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

搜索文档
暑期消费,这些细节请注意!
郑州日报· 2025-07-25 08:32
医美行业 - 非手术类"轻医美"项目如注射类、激光类、皮肤护理成为暑期消费热点 [1] - 选择医美机构需核查营业执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医生执业注册信息 [1] - 消费后需保留发票、术前术后照片、服务合同等凭证 [1] - 警惕"医美贷""校园贷"乱象 未成年人需监护人同意 [1] 研学旅游行业 - 预订民宿应选择正规平台 查看真实评价和商家信用等级 [1] - 选择研学机构需核查资质和口碑 合同需符合《研学旅游服务要求》 [2] - 警惕"高端研学""名校交流"等模糊宣传 要求细化行程安排 [2] - 需对同类研学产品进行价格比较 防止支付过高溢价 [2] 培训行业 - 选择培训机构需综合评估线上评价 实地考察企业信用和师资力量 [2] - 警惕"包过""包提分"等虚假宣传 需看清合同收费和退费条款 [2] - 技能培训是时间和金钱投资 需理性谨慎选择机构 [2] 消费者维权 - 遇到消费侵权可通过12315热线或"全国消协智慧315"小程序投诉 [2]
知名功效护肤品牌入局注射医美
36氪· 2025-07-25 08:16
医美赛道布局 - 医美赛道成为国内外头部美妆企业的"必选项",功效护肤品牌欧邦琪通过收购Novaestiq切入注射医美领域 [1] - Waldencast获得Saypha®系列透明质酸注射凝胶在美国的独家销售权,产品将归于欧邦琪旗下运营 [1][3] - 这是Waldencast首次切入注射类医美赛道,欧邦琪从专业护肤领域(2029年预计22亿美元)拓展至皮肤填充治疗领域(2029年预计20亿美元) [3] 交易细节与战略意义 - 交易具体条款未披露,但为Waldencast首次进入注射医美领域 [3] - 欧邦琪将依托医生信任和现有商业模式,以品牌为核心平台推广其他美学产品 [7] - Saypha®已在全球80多个国家销售但未进入美国市场,目前正接受FDA审批 [7] - Saypha®已生产超过1.1亿支注射器,显示其在透明质酸治疗领域的专业积累 [17] 公司背景与品牌发展 - Waldencast旗下仅有两个品牌:欧邦琪和纯素美妆品牌MILK MAKEUP [4] - 欧邦琪成立于1988年,是首个获FDA认证的功效性护肤品品牌,有"原型VC鼻祖"之称 [7] - 2021年Waldencast以12亿美元收购欧邦琪和MILK MAKEUP,2022年7月完成业务合并 [14] - 欧邦琪中国业务未包含在收购中,仍归前所有者Cedarwalk Skincare Limited所有 [15] 市场表现与竞争格局 - 2025年Q1欧邦琪净收入同比增长7.1%,而MILK MAKEUP同比下滑15.1% [17] - 美国是全球最大医美注射市场,占全球治疗量20.8%,医生人均年注射量超400例 [18] - 全球注射类项目中透明质酸以633.8万例居第二(同比增长5.2%),仅次于肉毒素 [18] - 国际巨头如欧莱雅(推出"铂研"胶原针)、资生堂等纷纷布局注射医美赛道 [22][24] - 国内玻尿酸注射产品竞争加剧,2024年底已有13款获批,2025年数量继续增加 [26] 行业趋势与技术壁垒 - 注射医美新材料不断涌现(琼脂糖、羟基磷灰石等),产品品类呈现"百花齐放" [26][27] - 行业竞争加剧,未来胜出关键在于构建独特技术壁垒和突出技术主业 [27] - 欧邦琪需在激烈竞争中证明技术实力才能获得长久立足 [27]
华福消费观察:文旅与潮玩受暑期受旺季催化,关注AI教育进展及精细医美格局改善
华福证券· 2025-07-24 21: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注AI+教育进展,主要公司产品收入有望放量;文旅关注暑期旺季催化与文旅结合IP的新消费逻辑延伸;潮玩暑期展会活动和消费政策带动营收预期提升;医美精细化运营推动格局优化;美护关注中报超预期增长机会 [2][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教育 - 豆神教育7月21日开放使用AI全新产品形态“超能训练场”,解决作文教学痛点,构建全新教学模式 [16] - 盛通教育7月17日发布全新人工智能教育平台,带来全新体验,实现理论到实践的闭环 [17] - 