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

搜索文档
16年助力296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解码国投系基金投资诀窍
证券时报网· 2025-05-23 09:27
国投集团基金投资概况 - 截至2024年3月累计投资1175个项目,助力296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其中科创板上市143家 [1][2] - 旗下4家基金公司(国投创益、创新、创合、创业)分工明确,分别聚焦乡村振兴、制造强国、母基金生态和科技创新 [2] - 在管基金50只,总规模超2700亿元,其中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占比84%(2300亿元) [2] 投资成效与战略价值 - 突破323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319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 [2] - 中央财政资金实现超5倍放大效应,体现国有资本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杠杆作用 [3] - 典型案例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寒武纪等明星企业,早期投资时多为冷门领域 [4][5] 差异化投资策略 - 2015年前后率先布局新能源车(比亚迪定增150亿元)、工业机器人(核心关节技术)、半导体等当时非热门领域 [4] - 寒武纪案例:累计投资9亿元,从A轮领投到上市全程支持,提供战略指导与资源整合 [5] - 生物育种领域占据全国60%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审定品种中90%使用国投系企业转化体 [6] "基金+直投"双轮驱动模式 - 生物制造领域投资25家企业超40亿元,成立首个控股研发平台国投新质蛋白生物制造创新中心 [6] - 母基金规模1200亿元带动万亿级资金支持科技创新,通过产业链赋能加速企业成长 [7] - 国务院办公厅政策支持下,形成对科创企业的长周期支持机制,强化耐心资本属性 [7] 行业布局与协同效应 - 机器人领域从伺服电机、编码器到本体全产业链覆盖 [4] - 生物科技领域构建"1+M+n"产业框架,整合工业菌种、酶制剂等细分赛道 [6] - 基金与产业资本协同(如国投种业),推动并购整合加速领域布局 [6]
时报观察 | 宁德时代港股表现亮眼 国际资本“拥抱”中国资产
证券时报· 2025-05-23 01:26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近期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越来越多,A股价格是一个现成参考。一般而言,H股价格默认会低于A股,所 以H股发行价相比A股都有不小折价,折价幅度基本上在20%以上,此次宁德时代H股发行价相较A股折 价不到6%,这是机构投资者追捧的结果,IPO吸引了包括中石化、科威特投资局、高瓴资本等在内的23 名基石投资者,认购总金额高达203.71亿港元。 宁德时代的表现在港股中较为罕见。据统计,现有153只A+H股中,折价低于10%的股票仅有5只;H股 股价高于A股股价的只有3只,即宁德时代、比亚迪和招商银行。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都处在新能源车的 风口上,两家公司都业绩优良,宁德时代此次募集资金要在海外投资建厂,认购H股发行的不少都是外 资,宁德时代正在进行国际化,这也给了国际资本借机进入的机会,看好该公司后续的全球化表现。宁 德时代已是特斯拉、大众、福特、奔驰等全球主要车企的核心电池供应商,实现海外建厂,优势无疑将 会扩大。 全球资本持续加码港股市场,展现出对中国经济韧性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长期信心。港交所推动 上市制度改革、扩大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提升了市场流动性与投资便利度。港股汇集全球各地的机构 ...
历史性突破!比亚迪在这一市场,首次超过特斯拉!
