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茶饮

搜索文档
2.9元咖啡坑惨了库迪店员
36氪· 2025-06-13 18:08
核心观点 - 库迪咖啡在京东外卖补贴推动下实现单量暴增,日均单量达500-700杯,部分门店单日突破1100单,但员工工作强度和加盟商盈利压力同步加剧 [2][4][7][11] - 低价策略带来流量狂欢但利润微薄,单杯材料成本5-6元而售价低至5.9元,依赖平台补贴且存在用户留存风险 [9][13][16] - 加盟模式单店回本周期约1-1.5年,但实际利润受选址、补贴政策波动影响显著,部分门店面临亏损风险 [14][16][17] - 与瑞幸的竞争差距拉大,库迪供应链和产品创新短板在补贴退潮后将暴露,长期竞争力存疑 [19][20][22][23] 运营现状 - **单量激增**:北京门店日均500单,湖北某店单日峰值1100单,京东平台累计销量超4000万单 [2][5][7] - **人力瓶颈**:5平米门店仅配置2名员工,咖啡机三班倒运转,员工时薪制收入与工作量不匹配 [7][11] - **服务压力**:骑手冲突、退单率上升,配送延迟达12小时,消费者体验下滑 [4][11] 财务模型 - **成本结构**:单店固定资产投入22-25万元,年运营成本51-66万元(含房租18万元/年) [14] - **毛利水平**:冬季40%、夏季50%,年均49%,低于官方宣称的45-55%区间 [13][14] - **盈利测算**:日流水5000元(按10元/杯)对应日净利2200元,月净利3.6万元需扣除3万元人工水电 [16] 竞争格局 - **价格战**:京东平台补贴使售价低至2.9-5.9元,生椰拿铁3.9元触达下沉市场 [9][20] - **对标瑞幸**:瑞幸年收入344亿元,库迪仍以9.9元低价策略为主,闭店率高于开店率 [19][20] - **模式差异**:库迪依赖加盟商抽成(15%服务费),总部风险转移但单店抗风险能力弱 [17][22] 行业影响 - **平台补贴**:京东每月投入2亿元补贴库迪,推动其占据咖啡奶茶品类首位 [9][22] - **品类特性**:咖啡高频低决策成本属性使其成为外卖平台重点补贴对象 [9] - **长期挑战**:供应链薄弱、产品同质化问题在补贴退潮后将制约发展 [20][23]
2.9元咖啡坑惨了库迪店员
36氪· 2025-06-13 18:01
门店运营现状 - 库迪咖啡门店日均单量因京东外卖补贴激增至500杯,部分门店峰值达700杯[2] - 北京鼓楼热门景点店日均500单,到店与外卖比例均衡,节假日单量更高[5][7] - 湖北某门店单日接单超1100单,仅京东平台就有950单待履约,但门店面积不足5平米且仅配置1台咖啡机[7] - 员工劳动强度大,早高峰6:30到岗,单店2人轮班制下每分钟需出1杯咖啡,部分全职员工奖金仅几十至300元[7][11] 价格战与成本结构 - 京东秒送平台库迪咖啡单价低至5.9元(含1元打包费),部分区域探至2.9-3.9元[9] - 单杯材料成本5-6元,实收6.9元下利润空间有限,依赖平台补贴维持[13] - 官方测算单店毛利45%-55%,实际冬季约40%,夏季因加冰提升至50%,年均49%[13][14] - 标准店开店成本51万-66万元(含设备22万-25万、年租金18万、水电3万),商场店成本高15万[14] 加盟商盈利模型 - 日销500杯(单价10元)时日流水5000元,净利2200元,月净利3.6万元(扣除3万水电人工)[16] - 回本周期1-1.5年,但利润依赖平台补贴,补贴结束后15%服务费率可能导致亏损[16][17] - 外卖补贴集中于部分门店,单店加盟商实际利润未随单量同步增长[17] 行业竞争与战略挑战 - 库迪与瑞幸采用相似打法(产品、供应商、选址),但瑞幸2023年净收入344亿元,供应链效率显著领先[19][20] - 库迪以加盟模式扩张,总部通过抽成服务费盈利,但低价策略导致加盟商闭店率高[20][22] - 京东每月2亿元补贴短期内提升库迪品牌声量,但供应链和产品短板在补贴结束后将暴露[22][23] 消费者与运营问题 - 爆单导致配送延迟(部分订单次日送达),店员需处理骑手冲突、退单等沟通问题[4][11] - 低价策略下用户忠诚度存疑,存在"补贴停则需求降"风险[13][23]
