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
icon
搜索文档
技术与应用双向发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向实
当前,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经济发 展的强大引擎。同时,对社会大众而言,"人工智能+"的概念正深入人心,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从 政策到市场,从思想到实践,从技术到资金,都给行业推进"人工智能+"创造了空前的发展机遇。目 前,基础电信企业的"九天""星辰""元景"大模型,正深入千行百业,从炫技发展为"工作助手";智能网 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正打造一体化全场景覆盖的智能交互环 境;人工智能正与元宇宙、低空飞行、脑机接口等技术融合,探索智能产品新形态……新设施、新技 术、新产品、新服务,AI正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与经济社会深度绑定,重塑了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范 式。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人工智能发展仍面临"创新力不足"的瓶颈,部分核心技术领域尚未实现 完全自主可控;"供需不匹配"的矛盾凸显,供给能力与产业需求间存在"错位";"应用落地'最后一公 里'"的障碍未完全打破,部分场景下的技术应用仍停留在"试点"阶段。这些问题,既是行业落地人工智 能的"拦路虎",也是未来突破的"发力点"。 夯基础、提能力,为深入实施"人工 ...
“人工智能+”行动起草专家:立法正推进,评估备案制度或整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8 09:29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叶红梅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网络与信息法研究室副主任、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常务副秘书 长周辉参与了文件起草论证,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他透露了几个重点:人工智能立法仍要加 速推进,相关部门也在推动相关起草工作;AI监管有必要调研评估与备案痛点,未来将会整合制度避 免重复;智能终端与智能体成发展重点,2027 年应用普及率超 70% 的量化指标导向明确;数据供给需 完善产权与版权制度,待版权方、AI 产业方协同探索破局。 智能终端关乎流量入口归属,2027年普及率将超70% 《21世纪》:《意见》起草的立场和导向是什么? 日前,《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文件对人工智能供需对 接不畅、应用落地存在"最后一公里"障碍等突出问题,加强战略引导和统筹指导。 周辉:《意见》起草由发改委牵头,立场与导向十分清晰,即为人工智能发展预留充足空间,推动其与 各领域、各层面深度融合。从行动逻辑看,基本遵循从研发到应用再治理的路径,短期内可覆盖的场景 已全面纳入。 尤其 "基础支撑能力" 一章内容扎实,一般政策文件的支撑保障部分多为三四项内容,而 ...
加快实施6大重点行动 事关人工智能国务院发文
人工智能+科学技术 - 加速科学发现进程 加快科学大模型建设应用 推动基础科研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 [1] - 驱动技术研发模式创新和效能提升 支持智能化研发工具和平台推广应用 加强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 量子科技 第六代移动通信(6G)等领域技术协同创新 [1] - 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2]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 推动产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 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 [3] - 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 加快人工智能在设计 中试 生产 服务 运营全环节落地应用 着力提升全员人工智能素养与技能 [3] - 加快农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智能农机 农业无人机 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 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 决策 控制 作业等能力 [3] - 创新服务业发展新模式 在软件 信息 金融 商务 法律 交通 物流 商贸等领域 推动新一代智能终端 智能体等广泛应用 [3] 人工智能+消费提质 - 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 加强智能消费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文娱 电商 家政 物业 出行 养老 托育等生活服务品质 拓展体验消费 个性消费 认知和情感消费等服务消费新场景 [4] - 培育产品消费新业态 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 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 智能机器人 智能家居 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 打造一体化全场景覆盖的智能交互环境 [4] 人工智能+民生福祉 - 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 培育发展智能代理等创新型工作形态 推动在劳动力紧缺 环境高危等岗位应用 大力支持开展人工智能技能培训 [5] - 推行更富成效的学习方式 构建智能化情景交互学习模式 推动开展方式更灵活 资源更丰富的自主学习 鼓励和支持全民积极学习人工智能新知识 新技术 [5] - 打造更有品质的美好生活 探索推广人人可享的高水平居民健康助手 有序推动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 健康管理 医保服务等场景的应用 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创作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元素和标识的文化内容 壮大文化产业 [5] 人工智能+治理能力 - 开创社会治理人机共生新图景 有序推动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 探索面向新一代智能终端发展的城市规划 建设与治理 提升城市运行智能化水平 安全稳妥有序推进人工智能在政务领域应用 [6] - 打造安全治理多元共治新格局 加强人工智能在安全生产监管 防灾减灾救灾 公共安全预警 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网络空间治理 [6] - 共绘美丽中国生态治理新画卷 提高空天地海一体化动态感知和国土空间智慧规划水平 强化资源要素优化配置 [7] 人工智能+全球合作 - 推动人工智能普惠共享 把人工智能作为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 深化人工智能领域高水平开放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开源可及 [8] - 共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体系 [8]
