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
icon
搜索文档
水牛行情!周末,利好!
中国基金报· 2025-07-27 22:50
周末大事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指导各地细化工作方案 统筹公办民办幼儿园补助政策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师待遇提升 [2] - 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及挪用资金 正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 [3] - 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成立 证监会主席吴清出任会长 标志着官方顶级智库诞生 [4] - 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限制同业竞争 完善关联交易审议要求 强化董事高管监管与激励约束机制 [5] - 证监会要求巩固市场回稳态势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公募基金改革及科创板政策突破 [6][7] - 农药工业协会启动"正风治卷"三年行动 抵制低价倾销 制定重点产品竞争规范 [8] - 新央企中国雅江集团高管亮相 与三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9] 十大券商研判 市场趋势 - 中信证券:当前水牛行情增量资金来自机构与散户 历史背离周期通常不超过4个月 建议增配恒科与科创 [11][12][13][16] - 中信建投:市场情绪高涨 科技非银有望接力 关注"新机智药"赛道及AI应用催化 [17] - 国金证券:资本回报拐点明确 海外关税缓和或驱动ROE修复 建议拥抱顺周期 [18] - 华安证券:中报业绩考验市场情绪 但中期向好态势不改 关注中美关税谈判及政策结构性超预期 [19] - 申万宏源:"反内卷"提升中游制造供需改善可见度 低估值板块因水电站催化呈现高弹性 [20][21] - 华西证券:反内卷政策提振企业盈利预期 居民增量资金入市或推动A股冲击2024年高点 [26] - 中国银河:流动性驱动市场 融资余额突破1.9万亿元 赚钱效应形成正反馈 [27] 行业配置 - 中信证券:挖掘低位周期制造品种 科创板补涨行情可期 [14][15] - 中信建投:重点布局医药/半导体/有色/非银/军工/光伏 AI应用与智能驾驶主题 [17] - 招商证券:AI产业进入算力驱动阶段 关注国产芯片/大模型生态/应用平台协同 [22] - 广发证券:科创板滞涨方向如半导体/AI应用具备轮动潜力 国产算力需求强劲 [23][24] - 光大证券:轮动补涨策略占优 关注历史弹性强但当前涨幅落后的行业 [25] - 申万宏源:战略看好港股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 银行调整后现再配置机会 [21]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赚钱效应累积,水牛特征浮现!仍有“低位资产”值得挖掘
券商中国· 2025-07-27 22:41
市场特征与行情分析 - 市场已演绎出典型水牛特征,机构资金净流入广泛且散户加速流入,行情热度升温 [1] - 2010年以来基本面与流动性背离的水牛行情通常不超过4个月,本轮能否持续需观察基本面好转情况 [1] - 当前策略建议增配恒科和科创,行业轮动围绕有色、通信、创新药、军工、游戏 [1] - 港股市场估值修复未偏离全球流动性支持水平,恒生科技修复空间或更大 [2] - A股三轮行情增量资金结构不同,外资近期ETF净流入扩大表明可能回流 [3] - 市场赚钱效应积累有望改善主动公募基金赎回情况,下半年或转为小幅净申购 [3] 行业配置与投资机会 - 科创板自4月以来明显滞涨,有望迎来补涨行情 [1] - 互联网方向如电商、本地生活景气筑底,游戏景气度高且估值具性价比 [2] - 煤炭、水泥等周期品景气或因"反内卷"提速而加速筑底 [2] - 社会服务、纺织服装、航空机场处于估值不高+高景气阶段 [2] - AI产业下半年有望进入"算力驱动"阶段,国内芯片与基建将起行情 [3] - 上游资源品、资本品、中间品同时受益于海外需求上升和国内"反内卷"政策 [4] - 保险长期资产端受益于资本回报见底,非银金融值得关注 [4] - 资源品"反内卷"已上升至主线高度,军工高胜率窗口下有望继续反映催化 [6] - AI领域重视向国产算力和中下游应用的扩散机会 [6] - 科技成长方向如AI产业链、人形机器人、军工、创新药仍是中长期主线 [9] - 消费板块低估值、利率下行、政策催化下复苏周期抬头 [10] 市场趋势与策略 - 对企业ROE见底回升的乐观预期驱动本轮上涨,市场整体估值扩张相对于基本面修复"超跑"程度不高 [4] - 市场共识集中在"低估值周期修复"与"科技成长产业趋势"两条主线,行业轮动强度收敛但扩散演绎 [6] - 外部弱美元资金回流+内部股债资产配置再均衡推动股市流动性宽松,量能较此前中枢放大50% [7] - 牛市氛围正在形成,政策和微观流动性共振下易产生较大牛市 [8] - 红利资产核心叙事逻辑面临挑战,交易型资金卖出红利板块 [9] - 市场将呈现"顺周期搭台、成长唱戏"特征 [9] - 投资主线可降维为科技AI+、消费股估值修复、低估红利三个方向 [10] - 市场形态类似"中枢缓慢上行的震荡市",建议以"牛市思维"操作但保持震荡市心态 [11][12]
谁在加仓?外资公募调仓路径显现
财联社· 2025-07-27 22:35
外资公募二季度调仓路径 核心观点 - 外资公募在二季度加速调仓,重点布局科技制造链(光模块、PCB等算力硬件)与核心资产(贵州茅台等),同时构建"本地化组合"以适应A股高波动环境 [1][8] - 调仓逻辑从"低估值+大蓝筹"转向"分行业/景气/周期"策略,更关注技术含量与产业中枢地位而非短期估值 [3][7] 科技制造链加仓主力 - **路博迈与联博**:股票市值分别增长491.66%和340%,重仓新易盛(CPO龙头)、生益科技(PCB基材)、胜宏科技等科技制造股 [2] - **新易盛**:被7家外资公募持有,宏利持仓6.6亿元(第一重仓股),一季度以来股价涨90%仍获持续加仓 [2] - **生益科技**:摩根士丹利单季加仓388万股,PCB上游基材盈利底部回升 [2] - **产业中枢逻辑**:外资选择PCB(胜宏科技、东山精密)、光模块(中际旭创)、封装等算力硬件高景气环节,市盈率虽高但技术壁垒受认可 [3] 头部机构持仓策略 - **摩根大通**:持仓225亿元,第一大重仓宁德时代(23亿元),前十包含东山精密、胜宏科技等新能源+先进制造组合 [4][5] - **摩根士丹利**:坚守创新药(药明康德、恒瑞医药等),中材科技(涨幅近100%)为第一重仓,选股强调"利润兑现+景气持续" [5] - **宏利基金**:"双核心"布局科技(新易盛、沪电股份)与传统制造(华鲁恒升、福斯特),后者如光伏胶膜龙头福斯特为"沉默金牛" [5] 核心资产与防御配置 - **消费/金融**:贝莱德、路博迈等增持贵州茅台(路博迈持仓6600万元)、中国平安、招商银行等,作为"仓底核心" [6] - **防御组合**:金融地产板块承担防御任务,大市值+高分红属性仍被重视 [8] 新兴机构实验性布局 - **富达基金**:深度布局小市值科技股(臻镭科技、晶泰控股等),挖掘底层技术创新 [8] - **安联基金**:聚焦高端装备与光电制造(先惠技术、太辰光等),瞄准本土工程能力 [8] - **施罗德基金**:持仓向A股迁移,新增小米集团、宁德时代等流动性标的 [8]
振东制药股价异动,周内上涨超40%;康方生物明星药物冲刺非小细胞肺癌第三项适应证 | 掘金创新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7 22:08
股票异动 - 海特生物6日涨幅41.34%,换手率89.96%,动态市盈率-109.07,异动原因系在研抗癌药项目引起关注 [2] - 振东制药6日涨幅41.16%,换手率74.59%,动态市盈率1526.86,异动原因系1类新药乳杆菌二联活菌胶囊三期临床试验完成入组 [2] - 博瑞医药6日涨幅32.15%,换手率26.46%,动态市盈率810.56,异动原因系在研GLP-1药物 [2] - *ST苏吴6日跌幅26.26%,换手率1.81%,动态市盈率-3.69,异动原因系财务造假导致连续跌停 [2] - 维立志博-B上市首日涨幅超90%,总市值达130亿港元,获3495倍认购 [5][6] 公司动态 - 劲方医药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核心产品GFH925为国内首个获批KRAS G12C抑制剂,2024年前4个月销售收入仅12.7万元 [3][4] - 维立志博-B拥有1款核心产品LBL-024及13款候选药物,6款进入临床阶段,2023年亏损3.62亿元,2024年前三月亏损7515万元 [7] - 康方生物依沃西单抗新适应证上市申请获受理,用于一线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该领域占免疫疗法市场近一半份额 [9][10][11] - 丽珠集团LZM012用于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治疗的Ⅲ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终点,对标诺华可善挺(2024年全球销售额61.41亿美元) [12][13] - 罗氏终止早期减肥项目CT-173,该药物曾计划2024年启动I期临床,但未达到公司投资标准 [14][15] 行业观点 - 亚盛医药董事长杨大俊表示创新药应避免内卷,专注解决临床无药可用的困境,其Bcl-2抑制剂利沙托克拉打破艾伯维9年垄断 [16][17] - 自身免疫与炎症是仅次于肿瘤的第二大疾病领域,特应性皮炎、慢阻肺、哮喘、银屑病等全球患者均超亿人 [13]
投资长跑选手的“攻守道”——访华商润丰混合基金经理胡中原
上海证券报· 2025-07-27 21:57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 - 采用"双重分散"组合管理策略,包括行业分散和个股分散,单一细分赛道持仓不超过30% [3][4][9] - 行业分散通过配置低相关性的行业降低组合波动,同时纳入高成长的进攻性板块和稳定增长的防御性板块 [3][9] - 个股分散对个股持仓予以限制,避免过度集中 [3][9] 业绩表现 - 华商润丰灵活配置混合A近7年净值涨幅高达193.98%,大幅超越23.94%的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和12.11%的沪深300指数涨幅 [5] - 2019年至2024年,该基金每年均取得正收益,展现出穿越周期的持续盈利能力 [5] - 2022年4月A股单月下跌超6%时,华商润丰A仅回撤5.3%,表现优于多数基金 [10] 投资框架 - 以中观行业比较为核心,个股选择淡化阿尔法 [5] - 基于对行业周期与胜率的判断,选择营收和利润趋势向上且持续性较为明确的行业进行配置 [6] - 不预设行业偏好,只看营收和利润趋势更明确、风险收益比更高的行业 [6] 行业轮动操作 - 2021年5月清仓白酒、医药等核心资产,转而布局煤炭和生猪板块 [7] - 2022年11月从新能源板块切换至消费板块 [7] - 2024年11月从军工板块切换至海外需求旺盛的轮胎板块 [7] - 提前布局光模块、PCB等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受益的细分行业 [7] 风险控制 - 通过仓位调整控制风险,2020年二季度将股票仓位从6.80%提升至83.63% [9] - 2022年清仓光伏板块,切换至大跌但行业基本面扎实的白酒龙头 [9] 市场观点 - 当前市场正处于有利位置,结构性机会值得期待 [11] - A股支撑来自政策效应持续强化、市场资金面充裕、产业发展带来结构性投资机会 [12][13] - 人工智能应用持续深化,带动光模块、PCB、服务器等产业链发展 [13] - 新消费领域个性化、品质化、智能化消费需求崛起 [13] - 创新药研发突破、可控核聚变、固态电池等新兴产业发展 [13]
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回暖超600只产品净值创新高
上海证券报· 2025-07-27 21:57
机构动向 - 主动权益类基金近一年平均收益达27 49% 其中28只基金收益超100% [1][2] - 超60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净值创历史新高 部分基金通过均衡配置策略实现年化回报超26% [1][3] 主题基金表现 - 北交所主题基金表现突出 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基金近一年收益达201 39% 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基金收益192 13% [2] - 重仓机器人板块的基金表现优异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基金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基金 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基金近一年收益均超120% [2] - 创新药主题基金表现强劲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基金 中银港股通医药混合基金 平安医药精选股票基金近一年收益均超100% 其中前两只基金今年以来净值已翻倍 [2] 后市展望 - 机构对权益市场持积极态度 认为AI行业叙事逻辑持续加强 模型迭代稳步推进 应用繁荣渐行渐近 [4] - 建议通过自下而上筛选寻找基本面有望提前复苏的公司 盈利见底回升的行业将增多 政策将催化这一过程 [4] - 创新药被视为中长期机会 中国正成为全球大分子药物研发和制造中心 AI医疗领域存在阶段性交易机会 [4]
