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与零配件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营收新高,什么信号?中信证券:年度级别牛市可期,第一步加仓港股
金融界· 2025-05-28 13:35
小米财报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超千亿创历史新高且高于市场预期 [1] - 汽车业务+AI业务毛利率达23.2% 领先比亚迪(20.07%)、理想(19.7%)等车企 [1] - YU7车型7月上市被机构视为股价上涨催化剂 [1] 机构观点与市场展望 - 大摩、大和、中信建投等国内外机构集体唱多小米 [1] - 2025年四季度起全球主要经济体将同步进入财政货币双扩张周期 港股/A股或迎指数牛市 [1] - 市场风格将从中小票轮动转向核心资产趋势性行情 建议提升港股配置比例 [1] - 腾讯、阿里、小米等8家科技龙头占港股流通市值超25% [1] 中概股与AI产业 - 73%市值占比中概股已实现A+H两地上市 涵盖AI全产业链标的 [3] - 中国AI大模型数量全球第二 DeepSeek-R1在"推理与知识"维度排名全球第三 [3] - 本轮牛市由AI科技主导 历史类比2005地产链/2015科创/2021新能源行情 [6] 港股科技指数分析 - 恒生科技指数30只成分股已无法全面反映板块 需覆盖50只AI/创新药/新能源车龙头的指数 [6] - 软件服务(23.05%)、可选消费零售(23.75%)、硬件设备(17.15%)为前三大权重行业 [7] - 指数独家覆盖阿里、腾讯等"中国科技十雄" 权重占比达70% [7] - 京东、阿里等相比亚马逊 腾讯、网易相比谷歌微软存在估值提升空间 [8] ETF资金动向 - 港股科技50ETF(SZ159750)年内涨幅22.47% 近期连续获资金买入 [9] - 该ETF年内净流入近5亿元 跟踪覆盖50只科技龙头的港股科技指数 [9][10]
海外扰动凸显香港相对价值
华泰证券· 2025-05-26 10:55
市场表现与趋势 - 上周港股小幅收涨1.1%,风险情绪改善,市场热度较高[1] - 美港股相关性已降低至13%,外部不稳定或巩固港股承接超配美元资产地位[3] 资金流向 - 截至周三,EPFR口径下外资净流出海外中资股8.1亿美元,主动型外资流出2.2亿美元规模缩窄,被动型外资转为净流出5.9亿美元[4] - 上周南向资金净流入日均35亿人民币、总计流入约175亿,环比前一周上行[4] 市场影响因素 - 港元需求强劲,金管局释放大量流动性,3个月Hibor利率不足2%,可承接大型IPO融资[2] - 海外利率上升更多影响风险偏好,香港本地流动性宽松起到对冲作用[3] 行业与板块 - AH溢价或进一步收窄,建议关注大市值且互联互通占比高的个股,如中国人保等6家公司[2][13] - 港股或仍具相对收益,科技+消费是配置主线,关注人民币升值受益板块[1][5] 风险提示 - 存在地缘不确定性、美国优先投资政策、科技板块拥挤度等风险[6]
美股策略周报:无经济衰退,波动创造更舒适的介入机会-20250526
艾德金融· 2025-05-26 10:50
经济数据 - 美国近周初请失业金人数22.7万人,较前值减少0.2万人,好于预期23万人,四周移动均值23.15万人;截至5月10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190.3万,弱于预期和前值,四周移动均值188.75万[3][7][8][9] - 截至5月17日周度红皮书商业零售销售同比5.4%,低于前值5.8%,4周移动均值6.1%,显示消费有韧性[3][7][11] - 纽约联储周度经济指数1.90%,13周移动均值2.35%,相比一季度末下降;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预测二季度经济环比增长2.4%[3][13][14][16] 市场情绪 - 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EPU)周移动均值459,特朗普建议6月1日起对欧盟征50%关税推高该指数[3][16][18] - 恐惧与贪婪指数全周维持在“贪婪”区间,收报64点[3][16][20] 市场表现 - 全球权益市场周涨 -1.4%,新兴市场( -0.1%)>发达市场( -1.6%),黄金周涨5.3%,BITCOIN涨3.8%[3][22] - 标普500周涨 -2.6%,科技七巨头周涨 -2.8%,金龙指数周涨 -2.6%;风格上大盘价值优于小盘价值,大盘成长优于小盘成长[3][23] 行业与个股 - 美股36个二级行业中6个上涨,30个下跌,煤炭Ⅱ、有色金属涨幅较大,19个跑赢标普500指数[25] - 标普500成份股周上涨个股68只,占比14%,涨幅靠前的有GE VERNOVA、达乐等[27] 估值与策略 - 标普500PE(TTM)当前26倍,略高于十年均值24.5倍,十年分位数75.7%;美股11大板块中,房地产、信息技术十年PE(TTM)估值分位数约89%最高,公共事业38%最低[3][34] - 经济衰退可能性小,大盘估值不贵,回调提供介入机会,建议采取杠铃型策略,配置黄金ETF(GLD)和ARK Innovation ETF(ARKK)[3]
6000+家公司年报出炉:十大盈利行业、十大高增长行业、十大高薪行业....
