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链

搜索文档
谁战胜了 “金本位”?
华尔街见闻· 2025-07-17 14:46
核心观点 - 在全球地缘风险常态化、美元信用体系弱化和经济不确定性升温的背景下,黄金成为衡量资产价值的"标尺",凸显其长期配置价值 [1] - 2018年以来,仅个别虚拟货币、微盘股指数、贵金属行业和小盘规模因子策略跑赢黄金,反映美元信用弱化和宏观不确定性 [1] - 小市值风格成为绝对赢家,微盘股指数在所有时期跑赢黄金,受益于逆向投资机制、低估值和流动性溢价 [10][13] 大类资产表现 - 虚拟货币脱颖而出:比特币等因支付便利、技术革新溢价和供给稀缺(如减半机制)跑赢黄金,强化"数字黄金"属性 [4] - 权益资产名义增长依赖流动性驱动:标普500原涨幅132.54%但黄金标价下跌7.47%,美国M2增速峰值26.7%推动美股但真实回报有限 [4][5] - 固收和商品普遍弱势:10Y美债黄金标价跌63.16%,原油受页岩油增产拖累跌61.7%,白银因供需紧张相对抗跌 [4][5] - 不动产整体落后黄金:美国房价跑输幅度最小(-16.96%),印度受益人口红利跑输-29.32% [5] 行业表现 - 中信一级行业全部跑输黄金,但资源品和新动能相对强势:煤炭和银行高股息(均值5.8%和4.8%)缩小差距 [6] - 新动能优于旧动能:电新、TMT跑输幅度小于地产链,近一年大金融与科技(计算机、传媒、国防军工)跑赢黄金 [7] - 二级行业贵金属一枝独秀:2018年以来贵金属唯一跑赢黄金,新兴科技如半导体优于旧科技,哑铃配置(银行+消费电子)可缩窄跌幅39.8% [8] 风格与策略 - 小市值因子主导:微盘股指数2018年以来跑赢黄金,涨跌幅与ROE负相关、与PB正相关 [13] - 策略指数分化:小盘规模因子跑赢沪金,大市值落后,反映产业更迭青睐新兴小盘 [14]
总量仍稳定,结构需平衡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16 19:14
经济总体情况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高于5%的年度增长目标,二季度实际同比增长5.2%,季调环比折年率为4.5%[6] - 二季度GDP平减指数累计同比增速为 -1.0%,反映供强于需[6] 生产端 -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6月同比增长6.8%,环比增长0.50%[13] - 6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0%,较5月回落0.2个百分点[20] - 6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和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均为5.0%,与前月持平[22] 消费端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6月当月同比增速为4.8%,环比增速为 -0.16%[25] - 6月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增速分别为5.3%和0.9%,较5月回落1.2和5.0个百分点[28] - 二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同比增速分别为5.4%和5.3%[31] 投资端 - 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为2.8%,6月当月同比增速为0.4%,环比增速为 -0.13%[34] - 6月制造业、广义基建、狭义基建和地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5.1%、5.3%、2.0%和 -12.9%[34] 风险提示 - 贸易局势不确定性加强,国内需求超预期回落[45]
沪指盘中逼近3500点创年内新高!中证A500ETF龙头(563800)红盘震荡,成分股沃尔核材、健帆生物涨逾8%
新浪财经· 2025-07-04 14:39
市场表现 - 中证A500指数上涨0 36%,成分股沃尔核材上涨8 85%,健帆生物上涨8 67%,巨人网络上涨7 68%,君实生物上涨7 20%,沪电股份上涨6 55% [1] - 中证A500ETF龙头上涨0 41%,盘中换手4 66%,成交8 12亿元,近1年日均成交20 22亿元,最新规模达174 22亿元 [2] - 上证指数盘中一度逼近3500点,报3496 37点,创年内新高 [2] 指数与行业分析 - 中证A500指数从各行业选取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50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各行业最具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2] - 中证A500指数行业分布均衡,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各占一半,增加医药、新能源、计算机等新兴行业权重,实现价值与成长均衡 [2] - 中证A500指数作为布局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工具,在政策利好与成分股优化驱动下,具备"低位蓄势—成长接力"的配置价值 [3] 宏观经济与机构观点 - 高盛预计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速有望达到5 2%,且仍有上行空间,高盛在5月中旬上调了二季度和下半年中国GDP环比增速预测,并将2025年全年GDP增速预测上调0 6个百分点 [2] - 申万宏源证券预测2025年三季度市场维持高位震荡,四季度中枢有望抬升,2026年或开启"中国版慢牛"行情 [3] - 中泰证券指出7月国内市场的主要观测变量是上市公司中期业绩和高层重磅会议,整体仍乐观,建议聚焦科技主线、地产链及中报景气度掘金 [3] 投资策略与产品 - 中证A500ETF龙头紧密跟踪中证A500指数,均衡配置各行业优质龙头企业,一键布局A股核心资产 [2][3] - 7月建议配置方向包括半导体、汽车产业链等科技主线,地产链修复机会,以及结合国产化替代逻辑的中报景气度掘金 [3]
