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
搜索文档
制冷剂延续高景气,氟化工企业布局液冷未来可期:氟化工行业跟踪报告
光大证券· 2025-09-19 16:35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制冷剂行业因供给缩减和需求复苏景气度持续上行 2025年第二代氟制冷剂生产配额进一步削减 第三代实行生产配额制 供给端持续收紧 叠加下游空调和汽车产量稳步增长(2025年7月空调产量累计同比+5.1% 汽车+10.5%) 推动制冷剂价格大幅上涨 龙头企业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40%[1][13][20] - 氟化工企业加速布局液冷领域 AI算力需求快速增长带动液冷需求高增 氟化液作为核心冷却介质具有高绝缘性和热传导率 技术壁垒显著 多家企业通过产能扩建和技术合作切入该赛道 未来有望打造二次成长曲线[2][26] - 液冷技术是算力时代的散热革命 相比风冷具有节能(PUE 1.1-1.25)和高密度散热(支持30kW/机柜)优势 全球液冷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29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194亿美元(CAGR 23%) 中国市场2024年达184亿元(同比+66.1%) 2029年预计达1300亿元[3][32][46] 制冷剂行业景气度分析 - 供给端持续收紧 2025年第二代氟制冷剂配额削减 第三代实行配额制 行业格局优化[1][20] - 需求端稳步复苏 2025年1-7月空调产量累计同比+5.1% 汽车产量累计同比+10.5% 支撑制冷剂需求[13] - 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截至2025年9月3日 R22价格35500元/吨(较年初+7.58%) R32价格60500元/吨(较年初+40.70%) R134a价格51500元/吨(较年初+21.18%)[14][15] - 龙头企业业绩高增长 25H1巨化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146.97% 三美股份+159.22% 永和股份+140.80% 东岳集团+153.28%[1][21] 氟化工企业液冷布局 - 巨化股份通过子公司创氟高科推进"巨芯冷却液"项目 规划产能5000吨/年 一期1000吨/年已投产[2][27] - 三美股份推进重庆氟化工一体化项目 完善原材料、制冷剂和氟聚合物布局[2][27] - 永和股份扩建内蒙和福建基地 为高端冷却液应用提供原料支撑[2][28] - 东岳集团拓展高性能含氟聚合物和氟精细化学品布局[2][28] - 新宙邦已完成氟化液核心产品产能建设 氢氟醚产能3000吨/年 全氟聚醚产能2500吨/年[29] - 八亿时空参股南通詹鼎切入电子氟化液赛道 并开展边缘计算业务[29][30] - 润禾材料浸没式液冷已与多家客户合作试点 开发储能、超充和智算平台导冷液[30] 液冷技术发展现状 - 技术原理与优势 以液体为冷却介质 通过冷量分配装置散热 PUE可降至1.1-1.25 支持30kW/机柜高密度散热[31][32] - 主要技术路线 包括冷板式(间接液冷)和浸没式(直接液冷) 冷板式初期投入10-15万元/系统 浸没式初期投入30-50万元/系统但全生命周期成本低20%-30%[33][35][38] - 算力驱动需求增长 2023年全球算力总规模1397 EFLOPS(同比+54%) 预计2030年超过16 ZFLOPS 智能算力占比超90%[42] - 应用领域分布 数据中心和通信占55-60% 汽车(含新能源)占15% 工业制造占10% 能源电力和医疗科研各占5-10%[50][52] 投资建议 - 关注制冷剂龙头企业 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东岳集团[4][55] - 关注液冷领域布局企业 新宙邦、八亿时空、润禾材料[4][55]
双融日报-20250919
华鑫证券· 2025-09-19 09:34
市场情绪指标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显示昨日市场情绪综合评分为49分 处于中性区间[5][8] - 历史数据显示当情绪值低于或接近50分时市场将获得支撑 而高于90分时将出现阻力[8] - 该指标从指数涨跌幅 成交量 涨跌家数 KDJ 北向资金及融资融券数据6大维度构建 属于摆荡指标 适用于震荡市[21] 热点主题追踪 - 机器人主题因特斯拉发布"宏图计划"第四篇章而受关注 文件中AI和机器人内容占比明显提高 马斯克重申未来特斯拉约80%价值将来自Optimus机器人 相关标的包括卧龙电驱和长盛轴承[5] - 医疗器械主题受上海市政策推动 计划到2027年新增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超500件 海外市场获批产品超100件 培育年产值超100亿元企业 