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
搜索文档
哪吒汽车准备还供应商4915.09万元,打工人还在讨薪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09 20:56
哪吒汽车债务问题 - 哪吒汽车拖欠埃夫特设备款4915.09万元,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自2025年6月至11月每月支付8191824.6元 [3][6] - 哪吒汽车拖欠供应商货款传闻被证实,总负债约120亿元,其中60%-70%为应付供应商账款 [8][9] - 哪吒汽车与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债转股协议,涉及金额超20亿元,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头部供应商 [9] 哪吒汽车财务状况 - 2024年哪吒汽车亏损扩大至45亿元,近三年累计亏损180亿元 [9][10] - 哪吒汽车获得泰国金融机构100亿泰铢(约21.5亿元)授信,优先用于东南亚市场供应链建设 [9][10] - 埃夫特作为债权人表示,若哪吒汽车如约还款将对公司未来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9] 哪吒汽车泰国市场表现 - 哪吒汽车泰国2024年销量7969辆,市场占有率11.4%,主销车型为哪吒X和哪吒V [10] - 泰国工厂2024年3月投产,产能利用率38%,计划2024年7月开始生产哪吒X,目标销量1万辆 [10] - 哪吒汽车在泰国新能源销量排名前三,三年海外销量增长150% [10] 哪吒汽车人员变动 - 哪吒汽车自2024年10月起大规模裁员,从近8000人减至不足3000人 [10] - 前员工联合讨薪称欠薪超6000人,平均每人欠薪10万左右,合计至少3亿元,另有270人股权款合计7000余万元 [11] - 超过400名离职员工选择劳动仲裁,部分已向法院起诉强制执行 [11]
华中数控: 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论证分析报告(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5-09 19:12
行业背景与市场前景 - 我国数控机床数控率从2013年28.38%提升至2020年43%,但仍显著低于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超80%的水平,未来提升空间广阔 [2] - 机床替换周期一般为10年,2021年迎来更新替换周期,增量替代与存量更新推动行业需求潜力巨大 [2] - 预计2024年中国数控机床市场规模将达5728亿元,工业机器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达660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占比34.85%) [2][5] - 《中国制造2025》将高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列为十大重点领域,目标2025年国产机器人市场占有率达70% [3] - 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计划2025年较2020年翻番,聚焦10大应用领域突破100种以上创新技术 [4]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坚持"一核三军"战略:以数控系统技术为核心,布局机床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及智能产线、新能源汽车配套三大业务板块 [6] - 专注于中高端数控系统及细分领域工业机器人(如创新性新结构机器人、工业级协作机器人),实现差异化竞争 [6] - 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大脑",公司技术国内领先,部分高端产品性能已对标国际龙头并实现国产突破 [9] 融资需求与资金用途 - 本次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不超过41,726,349股(占总股本30%),募集资金用于五轴数控系统及伺服电机技术研发、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14][16] - 资金将用于技术升级、产品迭代及产业化,缩小与国际龙头的性能差距 [6] - 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2022年末数据未披露具体数值),需优化资本结构并解决短期借款与长期投入的期限错配问题 [7] 发行方案与合规性 - 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符合证监会条件的特定投资者,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发行价不低于前20个交易日股价均价的80% [10][12] - 发行程序已通过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需深交所审核及证监会注册 [16][17] - 发行后控股股东卓尔智造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降至32.18%,控制权不变 [15] 财务影响与回报措施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5536.62万元(扣非后-1.77亿元),假设2025年业绩变动幅度±10%测算每股收益变动 [19][20] - 拟通过加强研发降本增效、优化管理、强化募集资金使用监管等措施提升未来回报能力 [21][22] - 董事及控股股东已承诺不损害公司利益,并将薪酬与填补回报措施执行情况挂钩 [24][25]
GDP位居中西部第一 四川用科技挑起经济大省大梁
中国经营报· 2025-05-09 13:53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四川省GDP突破6.46万亿元,稳居中西部省份之首,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是核心驱动力 [2] - 绵阳科技城新区智慧路灯杆集成多种功能,重构城市运行逻辑 [2] - 绵阳2025年第一季度GDP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1035.7亿元,排名四川第二 [3] 产学研融合与科技成果转化 - 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脱胎于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队,自研算法在机器人越障能力方面优势显著,已与多家公寓、写字楼品牌合作 [4] - 成科国重公司锂电池技术源于电子科技大学,能量密度超450Wh/kg,体积缩小30%,飞行时间延长60%~120% [4] - 四川省发布《四川省技术转移机构管理办法》,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 [4] 人才吸引与软环境建设 - 齐碳科技选择成都因生活成本与科研资源平衡,其纳米孔基因测序仪打破海外垄断,检测成本大幅降低 [5] - 绵阳科技城新区引进连锁咖啡品牌,某门店年销售额近200万元,成为青年工程师聚集地 [5] - 人才政策与产业需求绑定,如"科技城人才计划"最高资助2000万元,博士后最高资助90万元 [6] 产业集群与产业链发展 - 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业机器人精度达毫米级,2024年欧洲市场出口额翻倍 [8] - 成都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形成完整产业链,涵盖上游核心零部件到下游系统集成 [8] - 四川省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人工智能和未来产业发展,如《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总体工作方案》 [8] 高技术产业增长 - 2024年四川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0%,比全部投资增速高5.6个百分点 [9] - 2025年一季度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速达21.9% [9]
海尔 vs TCL:谁能“拿下”ABB机器人?
