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车
icon
搜索文档
Goheal:行业风云变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如何改变行业格局?
搜狐财经· 2025-04-30 16:55
行业并购重组趋势 - 行业格局重塑呈现跨越式跃迁,并购重组成为资源洗牌、技术跃迁和竞争格局重塑的关键手段 [1][3] - 新"国九条"政策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尤其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 [4] - 半导体、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领域2024年并购交易金额比历史均值暴涨50%以上 [4] 政策驱动与行业集中度 - 科创板企业并购效率显著提升,小额快速审核通道使重组从立项到落地仅需四个月 [4] - 国有资本在"三个集中"战略下主导横向并购,军工、能源等行业CR5从五成跃升至七成以上 [4] - 央企和地方国企通过并购加速行业整合,头部企业市占率快速提升 [4] 技术并购与产业重构 - 人工智能领域85%的并购案例聚焦算法、算力等底层模块的补齐与加强 [5] - 头部AI企业通过并购垂直应用公司实现全链条布局,市占率从18%跃升至34% [5] - 传统制造业27%的并购涉及半导体、新能源等高附加值领域,推动产业链升级 [5] 马太效应与竞争格局 - 计算机行业TOP10企业通过并购新增专利数量占全行业82%,中小企业技术代差扩大 [6] - 半导体领域超四成并购标的为未盈利的研发期企业,通过"资本输血型并购"押注未来技术 [6] 跨境并购与全球化布局 - 2024年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金额同比增长68%,集中在新能源车、光伏、半导体等领域 [7] - 跨境并购通过收购欧洲技术企业绕开贸易壁垒并提升全球市场话语权 [7] 行业未来展望 - 并购重组通过政策驱动、技术重构和全球化布局改写资源流动与竞争逻辑 [8] - 行业可能走向头部企业主导的寡头化,或受新技术革命与地缘政治影响重新洗牌 [10] 公司背景 -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专注于全球并购控股,业务涵盖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并购重组及资本运作 [10]
这些板块活跃→
第一财经· 2025-04-30 12:18
2025.04. 30 高平聚能资本基金经理谢爱民认为,市场情绪迷茫之际,中国科技逆向前行,四月事件扰动及财报压 力释放后,五月份大概率将再现科技股领涨亮点,行业将呈现出加速发展的热情。 微信编辑 | 生产队的驴(不午休版) 推荐阅读 多地宣布发钱奖励结婚! 作者 | 第一财经 截至午盘, 上证指数报3283.97点,跌0.08%,深成指报9921.88点,涨0.73%,创业板指报 1951.43点,涨1.01%。 AI应用、算力、华为鸿蒙、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半导体、新能源车题 材活跃,银行、电力股出现调整。 机构观点 东方证券投顾汪啸骅认为,外部扰动阶段性缓和,全球风险资产或迎反弹。多数资金仍有观察政策刺 激和交易科技突破意愿。5月行情或先上后下,关注后续债市融资过程中货币政策配合节奏。板块结 构上需关注科技自主可控及消费领域刺激力度,服务业领域传媒和旅游等方向仍有较好改善空间。 ...
赛力斯港股二次上市:选择还是努力更重要?
晚点Auto· 2025-04-29 20:20
公司市值与行业地位 - 截至4月29日公司市值2071亿元业内仅次于比亚迪和小米 [3] - 公司成为全球第四家年度盈利的新能源车企2024年净利润59亿元 [4] 业务转型与增长 - 公司2016年转型新能源但未起色2021年与华为合作推出问界品牌后迎来爆发式增长 [4] - 2023年公司销量42.7万辆超过此前四年总和其中问界M9交付超15万辆问界新M7交付20万辆 [4] - 高售价车型畅销带动毛利率同比提升16.6个百分点至23.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5] 华为合作与供应链 - 华为是公司第一大供应商2022-2024年采购金额分别为58亿元、72亿元、420亿元占总采购比例从14.5%升至30.2% [8] - 华为"智选车"模式为公司提供技术、渠道资源倾斜但合作方增多后资源分配将更复杂 [8][9] - 公司加速渠道建设截至2023年底拥有310个AITO用户中心和约670个问界体验中心 [12] 市场竞争与产品策略 - 2024年一季度销量同比下滑42.5%至5.5万辆受车型改款、春节因素及行业竞争影响 [11] - 公司提前推出问界M9改款和问界新M7中期改款问界M8上市小订突破15万台 [11] - 公司加速引入BBA豪华品牌经销商扩充渠道2023年新开104家用户中心 [12] 品牌控制与资本运作 - 公司全资收购"问界"商标、子公司赛力斯汽车及问界超级工厂增强品牌控制权 [12] - 公司入股引望继续与华为深入合作并寻求港股二次上市以拓展海外市场 [12]
和讯投顾郑伟:今天都回血了吗?