吴晓波频道· 2025-05-12 08:30
核心观点 - 2024年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年报显示,中国经济呈现头部集中、科技领跑、消费复苏、出海转型等特征,半导体、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新兴领域表现突出,传统行业分化加剧 [3][4][5] 市值分析 - 市值前500企业平均市值达1483亿元,较2023年增长241亿元,马太效应显著 [3][5] - 信息技术行业以21.2万亿元总市值超越金融(20.8万亿)成为第一,半导体行业(4.8万亿)超越石油石化成为黑马 [5] - 64家新晋500强企业中近4成来自制造业和硬科技赛道,地平线机器人、泡泡玛特等新锐企业上榜 [8] - 北京(109家)、广东(67家)、上海(57家)占据500强企业地域分布的45% [9] 营收表现 - 全市场总营收77万亿元,建筑(8.3万亿)、石油石化(7.4万亿)、银行(5.6万亿)贡献近三成 [11][12] - 半导体行业以19.3%营收增速领跑,耐用消费品(12.3%)、汽车(9.3%)紧随其后 [3][12][13] - 钢铁(-8.3%)、建材(-8.1%)、房地产(-5.1%)等传统行业全线负增长 [11] - 129家千亿营收企业中超7成来自传统行业,但增速TOP50集中于医疗、信息技术等新兴领域 [13] 盈利状况 - 超七成上市公司实现盈利,2879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82家增幅超500% [14][15] - 银行(2.14万亿)、非银金融(5246亿)、石油石化(3744亿)净利润规模居前 [15] - 非银金融(15.5%)、电信服务(10.5%)、半导体(7.6%)净利润增速领先 [15] - 消费领域复苏明显,家电(12.3%)、体育娱乐用品(11.1%)零售额增速突出 [16] 海外业务 - 3369家企业海外收入达8.9万亿元,占总营收近20%,出海从工程制造转向生活方式输出 [18][20] - 日常消费零售(163.8%)、交通运输(33.1%)、消费者服务(28.7%)海外增速最高 [18][20] - 硬件设备(1.56万亿)、汽车(7735亿)、有色金属(7122亿)海外营收规模最大 [20] 人力资源 - 全市场员工总数3546万人,同比增加60万人,信息技术(1.8%)、材料(1.5%)增员最多 [22][23] - 半导体(8.9%)、家庭用品(3.4%)、硬件设备(3.2%)员工增长率居二级行业前三 [23] - 比亚迪员工数达96.89万人(净增26.54万),潍柴动力新增近5万人成为扩招典型 [24] 薪酬水平 - 行业人均薪酬20.27万元,同比上涨3.16%,半导体(36.21万)、电信服务(30.14万)、软件服务(25.22万)位列高薪前三 [26][30] - 耐用消费品(6.8%)、造纸包装(5%+)、家庭用品(5%+)薪酬增速领先,房地产(-1.6%)承压 [30] - 金融业薪资分化显著,非银金融(48.75万)、银行(43.93万)仍居40万+高位但增速不足2% [30] 研发投入 - 全市场研发总投入1.76万亿元,工业、信息技术合计占比超50% [32][33] - 半导体(15.09%)、软件服务(11.3%)、国防军工(9.14%)研发费用占比最高 [33] - 硬件设备(2543亿)、建筑(2211亿)、汽车(1718亿)研发总规模居前,但硬件设备研发占比仅6.76% [33][34]
国泰海通|产业:全A上市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全景简析——资本市场专题一
全球经济波动与A股市场结构性分化 - 全A(非金/油)上市公司2024年营收56.39万亿元,与2023年持平,增速由+3.1%转-0.7% [1] - 净利润2.46万亿元,同比下降15.1%,亏损企业占比从20.8%增至26.6%,加权ROE从7.3%降至6.0% [1] - 研发投入1.82万亿元同比增长2.5%,资本支出4.16万亿元同比下降6.0% [1] - 高信用风险(Z值<1.81)企业占比23.2%,较2023年上升3.1% [1] 行业财务表现差异 - 房地产行业营收同比下降5,137亿元,净利润下降1,889亿元,73%企业Z值<1.81 [2] - 消费行业中食品饮料(ROE 16.8%)和家电(ROE 15.3%)盈利能力突出 [2] - 汽车与零配件行业研发投入新增规模最大,比亚迪全年研发542亿元(同比+36%),累计超1,800亿元 [2] - 半导体行业资本开支增速从3.5%跃升至10.7%,晶圆厂中芯国际(546亿元)、华虹(198亿元)、晶合集成(132亿元)投入领先 [2] 商誉风险与海外战略 - 软件行业商誉减值损失占净利润比值从2023年30.0%飙升至2024年519.8%,取代传媒成为风险最高行业 [3] - 全A(非金/油)海外营收88,424亿元(同比+10%),占比从2020年12.8%升至15.7%,硬件设备和汽车与零配件新增海外营收超1,000亿元 [3] 企业类型盈利分化 - 民企营收增长3.4%但净利下降19.0%,资本开支缩减14.6%,光伏板块拖累显著 [3][4] - 地方国企净利下降12.9%,受煤炭和地产影响最大 [3][4] - 央企利润集中于建筑、电信服务、公用事业等行业,抗周期风险能力较强 [4]
