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妆
icon
搜索文档
行业周报:即时零售618大促表现亮眼,5月茶咖头部品牌开店+店效双高增-20250622
开源证券· 2025-06-22 23: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京东加码OTA布局较难撼动行业差异化竞争格局,但需关注平台价格战对OTA平台利润兑现的短期影响;潮玩行业618数据亮眼,泡泡玛特登顶淘系榜首;茶咖头部品牌开店与店效双高增;618大促化妆品电商平稳增长,电商巨头发力即时零售;本周A股和港股社服板块均跑输大盘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出行旅游 - 6月18日京东发布“酒店PLUS会员计划”,意在补全酒旅供应链 [12] - OTA生意品类属性使酒旅赛道易守难攻,C端低频高决策成本,B端中高端连锁品牌和长尾低端酒店需求不同 [12][13] - 国内OTA行业已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京东入局或使OTA平台短期利润承压,长期撼动格局难度大,受益标的为携程集团 - S、同程旅行 [21] 潮玩 - 2025年618期间淘天潮玩赛道数据亮眼,国产IP游戏电竞周边、毛绒和盲盒品类增长良好,泡泡玛特登顶淘系潮玩IP成交榜首位 [22] 茶咖 - 2025年5月茶饮和咖啡行业店数和店效重回增长快车道,茶饮门店净增2.93万家,平均店效同比增长7.6%;咖啡门店净增0.9万家,平均店效同比增长7.6% [27][31] - 头部品牌持续领跑,1 - 5月蜜雪冰城净增门店5203家,古茗净增752家,瑞幸净增2648家,幸运咖净增854家;5月蜜雪冰城店效同比增长13.7%,古茗同比增长32.9%,瑞幸同比增长13.4% [38] - 蜜雪冰城“雪王魔法铺”在618淘宝潮玩榜单排名第五,5月线上销售额为368万元,同比增长253% [41] 618大促 美妆 - 天猫国际品牌增长韧性强,国货头部品牌稳定,新品牌和新品类驱动增长,珀莱雅蝉联第一,毛戈平和彩棠新上榜 [45] - 抖音国际品牌靠达播占市场,国货头部品牌自播强,韩束蝉联第一,抗衰老产品成增长极 [52][55][56] 即时零售 - 2025年618大促即时零售销售额达296亿元,同比增长18.7%,延伸至全品类领域 [57] - 美团闪购成交额创新高,“大件”商品成交额增长2倍,下单用户数超1亿,活跃本地商户近百万家 [61] - 京东外卖百亿补贴加码,外卖与电商主业协同,自营家电清洗和洗衣订单量增长,京东七鲜线上订单和自有品牌商品销售增长 [62] - 淘宝推出“饿补超百亿”,强化主站协同,闪购日订单量超4000万,部分品牌订单增长 [62] 出行数据跟踪 航空 - 本周(6.15 - 6.20)全国日均客运执行航班量15062架次,较2024年同期 + 3%,环比 + 3.5%;国内客运日均执行航班量12866架次,较2024年同期 + 1%,环比 + 3.6%;国际客运日均执行航班量1843次,环比 + 2.3%,恢复至2019年同期87% [63] 访港数据追踪 - 本周(6.14 - 6.20)内地访客总入境人次达54.21万人,环比 - 2.8%;全球访客总入境人次(除内地外)20.23万人,环比 + 2.3%;内地访客日均人数较2024年日均 + 6.5%,全球访客日均人数(除内地外)较2024年日均 + 5.9% [68] 行业行情回顾 A股行业跟踪 - 本周(6.16 - 6.20)社会服务指数 - 3.29%,跑输沪深300指数2.83pct,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7;2025年初至今社会服务行业指数 - 2.02%,强于沪深300指数 [74] A股社服标的表现 - 本周(6.16 - 6.20)A股涨幅前十名以检测、旅游类为主,涨幅前三名分别为谱尼测试、君亭酒店、ST东时,涨幅后三名分别为金陵体育、曲江文旅、金陵饭店;净流入额前三名分别为君亭酒店、创业黑马、首旅酒店,净流入额后三名为金陵体育、中公教育、宋城演艺 [78] 港股行业跟踪 - 本周(6.16 - 6.20)港股消费者服务指数 - 5.15%,跑输恒生指数3.63pct,在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6;2025年初至今消费者服务行业指数 - 13.15%,弱于恒生指数 [85] 港股消费者服务标的表现 - 本周(6.16 - 6.20)港股旅游、餐饮类涨幅靠前,涨幅前三名分别为中国儒意、美高梅中国、中国中免,跌幅前三名分别为同程旅行、宇华教育、海伦司 [98]
突然宣布:将关闭内地所有门店!很多深圳人买过,网友:又一滴时代的眼泪
搜狐财经· 2025-06-22 22:22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全年营业额同比下跌9.7%至39.42亿港元,净利润大幅下滑64.8%至7697万港元 [3] - 毛利率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至39.8%,核心盈利同比下滑51.1%至1.07亿港元 [4] - 每股基本核心盈利同比下降3.6港仙至3.5港仙,末期股息减少3.3港仙至1.7港仙 [4] 分市场表现 港澳市场 - 港澳地区营业额同比下跌12.3%至29.92亿港元,占总营业额的75.9% [4] - 线下销售跌幅从上半财年的19.4%收窄至下半财年的6.3%,同店销售跌幅从24.3%收窄至7.7% [4] - 业绩受居民北上消费、美元走强导致访港澳旅客消费审慎影响 [4] 东南亚市场 - 东南亚市场线下销售额同比增长15.4%至3.32亿港元,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分别开设67间及5间店铺 [5] 中国内地市场 - 内地营业额同比下降10.5%至5.21亿港元,线上渠道占比80.3% [6] - 线上销售额微增0.6%至4.18亿港元,线下渠道暴跌38.2%至1.03亿港元 [6] 战略调整 - 公司决定在2025年6月30日前关闭中国内地所有18家线下门店,专注发展线上业务 [1][9] - 闭店原因为线上业务占比超80%,线下店铺无法达到规模经济效益 [9] - 公司将加强在热门社交媒体平台及数码渠道的宣传力度,提升独家品牌曝光率 [9] 行业竞争格局 - 国货美妆崛起及本土美妆集合店(如HARMAY话梅、THE COLORIST调色师)抢占市场,削弱公司竞争优势 [9] - 公司内地门店数量从2021财年的77家锐减至2025财年的18家 [9]
各大平台618大盘及美妆品类战况数据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22 22: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618大促整体呈稳健增长态势,综合电商、即时零售、社区团购三大领域销售额同比有不同变化,全周期主要平台成交额同比增长10.4% [1][17] - 各平台表现出色,天猫GMV、购买用户数双增长,抖音多品牌成交额翻倍,京东下单用户数大增,快手货架场和内容场GMV增长显著 [2][18] - 美妆品类四大电商全周期GMV达600 - 700亿元,同比增长10 + %,各平台美妆类目品牌格局有变动 [6][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618各大平台整体战况 - 综合电商、即时零售、社区团购2025年5月13日 - 6月18日销售额分别为8556亿元、296亿元、126亿元,同比2024年增长15.2%、18.7%、 - 