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网联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博泰车联(02889)逆市涨超12% 携手商汤共同推动AI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应用
智通财经· 2025-10-08 10:01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逆市上涨11.88%至199.7港元,成交额为1331.98万港元 [1] 战略合作 - 公司与商汤智能科技订立为期2年的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在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融合与应用 [1] - 公司此前于9月28日与保时捷达成深度合作,将为中国市场开发新一代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并计划于2026年搭载于保时捷多款车型 [1] 公司定位 - 公司是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 [1]
博泰车联(02889)与商汤智能科技订立合作框架协议 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在智能网联汽车等相关领域的融合与应用
智通财经网· 2025-10-08 07:16
合作框架协议概述 - 博泰车联与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于2025年10月7日订立合作框架协议 [1] - 合作基于"资源互补、优势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 [1] - 协议自订立之日起生效,期限为2年 [1] 合作目标与领域 - 双方决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1] - 合作旨在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在智能网联汽车等相关领域的融合与应用 [1]
博泰车联与商汤智能科技订立合作框架协议 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在智能网联汽车等相关领域的融合与应用
智通财经· 2025-10-08 07:13
合作框架协议概述 - 公司与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订立合作框架协议 [1] - 协议于2025年10月7日签署并生效 期限为2年 [1] - 合作基于资源互补、优势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 旨在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1] 合作目标与领域 - 合作旨在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在智能网联汽车等相关领域的融合与应用 [1] - 合作聚焦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 [1]
博泰车联(02889.HK)与商汤智能科技订立合作框架协议 共推AI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应用
格隆汇· 2025-10-08 07:09
合作概况 - 博泰车联与商汤智能科技于2025年10月7日订立合作框架协议 [1] - 合作框架协议自订立之日起生效,期限为2年 [1] - 合作基于资源互补、优势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旨在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1] 合作内容与目标 - 合作旨在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在智能网联汽车等相关领域的融合与应用 [1] - 商汤智能科技为商汤-W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1]
博泰车联(02889) - 自愿公告订立合作框架协议
2025-10-08 06:26
合作协议 - 博泰车联网与商汤智能科技于2025年10月7日订立2年合作框架协议[4][5] 研发合作 - 共同研发多模态人机交互等系统及平台,探索人形机器人领域[6][8] - 利用AI大模型分析V2X传感数据,构建车路协同平台[8] 市场策略 - 结合双方资源拓展国际市场[10]
从自动驾驶测试到数据跨境流动 法治始终与创新同频共振
齐鲁晚报· 2025-10-07 22:58
今年夏天,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上海发放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8家企业获得了这种示范运营牌照,获准车辆在示范区 范围内运营。自动驾驶测试道路范围也由浦东金桥区域扩展到花木、张江、世博园区等区域。 202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规定,要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为了推 动了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商业化落地,2022年11月23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 新应用规定》,并于2023年2月1日起施行。这也是我国首部针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的地方性法规。这一规定适用于在浦东新区划 定的特定路段和区域。它明确了无人驾驶车辆能且只能在依法划定的范围内开展运行。 没有驾驶员,但是这辆车却可以精准地识别信号灯、礼让行人,还能流畅地减速、变道或绕行。这样酷的一幕,如今已经是浦东新区的日常 了。 在这个假期中,您有没有在旅途中打到一辆自动驾驶的网约车?买到一个机器人制作的冰激凌?又或是利用一些AI软件,把随手拍的出游照 片秒修大片?如果没有去旅行,坐在家中,您是否在直播间里抢购到心仪已久的好物,享受 ...
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召开在即,这些亮点值得关注
新华网· 2025-10-07 12:09
以"汇智聚能 网联无限"为主题的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将于10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亦庄北人 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汇聚多元智慧成果。大会期间将组织发布"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成效、网络技术、可信数据空 间、"人工智能+汽车"等热点领域的多项报告,呈现"十四五"期间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成果,全面展示新 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生态。(记者 唐诗凝)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本届大会将全面升级"3+3+6+N"框架结构,包括举办开幕式、全体 大会、闭幕式3场全体会议,围绕产业政策、国际合作、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方向举办3场圆桌会,围绕政 策、技术、安全、人工智能、应用、数据等方向设置6场主题论坛,召开基础设施、芯片、通信、生 态、保险等方向的多场边会。 【纠错】 【责任编辑:赵文涵】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任、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组委会秘书长瞿国春说,大会期 间,200余位国内外政策制定者、国际组织代表、院士和企业家将聚焦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前沿技术风 向、产业趋势、应用实践、创新成果展开交流分享。本届大会呈现诸多亮点: 把脉科技前沿动态。聚焦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数据利用、芯片等前沿科技在汽车产业的应用创 ...
