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制造
搜索文档
构建国际医学合作的“防城港渠道”
广西日报· 2025-10-14 09:40
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进展 - 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医药制造产业园建设快速推进,道路、标准厂房及配套建设如火如荼 [1] - 试验区自2019年6月设立以来,6年间聚焦医学、医疗、医药三大领域,深化与上合组织、东盟及一带一路国家合作 [1] - 国际医学合作的防城港渠道逐步形成 [1] 国际合作与平台建设 - 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阿布萨黑科技产业园、巴基斯坦拉沙卡伊特别经济区等3个国外园区签订合作备忘录 [2] - 出访白俄罗斯并签订相互合作备忘录,与巨石中白工业园达成合作意向 [2] - 成功举办10余次国际性医学论坛,包括2025年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发布《防城港宣言》等文件 [3] - 累计派出209批次出访团组赴28个国家交流,与11个国际友城合作,中国—东盟系列培训班为近千名域外卫生人员赋能 [3] - 通过中国—东盟区域医药(交易)集采平台、中国—东盟医学装备产业联盟等平台助力企业产品出海 [3] 跨境医药交易与市场拓展 - 中国—东盟区域医药交易(集采)平台于2024年1月启动,是国内首个跨境区域医药交易平台 [4] - 平台已收录781种药品、1652类医用耗材和设备信息,吸引114家中国头部医药企业和10家国外采购商进驻 [4] - 平台完成首单跨境线上交易,形成申请注册至结算配送的闭环全流程 [4] - 助力西安大医肿瘤治疗产品获乌兹别克斯坦4台订单,金额近2亿元 [4] - 在越南河内设立宣传点,已帮助国内16家企业的53个医疗器械产品完成越南市场注册并上市 [4] 金融支持与产业生态 - 推动设立首只由自治区产业引导基金参与、区市两级共建的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基金,总规模5亿元,累计实缴2亿元 [5] - 新加坡大华银行累计注资275万美元 [5] - 国家级食品安全与营养创新平台、广西生物活性分子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平台相继成立 [5] - 医疗器械产品数量从2019年的3个增至165个,医疗器械企业达37家,位列广西第四 [5] 招商引资与项目签约 - 东博会期间签约优必选医疗机器人产业项目、广州壹加细胞治疗产业化项目 [2] - 与越南明兴-Sikico工业股份公司签订合作备忘录 [2]
498股获融资买入超亿元,中芯国际获买入33.91亿元居首
第一财经· 2025-10-14 09:15
融资买入整体情况 - 10月13日A股市场共有3716只个股获得融资资金买入,其中498只个股买入金额超过1亿元 [1] - 融资买入金额排名前三的个股为中芯国际(33.91亿元)、北方稀土(33.51亿元)和中兴通讯(31.58亿元) [1] 融资买入额占比 - 从融资买入额占当日总成交金额比重来看,有1只个股占比超过30% [1] - 融资买入额占比排名前三的个股为司南导航(34.2%)、珍宝岛(29.96%)和安旭生物(29.86%) [1] 融资净买入情况 - 当日有42只个股获得融资净买入金额超过1亿元 [1] - 融资净买入金额排名前三的个股为北方稀土(7.9亿元)、宁德时代(6.04亿元)和华虹公司(5.94亿元) [1]
【财经早报】中远海控,拟回购最高1亿股并注销
中国证券报· 2025-10-14 07:24
宏观经济数据 - 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3.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 [3] - 前三季度出口19.9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进口13.6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2% [3] - 9月单月货物贸易进出口4.0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 [3] - 国内汽、柴油价格自10月13日24时起每吨分别降低75元和70元 [3] 上市公司业绩预告 - 楚江新材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3.5亿元至3.8亿元,同比增长2057.62%至2242.56% [5] - 晨光生物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2.78亿元至3.14亿元,同比增长344.05%至401.55% [5] - 