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生活

搜索文档
布局具身智能:京东向左,美团向右
36氪· 2025-07-18 18:49
京东与美团的具身智能战略布局 - 京东与美团正将具身智能纳入核心战略版图,目标是通过技术驱动主营业务效率革命,构建未来核心竞争力 [1][2] - 两家公司虽路径不同但目标一致,京东侧重货架电商与零售渠道,美团聚焦本地生活与配送场景 [1][2] - 美团CEO王兴强调公司是科技驱动型企业,京东CEO许冉指出AI在业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价值驱动作用 [1] 美团的具体布局与投资策略 - 美团采取"投资+自研"双轨模式,2024年已在具身智能领域出手8次,投资包括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等企业 [3][5] - 美团投资逻辑是"买赛道",覆盖机器人本体、大脑及复合型技术企业,与被投企业形成"强捆绑"发展关系 [3][5] - 典型案例是与银河通用合作打造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慧药房解决方案,计划年底前布局100家无人药店 [5][6][8] - 2022年成立美团机器人研究院,已与全球20余所高校达成40余项科研合作,聚焦无人机、自动驾驶等技术 [9] 京东的生态闭环构建 - 京东战略投资橡鹿科技2亿元,领投智元机器人B+轮融资,同时成立专项业务部门开展自研 [8] - 构建"3C渠道优势+AI技术赋能"生态闭环,通过JoyInside平台将大模型能力植入硬件设备 [10][12] - 618期间智能机器人自营销售额增长3倍,具身智能机器人销售额增长17倍 [12] - 与鲸鱼机器人等10余家厂商合作,提供从技术支撑到销售渠道的全流程支持 [12][13][15] 战略差异与行业影响 - 京东目标是打造"具身智能App Store",建立"买机器人上京东"的用户心智 [10][12][15] - 美团通过科技投资打破业务边界,不仅聚焦餐饮外卖,更探索低空经济、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 [16][18][20] - 王兴提出"连接"理念,将美团定位为连接线下业务和线上世界的科技公司 [20][21] - 行业层面显示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均已锚定具身智能赛道,共同推动技术革命 [22]
商贸社服行业周报:美团日订单量突破1.2亿,淘宝闪购宣布500亿补贴-20250707
招商证券· 2025-07-07 19: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餐饮旅游板块指数上涨 0.71%,商贸零售板块指数上涨 0.36%,均弱于沪深 300 指数和创业板指数;2025 年初以来,餐饮旅游板块指数下降 1.09%,商贸零售板块指数上涨 0.28% [1][7] - 子板块方面,餐饮关注受益外卖大战的茶饮公司;电商推荐估值低位的龙头公司;暑期看好旅游板块延续高景气度,关注休闲旅游、出境游、交通、酒店等相关标的 [1] - 重点公司投资建议包括电商、本地生活、共享出行、OTA 等领域的公司,如阿里巴巴、美团、滴滴出行、携程集团等,均给予推荐评级 [19][20][21] 各目录总结 本周行情回顾 - 餐饮旅游板块:本周涨幅前五个股为 ST 张家界、曲江文旅、全聚德、凯撒旅业、ST 智知;跌幅前五个股为西藏旅游、锦江酒店、云南旅游、黄山旅游、西安饮食 [10][13] - 商贸零售板块:本周涨幅前五个股为飞亚达、焦点科技、步步高、丽人丽妆、王府井;跌幅前五个股为星徽股份、品渥食品、东百集团、爱婴室、三只松鼠 [15][18] 重点公司投资建议及估值 - 电商:推荐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唯品会,预计未来电商行业及各公司利润额将稳中有升 [19] - 本地生活:美团竞争扰动不改长期竞争力与投资价值,预计 25 年核心商业净利润为 453 亿 [20] - 零售:看好永辉调改方向,建议重点关注 [20] - 共享出行:推荐滴滴出行,预计中长期中国出行业务 EBITAmargin 将达 4 - 5%或更高 [21] - OTA:携程集团 2025 年 Q1 财报收入及利润略好于市场预期,看好未来业绩持续增长 [21] 行业重大新闻 - 餐饮旅游:2025 年 7 月瑞幸在纽约曼哈顿开设两家门店,重返美国市场 [26] - 商贸零售:淘宝闪购 7 月 2 日启动 500 亿补贴计划;7 月 5 日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突破 1.2 亿单;7 月 1 日美团在七城市实施骑手养老保险补贴计划;小红书本地生活实行入驻保证金减免政策 [27][28][30] 行业重要公告 - 餐饮旅游:金陵饭店 2024 年年度权益分派;锦江酒店拟境外发行 H 股并上市;九华旅游 2025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申请获受理;国脉文化回购股份注销减少注册资本 [31][32][34] - 商贸零售:小商品城 2025 年半年度业绩预增;欧亚集团 2024 年年度权益分派;品渥食品股东减持股份触及 1%整数倍 [35][36][37]
互联网行业2025年7月投资策略:指数震荡期,关注独立成长逻辑的AIGC和音乐行业
国信证券· 2025-07-03 14:38
核心观点 - 电商行业竞争激烈,各平台继续向商家让利或在外卖即时零售领域加大投入寻找新增量;AI 方面巨头业务场景持续受益,但短期 AI Agent 等仍需打磨;恒生科技指数处于震荡期,推荐与宏观经济相关性较低的网易云音乐、美图公司、腾讯音乐 [3][59] 行情回顾 指数情况 - 6 月恒生科技指数上涨 2.5%,纳斯达克指数上涨 6.8% [11] 个股表现 - 港股美图、金蝶国际、金山软件单月涨幅 38.2%、25.5%、23%,跑赢恒生科技指数 35.7pct、23pct、20.5pct;美股哔哩哔哩、英伟达、META 单月涨幅 17.2%、16.9%、14.1%,跑赢纳斯达克指数 10.4pct、10.1pct、7.3pct [14] 估值情况 -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恒生科技指数 PE - TTM 为 20.1x,处于恒生科技指数成立以来 8.95%分位点 [18] 人工智能动态 OpenAI - 6 月多项更新,如升级 Codex、AI 智能体开发工具、ChatGPT 等,上线 o3 - pro AI 模型,升级 ChatGPT Projects [22][23] 谷歌 - 发布 Gemini2.5 Flash - Lite,上线 Search Live 语音搜索,更新 Gemini 2.5 Pro 预览版模型,集成 Imagen4,首推本地具身智能模型 [22][26] 苹果 - 发布 Xcode26 开发者工具,内置 ChatGPT 赋能开发,iOS26 升级视觉智能 [24][25] 微软 - 推出视频创作工具,发布设备端模型 Mu,AI 发布 Code Researcher [25][26] Meta - 推出世界模型 V - JEPA 2,发布 Aria Gen 2 技术细节 [28][32] Anthropic - Claude Pro 升级,开放研究模式与远程 MCP 整合 [29] 腾讯 - 开源混元 3D 2.1 大模型,推出元宝 AI 编程模式,开源混元 - A13B 模型等 [30][33] 阿里 - 发布 Qwen3 - Embedding 系列模型,开源 3D 数字人项目,Qwen3 升级版适配苹果 MLX 架构等 [31][35] 字节跳动 - 发布豆包大模型 1.6,上线“AI 播客”功能,发布图像编辑模型 SeedEdit 3.0 等 [34][35] 百度 - 开源文心大模型 4.5 系列,发布多智能体协同 AI IDE,推出双数字人互动直播间 [37][39] 行业政策 - 6 月工信部会议提出以工业智能体为核心深化人工智能工业应用,推动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化升级,明确多项具体措施 [38] 行业动态 游戏 - 6 月发放 158 款游戏版号(国产 147 款 + 进口 11 款),创近两年单月新高,国产移动游戏占主导,进口版号质量提升 [40] 金融科技 - 5 月支付机构备付金同比上涨 8.4%,达 24573.54 亿元 [42] 互联网 -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落地,快手调整短剧业务,快手可灵亮相新闻联播 [45][46] 电商 - 各电商平台 618 表现出色,抖音电商取消“仅退款”,开放新商家 0 元入驻,降低保证金门槛 [47][50] 本地生活 - 京东外卖单日订单破千万,淘宝闪购加饿了么订单峰值超 6000 万单,美团拓展即时零售业务 [54] 重点公司新闻 阿里巴巴 - 饿了么、飞猪会师淘天,阿里合伙人组织瘦身,核心管理层年轻化 [57][58] 盈利预测投资建议 - 电商行业竞争激烈,各平台向商家让利或拓展外卖即时零售;AI 巨头业务场景受益但 AI Agent 待打磨;推荐网易云音乐、美图公司、腾讯音乐 [3][59]
全球重估:2025中国互联网重回进取和进化
天风证券· 2025-07-03 14:15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互联网港股年初至今涨幅居前但估值仍具吸引力,AI具全球竞争性有望打开中长期估值中枢,各细分行业有不同发展趋势和机会 [3][4] - 看好进取+进化下港股中概整体估值重估,建议关注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等公司 [195][196] 各部分总结 中国互联网 - 香港市场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估值优势显著,市盈率有吸引力且恒生指数股息率高,年内涨幅位居全球前列 [3][18] - 美国科技大厂估值受益于AI发展,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估值低于美国,国内互联网公司当前估值未充分反映AI预期,未来AI估值有望被充分定价 [21] - 中国模型能力显著提升,在部分测试中追赶美国模型,DeepSeek成全球第二大AI实验室 [22][26] - 以DeepSeek、阿里及字节等为代表的国产AI模型崛起,部分模型能力对标海外顶尖水平,各公司模型有不同特点和优势 [30][31] - 字节跳动、腾讯、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大厂在AI上投入巨大,预计资本支出将增加或已超预期 [68] - 2024年推理成本和大模型训练成本大幅降低,API价格持续下降,互联网大厂有望受益,推动AI应用发展 [69][70] - 2024年港股回购金额同比大增,2025年Q1也有一定规模,互联网科技上市公司积极回购股份,或对股价产生正面影响 [80][81] 电商行业 - 美国关税政策短期冲击电商出口,但长期可通过提价转嫁成本,订单量有望恢复,整体影响预计有限 [8][90] - 海外电商渗透率提升,中国优质供应链有望出海创造新增量,但海外监管不确定性加大 [91] - 电商行业大盘增速放缓,预计各平台回归优势领域后线上渗透率仍有望提升,呈现消费者理性消费、平台差距缩小、扶持商家、以旧换新政策创造增量等趋势 [96] - AI+电商有望在智能客服、广告生成、数据分析等场景提升商家运营效率 [100] - 各地出台消费品以旧换新落地细则,推动双十一成交额增长,2025年延续对3C产品补贴政策 [106][107] 游戏行业 - 2025年游戏版号发放保持增长,政策支持行业发展,促进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和出海拓展 [5][115] - 2024年游戏大盘平稳增长,预计2025年仍有望保持高个位数增长,出海、小程序等赛道收入增长较好 [120] - 预计2025年腾讯游戏收入增速跑赢大盘,网易游戏收入增速显著提速,产品周期影响短期走势 [125] 广告行业 - 前期基数高,广告行业增速放缓,但部分公司因细分行业增量及广告效率提升超越大盘增速,下半年增速或仍承压 [132] - AI重塑互联网广告生态,国内互联网广告行业有望从广告量和价两维度受益于AI,部分公司已在AI广告应用上取得成果 [133][134] 本地生活行业 - 美团和京东在即时零售和外卖业务上竞争,美团有生态协同优势,京东有品质化和供应链优势 [139][141] - 美团国内市场饱和需寻找新增长点,沙特杂货配送市场增长快,美团即时零售业务出海有广阔空间,外卖业务与即时零售业务有协同效应 [146] - 中东外卖市场有发展潜力,美团在沙特和巴西的业务开拓有望为小象超市助力,预计盈利空间可观 [147][149] - 美团无人配送有望成为新趋势,带动百亿量级成本节约 [150][155] - 美团闪购业务高速增长,有望带来新成长曲线,预计2027年覆盖超10万家商户,市场规模达2000亿元 [159] - 美团本地生活业务基建成熟,抖音流量优势明显但ToB体系和线下能力建设需时间,中期内美团市场份额受冲击相对有限 [168] - 2025年第一季度旅游市场强劲增长,国内和跨境旅游需求旺盛,出境游、入境游均表现良好 [173] 垂直领域互联网 - 产业互联网用数字技术重构产业链,垂直类公司通过数字化改造传统行业,实现降本增效 [177][179] - 途虎养车是线上线下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门店和用户数量增长,预计中国汽车服务市场规模将扩大 [185] - 满帮集团是数字货运平台领军企业,货主和司机数量增长,线上货运渗透率有望提升 [193] 投资建议 - 阿里巴巴云业务收入加速增长,全站推驱动CMR增长,预计未来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197][198] - 腾讯控股基本面强劲,AI应用潜力深厚,预计未来Non - IFRS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199][204] - 美团业绩超预期,核心本地商业和新业务有发展,预计未来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207][210] - 快手核心业务稳健增长,AI商业化变现加速,预计未来营业收入和经调整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213][216] - 拼多多利润短期承压,TEMU半托管占比提升或影响收入,下调未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218][220] - 京东营收超预期,新业务外送生态初显锋芒,调整未来收入和净利润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224][229] - 小米AIOT毛利率提升,汽车新品发力在即,预计未来总收入和归母调后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233] - 哔哩哔哩收入利润均超预期,广告和游戏业务表现强劲,预计未来收入和non - GAAP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235][237] - 建议关注互联网大厂生态相关标的,如腾讯系的微盟集团、有赞等,各标的有不同业务和特点 [239] - 列出部分互联网相关公司的市值、PE、核心看点等信息,包括携程、满帮等公司 [240]
阿里错失良机 马云对元老“开刀”
搜狐财经· 2025-07-03 14:04
管理层变动 - 2025财年年报公布最新董事和高管名单 菜鸟CEO万霖和大文娱董事长樊路远退出核心管理层 [1] - 9人退出阿里合伙人序列 包括彭蕾、戴珊、俞永福和张勇 当前合伙人数量17人 较巅峰时期削减过半 [2] - 召回蒋凡、扶正吴泳铭并清除大批元老 被视为马云扭转公司颓势的手段 [3] 战略失误与业务困境 - 电商业务被拼多多和抖音抢占市场份额 忽视低价市场和下沉用户 淘宝直播先发优势被抖音带货反超 [5] - 本地生活业务整合失败 饿了么、高德、飞猪和口碑品牌杂乱 长期亏损后被迫重组收缩 [5] - 实体零售项目野心过大但缺乏合理商业模式 盒马融资遇冷 上市计划搁置 [5] - 云服务市场份额被腾讯和华为蚕食 国际化业务错失SHEIN和TEMU发展机遇 菜鸟发展疲软 [6] 组织架构问题 - 2021年阿里合伙人达38人高峰 高层管理者各自为政 业务协调壁垒高 [13] - "1+6+N"架构改革造成各自为政局面 电商、物流、云计算等部门独立运营后难以形成合力 [16] - 菜鸟独立上市反应冷淡 盒马融资遇冷 阿里云IPO计划叫停 大文娱独立运营后持续亏损 [16] 战略调整与未来方向 - 吴泳铭接任CEO后合并淘系与国际电商 组建电商事业群由蒋凡领导 饱和式投入AI业务 [17] - 未来三年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投入将超过过去十年总和 电商与AI+云成为两大核心引擎 [9] - 加速剥离非核心业务 高鑫零售和银泰百货被处置 盒马放弃线下零售策略转向线上 [11] 企业文化与领导力 - 马云淡出后公司失去纠错能力 战略摇摆平均每两年变一次大方向 内部执行层难以适应 [4][6] - 阿里本质上更适合中央集权制 历史证明明确领导者与统一战略能形成业务合力 [12][13] - 当前由蔡崇信和吴泳铭主导权力运作 向外界释放从零开始的信号 [18]
