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建筑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苏博特(603916):24营收显韧性,1Q盈利修复进行时
华泰证券· 2025-04-29 15: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9.50元 [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苏博特2024年营收显韧性,盈利略低于预期,主因减值略高;1Q25收入增速修复,考虑基建投资或推动产品需求好转,维持“买入”评级 [1] - 公司转型有成效,下游基建占比或提升,2025年专项债发行加速、重大项目落地,有望推动产品需求向好,产能利用率修复带动盈利能力提升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营收与盈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35.55亿元(yoy -0.75%),归母净利9588.11万元(yoy -40.24%);Q4营收10.80亿元(yoy +7.33%,qoq +18.36%),归母净利1727.38万元(yoy -9.01%,qoq -31.77%);1Q25收入6.82亿元(yoy +17.81%),归母净利2432.83万元(yoy +15.36%) [1] 各业务收入与毛利率情况 - 2024年高性能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功能性材料/检测技术服务分别实现收入18.6/0.5/6.7/7.6亿元,同比 -8.8%/-52.0%/+29.5%/+0.8%;综合毛利率32.79%,同比 -2.33pct;各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6.79%/22.42%/30.47%/52.86%,同比 -4.42/+0.38/-0.89/+1.51pct;1Q25综合毛利率33.64%,同比 -1.40pct [2] 期间费用与现金流情况 - 2024年期间费用率25.20%,同比 -1.28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分别为10.6%/8.0%/5.2%/1.4%,同比 +0.1/-0.5/-0.9/-0.02pct;1Q25期间费率同比 -4.45pct至29.64% [3] - 2024年信用及资产减值合计计提1.12亿元,同比多计提54.2%;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入5.8亿元,同比 +57.0%,收现比/付现比分别为100.3%/77.0%,同比 -9.2/-22.1pct;1Q25经营性净现金流0.96亿元,同比 +111.5%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6/2.1/2.4亿元(前值2025 - 2026年1.5/1.9亿元,上调10%/6%) [4] - 可比公司2025年Wind一致预期PE均值为19.5倍,给予公司2025年25倍PE(前值2025年25x),目标价9.50元(前值8.61元) [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3,582|3,555|3,849|4,417|5,046| |+/-%|(3.58)|(0.75)|8.27|14.74|14.2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160.45|95.88|163.60|205.55|240.85| |+/-%|(44.28)|(40.24)|70.63|25.64|17.17|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0.37|0.22|0.38|0.48|0.56| |ROE (%)|4.95|3.61|4.72|5.45|6.00| |PE (倍)|20.01|33.48|19.62|15.62|13.33| |PB (倍)|0.76|0.75|0.73|0.71|0.69| |EV EBITDA (倍)|8.37|9.23|9.30|8.30|7.89| [6] 可比公司估值表(2025/4/28) |公司名称|股票代码|收盘价(元)|市值(亿元)|每股收益(元)(2024A/2025E/2026E/2027E)|PE(2024A/2025E/2026E/2027E)| |----|----|----|----|----|----| |国检集团|603060 CH|6.27|50|0.25/0.32/0.35/0.34|24.75/19.62/18.17/18.56| |华测检测|300012 CH|11.23|189|0.55/0.62/0.70/0.76|20.42/18.03/16.06/14.71| |垒知集团|002398 CH|4.50|31|0.07/0.24/0.31/0.40|64.29/18.46/14.36/11.29| |建研院|603183 CH|3.93|20|0.12/0.18/0.20/0.23|32.75/21.80/19.28/17.25| |平均值| - | - | - | - |35.55/19.48/16.97/15.45| |苏博特|603916 CH|7.42|32|0.22/0.38/0.48/0.56|33.48/19.62/15.62/13.33| [12] 盈利预测(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 包含2023 - 2027E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各项财务指标预测,如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 [21]
伟星新材(002372):收入/净利润同比下滑 仍需等待需求回暖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3
收入同比下滑,毛利率承压。25 年3 月,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1123 万平方米,同比-0.88%。自24 年4 月起,商品房单月销售面积虽同比降幅整体呈收窄态势,但仍未转正。持续萎缩的下游市场给建材企业 经营带来压力,并持续至今。25 年Q1 公司实现收入8.95 亿元,同比-10.20%。收入下降对规模效应的 发挥带来一定影响,25Q1公司毛利率40.45%,同比-1.03pct。 事件:公司发布2025 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收入8.95 亿元,同比-10.20%;归母净利润1.14 亿 元,同比-25.95%;扣非归母净利润1.14 亿元,同比-19.42%。 实施大额分红,积极回报股东。2024 年中期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1.00 元(含税),共 计派发1.57 亿元,并于2024 年9 月26 日实施完毕。2024 年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5.00 元(含税),共计派发7.86 亿元。公司2024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为9.43 亿元,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净利润的99.00%。 公司敢于高额分红的底气在于主业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低负债率以及极强的偿 ...