中国经济网· 2025-05-22 21:51
比亚迪欧洲市场表现 - 4月在欧洲市场电动车销量首次超过特斯拉,新增登记销量7231辆,同比增长169%,跻身电动汽车销量前十大品牌 [1] - 总销量(含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跃升359%,相比特斯拉的销量优势更为明显 [3]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27.2万辆,同比增长41.26%,成为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冠军 [3] 特斯拉欧洲市场表现 - 4月登记销量同比大跌49%,排名倒退一位 [3] - 瑞典销量同比骤降81%,德国销量几乎减半 [4] - 在华销售同比下降6%,连续7个月同比下滑 [4] 市场竞争格局 - 比亚迪凭借规模化"智驾平权"策略,将智能辅助驾驶技术下沉至7万元级市场 [3] - 特斯拉依靠FSD技术溢价维持中高端定位 [3] - 比亚迪的竞争对手已不仅是国内车企,而是作为中国车企代表与特斯拉展开竞争 [3] 行业影响 - 分析师认为这是欧洲电动车市场的分水岭,尽管月度销售总量差距不算巨大,但影响巨大 [3] - 国内涉及智能辅助驾驶业务的上市公司至少300家 [3] - 比亚迪庞大的销量为其辅助驾驶发展提供了数据基础 [3] 外部因素 - 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欧洲销量下降与经济疲弱有关,并称所有车企都面临同样情况 [4]
国元证券每日观察-20250522
国元香港· 2025-05-22 17:02
热点资讯 - 小鹏汽车Q1营收超预期[2] - 第一季度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突破400万辆,年增39%[3] - 百度Q1营收、调整后营业利润均超预期[3] 美债情况 - 2年期美债收益率涨4.90个基点报4.019%[4] - 5年期美债收益率涨9.23个基点报4.164%[4]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11.56个基点报4.605%[4] 新股资讯 - 手回集团于2025年5月22日招股,代码2621[5] 指数表现 - 纳斯达克指数收市价18872.64,跌1.41%;道琼斯工业指数收市价41860.44,跌1.91%;标普500收市价5844.61,跌1.61%[5] - 恒生指数收市价23827.78,涨0.6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收市价8660.94,涨0.84%;恒生科技收市价5342.41,涨0.51%[5] - 上证指数收市价3387.57,涨0.21%;沪深300收市价3916.38,涨0.47%;创业板指收市价2065.39,涨0.83%[5]
浪人早报 | 雷军回应质疑、余承东称自己发烧38度坚持上班、荣耀高管回应飞机拍成鲲鹏事件…
新浪科技· 2025-05-22 10:12
小米汽车 - 小米即将发布SUV车型YU7 雷军承认SUV市场竞争激烈但强调产品具有独特魅力 [2] - 小米与高通签署多年合作协议 庆祝双方合作15周年 雷军称赞高通为坚定合作伙伴 [3] 华为与荣耀 - 余承东带病工作 发烧38度仍坚持出席鸿蒙生态演讲 [2] - 荣耀回应手机拍照算法问题 法务介入飞机被拍成鲲鹏的影像事件 [2] 互联网与文娱 - 阿里大文娱更名为虎鲸文娱 旗下阿里影业拟更名大麦娱乐 优酷和大麦娱乐为核心业务 [3] - 爱奇艺Q1总收入71.9亿元 会员服务收入占比61%(44亿元) 广告收入13.3亿元 [3] - 百度Q1总营收325亿元 核心收入255亿元(同比+7%) 智能云增速达42% 萝卜快跑累计服务1100万次 [3] 新能源汽车 - 小鹏汽车预计Q4实现盈利 何小鹏对销量翻倍增长目标表示信心 [4] - 全球Q1新能源车销量402万辆(同比+39%) 占汽车总销量18.4% [9] 人工智能与芯片 - 特斯拉将增加英伟达和AMD的GPU采购 超级电脑Dojo已开始训练Autopilot和Optimus机器人 [5] - OpenAI以65亿美元收购前苹果设计师初创公司 创公司最大规模收购记录 [6] 苹果动态 - 中国内地苹果门店新增微信支付 港澳地区此前已支持支付宝HK [7]
零跑汽车(9863.HK)2025年一季度业绩点评:25Q1业绩亮眼 单季度毛利率创新高
格隆汇· 2025-05-22 09:51
