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

搜索文档
每经热评︱反内卷功在长远 期货市场短炒不可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8 19:07
商品期货市场大幅下跌 - 7月28日商品期货市场出现大幅杀跌行情 焦煤 玻璃 碳酸锂 工业硅 多晶硅 焦炭和纯碱等主力合约以跌停价收盘或盘中持续下挫 甲醇 氧化铝分别下跌3.84%和6.27% [1] - 近一个月以来金属 能源和化工期货部分品种价格经历大涨 存在调整空间 6月24日至7月25日热轧卷板 螺纹钢累计涨幅超12% 铁矿石 氧化铝 锰硅涨幅约15% 纯碱 焦炭涨幅约25% 玻璃 碳酸锂和工业硅涨幅超30% 多晶硅和焦煤涨幅突破50% [1] - 部分品种出现逼空行情 焦煤7月21日至25日连续大涨 5天累计涨幅高达35% 期货杠杆效应使空头承受巨大压力 [1] 价格上涨原因分析 - 技术层面原因 部分品种长期处于下行通道并维持低位 反弹动能积蓄 例如碳酸锂从2023年7月27.37万元/吨高位下跌至6万元/吨以下 累计跌幅超78% 行业龙头企业出现大额亏损后下跌空间有限 [2] - 市场预期变化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成为行情逆转的叙事 光伏 煤炭等行业在反内卷方面已有实质性动作 市场形成一致预期后反弹势头猛烈 [2] - 若无突然供给冲击 大宗商品供需格局短期不会大变 暴涨暴跌主要由非理性因素推动 反内卷通过控制供应量 提高技术准入门槛 治理亏本价销售 加强产业链账期管理等措施改善低价无序竞争局面 [2] 反内卷的长期性与复杂性 - "内卷式"竞争是长期矛盾积累结果 各行业情况不同 整治需长期努力 光伏行业全产业链亏损局面不能仅通过简单控制供应量解决 [3] - 光伏行业面临多重博弈 包括竞争对手之间 上下游之间 地方政府与产业政策之间 以及电价变化等因素 行业生态极为复杂 [3] - 产能控制 出清标准 产业整合主导权 市场准入标准等问题需要系统规划 解决时间较长 [3] 期货市场功能与实体企业参与 - 期货市场最重要的功能是价格发现 短期大涨大跌不利于该功能实现 价格短期大涨可能误导企业重新开工加大生产 价格快速回落会加剧行业供需失衡 [3] - 期货市场发展依赖实际商业活动 更多实体企业参与能让期货价格更好体现供求关系 为企业生产提供有效价格参考和风险管理手段 [3] - 生产企业可在价格短期大涨脱离实际时高价卖出 既提供价格保障 也能避免期货市场脱离实际持续大涨 [3]
这四家公司被立案调查,早有“苗头”!
IPO日报· 2025-07-28 18:41
证监会立案调查情况 - 中国证监会对*ST沐邦、*ST万方、瑞贝卡、太原重工等上市公司采取立案调查措施 [1] - *ST沐邦因涉嫌年报等定期报告财务数据虚假披露被立案 [1][3] - 太原重工、瑞贝卡、*ST万方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 [1][5] - 监管部门对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持"零容忍"态度,体现从严监管决心 [1] *ST沐邦违规详情 - 公司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6亿元 [3] -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供需失衡,价格战升级,行业竞争剧烈 [3] - 公司存在四大违规行为:财务信息不准确、违规使用募集资金、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未披露、年报存在多处错误 [3] - 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达4605.63万元,其他关联方占用余额3526.25万元 [3] - 江西证监局对*ST沐邦及相关高管采取责令改正和警示函措施 [4] 太原重工违规详情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轨道交通设备、风力发电设备等 [6] - 2022年至2024年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8892.09万元、-1664.35万元、2802.47万元 [6] - 上交所对太原重工及时任董事会秘书予以监管警示 [6] - 违规行为包括未及时披露重大诉讼和关联交易事项进展 [6] 瑞贝卡违规详情 - 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18亿元,为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7] - 河南证监局指出公司五大问题:未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充分等 [7] - 河南证监局对瑞贝卡及相关责任人采取责令改正和警示函措施 [7] *ST万方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农业和军工业务 [7]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5.16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为-460.13万元 [8] - 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为22751.38万元,低于3亿元,触发退市风险警示 [8]
资金汹涌进场,各板块雨露均沾!哪些超跌的ETF值得关注?
