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搜索文档
爆了!雷军官宣
中国基金报· 2025-09-01 12:19
小米汽车8月交付表现 - 8月交付量超3万辆[1] - 连续第二个月月度交付量超3万辆[5] - 公司创始人雷军通过社交媒体表达对交付成绩的认可[5] 小米YU7车型贡献 - 小米YU7从8月开始大规模交付[7] - 该车型是小米汽车首款纯电SUV 6月26日发布后3分钟大定突破20万辆[7] - 公司高管表示该车型获得比小米SU7更高的关注度和期待 预计有更大受众面[7] 小米YU7销售趋势 - 周销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7月28日-8月3日0.23万辆 8月4日-10日0.24万辆 8月11日-17日0.36万辆 8月18日-24日0.38万辆[8] - 4周内周销量增长65%[8] 销售网络扩张 - 8月新增18家门店 9月计划新增32家门店[8] - 新门店预计覆盖唐山 泰州等14座城市[8] - 截至8月底全国105座城市已有370家门店[8] - 服务网点达189家 覆盖112座城市[8]
品牌破圈:“双标”是张好牌
36氪· 2025-09-01 11:57
困在"标准"里久了,偶尔冒出来的"非标准",总是让人眼前一亮。 最近,一网友发布了一条小红书,引起热议。她发现安踏门店里的女模特能看到明显的腹肌和手臂上的肌肉线条,和过去在女装店里看到又高又瘦的单薄 形象完全不一样,打破了人们对"女模特"的固有想象。 来源:小红书截图 在这条内容的评论下,不少网友也跟着晒出了不一样的女模特:有的肌肉线条清晰,力量感拉满;也有的腹部不见马甲线,而是隆起的小肚子;还有电商 平台上肉肉的真人模特,大方明媚的笑容感染力十足。 从"白幼瘦"的流行审美来看,这些女性形象似乎都是不理想或有"缺陷"的,但却意外受到许多人的追捧: "喜欢这种血气十足的状态"; "这才是普通人的身材"; "作为一个医生想告诉女生这才是最健康的"; "突然觉得世界变得好宽容,真好"; 这不仅是女性力量的觉醒,也是对品牌"非标准"营销的正向反馈。 …… 来源:小红书用户发布 如今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想靠功能优势突围越来越难,品牌之间的竞争便上升到了精神和文化,即:你为何存在,又代表什么? "非标准"营销恰能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它不盲从当下的流行规则,而是锚定用户未被满足的深层需求,提出或践行一个独特的价值主张,让 ...
日本经济复苏路途坎坷
国际金融报· 2025-09-01 11:50
张 锐 中国市场学会理事 经济学教授 今年以来,日本经济摆脱了过往一年的低迷状态进入快速扩张通道。但是,美国关税政策的重大冲 击、消费韧性的欠缺与不足以及全球经济减速的压力,诸多负面因素的叠加与累积,随时都可能打断与 破坏日本经济的复苏节奏,甚至不排除会因此出现再度衰退的凶兆,而面对经济增长前景的不确定性, 同时审视着黏性附着的通胀态势,日本央行加息的步伐重新迈动起来自然会显得格外沉重。 普华永道的研究报告指出,日本企业此前采取的"抢时增出口"和"降价保出口"策略并不具备可持续 性,且这种集中出口的做法实际上是在透支未来的出口潜力。因此,未来日本出口商可能面临较为严峻 的形势。 内忧外患并未解除 美国关税政策无疑是影响日本出口的最大变量。日本曾承诺对美增加5500亿美元投资,以此换取特 朗普政府对日本出口商品征收总税率为15%的贸易协议。然而,美国随后宣布在现有税率基础上再加征 15%的关税,导致日本汽车及零部件关税从27.5%飙升至42.5%,牛肉税率从26.4%跳涨至41.4%。日本 政府紧急要求特朗普政府修正总统行政令,但至今未得到回应。 与二季度乃至上半年的经济增长态势不同,日本官方和民间机构对三季度 ...