三美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15.24亿元至16.46亿元,同比增长171.73%至193.46% [5] - 圣诺生物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1.14亿元至1.40亿元,同比增长100.53%至145.10% [5] - 飞荣达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2.75亿元至3.00亿元,同比增长110.80%至129.96% [5] - 炬芯科技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112.94% [6] 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 中远海控拟回购5000万股至1亿股A股股份并注销,预计回购金额7.49亿元至14.98亿元 [1][6] - 九安医疗拟以3亿元至6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7] - 鲁银投资控股股东计划以4000万元至8000万元增持公司股份 [7] - 依依股份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杭州高爷家有好多猫宠物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股票自10月14日起停牌 [7] - 光大银行为主要股东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核定29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期限12个月 [7] - 亚太药业控股股东变更,星浩控股通过协议转让受让14.62%股份,同时公司计划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7亿元用于新药研发 [9] 行业与政策动态 -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将于10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创新、变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发展" [3] - 重庆市发布《持续推进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旨在到2027年取得重要进展 [4] - 杭州市研究《促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条例(草案)》,旨在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4] - 福斯达计划在启东吕四港经济开发区投资约10亿元建设"海洋工程与装备智能制造项目" [8] 机构研究观点 - 西南证券研报认为低空经济政策密集出台,应用场景如低空物流、低空文旅先行,eVTOL主机厂订单落地,产业链规模化发展趋势清晰 [10] -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白酒板块估值有所修复,动销底逐步探明,业绩压力加速释放,看好其配置价值 [11]
险资调研偏爱高股息与科技成长类公司
北京商报· 2025-10-13 23:39
险资调研规模与背景 - 截至10月13日,保险公司及保险资管公司对上市公司调研次数总计达12158次 [1][3] -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突破36万亿元,其中股票投资余额约3.07万亿元 [3] - 调研热情高涨反映出保险机构对资本市场的积极态度和强烈投资意愿,并试图在波动中捕捉投资机会 [3] 险资重点关注的行业与个股 - 医药、半导体产品、工业机械、电子元件等行业成为险资重点关注对象 [4] - 最受关注的个股是汇川技术,年内获得97家险资机构调研 [4] - 中控技术、水晶光电、迈威生物-U、立讯精密、德赛西威、深南电路等多家上市公司至少获得40家险资机构调研 [4] - 医药行业因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提升而前景广阔,科技股因高成长性和创新能力受关注 [4] 险资权益投资策略与政策环境 - 监管层出台政策鼓励险资加大权益投资,包括调整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等 [5] - 加大高股息股票配置力度是多家保险机构权益投资的共识,关注长期盈利前景好的品种 [5] - 保险机构更为看好沪深300相关股票,关注人工智能、红利资产、新质生产力、高分红高股息和创新医药等领域 [5] 未来投资方向展望 - 预计险资将继续加大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服务等新兴产业板块的加仓力度 [5][6] - 考虑到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险资或倾向于选择具备较强抗风险能力和良好发展前景的行业,如环保节能、公共事业板块 [6] - 消费升级相关行业和金融板块也可能因兼具稳定性和复苏潜力而获得险资关注 [6]
