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械
icon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海外策略:一页纸精读行业比较数据:9月
投资链 - 2025年8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下降至0.50% 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降幅收窄至-12.90% 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下降至5.10%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下降至5.42% [1] - 2025年9月以来铜、铝、锌、铅、黄金、白银价格上升 锡、镍价格下降 [1] - 2025年9月动力煤价格略上升至676元/吨 焦煤价格略微下降 普通水泥平均价格上升 钢材价格下降 轻质纯碱价格持平 [1] - 2025年8月大型和轻型客车销量同比增速上升 中型客车销量同比增速下降 [1] 消费链 - 2025年8月社消额名义同比增速回落至3.40% 累计名义同比增速回落至4.60% [2] - 2025年8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降幅扩大至-5.44% [2] - 2025年8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速上升至16.44% 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速下降至19.90% [2] - 2024年12月北京旅游收入同比增速上升至11.40% 2024年3月海南旅游收入同比增速下降至20.03% [2] - 2025年7月抗生素类阿莫西林、头孢价格均下降 [2] - 2025年9月以来VC价格上升 维A、维E、维B1价格下降 [2] 出口链 - 2025年8月家具、成品油、焦炭、船舶、塑料、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累计同比增速上升 农产品、玩具、灯具类、煤、钢材、铝材出口金额累计同比增速下降 [3] - 2025年8月机电产品出口金额同比增速下降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金额同比增速上升 [3] - 2025年8月对美国出口金额同比增速下降 对欧盟、日本、东盟出口金额同比增速上升 [3] - 2025年8月美国OECD领先指标上升至100.37 [3] - 2025年9月19日CCFI下降至1120.23 9月23日BDI上升至2200 [3] - 2025年8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速上升至25.52% [3] - 2025年7月纺织出口额同比增速上升至1.43% 2025年8月机械出口金额同比增速下降至4.40% [3] 价格链 - 2025年9月23日WTI原油价格上升至63.41美元/桶 [4] - 2025年9月秦皇岛煤价下降 [4] - 2025年9月19日PVC现货价格上升至4695元/吨 [4] - 2025年9月19日纯MDI价格下降至17550元/吨 聚合MDI价格下降至15800元/吨 [4] - 2025年9月棉花、白砂糖价格下降 [4] - 2025年9月17日猪肉价格下降至13.71元/公斤 [4] - 2025年8月国产尿素价格较7月下降 [4] - 2025年8月新增信贷增加至5900亿元 [4] - 2025年7月寿险保费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上升9.09% [4] - 2025年8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为0.26% [4]
绿田机械:与珠海市绿田机械有限公司不存在任何关联关系
格隆汇APP· 2025-09-25 17:41
公司澄清声明 - 公司关注到网络上有关于"珠海市绿田机械有限公司"的相关报道 [1] - 公司与珠海市绿田机械有限公司不存在任何关联关系 [1] - 公司与珠海市绿田机械有限公司不存在任何业务合作 [1] - 珠海市绿田机械有限公司及其相关人的任何行为均与公司无关 [1]
从美国库存看中国出口机遇:科技出海创新高,制造消费能否跟上?
