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学者连发4篇Cell论文,登上Cell期刊封面
生物世界· 2025-07-11 16:40
脑图谱研究系列成果 - 由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等30多家机构组成的300人团队在Cell、Neuron等期刊集中发表10篇脑图谱研究论文[2][3] - 研究成果登上Cell期刊封面,并以专题形式推介,同时发表评述文章总结科学发现与未来方向[3][30] - 研究揭示了小鼠和灵长类动物大脑中多种细胞类型及其连接情况,封面展示猕猴凝视星空勾勒大脑轮廓[5] 猕猴屏状核多模态图谱 - 全球首个猕猴屏状核多模态图谱研究,对227750个细胞进行单核RNA测序,鉴定出48种转录组定义的细胞类型[7] - 比较猕猴、狨猴和小鼠转录组发现猕猴特有细胞类型,通过逆行示踪剂确定4个不同神经元分布区[7] - 整合单细胞核转录组、时空组和联接组学数据,首次构建非人灵长类屏状核多模态图谱,填补研究空白[8] 猕猴前额叶皮层单神经元投射研究 - 为猕猴前额叶皮层重建2231个单神经元投射图谱,确定32种神经元亚型[13] - 发现每种亚型在形态、轴突投射和终末树突分布方面均具独特性,识别出子域连接网络和大量局部轴突[13] - 相比小鼠,猕猴前额叶皮层投射组目标特异性更高、侧支更少,树突更小,揭示灵长类高级认知功能结构基础[13] 小鼠全身神经系统成像技术 - 开发超高速小鼠全身亚细胞分辨率三维成像技术blockface-VISoR,40小时内完成微米级全身成像[20] - 首次实现全身神经系统高分辨率三维重建,绘制精细外周神经图谱,将连接组学拓展至大脑之外[21] - 技术可定位交感神经分支分布模式,阐明迷走神经单根纤维精细结构及器官投射路径[20] 猕猴大脑细胞类型特异性增强子 - 通过单细胞RNA和ATAC测序结合体内筛选,确定一组驱动特定细胞类型靶向基因表达的增强子[27] - 开发基于重组酶的双增强子正交策略,提升标记策略特异性,验证可监测和操控猕猴视觉皮层活动[27] - 建立灵长类大脑不同细胞类型特异性标记工具集,突破传统转基因策略局限[28] 其他研究成果 - 小鼠全脑单细胞空间转录组图谱研究[32] - 单神经元投射组揭示小鼠大脑躯体感觉上行通路组织结构[33] - 空间解析阿尔茨海默病海马图谱分子通路与诊断[35] - 单细胞分辨率下小鼠脑内出血时空转录组图谱[37] - 哺乳动物下丘脑发育细胞类型转录保守性和进化差异性研究[39] - 基因组进化重塑羊膜动物大脑细胞类型多样化研究[41]
天大药业(00455.HK)7月11日收盘上涨11.11%,成交5.99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7-11 16:27
市场表现 - 7月11日港股收盘恒生指数上涨0.46%报24139.57点 天大药业股价上涨11.11%至0.15港元/股 成交量42.8万股 成交额5.99万港元 振幅22.22% [1] - 最近一个月天大药业累计跌幅3.57% 今年以来累计跌幅20.12% 同期恒生指数涨幅19.78% [2]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营业总收入3.06亿元 同比减少37.99% 归母净利润-5683.2万元 同比减少154.07% [2] - 毛利率46.08% 资产负债率33.9% [2] 行业估值 - 药品及生物科技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2.79倍 行业中值6.7倍 [3] - 天大药业市盈率-4.73倍 行业排名第138位 低于同业公司如其他精优药业(0.86倍)、金斯瑞生物科技(1.41倍)、东瑞制药(3.03倍)等 [3]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涵盖中医药全产业链 包括创新药物研发、医疗科技、中医诊疗及健康管理 建立中药材品质"天大标准" 创办新型中医馆"天大馆" [4] - 产品线覆盖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健康产品及医疗器械 涉及心脑血管、儿科、抗肿瘤等治疗领域 拥有"和谷"、"托康"等健康品牌 [4] - 通过"云上天大馆"平台整合互联网技术 实现线上线下中医药服务融合 提供远程诊疗及专家会诊 [4] 市场布局 - 以中国市场为基础 在深圳和珠海设立营销中心 通过分销网络覆盖全国 同时拓展港澳、澳大利亚及欧美市场 [4] - 战略定位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 辐射全球的医药健康服务提供商 构建全球健康管理及慢病防治体系 [4]
36氪精选:换血、嗑药、砸钱,硅谷富豪流行「续命潮」
日经中文网· 2025-07-11 16:15
