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设备

搜索文档
电子束检测,至关重要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10 10:53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本文来自 semiengineering ,谢谢。 吞吐量仍然是一个问题,解决方案需要多种技术的结合。 事实证明,电子束检测对于发现 5 纳米以下尺寸的关键缺陷至关重要。现在的挑战是如何加快这 一流程,使其在经济上符合晶圆厂的接受度。 电子束检测因灵敏度和吞吐量之间的权衡而臭名昭著,这使得在这些先进节点上利用电子束进行 全面缺陷覆盖尤为困难。例如,对于英特尔的18A逻辑节点(约1.8纳米级)和三星数百层的3D NAND存储器,缺陷检测已达到极限。 传统检测方法在 5 纳米以下开始遭遇根本性的物理限制。光学检测系统历来是缺陷检测的主力, 但由于衍射极限、复杂材料堆叠导致的对比度降低以及日益细微的缺陷特征,在先进节点上表现 不佳。 电子束检测提供纳米级分辨率,能够捕捉光学工具可能遗漏的微小致命缺陷,但这些优势也伴随 着显著的代价。吞吐量是主要瓶颈。用单束电子束扫描整个300毫米晶圆可能需要数小时甚至数 天,远远超出了现代晶圆厂严格的时间预算。 PDF Solutions先进解决方案副总裁 Michael Yu 表示:"如果想在 7nm 或 5nm 等先进节点的生 产 ...
传韩国断供HBM设备
是说芯语· 2025-05-09 22:07
韩国限制HBM设备出口事件 - 韩国政府计划限制关键HBM设备TC Bonder的出口,要求本土制造商暂停向特定地区交付设备并收紧技术出口审批[2] - TC Bonder是HBM制造中的核心设备,负责多芯片堆叠与电气连接,技术精度需达亚微米/纳米级[3][5] - 韩国企业占据全球TC Bonder市场80%以上份额,其中韩美半导体垄断HBM3E设备市场[7][8] TC Bonder技术与市场 - TC Bonder技术分为TC-NCF、TC-NCP等类型,应用场景涵盖Chip-to-Substrate等多种封装形式[3] - 2022年高精度TC Bonder全球市场规模0.8亿美元,预计2029年达4亿美元,CAGR为25.6%[6] - AI/HPC需求推动HBM市场爆发,2024年HBM需求增速近200%,2025年或再翻倍[6] 韩国企业市场策略 - 断供旨在维护韩国企业在HBM市场的垄断地位(SK海力士占50%、三星占40%)并强化产业链话语权[10] - 三星主要采购SEMES和日本Shinkawa设备,SK海力士依赖韩美半导体和韩华[7] - 韩美半导体为SK海力士12层HBM3E量产提供设备,计划Q2向英伟达供货[8] 行业影响与替代方案 - 短期将加剧HBM供应紧张并推升价格,长期或加速全球供应链重构与设备国产化[11] - 国产厂商普莱信已推出Loong系列键合机,精度达±1μm@3σ,支持TC-NCF等工艺[12] - 韩国断供可能刺激国际竞争对手技术突破,削弱其长期市场优势[11]
海晨股份(300873):深度报告:业内稀缺跨领域物流方案提供商,AMHS业务构筑第二成长曲线
民生证券· 2025-05-09 19: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海晨股份,给予“推荐”评级 [4][1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晨股份是业内稀缺跨行业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综合物流服务业务基本盘稳固,半导体物流装备及自动化业务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极 [4][112]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营收18.3/20.1/22.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3.8/4.2亿元,EPS分别为1.44/1.64/1.8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13/12倍 [4][1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综合性物流解决方案提供者 - 海晨股份是制造业生产性物流提供方与智改数转平台运营者,提供综合性生产性物流解决方案,2011 - 2023年逐步完善产业链条,2023年收购昆山盟立拓展至物流机器人与设备制造领域 [11][12] - 公司实控人梁晨截至2024年末持有42.9%股权,股权结构稳定 [16] - 公司形成制造业生产性物流服务、物流装备及机器人产品和自动化及集成业务三大业务板块产业格局 [18] - 综合物流服务为营收主力,仓储服务营收占比稳步提升;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9.74%,扣除L客户因素后物流服务板块营收增长;2024年盈利能力向上修复,费用率有效管控,资产负债率维持较低水平 [21][23][26] - 