长江证券· 2025-09-25 12:43
核心观点 - 美联储降息周期启动将刺激美国需求复苏,带动中国对美出口增长,特别是库存处于历史低位的行业存在显著补库需求 [2][5][7] - 科技出海指数2025年初至今领涨,受益于AI资本开支增长及降息预期,而制造与消费出海指数相对疲软,但随降息推进有望修复 [5][15] - 家电、机械、汽车及轻工等板块库存去化明显,历史分位数低于40%,未来补库需求强劲,叠加行业自身复苏逻辑,成为重点布局领域 [2][8][51] 美国库存与补库需求分析 - 截至2025年6月,美国名义库存同比与实际库存同比增速均回落,库销比下降,反映库存水平相对销售规模收紧 [2][7][34] - 分部门库存同比历史分位数:制造业38.9%、批发商26.4%、零售贸易36.7%,整体库存压力显著减轻 [2][8][49] - 需求扩张与库存回补双重驱动下,美国国内供给能力短期难以消化增量需求,将增加对进口商品的依赖 [7][33] 美联储降息的影响 - 2025年9月美联储降息25BP至4.00%-4.25%,通过宽松金融条件刺激总需求,支撑劳动力市场及消费情绪 [5][18] - 降息带动抵押贷款利率下行,推动房地产景气度回升,并传导至制造业PMI企稳反弹,成为中国出口的领先指标 [6][18][26] - 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金额占出口总额15.5%,美国自中国进口占比13.43%,降息有望进一步拉动中国出口 [29][32] 重点行业机会 - **轻工与家电**:受益于美联储降息后美国地产链需求企稳回升,库存分位数低于40% [8][51][55] - **机械**:全球制造业复苏及欧美再工业化带动资本开支扩张,工程机械和智能物料搬运设备需求韧性显著 [8][51][58] - **汽车**:库存结构优化,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及降息对利率敏感型消费的提振推动行业复苏 [8][51][56] - 细分数据: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库存同比-1.3%(历史分位18.2%),电气设备制造业库存同比-0.7%(历史分位27.3%) [49] 市场表现与指数动态 - 科技出海指数2025年初至今显著领涨,制造与消费出海指数因传统经济部门需求疲软相对跑输 [5][15][17] - 轻工、机械、家电及汽车出口标的弹性较大,近期涨幅明显,与上证指数对比凸显行业景气度分化 [53][55][56][58]
A Look Into Kennametal Inc's Price Over Earnings - Kennametal (NYSE:KMT)
Benzinga· 2025-09-25 06:00
In the current session, Kennametal Inc. KMT is trading at $20.86, after a 1.14% decrease. Over the past month, the stock fell by 3.43%, and in the past year, by 20.11%. With performance like this, long-term shareholders are more likely to start looking into the company's price-to-earnings ratio. Kennametal P/E Compared to CompetitorsThe P/E ratio is used by long-term shareholders to assess the company's market performance against aggregate market data, historical earnings, and the industry at large. A lower ...
贸易战再升级,欧美联手打压中国,中国靠一招完成逆袭
搜狐财经· 2025-09-25 05:55
前言 外贸人这两年聊得最多的就是"出海的新势头",从街头越来越多的国产新能源车,到在海外圈粉的游戏 大作,中国企业好像突然集体踩上了加速键。 但这哪是突然的爆发?分明是几十年外贸积淀的厚积薄发。 2023年全球出口总额刚过23万亿美元,中国就占了14.2%的份额,连续15年稳坐第一把交椅,相当于全 世界每七块钱的出口里,就有一块带着"中国制造"的印记。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三十多年没断过的贸易顺差,更是中国从"卖货"到"亮本事"的实打实进化。 制造业熬出来的底气 聊起中国外贸顺差,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薄利多销堆出来的",但真跟行业里的人深聊就知道,这其实是 制造业一步步熬出来的底气。 从1990年开始,中国就没脱离过顺差轨道,中间虽有起伏,但整体一直在往上走,尤其是2005年之后, 简直像按下了快进键。 这事儿得提WTO那个关键节点,之前美国等国家对中国纺织品设了不少限制,入世后约定2005年废除 限额,纺织业一下就冲开了全球市场的大门,成了顺差的"初代发动机"。 但顺差的真正根基,可比纺织品扎实多了,早年流传的"一亿条牛仔裤换一架波音飞机",真假不好说, 但确实点透了当年的短板,出口货科技含量不够。 可现在再 ...
牛市行情启动已经一年!你翻了几倍?
搜狐财经· 2025-09-25 00:22
· 创业板指实现翻倍,把2021年以来的"熊市阴影"一扫而空; · 科创50暴涨126%,硬科技成为锋利主线; 2024年9月24日,A股市场在政策利好的强力推动下,当日上证指数暴涨4.15%,创业板指飙升5.54%, 两市成交突破1.1万亿元,一轮被记入A股史册的"924"行情就此点火。 一年之后,当日历再次翻到9月24日,大盘用一组"硬核"数据为这段行情盖上了验收章: · 上证指数从2770点起步,最高3899点,区间涨幅39.0%,创2015年以来最大年度升幅; · 深证成指上涨65%,重新站上13000点; · 北证50一骑绝尘,近一年涨幅超160%,为"小巨人"写下注脚。 行情爆发: 政策驱动下的估值修复 "924行情"的启动堪称迅猛。2024年9月2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 合宣布一系列重磅金融政策,涵盖总量宽松、房地产支持、资本市场提振、科创投资鼓励及小微企业扶 持等多个领域。两天后,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定调,明确提出"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 资金入市"。政策暖风频吹,投资者大幅提振,A股市场迎来显著估值修复。 风浪越大鱼越贵,波动越大赚越多? 七禾网免 ...
