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

搜索文档
华强北被要求禁售无3C认证充电宝
半导体芯闻· 2025-07-02 18:21
充电宝行业监管政策 - 深圳华强北市场已开始严格执行不带3C认证的充电宝禁售规定,商家正清理库存并下架不合规产品 [1] - 中国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 政策出台背景 - 2025年全球民航已发生15起充电宝起火冒烟事件,包括釜山航空行李架烧穿、香港航空备降等安全事故 [4] - 锂电池固有危险性高,易因高温/挤压/碰撞导致热失控,起火快且扑灭难 [4] - 市场监管总局抽查显示43.6%移动电源不合格(65/149批次),部分产品电解液质量差、缺乏安全保护功能 [5] 政策执行细节 - 未设缓冲期因被召回批次与无3C标识产品均存在即时安全风险,需统一管控 [6][8] - 机场对拦截充电宝采取自弃/暂存/寄递服务,超期产品将统一销毁或资源回收,防止回流市场 [10][11] 政策依据 - 依据《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及国际民航组织技术细则,体现对安全隐患"零容忍"态度 [5][9]
美股新高苹果特斯拉却掉队,只因违逆特朗普?
36氪· 2025-07-02 14:24
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表现 - 标普500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在6月30日创新高 标普500上涨5% 纳斯达克上涨6% [1] - 科技股中"七巨头"表现分化 英伟达上涨15% Meta上涨10% 苹果上涨2% 特斯拉下跌7% [1] 苹果公司面临的挑战 - 苹果营业收入中iPhone占比达50% 其商业模式依赖低成本国家生产 [2] - 特朗普要求苹果在美国生产iPhone 估算美国生产iPhone售价将达3500美元 是当前3倍以上 [2] - 苹果CEO库克曾宣布向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 但未提及iPhone生产计划 [2] - 苹果选择印度替代中国生产iPhone 但特朗普不认可该策略 [1][2] 特斯拉面临的挑战 - 特斯拉CEO马斯克批评特朗普政策 包括延长减税法案和EV补贴取消 [3] - 特斯拉上海工厂是其最大EV生产基地 承担全球出口功能 当地采购比例超90% [3] - 特朗普政策倾向不利于EV发展 签署决议撤销加州环保政策 [3] 两家公司的共同点 - 苹果和特斯拉商业模式与特朗普"生产回归美国"政策存在冲突 [1] - 两家公司在AI商业化方面进展缓慢 导致股价表现落后 [1] - 两家公司CEO均公开批评过特朗普政策 在"七巨头"中属于特例 [3]
华夏基金顾鑫峰:当前北交所估值极具吸引力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新浪基金· 2025-07-02 13:54
基金业绩表现 - 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代码014283)以72.16%的净值增长率位居2025年全市场(除QDII)第3名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华夏北交所创新精选过去三年净值增长率达175.64%,位居全市场基金收益第一名 [1] - 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过去三年跑赢北证50指数约150个百分点 [1] 北交所市场特点 - 北交所是公募基金展现主动管理能力、创造阿尔法的绝佳场所,70%以上的北交所主题基金过去三年战胜北证50指数 [1][2] - 北交所作为最年轻的证券市场,机构参与者较少,市场研究不充分,存在较多未被充分价值发现的机会 [2] - 北证50指数2025年上半年上涨近40%,多家北交所主题基金跑赢指数 [1] 北交所上市公司质量 - 北交所上市公司来自新三板6000多家企业中的精选层,整体质地相对过关 [3] - 北交所拥有多个细分行业龙头,如胶原蛋白龙头锦波生物、芳纶纸厂商民士达、服务器液冷领域市占率第一的曙光数创等 [3] - 随着优质公司不断在北交所挂牌,市场吸引力持续提升 [3][8] 华夏基金北交所投资经验 - 华夏基金自2015年起深耕新三板投资,顾鑫峰担任首批北交所主题基金经理,具有10年以上新三板/北交所投资经验 [4][5] - 通过长期跟踪调研,对北交所上市公司理解深刻,如某创新药公司从2015年一期临床跟踪至2025年提交上市申请,市值翻数倍 [5][6] 市场估值与展望 - 当前北证50动态市盈率68倍,低于科创50指数(138倍)和中证2000指数(134倍),但高于创业板指数(32倍) [7] - 北交所流动性过去三年增长约30倍,机构关注度提升,上市公司来源渠道拓宽 [8] - 华夏基金认为北交所市场仍处于"小荷才露尖尖角"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8]
