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搜索文档
美年健康: 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拟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所涉及的武汉美慈奥亚科技管理有限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资产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21:13
核心观点 - 美年健康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武汉美慈奥亚科技管理有限公司部分股权,需对武汉奥亚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进行评估 [7] - 评估基准日为2025年3月31日,采用收益法和资产基础法进行评估,最终选取收益法评估结果作为结论 [5][7] - 经收益法评估,武汉奥亚股东全部权益市场价值为8300万元,较账面价值增值6324万元,增值率323.85% [7][58] 评估概况 - 评估对象为武汉奥亚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范围包括全部资产和负债 [7] - 总资产账面价值5689.7万元,总负债3731.47万元,所有者权益1958.23万元 [7][27] - 资产基础法评估结果为2217.86万元,收益法评估结果为8300万元,差异6082万元主要源于无形资产价值贡献 [58] 公司业务 - 武汉奥亚主营健康体检服务,产品覆盖不同年龄段人群需求,包括团检、个检及高端项目如胶囊胃镜等 [17][24] - 依托美年健康集团采购体系,通过规模优势降低设备耗材成本,外送检验服务由集团统一议价 [21][22] - 客户分为团体客户和个人客户,销售渠道包括自建团队和美团、抖音等线上平台 [23][24]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6606.37万元,净利润-51.2万元;2025年1-3月营收1245.48万元 [27] - 2024年总资产4815.22万元,负债2805.8万元,所有者权益1958.23万元 [27] - 固定资产原值2966.28万元,账面净值1441.04万元,含1510台设备 [29][45] 评估方法 - 收益法采用企业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预测期至2030年,永续期增长率2.5% [34][44] - 折现率采用WACC模型计算为11.5%,其中无风险利率1.81%,市场风险溢价6.06% [42][43] - 资产基础法对各项资产单独评估,设备类考虑增值税不可抵扣因素,重置成本含税 [45][46]
美年健康: 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本次交易信息公布前股票价格波动情况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11 21:13
交易概况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12家体检中心及5家子公司少数股权 包括衡阳美年84%股权 宁德美年81%股权 烟台美年75%股权等[1] - 标的资产覆盖山东 福建 湖北 吉林等多省份 股权收购比例从42 46%至92 35%不等[1] 股价波动核查 - 交易预案于2025年4月15日披露 核查区间为披露前20个交易日(2025年3月14日至4月14日)[2] - 核查期间公司股价剔除大盘因素后累计下跌4 34% 剔除医疗保健行业因素后下跌5 95%[2] - 两项调整后波动幅度均未达20%阈值 独立财务顾问认定无异常波动[2] 市场对比数据 - 核查期间深证成指(399001 SZ)具体涨跌幅未披露 但作为大盘参照基准[2] - 中证医疗保健指数(H30178 CSI)作为同行业比较基准[2]
“我们希望把中国的科技带去印尼”!印尼龙头企业来华参赛借机寻找合作者|外资看中国
华夏时报· 2025-07-11 18:31
印尼科技公司寻求中国合作 - Zi.Care是印尼领先的健康科技公司,提供全国唯一达到第七级标准的AI驱动电子病历系统,已累计处理超过800万份患者记录,并获得130多家医疗机构采用 [2][3] - Zi.Care正在扩展物联网医疗解决方案业务,希望整合中国科技打造一站式医疗健康平台,认为中国产品性价比高于欧美 [3] - GreenTeams是印尼首家且最大的气候科技公司,在空气质量监测领域具有先发优势,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包括自主硬件和AI驱动软件 [3][4] - GreenTeams正转向"监测即服务"模式,希望与中国企业合作进入印尼及东南亚市场,并强调与印尼政府的深厚合作关系 [4] 印尼市场概况 - 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人口约2.81亿居全球第四,年龄中位数低于30岁,劳动力充足且成本低 [5] - 2024年印尼GDP达1.3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03%;2025年一季度GDP为3463.53亿美元,同比增长4.87% [5] - 中国是印尼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1478亿美元,主要聚焦基建、矿产、机电产品等领域 [5] - 印尼市场对价格敏感,对中国产品接受度逐步提高,中国产品价格可能仅为欧美品牌的20%但功能达到80%-95% [6] 中企在印尼发展现状 - 中资企业在印尼的参与程度因行业而异,餐饮类品牌发展较好但制造业产品品牌影响力不足 [5] - 中国硬件或软件提供商直接进入印尼市场较困难,但可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获得进入桥梁 [6] - 在部分领域如气候科技,中企在印尼的市场调研和参与程度仍然较低 [5] 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情况 - 2025"赢在苏州"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围绕七大科技行业赛道,足迹遍及12座城市 [7] - 海外参赛项目占比近50%,目的包括获得投融资、设立生产基地、开拓市场或寻找中国合作方 [7]
东方草本“遇见”现代科技
环球网资讯· 2025-07-11 17:48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趋势 - 世界经济正从全球化转向逆全球化 中国市场在逆全球化趋势中保持开放、创新、活力、包容的面貌 吸引全球品牌进入[1] - 国际企业将中国市场视为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 本土品牌加速全球化 形成全球品牌与中国品牌竞争共生关系[1] - 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CBI)从2023年一季度的59 42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63 38 增长6 7个百分点 消费品质显著回升[1] 中国市场吸引力 -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凸显 成为全球品牌国际业务布局的核心市场 为国际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稳定预期[1] - 2025年中国大健康产业规模将突破20万亿元 占GDP比重超过10% 增速居全球前列[6] - 全球健康经济规模2023年达6 3万亿美元 占全球GDP6%以上 预计2028年接近9万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7 3%[10] 仙妮蕾德中国战略 - 公司深耕中国市场30余年 以中华传统食养文化为根基 探索国际品牌本土化发展路径[2] - 1993年作为首批美资企业进入中国 在广州建厂 成为外资布局中国的创新样本[4] - 全球布局5大高科技生产厂房 美国得州与中国广州黄埔为供应链核心 在中国运营近300家特许经营店[5] 产品与技术创新 - 将东方草本智慧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 从原料源头把控品质 赢得消费者信赖[4] - 创新成为企业安身立命之本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4] - 线下体验中心聚焦草本健康场景化打造 线上会员制电商平台"仙妮荟"注册会员超1万 复购率40% 客单价高出平均50%[6] 营销与市场拓展 - 采用"场景营销 消费分享"理念 体验中心构建新场景 电商平台发掘分享价值[8] - 中国创新经验辐射全球 在韩国等亚洲市场实现协同增长 展现"中国创新辐射全球"价值[8] - 从"适应市场"转向"共建生态" 通过文化融合与创新实践与中国消费市场同频共振[8] 长期战略目标 - 以全球健康产业创新者角色 推动草本健康理念全球化普及[12] - 以中国市场为支点 为全球健康产业注入新力量[12] - 平衡市场需求捕捉与技术创新 突破同质化竞争 迈向可持续发展[10]
如何让品牌增长摆脱偶然成为必然?这场对话全讲透了
南方都市报· 2025-07-11 16:47
穿越周期的品牌共性 - 壁垒较高的企业更能穿越周期,需组合供应链、分销和占据消费者心智三大能力[4] - 优质供应链保障产品创新和用户体验,深度分销提升产品可及性,心智选择提高品牌自带流量比例[6] - 消费分化环境下企业需兼顾生存与长期发展,分层引爆市场[6] 企业穿越周期的策略 - 逆向潮流:如昂跑跑鞋采用复古物理减震而非科技路线[6] - 逆向巨头逻辑:分众传媒专注广告投放而非节目制作[6] - 结合或反向行业新趋势:寻找差异化竞争路径[6] 美妆行业穿越周期的实践 - 美妆公司需构建多品牌矩阵,覆盖不同价格带和品牌形象以适应消费者分化[7][9] - 橘宜集团通过硬实力打磨、线上线下均衡布局和出海投入应对周期[9] - 产品开发注重情绪价值,如酵色"大小孩"彩妆套装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9] 大健康行业的周期应对 - 关注增量人群和供需关系变化,如奈晚推拿转向年轻养生市场并开设1200多家门店[10][12] - 年轻客群偏好科技解决方案但排斥硬广,奈晚推拿计划推出智能按摩机器人[12] - 底层需关注复购率、刚需市场扩张和现金流分配策略[12] 服务行业的标准化交付 - 到家服务需标准化交付,难点在于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13][15] - 天鹅到家通过全链条数字化系统实现服务可视化与问题快速响应[15] - 培训与考核体系提升服务者专业性,云管家机制增强后续保障[15]
