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

搜索文档
国家发改委最新!事关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评价管理
证券时报· 2025-07-30 16:25
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公开征求意见稿)》和《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旨在推动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培育 [1] - 国家级基金将重点支持国家层面现代化产业提质升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聚焦少数关键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4] - 政府投资基金定位更加精准,突出政府引导和政策性定位,聚焦政策目标,支持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市场薄弱环节,吸引带动更多社会资本 [5] 基金投向重点领域 - 产业投资类基金将围绕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4] - 创业投资类基金将通过市场化方式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兼顾早中期中小微企业,支持科技创新,解决"卡脖子"难题 [4] - 支持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11] 投向调控措施 - 政府投资基金不得投资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限制类、淘汰类产业,以及其他明确要求调控限制的产业领域 [7] - 避免投资于存在结构性矛盾的产业,防止在新兴产业领域盲目跟风、一哄而上 [8] - 控制对单个企业投资金额或比例上限,不得通过明股实债等方式变相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8] 评价指标体系 - 建立覆盖基金运营管理全流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政策取向符合性指标(权重60%)、投向布局优化指标(权重30%)和政策执行能力指标(权重10%) [10] - 政策取向符合性指标主要评价基金对重点产业、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的支持情况 [10] - 投向布局优化指标主要评价基金对国家区域战略的落实情况和与省级重点投资领域清单的契合度 [10] 数字经济支持方向 -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 [11] - 扩大5G规模化应用,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11] - 加快制造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大对企业走出去支持力度 [11]
短期3600点附近或仍有反复,科技成长股或存在结构性机会
英大证券· 2025-07-28 08:57
核心观点 - 短期沪指在3600点附近或有反复,市场大概率进入震荡整理周期,中小盘科技成长股或存在短期结构性机会;中期A股呈“震荡慢牛”格局,结构性机会丰富 [2][3][17] - 操作上,短期避免追高涨幅过大题材股,适度择机逢高减持;中期聚焦成长弹性领域,如光模块、泛AI概念、创新药、人形机器人等行业 [3][17] 上周五市场综述 - 上周五沪深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后震荡走低,午后弱势震荡,尾盘均绿盘报收;行业上,半导体、医疗器械等板块涨幅居前,水泥建材、工程机械等板块跌幅居前;概念股方面,Sora、多模态AI等泛AI概念股涨幅居前,雅下水电、赛马等概念股跌幅居前 [5][6] - 当日两市成交额17873亿元,上证指数报3593.66点,下跌0.33%;深证成指报11168.14点,下跌0.22%;创业板指报2340.06点,下跌0.23%;科创50指报1054.20点,上涨2.07% [6] 上周市场回顾 - 上周市场继续上涨,沪指周涨幅1.67%,深证成指周涨幅2.33%,创业板周涨幅2.76%,科创50指数周涨幅4.63% [7] - 周一、二沪深三大指数震荡上涨,雅下水电概念股、建材等板块连续走强;周三沪指3600点得而复失;周四沪指站上3600点但盘中回落;周五市场震荡回落,沪指失守3600点,科创板大涨,市场或转向科技股 [7] 上周盘面点评 泛AI主题 - 周五泛AI概念股集体活跃,人工智能引领科技革命,催生众多“AI+”投资机会,产业链投资方向有望向AI应用扩散;2025年下半年泛AI主题投资将进入去伪存真阶段,需验证业绩兑现情况 [8] 文化传媒板块 - 周五文化传媒等板块活跃,该行业含广告传媒、游戏娱乐和影视动漫三个细分行业;随着AI技术发展,传媒行业作为应用落地端企业将提前受益,2025年下半年游戏、短剧等产业发展前景较好 [9] 医疗板块 - 周三医疗服务板块、周五医疗器械板块上涨;创新药商业化环境向好,2025年下半年医药板块具备配置价值,可关注创新药、中药OTC等领域 [10] 雅下水电概念 - 周一至周四雅下水电概念连续上涨但个股分化,周五回调;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7月19日开工,总投资约1.2万亿元 [11] 煤炭建材钢铁能源金属等板块 - 周一至周四相关周期股走强,周五回调;市场对“反内卷”政策寄予厚望,连续上涨后可择机高抛低吸 [12][13] 证券板块 - 周三至周五证券板块活跃;2025年下半年券商板块仍可逢低关注,受政策驱动、流动性宽松、行业整合等利好推动 [14] 海南自贸区 - 周四海南自贸区板块涨停潮;海南自由贸易港12月18日将全岛“封关”,届时进口零关税商品比率大幅提升,旅游吸引力也将提升,投资不轻易追高,可择机高抛低吸 [15] 后市大势研判 - 短期沪指在3600点附近多空分歧加大,市场大概率震荡整理,若有持续热点吸引资金、成交放大,指数或突破3600点,反之则可能向下寻求支撑 [2][16][17] - 中期在关税谈判向好、政策发力和流动性改善推动下,A股呈“震荡慢牛”格局,需关注关税谈判、三季度政策窗口期和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时点 [3][17]