“外卖七块九,自取九块九,最近一天三杯美式!”大额补贴下外卖订单剧增,商家担忧→
第一财经· 2025-06-11 17:56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 - 京东外卖4月11日上线百亿补贴后,日订单量从4月22日的1000万单增长至6月1日的2500万单 [3] - 饿了么联合淘宝闪购推出"饿补超百亿"大促,5月26日日订单超4000万单,非茶饮订单占比达75% [3] - 美团通过区域经理补贴将用户端优惠从"20元减9元"提升至"20元减14元",商家仅承担3元成本 [5] 商家订单与经营变化 - 厦门寿司商家陈晨的外卖日订单从200单增至300单,增长50%,日均利润同步增长50% [6] - 库迪咖啡朝阳区门店日销量超450杯,单杯成本4.2-4.7元,平台补贴后商家结算价6-7元可覆盖成本 [4] - 泉州肉粽店未参与大额补贴活动,但受行业影响订单仍自然增长 [7] 咖啡茶饮品类表现 - 库迪咖啡多款美式售价5.9元,魔丸杏皮水低至1.68元,平台显示销量"1亿+" [3] - 瑞幸活动价5.9元产品销量"6000万+",蜜雪冰城双杯蜜桃四季春补贴价4.9元(单杯2.45元) [3] - 星巴克6月10日起首次在华降价,非咖啡类饮品平均降幅5元,应对行业竞争 [10] 行业竞争隐忧 - 商家担忧补贴停止后订单骤降,消费者可能难以接受恢复原价(如6元以上咖啡) [9] - 部分平台补贴承担比例从商家3成升至7成,商家单笔利润从3-4元降至1-2元,面临退出风险 [10] - 分析师预计补贴大战持续期不超过1-2年,中小商家在成本压力下生存空间被连锁品牌挤压 [9][10] 监管与行业趋势 - 市场监管总局5月约谈三大平台,要求禁止"二选一""零佣金"等不正当竞争 [11] - 行业竞争重点转向技术驱动与差异化策略,需平衡骑手权益、食品安全与生态健康 [11]
大额补贴刺激外卖订单剧增,“被卷”商家盼行业回归理性
第一财经· 2025-06-11 13:58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 - 京东外卖4月11日上线百亿补贴后日订单量从1000万单(4月22日)增长至2500万单(6月1日) [2] - 饿了么4月30日启动"饿补超百亿"大促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超4000万单(5月26日) 其中非茶饮订单占比75% [2] - 美团推出"20元减14元"红包 商家仅承担3元 平台补贴力度加大 [4] - 厦门寿司商家陈晨的外卖日订单从200单增至300单 增长50% 日均利润同步增长50% [5] 咖啡茶饮行业价格战 - 库迪咖啡美式售价5.9元 部分饮料低至1.68元 京东平台显示销量"1亿+" [2] - 瑞幸咖啡活动价5.9元 销量"6000万+" 蜜雪冰城双杯补贴价4.9元 销量"4000万+" [2] - 库迪咖啡北京门店日销量超450杯 单杯成本4.2-4.7元 平台与品牌共同承担补贴成本 [3] - 星巴克6月10日起首次在华降价 部分非咖啡类饮品平均降价5元 [8] 商家经营动态 - 库迪咖啡在北京已有近400家门店 另有300家待开业 [3] - 厦门寿司店因订单增加新增2名厨师 员工总数从6人增至8人 [5] - 部分平台调整补贴比例至5:5甚至7:3 商家单笔利润降至3-4元 [8]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新平台入局迫使老玩家加码补贴 饿了么红包从无到"15元减13元" [4] - 连锁品牌凭借资金优势抢占份额 中小商家生存压力加剧 [8] - 监管部门5月约谈主要平台 要求规范经营和公平竞争 [9] 行业发展趋势 - 分析师预计补贴大战持续期不超过1-2年 商家和消费者将回归理性 [8] - 行业竞争维度扩展至品牌营销、技术创新和骑手权益保障 [9] - 监管部门明确禁止"二选一""零佣金"等不正当竞争手段 [9]
又有40+曾经的“排队王”撑不住了...