36氪 . 36氪是服务中国新经济参与者的卓越品牌和开创性平台,提供新锐深度的商业报道,强调趋势和价值,我们的slogan是: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文 | 张钰铮 编辑 | 方婷 封面来源 |reuters 为了返老还童,跟儿子换血,当过两年摩门教传教士,每天吃上百片补剂,被称为"姨化吸血鬼"。和这位追求永生的硅谷狂人比,各位是更信他,还是更信 秦始皇? 编者荐语: 日经中文网与36氪开展内容交换合作。将精选36氪的精彩独家财经、科技、企业资讯,与读者分享。 以下文章来源于36氪 ,作者张钰铮 方婷 但当我们采访到这位布莱恩·约翰逊时,他却说, 他想要的,既不是长生不老,也不是青春永驻。 追求抗衰的目的是什么?"不要死" 在采访中,布莱恩·约翰逊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未来的人类会如何评价本世纪?对此他的答案是: 1、人类孕育出了超级人工智能;2、人类意识到自己将不 再死亡。 虽然"不再死亡"并不意味着"永生",但人类如今能看到一个非常清晰的前景:通过先进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我们不用再去设想自己只能活到70岁、80 岁、90岁或100岁,我们甚至不知道生命的终点会在哪里。 "在这个由AI引领的新世界中,我决定成 ...
康方生物(09926):依沃西多项适应症全面推进,I/O+ADC布局差异化显著,上调目标价
交银国际· 2025-07-11 12: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依沃西海外注册和适应症拓展全速推进,下一代I/O基石潜力初显,合作伙伴将基于III期HARMONi研究数据向FDA递交依沃西单抗治疗2L+ EGFRm NSCLC的上市申请,看好其海外审批前景,今年康方在内地启动多项III期研究,上调依沃西中国经PoS调整销售峰值至71亿元人民币 [7] - 卡度尼利海外开发启动肝癌研究,获批第三项适应症用于一线宫颈癌全人群,有机会参与医保谈判,海外启动联合仑伐替尼的II期研究针对二线肝癌,预计未来2 - 3年有更多资产海外注册上市/BD潜在路径 [7] - 差异化ADC开发战略渐入佳境,首个ADC(HER3)进入临床,首个双抗ADC AK146D1完成首例患者入组,致力于打造"I/O + ADC 2.0"战略 [7] - 催化剂丰富,上调目标价至140港元(原115港元),维持买入评级,短期重点催化剂包括海外申报及数据公布、研究发表、医保谈判结果、早期项目推进等 [7] 股份资料 - 52周高位116.10港元,52周低位38.30港元,市值97,082.29百万港元,日均成交量6.63百万,年初至今变化78.42%,200天平均价76.80港元 [4] 财务数据一览 收入及利润 - 2023 - 2027E年收入分别为4,526、2,124、3,506、5,404、8,053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440.3%、 - 53.1%、65.1%、54.2%、49.0% [6] - 净利润分别为2,220、(446)、402、1,682、3,312百万人民币,每股盈利分别为2.41、(0.60)、0.47、1.98、3.89人民币 [6] 盈利预测变动 - 2025E - 2027E营业收入新预测较前预测分别变动 - 14%、 - 11%、 - 7%,毛利润变动 - 15%、 - 11%、 - 7% [8] DCF估值模型 - 2026E - 2035E收入从5,404百万人民币增长至24,110百万人民币,自由现金流现值43,360百万人民币,终值现值70,337百万人民币,企业价值113,696百万人民币,股权价值125,665百万港元,每股价值140.00港元 [9] 财务比率 - 2023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97.1%、86.4%、89.6%、89.9%、90.5%,ROE分别为49.1%、(6.6)%、5.5%、18.0%、24.6% [16] 交银国际医药行业覆盖公司 - 康方生物等多家公司有评级及目标价,如康方生物评级买入,收盘价108.30港元,目标价140.00港元,潜在涨幅29.3% [13]
疫苗ETF(159643)涨超1.3%,创新药支持政策持续加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1 11:28
国家医保局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政策 - 国家医保局联合卫健委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6条全链条支持政策 包括研发支持 医保准入 临床应用等五个方面 [1] - 政策明确医保数据可用于创新药研发 探索为研发提供医保数据服务 推动真创新和差异化创新 [1] - 医保准入综合考虑基金承受能力 临床需求等因素 形成符合药品临床价值的支付标准 [1] - 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保错位发展 探索同步结算 [1] - 创新药进医保时间显著缩短 从获批到纳入医保已降至1年左右 约80%的创新药可在上市2年内纳入医保 [1] - 2024年简易续约药品平均降幅仅为1.2% 近80%以原价续约 [1] - 