成都:工业强市,奋力跑赢“上半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14:50
工业增长与智能化转型 - 1-5月成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26.2%,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8.2%,电气机械制造业增长12.9%,烟草制品业增长4.7% [1]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35.8%,智能手表增长110.2%,锂离子电池增长55.5% [1] - 成都累计建成283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形成"雁阵式"转型梯队,8个自动化单元使生产效率提升22% [2][3] 数字化转型目标与政策 - 2025年目标:推动2000家规上企业智改数转升级,建成70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26个5G工厂,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93%,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8% [4] - 成都获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5家智能工厂、3个实数融合标杆案例入选工信部示范名录 [3] 全球化与区域协同发展 - 2025年1-4月成都自主品牌出口同比增长23.4%,出海活动签约金额超50亿元(沙特)、12亿元(中亚)、3亿元(德国丹麦) [5] - 2025"投资成都"大会签约16个重大项目总额825.3亿元,涵盖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等领域,310个项目完成签约 [6] - 成德眉资四市共建招商联盟,签约14个低空经济合作项目,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7][8] 产业生态与投资吸引力 - GE医疗、林德、西门子等世界500强企业联合发起"投资成都"倡议,强调成都的产业生态优势 [6] - 四川省委支持成都建设"三中心一基地",强化西部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功能 [7] - 成都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方案推动八县市能级跃升,形成区域一体化新格局 [8] 技术应用与创新案例 - 航天燎原公司实现微米级误差的自动化剥线穿线工艺,15秒完成传统手工工序 [2] - 低空经济产业应用场景加速铺开,智能机器人实景验证落地 [1]
辽宁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和融合应用新高地 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6-11 21:46
辽宁省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 辽宁省发布《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旨在依托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基础 构建优质发展生态 为"数字辽宁 智造强省"建设注入新动能 [1] - 计划到2027年形成沈阳大连双核牵引格局 实现5000PFLOPS算力规模 培育300家规模以上企业 5家行业龙头 8个产业集群 核心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2] - 将攻克100项关键技术 培育5个垂直大模型 打造100个标杆应用场景 发布200个示范案例 [2]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 优化算力资源布局 推动沈阳大连辽西等地集约化建设 按需部署通算智算超算边缘算力 [2] - 支持打造自主算力集群 建设全栈国产化软硬件平台 开展绿色算力中心建设 [2] - 建设省级算力互联互通平台 构建"1-5-20ms"低时延圈 加快万兆网络建设 [3] 数据要素与算法研究 - 开展公共数据供给能力提升行动 建设一体化数据管理体系 推动数据归集共享 [3] - 探索可信数据空间区块链隐私计算技术 建设数据标注基地和行业数据集 [3] - 加强机器学习算法研究 支持通用大模型发展 推动重点领域垂直大模型技术突破 [3] 前沿技术布局 - 聚焦大模型基础架构量子计算生成式AI具身智能等领域 力争原创性突破 [4] - 开展自动驾驶算法具身智能智慧医疗等技术攻关 推动国产芯片协同发展 [4] - 深化产学研合作 培育科技创新平台 建设中试基地等载体 [4] 产业融合应用 - 推动AI与传统产业融合 布局智能网联汽车AI手机电脑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链 [5] - 发展智能可穿戴设备运载工具工业终端等产品 推动大模型与机器人结合 [5][6] - 完善伺服电机传感器等配套 推动集成电路设备国产化应用 [6] 区域协同发展 - 加快沈阳大连国家公共算力平台建设 沈阳争创国家AI创新应用先导区 [6] - 大连构建智能计算生态 开展化工海洋领域垂直大模型应用 [6] - 鞍山本溪等地打造智慧钢铁矿山油田化工示范 阜新铁岭探索风电光伏AI应用 [6]