韩媒:三星、LGD将供应首批iphone 17 OLED面板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02 11:17
iPhone 17系列OLED面板供应链动态 - 三星显示和LG Display已于5月下旬启动iPhone 17系列面板的显示材料及零部件采购工作,并于6月开始生产首批面板 [1] - iPhone 17系列将涵盖4款机型:6.1英寸标准版、6.6英寸Air版、6.3英寸Pro版及6.9英寸Pro Max版 [1] - 今年iPhone 17系列的OLED面板产量约为1.1亿片,其中三星显示供货量约7000万片,LG Display供货量约4100万片 [1] - 三星显示将为iPhone 17系列所有型号供应OLED面板,LG Display则为除Pro机型外的三个型号供应OLED面板 [1] 供应链格局与技术挑战 - iPhone 17系列的全部面板预计将由三星显示和LG Display两家韩国企业供应 [3] - 中国京东方(BOE)正集中精力进军Pro机型,但首批供货情况尚不明朗 [3] - 苹果决定在iPhone 17系列的所有型号上采用低温多晶氧化物(LTPO)技术,面临技术挑战 [3] - 过去苹果的iPhone LTPO面板一直由三星显示和LG Display全量供应,京东方仅部分供应了低温多晶硅(LTPS)OLED面板 [3] 市场环境与生产策略 - iPhone 17系列首批面板供货量较iPhone 16系列略有下调 [3] - 调整原因包括全球智能手机需求疲软及地缘政治下关税政策变动 [3] - 显示面板厂商对iPhone面板订单的运营较为保守且具有战略性,并做好了随时进行调整的准备 [3]
安徽芯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7-02 10:53
权益分派方案 - 公司2024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5元(含税),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 [2][3] - 分派基数调整为扣除回购股份后的223,247,320股,实际现金分红总额为55,811,830元 [2][12] - 按总股本折算每股现金分红为0.2497897元/股,每10股现金红利为2.497897元 [2][12] 股本变动 - 公司总股本因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及激励计划授予从223,234,615股增至223,435,220股 [2][4] - 回购专户持有187,900股不参与本次权益分派 [2] 除权除息安排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7月9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7月10日 [8] - 除权除息参考价计算公式为股权登记日收盘价减去0.2497897元/股 [3][12] 回购股份调整 - 因权益分派实施,回购价格上限从26.96元/股调整为26.71元/股 [19] - 调整后预计剩余可回购股份数量为609,438股,总回购上限为797,338股(占公司总股本0.36%) [19] 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回购187,900股(占总股本0.0841%),成交总金额3,721,901.80元 [24] - 回购价格区间为19.747元/股至19.86元/股 [24] 分红实施细节 - 现金红利将通过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于2025年7月10日划入股东资金账户 [10] - 自派股东需自行承担因股份变动导致的现金红利不足风险 [11]
超声波指纹识别市场有望迎爆发式增长 欧菲光将迎新一轮发展机遇
全景网· 2025-07-02 09:49
行业趋势 - 智能手机解锁方式从实体指纹演变为光学指纹,目前屏下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1] - 超声波指纹解锁相比光学方案具有更高安全性、更快解锁速度、更广识别区域和更高灵敏度,能穿透污渍和水渍干扰 [1] - 超声波指纹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高端旗舰手机,未来将向中端产品及其他智能设备扩展 [2] - 超声波指纹技术有望拓展至智能家居门锁、智能支付终端等更多应用场景 [2] - 预计2028年中国超声波指纹识别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63亿元 [2] 公司动态 - 欧菲光在光学屏下指纹识别模组和超声波屏下指纹识别模组均处于龙头地位,是主要供应商 [2] - 公司2015年量产出货指纹识别模组,2016年单月出货量稳居全球前列 [2] - 欧菲光自研电容式、光学和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赋能智能门锁产品 [2] - 公司ToF前置人脸识别产品维持国内安卓手机阵营大比例市场份额 [2] - 欧菲光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长期量产出货海外大客户,未来有望受益于国内快速渗透 [3] - 随着超声波技术成熟,公司在指纹识别市场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3]