重点发展高端医学影像和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领域 相关标的包括联影医疗和透景生命[5] - 液冷主题因英伟达要求开发全新"微通道水冷板"技术而升温 AI新平台功耗或高达2000W以上 新散热方案单价是现有的3至5倍 相关标的包括银轮股份和铂力特[5] 资金流向数据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十个股包括和而泰(9786万元) 川润股份(9304万元) 永泰能源(9011万元)等[9]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十个股包括东方财富(-50462万元) 胜宏科技(-20136万元) 指南针(-17903万元)等[11] - 融资净买入前十个股包括沪电股份(3542万元) 胜宏科技(3539万元) 三花智控(2968万元)等[11] - 融券净卖出前十个股包括指南针(828万元) 华工科技(776万元) 科达利(719万元)等[12] 行业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五行业为煤炭(99940万元) 房地产(22766万元) 石油石化(14361万元) 银行(6883万元) 纺织服饰(6866万元)[15]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五行业为非银金融(-11597万元) 电子(-10482万元) 计算机(-9661万元) 电力设备(-7656万元) 有色金属(-7626万元)[16] - 融资净买入前五行业为电子(18296万元) 银行(8800万元) 医药生物(7361万元) 汽车(7121万元) 食品饮料(4145万元)[18] - 融券净卖出前五行业为机械设备(1375万元) 汽车(1189万元) 电力设备(859万元) 医药生物(753万元) 计算机(642万元)[18]
主力资金 | 尾盘主力资金逆市抢筹4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18:54
市场整体资金流向 - A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760.44亿元 [1] - 行业板块普跌,汽车服务、旅游酒店板块逆市走强,贵金属、能源金属、有色金属、房地产服务、多元金融、小金属、证券板块跌幅居前 [1] 行业资金流向 - 6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煤炭行业净流入9.99亿元居首,房地产和石油石化行业分别净流入2.28亿元和1.44亿元 [1] - 银行、纺织服饰、钢铁行业净流入金额分别为6883.27万元、6866.37万元和1620.49万元 [1] - 25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非银金融和电子行业净流出均超100亿元,计算机、电力设备、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出均超70亿元 [2] - 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出196.21亿元,仅煤炭行业尾盘获净流入超1亿元,社会服务、轻工制造、环保、钢铁尾盘净流入均超1000万元 [5] 个股资金流向 - 77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8股净流入超6亿元 [3] - 和而泰主力资金净流入9.79亿元居首,公司与东方精工等成立合资公司聚焦人形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研发 [4] - 川润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9.3亿元,公司液冷生产线已投产并积极拓展市场 [4] - 60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3亿元,8股净流出金额超10亿元,东方财富、胜宏科技净流出金额分别为50.46亿元和20.14亿元 [4] - 尾盘山子高科、永泰能源、亨通光电、和而泰获主力资金抢筹超1亿元 [5] - 尾盘东方财富、胜宏科技、指南针、三花智控、国轩高科、汇川技术净流出超2亿元 [5] ETF资金流向 - 食品饮料ETF近五日下跌3.91%,市盈率20.72倍,最新份额增加2.2亿份至83.3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5445.3万元 [7] - 游戏ETF近五日上涨6.33%,市盈率47.57倍,最新份额增加1.8亿份至55.6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5287.0万元 [7] - 科创半导体ETF近五日上涨9.10%,最新份额增加1.1亿份至6.3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出2554.1万元 [7] - 云计算50ETF近五日下跌0.81%,市盈率122.71倍,最新份额增加200.0万份至3.6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入42.1万元 [8]