关注AI+教育进展,多家公司发布AI教育产品,主要公司toB及toC AI产品收入有望放量,建议关注豆神教育、粉笔、盛通股份等 [21] 人力资源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6月为5.0%,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同比增长0.7% [22] - 建议关注灵活用工龙头科锐国际、国资人服巨头北京人力 [27] 黄金珠宝 - 截至2025年7月18日沪金收盘价为773.50元/g,2025年6月我国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6.10% [28] - 建议关注潮宏基、莱绅通灵、老铺黄金;老凤祥、周大福、周大生;菜百股份 [34] 免税及景区 免税 - 海南购物节持续至8月,珠免集团旗下免税店开业,暑期旅游旺季cdf三亚国际免税城迎来消费热潮 [35][37] - 建议关注市内免税店开店催化的中国中免、王府井、岭南控股,免税资产注入预期的海汽集团、海南发展等 [39] 旅游景区 - 2025年7月18日中国内地-地区/国际航班执行量恢复至2019年基期的89.7% [40] - 长白山上半年预计亏损,海昌海洋公园推出IP+冰雪新业态,祥源文旅预计半年度净利润增加,大连圣亚预计上半年亏损 [42][43] - 建议关注暑期核心旺季区域西域旅游、长白山,IP+景区概念延伸的峨眉山A、长白山、祥源文旅、海昌海洋公园等 [47] 潮玩 乐自天成 - 公司收入由2022年的462.9百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630.1百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7%,毛利率达39.9% [48] - 2015 - 2025年构建全产业链运营体系,积极拓展国外市场 [51][53] - 股权结构集中稳定,陈威先生为第一大股东 [56] - 董事及高管团队深耕行业,经验丰富 [62] - 营收快速增加,授权IP玩具表现突出,经销渠道为主要增长点 [63][64] 行业概况 - 全球及中国IP衍生品市场规模巨大且预计稳定增长,IP玩具市场最具潜力 [90][91][92] - 中国IP玩具市场增长驱动因素包括受众人群扩大、IP内容创作爆发、优质产品涌现、支持政策驱动 [112][113] - 中国IP玩具市场竞争激烈且分散,乐自天成市占率较低 [116] 业务看点 - 以“IP中枢”战略为核心,具备内容洞察、产品设计、商业化能力 [118] - 产品品类多元,每年推出超500款新SKU,成立内部设计师团队开发自有IP [122] - 自有&授权IP双轮驱动,打造丰富IP矩阵 [126] - 产销能力稳健,研发团队占比28.3%,与第三方工厂和合作艺术家合作,有全渠道销售网络和多维度营销举措 [139][148][157] 医美 - Q2医美需求延续复苏,以价换量提升消费渗透率,机构精细化管理优化格局,供给端批证陆续释放 [172] - 新氧平台互联网业务下滑,探索供应链布局和线下医美服务,发布新氧青春诊所品牌 [173][175] - 建议关注锦波生物、四环医药、爱美客 [176][177] 美妆个护 植物医生 - 提交A股主板IPO申请,有望成为A股“美妆单品牌店第一股” [180] - 发展历程包括创立与代理期、渠道重塑与品牌定位期、科研升级与国际化期 [183] - 股权结构高度集中,解勇先生为实际控制人 [182] - 管理团队跨界赋能,引领植物护肤创新 [186] - 营收缓慢增长,业绩稳步向上,建立以经销为主、直营为辅,线下线上全面布局的销售模式 [187][193] 行业概括 - 全球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整体增长,中国化妆品消费从功能导向向体验导向升级 [203] - 中国化妆品市场竞争格局呈现以国际品牌为主的头部企业集中特点 [211]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美护标的中报超预期增长机会,美妆板块关注毛戈平,上美股份和巨子生物,个护板块关注润本股份、若羽臣 [220] 餐饮 中式餐饮品牌龙头,加盟拓张驱动成长 - 老乡鸡截至2025年4月30日有1564家门店,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 [221] - 8成以上门店布局在华东区域,新一线城市为主 [222] - 加盟扩张驱动营收增长,直营店外卖占比稳定在4成左右 [225] - 高线城市、高势能省份的直营店日销表现更优,同店增速维持正增,投资回收期缩短 [226][235] - 经调整净利润三年CAGR近30%,盈利能力稳定 [237][241] 中式快餐万亿规模可期,连锁化率仍有提升空间 - 2022 - 2024年中式快餐市场规模分别为6184、7532和8097亿元,预计2029年达12058亿元 [242] - 2024年中国中式快餐连锁化率仅为32.5%,预计2029年达36.3% [244] - 中国中式快餐市场格局相对分散,老乡鸡以0.9%的市占率位列第一 [250]
医美龙头“大战”童颜针代理权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7-24 19:31
核心观点 - 江苏吴中与爱美客因童颜针产品AestheFill的中国大陆独家代理权发生争端,涉及商业契约与资本权属变更的冲突 [4][41] - 韩国REGEN(爱美客控股子公司)单方面解约,指控江苏吴中违规转让代理权及存在证券违法行为,江苏吴中否认并强调协议有效性至2032年 [10][27][40] - AestheFill是江苏吴中医美业务核心增长点,2024年贡献营收3.26亿元(占比20.42%),助其扭亏为盈;若失去代理权将对其业绩造成重大冲击 [33][37][42] - 爱美客若收回代理权可强化其医美产品线(2024年营收30.25亿元),但需面对原商业协议的法律约束 [38][39][40] - 国内童颜针赛道竞争激烈,已有9款三类械产品获批,包括爱美客的濡白天使(2021年销量61.82万支) [45] 代理权争端细节 - **解约原因**:韩国REGEN指控达透医疗违规转让业务至江苏吴中,且江苏吴中因财务造假等行为影响产品声誉 [10] - **江苏吴中反驳**:否认转让行为,称协议未约定关联方受处罚可解约,强调独家代理权合法有效至2032年 [11][27][28] - **代理人变更**:国家药监局显示AestheFill中国大陆代理人已变更为爱美客关联公司俪臻生物,江苏吴中称不影响其销售权 [25][27] 产品与市场表现 - **AestheFill业绩**:2024年上市首年销售收入3.26亿元,毛利2.69亿元(占公司毛利34.8%);2025年Q1收入1.13亿元(占比35.55%) [37] - **江苏吴中财务**:2024年扭亏为盈(基本每股收益0.099元 vs 2023年-0.101元),但2025年H1预亏4000万-6000万元 [33][35][31] - **爱美客业务**:2024年营收30.25亿元,溶液类及凝胶类产品(含濡白天使)占比超99%,同比增长5.44% [38] 行业竞争格局 - **童颜针赛道**:国内9款三类械产品获批,艾维岚、濡白天使等竞品热销(濡白天使2021年销量增64%) [45] - **新入局者**:欧莱雅、资生堂等化妆品企业及京东健康(首家线下医美诊所开业)跨界布局医美 [46] - **行业影响**:代理权争端反映医美赛道内卷加剧,结果将影响双方市场地位及行业竞争格局 [44][47]
3600点,牛市新起点
搜狐财经· 2025-07-24 19:21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指数全线收涨,创业板指表现最为亮眼,上涨1.5%,深证成指、科创50指数分别上涨1.21%、1.17%,上证指数上涨0.65%至3605.73点,为2022年1月以来首次站上3600点整数关口 [1] - 全市场超4300只个股飘红,成交金额达1.84万亿元,增量资金入场迹象显著 [1] - 港股市场呈现分化特征,恒生指数震荡收涨0.51%实现五连涨,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0.18%,恒生科技指数微跌0.05%,大市成交2948.11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37.19亿港元 [1] 行业板块表现 - A股领涨板块呈现政策催化与资金轮动双重驱动特征,海南自贸区概念在全岛封关运作政策刺激下掀起涨停潮,"一线"进口"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提升至74%的政策力度超预期 [2] - 