ETF日报:随着财政扩张放缓,下半年我国经济压力加大,宏观基本面改善还要关注政策表述及中美关税进展
新浪基金· 2025-09-24 19:57
A股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83%至3853.64点,深证成指上涨1.80%,创业板指上涨2.28%,科创综指上涨3.06%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2.33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1676亿元 [1] - 全市场超4400只个股上涨,下跌家数不足900家,市场风险偏好处于较强水平 [1] - 半导体设备ETF单日上涨9.55%,近5日涨幅达21.39% [9] 行业板块动向 - 半导体产业链保持强势,半导体设备、芯片、信创涨幅居前,游戏、光伏、机械涨幅也较为亮眼 [1] - 通信板块跌幅居前,前期高标股有所回调 [1] - 市场风格呈现小盘略强于大盘,成长强于价值,双创强于主板的特征 [1] 市场驱动因素研判 - A/H股当前更多由情绪与估值驱动,结构分化明显,科创板估值远高于大盘 [1] - 未来演进有两种方向:若微观流动性持续活跃,行情有望持续但轮动切换波动可能加剧;若宏观基本面改善,行情将得以扩散 [1][2] - 微观流动性充裕并非行情持续的充分条件,若行情回调,基金赎回等操作会进一步抽出流动性 [2] 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 - 近期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动能加速减弱,社零同比增长放缓,以旧换新政策退坡,地产延续疲弱 [4] - 政府债发行节奏趋缓,今年经济压力加大,需关注中美关税谈判及国内重要会议表述 [4] - 央行开展4015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1.40%,因有4185亿元到期,当日实现净回笼170亿元 [8] 债券市场分析 - 十年国债ETF下跌0.16%,近5日跌幅0.44%,延续弱势 [2][6] - 银行间资金面稳中偏紧,同业存单利率小幅上行,央行未明确引导长端利率下行,不构成债市利多因素 [2][8] - 宏观现实与预期存在分化,即使现实走弱,通胀预期仍会引发债市扰动,建议波段操作或观望 [2][8] 黄金资产表现 - 黄金基金ETF上涨0.57%,5日内上涨2.82%,维持强势 [2] - 地缘不确定性与机构需求共振,黄金作为零息且风险对冲资产在组合中的权重可抬升 [2] 外部环境与出口链 - 美联储预防式降息或引发海外需求回暖,可能对出口链产生利好 [5] - 在发达经济体需求回暖预期下,中国出口依赖度较高的板块或有盈利修复行情 [5] 中长期结构性变化 - 国内基本面承压是“反内卷”路径的正常后果,通过控制供给侧扩张实现价格与盈利恢复 [5] - 反内卷政策下新增产能受限,信用扩张受限,但存在积极因素如煤炭、黑色金属价格环比转正 [5] 半导体行业前景 - 半导体设备投资逻辑围绕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展开,尤其在光刻机、蚀刻机等国产化率低于20%的关键环节 [12] - 国内晶圆厂资本开支持续提升,订单从海外巨头转向国内企业,国产化空间庞大,量价齐升效应显著 [12] - 7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20.6%,海外AI资本开支有望支撑行业景气 [11] 投资策略建议 - 推荐“两条腿走路”策略,关注资金驱动的主线(科技、反内卷)及基本面/政策面有支撑的品种 [6] - 具体关注芯片ETF(512760)、光伏50ETF(159864)等板块 [1][6] - 半导体设备领域的长期主线是国产替代,在AI科技竞争背景下,中国有望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取得新突破 [9][11]
0923港股日评:风格切换,港股通银行领涨-20250924
长江证券· 2025-09-24 10:27