【私募调研记录】鸿道投资调研智微智能
证券之星· 2025-07-02 08:13
公司调研信息 - 知名私募鸿道投资近期调研了上市公司智微智能 [1] - 智微智能行业终端业务收入占比最高达64.38% [1] - ICT基础设施业务收入占比15.65% [1] - 工业物联网业务收入占比3.75% [1] - 智算业务收入占比7.46% [1] - 机器人控制器业务基于多个芯片平台开发多款产品 [1] - 智算业务计划通过HT算力服务云平台提供灵活算力租赁服务 [1] - 自主品牌业务主要客户包括奥普特、比亚迪、理想汽车等 [1] 机构背景 - 北京鸿道投资由原华夏基金明星基金经理孙建冬于2010年3月创办 [2] - 拥有证券私募基金"3+3"投资顾问资格 [2] - 已发行六十多只私募基金产品 [2] - 核心团队来自国内大型金融机构 [2] - 采用研究、投资、风控三位一体的投研风控体系 [2] - 秉持"研究创造价值"的投资理念 [2]
科思科技: 公司章程
证券之星· 2025-07-02 00:4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深圳市科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为ShenZhen Consys Science&Technology Co., Ltd. [4] - 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区社区科苑南路3156号深圳湾创新科技中心2栋A座2301-2304室,邮编518057 [4] - 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5,747,925元,公司性质为永久存续的股份有限公司 [6][7] - 于2020年10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8,883,558股 [3] 公司治理结构 - 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董事辞任法定代表人视为同时辞去法定代表人职务 [8] - 股东会为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含1名职工代表董事),设董事长1名 [112][101] - 设立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能,成员含2名独立董事且由会计专业人士任召集人 [138][139] - 另设战略、提名、薪酬与考核等专门委员会,其中提名与薪酬委员会需由过半数独立董事担任召集人 [142] 股份相关规则 - 股份发行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每股面值1元人民币 [17][18] - 发起人股东刘建德、梁宏建、中国宝安集团以2016年5月31日净资产出资折合5,000万股 [20] - 公司回购股份情形包括减资、员工持股计划、可转债转换等六类,回购后需按规定时限注销或转让 [25][27] - 董事及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过持股25%,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 [30] 业务范围与经营宗旨 - 主营业务涵盖信息系统设备、电子装备、通讯系统等产品的设计开发与生产销售,涉及军工电子、人工智能等领域 [15] - 经营宗旨强调自主创新与合作共赢,服务国防与国民经济发展 [14] - 具体业务包括投资兴办实业、进出口贸易、芯片设计开发等,覆盖研发、生产、技术服务全链条 [15] 股东权利与义务 - 股东享有分红权、表决权、知情权等权利,可查阅会计凭证但需提供持股证明 [34][35] - 连续180日单独或合计持股1%以上股东可对董事高管提起诉讼 [38] - 控股股东需保持公司独立性,不得占用资金或进行非公允关联交易 [42] 重大事项决策机制 - 股东会特别决议事项包括增减注册资本、章程修改、重大资产重组(超总资产30%)等,需2/3表决权通过 [82] - 对外担保超净资产50%或总资产30%等情形需股东会审议,关联股东需回避表决 [46] - 董事会投资决策权限为单笔交易超总资产10%或净利润10%且超100万元 [114] 独立董事制度 - 独立董事需具备5年以上法律、会计等工作经验,每年进行独立性自查 [133][55] - 享有独立聘请中介机构、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等特别职权,行使职权需经全体独董过半数同意 [135] - 关联交易、承诺变更等事项需经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前置审议 [137]