稀土永磁、锂矿等有色板块延续强势,全球稀土产业格局重构背景下,我国科研团队发现的"钕黄河矿"获得国际认证,为资源价值重估提供新逻辑 [2] - 美容护理行业以3.1%的涨幅位居行业榜首,反映消费升级需求与"填洼"策略共同作用下,超跌消费细分领域迎来估值修复 [2] - 医药低位方向午后爆发,疫苗、医美等板块获大资金集中流入,成为市场"消灭低估值"策略的新突破口 [2] - 通信、公用事业板块逆势调整,CPO概念因短线获利盘兑现呈现高开低走,银行板块则受资金向高弹性领域分流影响持续承压 [2] - 港股市场中,医疗保健设备和服务板块领涨,涨幅达5.88%,金属矿物板块同步大涨5.81%,金融股稳步抬升贡献指数动能,半导体产业链获资金关注 [2] - 港股银行、传媒板块表现较弱,分别下跌1.49%和0.92%,反映市场对高股息防御品种的配置需求阶段性下降 [2] 市场趋势 - 当前市场处于增量资金推动下的结构性行情深化阶段,板块轮动呈现"政策催化-资金涌入-估值修复"的清晰路径 [3]
复锐医疗科技(01696.HK):能量源医美奠定稳固根基 长效肉毒蕴含强劲潜力
格隆汇· 2025-07-24 19:03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2013年以收购飞顿为起点,在能量源医美业务基础上拓展至医美注射产品、牙科、个人护理等领域,构建多元化美丽健康生态系统 [1] - 通过市场拓展与并购整合,公司在全球医美市场的影响力和地位日益提升 [1] 能量源医美设备市场 - 2022年全球能量源医美器械销售规模达57亿美元,预计2023-2030年CAGR为13.8% [1] - 北美为全球主要市场,2022年规模占全球35.4%,亚太市场增速更高,预计2023-2030年复合增速达15.6% [1] 公司能量源业务策略 - 产品覆盖激光、强脉冲光、射频、超声、等离子和冲击波等多种能量源,满足面部紧致、身体塑形及脱毛等需求 [1] - 采用经销+直营模式覆盖超110个国家和地区,经销转直营战略有望优化产品售价和盈利能力 [1]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每年推出2-3款技术升级新品,保持行业优势地位 [1] 长效肉毒素业务 - 中国肉毒素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行业将加速发展 [2] - 长效肉毒达希斐中位维持时间6个月,最长9个月,高端定位可优化医美机构客户结构 [2] 财务与投资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95/4.68/5.30亿美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1/0.45/0.57亿美元 [2] - 长效肉毒达希斐有望在2025-2026年上市,快速获得B端和C端市场认可 [2]
四环医药(00460.HK):再生新品落地 医美边界不止
格隆汇· 2025-07-24 18:56
医美新品发布 - 四环医药发布3款自研医美新品:PLLA童颜针(斯弗妍、回颜臻)和PCL倾研,成为国内唯一合规双再生针剂持有者 [1] - PLLA童颜针采用膜乳化工艺和精细筛分技术,微球粒径控制均一,降解速率稳定,SDS投料工艺提升分散性 [1] - PCL倾研微球粒径均一,支撑力优、黏弹性高,注射流程稳定,可有序引导胶原再生 [1] 医美行业趋势 - 医美行业从单一产品转向综合美学方案,渼颜空间提出【SMART皮肤整体管理方案】,涵盖诊断、评估、联合治疗等环节 [1] - 公司已布局填充类、毒素类、光电类产品,可联合再生针剂提供多维度皮肤解决方案 [1] 产品管线与渠道优势 - 公司通过自研+BD模式构建60余款产品矩阵,核心产品乐提葆肉毒覆盖全国370+城6200+家医美机构 [2] - 铂安润玻尿酸、Sylfirm X双波射频、嘉乐妍童颜水光等已上市,再生新品强化管线协同能力 [2] 创新药业务进展 - 仿制药业务受集采影响已触底企稳,创新药安奈拉唑钠及SGLT-2惠优静等产品上市 [2] - 子公司轩竹生物储备10+款在研创新药,其中2款(4个适应症)处于关键临床或NDA阶段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23 2/34 4/47 3亿元,增速22%/48%/37% [2] - 归母净利润预计0 6/5 3/7 8亿元,2026年PE为22倍 [2]
大厂抢跑入医美“围城”