9.1%,全周期主要平台成交额同比增长10.4% [1][17] - 淘系、京东、抖音、拼多多、快手GMV占比分别为48.7%、19.3%、18.4%、10.1%、3.6%,分别同比增长9.2%、9.0%、15.2%、8.9%、10.6% [1][17] 各平台具体表现 - **天猫**:618全周期剔除退款后GMV同比增长10%,购买用户数双位数增长,453个品牌成交破亿,同比增长24%,81个直播间成交破亿 [2][18] - **抖音**:超6万个品牌成交额同比翻倍,超2000个单品成交额破千万,超6.7万中小商家成交额破百万元,直播观看次数同比增长31%,236个品牌直播带货成交额破亿,990个直播间单场成交破千万元,超53万名电商作者成交额同比翻倍 [2][18] - **京东**: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超100%,零售线上业务、线下业态及外卖整体订单量超22亿单,APP的DAU创历史新高,3C、家电品类规模和增速居首,服饰美妆、日百品类增速领跑,采销直播成交额同比增长285%,外卖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 [2][18] - **快手**:货架场泛货架商品卡GMV同比增长超53%,搜索GMV同比增长超143%,商城大牌大补频道百万GMV单品数同比增长超124%,内容场挂车短视频GMV同比增长超29% [2][18] 美妆品类情况 - 四大电商618全周期美妆GMV达600 - 700亿元,同比增长10 + %,淘系以41.3%市场份额居线上美妆第一渠道,抖音、京东、快手分别贡献35.7%、14.8%、8.2%份额 [6][19] 各平台美妆类目品牌榜单 - **天猫**:美容护肤类目TOP5品牌格局稳定,修丽可首次跻身前五取代海蓝之谜;彩妆香水类目竞争激烈,圣罗兰登顶,彩棠、毛戈平跃升 [6][8] - **抖音**:美容护肤类目头部品牌稳定,过亿品牌达34个,同比激增88.9%,TOP3品牌门槛提至4.5亿元;彩妆类目过亿品牌增至10个,GMV前10品牌变动大,蒂洛薇上升85名夺冠,毛戈平上升9名至第二 [10][20] - **京东**:美容护肤类目中兰蔻跃升3位登顶,迪奥、修丽可新晋TOP5;彩妆香水类目竞争加剧,迪奥冲至榜首,圣罗兰取代肌肤之钥位列第二,魅可、兰蔻首次进入前五 [13][16] - **快手**:美容护肤类目榜单变动大,仅谷雨、黛莱皙连续3年在TOP10,韩束首次获第一;彩妆类目榜单变动大,珂拉琪首次进前十并夺冠,修可芙、蒂洛薇进入TOP10 [14][15]
泡泡玛特股价震荡;老铺黄金开启全球化扩张;“日本宜家”在中国收缩关店丨品牌周报
36氪未来消费· 2025-06-22 20:23
泡泡玛特 - Labubu 3 0系列全球预售量达400-500万件 单价99元 预计销售额超5亿元 [2] - 二级市场价格暴跌 整盒回收价从1500-2800元降至650-800元 隐藏款单品从250元跌至100元 [2] - 股价单周累计下跌12 11%至239 60港元/股 创6月3日以来新低 [2] - 华尔街投行质疑其"无护城河" 认为IP寿命短 定价权弱于迪士尼等国际运营商 [3] - 公司成立电影工作室 首部动画剧集《LABUBU与朋友们》即将推出 拓展IP边界 [3] 老铺黄金 - 首店落地新加坡滨海湾金沙 毗邻LV 爱马仕等国际品牌 延续高端定位 [4] - 出海战略分两阶段 2026年前开设4家东南亚门店 最终全球目标39家 [5] - 产品本地化策略 新加坡店推出含基督教元素产品 员工本地化率超90% [5] - 古法工艺克价较周大福高500元以内 未形成奢侈品牌定价体系 [5] - 历峰集团CEO公开认可其推动珠宝市场活力 卡地亚已关注该品牌 [5] 沃尔玛中国 - 年销售额1588 45亿元 蝉联CCFA商超榜首 体量相当于2个盒马或18个开市客 [7] - 门店总数同比减少8 5%至334家 