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制造
搜索文档
彭博背大锅啊!
Datayes· 2025-09-04 20:09
市场整体表现 - 三大指数全线下跌 创业板指收跌4.25% 上证指数跌1.25% 深证成指跌2.83% [6] - 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25822.18亿元 较上日放量1861.15亿元 全市场超2200只个股上涨 [7] - 主力资金净流出918.43亿元 电子行业净流出规模最大达244.74亿元 [19][21] 行业板块动向 - 光伏板块持续活跃 正业科技20cm涨停 通润装备涨停 多晶硅报价周上涨2.13%-2.7% [7] - 固态电池走强 天际股份、键邦股份、金龙羽涨停 头部设备企业新签及在手订单总额超300亿元 同比涨幅70%-80% [8] - 大消费板块逆势上涨 安正时尚三连板 美邦服饰两连板 受消费券政策和"金九银十"旺季预期推动 [7] - 银行板块A股市值达11.31万亿元 反超电子板块重夺A股第一 农业银行市值超2.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16][17]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五大行业为商贸零售(50.3亿元)、银行(33.32亿元)、电力设备(12.37亿元)、轻工制造(7.53亿元)、纺织服饰(6.87亿元) [19]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五大行业为电子(-244.74亿元)、计算机(-144.41亿元)、通信(-108.5亿元)、机械设备(-93.67亿元)、有色金属(-73.8亿元) [19][21] 个股表现 - 寒武纪较1595元高位下跌25% 因科创50指数样本调整导致约百亿资金减持 [3] - 新易盛居主力净流出个股首位 岩山科技、寒武纪、中际旭创、比亚迪位列净流出前五 [19] - 龙虎榜显示天孚通信机构净买入8.85亿元(-15.42%) 新易盛机构净买入8.17亿元(-15.58%) [27][30] 科技与AI发展 - DeepSeek正在开发具备更先进AI智能体功能的新模型 计划今年第四季度推出 [5] - 字节跳动、腾讯等中国科技公司积极购买英伟达H20芯片 关注性能提升六倍的B30A芯片 [5] - 华为发布第二代三折叠手机MateXTs 起售价17999元 麒麟9020芯片回归 [14] 政策与产业动态 - 日本和美国接近达成协议降低对日本汽车关税 [16] - 中国人民银行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期限3个月 [16] - 体育产业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投资建设 实施冰雪消费惠民措施 [13] - 特斯拉Robotaxi网约车应用程序向所有人开放 [15] 资金流向 - 北向资金总成交3808.72亿元 北方稀土成交25.91亿元 [22] - 知名游资作手新一买入胜利精密7983万元、步步高6650万元 宁波桑田路买入太平洋1.209亿元 [31]
利好来了!刚刚,重磅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9-04 19:03
政策核心目标 - 2025-2026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目标7% [3] - 包含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领域后 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目标5%以上 [3] - 2026年目标实现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 5个省份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过万亿 [3] - 2026年服务器产业规模目标超过4000亿元 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目标超过40% [3]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推动5G/6G关键器件、芯片、模块技术攻关 加强6G技术成果储备 [1][4] - 支持人工智能、先进存储、三维异构集成芯片、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基础研究 [1][7] - 加强CPU、高性能人工智能服务器、软硬件协同攻关 开展人工智能芯片与大模型适应性测试 [5] - 推动光芯片、光电共封等光子领域技术研发 促进光架构与电架构生态融合 [7][8] - 提升协同攻关效率 持续支持集成电路、先进计算、未来显示、新型工业控制系统等领域科技创新 [7] 产品与生态建设 - 制定人工智能终端智能化分级方法和标准 鼓励各地推动人工智能终端创新应用 [4] - 推动手机、个人计算机、家庭网关设备、视听设备、服务器等整机和零部件迭代升级 [4] - 打造新型显示、智能安防、车载计算、智能可穿戴、智慧健康养老、智慧家庭等新兴产品 [4] - 研发高性能轻量级扩展现实(XR)等新型终端设备 培育高端品牌 [4] - 构建以跨平台计算框架为核心的计算生态 加快对多体系芯片、多类型软件、多元化系统的兼容适用 [5] 光伏与锂电池产业 - 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 破除"内卷式"竞争实现高质量发展 [1][6] - 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锂电池产业 指导地方梳理产能情况 [1][6] - 实施光伏组件、锂电池产品质量管理 强化与投资、金融、安全政策联动 [6] - 加快研究以强制性国家标准为基础的储能电池产品安全推荐目录 [6] 市场与应用拓展 - 提升智能产品适老化设计水平 增加智慧健康养老优质终端产品供给 [8] - 推进人工智能服务器、高效存储等先进计算系统建设 提升智算云服务水平 [8] - 赋能科学研究、自动驾驶、生物医药等高算力场景 [8] - 支持汽车电子、海洋电子、航空电子、医疗电子等产业发展 [8] - 构建基于北斗的精准时空信息服务体系 促进与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融合 [8] 产业运行现状 - 2023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 比同期工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分别高4.7和1.6个百分点 [1] - 2023年6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 [1]
关于电子信息制造业 两部门发布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中国证券报· 2025-09-04 16:58