银龙股份(603969):2025Q1业绩同比高增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0
财务表现 -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5亿元,同比增长23.70%,为2022年以来同期最高增速 [1][2] - 归母净利润0.7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6.97%,增速显著高于营收 [1][2] - 销售毛利率23.82%,同比提升1.92个百分点,净利率12.48%,同比提升4.06个百分点 [3] - 期间费用率9.76%,同比下降5.58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下降4.34/1.13个百分点 [3] 业务驱动因素 - 预应力材料和混凝土制品两大主营业务均实现增长,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 [2][3] - 业务结构优化带动毛利率改善,叠加费用控制强化盈利水平 [3] - 公司在手订单饱满,铁路建设、公路桥梁等基建需求提供短期支撑 [4] 行业与战略布局 - 公司为预应力钢材和轨道板领域民营龙头,具备全产业链布局和技术品牌优势 [4] - 中长期增长点包括:细分产品渗透率提升、海外业务拓展、新能源投资等多元化布局 [4]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分别为36.51亿/42.22亿/48.04亿,年复合增速16.3% [4] - 同期归母净利润预测3.31亿/4.33亿/5.25亿,年复合增速30.4% [4]
北新建材(000786):Q1石膏板保持韧性,一体两翼持续推进
中邮证券· 2025-04-28 20: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公司石膏板主业保持韧性,预计销量小幅增长,防水、涂料、国际化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均有增长 [5] - 25Q1公司毛利率略有提升,期间费用率上升,净利率小幅下降,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增加 [5] - 公司推进“一体两翼,全球布局”战略,主业有定价能力,盈利稳定,新业务和新区域有望快速增长 [6] - 预计公司25 - 26年收入分别为297亿、332亿元,同比+15.1%、+11.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6亿、51.7亿元,同比+25.1%、+13.4%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29.53元,总股本16.90亿股,流通股本16.32亿股,总市值499亿元,流通市值482亿元 [3] - 52周内最高/最低价为36.03 / 23.20元,资产负债率24.0%,市盈率13.68,第一大股东是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3] 事件 - 公司发布25年一季报,25Q1实现收入62.46亿元,同比+5.09%;归母净利润8.42亿元,同比+2.46%;扣非归母净利润8.19亿元,同比+3.53% [4] 点评 - 主业石膏板保持韧性,预计销量小幅增长,25Q1防水业务收入10.54亿,同比增长10.54%,净利润0.43亿,同比增长19.89%;涂料业务收入9.08亿,同比增长111.44%,净利润0.44亿,同比增长48.17%;国际化业务收入增长73%,净利润增长143.08% [5] - 25Q1公司毛利率28.94%,同比提升0.29pct,期间费用率13.69%,同比+0.3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同比分别+1.0/-0.2/-0.5pct,净利率为13.68%,同比小幅下降0.27pct,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2.2亿元,同比多流出1.96亿元 [5] 一体两翼推进与盈利预测 - 公司推进“一体两翼,全球布局”战略,主业石膏板有定价能力,盈利稳定,新业务和新区域有望快速增长 [6] - 预计公司25 - 26年收入分别为297亿、332亿元,同比+15.1%、+11.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6亿、51.7亿元,同比+25.1%、+13.4%;对应25 - 26年PE分别为10.9X、9.7X [6]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亿元)|258|297|332|365| |增长率(%)|15.14|15.07|11.81|9.86| |EBITDA(亿元)|51.17|62.46|68.78|72.6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亿元)|36.47|45.60|51.71|55.63| |增长率(%)|3.49|25.05|13.40|7.57| |EPS(元/股)|2.16|2.70|3.06|3.29| |市盈率(P/E)|13.68|10.94|9.65|8.97| |市净率(P/B)|1.94|1.76|1.58|1.43| |EV/EBITDA|10.18|7.56|6.30|5.41| [8]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2025 - 2027E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5.1%、11.8%、9.9%,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4.9%、13.3%、7.5%,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5.0%、13.4%、7.6% [11] - 获利能力:2025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29.0%、29.2%、29.9%,净利率分别为15.3%、15.6%、15.2%,ROE分别为16.1%、16.4%、16.0%,ROIC分别为15.2%、15.6%、15.1% [11] - 偿债能力:2025 - 2027E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2.9%、22.4%、21.8%,流动比率分别为2.01、2.39、2.75 [11] - 营运能力:2025 - 2027E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1.37、11.21、11.12,存货周转率分别为7.51、7.36、7.27,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81、0.83、0.82 [11] - 现金流量表:2025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58亿、64亿、69亿,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 3亿、 - 4亿、 - 6亿,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 24亿、 - 21亿、 - 22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分别为30亿、38亿、41亿 [11]
三和管桩: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3460.13万元,同比增长418.95%
快讯· 2025-04-28 16:56
三和管桩(003037)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3.92亿元,同比增长10.07%。净利润3460.13万 元,同比增长418.95%。 ...