市值风云· 2025-07-28 18:02
核心观点 - 当前市场处于牛市阶段,低价股和超跌板块可能因资金流入和政策支持迎来机会 [2] - 通过ETF净值分位计算评估超跌板块,重点关注光伏、新能源、消费、地产链、医药医疗和周期板块 [3][6][8] - 超跌板块中光伏、生物医药、医疗、酒和化工同时具备低净值分位和低估值特征,潜在机会显著 [56] 行业分析 新能源板块 - 光伏ETF(515790 SH)2023年以来净值分位仅16 68%,2024年分位46 13%,2025年仍微亏0 4%,市盈率为负,市净率1 96倍处于近5年最低25%分位 [9][10][12] - 新能源车ETF(515030 SH)2024年净值分位修复至88 43%,但市盈率35 7倍和市净率4 1倍仍处于5年最低25%分位 [14][16] - 反内卷政策推动硅料、碳酸锂价格上涨,游资对底部行业热情高涨 [9][44] 消费板块 - 酒ETF(512690 SH)2023年净值分位22 54%,2024年36 54%,2025年亏损4 22%,市盈率19 3倍和市净率4 7倍均为5年最低 [20][22] - 食品饮料ETF(515170 SH)和旅游ETF(159766 SZ)分别处于33 51%和25 38%净值分位 [7][20] - 白酒板块需等待消费数据回暖及禁酒令松绑才可能吸引资金回流 [21] 地产链 - 地产ETF(159707 SZ)2023年净值分位27 48%,市净率0 75倍处于5年25%分位,需政策超预期刺激 [25][26] - 建材ETF(516750 SH)短期上涨后2024年净值分位达80 95%,但市净率1倍仍处5年最低25%分位 [27][30] 医药医疗 - 生物医药ETF(159859 SZ)2023年净值分位30 93%,2025年涨幅15 79%领跑,市盈率51倍和市净率3 48倍处于修复初期 [35][36][38] - 医疗ETF(512170 SH)2025年涨11 32%,规模达272 82亿元,医保局集采政策调整或成行业拐点 [34][39] 周期板块 - 煤炭ETF(515220 SH)受期货价格带动近5日涨9 7%,但市盈率13 08倍和市净率1 46倍已不低估 [45][48] - 化工ETF(159870 SZ)净值分位40 27%,成分股涉及碳酸锂等热门品种,市盈率25 22倍和市净率2 03倍相对低估 [49][54]
大股东减持惊动了法律顾问,协鑫科技减持公告为何矛盾重重
华夏时报· 2025-07-28 17:43
大股东减持异常 - 协鑫科技大股东朱共山持股从64.05亿股降至52.95亿股,减持11.1亿股,持股比例降至18.59% [1] - 公告使用罕见措辞"已委托法律顾问且正在采取适当行动",暗示减持涉及合规问题,但未披露具体细节 [1][2] - 朱共山仍表态对公司业务前景充满信心,并计划未来增持股份,与减持行为形成矛盾 [2] 协鑫系股权质押情况 - 协鑫能科控股股东上海其辰及协鑫创展质押比例达99.87%和100%,未来半年到期质押股占公司总股本40.92%,对应融资余额31.67亿元 [4] - 协鑫集成2024年底控股股东质押比例达100% [4] - 协鑫科技未披露股东质押记录,与A股兄弟公司高质押形成对比 [5] 公司经营与行业动态 - 协鑫科技2024年因行业波动亏损47.5亿元,但拥有全球领先的FBR颗粒硅技术,2024年颗粒硅产能26万吨 [3] - 光伏行业近期回暖:多晶硅N型料价格7月环比上涨31.34%-36.45%,硅片价格跟涨但电池片涨幅温和(TOPCon电池片周涨3.8%-8%) [6] - 公司股价从4月9日低点0.67港元翻倍上涨,受益于行业基本面改善 [6] 新业务布局 - 协鑫科技7月宣布与太保投资香港合作开发RWA中台基础设施,推动电站收益权等资产代币化,旨在拓宽融资渠道 [7]
沐邦高科财务造假被立案:2.28亿资金缺口背后的资本困局
新浪证券· 2025-07-28 17:29