中国资产走强 A股风险偏好有望提升
中国证券报· 2025-05-06 04:41
中国资产表现 - 五一假期期间恒生指数上涨1 74% 恒生科技指数涨逾3%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累计涨近3% [1] - 中概股普遍上涨 金山云累计涨逾22% 万国数据累计涨逾17% 拼多多累计涨逾6% 阿里巴巴 腾讯音乐 小鹏汽车等累计涨逾5% [1] - 港股行业板块普遍上涨 硬件设备 汽车与零配件 日常消费零售行业领涨 分别上涨5 50% 2 89% 2 52% [1] 市场驱动因素 - 海外市场风险偏好修复 港股和中概股表现靠前 贸易摩擦担忧缓解 美国新增非农数据超预期 [2] -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大涨 5月2日单日涨近1% 大涨逾600点 为降息降准操作提供空间 [2] - 年报和一季报业绩落地 关税冲击减弱 A股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提升 [1][3] 行业配置建议 - 5月科技和消费可能是配置主线 政策支持提振消费和科技创新 关注计算机 机器人 传媒 通信 电子 创新药 电新等 [3] - 消费服务领域景气度较高 关注家电 家具 文化办公用品 通讯器材 金银珠宝等 [4] - 高新技术制造领域保持高景气度 关注新能源车 发电设备 集成电路 风电 工业机器人等 [4] 长期趋势 - 中国科技能力提升趋势不变 关注国产算力 端侧AI 创新药等 [5] - 欧洲重建防务和能源基建趋势不变 关注铜铝 军工材料 能源基建和通信基建等 [5] - 中国加速完善社会保障并激发内需潜力 关注文旅 医疗服务 保险龙头等 [5]
人民币强势突破!
Wind万得· 2025-05-03 06:22
人民币汇率走势 - 5月2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上涨近1%,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从7.27730降至7.21134,跌幅0.91% [2][3] - 今年以来美元兑离岸人民币累计下跌1.71%,10日、20日、60日分别下跌1.24%、0.95%、1.06% [3] - 移动平均线显示下行趋势:MA5(7.26225↓)、MA10(7.27797↓)、MA20(7.30200↓) [3] 港股市场表现 - 5月2日恒生指数涨1.7%至22494.50点,恒生国企指数涨1.87%至8227.40点,恒生科技指数大涨3.13%至5246.68点 [7][8] - 科技股领涨:地平线机器人-W涨14.5%,金山软件涨6.74%,小鹏汽车-W涨6.66%,小米集团-W涨6.31% [9][11] - 行业板块方面,硬件设备、汽车与零配件、国防军工、医药生物涨幅居前 [9] 资金流向 - 4月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1666.72亿港元,创单日净买入纪录355.86亿港元 [16] -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流入6053.25亿港元,近3月流入4797.33亿港元 [16][17] 人工智能发展 - DeepSeek发布6710亿参数大模型DeepSeek-Prover-V2-671B,采用MoE模式和DeepSeek-V3架构 [11] - 小米推出开源大模型Xiaomi MiMo,阿里巴巴开源Qwen3模型 [12] - 德邦证券预测2025年"人工智能+"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13] 新能源汽车销售 - 比亚迪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8.089万辆,同比增长20%,创年内新高 [13] - 小鹏汽车4月交付35045台同比增长273%,理想汽车交付33939辆增长31.6% [13] - 小米汽车4月交付超28000台,SU7 Ultra开始交付 [14] 市场展望 - 光大证券认为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恒生科技指数具有投资性价比 [19] - 中国银河证券预计港股盈利将稳中有升 [19] - 国泰君安建议加强科技成长风格配置,关注自主可控、芯片、高端制造等领域 [20]