万华化学与吉利汽车联合发布车规级光导聚碳酸酯材料合作成果;华为 × 埃塞电信在非洲完成首批塔上叠光商用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9-01 11:48
万华化学与吉利汽车合作 - 万华化学成为首家进入吉利汽车车灯导光级材料核心供应链的中国企业 联合发布车规级光导聚碳酸酯材料合作成果 [2] 华中科技大学与东风汽车联合研究 - 首批6个科研项目签约 涵盖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智能车控、轻量化等领域 [2] - 固态电池发展规划以半固态为过渡、全固态为目标 包括350Wh/kg、500Wh/kg等多代产品 [2] - 轻量化以车身轻量化为主 聚焦一体化压铸、热气胀成型、新材料应用等领域 [2] 华为与埃塞电信合作 - 在非洲完成首批塔上极简叠光方案商用部署和稳定运行 [3] - 塔上叠光方案通过创新性将光伏板垂直集成于通信铁塔上 解决城区站点土地受限问题 [3] - 安装便捷 2天即可实现站点光伏自发自用 太阳能供电时长达4小时 [3] - 油机供电时长从6小时缩减至2小时 单站节油达40% [3]
2025年6月全国汽车类商品零售类值统计分析:当期值与累计值分别为4638亿元和23468.3亿元
产业信息网· 2025-09-01 11:42
近一年全国汽车类商品零售类值当期值与同比增长统计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5-2025年全国汽车类商品零售类值累计值与累计增长统计图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零售支付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潜力研判报告》 2025年6月,全国汽车类商品零售类值当期值为4638亿元,环比增长15.67%,同比增长4.6%;2025年1-6 月全国汽车类商品零售类值累计值为23468.3亿元,同比增长0.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
社保基金长线坚守46只股(附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11:39
社保基金长期持股概况 - 截至二季度末社保基金共现身525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1] - 其中258只股票获连续持有4个季度以上[1] - 160只股票持有期超过两年[1] - 46只股票获连续持仓超5年[1] 长期持仓个股特征 - 持有期限最长的是华鲁恒升累计持有51个季度[1] - 中原传媒连续持有44个季度[1] - 我武生物和扬农化工均连续持有43个季度[1] 持股规模与比例 - 常熟银行持股数量最大达2.06亿股[2] - 南山铝业持股1.60亿股[2] - 太阳纸业持股1.51亿股[2] - 科锐国际持股比例最高达6.30%[2] - 华鲁恒升持股比例6.26%[2] - 常熟银行持股比例6.23%[2] 持仓变动情况 - 46只长期持仓股中15只获得增持[2] - 三只松鼠增持幅度最大达283.29%[2] - 宏发股份增持76.77%[2] - 杭氧股份增持42.03%[2] - 17只遭遇减持[2] - 中旗股份减持幅度最大达50.14%[2] - 凌霄泵业减持46.47%[2] - 中原传媒减持44.50%[2] - 14只持股量保持不变[2] 行业分布特征 - 基础化工行业个股最集中共8只[2] - 电子行业4只[2] - 汽车行业4只[2] - 基础化工行业代表股包括华鲁恒升、扬农化工、蓝晓科技[2] - 电子行业代表股包括传音控股、三环集团、鹏鼎控股[2] 板块分布情况 - 主板股票30只[2] - 创业板股票14只[2] - 科创板股票2只[2] 业绩表现分析 - 46只股票中29只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 - 众生药业净利润增幅最高达114.96%[3] - 中国巨石净利润增长75.51%[3] - 杰普特净利润增长73.84%[3] - 16只净利润同比下降[3] - 中旗股份净利润下降240.99%[3] - 三友化工净利润下降77.64%[3] - 三只松鼠净利润下降52.22%[3] 业绩持续性 - 近3年上半年净利润连续增长的有7只股票[3] - 包括杰普特、正泰电器、星宇股份等[3]
91助手将停服;阿里云称“采购寒武纪15万片GPU”消息不实 | 科技风向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11:36