医药行业周报:创新环境持续向好-20250727
华鑫证券· 2025-07-27 21: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医药行业“推荐”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创新环境向好,全球医药交易数量与金额上升,中国企业在全球创新药价值获认可,国内创新药政策利好,融资有望回暖,创新出海推动估值溢价,海外MNC对中国新药认同提升 [3] - CXO行业经历供给端洗牌后有望逐步恢复,License - out交易活跃为Biotech企业回笼资金,带动CXO订单恢复,政策缩短药物临床试验启动用时 [4] - TCE技术在双抗和多抗领域应用广泛,多个交易授权落地,国产三抗TCE实现授权,实体瘤应用进入临床 [5] - 减肥领域BD火热,2025年上半年交易额创新高,后进入者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MNC关注双靶点注射剂 [6] - 自免领域中国biotech迈向me better,荣昌生物泰它西普出海是重要突破,丽珠医药LZM012临床试验达主要终点 [7] 各部分总结 医药行情跟踪 - 行业一周涨跌幅:医药行业最近一周跑赢沪深300指数0.21个百分点,涨幅排名第19位 [18] - 行业月度涨跌幅:医药行业最近一个月跑赢沪深300指数6.73个百分点,涨幅排名第5位 [21][24] - 子行业涨跌幅:最近一周医疗服务涨幅最大为6.73%,化学制药跌幅最大为1.23%;最近一月医疗服务涨幅最大为21.13%,中药II涨幅最小为5.07% [29] - 医药板块个股周涨跌幅:近一周涨幅最大的是海特生物、振东制药、塞力医疗;跌幅最大的是力生制药、永安药业、江苏吴中 [30] - 子行业相对估值:最近一年医疗服务涨幅最大为61.61%,PE(TTM)为37.48倍;中药涨幅最小为11.52%,PE(TTM)为28.69倍 [35] 医药板块走势与估值 - 走势:医药生物行业最近1月涨幅为10.95%,跑赢沪深300指数6.73个百分点;最近3个月涨幅为18.48%,跑赢9.06个百分点;最近6个月涨幅为23.44%,跑赢7.68个百分点 [37] - 估值:医药生物行业指数当期PE(TTM)为37.98倍,高于5年历史平均估值32.08倍 [41] 团队近期研究成果 - 深度报告:涉及血制品、吸入制剂、呼吸道检测、GLP - 1药物等多个领域,以及对多家公司的研究 [45] - 点评报告:对信立泰、川宁生物等多家公司进行点评 [45] 行业重要政策和要闻 - 近期行业重要政策:国家医保局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和《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流程的通知》,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报量工作启动 [47] - 近期行业要闻梳理:包括多款药品获批上市、新适应症申报、新药临床获批、企业战略合作等消息 [48][49] - 周重要上市公司公告一览:涉及汇宇制药、春立医疗等多家公司的股东减持、利润分配、回购股权、增发发行等公告 [51][52]
医药板块持续放量,创新产业链和疫苗关注度提升(附4-BB靶点药物研究)
太平洋证券· 2025-07-27 21: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君实生物、华领医药 - B、奥锐特、同和药业、阳光诺和、泓博医药、福元医药、三生制药、京新药业、亿帆医药、诺诚健华、诺思格、奥翔药业、科伦药业、国邦医药、来凯医药 - B、百利天恒、益方生物、皓元医药、普洛药业、信达生物、加科思 - B 评级为买入;共同药业评级为增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梳理 4 - 1BB 靶点作用机制,关注 PD - L1/4 - 1BB 的临床进展 [4] - 建议重视医药板块受市场定价权资金变化带来的增量影响,阶段性布局 