震荡仍是主旋律,等待内部政策窗口期
中邮证券· 2025-06-16 15:26
核心观点 - 后市 A 股震荡仍是主旋律,需等待内部政策窗口期,配置上坚守有性价比的红利股,内需交易时机待明确内需刺激政策催化 [3][4][30] 市场表现回顾 - 本周 A 股震荡微跌,主要股指多数下跌,创业板指是唯一上涨的主要指数,上证指数和沪深 300 跌幅较小,科创 50 跌幅显著大于其他主要指数 [3][12] - 风格上金融、周期风格小幅上涨,消费风格领跌,稳定和成长风格亦下跌;市值风格上大中小盘均下跌,中盘指数表现最好,市场呈大小盘两头弱格局,茅指数和宁组合有明显跌幅 [12] - 行业层面,伊以冲突助推黄金、石油上涨,有色金属、石油石化大幅领先其他申万一级行业,A 股整体无新交易主线,仍是新消费涨后回落和创新药估值修复格局 [3][16] A 股高频数据跟踪 A 股情绪及成交跟踪 - A 股个人投资者情绪指数略有修复,截至 6 月 14 日 7 日移动平均数报 4.6%,较 6 月 7 日的 -4.0% 回升,个人投资者摆脱 5 月中旬以来的持续性悲观,进入常规游走阶段,其情绪不再是左右 A 股走势和风格的最核心矛盾 [4][17] - 融资盘资金热度明显下降,4 月因担忧美国关税政策大幅净流出且未回补,融资盘成交额占比和成交热情均下降,本周融资盘略有净流入,成交占比未在反弹后下降,与个人投资者情绪指数对应,个人投资者低迷交投热情有缓解迹象 [20] A 股行业轮动速度及强度跟踪 - 用行业涨跌排名构建轮动速度指标、用行业相对收益构建轮动强度指标衡量行业轮动,当前 A 股处于“高速度低强度”区间,历史上该区间指数偏向横盘震荡,本次行业轮动始于 4 月底,6 月或维持较快轮动速度,交易上适合“多看少动” [21][23] 红利性价比模型跟踪 - 跨资产红利比价模型显示,以银行股为代表的纯红利资产在降准降息背景下仍在合意区间 [24] - 红利股股息率可拆解为股债两部分,股债差异补偿部分体现红利股性价比,当前银行股股债差异补偿处高位,降准降息后国内信用利差或下行,利于红利股性价比提升 [27] 后市展望及投资观点 - 后市 A 股震荡为主,本周扰动来自中美经贸磋商未达成满意结果和伊以冲突,未来美国关税和伊以冲突可能有二次冲击,7 月内部政策窗口期 A 股或上行,传统内需交易或回归 [4][28][30] - 配置上,降准降息后红利股性价比有望增强,推荐银行、公路铁路、电力等纯红利股;传统内需交易需明确内需刺激政策催化,大消费、地产链和上游非能源周期品配置时机待等待 [5][30]
国泰海通|策略:明确政策立场:贴现率降低,股市中国红——5月7日“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发布会点评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5-07 23:01
政策立场与市场影响 - 一揽子金融政策密集发布,政策力度强、覆盖面宽,包括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稳定资产价格,表明决策层锚定经济发展目标和稳定资本市场的明确立场 [1] - 政策举措形成连贯可预期的前景,降低股市风险溢价,中国股市贴现率进入系统性下移的走廊 [1] - 积极的金融政策推动股市无风险利率降低,投资中国股市的机会成本快速下降,增量资金有望入市 [1] 货币政策与流动性支持 - 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政策利率和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下调10bp和25bp [2]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降低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 [2] - 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有望扩大流动性投放并降低融资成本 [2] 资本市场改革与资金入市 - 央行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额度合并使用,政策工具便利性提高 [3]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扩大,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保险资金入市力度将明显扩大 [3] - 证监会表态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明确市场稳定底线 [3] 行业配置建议 - 金融与高分红板块受益于无风险利率下降和增量入市,推荐券商、保险、银行 [3] - 新兴科技成长板块关注具备产业趋势且外需敞口较低的港股互联网、传媒游戏、国产算力、医药 [3] - 顺周期板块关注国内供需偏紧的地产链、有色、化工、汽车、化妆品 [4]
业绩之锚2:A股如何定价一季报中的超预期?