36氪· 2025-06-11 10:26
零售行业闭店潮 - 零售、餐饮成为品牌关店重灾区,线下商超、服饰、咖啡茶饮尤为严重,市场份额加速向头部品牌集中[4] - 一季度超20个零售品牌关闭门店,涉及商超、服饰、奢侈品、二次元等业态[4] - 永辉超市一季度门店数量同比减少273家,2025年计划关闭200-350家效益不佳门店[9] - 沃尔玛过去五年中国卖场门店总数减少123家,2026财年一季度期末门店数为280家[6] - 奢侈品品牌如Lanvin、Tiffany & Co、Bottega Veneta等在中国密集关闭高端商场门店[6][12] 超市行业调整 - 永辉超市、沃尔玛、华润万家等超20家超市品牌一季度均有闭店动作[7] - 超市行业引入"胖东来模式"进行门店调改,永辉已完成100家门店调改,计划2025年调改200家[9] - 物美超市首家调改门店3月在北京开业,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30家店铺调改[9] - 步步高超市调改后成效显著,长沙梅溪湖店日均销售额增长7倍[9] 奢侈品市场变化 - 71%年轻消费者愿为"独特设计"与"工艺传承"支付溢价,而非显性标识[13] - Z世代消费者更看重"情感价值"与"长期主义",追求产品的情感共鸣与文化内涵[13] - Gucci推进全球店铺网络优化计划,中国市场也在动态调整重点市场及升级重点店铺[11] 服饰零售现状 - Inditex集团旗下Oysho撤出北京,内地门店仅剩一家[14] - Zara一个月内关闭中国4家门店,内地门店从2018年183家减少至70家[14] - 外资品牌对中国市场理解和适应滞后,在全方位竞争中处于劣势[14] 二次元/潮玩行业 - 1-3月32家连锁二次元/潮玩品牌闭店,潮玩星球闭店最多达13家[16] - 行业同质化竞争激烈,从盲目扩张迅速转向退热收缩期[16] - 独立门店与腰尾部连锁品牌面临倒闭潮[16] 餐饮行业调整 - 一季度近20家连锁餐饮品牌有闭店动作,涉及火锅、咖啡、茶饮等业态[17] - 一哥澳门豆捞广州仅剩1家门店,湊湊2024年关店73家[19] - 西贝子品牌腾格里蒙古山羊火锅运营不足半年便退场[19] 日料市场变化 - 山葵家·创意料理、小锄匠寿喜烧、名朗创意料理等日料品牌大规模闭店[24] - 消费者对日料"祛魅",需求向多元化、个性化转变[24] - 日本核污水排放引发消费者对日料食品安全担忧[24] 咖啡茶饮行业 - Seesaw咖啡存续门店不足50家,星巴克关闭多家一线城市门店[26] - 喜茶近90天关停门店146家,日均撤店近2家[27] - 头部品牌优化门店布局,关闭低效门店,提升单店运营效率[27] 生活服务及文体娱 - 威尔士健身关闭广州、成都、上海多家门店[29] - 茑屋书店多地门店相继闭店,单店存活期均未超过3年[30] - 德信影城30家门店中9家关闭,占比超30%[32]
星巴克入华25年首降价,更多调整在路上
经济观察报· 2025-06-10 22:01
此次星巴克对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非咖系列产品实施降价,最高降幅达6元。调整后,多 款饮品价格进入20元区间。星巴克希望以价换量,打开下午茶市场,并适配下沉市场开店战略。 餐饮连锁专家王冬明指出,咖啡茶饮行业"内卷"已十分严重,星巴克不得不被动卷入竞争。但作为 头部品牌需维持形象,因此选择先对非咖啡产品降价,这是相对体面的价格调整方式。他预判,未 来星巴克很可能会对咖啡产品进行降价。 咖啡茶饮行业"内卷"已十分严重,星巴克不得不被动卷入竞 争。但作为头部品牌需维持形象,因此选择先对非咖啡产品降 价,这是相对体面的价格调整方式。他预判,未来星巴克很可 能会对咖啡产品进行降价。 作者:郑淯心 封图:图虫创意 6月10日是星巴克非咖产品降价的首日,这也是星巴克进入中国25年来首次主动下调产品价格。 早上9点多,北京望京凯德MALL商场尚未正式营业,商场一层的星巴克门店已有不少顾客。工作 人员在询问点单需求时,会主动提及非咖产品降价信息,并帮助顾客累计积分、查看优惠券。 店里一位工作人员说,当天早上客流量不错,点非咖产品的消费者明显增多。她预计下午单量提升 会更显著,通常早上以咖啡类消费为主,下午则是非咖饮品的消 ...