双融日报-20250918
华鑫证券· 2025-09-18 09:34
市场情绪指标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显示昨日市场情绪综合评分为81分 处于过热区间[5][8] - 历史数据显示当情绪值低于或接近50分时市场获得支撑 高于90分时出现阻力[8] - 近60个交易日华鑫全A情绪指数运行图显示当前情绪水平接近80分位过热线[13] 热点主题追踪 - 机器人主题:特斯拉发布宏图计划第四篇章 AI和机器人内容占比显著提升 马斯克表示未来特斯拉约80%价值将来自Optimus机器人 相关标的包括卧龙电驱和长盛轴承[5] - 医疗器械主题:上海市政府提出到2027年新增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超500件 海外市场获批产品超100件 培育年产值超100亿元企业 重点发展高端医学影像和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领域 相关标的包括联影医疗和透景生命[5] - 液冷主题:英伟达要求开发全新微通道水冷板技术 单价是现有散热方案的3至5倍 因AI新平台功耗或高达2000W以上 相关标的包括银轮股份和铂力特[5] 资金流向数据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十个股:比亚迪净流入129,852.39万元 宁德时代净流入126,577.85万元 蔚蓝锂芯净流入85,232.41万元[9] - 融资净买入前十个股:宁德时代净买入134,210.11万元 中芯国际净买入125,334.32万元 中信证券净买入69,159.24万元[11]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十个股:胜宏科技净流出153,654.05万元 供销大集净流出135,857.31万元 立讯精密净流出116,416.32万元[11] 行业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五行业:SW汽车净流入56,331万元 SW公用事业净流入43,635万元 SW基础化工净流入15,803万元[15]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五行业:SW电子净流出382,915万元 SW机械设备净流出328,818万元 SW计算机净流出328,689万元[16] - 融资净买入前五行业:SW非银金融净买入310,213万元 SW电力设备净买入252,764万元 SW电子净买入164,746万元[18] 融券交易数据 - 融券净卖出前十个股:中芯国际净卖出1,417.41万元 张江高科净卖出1,311.61万元 宁德时代净卖出810.04万元[12] - 融券净卖出前五行业:SW房地产净卖出1,429万元 SW电力设备净卖出974万元 SW煤炭净卖出431万元[18]
双融日报-20250917
华鑫证券· 2025-09-17 09:34
市场情绪综合评估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显示当前市场情绪综合评分为83分,处于“过热”状态 [6][10] - 历史数据显示当情绪值低于或接近50分时市场将获得支撑,而当情绪值高于90分时将出现阻力 [10] - 市场情绪指标属于摆荡指标,适用于区间震荡行情,在趋势市中可能出现钝化现象 [23] 热点主题追踪与投资机会 - 机器人主题:特斯拉发布“宏图计划”第四篇章,重点提升AI和机器人内容占比,马斯克表示未来特斯拉约80%的价值将来自Optimus机器人 [6] - 医疗器械主题:上海市发布行动方案,目标到2027年新增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超500件,海外市场获批产品超100件,培育年产值超100亿元企业 [6] - 液冷主题:英伟达要求供应商开发全新“微通道水冷板”技术,单价是现有散热方案的3至5倍,因AI新平台功耗或高达2000W以上 [6] 主力资金流向分析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十个股包括供销大集(117,683.04万元)、三花智控(109,105.26万元)、利欧股份(89,821.81万元)等 [11]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十个股包括新易盛(-149,021.64万元)、先导智能(-111,639.12万元)、中际旭创(-108,779.29万元)等 [13] - 