但山姆会员店驱动Q1净销售额增长22 5%至67亿美元 [7] - 山姆会员费收入增长超40% 过去12个月新开7家店 2025年后计划年均新开8-10家 [8][9] - 组织架构调整 新增江苏 浙江大区 强化华东市场本地化运营 [9] NITORI - 上半年关闭中国21家门店 关店比例达20% 涉及福州 宁波 北京等地 [10] - 全球门店1035家 中国占152家(大陆84家 台湾68家) 曾计划年增150家海外店 [10] - 尝试增加鞋服 宠物食品等高频品类 但市场竞争激烈导致收缩 [11] 三只松鼠 - 终止收购爱零食 因核心条款未达成一致 后者拥有1800家线下门店 [13] - 2024年线上收入占比69 73%达74 07亿元 线下渠道薄弱 [13] - Q1营收仅增2 13% 净利润下滑22 46% 大幅低于2024年85 51%的利润增速 [14] 富士胶片 - 旗下ASTALIFT推出防晒隔离美容液 融合防晒 调色 隔离功能 含独家"深层防晒盾"技术 [17] - 产品通过敏感肌测试 提供玫瑰色与净白色两款 洁面可卸 [18] 巴黎世家 - 北京旗舰店推出15500元"烤鸭包" 意大利牛皮材质 10天售罄20只 [19] - 母公司开云集团Q1收入下滑14%至38 83亿欧元 营销未扭转业绩 [19] 宜家 - 联名设计师推出VARMBLIXT系列 含"无限甜甜圈"造型LED灯 2月中国上市 [21] 高梵 - 试水四季化推出699元/599元羊毛T恤 采用超细美丽诺羊毛 销量暂为个位数 [23] - 2025年布局北京 上海等高端商圈 将开首家常设品牌店 [23] 安踏集团 - 任命姚剑为狼爪全球总裁 其曾任亚玛芬大中华区总经理 [25] 李宁集团 - 年薪4200万聘请Zara前高管Victor Herrero执掌Clarks 可获250%绩效奖金 [27] ABG集团 - 亚太总部落户上海 旗下拥有锐步 Champion等品牌 年零售额约2320亿元 [27] 开云集团 - 雷诺CEO卢卡·德·梅奥将接任CEO 原CEO皮诺特转任董事长 股价当日涨11 76% [29][30]
水羊股份(300740) - 2025年6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2 19:00
发展战略 - 公司收购美国奢华科学功效护肤品牌 RV 及法国高端院线修护品牌 PA 后,确定“高端化、全球化”发展战略,转型为中国唯一成功管理多个高奢轻奢品牌的美妆品牌管理集团 [2] 品牌建设 EDB 品牌 - 全球新晋高奢美妆品牌定位获认可,今年上半年良性健康增长,天猫渠道平销增长约 40% [2] - 今年 2 月 14 日亚洲首家城堡店上海张园店开业,近半年业绩超预期,国内线下超高增速 [3] - 启动三年中国 50 店计划,预计 2027 年全国开 50 家带 SPA 实体门店 [4] - 全球市场持续增长,网点遍布多国,预计今年构建全球十大城市多店铺形态品牌形象矩阵网络 [4] - 会员 3 年累计二次回购率达 50%,贡献约 80%收入;10%会员三年购买超 6 次;单个客户价值达 5000 元 [6] RV 品牌 - 今年聚焦美国本土,实现平稳交接过渡和品牌全面升级,加大创始人与研发投入 [7] - 中国市场未做大投入,近半年小红书笔记 1000 + 篇,用户自发发布占比 80%,大单品热销,有 8 个超百万直播专场,业绩改善 [7] PA 品牌 - 上半年全渠道同比高速增长,在法国戛纳电影节举办双城溯源活动,在中国区推出 4 款新产品 [8] H&B 品牌 - 今年新加入水羊旗下,定位英伦男士理容,核心单品男士发油,上半年中高端造型品市场占有率攀升,同比超高增长 [10] VAA 品牌 - 5 月升级推出全新 3.0 卸妆膏,首发破千万 GMV,复购占比 36%,上半年预期增长率超 50% [11] - 参与主导制定多项卸妆品类国家行业标准,获多项行业大奖 [11] CP 业务板块 - 公司持续看好 CP 