星巴克入华25年首降价,更多调整在路上
经济观察网· 2025-06-10 21:34
店里一位工作人员说,当天早上客流量不错,点非咖产品的消费者明显增多。她预计下午单量提升会更显著,通常早上以咖啡类消费为主,下午则是非咖饮 品的消费高峰。 此次星巴克对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非咖系列产品实施降价,最高降幅达6元。调整后,多款饮品价格进入20元区间。星巴克希望以价换量,打开下 午茶市场,并适配下沉市场开店战略。 餐饮连锁专家王冬明指出,咖啡茶饮行业"内卷"已十分严重,星巴克不得不被动卷入竞争。但作为头部品牌需维持形象,因此选择先对非咖啡产品降价,这 是相对体面的价格调整方式。他预判,未来星巴克很可能会对咖啡产品进行降价。 首次产品直降 6月10日是星巴克非咖产品降价的首日,这也是星巴克进入中国25年来首次主动下调产品价格。 早上9点多,北京望京凯德MALL商场尚未正式营业,商场一层的星巴克门店已有不少顾客。工作人员在询问点单需求时,会主动提及非咖产品降价信息, 并帮助顾客累计积分、查看优惠券。 6月10日,星巴克中国门店的价签迎来历史性变化: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系列共10款产品集体降价,以大杯规格计算,消费者平均每杯能省下5元。 这是星巴克入华25年来首次直接下调产品价格,打破以往仅通过 ...
星巴克中国数十款饮品降价:战略调整背后的市场博弈与消费逻辑
搜狐财经· 2025-06-09 23:14
价格调整策略 - 星巴克中国自6月10日起对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品类数十款产品进行集体降价,大杯饮品平均降幅达5元,最低价格下探至23元[1] - 这是公司首次系统性下调非咖啡饮品价格,反映中国咖啡茶饮市场格局的深刻变革[1] - 降价后形成"咖啡高端化、非咖大众化"的双轨策略,咖啡品类仍维持30-40元价格带,非咖啡饮品通过23-35元价格带覆盖大众市场[11] 市场环境变化 - 中国青年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导致消费分层,星巴克传统客群中产白领群体规模持续萎缩[3] - 星巴克中国客单价已连续8个季度同比下滑,2025年第一季度同店销售额下降6%,交易量增幅从2023年的48%骤降至4%[3] - 2024年星巴克中国同店平均售价下降8%,可比交易量下降6%,形成"量价齐跌"的恶性循环[5] 竞争格局 - 瑞幸、库迪等本土品牌通过极致供应链效率重构价格体系,瑞幸库存周转天数压缩至18天,单杯成本降至10.16元[5] - 星巴克门店运营成本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单杯成本仍高出瑞幸约30%[5][12] - 星巴克早期通过"第三空间"模式建立的品牌溢价正在瓦解,2010年后扩张的门店面临租金倒挂压力[6] 战略调整措施 - 聚焦非咖啡饮品降价,意在抢占"早C晚T"全天候消费场景,美团数据显示14:00-17:00下午茶时段已成为一线城市第二消费引擎[7] - 通过本土化产能布局降低单杯成本,已实现90%以上原料本地采购,烘焙工厂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5%[12] - 计划2025年底前在华部署AI库存管理系统,将原料损耗率从5%降至2%,并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咖啡豆溯源[20] 降价效果评估 - 降价首周部分门店非咖饮品销量环比增长30%,学生群体与年轻白领占比提升至65%[15] - 抖音直播间"69.7元三杯"套餐日均销量突破5万单,带动外卖渠道占比提升至40%[15] - 但降价后消费者复购率仅提升5%,远低于瑞幸9.9元活动期间15%的复购率增幅[15] 品牌形象挑战 - 22%的星巴克金卡会员认为"降价让品牌失去调性",15%的会员减少消费频次[16] - 公司推出"臻选门店限定产品"如58元/杯的危地马拉冷萃,试图通过产品分级维持高端形象[16] - 降价后门店经营利润率从18%降至15%,接近盈亏平衡线[19] 未来发展方向 - 尝试将门店转型为"社区客厅",推出共享办公、亲子阅读等增值服务[19] - 推出"桂花拿铁""杨枝甘露星冰乐"等本土化产品,计划与更多非遗IP联名[23] - 加速数字化改造,预计2025年数字化订单占比达60%[19]
2.9元咖啡坑惨了库迪店员
凤凰网财经· 2025-06-09 21:05