公司提供供应链全流程仓储管理及配套增值服务,自动化仓储面积逐年增加,仓储服务网点覆盖多区域;持续推进自动化仓库建设,未来将完善智能仓储网络布局 [39] 业内稀缺跨领域物流解决方案能力,下游优质客户粘性较强 - “消费电子 + 新能源汽车”构筑业务基本盘,2023和2024年电子信息业务 + 新能源汽车业务营收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96.7%和96.1%;消费电子方面联想为重要客户,2025Q1联想PC出货量回暖;新能源汽车方面1H24新增两大客户对冲风险,问界M9 2025款及问界M8订单超预期 [51][52][56] - FY2025Q1 - 3联想集团营收和净利快速增长,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保持较快增速,中国地区营收同比增长23.9%;赛力斯销量和营收快速增长,2020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CAGR为114.1% [57][58][65] - 2023 - 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进入调整周期,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下滑;2018 - 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增速较快但近年放缓 [68] 布局半导体AMHS业务,构筑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2021 - 2024年研发费用CAGR为19.7%;2023年收购昆山盟立布局半导体AMHS市场,产品具备国产替代潜力,有望受益于国产化率提升 [72][74][79] - AMHS系统功能和效率优于传统搬运系统,发展经历四个阶段,市场空间广阔,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约占半导体设备总量3%,预计2025年全球和中国大陆地区市场规模分别为39.2亿美元和81.5亿元;全球市场被日企垄断,国产化率仅5%,行业技术壁垒高,本土企业加速追赶 [80][90][92] - 2024年公司半导体物流装备及自动化业务营收1.4亿元,受益于全球半导体制造业改善 [100]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综合物流服务业务2025年营收有望修复,26 - 27年稳步增长;自动化及装备制造业务25 - 27年营收有望快速增长;其他业务25 - 27年营收增速维持5% [103][104][105] - 预计2025 - 2027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小幅提升,财务费用率相对稳定 [107] - 选择密尔克卫、宏川智慧、中控技术为可比公司,以2025年5月8日收盘价为基准,可比公司25 - 27年平均PE分别为21/17/15倍,海晨股份具备估值优势 [108][109]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营收18.3/20.1/22.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3.8/4.2亿元,EPS分别为1.44/1.64/1.8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13/12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4][112]
5月9日晚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5-09 18:22
通信工程及服务 - 宜通世纪中标中国移动2025-2026年通信工程施工服务项目 中标规模2.28亿元 服务范围覆盖广东、海南、辽宁、四川四省传输管线施工 [1] 机械设备及汽车零部件 - 致远新能拟以3300万-6600万元回购股份 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回购价格上限22元/股 [1] - 保隆科技拟1亿-2亿元回购股份 资金来源含专项贷款 回购价格上限59元/股 [17] - 一汽富维获自主豪华品牌座椅项目定点 预计2026年供货 生命周期销售额13.9亿元 [33] 汽车行业产销数据 - 广汽集团4月销量11.64万辆 同比下降12.66% 1-4月累计销量48.75万辆 同比下降10.22% [2] - 江淮汽车4月销量30764辆 同比下降3.55% [3] - 福田汽车4月商用车销量54816辆 同比增长21.63% [20] 医药生物及医疗器械 -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LBP-ShC4获FDA临床试验批准 用于治疗雄激素脱发 [4] - 赛诺医疗两款冠脉球囊导管获墨西哥、厄瓜多尔注册证 [5] - 汇宇制药丙戊酸钠注射剂获法国上市许可 环磷酰胺注射剂获西班牙上市许可 [6] 化工及材料 - 华鲁恒升拟2亿-3亿元回购股份并注销 回购价格上限32.38元/股 [16] - 