北交所行业周报:本周北证50小幅回调,下周天工股份申购-20250428
国海证券· 2025-04-28 16: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行业基本面向好,行业指数领先沪深 300 指数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北证 50 指数经历前两周持续上涨后本周小幅回调,短期波动不改中长期配置价值,中长期看北交所值得重点关注业绩稳定增长、估值处于合理水平的优质标的,继续看好 2025 年北交所板块投资价值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北交所行情简介 北交所整体行情 - 截至 2025 年 4 月 25 日,北证 A 股成分股 265 个,平均市值 27.60 亿元 [9] - 本周(2025.4.21 - 2025.4.25)北证 50 指数涨跌幅 -2.16%,收盘 1300.19 点;同期沪深 300、创业板指、科创 50 涨跌幅分别为 +0.38%、+1.74%、-0.40% [9] 北交所个股及行业行情 - 本周个股上涨 47 只、下跌 215 只、平盘 3 只,上涨比例 17.74%,上涨比例周环比下降 51.32pct [14] - 本周涨跌幅前五的行业为建筑材料、环保、美容护理、家用电器、交通运输,涨跌幅分别为 3.32%、1.39%、0.56%、0.42%、-0.44%;涨跌幅后五的行业为食品饮料、有色金属、传媒、农林牧渔、轻工制造,涨跌幅分别为 -12.29%、-8.87%、-8.39%、-8.15%、-7.31% [20] 北交所流动性跟踪 - 本周北证 50 日均成交额 300.66 亿元,较上周下跌 8.00%,区间日均换手率为 3.94%,环比 +0.26pct [23] 北交所新股更新 北交所本周新股 - 本周无新股上市 [26] 审核更新 - 本周新增 1 家企业上会通过(广信科技)、1 家企业提交注册(宏远股份),下周上会 0 家、申购 1 家(天工股份)、上市 0 家 [3][26] 北交所公告精选 - 一诺威计划竞买淄博齐景转让的标的资产,拟对外投资金额预计不超过 1.60 亿元,本次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28] - 禾昌聚合以自有资金在新加坡设立全资子公司 HCJH PTE. LTD.,注册资本为 100 新加坡元,折合人民币约为 551.80 元 [28] - 沪江材料预计 2025 年为全资子公司沪汇包装及惠州沪江提供担保,担保额度总计不超过 15,000 万元 [29] - 新安洁关联方为公司及子公司申请总额不超过 2.8 亿元的贷款(授信)提供无偿担保,公司及其他关联方为子公司申请总额不超过 7,500 万元的借款(授信)提供无偿担保,本议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2024 年度预计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共计 3,085.17 万元 [30] - 欧福蛋业拟使用募集资金及自筹资金合计 5,000.00 万元人民币对全资子公司四川欧福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四川欧福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1.50 亿元整 [31]
粤开市场日报-20250428
粤开证券· 2025-04-28 16:29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28日A股主要宽基指数多数收跌,个股涨少跌多,沪深两市成交额缩量,申万一级行业涨少跌多 [1] 市场回顾 指数涨跌情况 - 沪指跌0.20%,收报3288.41点;深证成指跌0.62%,收报9855.20点;创业板指跌0.65%,收报1934.46点;科创50跌0.17%,收报1002.83点 [1] - 全市场1215只个股上涨,4105只个股下跌,89只个股收平,沪深两市成交额合计10563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约573亿元 [1] 行业涨跌情况 - 申万一级行业中仅银行、钢铁、公用事业、家用电器和传媒行业上涨,涨幅分别为0.98%、0.53%、0.39%、0.17%和0.02% [1] - 房地产、综合、社会服务、汽车和建筑材料领跌,跌幅分别为3.66%、2.52%、2.19%、1.59%和1.57% [1] 板块涨跌情况 - 涨幅居前概念板块为银行、医药商业、连板、网络游戏、黄金珠宝、稀土、电力、IDC、虚拟现实、工业金属、创新药、半导体、富时罗素、白马股 [2] - 概念板块中乳业、高送转、仿制药回调 [11]
科学家利用菌丝体开发新型建筑材料,可自我生长修补裂缝