搜狐财经· 2025-05-09 12:32
ABB机器人业务分拆上市 - ABB宣布将分拆机器人业务独立上市,该部门年营收达23亿美元,运营利润率为12.1% [1] - 机器人业务产品涵盖多关节机械臂、协作机器人及智能控制系统,全球装机量超50万台 [1] - 业务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装配、物流分拣等领域,以高精度、强稳定性和模块化设计著称 [1] 潜在收购方分析 海尔 - 通过收购新时达(持股26.83%,交易金额超30亿元)布局工业自动化,新时达总裁梁锐曾任ABB机器人中国区总裁,熟悉ABB技术体系 [4] - 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覆盖15个行业,具备跨行业赋能能力,可深度协同ABB机器人技术与智能制造 [4] - 家电制造中广泛应用工业机器人,内部需求庞大,收购后可通过自用降低成本并对外输出解决方案 [4] TCL - 通过格创东智工业互联网平台深耕泛半导体、新能源领域,沉淀工业模型近3万个,覆盖九大场景 [5] - 专项产业投资基金已布局智能机器人技术企业,但缺乏现成机器人业务载体,需依赖外部整合能力 [5][7] 协同效应与竞争优劣势 - 海尔上下游合作经验丰富,卡奥斯平台与奇瑞汽车合作项目3个月内连接375家上下游企业 [8] - TCL布局集中在半导体显示领域,工业机器人领域无大型并购案例,可能面临更高学习成本 [8] - 美的收购库卡案例显示长期战略价值优先,库卡2021年营收达253亿元,占美的总营收8% [9] 外部挑战与政策环境 - 跨国并购需通过多国反垄断审查,美的收购库卡耗时6年,监管风险需提前评估 [10] - ABB机器人分拆后或倾向保持技术独立性,海尔因新时达整合经验更具优势,TCL需证明跨行业赋能能力 [11] 综合竞争力评估 - 海尔在收购竞争中更具胜算,因已搭建机器人业务框架、管理层有ABB背景、卡奥斯平台赋能能力强 [12] - TCL需快速补足机器人产业链短板或联合其他资本形成竞购联盟 [12]
验证中国制造2025(下)药品对华依赖加深,机器人国产化在路上
日经中文网· 2025-05-08 11:20
医药品行业 - 全球供应链对中国医药品原料制造的依赖度持续加深,美国报告的药品原料制造地中中国占比达30% [1][6] - 中国在生物技术战略要素(教育、研究、创业者精神、制造)领域已与美国比肩,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3] - 中国在医疗医药7个研究领域中,生物制造技术等3个领域影响力排名全球第一,基因组测序分析等4个领域排名第二 [6] - 中国开发的医药品数量从2015年至2024年增长逾7倍,2024年超过6000种 [6] - 美国政策界认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将从"快速跟随者"转变为"技术领导者" [6] 农机行业 - 中国农机企业在全球市场份额中竞争力不足,2023年世界农机制造商营收份额前九仅第一拖拉机一家中国企业 [7] 机器人行业 - 中国工业机器人国产化进展缓慢,2024年国产比例52%,未达"中国制造2025"70%目标 [1][7] - 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突破,4月19日北京半程马拉松比赛中研究基地机器人"天工"以2小时40分钟完赛 [8] - 宇树科技等新兴企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快速成长,未来可能提升行业竞争力 [9]
华中数控(300161) - 300161华中数控调研活动信息20250507
2025-05-07 19:30
会议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电话会议 [2] - 参与单位众多,包含上信睿衡信托、五矿信托等上百家单位 [2]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4 月 30 日 9:00 - 10:20,地点为线上交流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陈吉红和董事会秘书陈程 [3] 2024 年公司经营情况 营收情况 - 实现营业收入 178,243.53 万元,较 2023 年下降 15.71% [3] - 数控系统与机床领域收入 97,945.88 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 9.82% [3] - 工业机器人与智能产线领域收入 71,124.03 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36.39%,原因是被美国列入 SDN 清单,部分海外项目交付、验收及结算不及预期 [3] - 特种装备业务收入 5,391.49 万元,新能源汽车配套及其他业务收入 3,782.13 万元 [3]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 4.01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22.51%,2022 - 2024 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平均比重为 20.90% [3] 市场表现 - 2024 年 11 月 5 日,华中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作为湖北工业母机标志性成果向总书记汇报 [3] - CCMT2024 上海国际机床展,国内机床配套华中数控系统达 135 台,配套五轴数控系统数量仅次于西门子 [3] 公司产品成果 - 2025 年 4 月 21 日在北京国际机床展发布华中 10 型智能数控系统,采用“1 + 2 + 3”创新架构,使机床具备自我感知等能力,可让工业母机加工精度提升 30%,加工效率提升 5% - 10% [3][4] - 华数机器人在细分领域发展良好,长安汽车主机厂重载机器人批量交付,重载机器人进入玻璃行业,焊接机器人发货增长,2024 年推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应用平台,2025 年 4 月北京国际机床展推出两款新产品 [5] 互动交流环节 关税战对下游订单的影响 - 公司坚持“一核三军”战略,构建完整产业链,受益于国产替代趋势,对冲关税战不利影响 [5] - 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对高端数控设备需求增加,国家支持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市场需求增长 [5][6] 数控系统技术难点与公司优势 - 数控系统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科技产品,实现高性能等功能难度大,应用需适应各种工况环境 [7] - 公司深耕数控领域,坚持自主创新,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全套解决方案能力,高研发投入积累使其具备技术竞争优势 [7] - 公司产品功能和性能达进口产品水平,部分产品加工效率略胜一筹,性价比优势明显 [8] - 华中 8 型高档数控系统攻克关键技术,实现进口替代和产业化 [8] - 华中 10 型智能数控系统实现从“刚性控制”到智能闭环的跨越,是行业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突破 [8][9]
“宁工品推”再升级 集群强链促发展
南京日报· 2025-05-07 08:17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宁 "过去,我们在南京的客户相对不多。今天来的多是南京的行业龙头企业,也跟公司的客户群高度契 合,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积极融入南京工业经济生态圈,用好产品为南京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作出贡 献。"日前举行的南京市"宁工品推"重点推广产品专场对接活动——南京国睿信维软件有限公司对接暨 观摩会上,该公司总经理余定方表示。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共谋发展。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已成功举办36场"宁工品推"拓 市场供需对接活动,且更加突出企业需求、更加突出活动实效、更加突出系统性,通过"再升级"进一步 助力企业抢订单、拓市场、促生产,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推进产业集 群强链补链延链。 更加突出企业需求,"量身定制"精准对接拓市场 在国睿信维对接暨观摩会上,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紫金山实验室、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 公司等近20家企业和科研机构齐聚一堂。"REACH睿知自主工业软件产品不断丰富完善、推陈出新,打 造了20多款相互关联的工业软件应用,已在C919大飞机、新型舰船等国之重器项目中大放异彩,服务 客户数量超千家,技术实力与行业影响力稳居全国前列 ...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研发生产一刻没闲
新华日报· 2025-05-07 05:15