美股策略周报:短期不确定性下降,市场情绪修复推动估值提升-20250428
艾德金融· 2025-04-28 19:04
报告核心观点 - 美国金融市场经历股债汇“三杀”后,白宫贸易政策缓和,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联储主席,政策不确定性短期下降,市场情绪修复推动估值上升,当前市场以反弹看待,但远期EPS不升反降,关税对成本上升预期不减 [2][3] 经济数据 - 美国红皮书零售周同比7.4%,四周移动同比均值6.5%,高于前值6.1%,消费稳健 [3][7] - 3月新屋销售年化72.4万套,环比增7.4%,增速创11个月新高;二手房销售年化402万套,环比 -5.9%,增速创28个月新低 [3][7] - 4月第三周初请失业金人数22.2万,符合预期,4周移动均值22万,处于下降趋势 [3][8] - 周度经济指数(WEI)2.7,13周移动平均2.5,整体处于上行趋势 [3][8] 市场情绪 - 美国经济政策不确性指数(EPU)最新报398点,7天移动均值418点,从前期高点703显著下降 [3][12] - 散户情绪指标显示,看跌股市占比55.6%,看涨占比21.9%,持中性态度的散户占比22.5%,相比前值17.7%有所上升 [3][12] - 恐惧与贪婪指数上周从“极度恐惧”上升至“恐惧”,收报35点,分项波动率明显下移 [3][12] 全球市场及美股市场价格表现 - 全球权益市场周涨3.9%,发达市场(4.1%)>新兴市场(2.7%),上周美股市场领跑全球 [3][16] - 黄金周涨0.1%,上涨势头有所收敛;BITCOIN上周涨11.7%,为周度表现最好的大类资产 [3][16] - 标普500周涨4.6%,科技七巨头周涨8.0%,是推动美股市场上涨的最大贡献者;金龙指数强势反弹,周涨7.3% [3][16] - 风格方面,小盘价值优于大盘价值,大盘成长优于小盘成长,具体为大盘成长(罗素1000成长6.8%)>小盘成长(罗素2000成长4.9%)>小盘价值(罗素2000价值3.2%)>大盘价值(罗素1000价值2.3%) [3][18] 行业表现 - 美股36个二级行业中,32个上涨,4个下跌,汽车与零配件、半导体、电气设备等涨幅较大,11个跑赢标普500指数 [19] 标普500成份股涨跌幅排名 - 标普500成份股周上涨个股数量共367只,占比73%,涨幅排名靠前的是SERVICENOW、微芯科技、PALANTIR TECHNOLOGIES、特斯拉、AMENTUM等 [22] 标普500【核心】成份股表现 - 20只核心成份股中,17只上涨,特斯拉周涨18.1%领先,联合健康集团周涨 -7.8%表现最差 [24] 价量指标 - 强势二级行业为软件服务、半导体、汽车与零配件等,软件服务上周日均资金强度约1335亿美元,排名第一 [26] - 上周估算资金较为集中流入的个股有特斯拉、英伟达、PALANTIR TECHNOLOGIES等 [26] 大盘估值 - 标普500PE(TTM)24.7倍,百分位34.2%,略高于十年均值24.5倍 [3][29] - Forward PE由约20.0倍略升至20.8倍,升幅约4.0%;Forward EPS由265美元略降至264美元,降幅约0.4% [3][29] 2025年一季度财报 - 标普500指数成份股中有180家公司报告了2025Q1财报,73%的公司实际每股收益高于预期,整体EPS较预期高出10.0% [33] - 行业层面,医疗保健(89%)、信息技术(81%)每股收益高出预期的公司比例最高,能源(43%)相反 [33] - 64%的公司实际收入高出预期,行业层面,通讯服务(90%)、信息技术(88%)和医疗保健(84%)实际收入高出预期的公司比例最高 [34][37] 2025年二季度财报预期 - 2025Q2标普500行业盈利同比增速最高的是通信服务,为29.50%;其次是信息技术,为17.20%;能源同比增速为负且最小,为 -20.10% [38] - 2025Q2标普500行业收入同比增速最高的是信息技术,为10.70%;其次是医疗保健,为7.30%;能源同比增速为负且最小,为 -8.30% [41]
万得2025年一季度美股承销排行榜
Wind万得· 2025-04-08 06:24