synbio新材料· 2025-04-28 12:11
新型生物建筑材料研究 - 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研发出由真菌菌丝体和细菌组成的新型生物活性建筑材料 该材料具有自我维护能力 可通过生长修补裂缝并净化污染环境 [2] - 材料利用真菌Neurospora crassa的菌丝体作为支架 通过细菌生物矿化形成类似骨骼的结构 活性可维持一个月 具有重量轻 能耗低 可生长成复杂形状的特性 [2] - 研究团队参照皮质骨结构设计菌丝体支架 通过人工设计内部孔隙实现生物矿化溶液和营养运输 未来可能实现更复杂的内部微结构 [2] 生物矿化材料发展现状 - 当前生物矿化材料强度不足 无法完全替代混凝土 需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并解决大规模种植问题 包括现场种植的可能性 [4] - 与传统水泥(占全球CO2排放5%-8%)相比 生物矿化材料制造过程更可持续 但需将微生物活性维持数月或数年以拓展应用场景 [4] - 真菌菌丝体作为硬材料支架的应用尚属新兴领域 该研究为生物材料在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方向 [4] 生物基材料行业动态 - 内蒙古通辽落地30万吨/年全生物降解材料项目 总投资20亿元 [6] - 恒逸石化2023年营收达1254 63亿元 计划重点突破生物基材料等前沿领域 [6] - 华恒生物2023年营收21 78亿元 主产品面临市场竞争加剧 正寻求生物基材料领域战略合作 [6] - 肆芃科技联合天津工生所推动甲醇到生物基材料的"一碳生物制造"技术 [6]
中金公司 政治局会议联合解读
中金· 2025-04-27 23: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快运用财政政策,适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聚焦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等政策,虽美国关税政策增加出口不确定性,但上市公司以内需为主,稳增长政策落地有望支撑企业盈利,二季度债券收益率预计下行,投资可关注内需、科技等板块[1] 各部分总结 宏观政策 - 财政政策加快运用,2025 年国债和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明显加快,截至 4 月 25 日,进度分别为 25.6%和 25.8%,预计 5 - 6 月债券发行提速,以防范风险和解决欠款问题[1][3] - 货币政策适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创新结构性工具,美元贬值和人民币汇率稳定为降息提供空间[1][5] - 消费领域通过金融工具加强支持,以“两新”为抓手推动消费增长[6] - 房地产聚焦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住建部计划扩大规模,提出高品质住房供给及优化收储政策[1][7] - 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需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足财政和货币政策[10] 行业影响 - 美国关税增加中国出口不确定性,但上市公司对美出口占比 3% - 4%,整体海外收入占 10%,部分领域有关税豁免,稳增长政策落地有望支撑盈利[12][13] - 二季度债券收益率有下行空间,可能出现交易窗口期,受货币政策放松、财政供给变化等因素影响[14][16] - 内需相关板块如消费类龙头、电信板块,以及中长期科技进步和国产替代概念值得关注[15] 不同行业情况 - 家电行业 2025 年政策延续补贴,新增产品,提升空调补贴台数上限,优化参与门槛;中国家电产能和产业链优势明显,将加强海外布局[36][38] - 建筑建材行业实物工作量落地理想,3 月水泥产量同比增长 2.5%,地方化债政策改善企业现金流,推荐水泥、消费建材、建筑央企等板块[28][30][31] - 科技硬件行业受政治局会议支持科技创新等指示影响,中美关税加速国产替代,关注自主可控、消费电子、端侧 AI 硬件等方向[32][33] - 有色金属市场面临需求、供应、货币等多方面挑战与机遇,投资策略优先选黄金,再考虑工业金属和小金属[39][41] - 大宗商品市场呈风险偏好和成本支撑状态,国内需求政策对冲外部冲击,工业金属消费受外部冲击有压力,稳增长政策有托底作用[44][45] - 国内能源供应受关税反制影响有限,石油消费预计提前见顶;农产品价格总体平稳,部分谷物进口下滑,需注意巴西干旱影响[46][48]
长江总量联合行业 4月政治局会议解读