风险事件扰动下的应对思路
2025-10-13 22:56
行业与公司 * 纪要主要涉及A股市场整体及多个行业板块 包括泛科技板块(TMT AI 算力链 半导体 通信设备 服务器 数据中心 软件) 医药行业(创新药 医疗器械) 军工行业(军工电子 航空装备) 保险行业 大金融 中游材料(工程机械 建材 电池) 上游资源品(有色 煤炭 化工 钢铁 贵金属) 以及消费行业(大众消费品 乳制品 餐饮调味品 美容护理 消费电子 家电)[1][2][3][5][6][7][8][9][11]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整体趋势 * 市场短期承压 受中美摩擦升温及业绩验证窗口期影响 投资者存在止盈需求 全A自6月下旬累计涨幅超20% 主线板块涨幅更大[1][5] * 中期向上趋势未变 国内产能周期临近拐点 叠加反内卷政策 预计年末至明年盈利有向上弹性[1][5] * 指数涨幅及前向估值仍处中性水平 居民储蓄转移至权益市场的逻辑未变 资金面整体正循环[1][5] 中美摩擦影响 * 中美贸易摩擦有升温迹象 但决策层和投资者准备比今年4月份更充分 美联储降息周期已开启 本次冲击预判小于4月份[2] * 参考贸易摩擦1.0时期 从宣布谈判到达成第一阶段协议耗时超过一年 全A指数以横盘震荡为主[2] 泛科技板块(TMT/AI) * 10月进入业绩披露期 泛科技板块面临消化性价比压力[1][3] * 海外算力链短期或遇阻力 受获利筹码压力 产业趋势加速下的预期催化以及投资者对云业务盈利能力分歧影响[1][3][4] * AI产业周期对TMT板块影响分化 海外算力链元件景气度回落 但通信设备 服务器及数据中心链条依然强劲[3][8] * 存储方面 DXI指数同比增速连续7个月上行 DRAM存储器价格上涨[8] * AI下游应用端软件业景气度较强 其前瞻指标软件业用电量MA12同比增速继续上行[8] * 国产AI链有积极进展 但尚未兑现在业绩上 产业资本减持增多可能扰动市场信心[1][4] 行业景气观察与配置建议 * 9月全行业及非金融行业景气指数回落 但AI产业趋势加速下强受益品种继续爬坡[1][6] * 大金融 中游材料和上游资源品景气改善明显[1][6] * 受益于全球货币财政双宽松及国内反内卷供给改善 有涨价预期品种配置价值较高 如有色 煤炭 化工 钢铁 电池 其中贵金属价格 工业金属铜铝 小金属价格均进一步上涨[6] * 顺周期偏内需品种如工程机械 建材 大众消费品值得关注 工程机械七八月挖掘机内外销数据明显回暖 呈现淡季不淡特征[6] * 推荐关注通信设备 AI的端侧与应用 有色 煤炭 化工 创新药以及保险行业 建议组合从泛科技板块向更为分散均衡的方向调整[11] 消费市场复苏 * 消费复苏是渐进式的 目前景气度企稳回升集中在大众消费品领域[7] * 去年以旧换新政策透支了部分消费电子和家电的需求[7] * 乳制品 餐饮调味品链条 美容护理中的日用品和化妆品零售数据均有明显改善 牛奶零售价同比已经转正 乳制品产量同比增速也从年初以来趋势回升[7] 医药 军工 保险行业表现 * 医药行业创新药景气拐点显现 器械景气度提升 国内院端诊疗需求回暖 全球医药投融资第三季度投资金额同比增长约45%[9] * 军工行业近期数据显著改善 军工电子(如片式电容器 MLCC)和航空装备(钛合金 碳纤维)数据向好[9] * 保险行业负债端保费收入明显回升 投资端险资收益率自2024年9月以来表现良好 整体进取度持续[9][10] 其他重要内容 * 手机销售有所回暖 但PC数据相对较弱[8] * 化学药原药产量同比增速仍在回落[9]
富士莱:10月13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19:27
(记者 王晓波) 截至发稿,富士莱市值为31亿元。 每经头条(nbdtoutiao)——AI技术滥用调查:明星可被"一键换装","擦边"内容成流量密码,技术防 线为何形同虚设? 每经AI快讯,富士莱(SZ 301258,收盘价:33.32元)10月1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五届第二次董 事会会议于2025年10月13日在公司会议室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会议审议了《关于使用自有资金回购公 司股份方案的议案》等文件。 2024年1至12月份,富士莱的营业收入构成为:医药占比99.19%,其他业务占比0.81%。 ...