业绩表现 - 25Q1营业收入100 2亿元 同比+187% 环比-26% [1] - 25Q1净亏损1 3亿元 同比显著收窄 [1] - 25Q1毛利率14 9% 同比+16 3pct 环比+1 6pct 创历史新高 [1] - 毛利率提升原因包括销量规模效应 持续降本 产品组合优化及战略合作贡献 [1] 销量与产品结构 - 25Q1交付新车8 8万辆 同比+162% 环比-28% [2] - 零跑C系列占比76% 同比提升5 7pct [2] - 单车收入11 4万元 同比+1 0万元 环比+0 3万元 [2] - 单车毛利1 7万元 同比+1 8万元 环比+0 2万元 [2] 海外拓展 - 25M1-4出口13632辆 其中25Q1出口7546辆 新势力中排名第一 [2] - 海外网点超500家 兼具销售与售后功能 [2] - 马来西亚吉打州工厂2025年底启动C10右舵版组装 [2] - 2026年计划实现欧洲本地化制造 [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6/27年营业收入648/935/1130亿元 [1]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9/13/42亿元 [1] - 采用PS估值法 给予2025年1 5倍PS 目标价79 85港元 [1]
5.21犀牛财经晚报:金饰价格再次破千元 阿里大文娱更名“虎鲸文娱”
犀牛财经· 2025-05-21 18:27
黄金市场 - 国内金店金饰价格突破千元关口 周大福、周六福足金饰品价格上涨至1008元/克 较前日上涨26元 老庙黄金足金饰品价格上涨至1004元/克 较前日上涨27元 [1] - 国际金价回升 COMEX黄金、伦敦现货黄金双双突破3300美元/盎司 [1] REITs市场 - 华泰苏州恒泰租赁住房REIT在上交所上市 基金份额5亿份 发售价格2.73元/份 募集资金总额13.67亿元 [1] 新能源汽车行业 - 2025年第一季全球新能源车销量达402万辆 年增39% 占全球汽车销售比例18.4% [1] 航天科技 - 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将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此次任务是力箭一号的第7次飞行 [2] 机器人行业 - 智元机器人灵犀X2将开启合作伙伴招募 售价在每台十几万元至三四十万元之间 [2] - 智元机器人将在今年Q2发布一款四足机器人产品 面向家庭或其他C端场景 [2] 人工智能 - 红帽公司推出红帽AI推理服务器 源自vLLM社区项目 集成Neural Magic技术 提供更高速度和效率 [3] 文娱行业 - 阿里大文娱集团更名为虎鲸文娱集团 旗下阿里影业拟更名为大麦娱乐 [3] 电子材料 - 玟昕科技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 将用于新产品线拓展、团队扩充和海外研发中心建设 上海二期工厂建成后年产能将达8000吨 [4] 汽车行业 - 小鹏汽车2025年Q1营收158.1亿元 同比增加141.5% 汽车总交付量为94008辆 同比增加330.8% 净亏损为6.6亿元 同比减少 [4] - 金固股份获全球龙头车企美国乘用车车轮项目定点 项目生命周期为10年 预计2026年开始量产 [7] 互联网 - 百度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324.52亿元 同比增长3% 归属百度的净利润为77亿元 同比增长42% [5] - 微博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07亿美元 月活跃用户数为5.91亿 日均活跃用户数为2.61亿 [6] 化工行业 - 万华化学拟3亿–5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回购价格上限为99.36元/股 回购股份将用于注销 [8] 煤炭行业 - 兰花科创参股子公司亚美大宁停产 因营业执照、煤矿生产能力要素公告到期 年生产能力400万吨 [9] 电池行业 - 洁美科技控股子公司与固态电池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生产供货"高安全轻量化复合集流体"产品 [11] 股市动态 - 创业板指涨0.83% 固态电池、创新药概念股集体走强 沪深两市成交额1.17万亿 [12]
美联储6月降息预期升温:外资回流A股,哪些方向值得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5-21 17:13
