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

搜索文档
实探中国智慧能源大会 金时科技、中自科技等A股公司亮相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09:04
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 - 大会聚焦风、光、储、氢等能源装备,展示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成果 [1] - 金时科技、中自科技、通威股份、海能达等A股公司参展 [1] 金时科技储能业务 - 公司展示混合储能架构与全场景方案,采用能量型锂离子电池加功率型超级电容系统的组合 [1] - 混合储能系统可用于源端、网端、用户端,提升经济效益并改善电网调频、电能质量 [1] - 超级电容与锂电池协同工作,超级电容负责瞬态高功率调频,锂电池保障长时能量输出 [1] - 2021年设立金时新能开展超级电容器业务,构建全产业链模式,相关产品已通过第三方检测 [2] - 公司以烟标业务起家,通过自有培育和股权收购转型储能,储能设备制造和储能安全解决方案为核心业务 [2] - 2024年储能设备收入2.58亿元,占比68.70%;储能安全解决方案收入1.14亿元,占比30.24% [2] - 截至5月下旬,储能系统业务在手订单约3.32亿元,意向订单约3.08亿元 [2] 中自科技储能业务 - 公司展示"源网荷储"综合能源管理系统,涵盖新能源并网、电力调频调峰、智能微电网等解决方案 [3] - 主营汽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近年拓展储能和储能+业务,2023年收入不到2000万元,2024年超8000万元 [3] - 储能与储能+系列产品通过EN、IEC、UN等测试,获得欧盟CE认证、CB认证及CNAS证书 [3] 中国储能行业发展 - 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投运109.8GWh,累计装机184.2GWh,规模首超抽水蓄能 [3] - 海外去库渐近尾声,新兴市场需求爆发,终端储能系统价格震荡抬升,指数反弹迹象显现 [3] - 消纳、盈利及用电可靠性为储能装机核心驱动因素,独立储能、工商储等细分市场潜力被看好 [3]
IPO前夕遭“追杀”! 宁德时代再诉旧部吴祖钰:无关技术,只有恩仇? | 能见派
新浪科技· 2025-07-11 08:18
宁德时代起诉海辰储能案件分析 - 宁德时代以"不正当竞争纠纷"为由起诉海辰储能及董事长吴祖钰,案件已由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将于8月12日开庭审理 [1] - 被告方包括海辰储能、吴祖钰、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等6家机构和企业 [4] - 这是宁德时代第二次起诉吴祖钰,2023年吴祖钰曾因违反竞业限制协议向宁德时代支付100万元违约金 [5][6] 案件背景与争议焦点 - 行业普遍认为案件本质是第三代电芯知识产权之争,涉及587Ah电芯技术路线定义权 [8] - 宁德时代(587Ah电芯能量密度434Wh/L)与海辰储能(415Wh/L)的技术路线差异体现为"高成本高性能"vs"低成本长寿命" [8] - 海辰储能否认技术参数重叠说法,指出双方产品在尺寸(73.05x274.6x218.1mm vs 73.5x286.0x216.3mm)、循环次数(8000次vs10000次)等核心参数存在本质差异 [9] 双方历史渊源 - 吴祖钰2011-2019年先后在宁德新能源和宁德时代任职,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67项专利 [7] - 海辰储能高管团队中多人有宁德时代工作经历 [7] - 2023年案件显示,宁德时代指控吴祖钰挖角核心技术人才,两年内迅速抢占储能市场 [5] 对海辰储能IPO影响 - 接近海辰储能人士表示诉讼不会对IPO产生重大影响,即使败诉赔偿金也不会构成实质性经营影响 [1][12] - 公司计划将IPO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提升储能电池产能、拓展海外市场等 [11] - 全球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预计从2024年314.7GWh增至2030年1,451.3GWh,年复合增长率29% [11] 行业竞争态势 - 587电芯市场竞争激烈,宁德时代已在济宁基地量产,海辰储能计划2024年下半年量产 [10] - 储能电池行业需综合评估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成本等多维指标 [9] - 行业不存在"10%技术代差"的权威量化标准,技术差异需基于复杂体系综合判定 [10]
中金2025下半年展望 | 储能:出海新方向,市场新规重运营
中金点睛· 2025-07-11 07:31
