼吃肉"。 但也请别忘了,人这一辈子,想要发展,首先要学会在这个社会上生存。 "发展机遇",其实并非"时代红利"的全部,因为你还需要考虑到比较糟糕的那种情况:万一自己没有 赶上时代风口,是否还有机会过上体面的生活——这就是"贼挨打"了。 很多人认为过去的发展空间比现在大,这我不否认。 但要知道,过去的日子也是比较难过的。 以80/90年代来说:学校里,高等教育录取率仅有30%上下,算上中考筛选的话,如果你在90年代读 书,连续通过中考、高考筛选上大专、大学的概率其实不超过10%。 社会上,抢劫、强奸等恶性案件犯罪屡见不鲜,食品安全问题、环保问题、恶性事故层出不穷..... 同样都是失业,今天没工作了好歹可以送外卖、 ...
AI主题走强,9只ETF跻身涨幅榜前十
中国证券报· 2025-08-27 20:29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8月27日收跌 全市场成交额近3.2万亿元 全市场1200余只ETF中仅206只收涨 [1] AI主题ETF表现 - AI主题ETF表现强势 9只产品跻身ETF涨幅榜前十 涨幅均超2% [2][4]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涨3.29%居首 持仓成分股中乐鑫科技涨17.33% 云天励飞涨13.32% 该基金今年以来涨幅超50% [4] - AIETF富国盘中最高涨8% 收盘涨3.02%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富国盘中涨幅突破6% 创上市以来新高 [5] - 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覆盖AI全产业链 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侧重通信设备和光模块龙头企业 [5] - 海内外云服务厂商资本开支快速增长 国产AI芯片技术提升推动算力市占率上升 [5] 港股创新药主题ETF表现 - 港股创新药主题ETF跌幅明显 多只产品跌超4% 跌幅前十ETF中8只主投港股医药方向 [2][7] - 港股通创新药ETF跌4.63%居跌幅榜首位 成分股康诺亚跌8.59% [8][9] - 创新药板块短期震荡受资金兑现收益和外部扰动影响 长期产业趋势延续且估值合理 [8] ETF资金流向 - 8月26日ETF市场整体净流入超120亿元 连续第三日净流入超百亿元 8月22日至26日累计净流入超400亿元 [3][10] - 化工ETF单日净流入14.35亿元 港股通创新药ETF净流入13.07亿元 分列净流入前两位 [10][11] - 净流入前十ETF中8只当日收跌 体现资金逆势加仓特点 [10] - 中证500ETF单日净流出18.16亿元居首 两日累计净流出近30亿元 [12][13] 基金成立动态 - 8月26日新成立基金近20只 合计募资超110亿元 多只指数基金首发规模亮眼 [15] - 华夏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募资超14亿元 融通中证诚通央企ESGETF联接发行规模9.6亿元 永赢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发行规模7.6亿元 [15] 机构观点 - 招商基金建议关注大金融底仓配置 AI算力与应用 创新药及港股互联网等成长方向 同时布局顺周期低位板块补涨机会 [14] - 鹏华基金看好基础化工行业触底回升 重点关注农化和精细化工板块投资机会 [14]
这轮牛市,跟历史上哪一轮比较像?|第401期精品课程
银行螺丝钉· 2025-08-27 12:01
市场表现与风格轮动 - 2024年初至2025年8月21日,中证全指最大涨幅56.98% [3] - 成长风格表现强势,创业板指数同期涨幅82.16%;价值风格相对低迷,300价值指数涨幅45.13% [4] - 证券行业在政策刺激下表现突出,2024年6月至年底证券全收益指数最大涨幅80.43% [24] 历史牛市周期特征(2013-2017) - 2012-2014年熊市期间中证全指最大回撤39.24%,主要因基本面低迷及盈利下滑 [6] - 2014年下半年金融股率先上涨,证券行业全收益指数半年涨幅达206.91% [8][9] - 2015年上半年成长风格主导杠杆牛,中证全指从2000点升至8000点;下半年市场腰斩回落至4星级 [10][13] - 2016-2017年价值风格领涨,消费、红利等板块超越2015年高点;成长风格持续下跌,创业板指数2015-2018年最大回撤69.23% [14][15][18] 当前市场阶段与政策环境 - 2024年实施多项刺激政策:降准、降房贷利率、新"国九条"及央行支持增持股票指数基金等 [23] - 与2014-2015年相似但存在差异:杠杆管控严格限制疯狂上涨,地产周期处于熊市无复苏迹象 [28][29] - 当前处于基本面复苏初期,2025年一二季度科技、医药等行业盈利同比大幅增长 [31] - 若盈利持续复苏(观察后续财报),市场有望上行至3星级,类似2009年、2016-2017年经济复苏行情 [32] 资产配置策略 - 4-4.9星级阶段建议配置股票资产,比例不超过"100-年龄"(例如40岁投资者配置60%股票基金+40%债券基金) [36] - 核心策略为跌买涨卖,熊市积累的优质份额需耐心等待止盈机会 [34]
