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
icon
搜索文档
A股创新药反弹,昭衍新药涨停!生物药ETF(159839)大涨4.17%!机构:创新药龙头率先盈利,CXO拐点显现!
新浪财经· 2025-09-05 16:58
市场表现 - 生物药ETF(159839)收涨4.17% 全天成交额超4400万元 连续2天获净流入超1500万元 [1] - 成分股昭衍新药涨停 长春高新涨7.53% 君实生物涨7.38% 泰格医药涨6.66% 凯莱英涨6.44% 康龙化成涨5.56% 药明康德涨5.36% [2][3] 行业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下降0.7% 归母净利润增长1.5% 扣非归母净利润下降5.3% [3] - 化学制剂板块开启创新转型 创新药产品通过海外BD带来一次性收益 [3] - 研发外包服务订单复苏回暖 业绩表现亮眼 [3] 创新药企业表现 - 多家创新药企业核心产品持续商业化放量 泽布替尼、伏美替尼等创新大单品销量超预期 [3] - 创新药龙头率先盈利 利润端边际改善 [3]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创新药产业链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 支付端和进院环节持续优化 [4] - 全球主要央行利率呈降息趋势 利于创新药企业长期估值提升 [4] - 公募基金重仓持仓水平仍低于历史均值 支付端有望边际改善 [4] 行业发展前景 - 下半年创新药BD仍将持续 全球降息趋势推动估值提升 [4] - 二级市场行情回暖驱动一级市场投融资回升 CXO及上游景气度持续向好 [4] - 医疗器械招投标数据好转 以旧换新积压需求逐步释放 [4] CXO行业分析 - 国内CXO行业23-24年进入调整阶段 海外市场需求23年底开始复苏 [5] - 24年国内头部企业海外订单出现恢复性增长 率先迎来经营拐点 [5] - 国内创新药资产进入临床中后期 出海趋势明确 首付款及里程碑确认成为重要资金来源 [5] - 港股市场活跃及科创板未盈利企业上市渠道重启 国内需求有望进一步恢复 [5]
港股收盘 | 恒指收涨1.43% 新能源方向爆发 有色、医药股等重拾升势
智通财经· 2025-09-05 16:58
信义光能(00968)领涨蓝筹。截至收盘,涨7.54%,报3.71港元,成交额10.23亿港元,贡献恒指1.89点。 工信部及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印发行动方案,指出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引导地方有序布局 光伏、锂电池产业,指导地方梳理产能情况。中原证券(601375)认为,光伏行业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 位,在反内卷背景下,行业估值存在修复契机。 其他蓝筹股方面,中国生物制药(01177)涨6.2%,报8.91港元,贡献恒指8.54点;恒隆地产(00101)涨 6.13%,报8.49港元,贡献恒指1.53点;新东方-S(09901)跌1.52%,报37.66港元,拖累恒指0.68点;百威 亚太(01876)跌1.41%,报8.41港元,拖累恒指0.39点。 市场聚焦将于今晚公布的美国8月非农数据,港股今日一扫颓势,三大指数强势反弹,恒科指尾盘一度 涨超2%。截止收盘,恒生指数涨1.43%或359.47点,报25417.98点,全日成交额为2999.45亿港元;恒生 国企指数涨1.34%,报9057.22点;恒生科技指数涨1.95%,报5687.45点。全周来看,恒指累涨1.36%, 国指累涨1.22%,恒科 ...