行业增长目标 - 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2025-2026年平均增速目标为7% [1] - 包含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目标达到5%以上 [1] - 到202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预期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首位 [4] 细分领域发展目标 - 服务器产业规模目标超过4000亿元 [4] - 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目标超过40% [4] - 5个省份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目标突破万亿元 [4] - 个人计算机和手机产品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4] 产业转型升级举措 - 推动电子整机高端化并提升产品供给水平 [5] - 制定人工智能终端智能化分级方法和标准 [5] - 依法治理光伏产品低价竞争并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锂电池产业 [5] - 加快制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唯一产品识别码》强制性国家标准 [5] 技术创新支持体系 - 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集成电路、先进计算、未来显示等领域科技创新 [8] - 谋篇布局时空信息产业,推进卫星定位、导航、遥感等协同发展 [8] - 加快培育消费电子、时空信息等专精特新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 [5] - 制定电子元器件、新型电子材料等领域知识产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5] 市场需求拓展措施 - 提振手机、电脑、电视等传统电子产品消费 [6] - 支持可穿戴设备在医疗、交通、教育等典型场景终端研发 [6] - 推进人工智能服务器、高效存储等先进计算系统建设 [6] - 提升智能产品适老化设计水平并增加智慧健康养老终端供给 [6] 国际化发展策略 - 落实自由贸易区优惠政策并优化出口结构 [6] - 深度参与电子信息领域数字贸易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 [6] - 持续推进半导体、光伏、锂电池等领域与国际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 [6] - 增强电子信息外资企业在华发展信心,鼓励设立产线和研发中心 [6]
两部门:鼓励各地推动人工智能终端创新应用,推动5G/6G关键器件、芯片、模块等技术攻关
第一财经· 2025-09-04 16:21
政策导向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2] - 聚焦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 统筹专项资源提升电子产品供给水平[2] - 推动人工智能终端创新应用 制定智能化分级方法和标准[2] 产品升级与创新 - 推动手机 个人计算机 家庭网关设备 视听设备 服务器等整机和零部件迭代升级[2] - 持续提升打印机 复印机 扫描仪等计算机外设可靠性[2] - 打造新型显示 智能安防 车载计算 智能可穿戴 智慧健康养老 智慧家庭等新兴产品[2] - 研发高性能轻量级扩展现实(XR)等新型终端设备[2] 技术突破与储备 - 加快提升新一代整机装备供给能力[2] - 推动5G/6G关键器件 芯片 模块等技术攻关[2] - 加强6G技术成果储备[2]
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磅文件出炉,关注科创板50ETF(588080)等产品配置价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15:45
政策支持与产业规划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提出加强CPU、高性能人工智能服务器及软硬件协同技术攻关 并开展人工智能芯片与大模型适应性测试 [1] - 政策要求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现有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水平 强化服务器、芯片和关键模块的兼容适配 [1] - 中泰证券预计10月推出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十五五"规划 科技板块中期逻辑坚实 若9月出现调整视为战略性布局机会 [1] 市场表现与产品动态 - 科创板50指数由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科创板股票组成 具有显著"硬科技"龙头特征 [1] - 跟踪该指数的科创板50ETF(588080)年内规模增长超130亿元 [1] - 2024年初至8月末 科创板50ETF取得0.43%超额收益 在同类产品中居首 且跟踪误差控制效果领先 [1]
刚刚,利好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04 15:36
行业定位与目标 - 电子信息制造业被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 是稳定工业经济增长和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 [2] - 2025-2026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目标为7% 加上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关领域后年均营收增速目标达到5%以上 [3] - 到2026年预期实现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 5个省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超过1万亿元 服务器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 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超过40% [4]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鼓励各地推动人工智能终端创新应用 制定人工智能终端智能化分级方法和标准 [5] - 促进北斗与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深度融合 构建基于北斗的精准时空信息服务体系 [6] - 加强CPU、高性能人工智能服务器、软硬件协同等攻关力度 开展人工智能芯片与大模型适应性测试 [11] - 推进高精度、低功耗、低成本、高集成度北斗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10] - 加快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编制重点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及要素清单 [7] 产业链发展与金融支持 - 发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产业基金引导作用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 [8] - 鼓励企业合理兼并重组和转型升级 促进"募投管退"良性循环 [8] - 坚定不移推动"国货国用" 加大对产业链关键企业的政策支持 提高企业根植性 [9] - 提升元器件、零部件等产品可靠性、安全性 强化计算等领域芯片、零部件、整机系统等研发应用和配套适配 [9][10] 市场拓展与国际合作 -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子信息展会 指导举办RISC-V产业大会等活动 [12] - 深度参与电子信息领域数字贸易的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 提升产业国际话语权 [12] - 帮扶企业有效应对国际贸易壁垒 稳定手机、电脑、电视等重点产品贸易水平 [13] - 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 优化跨境贸易结算 [13] 重点领域发展 - 推进人工智能服务器、高效存储等先进计算系统建设 提升智算云服务水平 [6] - 支持汽车电子、海洋电子、航空电子、医疗电子等产业发展 [6] - 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光伏等领域高质量发展 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 [14] - 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锂电池产业 实施光伏组件、锂电池产品质量管理 [14]