公司违规行为 - 公司因涉嫌年报等定期报告财务数据虚假披露等违法行为被中国证监会正式立案调查 [1] - 违规行为包括重大会计差错、募集资金违规使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等 [1] - 公司连续两次发布《关于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反映出此前披露的相关报告财务信息不准确 [2] - 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等6项公告文件存在多处错误,暴露出内部治理的严重缺陷 [2] 财务造假细节 - 公司在2022年以9.8亿元收购内蒙古豪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切入光伏赛道 [2] - 豪安能源原股东承诺2022-2025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4亿、1.6亿、1.8亿和2.0亿元 [2] - 2024年实际业绩未达承诺,触发了对赌协议中的9.8亿元全额补偿条款 [2] 资金违规使用 - 2024年2月至2025年4月,公司通过预付货款、工程款将募集资金转入控股股东及关联方账户 [3] - 资金以"往来款"形式回流用于偿还借款等非募投项目,构成违规使用 [3] - 截至2025年7月,公司累计被司法划扣募集资金超2.27亿元、账户冻结资金2686.27万元 [3] 监管处罚 - 公司及其实控人廖志远、财务总监汤晓春等责任人已被江西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措施 [4] - 若财务造假坐实,公司可能面临最高1000万元罚款 [4] - 实控人或被处以500万元至1000万元罚款,并可能涉及市场禁入甚至刑事责任 [4] 行业警示 - 跨界并购不是"灵丹妙药",财务造假终将付出沉重代价 [4] - 公司曾以"玩具+光伏"双主业为卖点的跨界企业 [1]
港股收盘 | 三大指数涨跌互现 恒瑞医药125亿美元大单引爆医药股
新浪财经· 2025-07-28 16:44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涨0.68%至25562.13点,早盘冲高至25660.54点后震荡 [2][4] - 恒生科技指数跌0.24%至5664.02点,盘中最高5703.98点 [2][4] - 国企指数涨0.29%至9177.15点 [2] 行业板块表现 保险行业 - 友邦保险、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分别上涨4.96%、3.91%、3.49% [6] -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降至1.99%,传统险及分红险利率上限或分别降至2.0%、1.75% [7] - 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盘中创24.45港元、51.45港元新高 [7] 医药行业 - 方达控股、昭衍新药、维亚生物分别上涨10.39%、6.76%、5.45% [8][9] - 恒瑞医药与葛兰素史克达成125亿美元合作,股价涨24.54%至84.75港元 [9] 券商行业 - 国泰君安国际、申万宏源香港、兴证国际分别上涨9.45%、7.32%、5.08% [11][12]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 [13] 周期行业 - 飞尚无烟煤、南戈壁、蒙古焦煤分别下跌15.28%、7.90%、6.73% [14][15] - 焦煤期货主力合约跌超10%,焦炭跌近8% [16][17] - 中远海运港口、中远海发、中远海控分别下跌10.99%、4.72%、2.85% [18][19] - 欧线集运主力期货跌1.84% [20] 光伏行业 - 顺风清洁能源、协鑫科技、信义玻璃分别下跌8%、4.88%、4.53% [20][21] - 多晶硅主力合约盘中跌停,收盘报49405元/吨 [22] 个股异动 - 玄武云涨28%至1.92港元,与韩国LG Uplus达成战略合作 [23] - 浙江联合投资涨116.67%至0.039港元,预期年度盈利101万港元 [24]
【电新公用环保】反内卷、雅下水电电新板块投资策略——行业周报20250727(殷中枢/郝骞/陈无忌/宋黎超/和霖/邓怡亮)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28 16:42