农银汇理投资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谷超:中国优质资产将迎来价值重估
上海证券报· 2025-05-26 02:03
经济形势与政策导向 - 2024年我国经济实现预期目标 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2025年延续复苏态势但4月起制造业景气度受外部贸易环境影响[1] - 2024年出口金额占GDP比重降至18.9% 显著低于2006年34.9%的峰值 且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9%[1] - 政府首要任务为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 次重点为发展新质生产力 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人工智能终端 智能机器人等先进制造领域[1] 行业突破与竞争力 - 生成式AI领域实现算力成本大幅下降 用户数量显著增长 自主可控能力提升[2] -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突破推动新能源汽车进入智能化阶段 预计将快速渗透10-20万元价位家用车市场[2] - 人工智能 新能源 高端装备制造 生物医药等行业优秀企业快速成长 部分技术已达全球领先水平[2] 发展格局与市场前景 - 加速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双循环互促"新格局 以内需对冲外需疲弱影响[2] - 工程师红利与庞大内需市场支撑技术突破 国产汽车厂商全球份额有望持续提升[2] - 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将迎来价值重估 重点领域投资机会显现[2]
国家数据局发布《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 八大行动全力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新质生产力得以不断壮大
证券日报· 2025-05-19 00:15
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 - 国家数据局印发《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首次向地方数据管理部门下发指导文件 [1] - 到2025年底目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0%,算力规模超300EFLOPS [1] - 部署8大行动,包括深度挖掘AI应用场景、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新一代智能终端 [1]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向 - 重点发展领域: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电脑、智能机器人 [1] - 具有AI应用潜力的行业: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医疗、金融等数据资源丰富领域 [2] - AI技术成熟将推动经济转型、提升治理效能、优化公共服务、驱动科技创新 [1]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 - 加强交通/医疗/金融/制造/农业等重点领域数据标注 [2] -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优质数据企业和项目落地 [2] - 需平衡数据开放共享与隐私保护,强化隐私计算技术研发 [2] 数字经济融合升级 - 推动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提升经济发展效率 [3] - 助力我国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抢占先机 [3] - 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国家数据局:着力发展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及智能制造装备
快讯· 2025-05-16 16:10
近日,国家数据局综合司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其中提出,深度挖掘人工智能应用 场景,积极开展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着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 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及智能制造装备。 ...