优彩资源拟投建3000万元有机热载体锅炉项目 预计年减碳5932吨 [19] 半导体及电子 - 中芯国际一季度净利润13.56亿元 同比增长166.5% 营收163.01亿元 同比增长29.4% [31] - 金海通两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3%股份 [39] 农林牧渔 - 圣农发展4月销售收入15.33亿元 同比增长0.68% 深加工肉制品收入6.2亿元 同比增长3.13% [6] - 立华股份4月肉鸡销售收入11.25亿元 同比增长0.45% 肉猪销量16.9万头 同比增长141.08% [35] 金融及投资 - 招商银行拟出资150亿元全资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22] - 金诚信拟投资2.31亿美元建设Alacran铜金银矿项目 持股比例将达55% [23] 建筑及房地产 - *ST围海预中标1.08亿元兰亭湖水土治理项目 占2024年营收4.33% [12] - 海南发展控股股东拟1亿-2亿元增持股份 [37] 电力设备及家电 - 良信股份获41项专利证书 涉及灭弧装置、接触器壳体等领域 [5] - 长虹美菱拟1.5亿-3亿元回购股份 价格上限11元/股 [28]
微导纳米(688147):2024、2025Q1点评:半导体订单高增,双轮驱动展现韧性
长江证券· 2025-05-09 18: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收27.00亿元同比增长60.74%,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减少16.16%;2025Q1营收5.10亿元同比增长198.95%,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增长2253.57% [2][6] - 订单顺利验收使营收高增,2024年半导体设备收入3.27亿元同比增长168.44%,光伏设备收入22.90亿元同比增长52.94%,半导体设备收入占主营业务比重提升至12.14%,归母净利润下滑因研发费用上升和减值计提增加 [1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手订单总额67.72亿元,半导体领域在手订单同比大幅增长65.91%,占比呈上升趋势,预计半导体领域产品各方面将继续增长 [12] - 公司半导体领域产品包括ALD和CVD设备,在ALD领域是国内领先供应商,在CVD领域实现高端设备技术和产业化突破,产品体系能满足客户制程需要 [12] - 预计公司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3.04、3.74亿元,对应PE分别为47、38倍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础数据 - 当前股价31.00元,总股本45,768万股,流通A股9,768万股,每股净资产5.83元,近12月最高/最低价36.07/18.35元 [10]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700|2816|3186|3732| |营业成本(百万元)|1620|1729|1974|2303| |毛利(百万元)|1080|1086|1212|1429| |营业利润(百万元)|228|327|403|577| |利润总额(百万元)|227|329|405|579| |净利润(百万元)|227|304|374|535|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227|304|374|535| |EPS(元)|0.50|0.67|0.82|1.17|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000|2683|-928|3292|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558|-144|-83|-41|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121|363|486|486| |现金净流量(不含汇率变动影响)(百万元)|679|2902|-525|3738| |每股收益(元)|0.50|0.67|0.82|1.17|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2.18|5.86|-2.03|7.19| |市盈率|62.00|46.61|37.89|26.50| |市净率|5.47|5.02|4.43|3.79| |EV/EBITDA|44.37|15.39|14.63|9.59| |总资产收益率|2.7%|3.1%|3.5%|4.0%| |净资产收益率|8.7%|10.8%|11.7%|14.3%| |净利率|8.4%|10.8%|11.8%|14.3%| |资产负债率|68.6%|71.2%|69.6%|71.7%| |总资产周转率|0.34|0.31|0.31|0.31| [16]
中微公司(688012):2024点评:收入高增,平台化持续夯实