模式,将其作为长期战略性业务 [12] - 科赴回到正常轨道,美斯蒂克良性增长,AMOUAGE 亚太区首家旗舰店开业,上半年翻倍式增长,3LAB 热度持续增长 [12] 研发与组织建设 - 公司拥有长沙、上海、法国、日本等地研发中心,全球化研发赋能品牌 [14] - 加大全球研发团队招聘,推进全球科学家交流计划,引进外部优秀品牌类人员,校招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 [14] 主要问题及解答 品牌发展规划 - 御泥坊升级定位“专研东方”,短期聚焦高端品牌投入,长期希望作为东方品牌代表走向世界 [15] - RV 今年业务正常发展,上半年完成去年代理全年业务量,若顺利明年可能在中国更多推广,高奢品牌发展平稳向上 [17] - EDB 有产品储备,rich 面霜下半年推二代,防晒有新动作 [18] - 现阶段聚焦现有高奢品牌,精力主要放 EDB 上,CP 业务机会多但并购周期长 [19] - PA 今年聘请法国 CEO 推动业务恢复,法国工厂升级改造,围绕用户特点做产品,放弃超头主播机制 [19] 组织管理 - 公司设有职能研发部沉淀方法论,管理层等人员每年考试,经验与方法论复用 [22] 收并购 - 公司收购品牌更看重品牌标签和基因,而非业绩 [23] 利润与品牌建设 - 高奢品牌建设可能牺牲一定利润,但有一定利润率,吃掉利润原因包括供应链成本高、研发和市场投入高 [23] SPA 业务 - 公司禁止 SPA 技师推销,设有举报机制 [23] 开店规划 - EDB 有选址、财务、经营三个开店模型,店面第三年是购买高峰,选址根据线上销售情况确定 [24] 运营经验 - 成功美妆集团有基于时代背景和地区的方法论,要抓住时代机会,运用 AI 创造价值,做行业需天赋 [24] 海外市场规划 - 公司主要 EDB 和 RV 涉及国际化业务,本土市场由本土团队经营,本国以外除中国外采用代理模式,EDB 全球实行 10 + 3 战略,RV 结合美国本土特点升级产品 [25] 品牌出售影响 - 科赴出售品牌中与公司相关的城野医生业绩承压,出售对公司影响不大,科赴调整后大宝等品牌增长不错 [26]
「四大金刚」,挤满商场一楼
投资界· 2025-06-22 15:23
商场一楼业态变迁 - 传统美妆专柜数量锐减:全国化妆品专柜从2020年15415个减少至2022年11365个,低端化妆品专柜数量近乎腰斩[7] - 新"四大金刚"崛起:潮玩(泡泡玛特)、新能源汽车(特斯拉)、户外运动(始祖鸟)、茶饮(喜茶/奈雪)成为商场一楼主力业态[5][6] - 标杆案例:北京国贸商城集结始祖鸟、萨洛蒙、Lululemon等顶级户外品牌,并引入泡泡玛特旗下珠宝品牌popop[6] 业态更替驱动因素 - 线下消费紧缩:2022年北上广深商场空置率逼近14%,为新业态提供抄底机会[7] - 消费习惯转变:女性更倾向通过健身实现自然美而非依赖化妆,推动户外品牌需求[7] - 租金敏感性差异:美妆品牌因标准化程度高转向线上,而新业态依赖线下体验场景[7][11] 品牌竞争格局 **新能源汽车** - 特斯拉2013年首创商场直营模式,选址北京芳草地购物中心瞄准中产客群[11][12] - 行业价格战导致收缩:宁波万象城新能源品牌从10家缩减至5家,极越/高合等品牌退出市场[14] **茶饮品牌** - 德基广场茶饮席位轮动:喜茶→老虎堂→奈雪→阿嬷手作,反映行业快速迭代[15][16] - 霸王茶姬2024年新增近3000家门店,70%商场门店位于一楼[16] **高端户外品牌** - Lululemon2016年通过上海嘉里中心/国金中心首店打开市场,后续带动ON昂跑等品牌入驻[19][20] - 始祖鸟实施"鸟巢计划",关闭年销低于千万门店,聚焦顶级商圈(如上海南京西路店年销1.45亿元)[21][22] 商场招商策略演变 - 品牌调性优先:香奈儿等高端化妆品仍占据C位,带动周边品牌"次C位竞价"[9] - 二八效应加剧:仅20%头部商场能集齐"四大金刚",中低端商场面临招商困境[21][23] - 体验经济崛起:毛戈平通过线下试妆服务实现逆势扩张,线下收入占比超70%[24] 行业趋势观察 - 潮玩品牌全球化布局:泡泡玛特聚焦"核心国家/城市",不计较短期财务账[22] - 茶饮持续扩张:相比其他品类,茶饮赛道仍保持高速开店节奏[16] - 线下价值重构:消费者回归实体体验驱动潮玩/杂货店增长[23]