库迪咖啡外卖爆单现象 - 库迪咖啡在外卖平台推出低至2.9元/杯的促销活动,引发爆单现象,部分门店日单量达500-700杯[3][4] - 北京鼓楼门店日均500单,节假日更高;湖北某门店单日接单超1100单,其中京东平台950单[6][8] - 京东平台累计销量突破4000万单,预计很快达5000万单[4] 门店运营压力 - 5平米小店标配2名员工,采用"2+2"轮班制仍难以应对高峰[8] - 员工工作强度大:连续3小时不离岗、无暇如厕,早高峰6:30到岗需完成400杯/上午[14] - 薪资与工作量不匹配:全职奖金仅几十至300元,兼职按固定时薪计算[8] 成本与盈利结构 - 单杯材料成本5-6元,京东秒送售价5.9元+1元打包费,利润空间有限[15] - 官方测算毛利率45%-55%,实际冬季40%、夏季50%,年均49%[16] - 标准店年成本51万元(含设备22-25万+水电3万+房租18万),商场店达66万元[16] 加盟商经营现状 - 日均500杯流水5000元,日净利2200元,月净利3.6万元(未扣除平台服务费)[18] - 回本周期1-1.5年,但实际受选址能力影响大[19] - 平台补贴期过后,15%服务费率可能导致亏损风险[19] 行业竞争格局 - 库迪采用与瑞幸相似的打法,但瑞幸2023年净收入344亿,供应链优势明显[20] - 库迪通过"便利店化"和全产业链布局试图建立壁垒,但低价策略限制扩张速度[20] - 京东每月提供约2亿补贴,但补贴结束后供应链短板将显现[20] 商业模式风险 - 加盟模式使总部可通过服务费抽成获利,不受单店盈亏影响[20] - 低价策略下用户忠诚度存疑,存在"补贴停、用户散"风险[16] - 爆单导致配送延迟(最长12小时),影响消费体验[14]
持续关注全球关税谈判
国金证券· 2025-06-03 15: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持续关注全球关税谈判,包括美国联邦上诉巡回法院暂时恢复特朗普关税政策、美欧关税谈判拉锯战等情况,美股路径相对模糊 [9] - 看好港股机会,资产交易平台价值凸显,持续看好香港虚拟资产、Web3.0 市场发展,也看好美股中概回港趋势 [9] - 对不同资产给出投资建议,如港股互联网资产、消费类资产、关注部分港股 IPO 公司,以及美股中概资产等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观点 - 持续关注全球关税谈判,涉及美国法院对关税政策的裁决、美欧关税谈判及美股路径情况 [9] - 海外中国资产方面,港股资产质量和风险偏好提升,看好香港虚拟资产和 Web3.0 市场,以及美股中概回港趋势 [9] - 投资建议涵盖港股互联网、消费类资产、部分港股 IPO 公司和美股中概资产等不同领域 [9] 行业情况跟踪 消费&互联网 - **教育**:本周中国教育指数跌 2.44%,部分个股有涨有跌;2025 年高考报名人数减少,本科生扩招持续,多所高校官宣扩招计划;高途发布多款素质产品,作业帮上线高考志愿填报产品 [10][17][18] - **奢侈品**:本周富时欧洲和标普 500 上涨,部分奢侈品重点个股有涨幅;LVMH 对中国市场有信心并透露定价策略,上海到美国集装箱船“一箱难求”,特朗普加税或致更多品牌出售 [19][21] - **咖啡及餐饮连锁&OTA**:本期恒生非必需性消费业指数累计涨跌幅 -2.93%,部分个股有涨有跌;霸王茶姬发布业绩,咖啡行业有价格下跌、基地认证、项目投产等事件 [22][25][27] - **电商&互联网**:本期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累计涨跌幅 -0.91%,部分个股有涨有跌;多家电商平台有订单增长、骑手扩招、促销活动等情况 [25][32] 平台&科技 - **流媒体平台**:本期恒生传媒指数上涨 0.1%,部分个股有涨有跌;腾讯音乐收购 SM 娱乐股份,多家音乐平台有功能升级、版权合作等事件,爱奇艺微剧获奖 [33][34][37] - **虚拟资产&互联网券商**:截至 5 月 30 日,全球加密货币市值下跌 4%,比特币和以太币价格有变动;香港《稳定币条例》成法例,多家公司有加密投资相关计划,富途和老虎证券发布财报 [38][41][44] - **车后连锁**:本周恒生综合指数累计涨跌幅 -1.16%,部分个股有涨有跌;固特异抛售业务,发布汽车经销商百强榜,途虎车膜升级质保,宁德时代成立新公司,蔚来新增业务,中石化与宁德时代合作 [46][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