2025年A股3季度投资策略:慢牛行情远未结束,居民资产入市空间巨大
东兴证券· 2025-08-27 10:36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A股市场正处于慢牛行情中 这一趋势远未结束 主要受短期流动性推动和基本面预期改善支撑 居民资产入市空间巨大 指数中期上升空间显著 远期大概率创历史新高 [1][4][7][10] 短期流动性推动分析 - 利率持续下行是居民存款流入股市的主要动力 7月居民存款减少1.1万亿 同时非银存款新增2.14万亿 存款搬家效应显现 [4][15][18] - 房地产市场步入中期调整 居民投资渠道减少 实体经济中可投资机会显著减少 居民存款两大投向均处于下降状态 [4][18] - 银行理财收益率快速下行导致居民存款意愿进一步下降 持续走强的股市吸引力显著提升 [4][18] - 机构新开户积极性远高于个人 尤其是6、7两月 机构对市场敏感度领先于散户 [4][24] - A股融资余额已超过2015年1.81万亿的高点 以中大户为代表的投资者入市意愿明显增强 [27][31] - 居民存款与A股市值比值处于历史高位 距离历史低点有较大空间 预示存款搬家空间较大 [22][23] 基本面预期改善与风险偏好提升 - 经济数据较为平淡 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回落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回落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滑明显 PMI新订单指数下行 预示未来经济有再次探底风险 [5][39][42][46][47] - 支撑市场上涨的是预期改善 中国需要一定程度的科技泡沫 分子端短期处于收缩阶段 市场短期依赖分母端变化 中期展望分子端改善 [5][51] - 无风险利率仍有下行空间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鸽派信息 9月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 为中国利率下行提供契机 [5][51] - 风险溢价短期对市场影响更大 市场情绪交易预期改善 包括政策层面 基本面层面和外部层面 [5][51] - 政策层面财政托底意图明显 几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 货币政策保持宽松 美国降息提供更大操作空间 刺激内需并提升科技实力 [5][51] - 基本面层面3季度经济虽有压力 但新旧动能转换如火如荼 反内卷改善传统过度竞争行业盈利状况 市场对4季度经济不悲观 [5][51] - 外部层面中美关税谈判尚未定论 但市场已明显脱敏 中国出海步伐不会停止 全球竞争力不断增强 外部压力最困难时刻已过 全球经济共振预期提升 [5][51] - 股权风险溢价处于趋势性上升通道 股息率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比值高于1 股市吸引率相比债市始终处于优势水平 [6][52][55] 结构性行情与市场特征 - 以大科技为代表的结构性行情在相当长时间内将是常态 中国资本市场需要长期科技泡沫刺激新动能快速发展 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将强化于大科技板块 [7][62] - 市场呈现显著不均衡性 结构性特征明显 前期大金融提升指数突破压力位 后期大科技成长股领涨 传统动能板块表现较弱 风险偏好倾向于景气周期方向 [57][58][59][60][61] - 市场将形成类似于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结构性特征 大而美的科技巨头逐步形成 辅之以高成长性中小公司 综合指数将很难跑赢科技指数 [7][62] 指数上升空间与居民资产配置潜力 - 指数中期上升空间巨大 远期大概率创历史新高 