新浪财经· 2025-07-24 18:38
大厂布局医美赛道 - 京东首个线下医美自营诊所于7月14日在北京亦庄开业,第二家计划9月30日在北京老国贸开业,通过京东APP医美频道提供热玛吉、超声炮等24个项目,价格区间为1000元至17000元 [2] - 京东医美战略围绕供应链展开,未来将覆盖美容、医美、医院等业态的供应链 [2] - 京东与新氧合作始于2021年6月,通过新氧旗舰店积累用户,2021年8月共建"京东健康医美"频道后引入超2000家认证机构 [5] - 京东2023年起与华熙生物、艾尔建等头部厂商达成直供合作,形成"厂商-京东-用户"短链模式,玻尿酸产品流通成本高(2018年昊海生科玻尿酸成本19.22元/支,售价285.35元/支) [7] 大厂差异化路径 - **京东模式**:自营诊所+供应链整合,首家门店嵌入京东健康门诊部 [12] - **美团模式**:平台中介+顾问角色,2017年涉足医美,2025年成立上游品牌顾问委员会,通过"正品联盟""北极星榜"等构建评估体系,2024年医美GMV突破380亿元 [8] - **阿里模式**:中间商+裁判,天猫国际引入国际医美设备品牌(2024年进口器械成交额同比+210%),口碑联合伊美尔等打造"安心美"联盟覆盖136城,支付宝推出"医美分期+效果保险" [9] - **字节模式**:2021年上线"小荷医美",2022年控股美中宜和(全国14家连锁机构),布局轻医美+线下医疗网络 [10][11] 行业竞争逻辑 - 医美行业高毛利吸引大厂:爱美客净利率超茅台,中游机构毛利率40%-55%,下游渠道毛利率60%-80% [14] - 消费升级推动用户从美妆转向医美,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30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达6382亿元(CAGR 12 4%) [14] - 大厂面临核心业务增速放缓:淘天市场份额从2019年66%降至2023年45%,美团2024年Q1营收增速25%(核心本地商业27 4%),京东带电品类收入同比+17 1%但外卖业务亏损率扩大至23 1% [13] 行业挑战与壁垒 - 上游价格战加剧:薇旖美出厂价2024年同比跌7 5%,锦波生物谴责新氧、美团"低价倾销" [19] - 中游机构生存压力大,直播售价低于进货价,价格战持续 [19] - 大厂需构建信任壁垒:美团通过北极星榜建立透明体系,新氧以案例库+直播强化粘性,京东缺乏类似机制 [21] - 医美服务非标属性强,大厂"低价引流+升单"模式易引发信任危机 [21]
乐普医疗跨界医美:转型之路上的隐忧与暗礁
新浪证券· 2025-07-24 17:43
行业竞争格局 - 乐普医疗的"童颜针"作为国内第七款获批的同类产品,面临高度拥挤的市场竞争,爱美客的"濡白天使"、华东医药的"少女针"等已占据医生与消费者心智 [2] - 行业竞争正从"先发优势"转向"渠道与服务的贴身肉搏",后来者需付出数倍资源才可能分得市场份额 [2] - 医美再生材料赛道不断扩容,胶原蛋白、羟基磷灰石等新材料加速迭代,进一步分流市场份额 [2] 价格与利润压力 - "童颜针"曾因万元高价被誉为"暴利产品",但随着竞品增多,行业已步入价格战前夜 [2] - 若为抢占市场被动降价,毛利率或跌破80%的行业安全线,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局 [2] - 消费者对高价产品的谨慎态度日益明显,童颜针复购率不足五分之一,市场教育成本与难度远超预期 [2] 战略转型挑战 - 乐普医疗的核心能力集中于心血管器械研发与医院渠道管理,而医美依赖时尚嗅觉、营销创意与C端用户运营,存在基因适配短板 [3] - 医美注射的高纠纷率要求企业具备更强的临床支持与危机响应能力,跨界团队能否快速构建这套体系仍是未知数 [3] - 资源分配面临"零和博弈",在现金流吃紧的情况下,公司将研发资源向医美倾斜,若童颜针市场回报不及预期,可能拖累核心业务创新投入 [3] 产品与渠道问题 - 乐普医疗早期收购的隐形正畸企业博思美持续亏损,代理的肉毒素产品至今未获批 [4] - 童颜针虽获批却面临渠道空白,后续管线中的多款玻尿酸产品仍在研发中 [4] - 公司跨界战略呈现"广撒网"式试探,尚未形成清晰协同逻辑,与爱美客等企业的垂直深耕形成鲜明反差 [4] 长期发展关键 - 技术沉淀需转化为差异化的产品体验,如降低注射难度、提升安全性 [5] - 医院资源需嫁接为医美机构的信任背书 [5] - 战略耐心需抵御业绩压力带来的短视决策,时间与现金流是跨界者最稀缺的资源 [5]