按行业划分,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三为SW机械设备(476,360万元)、SW商贸零售(209,289万元)、SW计算机(191,733万元) [17]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三行业为SW电力设备(-668,060万元)、SW有色金属(-509,945万元)、SW通信(-224,729万元) [18] 融资融券交易特征 - 融资净买入前十个股包括中科曙光(150,639.38万元)、胜宏科技(74,289.17万元)、剑桥科技(55,493.66万元)等 [13] - 融券净卖出前十个股包括歌尔股份(986.91万元)、先导智能(568.81万元)、华工科技(431.66万元)等 [14] - 融资净买入前十行业前三为SW电子(452,648万元)、SW机械设备(308,673万元)、SW计算机(300,827万元) [20] - 融券净卖出前十行业前三为SW机械设备(773万元)、SW计算机(635万元)、SW房地产(495万元) [20]
液冷赛道持续升温 多家公司深度布局
证券时报· 2025-09-17 02:10
行业趋势 - AI技术快速发展推动算力需求提升 GPU市场快速增长 芯片功耗持续攀升 英伟达Blackwell架构芯片单芯片功耗突破1200W GB300服务器单机柜功率密度高达120kW [6] - 传统风冷方案无法满足散热需求 液冷凭借散热效率和部署密度优势加速替代风冷成为主流方案 几乎所有芯片和数据中心厂商转向液冷技术 [6] - 全球AI液冷市场规模2026年有望达86亿美元 冷板式液冷有望率先规模落地 [7] - 中国智算中心液冷市场规模2024年达184亿元 较2023年增长66.1% 预计2029年达1300亿元 [7] 技术突破 - 英伟达推动开发微通道水冷板(MLCP)散热组件 单价达传统水冷板3-5倍 可贡献较高毛利率 但因流体力学复杂性和冷液渗漏风险需时间成熟 [6] - 液冷技术方案包括冷板式和浸没式 可将PUE值控制在1.1以内 部分企业已实现量产并参与制定行业标准 [8] - 英特尔展示嵌入式液冷原型 铜制微通道冷却块直接安装于CPU封装顶部 冷却功率达1000W [6] 公司动态 - 银轮股份获29家机构评级居首 2025年上半年营收71.68亿元同比增长16.52% 归母净利润4.41亿元同比增长9.53% 机构预测2025/2026年净利润增幅35.29%/26.16% [1][9] - 14家液冷概念股获至少3家机构评级 机构一致预测2025/2026年净利润同比增幅持续超20% 包含银轮股份、浪潮信息、英维克、新宙邦等企业 [9] - 高澜股份提供冷板式和浸没式液冷解决方案 具备从设计到运维的一站式服务能力 [8] - 飞龙股份2025年7月成立安徽子公司 专注于数据中心、风光储能及充电桩领域液冷泵研发生产 [8] - 新宙邦参与制定液冷领域标准 数据中心产品已成熟量产 正推动国内外主流厂商认证工作 [8] 市场表现 - 液冷概念股9月16日走强 淳中科技、银轮股份、龙蟠科技涨停 润禾材料涨超14% 中石科技、江苏雷利、中科曙光等跟涨 [4] - 英维克获24家机构评级 机构预测2025/2026年净利润增幅40.52%/49.20% [1] - 高澜股份获3家机构评级 机构预测2025/2026年净利润增幅205.32%/79.25% [1] - 飞荣达获4家机构评级 机构预测2025/2026年净利润增幅108.72%/45.28% [1]
机械行业周报2025年第37周:智平方达成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战略合作,工程机械需求持续复苏-20250916
光大证券· 2025-09-16 19:12
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行业买入维持 [1] 核心观点 - 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融资活跃 智平方与慧智物联达成1000台战略合作推动半导体显示和智能终端制造环节落地 [4][5] - 人形机器人2025年预计实现万台级别量产 带动下游产业链放量 [6] - 液冷技术因芯片功耗提升迎来发展拐点 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 [7][8] - 工程机械需求持续复苏 雅江水电站1.2万亿元投资拉动设备需求 [14][15]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设备环节最先受益 [22] - 低空经济适航审定取得突破 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 [24] 重点子行业总结 人形机器人 - 自变量机器人完成近10亿元A+轮融资 阿里云、国科投资领投 [4] - 源升智能完成数千万元融资 2025年累计融资达亿元 [4] - RoboScience获京东近2亿元天使轮融资 京东云计算入股 [4] - 星源智机器人完成2亿元天使轮融资 中科创星、高瓴投资 [5] - 灵足时代完成Pre-A&Pre-A+轮融资累计数千万元 红杉中国种子基金领投 [5] - 2025年人形机器人量产突破 带动灵巧手、丝杠、减速器等产业链放量 [6] 液冷技术 - 