美股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美股三大指数均下跌: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1.28%,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0.42%,标普500指数下跌4.59% [1] - 股权融资总金额444亿美元,同比下降11.80%,其中IPO融资114亿美元(+18.21%),再融资330亿美元(-18.93%)[1][4] - 非银金融行业以162亿美元融资规模居首,石油石化(49亿美元)和医药生物(41亿美元)分列二三位 [10] IPO市场分析 - 一季度美股IPO数量88家(同比+36家),募资114亿美元(+18.21%),纳斯达克以73家IPO占比65.48% [16][19] - 软件服务行业IPO募资29亿美元最高,非银金融和石油石化行业均募资26亿美元并列第二 [22] - 融资金额TOP3:Venture Global(17.50亿美元)、CoreWeave(15.00亿美元)、SailPoint Parent(13.80亿美元)[31] - SPAC IPO数量19家(同比+11家),募资26亿美元(+57.45%)[34] - 中概股IPO数量22家(同比+9家),但募资额仅3亿美元(-83.05%),仅亚盛医药融资过亿(1.26亿美元)[37] 再融资市场分析 - 再融资规模330亿美元(-18.93%),事件数209起(-14.34%),纳斯达克市场占比最高(171起)[39][41] - 非银金融行业再融资136亿美元居首,汽车与零配件(32亿美元)和医药生物(31亿美元)紧随其后 [45] - 嘉信理财以131.11亿美元再融资规模居首,法拉利(31.60亿美元)和Keurig Dr Pepper(23.94亿美元)位列前三 [50] 机构承销排名 - IPO承销金额TOP3:高盛(14.31亿美元/8家)、摩根大通(11.97亿美元/6家)、摩根士丹利(9.07亿美元/4家)[53][54] - 再融资承销金额TOP3:道明证券(82.89亿美元/10起)、高盛(51.33亿美元/11起)、摩根大通(36.31亿美元/14起)[56][57] - 会计师参与度最高为麦楷(9家IPO),律师排名首位为奥杰(19家IPO)[59][61]
【广发策略刘晨明&许向真】港股公司出口敞口有多大
晨明的策略深度思考· 2025-04-07 07:25
贸易战对港股市场的影响 - 4月2日美国宣布超预期"对等关税"引发全球市场巨震,4月5日中国宣布对美34%反制关税后恐慌加剧 [1] - 港股市场短期风险与不确定性不宜低估,外部冲击后逻辑将回到内需修复与自主可控 [1][5] - 贸易战以来中国对美国直接出口占比下滑4.6个百分点,但对东南亚和中美洲出口占比分别上升3.4和0.9个百分点,形成"中国-转口国-美国"三角贸易链 [5][6] 转口贸易风险 - "转口国"是美国"对等关税"重点打击对象,东南亚被加征水平最高 [8] - 墨西哥、越南、泰国、印尼等转口国已对中国采取加税或从严监察措施,如墨西哥对中国纺织服装加征15%-35%临时关税 [8][12] - 美国对亚洲经济体加权平均关税中,中国现行关税为10%,本次新增关税达34%,越南、泰国新增关税分别达40%和44% [10][11] 港股行业风险敞口 - 科技硬件、医疗保健、可选消费及部分工业领域上市公司出口敞口较大,如药明生物(84.9%)、创科实业(91.7%)、申洲国际(71.9%) [13] - 小米集团、中兴通讯、比亚迪股份等科技和消费公司出口占比分别为45.4%、31.2%、25.6% [13] - 市场可能交易人民币主动贬值,彭博预测2025Q4人民币汇率将达7.3 [14] 大类资产表现 - 全球股市普跌,日经225(-5.45%)、德国DAX(-7.81%)、纳斯达克(-11.44%)跌幅居前,港股恒生指数跌1.52% [4] - 商品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五,COMEX白银(-14.79%)、NYMEX原油(-13.09%)、LME铜(-9.49%)跌幅显著 [4] - 避险资产中,中国10年期国债期货上涨0.51%,美国10年期国债期货上涨1.35% [4] 资金流动与配置策略 - 港股防御阶段高股息资产占优,工商银行(8.9%)、中国神华(10.0%)、中国海洋石油(11.0%)等股息率领先 [19] - 南向资金净买入回暖,本周流入633亿港元,主要买入盈富基金(81.55亿港元)、阿里巴巴-W(67.55亿港元) [21] - 黄金和加密货币继续获资金流入,周度净流入分别为25.1亿和2.1亿美元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