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方案来了,涉及人工智能、芯片等领域
第一财经· 2025-09-04 15:01
行业增长目标 - 2025-2026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7%左右 [1] - 包含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5%以上 [1] - 202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 [1] - 2026年实现5个省份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过万亿 [1] - 2026年服务器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 [1] - 2026年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超过40% [1] 技术攻关方向 - 加强CPU、高性能人工智能服务器、软硬件协同攻关力度 [1][2] - 开展人工智能芯片与大模型适应性测试 [2] - 推动先进计算、新型显示、服务器、通信设备、智能硬件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布局 [2] - 加快对多体系芯片、多类型软件、多元化系统的兼容适用 [2] - 提升协同攻关效率 支持人工智能、先进存储、三维异构集成芯片、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基础研究 [4] - 加快推动RISC-V产业发展 促进技术研发和国际化合作 [4] 基础设施建设 - 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2] - 提升各地已建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水平 [2] - 强化服务器、芯片和关键模块的兼容适配 [2] - 打造以跨平台计算框架为核心的计算生态 [2] - 推动光架构与现有电架构体系生态融合 加大对高速光芯片、光电共封等领域的研发投入 [4] 产业布局优化 - 围绕国家区域战略布局和重点产业集聚区推动差异化发展 [3] - 打造国际领先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3] - 推动电子信息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向世界级迈进 [3] - 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 [3] - 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锂电池产业 指导地方梳理产能情况 [3] 质量与标准建设 - 实施光伏组件、锂电池产品质量管理 [3] - 深入落实《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等文件 [3] - 加快研究以强制性国家标准为基础的储能电池产品安全推荐目录 [3] - 支持协会商会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加强重点行业监测预警 [3] 创新体系构建 - 加强电子信息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 [4] - 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持续支持集成电路、先进计算、未来显示等领域科技创新 [4] - 谋篇布局时空信息产业 推进卫星定位、导航、遥感、通信等协同发展 [4] - 突破多源融合定位、室内外无缝定位、低轨导航增强等北斗关键技术 [4] - 加快新型工业控制系统和操作系统架构体系研究 [4]
东坑、谢岗、高埗GDP增速占前三 塘厦外贸进出口同比增184%增速居首
南方都市报· 2025-08-27 07:12
东莞整体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东莞GDP达6067.84亿元 同比增长4.8% 高于全省增速0.6个百分点 [6] - 全市进出口贸易货值7492.8亿元 同比增长16.5% 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13.6和12.5个百分点 [1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5.55亿元 同比增长3.4% [10] 镇街GDP增长梯队 - 东坑GDP137.9亿元 同比增长24.2% 增速全市第一 [6][7] - 谢岗GDP79.44亿元 同比增长18.1% [6] - 高埗GDP96.28亿元 同比增长8.1% [6] - 寮步GDP217.8亿元 同比增长7.5% [7] - 沙田GDP140.42亿元 同比增长7% [7] - 洪梅GDP68.79亿元 同比增长7.1% [6] - 中堂GDP76.18亿元 同比下降0.8% 是唯一负增长镇街 [4] 工业与投资驱动 - 东坑规上工业增加值81亿元 同比增长40.1% 增速连续5个月全市第一 规上工业总产值464亿元 同比增长48.6% [7] - 东勤公司产值同比激增238% 拉动全镇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5% [7] - 谢岗规上工业增加值52.6亿元 同比增长34.6% 固定资产投资43.1亿元 增长63.9% 其中工业投资41.6亿元 激增85.1% [6] - 黄江工业技改投资7.2亿元 同比增长46.2% 基础设施投资5.5亿元 增长20.4% [16] 消费市场活力 - 寮步社消零总额172.1亿元 同比增长10.9% 其中限上汽车零售额64.5亿元 增长6.7% [10] - 东城社消零增速达15.9% 高于全市12.5个百分点 零售业增长48.4% [10] - 全市工商注册登记户数189.1万户 增长5.5% 其中新兴产业注册76.92万户 增长16.2% [11] - 虎门市场主体达16万户 社消零总额同比增长2.1% [11] 外贸表现亮点 - 塘厦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84% 总量全市镇街第三 增速第一 [13] - 东坑外贸进出口总额237亿元 增长124.4% 其中进口113.7亿元 激增261% 出口123.23亿元 增长66.3% [15] - 沙田支持香港空港中心出口货值同比增长214% 货量增长106% [13] - 企石1-5月进出口总额54.46亿元 增长40.7% 实际利用外资5047万元 增速319.2% [14] - 虎门进出口总额957.18亿元 增长15.5% 总量全市第二 [14] 固定资产投资分化 -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0.9% 但扣除房地产投资后同比增长6.9% [16] - 东城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8% 通过"拿地即开工"推动重点项目 [18] - 凤岗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52.5% [16] - 高埗 道滘 石排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下降50.3% 40.7% 14.3% [17]