商贸社服行业周报:美团将全面拓展即时零售,淘宝闪购饿了么日订单超6千万-20250702
招商证券· 2025-07-02 19: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餐饮旅游板块指数上涨3.91%,强于沪深300指数,弱于创业板指数;商贸零售板块指数上涨4.38%,强于沪深300指数,弱于创业板指数[1][5][7] - 本地生活竞争扰动不改公司长期竞争力与投资价值,重点推荐美团;电商龙头公司估值低位,推荐阿里巴巴、京东集团、拼多多、唯品会;暑期出行旺季将至,看好旅游板块后续高景气度,推荐关注休闲旅游&出境游相关性较强的OTA、景区,与出行人次高度相关的交通,以及商旅需求驱动的酒店,重点关注亚朵、长白山[1] 各部分总结 本周行情回顾 - 餐饮旅游板块涨幅前五为天目湖(+14.09%)、曲江文旅(+8.91%)、长白山(+6.5%)、众信旅游(+5.43%)、国脉文化(+5.27%),下跌个股为ST联合(-4.48%)、ST张家界(-2.27%)[10][12] - 商贸零售板块涨幅前五为飞亚达(+27.82%)、焦点科技(+10.44%)、爱婴室(+8.72%)、品渥食品(+8.3%)、星徽股份(+7.59%),下跌个股为友阿股份(-1.64%)、周大生(-1.22%)[14][17] 重点公司投资建议及估值 - 电商推荐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唯品会,竞争格局被过度担忧,预计未来电商行业及各公司利润额将稳中有升,看好电商估值系统性回升[18] - 本地生活强烈推荐美团,竞争扰动不改公司长期竞争力与投资价值,预计25年核心商业净利润为453亿,给予20倍PE对应目标价156港元[19] - 零售建议重点关注永辉,看好其调改方向,当前调改步入轨道成效显现,长期有望实现广阔市场规模和可持续同店增长[19] - 共享出行推荐滴滴出行,龙头份额企稳、盈利增长潜力大,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20] - OTA强烈推荐携程集团,2025年Q1收入及利润略好于市场预期,长期看好未来业绩持续增长[22] 行业重大新闻 - 餐饮旅游:幸运咖全国门店数突破6000家,覆盖超300座城市[26] - 商贸零售:饿了么、飞猪加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美团将全面拓展即时零售;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超6000万[27][28][29] 行业重要公告 - 餐饮旅游:宋城演艺2024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峨眉山A对控股子公司担保事项承担担保责任的公告[30][31] - 商贸零售:小商品城董事长辞职的公告;王府井调整2024年度利润分配现金分红总额的公告[32][34]
喜马拉雅曾设「流程效率部」,因无效率改「流程部」;红薯厂曾力推 「男人计划」;某厂高管圈把沙漠当会议室丨鲸犀情报局Vol.13
雷峰网· 2025-06-30 12:32
红薯厂男性用户拓展计划 - 公司曾试图通过引入陌陌高管及推出「男人计划」提升男性用户比例,重点发展运动、户外等内容品类 [1] - 2022-2023年创始人亲自牵头该项目,但最终男性用户占比未显著改善,反映社区属性转型难度 [1] 喜马拉雅组织效率问题 - 内部曾设立"流程效率部",因实际效率低下更名为"流程部",被外界评价为掩耳盗铃 [2][3] - 鹅厂收购后预计将带来管理层调整和团队优化,当前阶段暂未大规模变动组织架构 [3] B厂约谈事件管理危机 - 管理层因惧怕追责未向创始人如实汇报约谈细节,甚至试图通过调整媒体通稿顺序掩盖事实 [5][6] - 