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受关注,监管之眼考验其“无人驾驶帝国”梦想
环球时报· 2025-06-26 06:41
公司动态 - 特斯拉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启动面向筛选粉丝群体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Robotaxi),车辆配有员工随行[1] - 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身价一夜暴涨190亿美元,公司股价周一收涨8%至348.68美元,随后回落至340.47美元[1] - 公司计划打造闭环、垂直整合的Robotaxi体系,目标是将100万辆Robotaxi上路[1][2] - 采用ModelY车型提供Robotaxi服务,每趟车费4.2美元,单车年收益预计3.5万至7万美元[2] 技术表现 - Robotaxi运行初期出现多起异常行驶情况,包括方向盘剧烈转动、越线闯入逆向车道、错过停车点等[2][3] - 全自动驾驶功能此前已因引发多起车祸受到NHTSA调查,测试中曾连续8次撞倒儿童体型假人[3] - 公司掌握从硬件到软件的完整自动驾驶技术链条,拥有数十亿英里真实路测数据优势[4] 市场反应 - 社交媒体对Robotaxi评价褒贬不一,部分视频获得广泛关注[2] - 市场对无人驾驶出租车项目的乐观预期已大部分反映在当前股价中[4] - 瑞银研报将目标股价上调25美元但维持"卖出"评级[4] 行业竞争 - 行业面临激烈竞争,Waymo已完成超1000万次付费行程,Zoox低调推进,中国本土企业快速扩张[4] - 公司拥有产品规模、品牌认知度等竞争对手不具备的优势[4] 商业模式 - 公司战略重点从销售汽车转向车辆闲置时间货币化[2] - 按每英里收费0.5至1美元计算,单车十年可创收35万至70万美元[2] 监管环境 - NHTSA已注意到Robotaxi事故并与制造商联系获取更多信息[3] - 项目面临监管审批漫长、公众信任建立等挑战[4]
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破圈”与“破局”
证券时报· 2025-06-26 02:19
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内涵 - 企业家精神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核心引擎 在工业革命到数字时代的演进中持续发挥关键作用 [1] - 新时代赋予企业家精神"破圈"与"破局"双重内涵 通过产业融合与国际合作实现突破 [1][2] 产业融合实践 - AI/生物科技/新能源/信息技术领域跨界整合成为趋势 单一行业面临发展天花板 [1] - 元戎启行CEO周光以自动驾驶商业化为例 展示技术交叉领域的蓝海机遇 [1] - 云计算/自动驾驶/AI领域青年企业家通过资源与技术共享挖掘新增长点 [1] 全球化战略调整 - TCL创始人李东生提出构建本土化产业链供应链 实现跨国企业与产业所在地协同发展 [2] - 企业家在经济全球化受阻背景下仍积极推动产品服务出海 输出创新理念与管理模式 [1][2] 创新破局路径 - 360集团采用"用户思维创新" 华熙生物实施"科技驱动转型" 应对经济增长放缓与技术竞争 [2] - 企业家以创新为突破口 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环境中寻找发展机遇 [2] 社会责任延伸 - 环境友好与社会福祉被纳入企业发展核心指标 形成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平衡 [2] - 可持续发展议题推动企业家精神向责任意识升华 [2]
哈啰进军无人驾驶赛道!背靠蚂蚁+宁王,能否复刻两轮神话?