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快速增长 2024年原保险保费收入达9773亿元 同比增长8.2% [1] 疫苗ETF及疫苗生科指数 - 疫苗ETF跟踪的是疫苗生科指数 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2] - 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涉及疫苗研发 生产 销售及生物科技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覆盖疫苗产业链各环节 [2] - 指数旨在反映中国疫苗及生物科技行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具有突出的专业性和成长性特征 [2]
CXO龙头药明康德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翻倍,全市场CXO含量最高的港股医疗ETF(159366)备受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7-11 10:28
市场表现 - 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932069)强势上涨2 49% 成分股凯莱英(06821)上涨10 86% 药明康德(02359)上涨9 34% 昭衍新药(06127)上涨8 55% [1] - 港股医疗ETF(159366)上涨2 28% 跟踪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 覆盖50只医疗器械、医疗商业与服务、制药与生物科技服务等领域港股通证券 [1][4] - Wind香港概念板块中 CRO板块指数上涨3 29% 创新药板块上涨2 09% 显示医疗细分领域领涨 [2] 公司业绩 - 药明康德25H1预计营收208亿元(同比+20 64%)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长24 24% 归母净利润85 61亿元(同比+101 92%)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63 15亿元(同比+44 43%) [2] - 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 7% 包括药明生物(02269)、京东健康(06618)、阿里健康(00241)等龙头企业 [4] 行业动态 - CXO及科研上游行业受益于创新药投融资环境改善 内需CRO和科研上游订单边际改善 外需CDMO因中美关税和谈有望估值修复 [3] - 医药设备领域受政策推动 2024年换新政策虽延迟但招标好转 下半年财政补贴政策预期强化 国产设备出海因性价比优势或加速 [3] - 港股医疗ETF(159366)聚焦AI制药+CXO+医疗器械等稀缺医疗龙头 支持T+0交易机制 [3][4]
港股融资持续火热 “科技+消费”成为主力|港美股看台
证券时报· 2025-07-11 07:54
港股融资市场概况 - 2025年以来港股股权融资规模达2879.82亿港元 同比大增350.56% [1] - 上半年IPO集资额1070亿港元 较去年全年增长22% 暂列全球第一 [2] - 2025年配售发行规模1569.85亿港元 已超2023-2024年之和1206亿港元 [5] 历史对比数据 - 2023-2024年IPO融资额均未超千亿港元(463.34亿/881.47亿) [4] - 2023-2024年再融资规模(配售为主)分别为661.61亿/545.99亿港元 [4] - 2025年上半年融资规模已超2022年全年2809.46亿港元 [5] 龙头企业驱动效应 - IPO前10大项目中3家超百亿港元:宁德时代410亿(占比超30%)、恒瑞医药、海天味业 [7] - A+H公司占前10大IPO项目70%(7家为A股公司) [7] - 再融资前10大项目中比亚迪/小米合计861亿港元 占比超50% [7] - 比亚迪再融资创全球汽车业近10年纪录 规模仅次于2021年美团65.9亿美元项目 [7] 行业分布特征 - 募资前三行业:技术硬件与设备、资本货物、汽车与汽车零部件 [9] - 超百亿港元行业还包括:生物医药、软件服务、食品饮料、材料等 [9] - "科技+消费"双轮驱动:科技聚焦AI/新能源/机器人 消费覆盖潮玩/茶饮/医美等11个细分赛道 [11] 产业动态背景 - 景气行业(新能源/AI/生物医药等)面临技术竞争与出海压力 加速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12]
吴江开发区织密校企合作共赢网
新华日报· 2025-07-11 07:02