光伏 - 硅料"收储"关注度持续提升 市场认为供需匹配后硅料价格以6万元/吨为基准线相对合理 多晶硅期货涨幅较大 股票市场更关注现货实际成交价 [3] - 晶澳转债转股价下修至11.66元 转债价值提升 价格有所上涨 预计后续或有更多光伏公司跟进 [3] - 政策挺价力度及措施 "收储"方案能否落地 下游电站对价格接受度决定"反内卷"相关标的股价走势 "反内卷"依然是强主题 [3] 雅下水电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 总投资约1.2万亿元 [3] - 短期市场对水轮机投资热度过高 东方电气(H)股价超涨较多 [3] - 当前可重点关注GIL环节 其整体投资体量不逊于水轮机 平高电气世界首台550千伏C4环保气体GIL成功投运 [3] 风电 - 风电受益于"反内卷"政策并形成轮动 26年风电整机环节业绩弹性较大 机组大型化及零部件降本将推动整机环节26年盈利持续改善 [4] - 136号文重塑新能源装机逻辑 风电出力曲线较优 风电开发及电站销售有望回暖 [4] - 短期内风电招标及2季度业绩或将承压 市场已逐步消化以上问题 后续相关指标改善的预期正逐步形成 [4] 固态电池 - 看好固态电池后续行情 近两周板块走势较弱主要在于前期涨幅较高 [4] - 重点关注全固态电池前、中道设备以及硫化锂等差异性环节 在锂电大厂启动新招标后有望充分受益 [4] - 重点关注半固态电池或极片、电解质改性的进展 液态或半固态电池亦可采用较多全固态电池工艺 性能也有较好提升 落地更快 预期差较大 [4] 储能 - 短期甘肃电化学大储容量电价政策出台是对容量租赁费用逐步取消所带来影响的对冲 有利于独立储能IRR向好 预计其他部分省份也会效仿 [5] - 中期大储盈利改善在于电力市场建设后交易自由度改善 [5] - 当前国内储能招标景气度高 原因在于消纳压力 "抢地盘" 商业模式的改善预期 海外储能景气度依然较高 [5]
天津:着力推动协作支援工作取得新成效
中国发展网· 2025-07-28 16:37
产业帮扶与乡村振兴 - 援甘前指支持产业集群打造,实施43个万亩(头)产业培育项目,包括苹果、中药材等,并重点培育12个特色产业如宁县金银花、华池食用菌 [2] - 援疆前指聚焦"八大产业集群",支持农特产品精深加工、服装生产加工、有色金属勘探等领域,推动津垦牧业打造肉羊全产业链 [2] - 援藏前指引入江苏日出东方集团建设光伏集中供暖项目,预计投资3亿元,并成功投产梅花鹿养殖项目,打造"高原星空帐篷+智慧农业观光"特色项目,五一期间接待游客量突破1500人次 [2] - 援青前指推动算力项目落地,投资总额36亿元,并推广"津菜黄南种",引入9个蔬菜瓜果品种,设立实验基地 [2] 创新帮扶与招商引资 - 援兵团工作队促成安徽鼎安与兵团建材集团合作共建芜湖安置房建设项目,合同金额2.2亿元,并推动渤海化工集团新疆公司等企业落户,累计签约项目25个,预计总投资17.41亿元 [3] - 推动深圳疆品网络科技与昆仑天和农业科技签订年采购6000万元战略合作协议,并促成天津华润万家与昆仑天和农业科技建立长期购销机制 [3] - 援藏前指启动"红色校史资源课程思政"项目,增开《红旗颂》赏析课,挖掘昌都卡若遗址文物故事,融入"西藏与内地文明同根同源"教育 [3] 就业与消费帮扶 - 援甘前指新增帮助甘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69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51万人,并开发"津甘护工""津甘飞手"等新劳务品牌 [4] - 共建"甘味"供销基地40个,扶持"甘味入津"等消费帮扶品牌69个,消费帮扶完成额达到20亿元 [4] - 推动甘肃文旅推介活动,协调天津旅行商、文旅投资机构等到甘深度考察,打造消费新场景 [4] 教育与医疗支援 - 援青前指开展"筑梦黄南·职引未来"职业指导巡讲活动,达成用工意向600余个,并推动"六名进黄南"工程 [5] - 州医院转诊率下降至3.1%,州、县级医院完成"五大中心"建设,推动天津师范大学黄南州新时代高级中学建设和中国民航大学支教团落地尖扎县中学 [5] 机构队伍建设 - 援疆前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扎实推进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打造政治过硬队伍 [6] - 援兵团十一师工作队举办"干部大讲堂",开展人工智能算力与DeepSeek大模型专题讲座,覆盖300余名干部职工 [6] - 援甘前指落实干部管理制度和关心关爱十条措施,打造"有情怀、有干劲、有甘味"的干部队伍 [6]