南方都市报· 2025-06-25 23:19
公司动态 - 哈啰出行与蚂蚁集团、宁德时代三方合资成立"上海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2.88亿元,首期合计出资超过30亿元,专攻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商业化落地 [1] - 合资公司股东分别为上海云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蚂蚁集团)、上海钧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哈啰)、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问鼎投资有限公司(宁德时代) [1] - 三方曾于2019年合作推出小哈换电业务,为两轮电动车用户提供换电解决方案,此次合作积累了一定协同经验 [4] 合作优势 - 哈啰出行在出行场景积累深厚,已搭建AI大模型和自动驾驶研发团队,并计划吸引全球人才 [3] - 蚂蚁集团提供资金支持,其金融支付平台、数据资产及AI技术(大模型、强化学习)可助力无人车支付闭环、保险设计和信用体系搭建 [3] - 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优势可缓解电动出行的"里程焦虑",为自动驾驶提供核心能源支持 [3]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Robotaxi赛道竞争激烈:百度Apollo拥有海量测试数据,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已在多地开放无人驾驶收费运营,滴滴依托出行平台用户数据优势布局 [6] - 主机厂如广汽(如祺Robotaxi)、上汽(享道Robotaxi)、吉利(曹操智行)均已入场 [6] - 特斯拉Robotaxi服务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投入运营,加剧全球市场竞争 [6] 行业挑战 - 技术层面需解决复杂环境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尽管传感器、算法优化等领域已有突破 [6] - 前期研发投入巨大:Waymo年研发投入超20亿美元,百度萝卜快跑累计投入高昂 [7] - 运营成本高企:激光雷达等硬件价格居高不下,千台车队的年运维成本近亿元,多数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 [7][8] 发展前景 - 哈啰通过"场景+技术+能源"协同模式整合资源,有望在Robotaxi市场开辟独特路径 [8] - 行业需突破技术研发、成本控制、市场拓展等难题以实现可持续盈利 [8]
国泰海通|电子:特斯拉Robotaxi上线,AI应用初落地
特斯拉Robotaxi试点启动 - 2025年6月22日特斯拉在美国德州奥斯汀启动首批Robotaxi服务试点规模约10-20辆Model Y仅限受邀用户试乘运营时间为每日6:00-24:00在地理围栏内运营单次固定收费4.20美元车内配备前排安全监控员 [1] - 试点启动标志着Robotaxi初落地特斯拉迈出成为AI公司的重要一步 [1] 特斯拉与Waymo技术路线对比 - 特斯拉采用"视觉+AI"策略仅依赖摄像头与自研FSD芯片强调以低成本硬件通过大规模数据训练实现自动驾驶目标 [1] - Waymo采用"多传感器融合"策略包括LiDAR雷达与摄像头同时构建高精度地图(HD map)作为路径规划基础 [1] Robotaxi的AI应用意义 - Robotaxi试运营标志着AI应用首次在复杂真实环境中落地并产生商业行为完全依赖摄像头搭配深度神经网络的视觉识别系统运行特斯拉自主研发的FSD模型通过AI算法实时处理路况交通信号行人及车辆距离等 [2] - 当前仍处于"可控试点"和"受限场景"阶段未来能否实现全天候无人工干预的全面落地取决于AI模型安全性法规适配及运营体系成熟度 [2] 对中国市场的影响 - 特斯拉Robotaxi事件加剧产业竞争将推动本土智能驾驶技术和商业模式快速迭代 [2] - 中国智能驾驶行业可能凭借供应链成本混传感系统本地数据积累和国家政策等优势进一步巩固领先位置同时面临来自特斯拉的持续挑战 [2]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2025-06-25)
金十数据· 2025-06-25 20:28