北京大学实现3000W/cm²超高热流密度芯片冷却 单位冷却功耗降至0.9W/cm² [7] - 英伟达Blackwell Ultra芯片单颗功耗1.4kW NVL72方案整机架功耗120-130kW [7] - 中国要求新建数据中心PUE低于1.25 北上广深要求液冷机柜占比超50% [7] - 2024年中国液冷渗透率约10% 预计随高功耗芯片商用加速提升 [7] - 技术路线向双相冷板和浸没式液冷迭代 关注液冷板、UQD、CDU及磁悬浮压缩机组 [8] 机床刀具 - 2025年8月日本机床订单1197.19亿日元同比增8.1% 对华订单同比增8.3%连续16个月增长 [9] - 2025年1-8月中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56.0万台同比增14.6% [9] - 行业顺周期特性明显 政策推动基本面改善 [9] 机械出海 - 中美经贸会谈推动关税展期90天 美联储预计降息 [10] - 2025年8月美国CPI同比2.9% 核心CPI同比3.1% [11] - 市场预计美联储10月降息概率82.1% 12月概率75.4% [12] - 2025年7月中国电动工具出口11.9亿美元同比降6.5% OPE出口1.6亿美元同比增44.4% [12] - 矿山机械出口额6.0亿美元同比增37.6% 铜矿设备需求增长 [13] 工程机械 -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总投资1.2万亿元 为三峡工程6倍 拉动隧道掘进、装载设备需求 [14] - 2025年8月挖掘机销量16523台同比增12.8% 其中国内7685台同比增14.8% 出口8838台同比增11.1% [15] - 叉车2025年7月销量118605台同比增14.4% 其中国内69700台同比增14.3% 出口48905台同比增14.5% [15] - 叉车平均工作时长102小时环比增10.03% 开工率56.4%环比升3.00个百分点 [15] - 预计2025年中国无人叉车销量3.9万台同比增39.3% 渗透率仅3.2% [16] 半导体设备 - 美国对ASML、东京电子等实施长臂管辖 加速光刻机国产替代 [18] - 2024年中美贸易额6883亿美元同比增3.7% 机械电子类产品进口占比23.2% [18] - 大基金三期注册资本3440亿元 推动光刻机、光刻胶等卡脖子环节发展 [19] 新能源设备 - 亿纬锂能展示大圆柱电池及系统 发布首款电池护照 [20] - 宁德时代投资时代高性能锂电池项目 产能80GWh 年产值超400亿元 [20] - 东软载波完成1.5GWh储能PACK产线建设 量产风冷、液冷储能一体机 [20] - 奔驰固态电池测试车续航突破1200公里 能量密度450Wh/kg提升25% [21][22] - 固态电池带动干法电极设备、等静压设备、叠片机等需求 [22] - 光伏硅料收储推动价格回升 市场回归健康竞争 [23] 低空经济及eVTOL - 华羽先翔eVTOL鸿鹄进入适航审定 实现飞控系统与螺旋桨系统自主可控 [24] - 截至2025年8月全国通用航空企业801家 华东地区230家最多 [24] - 低空经济拉动产业链发展和消费升级 [24] 行业数据跟踪 通用自动化 - 2025年8月PMI指数49.4%环比上涨 [29][31] - 2025年8月全部工业品PPI同比降2.9% [29][31] - 2025年1-8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5.1% [29][33] - 2025年1-8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累计同比增14.6% [29][33] - 2025年7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24.0% [29][35] 农业机械 - 2025年8月AMI景气度同比上升6.7个百分点 [29][44] - 2025年9月2日小麦、玉米收购价环比降0.08%、0.40% [29][44] - 2025年1-7月大、中、小型拖拉机产量同比降5.0%、5.8%、14.0% [29][47] - 2025年1-7月拖拉机出口数量累计同比增16.6% 出口金额累计同比增31.4% [29][49] 工程机械 - 2025年8月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降19.5% [29][55] - 2025年8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12.8% [15][59] 锂电设备 - 2025年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39.5万辆同比增27% [29][76] - 2025年8月动力电池装车量62.5GWh同比增32.4% [29][81]
国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916
国海证券· 2025-09-16 09:35