AI 医疗及创新药 [6] 报告的具体内容 4 - 1BB 是极具潜力肿瘤治疗靶点,关注 PD - L1/4 - 1BB 双抗 - 4 - 1BB 可增强 T 细胞的激活、存活及生长,是下一代肿瘤免疫疗法有前景的靶点,其激活可解决与 PD - 1 抑制剂相关局限,对 T 细胞激活、寿命及向肿瘤微环境浸润渗透至关重要 [16] - PD - L1/4 - 1BB 双抗有望解决 PD - (L)1 单药治疗局限性,避免 4 - 1BB 单抗肝脏脱靶毒性,目前该领域面临过度激活免疫系统毒性等挑战,缺少获批靶向药 [17] - 多款 PD - (L)1/4 - 1BB 双抗处于临床阶段,Genmab 的 GEN1046 和维立志博的 LBL - 024 进度领先,分别进入注册临床 [21] - GEN1046 联合 K 药用于 PD - (L)1 耐药肺癌的 2 期临床 cORR 为 16.7%,mOS 为 17.5 个月,预计市场规模超 10 亿美金,已启动 3 期临床 [24][27] - 维立志博的 LBL - 024 后线治疗 EP - NEC 进入关键注册临床,可协同消灭肿瘤,对多种癌症有初步疗效信号 [28][32] 投资建议 - 创新药:港股流动性和风险偏好提升,创新药 biotech 催化剂事件关注度提高,国内企业部分管线全球领先,推荐信达生物、百利天恒、诺诚健华、益方生物、华领医药、加科思 [6][37] - 原料药:2025 - 2030 年下游制剂专利到期影响销售额大增,2024 年中印原料药需求改善,去库存或近终结,建议关注向制剂等拓展、新产品业务占比高、业绩修复弹性大的个股 [7][8][38] - CXO:资金面美联储降息流动性宽裕,资金偏好转向医药板块;基本面海外投融资和需求改善,带动 CXO 需求和业绩好转,行业关注多方面变化,公司关注国内临床 CRO、生命科学上游企业、相关概念公司 [9][40] - 仿制药:制剂政策变化带来发展良机,产能出清、集中度提升,推荐在研管线丰富等的头部制剂企业,如科伦药业、亿帆医药、福元医药和京新药业 [10][41] 行业表现 - 本周医药板块上涨 1.90%,跑赢沪深 300 指数 0.21pct,医药外包、疫苗、医疗耗材表现居前,创新药、医药商业、药用包装和设备表现居后 [6][37][42] - 个股方面,周涨幅榜前 3 为海特生物、振东制药、辰欣药业;周跌幅榜前 3 为江苏吴中、永安药业、力生制药 [42] - 截至 7 月 25 日收盘,医药行业整体市盈率为 30.67 倍,医药生物相对于整体 A 股剔除金融行业的溢价率为 40.37% [42] 公司动态 - 丽珠集团控股附属公司联合开发药物 III 期临床试验达主要研究终点 [43] - 百洋医药控股股东计划减持股份 [43] - 迈克生物产品获批上市 [44] - 沃华医药 2025 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长 [44] - 微电生理预计 2025 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长 [44] - 祥生医疗获盖茨基金会项目资助 [45] - 健友股份子公司生产场地转移获批 [45] - 同和药业原料药获韩国市场准入资格 [45] - 迪哲医药将公布药物研究成果 [46] - 悦康药业子公司药物获 FDA 临床试验同意 [46] - 迈威生物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46] - 华东医药子公司药品临床试验申请获美国 FDA 批准 [47] - 恒瑞医药两款药物获临床试验批准 [47] - 赛诺医疗预计 2025 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长 [47] - 三生国健等与辉瑞签署许可协议 [48] - 广生堂子公司创新药 III 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入组 [48] - 科华生物产品获批上市 [48] - 众生药业产品获批上市 [48] - 柳药集团拟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49] 行业动态 -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在华获批新适应症治疗慢性肾脏病 [51] - 强生 Icotrokinra 向 FDA 递交 NDA 用于治疗 PsO [51] - 赛诺菲将以 16 亿美元收购 Vicebio 加强呼吸道病毒疫苗研发布局 [51] - 拜耳小分子肺癌新药 Sevabertinib 在华申报上市 [51] - 卫材仑伐替尼联合疗法在华获批治疗肝细胞癌 [51] 医药生物行业市场表现 医药生物行业表现比较 - 本周医药板块上涨 1.90%,跑赢沪深 300 指数 0.21pct,医药外包、疫苗、医疗耗材表现居前,创新药、医药商业、药用包装和设备表现居后 [52] - 个股周涨幅榜前 10 和跌幅榜前 10 情况 [56] 医药生物行业估值跟踪 - 截至 7 月 25 日收盘,医药行业整体市盈率为 30.67 倍,医药生物相对于整体 A 股剔除金融行业的溢价率为 40.37% [57][58]