长江证券· 2025-05-09 17: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中微公司营收高增,平台化持续夯实,预计2025 - 2026年公司有望实现营收119、152亿元 [2][6][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0.65亿元,同比增长44.73%,归母净利润16.16亿元,同比下降9.53%,扣非归母净利润13.88亿元,同比增长16.51%;2024Q4营收35.58亿元,同比增长60.11%,归母净利润7.03亿元,同比增长12.24%,扣非归母净利润5.75亿元,同比增长25.53% [2][6] 业务板块表现 - 2024年刻蚀设备营收72.77亿元,同比增长54.72%,驱动整体业绩增长,最近四年收入年均增长超50%,覆盖95%以上刻蚀应用需求,技术达5nm及更先进工艺水平,市场占有率提升;薄膜沉积设备全年收入约1.56亿元,实现首台销售;MOCVD设备收入3.79亿元,同比下降约18.03% [11] 盈利影响因素 - 毛利率受2024年客户结构变化、给予部分客户销售折扣及会计准则调整影响;净利率受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14.18亿元,同比增长约73.59%)、2023年有股权处置收益而2024年无、常态化股权激励(2024年股份支付费用超4亿元)影响,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8.46亿元,同比增长约23.6% [11] 研发投入与平台化推进 - 2024年研发投入约24.52亿元,同比增长约94.31%,占营收比例约27.05%,同比增加6.90个百分点;刻蚀设备针对关键刻蚀工艺的设备在客户产线验证;MOCVD设备多种新型设备有量产和研发进展;LPCVD和ALD薄膜设备多款新型产品进入市场获重复订单,LPCVD薄膜设备累计出货量突破150个反应台,2024年获约4.76亿元批量订单,其他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将陆续入市,EPI设备进入客户端量产验证阶段 [11] 产能扩张情况 - 南昌约14万平方米、上海临港约18万平方米的生产和研发基地已投入使用;上海临港滴水湖畔约10万平方米总部大楼暨研发中心在建;将在广州增城区及成都高新区建造新基地 [11]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19.22亿元、151.64亿元、188.5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95亿元、32.54亿元、41.43亿元等,多项指标呈现增长趋势 [15]
万业企业: 上海万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09 16:17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81亿元同比下降39.72%,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下降28.85%,扣非净利润亏损0.55亿元主要因半导体业务战略投入期亏损及房地产业务收尾[33][37] - 半导体设备子公司凯世通2024年新增订单总金额近14亿元,已交付40余台离子注入机,低能大束流/超低温/高能机型客户分别达11/7/2家[7][8][9] -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研发人员从157人增至213人增长35.67%,2024年研发费用1.84亿元占预算106.36%[15][38] 半导体设备业务进展 - 凯世通完成CIS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首台验收,突破金属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实现国产CIS离子注入机重要突破[8] - 布局SiC化合物半导体设备,研发高温离子注入机应对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需求,与苏州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建立战略合作[9][16] - 上海金桥基地扩建后达年产百余台产能,筹建检测中心提升国产化测试能力,供应链新增70余家国内供应商[13] 铋材料战略布局 - 通过子公司安徽万导切入铋材料深加工,2025年计划完成安徽五河/湖北荆州基地产能扩张,产品涵盖铋系合金/氧化物/化合物等[22][23] - 受益于商务部铋材料出口管制政策,公司作为先导科技旗下唯一铋材料平台,将整合全球市占率领先的铋产业链资源[23][26] - 2025年铋业务预计贡献主要营收,1-3月已发生关联采购5285万元占同类业务1.89%[50] 行业趋势与战略规划 - SEMI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达1215亿美元增长7.7%,中国未来三年晶圆厂设备投资超1000亿美元[19][21] - 公司采取"外延并购+产业整合"双轮驱动,依托先导科技集团在材料/零部件领域优势,构建国产供应链安全体系[25][26] - 重点攻关离子注入"卡脖子"机型,开发SOI氢离子注入机等特色工艺设备,提升国产设备工艺覆盖率[27]