新氧科技(SY):乘轻医美东风,有望成为连锁龙头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24 17: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新氧“优于大市”评级,对应目标价10.1美元 [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氧专注的轻医美连锁行业是朝阳行业,其凭借深厚资源与强劲实力有望成为行业龙头,虽股价已上涨,但未来业绩兑现将支撑股价继续上升 [4] 公司简介 - 新氧是中国领先医美服务集团、首家上市在线医美服务平台,2013年成立,2019年在纳斯达克上市,最初是社交媒体平台,积累了丰富内容资源和庞大用户基础 [10] - 2023年从在线广告平台转型为产业互联网平台,2024年11月宣传轻医美连锁品牌“新氧青春诊所”,2025年一季度医美治疗营收同比激增 [11] - 除医美连锁业务,在上游供应链产品运营方面成绩斐然,收购奇致激光,代理“爱拉丝提”,扩充产品管线,2024年设备及注射产品销售收入增长,成重要营收增长点 [12] - 业务覆盖医美全产业链,截至2024年三季度移动端月活用户、订阅信息服务机构、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机构、社交媒体账号及粉丝数量可观,2024年营收规模达14.67亿元,医美诊所业务成新增长点 [13] - 产品采用双轨模式,满足客户需求,未来业务将拓展至内科诊疗及妇科医疗服务等板块 [27] - 核心产品矩阵包括青春原创系列、万支大师团、经典系列,各有特点和目标客群 [28] 市场概述 市场规模 - 新氧医美连锁聚焦轻医美赛道,助力实现“医美自由”,近年来消费者医美需求转向轻医美,2024年轻医美消费金额占比提升 [29] - 中国医美渗透率低于韩国等国家,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得益于上游产品爆发、居民生活水平与消费能力提升、国民抗衰及皮肤管理需求增长、行业透明度与合规性改善 [32] - 2017 - 2023年中国轻医美市场用户规模年复合增长率19.3%,2023年达2350万人,预计2025年增至3105万人,2023年市场规模预测达1190亿元,未来将以16.3%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3390亿元 [32] - 中国医美消费者呈现两极分化,标准化项目和非标准化项目客群需求不同,是新氧重点服务客群 [35] - 当前中国医美市场存在乱象,新氧期望通过标准化运营、高性价比及透明化推动行业发展,开展精细化运营,为全行业赋能 [40] 竞争格局 - 过去十年我国医美相关企业注册量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当前中国医美机构以单一诊所为主,市场高度分散,头部连锁机构市场份额合计仅6%,企业扩张空间大 [41] - 中国轻医美行业竞争阵营分为公立医院皮肤科、大型连锁医美集团、中小型私立医美机构、私立诊所/美容院,各有特点和分布区域 [46] 新氧竞争优势 - 凭借标准化运营模式和可扩展商业模式,有望成为行业变革者并抢占头部市场份额,源于丰富资源、强大数字化能力和高效团队执行力 [47] 提供高性价比产品和服务 - 新氧产品价格普遍比同类竞品低20% - 30%,原因包括供应链优势、自主研发产品、行业专有技术确保产品正品溯源 [49][50] - 2025年第一季度新氧诊所客户满意度评分高、复购率超60%,验证付费到店人次和医美治疗数大幅增长,活跃用户数增加,能获得用户心智份额 [51] 诊所扩张速度远超同行 - 2023年5月开设首家诊所,不到一年扩张至19家,截至目前运营32家诊所,目标2025年底超50家,2029年自有 + 加盟总数超500家,得益于标准化模式、小型诊所规模和强大中台运营体系 [58] 诊所快速爬坡 - 直营诊所模式0 - 3个月收支平衡,4 - 12个月进入成长阶段,12个月后进入成熟阶段,标准400平方米诊所模式第二年营业利润率约11% [61] - 北京保利广场店和上海正大广场店表现良好,截至2025年3月31日,9个重点城市23家医美中心全面运营,18家中心月度经营活动现金流为正 [61] - 