2025-04-27 23:1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房地产、银行、保险、资本市场、金属、建材、建筑、汽车、家电、环保、电子、服务业、人力资源、教育培训 - **公司**:滨江、建发、绿城、华润系、卫讯公司、方大特钢、华凌、宝钢、南钢、中国稀土、广晟有色、中国联塑、三棵树、北京健康、兔宝宝、鸿路钢构、智特新材、青鸟消防、四川路桥、中国建筑、中国化学、中国交建、安徽建工、隧道股份、浙江交科、中国建筑国际、中国金融国际、上海港湾、北方国际、小米、比亚迪、小鹏、吉利、新泉、博特利、新宇互光、拓普、林云、军胜、肇民科技、新坐标、雷迪克、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信家电、海尔、海信视像、TCL 电子、瀚蓝环境、兴蓉环境、洪城环境、光大环境、永新股份、伟明环保、绿色动力环保、军信股份、龙净环保、沃顿科技、碧水源、盈丰环境、福龙马、宇通重工、侨银股份、纳芯微、双邦公司、寒武纪、新元科技、奥杰科技、首旅、锦江、华住、百胜中国、海底捞、小菜园、科锐国际、北京人力资源、好未来、雪大、昂立教育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宏观政策 - **政策方向**:强调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和稳预期,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1][2] - **货币政策**:可能适时降准降息,2025 年重启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重心转向科技创新、扩大消费及稳定外贸[1][3] - **财政政策**:加快政府债发行使用,包括专项债与特别国债[1][3] - **扩内需措施**:支持服务消费,设立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扩大服务业开放试点,关注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提高[1][4] - **外贸纾困措施**:提高受关税影响企业的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加强融资支持,帮扶困难企业,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及活跃资本市场[1][5] 股票市场 - **投资关键字**:“稳”,关注宏观场景与股票市场关系,通过底部判断寻找投资机会,关注自主可控、扩内需及稳定红利主线[1][8] - **后续走势**:可能从 2018 年关税应对过渡到宏观场景变化,依赖国内央行和财政支持以及海外流动性压力,六七月之后震荡上行,大盘稳定后关注科技主线[12] 房地产行业 - **行业定调**:积极但不激进,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解决资金成本问题,创造结构性增量市场[1][13][14] - **行业周期**:处于调整下半场,最陡峭下行阶段已过,后续降幅将收窄,核心城市和重点城市高品质区域或产品可能顺销甚至涨价[16] - **股票走势**:整体处于大底部区间,在政策宽松窗口有波段式配置机会[17] - **关注企业**:核心区域、有产品力、契合高品质住宅时代精神的企业,如滨江、建发、绿城等;长期稳定价值型标的如华润系;稳定现金流、深度价值央企卫讯公司[18] 银行行业 - **降息空间**:2025 年可能实现 20 - 30bp 的存款成本率下降,为贷款端提供降息空间,银行经营保持相对稳定[19][20] - **二季度投资机会**:加速低估值修复,配置方向包括股息率优势显著的港股大行、偏防御风格的 A 股大行、招商银行等底仓品种,关注区域银行投资价值[1][22] 保险行业 - **政策变化**:预定利率可能下调,万能险最低结算利率市场化或动态调整,防范系统性风险,增配权益市场和股息类资产可能是最优解[23][24] 资本市场 - **监管思路**: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核心,高质量发展工作涉及服务行业费率调降和结构再平衡,非银板块投资价值在于风险后市场悲观预期修复[25] - **融资结构变化**:下半年可能有积极变化,不排除出台超常规政策,机会来自跌出来的机会和政策变化[26] 金属行业 - **发展方向**:扩大内需以地产链为主,支撑黑色系金属订单量,限产或减产管控将打开上涨弹性空间;自主可控关注稀土磁材相关投资;工业金属如铜铝在中美关税冲突缓和预期下有韧性,配置价值上升[27] 建材行业 - **政策影响**:稳经济诉求明确时,加码专项债支持基建,推动家庭翻新和城市更新,受益品类包括机械产业链[28] - **需求改善**:二季度基建需求预计明显改善,管材、水泥、防水等重点工程受专项债需求占比分别为 