国泰海通|宏观:前瞻“十五五”:预期目标与产业机遇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8-24 21:35
"十五五"规划预期目标 - 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 GDP年均增速目标可能设定为区间4.5%-5.0%之间或底线4.5%以上 [2] - 创新驱动目标值较"十四五"有较大幅度提升 更加强调国家创新体系、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和人才基础支撑 [2] - 稳步推进共同富裕 民生福祉中有望新增住房、医疗、养老、托育相关目标 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 [3] - 全面深化改革 以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和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抓手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4] - 全面绿色转型 设立以碳排放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目标 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的要求提升 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5] 重点产业机遇 - 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看好市场渗透率较快提升、技术路线相对清晰的电子信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及产品初步落地、技术有望取得突破的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 [6] - 服务消费存在提升空间 零售、医疗卫生、养老、电信和互联网服务等服务消费有潜力 科学技术、金融、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有望在与制造业融合中加速发展 [7] - 海洋产业加快发展 规模占优、快速增长和政策聚焦的海洋旅游、交运、船舶、电力、生物医药等领域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8] - 绿色低碳领域持续推进 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低碳交通运输工具等领域的2030年发展目标已形成清晰框架 "十五五"或将接续规划和推进落地 [9] 区域与主体机遇 - 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 四川、重庆、广西等地具备契合国家战略的区位优势 有望在关键产业发挥重要作用 [5] - 关注科技民营企业、新兴产业国企等潜在受益主体 这些主体有望在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过程中获得发展机遇 [1]
前瞻“十五五”:预期目标与产业机遇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24 17:13
经济目标与增长预期 - "十五五"期间GDP年均增速目标设定为4.5%-5.0%或底线4.5%以上,以确保2035年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的远景目标[8] - 2024年实际GDP增速为5%,"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速达5.3%,2026-2035年需保持年均4.5%以上增速[8] 新质生产力发展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3.6万亿元,实际增长8%,高于7%目标值;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4件(2020年为6.3件)[10] - 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10%,完成"十四五"目标;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6%,高于实际GDP增速0.6个百分点[10] - 政策聚焦国家实验室体系、民营企业创新(如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和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12] 绿色转型目标 - "十五五"碳排放强度需较2025年累计下降23%,年均降幅5.2%,高于"十四五"要求;2024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仅下降7.5%[19] - 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25%;节能环保产业规模目标15万亿元(2022年为8万亿元,年增速10%以上)[25][37] - 抽水蓄能装机目标1.2亿千瓦(2024年底为5850万千瓦,完成率48.8%)[37] 产业机遇领域 - 海洋经济2024年产值突破10万亿元,占GDP比重7.8%;海洋旅游(占比37%)、交运(19%)、船舶(增速14.9%)、电力(增速14.7%)为重点领域[33] - 节能环保产业2025年规模预计达10.6万亿元,"十五五"需释放4万亿元增长空间,年均增速6.4%以上[37] - 战略性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制造(2024年规上增加值增速11.8%)、创新药(2024年上市和在研新药全球第二)[28] 民生与消费升级 - 2024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9%,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7%,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将释放住房、教育、医疗等服务消费需求[14] - 政策推动个人所得税抵扣(赡养老人、婴幼儿照护)、育儿补贴、学前教育费用减免[14] 区域与安全战略 - 四川、重庆、广西等地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17] - 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300多项改革举措,2029年前完成,与"十五五"规划重合4年[16] 服务业发展 - 中国居民消费中批发零售、信息服务、卫生和社会工作占比低于美国,存在提升潜力[30] - 生产性服务业(科学技术、金融、信息服务)感应力系数偏低,政策推动与制造业深度融合[30] 风险提示 - 政策理解偏差及国内外宏观经济变化超预期风险[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