迈威生物:注射用7MW4911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18:51
药物研发进展 - 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注射用7MW4911《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1] - 注射用7MW4911的临床试验获得批准[1] 公司财务与市值 - 公司2024年1至12月份营业收入构成为医药制造行业占比99.92%[1] - 公司截至发稿时市值为177亿元[1]
港股收盘(10.13) | 恒指收跌1.52% 科网股全天承压 黄金、芯片股等逆市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10-13 16:52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美贸易战再生波澜,港股今日承压走低,三大指数尾盘跌幅则有所收窄。恒科指 盘中一度大跌超4%,恒指则失守两万六大关。截止收盘,恒生指数跌1.52%或400.84点,报25889.48 点,全日成交额为4903.66亿港元;恒生国企指数跌1.45%,报9222.54点;恒生科技指数跌1.82%,报 6145.51点。 盘面上,科网股集体走低,腾讯跌近2%,阿里巴巴跌1.69%。出口管制加码,稀土巨头再宣布提价,金 力永磁大涨13%;避险情绪推升国际金价,现货黄金冲破4070美元大关,黄金股逆市走强;商务部公告 附件改为WPS格式,金山软件大涨近14%,部分软件概念股随之走高;芯片、有色金属、风电股等向 好。另一边,苹果概念股跌幅居前;CRO概念、汽车、博彩、加密货币概念股下挫。 1. 黄金股表现强势。截至收盘,赤峰黄金(06693)涨9.34%,报35.6港元;紫金黄金国际(02259)涨9.2%, 报142.4港元;山东黄金(01787)涨7.11%,报41.88港元;灵宝黄金(03330)涨6.06%,报19.96港元。 受美联储降息预期、美国加征关税等因素影响,国际金价继续走强。伦敦现 ...
酸甜苦辣尝过VS利箭穿心而过
格隆汇· 2025-10-13 09:21
周五,连续两只黑天鹅把市场干蒙了。白天恒生指数,恒生科技,科创50etf,创业板etf的下跌像极了去年国庆后的走势。夜盘特朗普接力,宣布从11月1日 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0% 关税,作为现有关税的额外措施,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QQQ大跌3%+,标普500大跌2.7%+。目前和四月初两点不同: 1.最近三个月双创,恒生科技走势太极致,积累了太多涨幅。我聊下来,许多参与者都有获利了结的动力与冲动。市场缺乏的,是看跌的共识。2.四月初那 波,许多指数跌到半年低位了,而现在才哪到哪?两周低位? 过去一个月,至少有个三个大佬和我说最近不打新了(低中签率导致收益率偏低,不值得)加仓冲港股。这让减部分仓来打新的我:曾经志在四方少年,羡 慕南飞的雁。有朋友问我轩竹生物与云迹撞了怎么选?云迹和海西撞了怎么选?云迹A机制不太稳吧?甚至有问:现在该撤销认购吗?我看着大佬们亲率大 军在前线(正股)征战,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而我龟缩在打新这个小山头,难道还要求稳,祈求上苍,坐等一只彩凤飞降?不如就梦一场, 杀黑蛟引水入大江。说人话:只能二选一,选轩竹。希望无风险,选轩竹。想衔接海西药业,选轩竹。要冒点风险拿多点货 ...
年内约120家企业被立案、逾130家遭行政处罚!口碑榜舆情数据筛选如何锚定筛选标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08:48
监管处罚总体情况 - 截至9月底,今年以来约120家上市公司及相关人员被立案调查 [2] - 年内约570家上市公司及相关人员因各类违规行为受到监管处分,相关事项多达1000余条 [5] - 在上述570家公司中,有超130家公司及相关人员年内受到行政处罚并被罚款,18家公司相关人员被实施市场禁入 [5] 立案调查主要类型 - 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涉嫌财务造假和涉嫌信息披露违规两大领域 [4] - 涉嫌财务造假是性质最为严重的负面舆情,例如*ST元成、元道通信、*ST东通等公司因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被立案 [4] - 涉嫌信息披露违规是最常见的立案类型,具体情形包括定期报告存在虚假记载、重大事项未及时披露等 [4] 处罚案例与影响 - *ST元成公告显示,公司2020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将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1] - 总市值近400亿元的白银有色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公司及多位责任人被处以罚款 [3] - 仙琚制药因与竞争对手达成垄断协议,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巨额罚款1.72亿元,对当期财务报表造成负面影响 [5] 上市公司口碑榜筛选标准 - 口碑榜舆情筛选工作对自2023年9月以来存在监管处罚记录或重大负面新闻的上市公司实施多维度过滤 [1] - 筛选坚持“分类处置”原则,并非简单“拉黑”,而是基于立案事由、违法违规主体等因素综合研判 [3] - 对于调查结果已出的公司,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和处罚结果决定去留;对于仍在调查中的公司,暂时保留并做重点标记 [4] - 筛选标准除财务造假等“硬伤”外,还将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合规意识、投资者关系等均纳入评估体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