美联储降息预期 - 摩根士丹利预计美联储将在2026年进行7次降息,从3月开始,最终利率降至2.5%-2.75%,较当前4.25%-4.5%的联邦基金利率低175个基点 [1] - 摩根士丹利与美联储点阵图存在分歧:美联储预计2025年降息2次、2026年降息1次,而摩根士丹利预计2025年不降息、2026年降息7次 [1] 中国科技行业展望 - 贝莱德预测中国生物技术、自动化和自动驾驶领域将出现类似DeepSeek的创新突破,反映对AI领域发展的乐观态度 [2] - 贝莱德认为当前环境有利于科技公司实现强劲创新,但未给出确切时间表 [2] 中国货币政策预测 - 东方金诚预计下半年央行将继续降息降准,降息幅度或达30BP,降准幅度可能为0.5个百分点,以降低融资成本并提振内需 [3] - 中信证券认为央行可能通过降准、公开市场操作或再贷款等方式为政府债加速发行提供流动性支持 [5] 宠物行业投资机会 - 中信建投指出宠物食品赛道具备高景气度,呈现总量扩容与结构优化趋势,国产替代持续推动国内品牌长期增长 [3] - 海外产能布局(尤其是北美)的公司可规避关税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甚至可能受益 [3] AI应用发展前景 - 中信证券强调海外AI应用货币化表现亮眼,国内AI数据中心建设加速,政策支持将推动电商、办公、医疗场景率先落地 [4] - 2025年被视为AI Agent垂类场景落地元年,率先拥抱AI的公司有望实现降本增效并反映在业绩层面 [4] 能源行业趋势 - 华泰证券上调2025-2026年布伦特原油均价预测至68/66美元/桶(原67/66),预计二至四季度均价分别为67/67/64美元/桶 [6] - 具备增产降本能力、天然气业务增量的高分红能源龙头或迎来配置机遇,油价底部中枢或长期高于60美元/桶 [6][7] 新能源与消纳政策 - 中金公司指出新能源行业竞争转向用户争夺,"绿电直连"模式可减轻电网压力并满足出口企业绿色用能需求 [7] - 政策要求高耗能行业承担绿电强制消费责任,零碳园区试点与自愿消费绿电机制同步推进 [7] 人形机器人传感器需求 - 中金公司测算2030年人形机器人传感器市场空间达119亿元(基于35万台销量),力觉、电子皮肤、IMU、视觉传感器需求将随放量增长 [7] - 人形机器人需在动态环境中执行复杂任务,对多模态感知能力要求高于工业机器人 [7]
【财闻联播】小马智行被纳入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苹果直营渠道首次参与国补
券商中国· 2025-06-25 20:18
宏观动态 - 5月全国彩票销售570.36亿元,同比增长19.8%,其中福利彩票增长8.6%至185.29亿元,体育彩票增长26%至385.07亿元 [1] - 1-5月累计彩票销售2633.72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福利彩票增长2.3%至889.79亿元,体育彩票增长5.4%至1743.93亿元 [1] - 成都出台"低空经济14条",支持建设低空起降基础设施,按投资10%补贴最高50万元/起降场,企业年度补贴上限500万元 [2] - 香港e道服务6月26日起扩展至11岁以上持有有效中国电子护照且经香港过境的人士 [3] 金融机构 - 星展银行计划2024年在香港和新加坡招聘约40名私人银行家,目前已招募约半数 [5] - 国泰君安国际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升级牌照,成为首家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香港中资券商,覆盖加密货币、稳定币等交易及衍生品发行 [6] 市场数据 - 6月25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沪指涨1.03%创年内新高,深成指涨1.72%,创业板指涨3.11%,两市成交额16027.89亿元 [7] - 港股恒生指数涨1.23%,恒生科技指数涨1.15%,国泰君安国际股价大涨近200% [8][9] 公司动态 - 小马智行美股盘前涨逾11%,因被纳入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 [10] - 苹果中国直营渠道首次参与国补活动,指定产品最高补贴2000元,覆盖智能手表、手机等品类 [11] - 特斯拉欧洲5月销量同比下滑27.9%至13863辆,连续第五个月下滑 [12] - 上海新华联索菲特大酒店7月28日司法拍卖,起拍价9.98亿元(评估价14.26亿元) [13] - 上海链家7月1日起试行"单边代理"模式,中介专服务购房客户或售房业主单一角色 [14]