和讯财经· 2025-04-29 20:13
(原标题:和讯投顾郑伟:今天都回血了吗?) 今天进攻端终于有表现了,继续早上低开创新低,快速拉升企稳,全天震荡一天白忙的节奏。和讯投顾郑伟认为,今天的关键在于让大家从周一 开始关注的算力,从上周五开始已经连续三天没什么负反馈了,于是机器人、新能源车、人工智能、消费电子、半导体才能集体的跟进反弹, 3500家上涨,而且有700家涨幅大于3%,只有300家跌幅大于3%。所以今天应该有很多人都回血了,防守端银行调整,白酒保险大跌,电力重 挫,所以全天都是黄线在上小盘跑赢大盘,今天还有两个假地天,不过好在尾盘都收红了,明天早上竞价关注下是否能给活口,郑伟感觉比较危 险,因为这俩都是零售。 现在有切换到科技新周期的趋势,成交量方面呢缩量了350亿,尾盘有小幅度的放量,全天成交1.04万亿,主要是假期避险的需求。73家涨停,57 家跌停,昨天晚上手机噼里啪啦眼看着多家公司ST,但是好在就上两天就要结束了,啊值得注意的是今天在PK材料的带动下,Poe膜、有机硅、 碳纤维等上游概念集体走强,他们无一例外都是运用在机器人、新能源车、芯片、半导体等领域,我们可以看作是新一轮题材概念炒作的预热, 但是一天的表现并不能看作是风格的切 ...
电动车“马力渴望”之下,国产车规级“烧结银”扩充朋友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12:32
新能源车功率电子材料国产化突破 - 智己L6车型首次采用帝科股份的调光膜银浆产品作为"瞬感智控"防晒天幕关键材料 [1] - 帝科股份"湃泰PacTite品牌"通过IATF 16949认证 涵盖芯片封装银胶 烧结银 AMB钎焊浆料等车规级产品 [1] - 公司或逐步开启车规级产品放量周期 特别是烧结银 AMB钎焊浆料 印刷电子银浆为主的汽车银材电子业务 [1] 碳化硅功率模组市场趋势 - 2024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碳化硅渗透率已超26% 本土企业出货量激增 [3] - 小米SU7 Ultra等车型通过增加碳化硅用量提升性能 比亚迪 小鹏等新势力加大碳化硅在下沉车型使用比例 [3] - 碳化硅芯片工作温度高达200℃以上 对封装材料性能要求极高 烧结银浆料能有效解决高功率密度散热问题 [4] 烧结银市场格局与国产化进展 - 全球烧结银市场被德国贺利氏电子 美国Alpha Assembly Solutions等海外企业垄断 [4] - 帝科股份2025年完成车规认证 加快烧结银 AMB钎焊浆料在新能源汽车碳化硅功率模组的应用 [5] - 国产烧结银仍处小规模应用早期阶段 但有望凭借技术优势和性价比逐步放量 [5] 光伏银浆业务与技术优势 - 2024年全球TOPCon产能达940GW以上 占光伏总产能约75% TOPCon双面银浆用量显著提升 [6] - 公司2024年营收15351亿元同比增5985% 扣非净利润439亿元同比增2803% [6] - 率先推动TOPCon量产并引领激光增强烧结金属化技术革命 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7] 技术转型与降本方案 - 半导体烧结银技术要求高于光伏银浆 原材料成本占比小 增值溢价占比大 [7] - 开发银包铜浆料降低银含量 已量产30-40%银含量产品 计划向20%以下演进 [9] - TOPCon/TBC电池"铜"基少银金属化解决方案预计2025年下半年批量应用 [9]
国内消费向新而行!港股消费ETF(159735)跟踪指数涨0.60%,实时成交额突破4500万元排名同指数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9 10:45
港股市场表现 - 4月29日港股市场低开高走,新能源车、社交、短视频、餐饮连锁、传媒等大消费方向弹性居前 [1] - 港股消费指数成分股中,零跑汽车涨超7%,美团-W、理想汽车-W涨超3%,中升控股、百胜中国、哔哩哔哩-W、吉利汽车、阅文集团等上涨 [1] - 港股消费ETF(159735)当前折价0.67%,买入性价比凸显 [1] 消费行业变革 - 中国消费品和零售行业正迎来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深刻变革 [1] - 从居民消费结构看,服务性消费占比上升,交通、教育等领域需求增长显著 [1] - 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推动消费偏好转向情绪价值和质价比,健康与数字消费理念逐渐渗透各年龄段 [1] - 消费者需求趋势看,情绪价值、质价比及可持续消费成为核心诉求 [1] 港股消费ETF特点 - 港股消费ETF(159735)跟踪港股消费指数,是"更新的消费" [1] - 相较A股消费以白酒高端消费为主,港股消费板块中电商、餐饮、旅游、文娱传媒、国潮服装等新型消费比例更高 [1] - 港股消费板块服务消费和大众消费占比也更高,或更能充分反映本轮大力提振消费政策驱动下的消费景气复苏 [1] 政策支持 - 政治局会议强调了"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方向 [2] - 明确提出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2] - 政策出台为消费板块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 - 通过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措施,进一步激发了消费市场的活力 [2] - 税务总局修订《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管理办法》,降低离境退税起退点并提高现金退税限额,有望吸引更多境外游客来华消费 [2] 相关产品 - 港股消费ETF(159735) [3]
开源晨会0429-20250428
开源证券· 2025-04-28 22:42
报告核心观点 - 对多个行业和公司进行研究分析,涵盖中小盘、化工、汽车、传媒等行业,以及骆驼股份、比亚迪等多家公司,给出业绩情况、发展趋势及投资建议 [5] 各行业及公司要点总结 中小盘行业 - 广州“并购重组十条”发布,聚焦“12218”产业并购新机遇,3月31日 - 4月11日8家公司首披重大重组事件、8家涉及实控人变更,与上期持平 [7] - 烽火电子等定增收购事项完成,华阳智能收购事项终止,本期重组指数下跌5.68%,首披重大重组公司平均收益率 - 0.48% [7] - 鼓励生物医药等领域并购重组,广州力争到2027年推进不少于60单并购 [8] - 分析分众传媒等重点并购案例,梳理出战略性产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投资线索及相关标的 [9][11] 化工行业 - 本周氟化工指数有涨有跌,全球空调需求火热,制冷剂报价进一步上涨,我国华东大厂主流型号调涨,国际巨头也上调价格 [13][14] - 萤石价格略有承压,制冷剂保持上行态势,推荐金石资源等标的 [15][17] 汽车行业 - 上海车展大六座SUV密集上市,智能化持续渗透,城区辅助驾驶迈向“平权”,小鹏人形机器人亮相 [19][20] - A股汽车板块本周涨幅4.87%,2025年以来累计涨幅6.49%,多家车企发布新车或有新动态 [21] - 智能化推动整车零部件成长,机器人产业链与汽车产业重合打开成长空间,推荐小鹏汽车等公司 [22] 传媒行业 - 社交、游戏出海中东北非等地延续高景气,建议关注有布局卡位和运营优势的公司,如腾讯控股等 [23][25] - 国产视频模型突破,MCP扩展落地,建议布局AI,推荐腾讯控股等多领域相关标的 [26]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 - 骆驼股份2025Q1归母净利润增速较高,主业经营稳定,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规划2025 - 2027年分红比例不低于50% [28][30] - 威迈斯电驱业务放量致综合毛利率下滑,持续获得项目定点前期研发投入增加,下调盈利预测,出海进展领先 [41] 医药行业 - 翔宇医疗2024年业绩承压但逐季改善,康复赛道长逻辑坚挺,前瞻布局康复机器人等前沿赛道 [36][39] - 奥锐特2025Q1业绩高速增长,制剂业务快速放量,下调盈利预测,司美格鲁肽API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80] 农林牧渔行业 - 禾丰股份白鸡屠宰量稳步上行,生猪业务回暖贡献利润,下调2025 - 2026年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 [45] 煤炭开采行业 - 华阳股份煤炭量价齐跌致业绩承压,在建煤矿贡献增量,新能源转型业务稳步发展,2024年分红比例小幅提升 [54][56] - 晋控煤业煤炭量价微跌致业绩回落,集团优质资产存在注入预期,分红比例同比提升 [69][71] 食品饮料行业 - 有友食品营收保持高增趋势,脱骨鸭掌贡献主要收入增量,新渠道势能强劲,维持盈利预测 [59][61] - 涪陵榨菜2025Q1收入利润略低预期,多价格带产品布局推进,拟收购味滋美51%股权布局复调预制菜赛道 [64][67] 非银金融行业 - 中国太保债市波动拖累1季报业绩,银保高增驱动NBV增长,维持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84][85]
和讯投顾郑伟:逢低布局五月主线
和讯财经· 2025-04-28 18:38