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出现显著的高低切换行情 资金从前期涨幅较高的科技硬件板块转向防御性板块 银行和公用事业等稳健板块获得资金青睐 [3][6][10] - 工信部部长在工博会开幕式上的致辞明确"十五五"时期将开辟人形机器人 脑机接口 元宇宙 量子信息等新赛道 对香港机械板块形成明显催化 [3][10] - 展望未来 港股创新高可能依赖三个方向:AI科技与新消费的持续空间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增强定价能力 以及宽货币到宽信用传导叠加美国降息改善流动性 [10] 市场表现数据 - 2025年9月23日港股市场大市成交额达到2945.6亿港元 南向资金净卖出40.69亿港元 [3][10] - 恒生指数回调0.70%报26159.12 恒生科技指数回调1.45%报6167.06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回调0.86%报9290.34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回调0.84% [6][10] - A股市场上证指数回调0.18% 沪深300回调0.06% 万得全A回调0.63% 红利指数上涨0.71% [6][14] 行业表现 - 中信港股通一级行业中银行板块上涨0.77% 综合金融上涨0.25% 建筑上涨0.02% 领涨市场 [6][18][19] - 钢铁板块下跌3.28% 轻工制造下跌1.84% 食品饮料下跌1.94% 领跌市场 [6][19] - 概念板块中反恐指数上涨3.96% 工业4.0指数上涨2.88% 安防监控指数上涨1.22% 表现强势 [6] 资金流向与风格切换 - 市场风险偏好变化导致部分资金转向防御属性突出的板块 Wind香港银行与Wind香港公用事业Ⅱ等具备稳健特征的板块获得资金青睐 [3][10] - 受部分资金获利了结影响 前期涨幅较高的Wind香港硬件设备板块承压回调 [3][10]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 边际定价能力不断上升 若中债利率在ERP模型中权重上升叠加国内低利率环境 将会有更多资金配置港股市场 [10] 政策催化与产业影响 - 工信部部长明确"十五五"时期要开辟人形机器人 脑机接口 元宇宙 量子信息等新赛道 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10] - 此举对Wind香港机械板块形成有效提振 午后强势拉升最终收涨 [3][10] -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点 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关键路径 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0] 未来展望 - 以日美经验为锚 AI科技与新消费未来仍有较大空间 有望带动港股市场上涨 [10] - 若美国进一步降息改善全球资金流动性 以及AI产业业绩兑现 源头活水会支持港股市场进一步上涨 [10] - 在信用扩张之前 "反内卷"政策开始加速供给端出清 相关行业底部反弹后有望逐渐补齐牛市"短板" [10]
让钱动起来:M1回暖与企业现金流活化的交叉印证
华创证券· 2025-09-24 07:30
核心观点 - M1同比自24年9月见底-3.3%后持续回升至25年7月的5.6%,上行幅度达11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类现金同比上升9个百分点,趋势基本一致,表明M1上行主要由企业现金流改善驱动[1][7][10] - 非金融企业经营现金流25Q2显著同比多增近1万亿元,成为现金及等价物增长的主要正贡献,投资和筹资现金流负贡献收窄,符合新一轮现金流周期开启特征[1][7][17] - 行业分化显著:经营现金流改善主要来自成本端支出收缩("买的少了"),而非收入端扩张("卖的多了"),且景气加速行业集中于科技制造和地产链[2][8][20] M1与企业现金流周期对应关系 - M1同比24年9月至25年6月上行11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现金及等价物同比上升9个百分点,两者趋势高度一致,验证M1回升与企业资金行为联动[1][10] - 非金融现金及等价物净增额TTM从24Q3的-1万亿元回升至25Q2的-339亿元,经营现金流贡献自24Q2负贡献见底后持续改善,25Q2同比增量近1万亿元[10][17] - 参考历史周期(14-19年典型周期、20-24年非典型周期),当前经营现金流改善、筹资与投资现金流负增收窄符合新一轮周期起始特征[1][15][17] 