创始人未获知约谈实情仍在一线工作,暴露内部信息传递机制失灵 [6] C厂高管文化特色 - 创始人推崇沙漠团建文化,将无人区作为战略会议场所,声称极限环境可激发狼性 [7] - 公司专设整层越野车停车场,高管请假需以"沙漠团建"为由才能快速获批 [7][8] D厂出售估值困境 - 动物园厂收购D厂后遭遇出售难题,市场报价仅三四十亿美金,与预期三四百亿相差10倍 [8] - 开水厂曾参与抬价,业内普遍认为与宇宙大厂合并可形成"内容引流+履约闭环"的理想模型 [8][9] E厂创始人路线分歧 - 创始人甲主张转型AI游戏,联合创始人乙坚守元宇宙开发,双方爆发预算争夺战 [10][11] - AI团队曾耗资数千万训练模型但效果不佳,团队辗转新加坡和美国导致成本激增 [11] 本地生活赛道竞争 - F厂聚焦一线城市区县下沉,目标9000亿规模;G厂瞄准北京辐射区,目标1.2万亿,均要求30%增速 [12] - G厂放弃低线服务商收编计划,改为地方团队代理模式 [12] H厂海外业务表现 - 英国电商成为唯一B级市场,德国籍CEO通过协调中欧团队矛盾实现业务突破 [13] - 北美与东南亚业务表现不佳,整体海外评级仅B- [13]
阿里下决心了,对中国电商进行大调整
搜狐财经· 2025-06-25 16:51
阿里巴巴战略调整 - 饿了么和飞猪正式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由蒋凡统一掌舵,保持公司化独立运营但深度协同,标志着阿里从"电商平台"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跃迁 [2] - 淘宝闪购的爆发式增长成为关键催化剂,日订单量从4000万单飙升至6000万单,非茶饮品类占比达75%,带动平台用户规模双位数增长,GMV同比提升10% [4][6] - 阿里自2024年起不再提"1+6+N"架构,资源向核心战场聚合,电商事业群已构建覆盖国内外的全产业链电商业务集群 [5] 淘宝闪购业务表现 - 淘宝闪购上线一周后,全国60余个城市的饿了么单日订单数量均突破历史峰值,超过1500家品牌订单及交易额破历史峰值 [6] - 非餐品类订单增长远超预期,订单准时率达97%,零售品类3公里以内订单30分钟全覆盖,医药类履约时长平均28分钟 [8] - 淘宝闪购的成功让阿里看到远场电商与近场零售结合催生新商业模式的可能性,为品牌商家开辟新的增长路径 [8] 飞猪业务表现与整合 - 飞猪在OTA市场出境游份额27.1%排名第二,在出境自由行、签证办理、通信流量三大细分领域占据首位 [8] - 2024年度假型商家数量双位数增长,履约GMV破亿元商家数是去年三倍,金牌商家平均订单量超大盘2倍以上 [9] - 2025年"618"活动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25%,交易用户规模增长约30%,已预约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45% [9] 超级APP战略 - 阿里意图将淘宝打造成超级APP,通过整合饿了么和飞猪实现"引流更容易"、"降低流量成本"的目标 [11] - 超级APP可解决低频业务如飞猪的用户粘性问题,提升用户转化率与留存率 [11] - 阿里本地生活收入同比增长10%,饿了么订单量激增与高德地图LBS能力结合已初步验证场景联动潜力 [13] 行业竞争格局 - 即时零售行业竞争激烈:美团闪购拓展3C家电、日用百货品类,京东秒送以补贴换规模,淘宝闪购依托生态协同 [15] - 多多买菜可能凭借下沉市场供应链优势与低价策略冲击即时零售市场格局 [15] - 一二线城市消费从实物转向服务,用户需求转向"一站式体验",推动行业向分钟达服务升级 [16] 商家机遇 - 商家可借助阿里大消费平台整合优势探索新商业模式,通过淘宝闪购提升销售效率 [13] - 飞猪与淘天协同为旅游相关商家创造更多曝光机会,吸引潜在客户 [13] - 阿里10亿用户和5000万88VIP会员将成为大消费生态基石,为商家提供庞大用户基础 [13]
优选「刹车」,美团集中火力攻即时零售
雷峰网· 2025-06-25 08:29