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申报启动 以协商机制推动多方联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16:26
政策调整 - 国家医保局启动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申报工作 [1] - 发布《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等配套文件 [1] - 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最受市场关注 [2] 行业影响 - 政策将商业健康保险纳入国家药品目录体系,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突破 [5] - 为商业健康保险在促进创新药可及性方面发挥更大价值提供制度基础 [5] - 医药和医疗与社保和商保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 [6] 协商机制 - 商保目录强调协商机制,核心是信息对称与专业支撑 [6] - 需建立"专业第三方平台+标准工具"的协商支持机制 [6] - 重点突破方向:建立药品经济性评估模型、探索基本医保外多元支付方案、实现理赔服务智能化升级 [6] 支付结构 - 当前创新药相关商保赔付中,疾病险占50%、百万医疗险22%、惠民保15%、特病特药险8%、高端医疗险与特病险共占9% [7] - 需将创新药纳入"可持续保障结构"而非简单高价药加法 [7] - 建议引入真实世界证据优化给付人群识别,形成"统筹+商保+药企共付"组合,实现理赔规则标准化自动化 [7] 评价指标 - 建议将患者体验、流程透明度和赔付效率纳入目录评价指标 [8] - 目标实现目录"进得去、落得下、赔得快" [8]
成都温江文商旅体养融合发展投资推介会在宁波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7-11 16:02
产业合作与投资 - 温江区与宁波全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将在温江落地全贸通西南总部运营中心项目,打造集企业孵化、海外营销、物流通关于一体的跨境电商产业园 [3] -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与宁波全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备忘录,共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实训基地",定向培养、输送实战型跨境电商人才 [3] - 四川若禺天府实业公司与宁波全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达成"蓉品出海"渠道合作协议,共同助推川货拓展海外市场 [3] - 温江区商务局与甬商发展研究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两地资源互动、信息共享,与28家宁波企业建立联系 [4] - 成都市对外开放合作促进中心发布"开放成都合作伙伴计划",为优质企业颁发城市合伙人认证 [4] 产业展示与优势 - 推介会展区集中亮相30余款"温江造"特色产品,包括食品加工、智能硬件、文创艺术等领域 [4] - 圣恩食品、中钞长城等10余家温江企业通过实物展示、现场品鉴等方式呈现产业优势 [4] - 补小鲜等银发特色产品聚焦老年健康食品、智能康养设备等领域,展现温江在银发经济赛道上的创新实力 [4] - 宁波全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温江产品创新性强,与宁波产业互补空间大,期待深化供应链合作 [4] 银发经济与区域发展 - 温江举办"银发经济赢在温江"恳谈会,展示区域医疗资源、康养配套及发展银发经济的核心优势 [5] - 温江区依托医药健康、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产业优势,聚焦老年健康食品、智能康养设备等领域 [5] - 两地将以"城市合伙人"机制为纽带,在产业转型、开放经济等领域形成示范性合作样板 [5]
江苏银行:“VEP+EOD”融合创新,助力“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中金在线· 2025-07-11 15:41
江苏银行创新金融产品 - 江苏银行成功投放"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VEP)"质押贷款,支持安吉"两山"未来科技城(一期)EOD项目建设 [1] - VEP核算特定地域单元内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产品价值,用于生态影响评估、绿色融资信贷和生态权益交易 [1] - 江苏银行以VEP作为抵质押担保条件之一,为安吉锦安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授信银团贷款16亿元 [2] 安吉县EOD项目 - 安吉县位于长三角经济圈中心地带,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源地 [2] - 项目依托山水景观资源,构建数字经济、健康产业、研发载体等特色产业 [2] - 项目以生态环境治理为导向,通过科创产业运营收益补贴生态环境治理 [2] 项目预期效益 - 预计实现VOCs减排量390吨,提高区域内污水处理率98%,生态驳岸治理7800米,绿地面积38万平方米 [4] - 新增办公面积1557556平方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20%,新增就业人数3000人以上 [4] 江苏银行绿色金融发展 - 江苏银行绿色融资余额突破7000亿元,服务绿色企业超12000家 [4] - 绿色贷款占比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管的24家银行中位居前列 [4]