牛来了?下周怎么走,55%受访者这样看
证券时报网· 2025-07-27 19:00
市场情绪与资金流向 - A股三大指数走出周K线五连阳走势,市场赚钱效应显现 [1] - 公募主动型产品6月新发规模超过估算净赎回,私募6月备案规模超300亿元(同比+125%),样本活跃私募仓位达82% [2] - 险资年内举牌21次(超2024年全年及2021~2023年总和),北向资金Q2净流入600亿元,外资被动型产品连续三周净流入 [2] - 散户保证金余额超2023年10月高点,融资余额平稳上升,题材类ETF净流入明显 [2] 水牛行情特征与持续时间 - 当前市场呈现典型水牛特征,历史显示基本面与流动性背离的水牛行情通常持续不超过4个月 [3] - 行情能否演化为全面牛市需观察后续基本面(包括结构性)好转情况 [3] 低估值行业与反内卷机会 - 建筑建材(装修/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基础化工(化纤/橡胶)、钢铁(普钢/特材)、交通运输(物流)等行业集中度高且扭转潜力大 [4] - 科创板557家非成长层公司中187家仍"破发"(市值12741亿元,占比17%),行业集中在电子、医药和电新 [5] 科创板与人工智能催化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或催化细分领域,科创板"1+6"政策推动下滞涨板块有望补涨 [5] - 减持新规下破发公司控股股东无法减持,可能成为资金补涨目标 [5] 策略与板块轮动建议 - 建议平衡港A配比并增配恒生科技,关注科创50/芯片/100补涨机会 [6] - 中报季轮动建议聚焦有色、通信、创新药、军工、游戏五行业 [6] - 关税战预期稳定后出海或形成板块性行情接力 [7] 投资者情绪与仓位 - 55%受访者认为当前为牛市,40%认为震荡市,55%预计大盘将站稳3600点 [9] - 本周盈利投资者占比70%(63%盈利10%以内,10%盈利10~49%),仓位中满仓占比38%(+1pct) [8] 科技与消费投资主线 - 46%投资者看好科技方向,消费板块关注度提升3pct至6% [10] - 消费四条主线:新消费(美妆/国潮服饰)、情绪消费(潮玩/宠物)、银发经济(适老化家电/旅游)、AI+消费(算力/解决方案) [10]
机构论后市丨科创板有望迎来补涨行情;“反内卷”下周期行情可能持续
第一财经· 2025-07-27 18:37
市场走势 - 沪指本周累计涨1.67%,深证成指累计涨2.33%,创业板指累计涨2.76% [1] - 市场近期演绎出典型水牛特征,科创板有望迎来补涨行情 [1] - 2010年以来基本面与流动性背离的水牛行情通常不超过4个月 [1]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有望催化多个细分领域 [1] - 市场行情从政策驱动转向基本面与流动性驱动,或参照2019年节奏 [3] - 下半年市场或开启下一阶段上涨行情,有望突破半年阶段性高点 [3] - A股市场处于新"国九条"行情+类"四万亿"投资重叠趋势中 [4] 行业配置 - 短期关注科创50、科创芯片、科创100补涨机会 [2] - 中报季结束前建议围绕有色、通信、创新药、军工、游戏行业轮动 [2] - 以主题思维切入"反内卷"品种 [2] - 短期关注有望补涨板块,中长期关注内需消费、科技自立与红利个股三条主线 [3] - 内需消费方向关注补贴相关、线下服务消费 [3] - 科技板块关注AI、机器人、半导体产业链、国防军工、低空经济 [3] - 红利板块关注部分高质量标的 [3] - 长期资金入市相关的红利板块(银行、保险) [4] - 消费相关关注教育、乘用车等板块 [4] - 汽车、电新、化工、建筑、煤炭等行业可能受益于"反内卷"政策 [5] 政策影响 - 科创板"1+6"政策、金融支持科创政策持续推进 [1] - "反内卷"政策力度较强,周期行情短期可能持续 [5] - 政策导致基本面预期改善、部分行业估值较低推动周期板块上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