证监会对多家上市公司集中立案,监管风暴再次剑指市场乱象
搜狐财经· 2025-07-28 16:32
资本市场严监管信号 - 监管覆盖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类型,包括转型企业、行业龙头和退市边缘公司,靶向性特征显著 [1] - 集中立案触及市场普遍存在的合规痛点,反映监管趋严态势 [1] *ST沐邦案例 - 公司前身为邦宝益智,2021年转型光伏行业,主营光伏硅片、电池片及组件研发生产 [3] - 2024年净利润为负且扣除无关收入后营收仅2.77亿元,低于主板退市红线3亿元 [3] - 存在重大财务数据虚假记载,涉及营业收入、利润等核心指标系统性失真 [3] - 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4605.63万元,其他关联方占用3526.25万元 [3] 瑞贝卡案例 - 全球假发制品行业领军企业,产品远销美欧非 [4] - 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具体原因未披露 [4] - 2024年净利润亏损1.18亿元,未按规定披露业绩预告 [5] - 存在未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充分等多项违规 [6] *ST万方案例 - 公司1996年上市,曾涉足农业、军工、土地开发、医疗信息化等多领域 [7] - 控股股东18.7%股权被司法冻结且将拍卖,控制权可能变更 [7] - 在股权拍卖进程、潜在受让方背景等关键信息披露上不及时、不充分 [7] 监管政策与市场影响 - 2024年新"国九条"明确加大退市力度,细化四类退市标准 [8] - 2024年证监会办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128起,罚没金额51.37亿元 [8] - 2025年因财务造假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企业已达9家 [8] - 监管常态化、透明化将降低信息不对称,引导资源向合规企业集中 [10]
日本已经被逼上绝路!美日关税谈判后:日本或将疯狂撕咬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7-28 16:15
日本国防白皮书与军事部署 - 日本2025年国防白皮书明确将中国视为最大战略挑战,计划建设针对中国的"防御圈" [11][13] - 日本大幅增加自卫队军力,2025年国防预算增长9.7%至551亿美元,优先发展通信卫星、远程反舰导弹等项目 [16][17] - 日本在西南地区强化军事部署,包括宫古岛、石垣岛等岛屿防卫,并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16] 台海问题与美日联盟 - 日本制定台海冲突应急预案,计划6天内撤离12万人至九州,2025年底将进行大规模演习 [17] - 美日联盟加强合作建立联合威慑力量,日本军事和政治决策受美国深度影响 [9][16] - 日本YS-11EB侦察机在东海与中国JH-7战机发生对抗,日方设备遭电子干扰 [20] 美日贸易协议与经济困境 - 日本在美日关税谈判中被迫让步,协议被媒体称为第二个"广场协议",汽车业面临25%关税威胁 [20][23] - 日本制造业全面衰退,半导体、智能手机、电动汽车等领域失去竞争力,对中国逆差达424亿美元(2024年) [26][29] - 日本对美贸易顺差依赖汽车出口,但整体经济受制于美国,国际政治被动性加剧 [29] 中日韩自贸区与产业链机会 - 中国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试图将日本纳入中国制造产业链 [30] - 日本若持续战略误判,未来5-10年可能彻底失去与中国产业链合作的机会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