经营现金流改善的行业分化 - 整体非金融经营现金流改善主要贡献来自"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同比少增扩张(支出收缩),而非"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扩张(收入增加)[2][20][25] - 成本支出收缩("买的少了")在历史上较为罕见,11年以来仅15Q1-16Q2出现,主因价格低位、企业去库及产能利用率走低[2][20] - 净流入扩张行业分为两类: - 下游景气驱动(收入扩张):汽车(净流入同差1313亿元)、机械(984亿元)、电子(969亿元)、有色(803亿元)、化工(745亿元)[2][8][25] - 降本显著驱动(支出收缩):建筑(净流入同差2697亿元)、交运(1959亿元)、地产(641亿元)、公用(549亿元)、电新(670亿元)[2][8][25] - 结合"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判断景气加速行业:机械、电子、通信、家电、军工、美护、社服,表现为收入扩张与资产负债表健康扩张[2][35] 全A现金增量贡献领先行业 - 24Q3-25Q2非金融现金及等价物同比上升8.6个百分点,贡献领先行业包括: - 建筑(+1.4pct):化债救助地方财政传导至经营现金流改善,加杠杆放缓[2][3][49] - 电新(+1.3pct):反内卷政策与产业周期共振,资本开支收缩[2][3][50] - 地产(+1.0pct):去库缩表减少成本支出,现金流边际企稳但资金循环仍放缓[2][3][51] - 电子(+1.0pct):AI景气带动经营现金改善(销售现金同差+6.9pct),加杠杆加速(融资贡献2.5pct)[2][3][52] - 负贡献行业: - 煤炭(-0.6pct):经营承压(销售现金同差-2428亿元)但开支逆势提升(CAPEX同增0.7pct)[3][66] - 食饮(-0.2pct):投资消耗现金(投资净现金消耗提升0.3pct)为最大拖累[3][67] 行业现金流行为细节 - 建筑行业:化债政策下经营现金流改善(销售购买净现金贡献1.9pct),加杠杆行为放缓(融资贡献0.6pct,还债提升1.4pct)[49] - 电新行业:销售购买净现金贡献1.1pct,资本开支收缩贡献0.5pct,反内卷政策助推开支审慎[50] - 电子行业:AI驱动经营现金显著改善(销售现金同差+6085亿元),加杠杆(融资贡献2.5pct)与扩开支(CAPEX同增0.6pct)同步[52] - 煤炭行业:供需矛盾下销售承压,但CAPEX逆势扩张(同增0.7pct),拖累现金流[66] - 食饮行业:投资消耗现金(金融资产扩张)导致净增贡献为负,股东回报转化仍需时间[67]
读研报 | 回流的外资,可能会买什么?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9-23 19:32
外资流入规模与趋势 - 5月至7月末长线稳定型外资机构资金累计流入约677亿港元短线灵活型外资机构资金流入约162亿港元 [2] - 8月14日至8月20日配置型外资净流入规模创2025年以来新高达69.8亿元主动配置型外资自2024年10月中旬以来首次转向净流入1.4亿元 [2] - 2025年9月第一周外资净流入中国内地市场约55亿美元其中股票基金净流入50.2亿美元多数为被动型基金 [2] 外资配置的行业偏好 - 外资偏好配置中国最具时代特征和全球比较优势的产业如创新药港股互联网龙头英伟达产业链新能源等 [4] - 外资在配置中国内地股票时偏好具备明确盈利增长预期和政策支持的行业7月以来对科技医疗材料等行业配置力度较大尤其关注AI产业链 [4] - 外资配置呈现结构性特征主要聚焦于高成长科技高股息资产及高端制造三大方向 [4] - 外资重仓日本和韩国股票集中在两国出口排名靠前的优质产业如机械汽车电子半导体以此类推外资加仓中国大概率增配具备出口竞争优势的中国高端制造如新能源化工医药等 [2] - A股外资对汽车银行电子等行业增配明显港股外资对软件与服务技术硬件等互联网增配较多 [5] 外资选股标准与特征 - 外资偏好具有基本面优势的标的2018年以来A股外资持仓ROE中枢值为17.2%2020年以来港股外资持仓ROE中枢值为11.0%均高于市场整体水平 [5] - 外资在两地上市股中持有更多AH溢价较低的个股AH溢价上升往往会推动外资更多流入港股 [5] - 外资不仅追逐当期高景气行业也注重行业景气度的边际变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