中邮证券· 2025-05-07 15:20
报告核心观点 - 所有财报季中一季报业绩最适合采用自下而上视角中“业绩预期差”策略,A股市场定价一季报业绩超预期存在行业偏好,且一季报业绩增速和超预期幅度并非越高越好,2025年一季报缺乏业绩验证的主线机会,应重视自下而上的个股α机会 [4][5] 分组1:一季报披露后A股市场定价将更看重业绩 - 季报及半年报采用财报公布后万得分析师一致预期的变动衡量业绩是否超预期,年报则用万得分析师一致预期和财报公布值比较,以此得到业绩预期差 [13] - 2010年至今一季报业绩超预期个股胜率均值显著高于其他报告期,且在财报发布后7 - 21天胜率上升后才衰减,30天和60天仍保持51.4%和49.5%的胜率,而年报对超预期反应平淡、对不及预期惩罚严厉 [15][16] - 一季报业绩超预期个股能持续获得超额收益,30天超额收益均值为1.9%,60天上升至2.8%,“业绩预期差”策略在一季报多数年份较其他财报期有明显优势且可行窗口长 [17][23][24] 分组2:A股市场如何定价一季报中的业绩超预期 哪些行业在定价时更看重业绩超预期 - A股市场对消费类和交易景气逻辑的成长行业胜率显著优于地产链和金融行业,如食品饮料、电子等行业胜率较高 [28][29] - A股市场对行业业绩超预期定价偏好会变化,2024年一季报后成长类行业和部分上游周期品较易因个股业绩超预期获超额收益 [31][32] - 相对收益方面,A股市场对一季报业绩超预期个股定价基本遵循“成长>消费>周期>金融”规律,成长类行业虽胜率低但获高超额收益可能性大,周期类行业超额收益相对有限 [36][38] A股定价一季报时如何在增速和超预期幅度间做取舍 - “绿色柯伊伯带”证实“利好兑现是利空”现象在A股存在,某些程度业绩超预期是利空,原因可能是业绩增速提供现实锚点使股价向下修正或投资者担忧业绩增速单季度透支 [45][47] - 30天和60天时间截面上,“绿色柯伊伯带”可分割第一象限期望相对收益正负区域,区域II胜率和相对收益在3个区间中最低,不同时间截面区域I和区域III各有优劣 [47][54] 如何构建可行的业绩超预期策略组合 - 将行业偏好和业绩超预期反应机制结合制定针对5月的业绩超预期策略,2020 - 2024年除2024年外该策略在5月均较万得全A指数获得超额收益,相对跑输的2024年5月相对收益为 - 0.77%,该策略在一般市场环境下可行 [62] 分组3:仍缺乏业绩验证的主线机会,专注抓取个股α 2025年一季报差强人意,仍缺乏业绩验证的主线机会 - 2025年一季报万得全A和万得全A(除金融、石油石化)净利增速同比转正,但个股业绩超预期占比为21.78%,较2024年一季报低位回升但远低于历史中枢水平 [63] - 所有申万一级行业2025年一季报业绩预期下调比率均高于上调比率,较2024年三季报边际转差,5月寻找行业层面β机会需从叙事逻辑和政策预期角度出发 [68] - 申万二级行业部分行业有亮点,但分布分散,无法为A股在5月提供基于业绩验证的叙事主线 [70] 2025年一季度个股业绩超预期组合 - 基于“行业偏好+业绩超预期反应机制”的混合策略构建2025年一季度个股业绩超预期组合,致力于在5月获取个股α超额收益 [74]
中金 | 年报&一季报总结:非金融业绩显现改善迹象
中金点睛· 2025-04-30 22:47
盈利增长 - 2024年全A/金融/非金融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为-3.0%/+9.0%/-14.2%,四季度非金融盈利因减值加速探底,房地产和光伏行业是主要拖累项 [1][2] - 1Q25全A/金融/非金融归母净利润同比为+3.5%/+2.9%/+4.2%,下游行业改善明显,有色金属、部分出口链及TMT板块表现突出 [1][3] - 2024年非金融盈利下滑14.2%,剔除房地产和光伏后同比为-3%,农林牧渔扭亏为盈增长2541.6%,非银金融增长48.7%,电子和交通运输增长超10% [2] - 1Q25非金融盈利增速触底回升至+4.2%,上中下游盈利增长分别为-0.7%/+2.8%/+8.2%,能源原材料行业分化,有色金属增长67.0%,钢铁和建材分别增长383.0%和290.5% [3][4] 盈利能力 - A股非金融ROE环比基本持平,下行周期已持续15个季度,净利润率边际企稳反弹但资产周转率仍下行 [1][15] - 上游行业ROE快速下滑,下游剔除地产后改善,电子、家电、非银金融和农林牧渔ROE连续两个季度改善 [1][15] - 非金融净利润率边际企稳,毛利率持平,费用率连续两个季度下降,资产周转率受老经济行业拖累 [15] 资本开支与资产负债表 - 非金融资本开支连续四个季度负增长,4Q24和1Q25分别为-5.8%和-4.9%,新经济行业资本开支增速回升,计算机增长26.8%,汽车增长13.4% [16] - 非金融企业资产增速从3Q24的3.2%反弹至1Q25的3.9%,剔除房地产后增速反弹至5.6%,资产负债表收缩风险缓解 [17] - 应收账款周转率降至历史新低7.1%,预收账款增速连续两个季度改善,剔除房地产后同比增速反弹至+3.1% [17] 现金流与分红 - 非金融自由现金流/所有者权益创历史新高,支持A股分红比例提升2个百分点至45%,沪深300股息率上升至3.2% [2][18] - 2024年现金分红金额同比增长5%,食品饮料、纺织服饰及建筑材料分红比例分别为72%/67%/66% [18][36] 行业表现 - TMT板块一季度盈利普遍高增长,电子增长31.5%,光模块/元器件/半导体分别增长114%/50%/33%,计算机及传媒分别增长61.9%和44.6% [5] - 消费板块中农林牧渔增长818%,家电及汽车分别增长25.5%和14.0%,食品饮料和消费者服务分别下滑0.1%和7.8% [4][5] - 中游制造领域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盈利降幅收窄至5.5%,机械板块增长15.4%,工程机械增长30% [4]
深度 | 关税冲击下,各行业的“喜”与“悲”—— “特朗普经济学”系列之十五【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4-28 13:15
行业比较 - 电子和机械设备对美敞口更大,电子为第一大出口行业,规模超1387亿美元,占中国对美出口比重27.9%,交运设备关税税率最高,加征后达168% [4][5] - 电子与轻工对美出口依赖度较高,美国短期难以找到第三方替代,电子行业美国进口依赖度达22.8%,轻工制造出口规模823亿美元 [5][9] - 家用电器和电子海外收入比重超35%,但毛利率处于中下水平,美容护理与食品饮料毛利率近50%,主要依靠国内市场 [7] 电子行业 - 电子行业营收对美敞口较大,若对美出口全部消失,对行业总营收影响约3.2%,成本传导为主要机制,关键设备材料进口受限导致采购成本上行 [15] - 美国对我国电子行业关税税率从顶点152%回落至65%,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等重点商品被豁免 [13] - 产业政策推动国产替代,财政支持加速集成电路设备国产化,消费端政策补贴提振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需求 [17] 机械设备行业 - 机械设备行业营收对美敞口大,若对美出口全部消失,对行业总营收影响约4.2%,关税税率从10%升至155% [19][21] - 短期利润下降可能加速行业整合重组,长期不利于技术升级,国内设备更新政策前置推出,城市更新政策扩大总需求 [21][23] - 产业升级加速,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国产替代推进,上游高耗能产业加强能耗约束推动绿色化设备需求 [23] 交运设备行业 - 交运设备行业营收对美敞口较小,若对美出口全部消失,对行业总营收影响仅1.9%,但供应链受阻可能导致成本上升挤压利润 [25][28] - 美国加征关税涉及油车规模更大,进口非电动车规模达1769亿美元,电动车仅296亿美元 [27] - 国内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促内需,"一带一路"市场拓展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出口,2024年出口占比持续提升 [30][31] 化工行业 - 