全球货币政策转向 -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通胀已进入下降阶段 市场解读为6月可能开启降息信号 [3] - 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4% 为近8个月来最低水平 [3] - 美国4月CPI同比上涨4.9% 核心CPI录得5.5% 连续10个月回落但仍高于美联储2%目标 [4] - 市场预计美联储6月维持利率不变概率升至80% 9月降息概率超过50% [6] 外资流向A股市场 - 北向资金单周净流入达320亿元 创年内新高 连续8天净买入 [6] - 外资从传统金融能源板块转向科技与消费板块 [6] - 半导体/AI领域外资增持中芯国际 北方华创等龙头 逻辑在于国产替代加速和AI算力需求爆发 [7] - 新能源车领域外资持续加仓宁德时代 比亚迪 欧洲车企电动化转型带动产业链预期 [8] - 云计算/数据要素领域外资关注度上升标的包括金山办公 科大讯飞 政策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成为催化剂 [9] 消费板块表现 - 白酒板块外资持股比例回升 贵州茅台 五粮液受青睐 消费复苏趋势明确且股息率稳定 [10] - 家电/免税领域外资增持美的集团 中国中免 逻辑在于以旧换新政策刺激需求和人民币汇率企稳降低汇兑成本 [10] 行业配置建议 - 科技成长板块可关注政策发力的细分领域 但需注意部分标的估值较高 [11] - 消费复苏板块优先选择业绩确定性强的龙头 规避库存压力大的细分行业 [12] - 高股息资产可作为防御性底仓 对冲市场波动 [13]
中美对抗是假,美联储收割是真!逼卖矿山、电网?这在中国行不通
搜狐财经· 2025-05-21 17:02
表面看中美摩擦是贸易战、科技战,但实质是全球化时代制造业产业链的主导权之争,随着中美竞争逐 渐加剧,美联储最近的一个动作暴露出美联储的真正目的。 尤其是美联储在中国的布局,非常狡诈,但是中方早已看清,那么美联储究竟想要干什么?中美博弈的 本质又是什么? 中美矛盾的本质:制造业竞争 vs 资产控制权争夺 中美两国人民的核心利益并不冲突。美国消费者离不开中国的廉价商品,中国也需要美国的技术和市 场,这种互补性决定了两国 "斗而不破" 的基本状态。 真正的问题,出在金融层面。当中国通过制造业积累大量外汇储备,试图用人民币结算石油、矿石等战 略资源时,当中国推动数字货币跨境支付时,这些动作触碰了美元霸权的根基。而美元霸权的维护者, 正是美联储背后的资本集团。 美联储名头上是美国的中央银行,管着印美元的。但很多人不晓得,这美联储的底细,可没那么简单, 它跟华尔街那帮玩钱的大佬们,那是勾勾搭搭,关系深着呢。这帮人,算盘打得比猴都精。 他们手里攥着美元这个全世界都认的"硬通货",就像捏着一把万能钥匙,能打开全球各地的"财富大 门"。 他们的心思,说穿了,就是用这把钥匙,去"收割"全世界的好苗子——可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票子, ...
以旧换新政策有力拉动消费!港股消费ETF(159735)现涨0.48%,实时成交额超6800万元排名同指数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5-21 14:47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一季度社零总额增速因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升1.6个百分点[1] - 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增长26.9%[1] - 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1.7%[1] - 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19.3%[1] - 家具零售额同比增长18.1%[1] - 一季度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5.8%[1] - 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增长36.4%[1] - 新能源车渗透率达47.2%[1] - 3月份智能家居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0%以上[1] 港股消费板块表现 - 港股消费指数成份股中升控股涨超6%[1] - 安踏体育涨超6%[1] - 华晨中国涨超5%[1] - 阅文集团涨超5%[1] - 哔哩哔哩-W涨超3%[1] - 理想汽车涨超3%[1] - 中国儒意涨超3%[1] - 比亚迪股份涨超3%[1] - 港股消费ETF过去5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超2000万元[1] 港股消费ETF特点 - 跟踪港股消费指数[1] - 电商、消费电子、新能源车等新型消费比例高于A股[1] - 服务消费和大众消费占比较高[1] - 更能反映消费政策驱动下的景气复苏[1] 服务消费发展前景 - 我国服务消费占比和发展水平相对较低[2] - 文化娱乐、金融保险消费占比偏低有发展空间[2] - 居住、教育消费占比偏高[2] - 促进服务消费需针对性增收和减负政策[2] - 吸引外需和优化供给助力服务消费发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