好的,我将为您总结这份晨会纪要的关键要点。作为拥有10年经验的分析师,我会专注于核心内容和数据,忽略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等内容。 报告核心观点 本次晨会纪要涵盖了多个热门投资赛道的最新研究观点,重点包括:AI算力基础设施特别是液冷技术的需求爆发、AI应用商业化进程加速、汽车行业政策利好与智能化升级、钾肥行业的高景气周期延续,以及多家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和战略布局。整体呈现科技与传统行业并重的投资主线。 分项总结 AI算力基础设施(液冷技术) - AI数据中心需求强劲增长,2024年全球AI智算中心装机容量为7GW,预计到2028年将持续增长[3] - 液冷技术受两大因素推动:高散热需求(芯片功率密度提升)和高耗电问题(冷却系统占数据中心总能耗40%)[3] - 冷板式液冷主要采用去离子水(单相)和氟化物(相变),重点推荐昊华科技、巨化股份、三美股份[4] - 浸没式冷却液分为合成油(碳氢合成油和有机硅油)和氟化液(全氟烃、全氟烯烃等)[5] - 合成油领域推荐卫星化学、皇马科技,建议关注润禾材料;氟化液领域推荐新宙邦、巨化股份、华谊集团、永和股份,建议关注八亿时空[5] - 散热组件领域重点推荐德邦科技[6] - 行业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7] AI应用与商业化 - Tokens是大语言模型切割文本的基本单位和定价核心,与模型厂商收入呈现同步高增趋势[9] - 日均Tokens调用量持续增长,受C端用户基础扩张和B端行业客户加速渗透驱动[10] - C端驱动包括原生产品AI功能、聊天助手及图像视频等新兴应用;B端驱动包括行业客户和API调用[11] - 技术迭代方向为推理增强+多模态+Agent化+长上下文,将解锁存量场景和增量需求[12] - 模型厂进行算力成本优化和多价格策略,提高企业/个人调用ROI[13] - 2025年及以后模型厂算力投入加码,有望支撑千亿美元营收预期[14] - 维持AI应用方向"推荐"评级[14] 汽车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目标2025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同比增3%),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同比增20%)[15] - 2025年8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0万辆和254万辆,环比分别增长9%和11.1%,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6.5%[16] - 新能源汽车8月产销完成139.1万辆和13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4%和26.8%[16] - 智己LS6于9月10日上市,起售价19.79万元,27分钟内大定订单突破1万辆[18] - 长城高山7同日开启预售,预售价28.98万元起,是30万元内唯一全系标配激光雷达的MPV[18] - 维持汽车板块"推荐"评级,关注自主高端化、智驾平价化、机器人量产等机会[19] 钾肥行业供需分析 - 全球钾肥需求2025-2027年有望以3.2%复合增速增长[21] - 2026年底前全球新增产能有限,仅亚钾国际在老挝扩产约200万吨[23] -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2025年预计减少出口180万吨以上[21] - 2025年9月11日主要港口钾肥库存仅163万吨(2018年以来3%分位数),远低于去年同期309万吨[21] - 我国6月12日签订钾肥进口大合同346美元/吨(CFR),折合国内成本约2865元/吨[21] - 我国氯化钾表观消费量2024年约1872万吨,2017-2024年复合增速约5.5%[22] - 进口依赖度2024年大幅提高至67%[23] - 行业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重点推荐亚钾国际、盐湖股份、东方铁塔[23] 重点公司研究 爱尔眼科 - 1H2025实现收入115.07亿元(同比+9.12%),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0.05%)[24] - 门诊量925万人次(同比+16.47%),手术量87.9万例(同比+7.63%)[24] - 屈光收入46.18亿元(同比+11.14%),视光服务收入27.2亿元(同比+14.73%)[25] - 境外收入15.17亿元(同比+16.50%)[25] - 开发"AI眼科医生"智能体,整合28个眼科专病数据集[2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亿元、45亿元、52亿元[26] 海光信息 - 开放CPU互联总线协议(HSL),打造国产算力核心基座[28][29] - 