45%、35%和 25% - 30%[29] - **受益企业**:2025 年上半年中国联塑收入预计转正,看好消费建材存量链,三棵树、北京健康、兔宝宝等公司有投资价值[30][33] 建筑行业 - **政策支持**:实施积极宏观政策,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加力城市更新行动,关注稳增长与“一带一路”双主线标的[35][36] - **板块表现**:受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推动,建筑央企和地方国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下事件催化因素值得关注[37] 汽车行业 - **发展趋势**:作为内需消费重要支柱,需求从 2 月开始抬升,3 月实现两位数增速,预计五六月份进入小旺季,政策加码空间仍存在[38] - **关注车企**:小米、比亚迪、小鹏和吉利等整车企业具备强产品线和车型周期,有较好阿尔法机会[38][39] - **零部件及机器人转型公司**:一季度业绩分化,二季度回升,全球化错杀标的和机器人转型弹性品种有投资机会[40] 家电行业 - **国补政策影响**:推动终端销售和结构升级,需求前置后 3 月中下旬终端销售回升,白电更新需求主导,补贴政策支撑终端消费,国补对小家电拉动效应强[41][42][43] - **估值及关注公司**:估值不高,业绩增长主导,推荐关注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龙头公司,黑电子领域关注海信视像与 TCL 电子[47] 环保行业 - **边际变化**:深圳水价上调,与 IDC 结合打开向 ToB 端售电趋势,绿证交易推动行业向 ToB、ToC 发展,利于估值修复提速[48] - **受益公司**:瀚蓝环境、兴蓉环境等重点标的,以及龙净环保、沃顿科技等环保设备设施类公司和资源回用相关领域公司[48][49] - **化债政策影响**:地方政府一揽子化债政策加快解决拖欠账款问题,环卫服务、污水处理和垃圾焚烧等运营类方向受益[50] 电子行业 - **政策影响**:政治局会议为半导体和 AI 芯片等硬科技领域提供融资支持,国产替代仍是热门话题,关注模拟芯片替代和设备板块突破海外客户[51] - **消费电子板块**:关税出台后虽下跌,但实际影响有限,有望短期反弹 20 - 30%[53] 服务业板块 - **短期表现**:重大节假日前后有脉冲性行情,五一假期临近可能出现波动[54][59] - **长期投资机会**:内需驱动因素持续看好,酒店和餐饮企业有投资价值,餐饮消费券补贴推动连锁餐饮行业发展[54] 人力资源行业 - **企业表现**:科锐国际和北京人力资源表现出色,基本面良好,拥有 AI 平台,投资弹性和确定性较强[55][56][58] 教育培训行业 - **增长趋势**: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尽管个别公司财报略低于预期,但整体增速快,竞争有限,发展趋势向上[5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2 年投放 6000 亿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2025 年时隔三年再次启动,支持重心转变[3] - 2025 年 4 月 14 日,人社部安排延续 2020 年以来补贴政策,不裁员或少裁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不超过 60%,大型企业返还比例不超过 30%,未来可能针对外贸企业定向加码[5] - 2025 年专项债发行额度为 4.4 万亿,比 2024 年的 3.9 万亿有所增加,增速预计在 0 到 5 之间[28] - 住宅翻新方面,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超过 30%,新房面积下降不到 10%,过去半年总成交面积同比增长超过 10%,装修行为滞后半年,预计三季度经营层面改善;城市翻新面积达 11 亿平米,占整个 B 端面积(35 亿平米)的 30%,外墙涂料受益最大,防水材料工程端翻新占比仅为 15%[31] - 2024 年从美国进口到中国的商品总额约为 11000 亿人民币,其中电子相关产品如半导体芯片约 800 亿人民币,加上半导体设备材料约 400 亿人民币,总计接近 2000 亿,占比约 20%[51] - 国家补贴政策有 3000 亿额度限制,但更多是预算限制,2025 年肯定继续实施,2026 年、2027 年可能延续,对终端消费支撑性强[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