全球储能市场展望 - 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出货量达390GWh,同比增长16%,其中中国/美国/欧洲/澳洲/日本/其他地区分别为133/90/63/7/3/83GWh,美国市场因关税问题从143.5GWh下调至90GWh [2][7] - 表前侧储能预计2025年出货超300GWh,同比+13%,欧洲新能源发展带动需求,美国短期抢装中期平价,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改善竞争格局 [2] - 表后侧储能预计2025年出货超70GWh,同比+28%,欧洲工商储经济性提升,澳大利亚新增30%补贴,中东地区光储替代柴发潜力大 [3] 区域市场分析 - 欧洲:欧盟《平价能源行动计划》推动新能源发展,2023年光伏装机62.5GW(同比+53%),电网阻塞导致12TWh可再生能源电力削减,配储需求迫切 [15][16][20] - 美国:2026年"301关税"上调至82.4%或引发2H25抢装,ITC补贴法案修改放宽外国实体限制,电力需求旺盛支撑长期增长 [21][22][24] - 中国:"136号文"叫停强制配储,推动现货市场价差扩大,优质电力节点资源成为竞争焦点 [27] - 澳大利亚:极端天气致电价上涨9.7%,户储补贴使回本周期从7-8年缩短至5-6年,光伏配储率仅10%提升空间大 [28][65][66] - 新兴市场:巴基斯坦电价0.86元/kWh推动3-5年回本,缅甸/尼日利亚因电力危机中国逆变器出口同比+190%,中东地区每日停电7-19小时催生替代需求 [56][83][72] 细分领域动态 - 欧洲工商储:2024年装机仅2.2GWh(配储率<5%),多国推出补贴政策(意大利9600万欧元/希腊1.53亿欧元),预计2029年达20GWh(CAGR 55%) [35][42][55] - 动态电价:德国强制推广使峰谷套利空间扩大,智能电表普及率不足(50%家庭不了解)制约发展 [46][50] - 户用光储:美国2024年新增装机3GWh(+64%),日本因自然灾害1618MWh(+21%),越南工商业峰谷价差0.96-1.49元/kWh [60][70][78] 政策与技术驱动 - 电力市场化: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已建立成熟批发市场,菲律宾/巴西等新兴市场处于早期阶段 [14] - 技术迭代:德国允许储能两充两放提升经济性,锂电池成本下降加速替代铅酸电池 [45][57] - 补贴退坡:德国暂停负电价时段光伏补贴,法国取消9kW以下光伏FIT,倒逼自发自用 [45]
重点园区多项首创性项目集群落地
北京青年报· 2025-07-11 01:56
北京市"两区"建设成果 - 西城区累计纳入市"两区"项目数945个,项目总金额7682.29亿,其中金融项目数208个占比22.01%,金额6209.63亿元占比80.83% [1] - 西城区首创"双管家""四创"服务机制,发布"金开十条""金科十条""金服十条"政策,形成金融改革开放政策"金三角" [1] - 丽泽金融商务区入驻企业从572家增至1300余家,金融+科技企业占比70%,形成13座亿元楼宇,税收年均增速达两位数 [1] 重点园区发展规划 - 丽泽金融商务区将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领域加大企业招引力度 [1] - 石景山区通过《支持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措施》打造数字经济"政策试验田",首钢园将聚焦科幻、元宇宙、人工智能三大赛道 [2] - 延庆区将开放无人机测试空域和应用场景,建设低空航路、电子围栏设施,探索建立京津冀及西北部无人机常态化航线 [2] 绿色能源产业布局 - 房山区已形成以新型储能、氢能为主导的绿色能源产业格局,重点发展氢能装备制造、储运、材料及技术研发全产业链 [3] - 房山区计划构建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集群,助力北京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 [3]
上市公司频揽大单 新能源与算力领域站“C位”
证券日报· 2025-07-11 00:15
新能源领域订单动态 - 和顺电气签订1.95亿元移动电源综合系统采购合同,供应30套设备,周期3年,预计提升2025年及未来业绩 [1] - 协鑫集成与申能股份子公司签署1.2GW光伏组件合同,服务于总投资73亿元、装机容量200万千瓦的光伏项目 [2] - 爱旭新能源新签1.6GW分布式订单(海外1.068GW+国内580MW),ABC组件技术受欧洲市场青睐 [2] - 晶澳太阳能与斯里兰卡HAYLEYSFENTONS达成500MW组件协议,并与印度企业签署2GW电池、230MW组件MOU [2] - 晶科能源与希腊Metlen集团合作部署3GWh储能项目,智利1.6GWh项目已启动G25MWh系统供应 [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合作 - 富临精工子公司江西升华获宁德时代5亿元预付款,锁定16万吨/年(江西)及20万吨/年(四川)磷酸铁锂产能,宁德时代承诺年采购量不低于产能80% [3] - 行业分析指出"产能优先供应+采购量保底"模式强化供应链稳定性,推动规模经济与产业升级 [4] 算力领域重大合同 - 金刚光伏孙公司签订3.99亿元算力服务协议,服务期5年,预计利好2025年业绩 [5] - 弘信电子控股子公司燧弘人工签署两项合同(1.9亿元设备销售+1.84亿元服务协议) [5] - 专家认为算力需求爆发源于AI、大数据技术应用,推动芯片、服务器等关联产业增长 [6] 行业趋势分析 - 新能源行业受全球碳中和目标驱动,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需求共振 [6] - 算力领域依托技术进步快速扩张,但需突破技术瓶颈与能耗挑战 [6]