小马智行:纳入金龙指数,美东24日涨超16%
和讯网· 2025-06-25 19:53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调整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进行新一轮成份股调整 中国Robotaxi公司小马智行(PONY US)被纳入 [1] - 金龙指数是中概股投资风向标 包含73只个股 涵盖众多热门中概股 [1] - 小马智行是首个且唯一被纳入的L4级自动驾驶公司 [1] 小马智行行业地位与影响 - 小马智行纳入金龙指数意味着中国自动驾驶科技进入主流投资视野 将吸引多方投资 提升股票流动性和地位 [1] - 全球投资者通过该指数评估中概股走势 小马智行纳入后 多家被动型投资基金(ETF)将配置其股票 带来稳定资金流入 [1] - 业内认为 短时间被纳入体现对小马智行行业地位和前景的认可 [1] 小马智行业务发展 - 小马智行是中国首个在四大一线城市获全无人Robotaxi许可的公司 2024年11月27日登陆纳斯达克成全球Robotaxi第一股 [1] - 公司正与丰田等合作生产第七代量产版Robotaxi车型 成本大幅下降 计划今年下半年向一线城市投放千台规模 提供全无人驾驶打车服务 [1] - 公司围绕全球化战略 在多地设立研发中心 并向欧洲 中东及亚洲等地拓展产品和业务布局 [1] 市场反应 - 美东时间6月24日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3 31% 创5月13日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1] - 个股中 小马智行涨超16% 新东方 金山云 好未来 哔哩哔哩等也有不同程度涨幅 [1] 公司表态 - 小马智行CFO王皓俊称 纳入金龙指数是公司里程碑 入选将吸引全球投资者关注 提供便捷投资途径 推动其加快Robotaxi商业落地 [1]
出海速递 | 星巴克中国要卖了,瑞幸却把9.9咖啡带进纽约/小马智行纳入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
36氪· 2025-06-25 19:13
咖啡行业竞争 - 瑞幸咖啡将9.9元咖啡产品引入纽约市场,直接挑战星巴克大本营[2] - 星巴克中国业务传出出售消息,与瑞幸海外扩张形成战略对比[2] 机器人行业 - 银河通用认为能执行高价值工作的实用型机器人将超越迎宾表演类产品[2] - 行业专家指出机器人价格战不是核心竞争点,实际工作能力才是关键[2] 汽车行业 - 哪吒汽车海外扩张受阻,可能影响中国汽车品牌整体海外形象[2] - 车企出海需要产业链协同,单打独斗面临较大风险[2] 调味品行业 - 海天味业在国内市场增长放缓背景下加速出海战略[3] - 公司正寻求海外市场突破以应对国内行业低谷期[3] Robotaxi行业 - 哈啰出行宣布进军Robotaxi领域,行业新增竞争者[5] - 文远知行与迪拜合作部署商业化Robotaxi服务[5] - 小马智行在迪拜测试Robotaxi车队并获纳入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5][5] - 行业正从技术验证阶段快速向商业化落地转型[5] 港股市场 - 2025年港股再融资规模达1428.54亿港元,同比增长63.2%[6] - 科技、医药生物、消费零售三大赛道被看好[6] - 恒生指数累计涨幅20.52%,市场表现亮眼[6] 外贸数据 - 长三角地区外贸规模累计突破100万亿元[6] - 2025年前5个月进出口6.73万亿元,同比增长5.2%[6] 财富迁移 - 阿联酋预计2025年吸引9800名百万富翁迁入[7] - 2014-2024年该国百万富翁数量增长98%[7] 企业动态 - 小米在韩国开设首家"小米之家"直营店,面积60平方米[5] - 该店是小米新零售战略在韩国的首次落地[5] 物流行业 - 卡塔尔提出Flow Port物流方案帮助中企进入沙特市场[8] - 方案可减少海关延误并优化供应链管理[8] 医疗市场 - 印尼举办医疗行业参访活动,聚焦当地市场机遇[9] - 活动提供与印尼卫生部等政府部门直接交流机会[9] 媒体服务 - KrASIA英文媒体60%读者为东南亚商业人群[10] - 平台通过专业内容帮助中国企业提升全球品牌[10]
特斯拉与宁德时代押注Robotaxi!