中期66万亿增配空间 长期300万亿增配空间 [7][10][80] - 中国经济在全球地位发生较大变化 从追赶者向引领者转变 成为全球最大制造国 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 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7][64] - 中国资产全球配置价值逐步显现 股市资产价值重估从量变向质变转变 [7][64] - 政策面重塑大众对股票市场信心 新"国九条"对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提出一系列举措 涉及严把发行上市准入、严格上市公司监管、加大退市监管力度、加强机构监管、加强交易监管、推动中长期资本入市、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等 [8][70] - 管理层调控力度显著增强 以中央汇金公司为代表的国家队不断增持稳定股市 对指数调控能力提升 有效维护市场稳定 [10][73][74][75] - 根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全国家庭总户数4.94亿户 其中城镇家庭2.92亿户 乡村家庭2.02亿户 [10][78] - 按城镇家庭计算 中期将有64万亿新增家庭资产配置股票、基金资产 乡村家庭按五分之一计算 总计72万亿增量配置空间 长期维度总计300万亿以上增量配置空间 [10][78][80] - 目前A股总市值94万亿 市场指数中期上涨空间较大 且未考虑机构与外资配置空间 [10][80] - 短期看好指数继续慢牛走势 下一个目标位突破4000点 指数呈现震荡走高趋势 热点以大科技为核心 科技牛是行情主线 同时关注反内卷受益的周期板块和政策扶持的消费板块 [10][80] 居民资产配置对比与国际经验 - 美国经验显示 约58.9%的美国家庭直接或间接持有股票 股票和基金占总资产比例35% 实际持有家庭该比例高达54% [76] - 中国股票开户数量约3.8亿户 实际开户数约3.5亿户 占14亿人口25% 考虑间接参与 实际股市参与度比例不应低于30% [77] - 根据2019年调查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户均总资产约317万 住房资产占比60-70% 金融资产占10-20% 股票和基金配置占比约10-15% 占总资产比例2-3% [77] - 按美国35%水平 中国城镇家庭未来股票、基金等资产配置可达110.9万 短期内金融资产内部现金、存款及理财向股市转化更快 比例可能从10-15%上升到50%以上 按金融资产50%计算 可达31.7万 [77] - 综合看 中国城镇家庭股票基金持有量中期可达30万 户均增量22万 远期可达100万以上 增量超100万 [77]
外媒:A股气势如虹,美元走弱中国被视为一大受益者
凤凰网财经· 2025-08-26 21:26
全球资金流向与市场表现 - 截至8月22日当周,美国上市新兴市场ETF净流入2.749亿美元,前周为8.978亿美元,年内累计流入达165亿美元 [1] - 中国股票ETF获得最大单周资金流入2.233亿美元,iShares MSCI中国基金表现突出 [1][2] - 沪深300指数创去年11月以来最大单周涨幅,触及2022年7月以来最高位 [1] 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 基金对A股需求自4月以来持续改善,科技和消费类股票被纳入投资组合 [2] - 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信号:上海放宽外环外购房限制,传闻更多支撑政策推动开发商股价上涨 [2] - 中美贸易冲突缓解及美元走弱、美联储降息预期共同提振投资者情绪 [2] 资产类别与区域表现 - 股票ETF资金增加1.74亿美元,债券基金增加1.009亿美元,总资产从4177亿美元增至4203亿美元 [2] - 中国内地与香港合计吸引资金2.233亿美元,印度成为资金流出最多国家(流出8770万美元) [2] 企业战略与全球化议题 - 德鲁克管理学院与科特勒咨询将于2025年10月5日-11日在美国芝加哥、洛杉矶联合举办"巅峰智慧大师行"研学活动 [4][6][10] - 活动聚焦全球化领导力、国际营销新思想、AI未来营销、德鲁克管理学智慧及跨越周期的商业本质 [13][14] - 目标参与人群为企业创始人、CEO、高管及投资人,包含企业参访与凯洛格商学院、德鲁克学院交流环节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