上声电子: 苏州上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可转债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2 00:20
可转债转股情况 - 累计转股金额为人民币52,025,000元,因转股形成的股份数量未明确披露 [1] - 尚未转股的可转债金额为人民币467,975,000元,占发行总量的89.9951923% [1] - 本季度(2025年4月1日至6月30日)转股金额为0元,转股数量为0股 [1] 可转债发行上市概况 - 公司于2023年7月6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520万张,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52,000万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50,767.08万元 [2] - 可转债期限为6年(2023年7月6日至2029年7月5日),2023年8月1日起在上交所挂牌交易 [2] - 初始转股价格为47.85元/股,转股期为2024年1月12日至2029年7月5日 [2] 转股价格调整 - 因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转股价格由47.85元/股调整(具体调整后价格未披露) [3] - 因股价触发向下修正条件,2024年6月6日转股价格由47.54元/股修正为29.58元/股 [3] - 因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归属登记,2024年12月4日转股价格由29.58元/股调整为29.56元/股 [5] 股本变动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为162,847,152股,总股本为162,847,152股 [6] - 本次可转债转股未导致股本变动 [6]
崔洪波:所有出海的中国公司,首要战略就是改变品牌 | 出海峰会
吴晓波频道· 2025-07-01 23:34
中国企业出海新趋势 - 中国公司主导的跨国经营新时代正在开启 这一轮出海是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化品牌大航海时代 出海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3] - 未来全球化新时代下 中国公司要建立双循环体制和能力 基本盘是国内市场稳增长 想象力在于全球市场新增量[9] - 中国公司采取"数字化战略×全球化品牌"的出海新战略 世界上最好的智能工厂90%在中国 先进制造业背后是科技和数字化战略支撑[10] 全球化思维与战略 - 企业家要抬头看天 职业经理人要低头走路 把生意界面拉到长视角 格局和思维会完全不同[6] - 不要抱怨经济环境 经营压力部分来自自身思维和视野局限 丰田在全球寻找增量 去年营收和利润创历史新高[7][8] - 中国企业出海需学习欧美日公司优点 同时要有破局意识 增长前提是欧美日企业在某些领域降速[9] 中国企业的独特优势 - 中国有七八千万海外华人和一千多万华侨 网络覆盖全球 这是中国独有的特质[14] - 中国企业出海是多点发射的 带来新土壤 属于中国中小企业的独特出海模式[15] - 过去出海模式艰苦 如今因有人才团队和中国供应链 出海效率显著提高[13] 全球品牌战略关键 - 出海企业必须注重品牌打造 品牌是海外的"面子" 首要战略是改变品牌 制定全球品牌战略[17][27] - 全球品牌战略关键是创造可被全球利益相关者感知的价值 强有力公司品牌可抵消出海挑战[28] - 存在两种品牌战略范式:欧美日企业的全球一品模式和中国企业的全球多品模式[29] 目标市场选择与盈利模式 - 向下打东南亚市场 再小市场都可能诞生大企业 如恰恰在泰国营收超20亿泰铢[19] - 向上打欧美市场 消费力高但竞争激烈 中国企业初期可能巨亏[20] - 三种基本盈利范式:做贸易赚稳钱 卖产品赚小钱 做品牌赚长钱和大钱[23][24][25] 中国芯品牌定义 - 未来竞争力是中国制造下的产品创新力 取决于市场洞察和消费者理解[31] - "中国芯品牌"五定义:洞察当地需求 品牌身份为海外品牌 创始人为华人 研发依托中国 中国制造力为底座[32] - "丰饶经济下的全球新品牌革命"需满足用户为本 市场塑形等 核心是"中国芯"[30] 出海终极目标 - 与所在国文化深度融合 用所在国生活者立场做产品创新 开创"中国芯"品牌时代[35] - 以全球品牌创造最高价值 是中国制造的下一个星辰大海 要做增长的复利[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