2025年一季度验证付费接诊量和治疗量同比大幅增长,人均治疗次数稳定在2次左右 [62] 盈利水平高于同行 - 新氧成熟中心净利润率可达15%,得益于长期积累的用户心智、强大私域和内容运营能力、自主研发上游设备和产品、医生效率高、装修成本低,未来利润率有望达20% [77] - 新氧月收入高于同规模同行,单位面积装修成本降低约40%,营销成本占比低于10%,远低于传统同行 [79][81] 强大的中台和数字化运营能力 - 建立强大中台,涵盖多种功能,配备标准化工具,借助AI数字生态和物联网基础设施,可动态优化资源配置,缩短平均等待时间,提高翻台率 [86] 医生团队卓越高效 - 采用“快餐式”模式,将医生成本控制在收入的5 - 8%,建立超129人的全职医生团队,实施严格培训体系,构建全周期医生发展体系,医生分级匹配治疗项目,年均操作量高于行业标准 [87] 轻资产托管加盟模式助力扩张 - 聚焦300 - 400平方米小规模诊所,计划开展托管加盟,加盟商提供资金,新氧负责运营管理,收取加盟费和利润分成,初始资本支出低,预计2029年底加盟诊所数量超400家 [91] 财务分析和预测 收入预测 - 最大收入贡献仍来自传统POP业务,但医美服务业务增长快,预计2025 - 2026年收入分别为6.34亿元、17.91亿元,2030年达45.49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54% [94] - 传统POP业务短期内收入下滑,预计2025 - 2026年收入分别为5.93亿元、5.34亿元,2030年达2.05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3% [95] - 设备和针剂销售短期内承压,长期有望恢复增长,预计2025 - 2026年收入分别为2.97亿元、3.56亿元,2030年达10.10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28% [95] 盈利能力预测 - 新氧毛利率近年持续下降,2024年降至61%,研发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下降,未来随着上游产品品类增加和自产产品规模扩大,有望降低产品成本,盈利能力呈上升趋势,预计2025 - 2026年、2030年非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分别为 - 0.82亿元、0.83亿元、12.90亿元,利润率分别为 - 5.4%、3.1%、17.9% [97] 估值与建议 - 采用分部估值法对公司估值,给予传统POP业务3倍2025财年市盈率,对应市值8900万美元;给予零售业务20倍2025财年市盈率,对应市值1.3亿美元;给予医美服务业务30倍2026财年市盈率并折现,对应市值7.88亿美元 [100][101][102][103] - 预计公司总市值约10.42亿美元,对应目标价10.1美元,考虑30%综合折扣,目标价对应2025 - 2027年预期市盈率分别为92倍、31倍、15倍 [103] 附录 管理层简介 - 新氧管理层具有远见卓识、深厚行业经验和强大执行力,包括董事长兼CEO金星、CFO兼董事Hui Zhao、COO Gefei Li、CMO Bei Wang、CTO Xiaodong Ying等 [110]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一季度,金星持股24.9%,拥有85.5%投票权,Matrix Partners China III Hong Kong Limited、Orchid Asia Entities、Trustbridge Partners、TB Alternative Assets Ltd. 等也有持股 [112] 股东回报活动 - 2025年3月延长股份回购计划至2026年3月31日,截至年报日期已回购约39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耗资约380万美元 [115] - 2025年3月宣布向普通股持有人派发特别现金股息,每股普通股0.03445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凭证0.0265美元,现金总额约270万美元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