美团优选业务调整 - 公司决定对美团优选进行战略转型升级,退出部分亏损区域,保留广东惠州、东莞、佛山和浙江杭州等城市继续运营 [1][3] - 美团优选团队规模从高峰期超2万人缩减至约1万人,调整后人员将转至快驴、小象超市及出海业务Keeta,不涉及裁员 [1][3] - 2024年单个季度经营亏损已减少至10亿元出头,较此前大幅减亏 [3] - 业务高峰期覆盖超20个省份、2600个市县,日订单均值达2000万单,峰值2600万单 [4] 即时零售战略加速 - 公司宣布全面发力即时零售业务,重点推进美团闪购和小象超市,后者将覆盖所有一二线城市,比行业预期提前一年 [1][5][6] - 小象超市当前已上线21个城市,前置仓数量近1000个,计划密集拓展沿海及新一线城市如重庆、成都、西安等 [6] - 小象超市仓均日单量稳定在3000单,大仓达6000单,2024年农产品销售额目标超200亿元 [6][7] - 美团闪购2024年交易规模近3000亿元,小象超市规模近300亿元,为增长最快的业务线 [7] 市场与投资方反应 - 二级市场对战略调整反应积极,股价当日涨幅拉升2个百分点 [1] - 投资方支持业务聚焦,认为回归主业关联度高的即时零售更符合盈利预期 [4][7] - 行业人士评价该决策"难而正确",即时零售与公司文化基因匹配,有助于应对外卖市场竞争 [4][6] 业务细节与运营策略 - 小象超市扩大水产和冻品品类占比以提升复购率,仓面积增至1000-1200平米 [7] - 美团闪购推进垂直品类精细化运营,与大型零售玩家合作强化品控,闪电仓直营及加盟规模持续扩大 [7] - 供应商反馈显示,美团优选此前已逐步削减白牌产品供应,转向自营以降低成本 [3]
饿了么和飞猪会师淘宝,阿里不止于电商
搜狐财经· 2025-06-25 02:45
阿里业务整合与战略升级 - 饿了么和飞猪正式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标志着"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三大战略方向的持续推进 [2] - 多业态协同发展成为电商平台竞争核心,阿里从电商平台升级为大消费平台的长期生态战略 [2] - 淘宝闪购日订单超6000万,零售订单同比增长179%,订单准时率96% [5] - 饿了么建立以AI驱动的高效即时物流网络蜂鸟即配,提供分钟级配送和100%上门服务 [3] - 飞猪618活动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25%,交易用户规模增长30%,已预约商品成交额增长45% [8] 即时零售行业发展 - 商务部预测2025年即时零售规模超万亿元,2030年超2万亿元,未来5年CAGR约15% [4] - 即时零售已从生鲜品类发展为全品类、全场景和全时段的完整业态 [3] - 淘宝闪购上线两个月内,米村拌饭订单量较4月增长近100%,茉莉奶白首日订单增长近3倍 [7] - 迪卡侬淘宝闪购日均订单环比增长2倍,自提订单增长2.2倍 [16] - 全棉时代成交月环比增长200%,屈臣氏单日订单近5万单创近年新高 [16] 大消费超级APP趋势 - 连接线下与线上、商品零售与服务零售的大消费超级APP时代来临 [13] - 淘宝、京东和美团三大消费超级APP初现端倪,将长期共存并差异化竞争 [20] - 阿里在开放平台运营能力、多业态丰富度和AI技术方面具有优势 [20] - 京东在自营B2C电商和自营物流方面占优,美团在外卖和本地生活市场领先 [20] - 大消费超级APP对拼多多和抖音电商形成压力 [20] 商家与行业影响 - 阿里多业态协同效应加速释放淘宝数10亿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为各类商家带来业务增量 [15] - 追觅科技、森马等品牌开通门店自提,部分品牌自提订单占近场订单总量10%-20% [16] - 阿里推动商品零售与服务零售融合,实现零售电商行业共同升级 [17] - 线下实体店和零售商到家与到店业务将确定性增长,激发线下零售活力 [20] - 淘宝月均日活跃用户环比增长3800万,证明发放外卖券提升用户活跃度效果显著 [7] 战略定位与未来展望 - 此次调整是主动出击而非被动应战,饿了么和飞猪仍保持独立董事会和CEO结构 [10] - 饿了么可能通过新角色继续实现独立上市 [10] - 阿里依托AI技术投入,在多个业态实现全面提升 [10] - 淘宝天猫保持行业第一位置,业务调整和创新将创造更多增量市场 [19] - 阿里大消费平台战略将引领零售电商行业升级方向,推动线上线下融合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