多点开花!“两区”重点园区跑出高质量发展“北京速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0 20:33
金融街重点园区发展 - 西城区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9%,2024年达2797亿元,占全市34.3% [1] - 驻区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年均增长6.0%,2024年达156.05万亿元,占全市70.3% [1] - 金融业三级税收2024年达4023.77亿元,占全市67.7% [1] - 金融街资产管理规模超20万亿元,占全市一半以上,占全国八分之一以上 [1] 丽泽金融商务区跨越式发展 - 入驻企业由572家增至1300余家,形成13座亿元楼宇,税收年均增速达两位数 [2] - 落地瑞众人寿、中信证券资管等全国性标杆项目,集聚中国通信服务、中国广电等科技龙头 [2] - 吸引易付达、路孚特、威立雅等国际领军企业,形成"金融筑基、科技赋能"格局 [2] 首钢园转型与服贸会升级 - 引进外资企业48家,集聚企业941家,年产值突破730亿元 [2] - 累计举办服贸会等国际活动近千场,2024年起服贸会调整为"一址举办" [2] - 计划构建综合性会展小镇,引进头部会展组织机构及一站式服务商 [2] 房山区绿色能源产业布局 - 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聚焦新型储能和氢能产业,形成两业融合示范区 [3] - 新型储能领域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3] - 氢能领域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储运、材料及技术研发,构建全产业链集群 [3] 中关村延庆园低空技术产业 - 无人机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7.7%,营收同比增长50.2% [4] - 集聚超百家行业领军企业,覆盖研发设计、整机制造、运营服务等全产业链 [4] - 依托八达岭通航机场及374平方公里空域,建成低空飞行管防一体化平台 [4]
“反内卷”点燃市场行情 哪些行业有望受益?(附个股基金名单)
天天基金网· 2025-07-10 19:45
本轮"反内卷"政策解读 - 天风证券认为行情可能分三阶段演进:政策催化预期→资源品涨价→高价横盘[1] - 中信证券指出与2015年供给侧改革的三重差异:行业覆盖面更广/上游企业减产意愿弱/新兴行业民企占比高[1] - 华安证券认为这是短期主题机会,缺乏基本面支撑,源于周期品滞涨和政策催化[1] 重点受益行业分析 - 浙商基金聚焦产能结构矛盾与公平竞争问题,新能源车/光伏/晶圆代工等新兴产业受无序竞争冲击最大[2] - 光伏硅料和组件价格2023年跌幅近90%,碳酸锂跌至6万元/吨成本线,新能源车龙头多轮降价[2] - 东吴证券建议关注:光伏产业链(硅料/玻璃龙头)/锂电/新能源整车/晶圆代工;钢铁/水泥/玻璃等传统行业;电商等新兴非制造业[2] 行业筛选维度 - 华创证券从国企占比/集中度/价格弹性等5维度筛选,煤炭/焦炭/普钢/能源金属/玻璃玻纤/贵金属/白酒/酒店餐饮等行业较受益[3]
新能源出海波折不断,光伏、储能或迎来命运“分水岭”
钛媒体APP· 2025-07-10 18:06
光伏与储能行业出海分化 - 光伏和储能被视为中国企业出海的两大"急先锋",但储能行业发展速度更快、演变更迅速 [2] - 2023年以来受美国关税政策、"大而美"法案等外部环境影响,两大行业出海路径出现明显分化 [3] 美国政策对光伏产业的冲击 - "大而美"法案将户用光伏补贴截止时间从原定的2035年提前至2024年12月31日,工商业及集中式电站补贴提前至2028年前结束 [4] - 中国光伏企业在美国投资超20亿美元建设逾20GW年产能的工厂,但仅少数产能获得IRA补贴 [6] - 隆基绿能、晶科能源等头部企业通过股权置换等方式应对政策风险,但特朗普政府可能进一步收紧对中国工厂的补贴资格 [6] 储能行业的政策优势 - 储能税收抵免退坡期被延长至2033-2036年,补贴发放节奏较原计划放缓 [7] - 美国计划新增10亿美元电网建设拨款,明确支持长时储能和微电网储能项目 [7] - 美国本土储能产业链不健全,中国制造商通过产品出口和建厂抢占政策窗口期 [7] 关税与贸易限制影响 - 美国重启"对等关税",东南亚四国光伏"双反"终裁导致中国企业的转口贸易路径受阻 [8] - 中国1-5月组件对美出口额排名30名开外,但美国市场组件售价达2元/W,是中国市场的3-4倍 [9] - 隆基绿能转向印尼建厂,但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针对"转运"产品出台新限制 [10] 行业基本面对比 - 中国光伏组件价格跌至0.68元/W,低于一体化成本价,企业陷入亏损 [9] - 储能产业因技术突破和应用场景多元化维持较好基本面,未出现巨额亏损 [11] - 机构预测特朗普2.0任期中近半时间可能成为储能发展机遇期 [11]
赣锋锂业公布大容量固态储能电池进展
新浪财经· 2025-07-10 18:02