中国新技术加速落地 无人智能装备亮相阅兵
中国新闻网· 2025-09-03 23:01
中国军事装备技术突破 - 新型无人装备集中亮相包括反无弹炮系统 高能激光武器 高功率微波武器 侦打突击 扫雷排爆 班组支援等无人战车 新型无人潜航器 无人艇 无人布雷系统 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 无人僚机 舰载无人直升机 [1] - 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和战略重器展示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的钢铁意志和强大实力 [2] - 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崛起轨迹折射整个国家发展轨迹 [3] 人工智能与智能终端产业发展 - 明确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 培育智能产品生态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 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 智能机器人 智能家居 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 [4] - 加快人工智能与元宇宙 低空飞行 增材制造 脑机接口等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 探索智能产品新形态 [4] - 大模型备案总量达439款 覆盖医疗健康 农业 教育 智能制造 金融科技等30余个行业 [7] 机器人与低空装备市场增长 - 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 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7] - 智能机器狗市场规模未来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37.5% 规模将突破50亿元 [8] - 低空装备产品数量超400万台 整机企业约1400家 技术特征呈现无人化 电动化 智能化 [8] 新技术应用落地优势 - 拥有丰富应用场景 强大产业基础 海量数据及坚实工程应用人才基础 [6] - 通用技术突破衍生发展出能充分应用适配该技术的产品 服务 企业与商业模式 促进释放技术红利 [6] - 从技术突破走向规模化应用 AI将像水电一样无处不在 深入各行各业 [8]
长城证券:加速推进智能终端全面发展 强化模型算力数据三维能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11:01
核心观点 - 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顶层设计 推动人工智能与重点领域深度融合 加速智能终端全面发展和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1][2][3][4] 政策目标 - 到2027年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 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 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3] - 到2030年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 智能终端和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90% 智能经济成为重要经济增长极 [3] - 到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 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支撑 [3] 智能终端发展 - 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 培育智能产品生态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 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 智能机器人 智能家居 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 [3] - 加快人工智能与元宇宙 低空飞行 增材制造 脑机接口等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 探索智能产品新形态 [3] - 智能终端作为人工智能+最终应用端 直接代表人工智能+商业化体现 [1][3] 基础设施支撑 - 强化模型 算力 数据三方面基础支撑能力 模型方面提升基础能力支持多路径技术探索和架构创新 [4] - 数据方面加强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完善数据产权和版权制度 推动版权内容依法合规开放 [4] - 算力方面支持人工智能芯片攻坚创新 加快超大规模智算集群技术突破 优化国家智算资源布局 加强智能算力互联互通 [4] - 算力直接连接模型和数据两端 是最基础能力支撑 [1][4] 投资机会 - 持续看好智能终端各应用相关投资机会 [1][3] - 持续看好算力产业链各环节投资机会 [1][4] - 建议关注标的涵盖运营商/国资云 主设备商&服务器 光模块 光芯片 IDC 卫星互联网 PCB 连接器 掩膜版 线缆 算力模组 工业互联网 域控制器 操作系统/软件 MR产业链 量子通信等多个细分领域 [5][6]
解析“人工智能+”行动蓝图,未来十年这些重点领域将获益
国际金融报· 2025-08-28 17:17
核心观点 - 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行动意见 明确2027年、2030年、2035年三阶段发展目标 推动人工智能与六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 实现从应用大国向规则与技术双引领转型 [1][7][9] - 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 到2030年普及率超90% 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 [1][7][9] - 形成"模型-数据-算力-标准-开源-人才"可持续生态闭环 通过智能体沉淀行业知识降低应用边际成本 重构制造与服务业分工流程 [1][6] 重点领域部署 - 科学技术领域:加快探索AI驱动新型科研范式 加速"从0到1"重大科学发现进程 形成科研"第五范式" [2][5][6] - 产业发展领域: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 加快农业数智化转型 服务业向智能驱动演进 形成智能原生产业与行业大模型规模化应用 [4][5][6] - 消费提质领域: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 提升文娱电商家政物业出行养老托育等生活服务品质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AI手机电脑、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一代终端 [4][6][9] - 民生福祉领域:创造智能工作方式 发挥AI在创造新岗位和赋能传统岗位作用 探索人机协同新型组织架构 在劳动力紧缺和环境高危岗位应用 [2][6] - 治理能力领域:推动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 探索面向新一代智能终端的城市规划建设与治理 提升城市运行智能化水平 [4][6] - 全球合作领域:推动AI普惠共享 作为国际公共产品 打造平权互信多元共赢的开放生态 参与规则数据算力人才共建 [4][6] 实施路径与挑战 - 构建行业级可复用智能体组件库与流程模板 完善场景数据治理与合规沙盒 优化东数西算+边云协同降本提效 [11] - 建立端云一致推理框架与互操作标准 扩容中试平台与以赛代评 通过算力券应用券支持中小企业 [11] - 当前存在高质量数据集与隐私合规供给不足 算力成本与效能压力 智能体复杂任务稳健性可解释性不足等问题 [10][11] - 应用呈现割裂式分布 中小企业县域及老年群体渗透率低 场景碎片化系统兼容性差数据互通不足导致孤岛效应 [11]