迪哲医药: 迪哲医药:关于参加2025年半年度科创板创新药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5 16:09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为2025年9月16日15:00-17:00 [1][2] - 会议地点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 [1][2] - 会议采用网络互动方式召开 [1][2] 参会人员 - 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小林博士出席 [2] - 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吕洪斌先生出席 [2] - 独立董事姜斌博士、王学恭先生、朱冠山博士、安梅霞女士出席 [2] 投资者参与方式 - 投资者可于2025年9月9日至9月15日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提问预征集"栏目或公司邮箱IR@dizalpharma.com提前提问 [1][3] - 会议期间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网站在线参与互动 [2][3] - 说明会结束后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会议内容 [4] 会议内容 - 公司将就2025年半年度经营成果及财务指标与投资者进行交流 [2] - 公司已于2025年8月23日发布半年度报告 [1] - 会议将在信息披露允许范围内回答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2] 联系方式 - 联系人:董事会办公室 [3] - 联系电话:021-61095757 [3] - 联系邮箱:IR@dizalpharma.com [3]
于震荡中寻转机!万亿南向过香江,港股ETF“铁三角”值得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9-05 15:58
南向资金流入 - 南向资金年内净买入港股超万亿港元达10,064.35亿港元 创历史新高 超过2024年全年总额8,078.69亿港元 [2][3][4] - 南向资金在横盘震荡期间持续买入 近3月流入3,515.89亿港元 近6月流入7,183.23亿港元 [3][4] - 资金行业分布集中于金融、医药、科技 形成港股市场"铁三角" [4] 港股科技板块 -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近一年收益达88.18% 最大涨幅10.38% 表现优于恒生科技指数的60.18% [5][6] - 该指数聚焦科技创新领域 剔除汽车、家电、医药行业 涵盖六个恒生二级科技行业 [5] - 广发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ETF规模超35亿元 为跟踪该指数规模最大产品 嘉实同类产品管理费仅0.3% [6] 港股创新药板块 - 港股创新药相关ETF年内涨幅超100% 包揽场内翻倍基前列 如港股创新药ETF基金涨108.65% [6] - 港股生物医药公司中期业绩亮眼 近70家营收同比增长 近40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约10家扭亏为盈 [7] -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修订后去除医药外包服务公司 纯度提升 汇添富和工银相关ETF规模领先 [7] 港股非银金融板块 - 港股通非银指数年内涨幅超40% 42家券商中37家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 十大头部券商营收均超百亿元 [8] - 港股通非银ETF规模接近200亿元 年内规模增长超24倍 为广发基金独家跟踪产品 [8][10]
创新药重估行情进行时,9至10月重磅会议密集催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5:45
截至8月末,国产创新药达成license-out交易数量83项(同比增长57%,2024年全年仅为92项),披露总金 额达845.31亿美元(同比增长185%,2024年全年488.13亿美元),国内药企已成为全球创新药BD授权方中 的绝对主力。 短期来看,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将于9月6日至9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多家创新药龙头均 将在会议期间发布重磅新品,学术会议上研究成果的发布和交流将为创新药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和市 场关注。 国内药企出海再传捷报,大幅提振市场信心。中国创新药项目的价值重估已经在出海交易层面启动,且 随着研发推进,达成对外授权的国产创新药有望陆续登上商业化舞台、分享海外市场收益。 恒瑞医药(600276)9月5日宣布与美国Braveheart Bio公司达成首付款6500万美元的独家许可协议。此 外,恒瑞还将收取最高可达10.13亿美元的与临床开发和销售相关的里程碑付款,及相应的销售提成。 全球三大顶级肿瘤学会议之一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也将于10月中旬在德国柏林召开,该会议主 要聚焦肿瘤内科学前沿进展,涵盖多种瘤种的治疗策略、新药研发等,诸多中国药企将在会上亮相 ...
如何看待A股2025年中报表现︱重阳问答
重阳投资· 2025-09-05 15:33
综合来看,A股上市公司盈利底部正逐步夯实,创新和出海正逐步成为A股上市公司盈利的新增长 点。展望后市,随着更加有利的稳增长政策出台,经济基本面逐步企稳,A股上市盈利有望继续回 升。 ▲向上滑动阅览 【免责声明】 本材料由上海重阳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重阳投资")原创并编辑发布,仅限于提供信息和投资者 教育的目的。本材料所依据信息和资料来源于公开渠道(例如:万得、彭博)和内部研究成果,相关信息 被认为是可靠的,但重阳投资不对其完整性或准确性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陈述或保证。相关信息仅供参 考,不构成广告、销售要约,或交易任何证券、基金或投资产品的建议。本材料中引用的任何实体、品 牌、商品等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使用,不代表重阳投资的实际操作。因基金产品投资限制、投资组合调整 和交易成本等多种因素,重阳投资的实际操作有可能与本材料中得出的结论不同。 本材料并不考虑任何阅读者的特定投资需求、投资目标或风险承受能力。阅读者在投资之前,应当仔细阅 读产品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 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本材料版权属于重阳投资 未经重阳投资授权 任何 ...