公司动态 - 英飞源华东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主体大楼将于今年8月竣工交付,年底全部搬迁,未来将成为中国区总部,预计3年内产值达到30亿元 [1] - 英飞源在临时过渡性厂房生产充电模块、全液冷超充桩等产品,去年实现5亿元产值,今年一季度增速达30% [1] - 美埃高端环保装备生产基地将于今年底竣工、明年6月投产,产品销往半导体工厂、商场医院等,近期在匈牙利新谈成订单 [1] - 汇川技术南京基地正式投产,年产40万台工业机器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20亿元,将增资建设研发测试中心 [2] 行业趋势 - 江宁区一季度工业投资增速达15.9%,排定298个年度重大产业项目,其中实施类产业项目211个,为近5年来最多 [2] - 江宁区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2% [3] - 智能电网、高端智能装备、节能环保、生物医药4个主导产业产值增速均呈两位数增长 [3] - 江宁区47个项目基建加快推进、19个项目进入主体建设、39个项目结构性封顶、40个项目正购置设备,形成梯次发展格局 [3] 区域发展 - 江宁区党政"一把手"带队走访英飞源、美埃等项目现场,强调释放项目"增量潜能" [2] - 江宁区首创首发首用企业服务AI智能体,提供部门约见"一点生成"、企业诉求"一点直达"等服务 [2] - 汇川技术董事长表示选择南京、扎根江宁是基于产业基础、创新资源和营商环境的考量 [2]
多家上市公司 因年报“难产”停牌 工业机器人概念股*ST工智面临退市
深圳商报· 2025-05-07 00:42
年报披露问题公司停牌情况 - 5月6日起金力泰、天茂集团、*ST恒立、ST新潮、紫天科技因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而停牌 [1] - 金力泰停牌原因为财务信息核实查证程序未完成需多轮协调沟通 [1] - 天茂集团因年报涉及信息需补充核实导致编制未完成 2024年预告归母净利润亏损5亿-7.5亿元 [1] - *ST恒立因未按时披露年报及季报将触发深交所终止上市条款 [1] - ST新潮因部分财务信息需补充提供导致无法按期披露 [1] - 紫天科技因未聘请年审会计师导致年报及季报披露延期 [2] 退市规则与市场数据 - A股规定上市公司需在4月30日前披露年报 逾期两个月未披露将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再逾期两个月则终止上市 [2] - 5月6日香港股市124只个股停牌 其中58只因业绩问题 26只因内幕消息 38只因股价敏感信息 [2] *ST工智退市案例 - *ST工智收到深交所终止上市决定 主因2021年起连续4年亏损且财报连续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2][3] - 公司2024年净亏损约2.15亿元 尽管所属工业机器人行业为市场风口 [2][3]
豪掷1.3亿逆势加码研发,埃夫特智能底座发力,整机产销逆势增长30%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06 18:03
行业背景 - 2024年汽车行业受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激烈影响,出现整车厂投资失败、破产或产线停止建设等情况,境外主机厂投资减少、推迟或取消 [1] - 国内机器人市场出现无序竞争和价格内卷,行业普遍亏损,进入小波段下行周期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3.7亿元,同比下降27.2% [1] - 经营现金流净额1141万元,同比增长105.1% [1] - 研发总投入1.33亿元,同比增加4126.59万元,增长44.78%,研发投入占比达9.72%,为近5年同期最高 [1] 业务发展 - 机器人整机产销同比增长超30%,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至5.5% [1] - 累计挖掘灯塔客户80余家,在3C电子、通用工业、汽车及零部件等领域销量大幅增长 [1] - 供货及时率和库存周转率稳步提升 [1] 产品与技术 - 推出全新大负载300公斤平台机器人,采用创新传动技术,最大负载300公斤,臂展3100毫米,重复定位精度±0.05毫米 [3] - 控制器自主化率达到99.9%,优化了轨迹规划、碰撞检测、负载辨识和精度补偿算法 [5] - 新一代自主一体化伺服驱动器进入小批量阶段 [5] 研发创新 - 开发启智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包括墨斗IDE、OpenmindOS和大衍数据平台三大产品 [6] - 在强化学习、模仿学习、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取得进展,完成轮式双臂和双足双臂机器人样机研发 [6][7] - 研发喷涂机器人工作站智享平台,实现RaaS商业模式,正在家具企业试点 [9] 市场拓展 - 海外子公司建设销售网络和技术支持体系,积极开拓德系客户和航空航天业务 [9] - 参加主要展会提升品牌知名度,推动示范应用 [9] 行业前景 - 新能源、卫浴陶瓷、金属加工、家具家电等成为工业机器人新增市场主力 [10] - 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机器人目标市场,国家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增加 [10][12] - 公司正推进机器人轻型化、柔性化、智能化发展,有望抓住行业发展机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