罗博特科(300757) - 300757罗博特科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10:00
公司重组与ficonTEC情况 - 重组交易已获证监会注册,正推进后续交割,完成后ficonTEC将成全资控股公司,国产化安排将落地,国内外产能将提升 [2][3][4] - 标的资产过户已完成,公司将择机办理配募事宜并及时披露信息 [11] ficonTEC业务与市场 - 客户包括Tesat - Spacecom GmbH、某星链及太空技术前沿科技公司等,与泰瑞达合作的双面晶圆检测设备已有量产化订单 [3] - 在售设备价格区间30 - 40万欧元到100 - 200万欧元,标准化设备生产周期约3个月 [5][6] - 针对CPO客户良率痛点开发相关设备,CPO技术2026年将进入商业化进程和量产爬坡阶段 [6] - 扩展东南亚、台湾和韩国服务能力,具体客户名单不便透露 [7]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度营收下滑63%,净利亏损2600多万,受光伏行业周期性因素影响,后续光电子业务及ficonTEC业绩并表后营收及净利将向好 [6][7] 业务协同与发展 - 泛半导体业务将采取“双总部”全球化布局,原有主业与ficonTEC业务板块有协同效应 [3][4] - 光电子业务下游应用广泛,ficonTEC积累众多核心技术并持续更新 [4] 订单情况 - 激光雷达业务欧美客户为主,CPO设备订单发展顺利,与TSMC、NV、Broadcom合作稳定加速 [10] - 已获华工科技、驿路通订单,部分已交付,与部分国内头部光模块企业合作在推进 [10] 技术进展 - 是唯一从硅光子晶圆测试到后道耦合封装的整体技术及全产品线装备提供商,是台湾硅光子联盟核心成员 [12] - OFC2025发布300mm光 - 电异面晶圆检测设备,首套被英伟达验收并获批量订单,开发提升良率设备受关注 [13] 细分赛道展望 - AI领域未来3 - 5年内CPO/OIO是主流,硅光子在卫星通信应用未来2 - 3年快速起步,在生物芯片领域应用未来3 - 5年拓展到个人消费电子 [13] 市值管理与账务处理 - 公司将通过优化合规治理、稳健经营、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等进行市值管理 [13] - ficonTEC收购完成后并表不涉及追溯调整 [14] 行业规模与增速 - 光电子技术应用广泛,随着AI对算力需求驱动,硅光、CPO、OIO等技术方向快速发展,ficonTEC业务预计增长强劲 [14] 其他问题 - 公司在印度光伏项目正常推进,未受印巴局势升级影响 [15] - 将助力ficonTEC从“项目制”向“产品制”转变,涉及测试、光纤预制、耦合封装三个产品线 [15] - 通过完善管理流程、人员培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等确保人才技术不外流,实现融合 [16] - 预测2025年光伏新增项目大多在海外,海外订单将支撑光伏自动化设备业务板块 [16]
龙图光罩:新工厂摊销叠加策略性降价销售使公司2025Q1业绩承压-20250508
山西证券· 2025-05-08 2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 - A”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公司业绩承压,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下滑,主要因珠海新工厂处于产能爬坡期,折旧摊销增加且收入贡献不明显,部分客户减少采购需求;随着募投项目推进和客户恢复采购,业绩有望好转 [2][5] - 2025Q1公司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下降,毛利率下滑因新工厂产能爬坡和策略性降价,净利率下滑还受期间费用率提升影响 [6] - 公司持续推动更高制程产品研发和验证,随着珠海募投项目推进,产品制程升级,下游应用领域将扩展 [7]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维持“增持 - A”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36.74万元,同比下降8.97%;归母净利润1733.39万元,同比下降30.00%;扣非归母净利润1660.40万元,同比下降32.89%;基本每股收益0.13元,同比下降48.00% [3] 事件点评 - 营收和净利润下滑主因珠海新工厂处于产能爬坡期,收入贡献不明显且折旧摊销增加,预计随着募投项目推进,营收和净利润承压态势将好转;部分客户因经营策略调整减少采购需求,未来收入预计随客户恢复采购而增长 [5] - 2025Q1销售毛利率为52.44%,较去年同期下滑7.27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31.88%,较去年同期下滑9.58个百分点;毛利率下滑因新工厂产能爬坡和策略性降价,净利率下滑受期间费用率提升影响,2025Q1销售期间费用率为19.17%,较去年同期提升7.06个百分点 [6]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营收3.48、5.09、7.88亿元,同比增长41.0%、46.6%、54.6%;分别实现净利润1.03、1.62、2.63亿元,同比增长11.8%、57.6%、62.3%;对应EPS分别为0.77、1.21、1.97元,以5月8日收盘价46.00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59.8X、38.0X、23.4X,维持“增持 - A”评级 [8]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18|247|348|509|788| |YoY(%)|35.1|12.9|41.0|46.6|54.6| |净利润(百万元)|84|92|103|162|263| |YoY(%)|29.7|9.8|11.8|57.6|62.3| |毛利率(%)|58.9|57.0|50.0|52.5|54.5| |EPS(摊薄/元)|0.63|0.69|0.77|1.21|1.97| |ROE(%)|15.1|7.6|8.2|11.9|16.7| |P/E(倍)|73.4|66.9|59.8|38.0|23.4| |P/B(倍)|11.1|5.1|4.9|4.5|3.9| |净利率(%)|38.3|37.3|29.5|31.8|33.3| [10]
龙图光罩(688721):新工厂摊销叠加策略性降价销售使公司2025Q1业绩承压
山西证券· 2025-05-08 21: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 - A”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公司营收和净利润下滑,主要因珠海新工厂处于产能爬坡期,收入贡献不明显且折旧摊销增加,部分客户一季度减少采购需求;预计随着珠海募投项目推进和客户恢复采购,营收和净利润承压态势将好转 [4][5] - 2025Q1公司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下降,毛利率下滑因新工厂产能爬坡和策略性降价,净利率下滑还受期间费用率提升影响;公司持续推动更高制程产品研发和验证,未来有望拓展应用领域 [6]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3.48、5.09、7.88亿元,同比增长41.0%、46.6%、54.6%;净利润分别为1.03、1.62、2.63亿元,同比增长11.8%、57.6%、62.3%;对应EPS分别为0.77、1.21、1.97元,以5月8日收盘价46.00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59.8X、38.0X、23.4X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上市以来股价表现 - 2025年5月8日收盘价46.00元,年内最高/最低为75.04/24.72元,流通A股/总股本为0.27/1.34亿股,流通A股市值12.28亿元,总市值61.41亿元 [3] 事件描述 -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36.74万元,同比下降8.97%;归母净利润1733.39万元,同比下降30.00%;扣非归母净利润1660.40万元,同比下降32.89%;基本每股收益0.13元,同比下降48.00% [4] 事件点评 - 2025Q1营收和净利润下滑,因珠海新工厂产能爬坡,收入贡献不明显且折旧摊销增加,预计随着项目推进,产能利用率提升,业绩承压态势将好转;部分客户一季度减少采购,未来恢复采购后收入预计增长 [5]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18|247|348|509|788| |YoY(%)|35.1|12.9|41.0|46.6|54.6| |净利润(百万元)|84|92|103|162|263| |YoY(%)|29.7|9.8|11.8|57.6|62.3| |毛利率(%)|58.9|57.0|50.0|52.5|54.5| |EPS(摊薄/元)|0.63|0.69|0.77|1.21|1.97| |ROE(%)|15.1|7.6|8.2|11.9|16.7| |P/E(倍)|73.4|66.9|59.8|38.0|23.4| |P/B(倍)|11.1|5.1|4.9|4.5|3.9| |净利率(%)|38.3|37.3|29.5|31.8|33.3| [10]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展示了2023A - 2027E各年度相关财务数据,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项目及对应变化情况;还给出了成长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估值比率等财务比率数据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