健康160成IPO“钉子户”背后:数字医疗光环难掩卖药实质 增长乏力终止确认赎回负债仍资不抵债
新浪证券· 2025-07-11 15:05
公司概况与上市背景 - 健康160成立于2005年 曾于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 2018年主动摘牌后三次递表港交所未果[1] - 按2024年平台挂号数量、合作医院及接入医护人员计算 公司自称中国数字医疗健康综合服务行业最大平台[1] -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医药健康用品销售(占比68.7%)和数字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占比31.3%)[2] 医药健康用品销售业务 - 2022-2024年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73.2%/71.7%/68.7% 但毛利率从4.1%持续下滑至1.4%[2][3] - 毛利率显著低于行业水平(A股医药流通企业中位数11.09% 港股互联网药店中位数22.88%)[3] - 2022-2024年业务营收分别为3.85亿/4.51亿/4.27亿元 对应毛利仅1565万/875.2万/615.3万元[3] - 零售订单数从2022年30.73万降至2024年12.36万 零售收入占比由32.3%降至5.5%[4]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40% 最大客户(河南鹏远药业)2024年贡献1.1亿元(占17.7%)但存在13.25万元货款拖欠记录[5] 数字医疗健康解决方案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41亿/1.78亿/1.94亿元 增速逐步放缓[6] - 在线营销解决方案是唯一增长子业务 2024年收入1.19亿元(占61.4%) 增速19.1%[7] - 平均月活用户2021-2024年为390万/330万/310万/330万 用户复购率降至65.7%[8][9] - 注册个人用户从2022年4330万增至2024年5410万 但付费用户转化率从53.2%波动至55.6%[9]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1-2024年销售费用连续四年上升至1.17亿元 销售费用率达18.9%[9][10] - 2024年总营收6.21亿元(同比下降1.3%) 经营亏损1.05亿元 总亏损1.08亿元[10] - 2024年净负债0.89亿元 即便终止赎回负债后仍资不抵债[10] 行业竞争格局 - 2023年以来包括健康之路、微医控股等多家数字医疗企业集中递表港交所[2] - 各企业采用不同统计口径标榜行业地位(如健康之路以注册用户数 微脉以全年收入)[2]
“县城牛马”正改写下沉消费
投中网· 2025-07-11 14:51
核心观点 - 县域消费市场正在经历结构性变革,以"县城牛马"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推动体验式消费崛起,形成与一线城市差异化的"性价比+情绪价值"消费范式 [4][5][6] - 下沉市场通过技术赋能和商业模式创新,成功复刻大城市优质服务,典型业态包括自助KTV(79元/3小时)、无人台球厅(价格较北京低50%)、30元足疗等 [7][10][13] - 中低线城市线上消费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48%,预计未来三年市场规模将突破8000亿元,与高线城市平分秋色 [9][15][20] 县域消费新业态 - 自助娱乐业态爆发:79元十人唱三小时的无人KTV、价格比北京便宜一半的自助台球厅、9.9元自助棋牌室成为年轻人社交新选择 [7][9][13] - 健康养生年轻化:30元40分钟足疗吸引年轻上班族,郑远元修脚房推出"足疗送奶茶汉堡"组合拳,周末客流爆满 [8][9][13] - 文化体验平民化:99元"汉服妆造+约拍"、8元陶艺拉坯课等低价文化体验项目在美团创下超4万单销量 [11][12] 商业模式创新 - 连锁品牌下沉策略:郑远元修脚房全国9000家门店以30-80元定价成为"修脚界海底捞",50平米小店年坪效达1.2万元/平米 [13][16] - 技术驱动效率提升:小铁自助台球AI系统降低人力成本65%,24小时营业模式推动行业增长300%;美团AI预约功能使理发店客流周增270% [16][17] - 本土化服务创新:拉萨藏药浴融合颂钵疗愈与非遗文化,大理"苍山徒步之家"开发"溪流徒步+拓染"等特色项目 [17] 市场增长动能 - 平台赋能效应:美团在中低线城市连续三年保持90%增速,连接近200万商家,用户年复合增长率超60% [14][17] - 手艺人经济崛起:星级技师客单价较普通技师高30%-50%,复购率提升40%;美甲师通过短视频IP实现周订单增长200% [13] - 结构性成本优势:县域租金人力成本较低,为30元足疗、99元汉服体验等"薄利多销"模式预留利润空间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