起点锂电· 2025-06-25 18:09
活动信息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将于7月10-11日在深圳举办 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 [1][2] - 活动由起点锂电等主办 雅迪、台铃、新日、菜鸟、嘟嘟换电、派能科技、亿纬锂能等超20家企业参与赞助或合作 [2] 特斯拉Robotaxi进展 - 特斯拉首批10辆Robotaxi在奥斯汀试运行 单次收费4.2美元 配备人类安全监督员 体验反馈积极 [2][4][5] - 马斯克称此为十年筹备的成果 计划2026年实现数百万辆上路 技术障碍已基本克服 [4][6][7] 国内企业自动驾驶布局 - 宁德时代联合哈啰、蚂蚁成立造父智能 注册资本12.88亿元 聚焦L4级自动驾驶研发与商业化 [2][8][9] - 百度萝卜快跑计划在迪拜部署1000辆无人车 并拓展日本、瑞士等市场 小马智行目标2025年车队达千台 [10][11][12] - 滴滴与广汽埃安L4车型拟年底量产 行业普遍认为2027年后Robotaxi将进入增量阶段 [12] 行业技术趋势 - L4级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度提升 安全性接近人类驾驶水平 推动Robotaxi快速发展 [13] - 商业化仍存挑战 如Waymo持续亏损 研发成本与盈利平衡待解 配套产业和就业影响需协调 [14]
海外自动驾驶专题报告:真L3加速推进与L4多场景爆发,海外自动驾驶投资风口
西南证券· 2025-06-25 17: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发展现状仅实现L2+大规模上车,真L3技术有望年内落地,L4限定场景商业模式有望跑通,头部企业有望2025年年内盈利 [3] - 技术方向催化方面,L3技术关注VLM技术量产上车和头部车企VLA模型落地,L4技术关注Robotaxi和Robovan场景,L2+、L3、L4技术需求利好核心零部件销量 [3][141] - 相关标的包括L3技术方向的全栈自研车企,L4技术方向的技术解决方案公司,以及L2+、L3、L4技术方向的核心零部件企业 [3][14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自动驾驶的分类和定义 - 自动驾驶分为L0 - L5共6个阶段,L0为人类手动驾驶,L1可辅助驾驶,L2可部分自动驾驶,L3可脱眼,L4可脱脑,L5为无人驾驶 [6] - 国际和国内高级别自动驾驶分级基本一致,但在责任定义上存在差异,国际标准强调企业主导,中国标准强调安全优先 [11][12] 自动驾驶的历史今生 - 自动驾驶经历早期探索、初步发展、技术突破、高速发展等阶段,未来理想引入认知模型,小鹏预计2025年年内实现L3上车,特斯拉计划2027年量产无人网约车 [14] 自动驾驶技术路线 - 技术层级包括感知端、决策段、执行端,感知端有以激光雷达为主的多传感器路线和纯视觉路线,决策段从规则算法到端到端算法,执行端从传统执行系统到线控执行系统 [20] - 算法架构从2D CNN到BEV+Transformer再到端到端算法,经历多次变革,端到端算法有显式和隐式两种落地形式 [22][36] - 端到端2.0结合生成式AI技术,特斯拉的World Model和理想的VLM认知模型可应对长尾场景,VLA正成为2025年头部车企竞逐焦点 [55][71][76] - L3和L4技术路径差异由目标场景的安全要求、责任归属和商业化逻辑决定,L3看重成本和安全权衡,L4对安全要求高 [86] 自动驾驶商业模式 - 自动驾驶技术变现方式为卖产品、卖服务、卖技术,国内外L3/L4双线并行发展,产业链相关企业均有望受益 [91][94] - L3级由全栈自研车企主导,2025年是商用元年,政策、技术和成本推动其向大众市场普及 [96] - L4四大场景包括Robotaxi、Robotruck、Robobus、Robovan,市场空间、技术壁垒、盈利情况各有不同,运营模式分为To C、To B、To G [101][113] 必争之地Robotaxi - 行业生态由技术提供方、平台运营方、整车提供方组成,营运模式有自运营模式和金三角模式 [122] - 接管频率、日均订单量、累计里程数是重要指标,Waymo接近商业化技术拐点,萝卜快跑和小马智行已实现单车盈亏平衡,萝卜快跑安全性与人类持平,Waymo超越人类 [125][126][133] 相关标的 - L3技术方向关注全栈自研车企,L4技术方向关注技术解决方案公司,L2+、L3、L4技术方向关注核心零部件企业 [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