商贸零售行业周报:若羽臣回购价格大幅上调至88.4元/股 周大福FY25业绩超预期
新浪财经· 2025-06-22 12:36
行业变化 - 5月综合天猫+抖音,国货品牌斐萃在低基数下延续高增长,GMV超6000w,绽家、PA、newpage、科兰黎、珂蔓朵、拉芳、创福康增速均超100%,毛戈平、RV、六神、完美日记增速超50% [1] - 海外品牌中SKII、后、雅漾增长亮眼,抖音TOP10国货占比30%,天猫TOP10国货占比20% [1] - 若羽臣回购价格上限由30.22元/股上调至88.4元/股,已累计回购942万,剩余回购金额约0.9-1.9亿元 [1] - 颖通集团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2025财年收入20.83亿同比+11.8%,净利润2.27亿同比+9.96% [2] - 巨子生物控股股东计划增持不低于2亿港元股份 [2] - 5月化妆品进口金额101.9亿元同比下滑4.9%,1-5月进口金额503.7亿元同比下滑0.2% [2] - 周大福FY25收入896.6亿港元同比-17.5%,归母净利润59.2亿港元同比-9.0%,4-5月零售额同比-1.7% [4] - 老凤祥推出AI智能眼镜,定位老年消费群体 [4][5] - 永辉超市完成全国100店调改,计划2026年春节前完成300家门店调改 [5] 核心观点 - 美妆个护行业关注国货龙头结构性超预期表现,重点公司包括若羽臣、水羊股份、上美股份等 [3] - 医美行业关注再生胶原新品放量及25H2医美新品商业化落地,重点公司包括锦波生物、爱美客等 [3] - 黄金珠宝板块推荐周大福,同时关注六福集团、周生生等低估值港资企业 [6][14] - 零售板块建议关注基本面强且估值低的龙头标的 [6] - 中美脱钩趋势下推荐小商品城 [7] 行业趋势 - 黄金珠宝行业消费趋势向高端化、轻量化、差异化转变 [8][9] - 新消费黄金珠宝客群年轻化,悦己属性增强,定价模式以一口价为主 [10][11] - 新消费黄金珠宝估值区间30-45x,传统黄金珠宝估值区间10-20x [13] - 黄金珠宝行业3-5年远期PE预计在10-15x左右 [13]
林清轩,到底多“高端”?
中国基金报· 2025-06-22 12:35
【导读】林清轩冲击 IPO ,高端定位恐缺乏实际支撑 中国基金报记者 赵刚 在招股书中反复强调 " 国产高端护肤 " 的叙事,能否让消费者、投资者都 " 买单 " ? 国产美妆行业的新一轮上市潮仍在涌动。近日, 上海林清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林清轩) 向港交所递表,拟在港股主板上市。 在招股书中,林清轩 150 多次提及 " 高端 " 一词,足以看出品牌想向市场传递的价值主 张:讲出中国的高奢护肤故事。 在过去的三年里,林清轩的研发投入累计不到 1 亿元,而营销支出却高达 7.6 亿元。与此同 时,公司却因违规宣传功效被处罚。 " 卖贵了 " 还是 " 卖贵的 " ?林清轩的高端叙事或许需要更强有力的根基。 强调高端、科技,研发投入却低于同行 " 林清轩的毛利率高除了定价高之外,还跟自建产能有关。 " 有投资者指出。招股书显示, 林清轩与多个山茶花种植基地订立长期独家供应协议,并在上海运营两个生产基地,构成生 产基础设施的支柱。 尽管林清轩在强调其科技叙事,但上述市场投资者认为,从研发投入的角度来看,显然缺乏 说服力。 2022 年至 2024 年,林清轩的研发成本分别为 2112 万元、 197 ...