核心观点 - 吴江开发区通过"企业出题、共同答题、市场阅卷"模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技术转化和人才培育[1][2][4] - 开发区聚焦"4+2+1"产业体系强链补链,形成高端制造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7][8] - 政企协同构建人才服务新生态,通过资本赋能、平台搭建和政策支持吸引创新创业人才[9][10][11] 产学研合作模式 - 苏州欣协生物联合上海交大研发国内首台全自动细胞制备一体机"昆仑",降低75%研发生产成本[2] - 西安交大与苏州中成新能源共建压缩机技术研究院,提升新能源汽车电动涡旋压缩机市场占有率[3] - 开发区与全国百所院校合作建立校园招聘网络,暑期吸引清华、哈工大等高校数百名学生实践[4] 产业布局与项目 - 亨通光纤投入300万元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大容量模分复用通信光纤[6] - 亨芯石英投入1000万元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攻关高纯度合成石英制备技术[6] - 汽车产业联盟拥有70余家电子零部件企业,含1家上市公司和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7] 创新生态建设 - PNP机器人专注具身智能解决方案,成为人形机器人操作策略验证首选平台[9] - 东运创投首创"科技+人才+基金"模式,全周期服务硬科技企业[11] - 开发区拥有1家国家级孵化器、6家省级众创空间,培育280余名市级以上人才[11]
港股融资持续火热 “科技+消费”成为主力
证券时报· 2025-07-11 06:04
港股融资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港股股权融资规模达2879.82亿港元,同比大增350.56% [1] - 2025年上半年IPO集资额超1070亿港元,较去年全年增长22%,暂列全球第一 [1] - 2025年再融资规模达1569.85亿港元,超过2023年和2024年之和1206亿港元 [2] 融资规模历史对比 - 2023年和2024年港股IPO融资额分别为463.34亿港元和881.47亿港元,均未超千亿港元 [2] - 2023年和2024年再融资规模分别为661.61亿港元和545.99亿港元,同样未超千亿港元 [2] - 2025年上半年融资规模已超过2022年全年2809.46亿港元 [2] 龙头企业融资贡献 - 宁德时代IPO募资410亿港元,占2025年IPO总额超三成 [3] - 恒瑞医药、海天味业IPO募资超百亿港元,三花智控达93亿港元 [3] - 前10大IPO项目中7家为A股公司,前5家均为A+H公司 [3] - 比亚迪和小米集团再融资合计861亿港元,占再融资总额超五成 [3] - 比亚迪再融资创全球汽车行业近10年最大股权再融资纪录 [4] 行业融资特征 - 技术硬件与设备、资本货物、汽车与汽车零部件为募资规模前三行业 [5] - 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软件与服务,食品饮料与烟草,材料Ⅱ等行业募资超百亿港元 [5] - 科技板块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新材料、机器人及高端制造 [5] - 消费板块涵盖潮玩、新式茶饮、宠物、黄金饰品、化妆品、医美等细分赛道 [5] - 景气行业面临技术竞争及出海压力,加速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6]
研究实现小鼠全身“高清全景成像” 高效绘制周围神经亚细胞级图谱
经济观察网· 2025-07-10 23:27
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开发出世界最快的小动物全身亚细胞级高清三维成像技术,实现周围神经系统精细图谱高效绘制[1] - 新技术突破现有技术瓶颈,首次在小鼠全身尺度实现亚细胞分辨率解析周围神经系统复杂长程通路结构[1] - 团队提出"样品原位切片+切面三维成像"策略,研发blockface-VISoR成像系统和ARCHmap样品制备流程[3] 技术细节 - VISoR技术可在1.5小时内完成小鼠全脑亚微米分辨率成像,并实现猕猴全脑亚细胞分辨率三维成像[2] - ARCHmap-blockface-VISoR技术在40小时内完成成年小鼠全身均一亚细胞分辨率三维成像,获得单通道约70TB原始图像数据[3] - 目前已累计采集数十只小鼠数据,总量超过4PB[3] 应用价值 - 新技术兼容转基因、荧光蛋白标记和免疫荧光等神经科学常用标记方法[4] - 已应用于揭示小鼠全身周围神经精细结构,包括脊神经元跨节段投射特征和迷走神经整体投射构架[4] - 技术有望建立周围神经连接图谱研究新范式,在发育生物学、系统解剖学和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应用前景[4] 技术优化方向 - 下一步计划通过双相机或多相机成像实现多通道图像同时采集,提高数据采集效率[4] - 将探索该技术在更大尺度生物样品成像领域的应用[4] 研究支持 - 研究成果发表于《细胞》期刊[4] - 研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等支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