2025“两会”中的新能源
高工锂电· 2025-03-09 18:29
锂电产业链 - 完善新型储能市场参与机制,包括拉大峰谷价差、丰富辅助服务交易品种、完善容量补偿机制 [3] - 建议建立新型储能定期安全检查制度,推动储能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3] - 短期内参照抽水蓄能和煤电完善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机制,长期向容量市场过渡 [4] - 警惕专利"武器化"破坏产业创新生态,建议推动行业自律与协作,加强恶意诉讼规制 [6][7] - 建议制定零碳园区建设总体工作方案,健全标准体系,加大关键技术研发投入 [8] - 建议支持和鼓励全国范围推广应用移动补电车,解决充电基础设施问题 [10] - 建议将锂电池从第9类危险品目录中摘除,提升物流运输效率 [10] - 建议实施下一代电池技术攻坚工程,构建自主可控供应链体系 [11] - 建议构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生态体系,强化溯源体系数字化建设 [13] - 建议国家研究制定《低空空域管理法》,促进低空经济健康发展 [14] - 建议加强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创新跨境金融产品与服务 [17] - 建议加快促进LME在上海、宁波等地设立交割仓库,提升金属供应链安全 [17] - 建议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体系,建立协调联动机制 [19] 新能源汽车 - 建议加大电动汽车换电体系建设,优化换电车型相关政策法规 [22][24] - 建议建立健全支持汽车产业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标准 [27] - 建议加大对新能源车使用端的支持力度,完善充电桩等配套设施 [28] - 建议统筹换电站布局并统一电池标准,降低用户补能成本 [30] - 建议出台专项法规标准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31] - 建议推动电动汽车与eVTOL产业协同发展,打造低空经济新增长点 [31] - 建议推动充电设施互联互通,制定统一超充设备技术标准 [34] - 建议开展车载硬件技术协议标准化建设,提升生态产品适配度 [34] - 建议优化新能源汽车号牌设计,做好试点探索 [35] - 建议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纳入碳交易管理,扩大碳交易行业范围 [37][39] - 建议支持川渝地区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发展,打造万亿级产业链 [42] 低空经济 - 建议建立eVTOL驾驶员分类分级认证体系,完善培训管理要求 [44] - 建议打造深港低空经济示范区,推动政策法规协调对接 [45] - 建议加快适航审定和飞行试验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应用场景 [46]
A股市场|全面提振信心,拥抱核心资产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06 08:29
政策方向与市场信心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GDP增速目标5 0%左右 赤字率4% 特别国债规模接近2万亿 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超过4万亿 符合市场预期 [2] - 政策三大结构性亮点包括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重构 供给侧改革引导供需出清 制度优化释放消费潜能 市场信心将从科技领域扩散至经济领域 [1][2] 科技创新领域 -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支持大模型应用 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人工智能手机电脑 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终端及智能制造装备 [3] - 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 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培育生物制造 量子科技 具身智能 6G等未来产业 [3] - 推动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3] 供给侧改革措施 - 单位GDP能耗目标下降3% 通过双碳约束 采购提标 取消出口退税 鼓励并购重组四类政策手段整治"内卷式"竞争 [4] - 强化上游能耗约束限制产能 提高下游采购标准助力优胜劣汰 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倒逼落后产能出清 [4] - 重点关注铝 钢铁 面板行业产能优化 新能源领域产能调整举措落地进程 [7] 需求侧扩内需政策 -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目标设为2% 通过增收减负 消费支持 稳定股市楼市组合拳提振消费 [5][6] - 以旧换新获3000亿特别国债支持 关注服务消费财政支持可能性 [6] - 货币政策明确优化工具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 重点城市房价及宽基指数有望企稳 [6] 新核心资产投资方向 - 科技领域聚焦国产算力 端侧AI 高能量密度能源载体 创新药四大方向 [7] - 消费板块关注消费互联网 乳制品 大众餐饮等防御性品种 择机配置餐饮供应链 酒店等顺周期行业 [7]
中金:联合解读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中金点睛· 2025-03-06 07:11
中金研究 2025年3月5日,李强总理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全面部署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设定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 目标,安排今年部分重点工作[1]。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经济和金融市场具体可能如何影响?请听中金公司总量以及行业为您联合解读。 宏观 积极回应多方面关切 2025 年 3 月 5 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延续了 202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 调。《报告》将 GDP 目标被设定为 5% 左右,既考虑了短周期的稳增长需要,也 " 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相衔接 " 。 CPI 通胀目标被设定为 2% 左右,在通胀偏弱 的情况下,这是一个更为务实的目标,但《报告》也指出 " 实现这些目标很不容易,必须付出艰苦努力 " 。 除了稳增长之外,《报告》也指出要大力发展 以大 AI 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并积极防范金融领域风险, " 稳住楼市股市 " 。总体而言,《报告》对短期与长期、金融与实体等方面的问题都予以积极回 应,报告还指出 " 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根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政策 " ,后续我们将紧密关注各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