化工行业营收对美敞口不大,若对美出口全部消失,对行业总营收影响约1.7%,但产业链传导可能拖累盈利,关税税率从12%升至112% [32][34] - 政策推动去产能与绿色转型,"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带动地产、汽车等下游需求回升 [35] 有色金属行业 - 有色金属行业营收对美敞口中等,若对美出口全部消失,对行业总营收影响约2.4%,关税政策通过下游终端需求间接影响 [37][40] - 新能源领域为消费增长点,光伏、风电、电动车需求支撑,供给端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推动再生金属产业发展 [41] 钢铁行业 - 钢铁行业营收对美敞口非常小,若对美出口全部消失,对行业总营收影响仅0.6%,关税税率从18%升至163% [43][47] - 产能调控力度或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缓解过剩,海外矿山布局增强供应链稳定性 [49] 纺织服装行业 - 纺织服装行业营收对美敞口不小,若对美出口全部消失,对行业总营收影响约2.5%,关税或加剧价格竞争,税率从18.2%升至163.2% [51][53] - 政策支持产业升级与跨境电商发展,离境退税优惠吸引海外消费者 [55] 农林牧渔行业 - 农林牧渔行业营收对美敞口较小,若对美出口全部消失,对行业总营收影响约0.9%,关税提升进口价格利好国内农产品 [58][60] - 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智能农机补贴力度加大,粮食产量目标1.4万亿斤 [61] 医药行业 - 医药行业受关税影响有限,医疗器械对美出口依赖度24.1%,但高端设备进口依赖度较高,医保采购封顶价缓冲关税冲击 [66][68][70] - 原料药和仿制药可能受关税影响较大,创新药因授权模式几乎不受影响 [68] 地产链 - 建材行业玻纤出口或受冲击,对美出口份额约12%,水泥直接影响较小 [73] - 地产作为内需支撑,政策发力有望止跌回稳,收储存量房及降准降息或进一步支持楼市 [74]
量化策略|四月决断:市场风格与财报前瞻分析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08 08:20
市场整体走势 - 3月中旬以来A股进入震荡调整期,估值驱动行情暂告段落,红利、低估值风格表现回暖,后续市场走势需依赖一季报企业盈利兑现支撑 [1] - 成长股行情分为估值催化与业绩提升两阶段,本轮行情中证1000指数PE_TTM从2024年9月的30倍提升至43倍,2025年1月从34倍回升至40倍,但万得一致预期净利润增速同比持续下行,业绩支撑不足 [2] 港股与AH溢价 - 2024年初以来AH溢价趋势性回落,3月回落至2021年以来最低水平 [3] - 高股息资产2024年初以来AH溢价率回落明显,科技板块2024年11月以来降幅更显著,南下资金推动相关行业AH溢价下行 [3] 行业景气度分析 - 地产链及上游资源行业承压,玻璃、水泥价格跌幅边际收窄,盈利困境反转初显 [4] - 中游制造中出口链维持较高景气,建筑设备、家电、汽车等表现突出 [4] - 半导体、计算机受益于技术革新和AI算力需求,锂电产业价格压力缓和但业绩拐点未确认 [5] - 消费板块呈现"量增价稳"特点,春节效应下景气稳健但价格制约业绩弹性 [5] 科技板块投资方向 - 电子和通信年报业绩占优,元器件、光学光电、消费电子净利增速中位数分别达35%、23%、20% [6] - 2024Q4元器件龙头沪电股份资本开支同比+193.8%,研发费用+34.3%,营收+51.6%,合同负债+27.6%,但股价反应负面 [6] - 消费电子、元器件和云服务一季报预期上调公司占比达44%、38%、33%,PPI与分析师预期显示可能超预期 [6] 研究结论 - 市场回归基本面验证阶段,"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可选消费及科技行业景气稳健,锂电池、玻璃等赛道现底部改善迹象 [7] - TMT板块中消费电子、云服务和元器件为分析师预期改善重点方向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