市场走势分析 - 大盘在3280附近获得支撑后快速拉回,但未能突破3315压力位,收于3288进入强势调整阶段 [1] - 银行板块持续创新高,但个股与大盘差值尚未回归,市场仍处于权重护盘阶段 [1] - 成交量缩量600亿,预计次日可能继续缩量 [1] - 短线震荡区间调整至3250-3295,中长期看好突破3674 [2] 资金情绪与表现 - 资金净流出445亿,主要为前期抄底资金的获利了结 [2] - 涨停44家,跌停77家,均与年报和一季报业绩相关,显示市场情绪仍处于等待状态 [2] - 市场从11连阳转为阴阳互现,目前两连阴,调整趋势已确立 [2] 5月投资主线 - **半导体与芯片**:受美国管制和关税战影响,自主研发科技成为契机 [3] - **新能源车**:出口和内需的双重驱动,涉及支架电池和地空领域,战略地位提升 [3] - **科技创新**:人工智能加算力板块出现多个涨停标的,业绩预增为底层逻辑 [3] - **稀土永磁加军工**: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推动资源走强,军工板块因纪念活动预期走强 [4] ETF表现 - **食品饮料ETF (515170)**:近五日跌1.50%,市盈率20.78倍,主力资金净流入248.9万元 [7] - **游戏ETF (159869)**:近五日涨1.22%,市盈率35.01倍,主力资金净流入3383.3万元 [7] - **科创半导体ETF (588170)**:近五日跌0.10%,主力资金净流出21.8万元 [7] - **云计算50ETF (516630)**:近五日涨0.28%,市盈率83.81倍,主力资金净流出142.7万元 [8]
一季度光伏装机高增,政策推动氢能交通应用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4-28 17:47
行业表现 - 本周电力设备和新能源板块整体上涨2 40%,细分领域中风电板块涨幅最高达4 52%,其次为新能源汽车指数上涨3 80%,核电板块上涨3 16%,发电设备上涨2 81%,工控自动化上涨2 45%,锂电池指数上涨1 81%,光伏板块涨幅最小为0 76% [1][3] 光伏行业 - 一季度国内光伏新增装机59 71GW,同比增长30 5%,其中3月单月装机20 24GW [3] - 行业供给侧改革力度可能加强,重点关注硅料、电池片头部企业格局优化及金属化新技术渗透率提升 [2] -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进口的中国产光伏组件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 [3] 风电行业 - 国内海陆风招标及建设稳步推进,2025年需求向好可能带动整机与零部件环节盈利修复 [2] - 海外利率下行及项目规划推进,海外及出海需求旺盛,建议关注整机、桩基、海缆环节 [2] 新能源汽车 - 3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销量99 1万辆,渗透率攀升至51 2% [3] - 宁德时代发布三款新型动力电池产品 [3] - 部分材料环节因供需变化出现涨价,2025年可能迎来量利齐升 [2] 电力设备 - 国内电力体制改革推动特高压及主网建设加速,海外电网改造需求旺盛 [2] - 建议关注特高压主网环节及具备出海逻辑的配网环节标的 [2] 氢能产业 - 中央财政下达23 4亿元支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 [3] - 政策推动绿氢与化工、醇、氨等环节应用,建议关注电解槽生产及氢能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企业 [2] 公司动态 - 阳光电源2024年盈利110 36亿元(同比+16 92%),2025年一季度盈利38 26亿元(同比+82 52%) [4] - 天赐材料一季度盈利1 50亿元(同比+30 80%),亿纬锂能一季度盈利11 01亿元(同比+3 32%) [4] - 中科电气一季度盈利1 34亿元(同比+465 80%),大金重工一季度盈利2 31亿元(同比+335 91%) [4]
“宫斗”成功?贾跃亭重新当上CEO,那FF还有救么?
搜狐财经· 2025-04-28 12:29
公司动态 - 贾跃亭重新担任法拉第未来(FF)联席CEO并高调宣布回归 [1] - FF上市后贾跃亭曾因个人债务问题被迫让出CEO职位 [3] - 贾跃亭声称FF80%-90%的融资由其个人促成但未获实际控制权 [5] - 公司承诺将联席CEO股权激励收益的50%用于偿还中国债务 [5] 财务状况 - FF目前市值仅1亿美元出头需涨至160亿美元才能触发股权激励 [7] - 2024年公司净亏损达3.558亿美元 [9] - 汉福德工厂扩建依赖外部资金支持 [9] - 上市融资的10亿美元资金已被消耗殆尽但未实现量产 [3] 产品与技术 - FF拥有FF和FX双品牌战略分别定位高端和中端市场 [5] - 公司宣称具备全球顶尖的AIEV技术可实现"超级AI能力" [9] - 2023年仅交付个位数FF91车型 [7] 行业竞争 - 新能源车市场已从蓝海转为红海竞争激烈 [7] - 头部企业特斯拉/比亚迪月交付量达数十万辆级别 [7] - 二线品牌如蔚小理月交付量也达数万台规模 [7] - 行业已进入比拼实际交付能力阶段 [9] 发展前景 - 公司面临巨大市值增长压力需从1亿增至160亿美元 [7] - 量产能力严重落后于行业主流水平 [7][9] - 融资难度加大因投资人更关注实际产出能力 [9] - 双品牌战略尚未显现实际市场效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