披露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业绩目标为2025-2027年营收增长率55%/125%/200%[30][31]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目标分别为142亿元/206亿元/275亿元,CAGR达44%[31] - 海光C86处理器单核性能提升62%,多核性能提升超过135%[32] - DCU实现"训推一体"AI场景全覆盖,与多家头部互联网厂商完成适配[33]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68.39/265.62/385.22亿元[33] 怡合达 - 2025H1实现营收14.61亿元(同比+18.7%),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同比+26.49%)[34] - 2025Q2实现营收8.41亿元(同比+21.8%),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26.5%)[35] - 整体毛利率达39.1%(同比+3.46pct),Q2毛利率39.83%[37] - 新能源行业收入3.21亿元(同比+53.17%),汽车行业收入1.75亿元(同比+53.25%)[38] - 产品体系涵盖258万个SKU,较2024年底增加28万个[39]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9/36/44亿元[39]
液冷:星辰大海可期,坚定看好产业大趋势
2025-09-15 22:57
液冷行业研究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液冷热管理行业 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和服务器散热领域[1] * 涉及公司包括英伟达、麦格米特、英维克以及台湾供应链厂商[10][12][17] * 中国公司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提升 部分技术可比海外厂商[11] 核心观点与论据 液冷技术方案与主流选择 * 液冷技术创新集中在服务器侧和机房侧 室外侧仅小幅升级[2] * 液冷方案分为冷板式、喷淋式和静默式三大类 喷淋式应用较少[3] * 单向冷板式液冷因高热效率和经济性成为当前及未来几年主流方案[1][4] * 静默式液冷难以成为主流 因需改变数据中心整体使用习惯且冷却液成本高、有争议[6][8] 技术发展核心驱动力 * 芯片及整柜功耗持续提升 单颗CPU从300多瓦升至超10千瓦 H100服务器超10千瓦 B200八卡服务器更高 整柜如GB200 72卡功耗达120-130千瓦[5] * PUE要求趋严 中国要求新建大型数据中心PUE降至1.25以内 枢纽节点不高于1.2 风冷极限仅1.3[5] * 全生命周期成本TCO优势 高功率机柜中单向冷板式液冷经济性已优于风冷 电费减少使OPEX更具优势[5] 关键组件与价值分布 * 液冷系统和CDU是核心组件 各占整个液冷方案约30%价值[9] * 快速接头在AI服务器需求显著增加 因需精确控制每个冷板流量[9] * 分配管路和快速接头分别占10%到20%价值[9] 市场规模与预测 * 2025年国内液冷市场规模预计达四五十亿元 2026年增至七八十亿元[1][10] * 2025年全球英伟达相关液冷市场空间约两三百亿元 2026年预计扩展至700亿元左右[10] * ASIC链条液冷市场从0到1发展 预计整体体量可达200亿元[10] * 2026年全球液冷热管理市场有望接近千亿规模[1][10] 供应链格局与机会 * 液冷板是供应链最难突破环节 目前市场主要采用台湾厂商产品 因更换成本高、风险大且服务器更新周期长约5年[12] * CDU具显著本地化特征 是国内厂商最易落地环节 国内项目业绩兑现潜力良好 海外需构建本地团队 更换周期长达10年[13] * 中国公司技术已可比海外厂商 但商务关系需加强 ASIC链条倾向选择非NV体系公司提供机会[11] * 部件级和代工链机会取决于能否进入核心海外供应链[14] * 冷却液环节值得突破 但静默式方案落地慢 中长期具研究价值[15] 行业趋势与投资展望 * 2026年液冷行业爆发斜率将比2024年光模块更陡峭 渗透率持续提升[16] * 需重点关注具备稀缺性能力并能实现订单突破的公司[16] * 英维克具备服务器侧和机房侧全链条设计及批量落地能力 与英特尔及国内头部算力厂商合作 是出海重要敲门砖[17] 其他重要内容 * 液冷技术新进展包括探索将微通道集成到盖板中直接散热 但目前处于预研阶段[7] * 技术成熟度排序:单向冷板最成熟 其次是双向冷板 再次是静默冷却 最后是盖板微通道[7] * 客户接受度排序:单向冷板最高 其次是双向冷板 盖板微通道最低[7]
2025年A股四季度投资策略:坚守主线,挑战新平台