中信证券:“人工智能+”行动意见印发 具身智能发展有望受益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1:26
政策支持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重点提及具身智能机器人作为新一代智能终端产品 [1][2] - 政策提出6大重点实施行动 包括科学技术 产业发展 消费提质 民生福祉 治理能力和全球合作 [3] - 政策目标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应用普及率超70% 到2030年普及率超90% [4] 行业发展 - 智能机器人被明确列为重要新一代智能终端产品 与智能网联汽车 人工智能手机等并列发展 [4] - 行业将在产品发展 城市基础建设 公共安全治理体系等多方面获得重点支持 [4] - 政策支持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 推动构建多元一体的公共安全治理体系 [4] 技术发展 - 具身基础模型是当前智能机器人发展主要瓶颈之一 [5] - 政策重点提升模型基础能力 加强数据供给创新 促进开源生态繁荣 [5] - 国内公司以小脑运控能力为主要发展方向 大脑层面具身智能模型有提升空间 [5] 投资机会 - 具身智能机器人板块有望成为未来5-10年最重要科技产业机会之一 [6] - 建议关注核心产业链环节具备高竞争壁垒公司的投资机会 [6] - 建议关注新进入玩家及潜在颠覆性技术路径带来的估值拉动机会 [6]
计算机行业快评报告: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AI应用及终端落地有望提速
万联证券· 2025-08-27 19:55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2] 核心观点 -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旨在提升人工智能应用普及率,目标到2027年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到2030年普及率超90%,到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2][3] - 国产大模型如DeepSeek、豆包等为人工智能产业构建坚实技术底座,促进AI应用加速落地,产业进入规模化、商业化应用阶段[3] - 加快实施6大重点行动,包括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及全球合作领域,促进人工智能与这些领域广泛深度融合[4] - 强化8大基础支撑能力,包括模型基础能力、数据供给创新、智能算力统筹、应用发展环境、开源生态繁荣、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法规保障和安全能力水平,构建"模型-数据-算力-应用-生态"发展闭环和全链路安全能力[5][10] 投资建议 - 关注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发展过程中AI产品的规模化、商业化加速落地,包括布局AI终端、AI Agent及潜在杀手级AI应用产品的领先企业[11] - 关注人工智能产业在工业、农业、教育、新消费等重点场景的应用需求及创新产品[11] - 关注规模化AI应用落地对端侧及推理侧算力需求的提振,以及强化基础支撑能力对AI算力基础设施的加强建设,包括布局智算中心建设、液冷服务器、光通信、铜连接等AI算力产业链核心环节的领先企业[11] - 关注人工智能治理体系优化,布局安全方法及治理的相关企业[11]
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今日获超7000万份净申购
搜狐财经· 2025-08-27 19:44
指数表现 - 中证物联网主题指数上涨0.5% [1] -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上涨0.4% [1]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下跌1.3% [1] -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下跌1.5% [1] 机器人ETF资金流动 -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今日获7400万份净申购 [1] - 该产品连续7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合计超13亿元 [1] - 最新规模突破63亿元,创历史新高 [1] 政策动向 -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 [1] - 培育智能产品生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 [1] - 打造一体化全场景覆盖的智能交互环境 [1] 估值数据 - 指数滚动市销率为31.2倍 [5] - 指数自发布以来估值涨幅达38.2% [5]
新华鲜报|重大部署!中国“人工智能+”行动“路线图”来了
新华社· 2025-08-27 19:11
政策总体部署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明确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 [1] - 意见部署6大重点行动 包括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和全球合作 [4] - 提出强化8项基础支撑能力 涵盖模型基础能力、数据供给创新、智能算力统筹、应用发展环境等 [6] 行业发展目标 - 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 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3] - 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90% 智能经济成为重要经济增长极 [3] - 到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 [3] 重点应用领域 - 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 [5] - 构建智能化情景交互学习模式 推动自主学习方法创新 [5] - 有序推动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医保服务等医疗场景应用 [5] - 有序推动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 [5] 战略意义 - 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新焦点和经济发展强大引擎 具有颠覆性技术特征 [3] - 2024年"人工智能+"行动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该行动 [3] - 以人工智能应用发展确定性应对技术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