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发展论坛 - 第二届中国国际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发展论坛于2025年6月26-28日在江苏无锡举办 赣锋锂业受邀参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1] - 赣锋锂业固态电池研究院院长林久博士详细介绍公司在氧化物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和304Ah固态储能电芯 储能系统等方面的进展 [1] 赣锋锂业全产业链布局 - 公司构建覆盖电池材料-电芯-电池箱(柜)-储能集装箱-储能电力解决方案的全链条产品布局 [5] - 行业内唯一开展原材料 电芯 储能系统自主建设运营 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公司 [5] - 储能电池产品累计对外交付量已超21GWh 自主投资建成及在建储能电站超过20GWh [5] 固态电解质材料研发进展 - 氧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室温离子电导率达到1.5 mS/cm 实现25微米超薄电解质陶瓷片的稳定制备 [5] - 陶瓷基锂负极全固态电池样品可在0.2 MPa低压力条件下1C/1C稳定循环 [5] - 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室温离子电导率达到12 mS/cm以上 实现硫化锂及硫化物电解质材料的批量低成本制备 [5] 304Ah固态储能电芯性能 - 循环寿命已超过4000次(循环测试仍在进行中) 相对液态电池在安全性 低温性能 贮存性能等方面具有优势 [5] - 304Ah固态电芯在4000次循环测试中总体容量保持率更高 前1000次循环稳定性明显提升 [6] - 8mm针刺测试中电压降为零 电芯温度升高到260℃未发生热失控 体现固态电池突出安全性能 [6] 储能系统创新技术 - 创新构建"6-BTR"高安全储能系统策略 从材料级 电池包级 系统级设计构筑层层防护 [6] - 实现端云协同智能预警 满足7级地震烈度防护要求 [6] - 2025年6月获得国内首张GB44240-2024《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系统级认证证书 [6] 储能市场发展战略 - 融合高性能固态电解质等核心材料 创新电芯设计与全方位安全策略开发储能技术和产品 [8] - 积极开发高安全 长寿命 宽温域新产品 为构建清洁 高效 可持续能源体系贡献力量 [8]
国家能源局发布一批重点行业标准
国家能源局· 2025-07-10 15:43
引领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 《分布式调相机并网技术规定》发布,规范分布式调相机并网技术要求,支撑"沙戈荒"大型新能源基地开发和安全运行 [2] - 《多能互补项目经济评价规范》填补国内空白,提供统一经济评价框架和方法,提升项目决策科学化水平 [2] - 《电化学储能电站并网验收技术规范》规范10kV及以上电化学储能电站验收程序,提升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3] - 《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地下储气库设计规范》弥补国内技术标准空白,规范地下储气库设计和建设 [3] - 《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设计规范》适用于10MW及以上非补燃式电站,提高设计规范化水平和设备兼容性 [3] - 煤矿5G通信终端标准修订推动5G技术在煤矿行业应用,促进煤矿智能化发展 [4] - 《煤矿井下巡检机器人》标准完善防爆机器人检验认证要求,推动煤矿智能化水平提升 [4] 促进能源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应用 - 《并网小型风力发电机组通用技术条件》规范风轮扫掠面积≤200m²的小型风机技术要求 [6] - 《直流输出型风力发电机组》规范10kV-100kV直流风电机组技术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6] - 1000kV升压变压器标准修订吸纳工程应用经验,提升变压器技术水平 [7] - 《大采高液压支架技术条件》修订提高支架技术水平,为设计和检验提供规范引导 [7] 规范能源工程技术管理有关要求 - 《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工程质量评价规范》为380V/220V户用光伏工程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8] - 《压水堆核电机组供热技术规范》填补压水堆核电机组供热设计规范空白 [8] - 《港口岸电系统建设规范》推动港口岸电系统建设标准化、合理化 [8] - 煤矿液压钻车标准提升岩巷掘进、锚杆支护等工程安全,促进煤矿机械化、智能化 [9] - 煤矿气动钻机标准统一产品名称与型号,提升设备安全性能 [10] - 煤矿隔爆型电机能效标准推动技术创新,为煤矿节能减排提供支撑 [10] - 煤矿井下煤层水力压裂标准规范瓦斯抽采利用,降低瓦斯危害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