华安证券· 2025-09-15 19:57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四季度A股市场有望继续挑战新平台 坚守AI产业趋势和景气改善的主线是最佳配置策略[2][4] - 四季度重要边际变化包括美联储降息幅度与节奏及十五五规划建议对2026年经济与政策的预期 这些因素将共同推动市场流动性充裕和主题性机会涌现[4] - 成长风格预计继续占优 重点关注AI全链条 TMT 机器人 军工等机会[77][78] 经济形势 - 预计2025年下半年经济增速稳步回落 三季度GDP增速预计4.8% 四季度进一步回落至4.6% 全年可实现5%增长目标[8][10][11] - 内需偏弱态势尚未扭转 消费回升有限 1-8月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约1.9万亿元 但消费者就业指数处于2024年下半年以来偏低位置[13][18] - 投资面临全方位下滑压力 制造业投资受开工率不足和出口前景不确定影响 基建投资受极端天气和土地收入下滑掣肘 房地产投资降幅恐继续扩大[18] - 出口全年维持偏高景气 但四季度增速恐小幅下滑 1-8月对美出口同比下降15.3% 但对东盟和欧盟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4.7%和7.7%[24] - 通胀难见明显起色 预计全年CPI均值0% PPI均值-2.6% 四季度CPI难以突破1% PPI年内仍难以回正[25][31] 政策环境 - 美联储9月大概率重启降息 市场押注年内降息50-75BP 失业率升至4.3%迫近自然失业率支撑降息决策[33][36] - 通胀仍有隐忧 单次降息50BP概率低 连续降息25BP概率大 8月美国CPI同比2.9%和核心CPI同比3.1%均符合预期[37][41] - 人民币汇率大概率回升 美联储降息带动中美利差倒挂收窄 央行仍有引导汇率升值诉求 中间价与即期汇率之差表明合意水平仍有差距[42][47] - 汇率大幅升值破7仍有赖于基本面强支撑 但经济基本面尚未见到明确向好拐点[52] - 人民币汇率回升吸引外资流入 汇率升值阶段外资净流入规模较大 境外持有境内股票规模与汇率正相关性较强[56][61] 产业规划 - 十五五规划预计10月形成建议 2026年3月正式发布 经济增速目标不会低于4.5% 扩大消费在政策发力中的重要性明显抬升[69][72] - 产业层面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力 重点关注传统制造业升级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三大领域 包括AI 低空经济 量子信息等方向[73][74]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财政货币双积极 超长期特别国债不低于1.3万亿元 赤字率维持4% 产业政策聚焦扩内需与反内卷[75] 配置策略 - 推荐配置AI产业趋势和景气支撑两条主线 包括算力基建 AI应用 稀土永磁 贵金属 军工 券商 电源设备 海风风电 轮胎 农药 工程机械 牛肉及乳制品等[3][77] - 成长风格预计继续占优 2024年9月至今成长行情指数上涨92% PEttm上涨118% 正处于估值驱动第一阶段[78][88] - 坚持持有成长风格是最优策略 过去8次良性调整和后续占优阶段合并行情中 成长风格5次涨幅居首3次第二[91] AI产业链 - AI基建端算力需求高增 带动PCB和CPO景气扩张 2023-2028年HDI和18+多层板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6%和14% 2025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235亿美元同比增32%[93][98] - 液冷正加速成为智算中心标配 2024-2029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CAGR预计46.8% 2029年市场规模162亿美元[106] - 光纤景气度呈扩张趋势 光缆线路长度持续增长 空芯光纤和多模光纤等新技术有望快速推广[101][106] - AI应用端游戏行业景气现拐点 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销售收入1680亿元同比增14.1% 用户规模达6.79亿人[108][112] - 机器人板块与AI行情关联性强化 2024年9月以来与计算机指数相关性达0.87 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63.4亿元[115][127] 细分领域 - 稀土领域具备断层优势 无论中美关系如何变化均形成催化 稀土出口金额和量持续改善[128][132] - 贵金属如黄金受益全球央行购金和美联储降息 2020Q1至2024Q4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增加1343.3吨 除美联储外全球央行黄金储备首次超过美债[133][139] - 券商及金融IT景气度攀升 两融余额和市场成交额持续新高 证券行业营收和盈利双双高增[14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