会赛“双引擎”发力,北京亦庄新能源产业焕新城市活力
环球网· 2025-10-05 11:17
活动概览 - 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与GT新能源嘉年华于10月在北京亦庄同期举办,形成“理论研讨+实践展演”的产业联动闭环 [1] -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于10月16日至18日举办,是我国首个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会议 [1] - GT新能源嘉年华于10月17日至19日接棒登场,包含专业赛道表演和静态展区 [2] 行业活动与内容 -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以“汇智聚能 网联无限”为主题,升级为“3+3+6+N”框架结构,包括3场全体会议、3场圆桌会、6场主题论坛和N场覆盖芯片、通信等细分领域的边会 [1] - 大会汇聚20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发布“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成效等多项报告 [2] - GT新能源嘉年华活动中,华家班特技团队进行四车180°甩尾、单边车巡游等表演以展现新能源汽车性能极限 [2] - 国家信创园广场静态展区汇集奔驰、奥迪、保时捷、比亚迪、小米、丰田、极狐等7家车企的10辆新车,日间对购票观众开放,夜间免费向市民开放,形成“专业赛事+全民体验”场景 [2] 经济与产业影响 - 两大活动深度联动激活区域经济活力,形成“赛事引流-消费增长-产业增收”的良性循环 [2] -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吸引芯片、通信等上下游企业集聚,并促成多项产业合作签约 [2] - GT新能源嘉年华预计将推动国家信创园周边餐饮、住宿等消费场景客流量显著增长,参考此前“E-TOWN机器人消费节”的效应 [2] - 活动巩固北京亦庄作为北京高精尖产业核心承载区的地位 [2] 技术与城市发展 -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的举办体现了北京亦庄智慧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完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覆盖范围已拓展至600平方公里 [3] - 区域初步建成了全球领先的“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环境 [3] - 公众体验环节推动智能出行理念普及,赛事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有助于区域吸引年轻人才流入 [3] - 活动从技术突破、经济增长、民生改善到品牌升级,是产业赋能城市发展的实践,未来将随着“北京亦庄·汽车智造创新城”建设持续释放产业集聚效应 [3]
聚焦人工智能等应用创新 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将在北京举办
央视新闻· 2025-10-05 08:31
大会基本信息 - 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将于10月16日至10月18日在北京举办 [1] - 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1] - 大会主题为"汇智聚能网联无限",旨在传递产业、技术、合作三方面的声音 [1] 大会内容与焦点 - 大会将聚焦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数据利用、芯片等前沿科技在汽车产业的应用创新 [1] - 会议期间将发布"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成效报告和"人工智能+汽车"等多热点领域报告 [1] - 大会将全面展示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生态 [1] 大会目标与意义 -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任表示,希望与世界各国携手面对挑战、共享发展机遇,汇集全球创新力量 [1] -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是我国首个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会议 [1] - 大会自2018年起已成功举办7届,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引领技术创新、促进国际交流、凝聚成果共识的重要平台 [1]
出行进化论:从哈啰两轮到无人驾驶的战略跃迁
经济观察报· 2025-10-03 15:03
公司战略与品牌活动 - 公司通过“哈啰号”游船沿长江巡游进行品牌宣传,活动途经重庆、宜昌、岳阳等城市并最终抵达上海,船上设有顺风车、租车、单车巨型装置及“对话气泡”互动云屏,实现用户线上寄语线下展示 [2] - 公司在上海外滩全球首发首款前装量产Robotaxi车型“HR1”,标志着其Robotaxi业务从技术研发迈向规模化、商业化落地的实质性一步 [2][6] - 公司展现出从共享单车出行平台向智能驾驶技术引领者的战略跃迁,其创新节奏与国家出行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4][6] 技术路径与架构 - 公司采用与传统分模块架构不同的“端到端L4技术体系”,该架构直接将多传感器输入映射为车辆控制指令,以提升系统响应速度与决策一致性 [6] - 端到端体系以扩散模型为核心基干,结合专家知识先验,支持多传感器输入和动态策略调整,实现对复杂交通场景的高精度理解与动态响应 [6] - 公司构建“大数据、大算力、大模型”三位一体技术底座,通过与阿里云深度合作将建成万卡级别算力集群,用于训练和迭代自动驾驶模型 [6] 核心技术与模型 - 公司与阿里云Qwen团队合作研发“道驭”百亿参数大模型,构建了数据挖掘、World Model仿真与VLA云司机基座三大云端能力 [7] - VLA云司机基座大模型具备500亿级以上参数规模,可为车端模型提供蒸馏训练支持,并能通过云舱系统在必要时替代安全员发出脱困指令 [7] - 公司强调安全是商业化基石,通过多重硬件冗余与端到端软件系统结合保障安全 [7] 车辆硬件与安全设计 - 首款前装量产Robotaxi车型HR1采用“全冗余”系统设计,从感知、计算、定位、底盘、电源、通信六大维度构建多重安全保障体系 [7] - HR1配备4个中长距雷达、4个盲区雷达、6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及多个相机,实现360度多重多模态全覆盖,并集成弹性波传感器阵列与舱内OMS相机以监测车体状态与乘客行为 [7][8] - 公司在整车工程层面与启辰汽车深度协同,共同打造Robotaxi“大平层”出行空间,提升美观性、空气动力学性能及乘坐舒适度 [8] 生态合作与商业化进程 - 公司与启辰汽车、阿里云、地平线、禾赛等产业链核心伙伴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Robotaxi从技术研发到量产落地的全链条协同 [10] - 公司与地平线签署协议,计划基于Robotaxi运营场景联合打造低成本、高安全的智能驾驶技术,合作覆盖软件算法、车规级域控制器及配套硬件技术 [10] - 公司计划在2026年实现前装车型SOP量产,覆盖超10个城市并达到万辆规模;2027年部署超5万辆正向定义面向全球的Robotaxi车型 [10] 市场布局与用户基础 - 公司已在湖南株洲启动商业化试点运营,并于9月28日宣布Robotaxi落户江苏省溧阳市启动运营,这是其全国布局的第二个项目 [11] - 公司拥有超8亿注册用户及丰富的出行生活服务矩阵,包括共享两轮、顺风车、打车等,海量用户为自动驾驶算法训练提供数据基础 [11][13] - 公司战略路径清晰,从共享单车解决“最后一公里”,逐步拓展至租电动车、顺风车和打车服务,未来Robotaxi将无缝嵌入现有生态 [13] 行业政策与市场前景 - 2024年初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通知,政策为行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并预示自动驾驶产业将迎快速发展期 [4][5] - 全国已有多个城市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道路,总里程超过15000公里,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推出了更开放的商业化试点政策 [14] - 2023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达118.5亿元,瑞银报告预测到本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Robotaxi服务市场规模有望达1830亿美元,届时将有约400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投入运营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