净利润暴跌超六成!莎莎国际将关闭中国内地所有线下门店
南方都市报· 2025-06-22 10:29
公司战略调整 - 莎莎国际宣布将于2025年6月30日前关闭中国内地最后18家线下门店,完全退出内地线下零售市场 [2] - 公司将集中资源专注发展线上业务,加强社交媒体和数码渠道宣传力度 [9] - 中国内地市场呈现"线上强、线下弱"格局,线上渠道占比达80.3% [6] 财务表现 - 2024/25财年全年营业额同比下跌9.7%至39.42亿港元,净利润大幅下滑64.8%至7697万港元 [2][5] - 港澳地区营业额同比下跌12.3%至29.92亿港元,占总营业额的75.9% [5] - 东南亚市场线下销售额同比增长15.4%至3.32亿港元,成为新增长引擎 [5] - 中国内地市场营业额同比下降10.5%至5.21亿港元 [6] 市场表现 - 港澳线下销售跌幅从上半财年19.4%收窄至下半财年6.3%,同店销售跌幅从24.3%收窄至7.7% [5] - 中国内地线下渠道营业额暴跌38.2%至1.03亿港元 [6] - 东南亚市场已开设67间马来西亚店铺和5间新加坡店铺 [5] 历史发展 - 公司成立于1978年,1997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业务覆盖港澳、内地及东南亚 [4] - 中国内地市场始于2005年,2021财年门店数量曾达77家 [8] - 2022财年起内地门店从77家锐减至37家,2025年将完全关闭 [8] 产品质量问题 - 2024年9月因"sasatinnie 沁润护手霜"菌落总数超标410倍被罚99万元 [10][11] - 涉事批次产品货值金额176545.6元,违法所得102889.26元 [11] 行业竞争 - 国货美妆崛起和本土美妆集合店(如HARMAY话梅、THE COLORIST调色师)抢占市场 [8] - 公司曾凭借"免税店同款"和"低价大牌"标签吸引消费者 [8]
策略周思考:从美日市场看新消费崛起经验
国信证券· 2025-06-21 21:40
核心观点 - 从美日股市历史经验看,可选消费超越必选消费、新消费取代传统消费是特定经济周期与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对A股新消费投资有借鉴意义 [1][4] 经济背景与新消费的产业崛起契机 - 美股在70年代和2009年后可选消费板块显著超额,70年代与战后婴儿潮消费能力提升和生活方式转变有关,2009年后与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移动互联网普及和千禧一代消费观念崛起相关,这些时期居民收入提高、消费信心恢复和新型消费模式涌现掀起可选消费浪潮 [1] 新消费崛起的财务特征,细分领域演变与新消费的内涵 - 美股可选消费主导周期中,相关行业负债率突破平台期增长,能管理风险并支持业务扩张,基本面向好获高估值溢价 [2] - 美股可选消费领域从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到休闲娱乐、旅游、餐饮等服务型消费,再到线上零售、数字内容、健康服务等新兴业态,细分领域轮动丰富了“新消费”内涵 [2] -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耐用品消费爆发,转型期服务业和体验式消费兴起,新消费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需求,通过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拓展消费边界 [2] 新消费驱动因素与市场结构变迁 - 可选消费取代必选消费受多重因素驱动,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是基础,技术进步改变消费场景、方式和效率,人口结构和消费观念变化推动品牌、体验和绿色消费兴起 [3] - 这些因素使可选消费市场集中度提高,头部企业巩固市场地位,日股中万代南梦宫、高丝、任天堂走出长期连续行情,除特定阶段行情外,日股悦己经济相关标的多为阶段性α行情 [3] 美、日股市经验对当前A股新消费的借鉴意义 - 关注经济转型和居民收入增长带来的结构性机会,寻找满足消费者层次需求、高成长潜力的细分领域 [4] - 新消费领域追求确定性和长期性,寻找高毛利率、净利率和ROE且资产负债结构稳健的公司 [4] - 关注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对传统消费的颠覆及年轻一代消费观念变化,寻找“年轻人的茅台”悦己型消费扩散和迁移方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