巨头业务调整 - 91助手将于9月28日全面停止服务 会员退款截止日期为8月31日 百度曾以19亿美元收购91无线[2] - 百度移动开放平台已于2020年停止支持91和安卓市场渠道包管理功能[2] - 阿里云否认采购寒武纪15万片GPU的传言 但确认支持国产芯片供应链[3] - 盒马X会员店最后一家上海门店于8月31日关闭 该品牌曾对标Costco和山姆 2020年开设首店[7] 人工智能监管与融资 - 微信平台要求AI生成内容必须添加显式或隐式标识 禁止删除或篡改标识 违规将受处罚[4] - 优必选获Infini Capital 10亿美元战略融资授信额度 计划在中东建超级工厂和研发中心 合作方拟增持至5%股权[5] - Meta临时调整AI聊天机器人政策 禁止向青少年生成自残、饮食失调等敏感话题回应 改为推荐专业帮助资源[6] 新能源汽车与电动自行车 - 小米汽车8月新增18家门店 全国105城共370家门店 9月计划新增32家覆盖14城 服务网点达189家覆盖112城[8]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9月1日实施 锂电池车最大重量55公斤 铅酸电池车重提至63公斤 车速超25公里/时自动断电 要求配备北斗定位[9] 企业财报与上市进展 - 苏宁易购2025年上半年营收258.95亿元 盈利4869.3万元同比增长230.03% 线下专业店收入同比增长14.45%[9] - 禾赛科技通过港交所聆讯 2022-2024年净收入分别为12.02亿元、18.77亿元、20.77亿元 2025年一季度净收入5.25亿元同比增长46.3%[10]
Baird重申特斯拉(TSLA.US)“中性”评级 汽车业务疲软致交付预期下调
智通财经· 2025-09-01 11:25
(原标题:Baird重申特斯拉(TSLA.US)"中性"评级 汽车业务疲软致交付预期下调) 智通财经APP获悉,Baird分析师重申对特斯拉(TSLA.US)的"中性"评级,并下调2025年下半年交付及监管信贷预期,指出其汽车业务已显现疲软 迹象。该分析师认为市场对特斯拉的盈利预期仍偏高,同时呼吁公司明确自动驾驶出租车与Optimus项目的具体时间表。 当前特斯拉正面临多重法律与监管挑战。2025年8月加州法官批准的集体诉讼裁定,指控特斯拉在全自动驾驶(FSD)系统能力上误导消费者长达八 年,这一裁决与2019年一起涉及自动驾驶仪的3.29亿美元撞车事故赔偿形成共振,标志着司法界对自动驾驶责任归属的重大转向——法院开始要 求车企对制造"虚假安全感"的营销行为担责,尽管仍强调司机需履行注意义务。 据了解,佛罗里达州的诉讼案例进一步暴露特斯拉系统性缺陷:其被指控推迟关键安全更新,并将仅具备部分辅助驾驶功能的Autopilot系统宣传 为"近乎自主"。这些裁决反映出监管层面对人工智能系统道德部署的审视趋严,投资者需警惕公司治理缺陷与AI技术伦理风险带来的系统性影 响。 法律风险已超越股价波动范畴。除集体诉讼与监管调 ...
墨西哥推翻对华承诺,计划在下个月跟美国一起,对中国加征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9-01 11:19
墨西哥突然犯糊涂,准备推翻对华承诺,跟着特朗普一起对中国出手,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据彭博社爆料,墨西哥政府原本要 9 月 8 日前对国会提交一份 2026 年预算提案,现在他们计划在这份提案中加入新的内容,即对中国进口商品 加关税,涉及汽车、纺织品这些常用品类。 毫无疑问,这跟墨西哥之前说的 "不跟风限制中国进口",完全是背道而驰。 这么一看,墨西哥的妥协好像是 "没办法的办法",可再细想就会发现,这步棋走得太糊涂了,他们压根没算清自己对中国商品的依赖度。 就说墨西哥最看重的汽车产业吧,对美出口的整车里,35% 的零部件都是从中国进口的。要是对中国零部件加关税,成本至少涨 12%。 这钱要么让美国消费者掏,可美国车企能乐意?要么自己扛,利润一减,反而得裁员。 墨西哥本来想靠加税保护本土产业,结果反倒把自己的产业链架在了火上,这不就是典型的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更要命的是,从地缘政治上看,墨西哥这是把自己逼到了死胡同。 要知道,墨西哥是中国在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之前美媒炒作 "建北美堡垒防中国" 时,墨西哥驻华公使还专门出来辟谣,说不会搞贸易限制。 这才过了多久,他们就要推翻承诺。仔细琢磨琢磨,原因无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