招商证券国际25H1港股业绩分析:AI与互联网战略扩张意愿强 创新药景气度持续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15:30
AI与互联网板块 - 2025年上半年AI及互联网相关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1.7%创3年新高 净利润同比增长33.9% [1] - 毛利率36.8% 净利率12.0% ROE(TTM)13.4% ROIC(TTM)11.5% 各项盈利指标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1] - 资本开支/营收比率显著上升至12.3% 自2023年起持续扩张 属于成长性资本开支 [1][5] - 阿里巴巴云计算业务净利润增长91.2% 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实现翻倍以上盈利增长 [2] 高端制造板块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1.5% 净利润同比增长29.9% 均为近年最高水平 [5] - 比亚迪 联想 小米实现20%以上增速 地平线机器人增长67% 黑芝麻智能增长40% [5] - 净利率5.8%同比环比提升 ROE达9.4% ROIC达7.6% 资本开支/营收TTM达10.0%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5] - 存货周转率相对稳定 产能利用率提升 权益自由现金流转正 财务杠杆率下降 [5] 创新药板块 - 净利润同比大增69% 毛利率触底反弹至66.3% 经营利润率与净利率跃升至16.7% [4] - 研发费用率提升至16.9% 销售费用率下降至19.7% 体现从重销售向重研发转型 [4] - 中国创新药BD出海超过50起 合作总金额达484亿美元 [4] - 翰森制药创新药收入增长22.1% 信达生物产品收入增长37.3%并扭亏为盈 [4] 新消费板块 - 收入同比增长49% 净利润同比增长131% 均创历史新高 [3] - 泡泡玛特与老铺黄金收入均超200% 净利率17.0%创新高 ROE维持13.7%高位 [3] - 存货周转率下滑至历史较低水平 板块处于"被动加库存"周期 [3] - 与新式茶饮 连锁门店等业态竞争加剧有关 需关注竞争格局变化 [3] 整体业绩披露情况 - 港股主板2,276家公司中2,244家已披露中期业绩 披露率98.6% [1] - AI及互联网和高端制造板块处于"主动加库存"周期 供需格局良好 [1][5] - 创新药板块处于"主动加库存"周期 景气上行趋势有望延续 [4] - 新消费板块处于"被动加库存"周期 供需格局有恶化端倪 [3]
沪指重返3800点,杨德龙:A股四季度有望创年内新高,黄金长期看到1万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9-05 15:29
近日,搜狐财经特别连线前海开源基金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就A股市场行情进行解读,并对四季度行情进行展望。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汪梦婷 9月5日,A股在大幅回调后强势反弹,上证指数重返3800点上方,创业板指涨超6%。 杨德龙称,十月之后市场流动性通常较为充裕,居民储蓄继续向资本市场转移,加上从楼市、债市流出的资金增加权益资产配置,四季度A股市场有望迎来 新一轮上涨机会,年底前指数甚至可能创下年内新高。 具体板块配置上,他表示,四季度是传统消费旺季,消费板块今年以来整体表现相对滞后,有望迎来资金关注与轮动机会。此外,科技板块中如人形机器 人、创新药等若回调较深,也可能再次出现布局机会。 另外,近期黄金表现反复,国际金价创历史新高后出现波动。杨德龙坦言,黄金股近期获利盘较重,在大盘整体调整背景下出现获利回吐实属正常。但他长 期看好黄金走势,认为未来金价突破5000美元甚至1万美元/盎司,只是时间问题。 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召开在即,市场普遍预期将降息25个基点。杨德龙认为,美联储此次降息"板上钉钉",预计到年底12月份还会再降15个基点,使基准利 率降至4%左右。 他还表示,中国央行可能通过降息、降准等 ...
WCLC大会催化,创新药大涨!恒生医药ETF涨超4%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5:08
港股市场关键指数今日集体拉升,恒指涨超1%,恒生科技指数涨超2%;医药板块则继续领涨,聚焦创 新药的恒生医药ETF(159892)午后继续拉升,盘中涨超4%;全市场CXO含量领先港股通医疗ETF (520510)涨超3%;三生制药一度涨超16%,康诺亚、晶泰控股、先声药业等领涨。 消息面来看,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将于9月6日~9月9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多家创新药 龙头均将在会议期间发布重磅新品,学术会议上的研究成果发布和交流将为创新药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 遇和市场关注。 ...
创新药的十年:从仿制跟随到全球参与 | 观产业
高毅资产管理· 2025-09-05 15:04
作者 | 天风医药杨松团队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近期,天风医药杨松团队复盘了中国创新药产业的十年发展,从无到有,从仿制跟随到全球参 与……如今,中国创新药在数量(临床数量)、质量(FIC临床占比)、技术(同靶点国产分子上市 时间)上均有明显突破。杨松团队认为,完整齐全产业链的加持、CXO的蓬勃发展、明显的工程师 红利、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和研发大力投入,均为创新药发展提供热土。 本文节选自其7月22日发布的《创新药深度研究 | 一文读懂中国创新药投资》,希望能有助于大家 更好地了解这个产业。 来源 | 天风研究 资料来源:天风证券研究所 01 数量突破 中国企业自研创新药数量已位居第一;热门靶点管线中国占比已超过一半,截至2025年6月已突破60%。 资料来源: 医药魔方 ,天风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insight 数据库, 天风证券研究所 02 质量突破 FIC分子在全球范围内占比升至第二,仅次于美国。 2015年中国企业自研的进入临床的FIC创新药只有9个,占比不足10%,而到了2024年有120个,中国在 源头创新药品研发上的潜力不断释放。从现有FIC(同类首创,First-in-Class,FIC)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