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产品

搜索文档
华泰证券今日早参-20250804
华泰证券· 2025-08-04 13:15
宏观分析 - 美国就业市场降温超预期,通胀压力仍在升温,特朗普调整对等关税税率导致8月部分国家关税上升 [2] - 7月FOMC鲍威尔释放鹰派信号,但非农数据公布后立场或转变,美股三大股指下跌,美债收益率下行,美元走强 [2] - 7月出口维持较强韧性,建筑活动偏弱受高温多雨天气影响,螺纹钢/水泥等商品价格回撤,地产成交整体偏弱 [2] - 7月制造业PMI边际回落,"反内卷"政策抑制部分行业过度生产,工业品价格抬升但仍需需求侧政策加码 [2] 策略观点 - A股进入波动率放大平台期,局部热点活跃,关注AI、产能出清及自主可控方向,配置上关注白色家电、存储芯片、光纤光缆等 [3] - 港股回调主因内外预期修正,中期流动性宽松逻辑不改,建议配置科技板块,关注游戏、互联网电商龙头及创新药、非银金融 [4] - FOF二季度加仓TMT和金融地产ETF,重仓规模增至143亿元,减仓港股ETF,加仓A股中盘、大盘宽基ETF及黄金ETF [5] - 中证1000增强组合今年以来超额收益16.53%,全频段融合因子年化超额收益率31.15% [6] 行业与公司 - 苹果FY3Q25营收940亿美元(+10% yoy),服务收入274亿美元(+13% yoy),FY4Q25指引收入同比高个位数增长,关税影响11亿美元 [12] - 小菜园1H25净利润3.6-3.8亿元(+29%-36% yoy),门店扩张推动收入中高个位数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14] - 卡梅科上调2025年盈利预测至6.95亿加元,目标价上调至80美元/股,看好美国核电增容及西屋公司价值重估 [16] - 第一太阳能25Q2营收10.97亿美元(+8.6% yoy),毛利率45.6%,美国光伏抢装需求支撑中期业绩 [17] - 九号公司25Q2收入66.30亿元(+61.54% yoy),净利润7.86亿元(+70.77% yoy),规模效应显现 [18] - 萤石网络25H1营收28.27亿元(+9.45% yoy),智能摄像机业务收入增速恢复,物联网云平台维持高增速 [20] 固定收益 - 债市波动上升,10年国债1.7%以上关注机会,信用债可适度拉长久期,把握老券补涨、新券利差博弈等机会 [11] - 国债等利息增值税复征对险资影响有限,新增政府债和金融债收益率影响约12bps,整体净投资收益率影响约2bps [12]
国泰海通|机械:多场景机器人加速出海,固态电池产业持续推进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07 22:36
机械设备行业表现 - 上周机械设备指数涨跌幅为+0.28%,关注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叉车、出口链、3C设备板块 [1] 机器人领域 - 多场景机器人加速出海,技术突破与盈利改善驱动价值重估 [1] - 卧安机器人聚焦AI具身机器人,全球市占率达11.9%,日本市场占比超57% [1] - 云迹科技专注酒店服务场景,在线机器人数量全球领先 [1] - 极智嘉在仓储AMR领域连续六年保持全球第一,海外收入占比超70% [1] - 具备核心技术、全球化布局与盈利改善趋势的机器人企业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1] - 建议关注具备底层技术研发、专利储备及海外市场拓展能力的公司 [1] 锂电领域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持续提速,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布局中试线并推进样品验证 [2] - 部分企业已实现半固态量产,预计2025~2027年将进入全固态小批量投产阶段 [2] - 固态电池在材料体系与工艺路径上存在显著差异,对设备提出全新要求 [2] - 设备环节有望作为产业化前置环节率先受益,头部设备厂商加快产品验证与客户导入节奏 [2] - 先导智能推出覆盖干法混料、转印等核心工序的整线解决方案 [2] - 赢合科技、海目星、杭可科技等在涂布、辊压、复合等关键环节完成样机交付和技术迭代 [2] 其他重点板块 - 叉车行业受益具身智能快速发展,无人叉车、具身搬运机器人趋势逐渐明晰 [3] - 出口链条受益越南关税政策落地,区域制造成本差拉大,出海产能优势加速兑现 [3] - 3C设备短期受益苹果硬件产品创新带来的新工艺需求,中期受益东南亚新建产能拉动 [3]
佳禾智能20250610
2025-06-10 23:26
纪要涉及的公司 佳禾智能、华西电子、拜亚动力、Nothing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收购拜亚动力** - **交易情况**:2024年10月开始接触并充分论证谈判,聘请专业机构尽调结果符合预期,虽拜亚动力2023年亏损但2024年利润恢复正常,收购旨在提升品牌效应、减少ODM模式毛利率下降问题及业务协同[3] - **选择原因**:ODM模式毛利率下降,公司想向下游品牌商发展提升盈利能力;选择细分高端品牌可减少与现有客户冲突,实现消费电子与专业高端领域互补;拜亚动力股东因个人原因出售[5] - **出售原因**:拜亚动力由家族成立,部分后代不愿从事该行业,部分股东无后代继承家族事业,非品牌本身问题[6] - **整合计划**:管理团队短期内不变,华西电子派人参与管理并设定KPI指标,增加财务类专业人员,沿用拜亚现有管理人员,核心岗位放置自己的管理人员[4][11][16] - **对代工业务影响**:拜亚动力在专业级产品领域出色,消费级市场占比小,形成差异化,收购不会对现有客户造成重大冲击,且与客户沟通暂无负面反馈[15] - **整合阻力**:有海外客户合作经验,关注公司控制及运营问题,目前暂无突出难题[16] - **减持公告与收购事件关系**:减持公告与收购事件无关联,是监管部门按股东申请时间安排发布[7] - **美国337条款被告名单影响**:公司仅为OEM生产眼镜前期几百台产品,原材料由客户提供,未参与知识产权设计,要求客户变更信息剔除名单,对公司无实质影响[8] - **AI眼镜项目**:成立专门团队元启,近10个产品在开发,预计年底结束开发周期,两三家实力较强客户对市场有信心,2026年销量10 - 20万台,销售额2 - 4亿元[9] - **美国关税问题影响**:当前无实质性影响,处于后关税调整期,将可能受影响订单转移到越南生产[10] - **产能布局**:2024年产能主要在国内,越南占比约15%,2025年越南产能将增至25% - 30%,越南营收约四个月可覆盖出口美国成本[12] - **ODM模式与品牌运营平衡**:公司有规模化生产能力,拜亚动力产品在德国生产,收购提升技术能力,实现两者协调发展促进盈利增长[13] - **光学领域发展计划**:前期与优质供应商合作,根据市场情况考虑是否进行供应链收购,目前无法确定[14] - **行业景气度**:可穿戴产品预计快速增长,消费电子整体景气度逐步恢复,国际形势稳定、关税问题不严重时,国外市场价格受关税影响小,消费者购买欲望不受显著影响[4][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年第二季度华西电子传统主业下游需求暂无具体数据分享[17]
【小米集团(1810.HK)】智能手机出货份额重回国内第一,单季营收&经调整净利润再创新高——25Q1业绩点评(付天姿/黄铮)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5-29 21:10
1Q25业绩表现 - 公司1Q25实现收入1113亿元,同比增长47.4%,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并连续两个季度营收超千亿元 [2] - Non-IFRS净利润达107亿元,同比增长64.5%,净利率提升至9.6%,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2] 手机业务 - 1Q25小米手机全球出货同比增长3%至4180万台,连续19个季度稳居全球前三 [3] - 中国大陆出货市占率18.8%,同比提升4.7pct,时隔十年重回第一,中国出货同比增速40%,远超行业增速(1Q25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yoy+5%) [3] - 1Q25小米手机ASP提升至1211元,yoy+5.8%/qoq+0.7%,主要受益于国补+高ASP的国内出货占比提升 [3] - 1Q25手机业务毛利率12.4%,较4Q24的12.0%环比提升0.4pct,核心受益于海外市场产品结构改善 [3] IoT业务 - 1Q25 IoT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速高达59%,其中科技家电收入同比增速113.8% [4] - 空调出货量同比增长超65%至110+万台,冰箱出货量同比增长超65%至88+万台,洗衣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100%至74+万台 [4] - 全球平板+可穿戴产品出货均有亮眼表现 [4] 互联网业务 - 1Q25互联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3%至91亿元,其中广告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0%持续带动互联网业务增长 [4] - 1Q25小米互联网用户持续扩大,全球/中国大陆MAU分别7.2 /1.8亿,均再创历史新高 [4]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 - 1Q25该业务实现186亿元收入,毛利率提升至23.2%,实现经营亏损5亿元 [5] - 1Q25汽车交付量自4Q24的69,697辆环比提升8.9%至75,869辆 [5] - 汽车ASP由4Q24的23.4万元提升1.7%至1Q25的23.8万元,主要系ASP较高的SU7 Ultra上市+SU7车型结构改善 [5] - 截至1Q25小米汽车中国大陆销售门店已达235家 [5] - 5M25定位为豪华高性能SUV的小米YU7系列亮相,预计7M25正式上市 [5]
六边形小米,或许仍有悬念
虎嗅APP· 2025-05-28 21:34
小米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表现 - 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达1112.93亿元,同比增长47.4%;经调整净利润106.8亿元,同比增长64.5%,均超市场预期 [3] - 智能手机业务国内市场出货量同比大涨40%,以18.8%市场份额重回国内第一;高端手机出货量占比达25%,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 [3][8] -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113.8%,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分别超110万/88万/74万台,同比增速达65%/65%/100% [3][11] 汽车业务突破性进展 - 智能电动车业务亏损从去年二季度的18亿元收窄至本季度5亿元,接近盈亏平衡 [6] - 该业务单季度营收达181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营收的55% [7] IoT与生态协同优势 - 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营收323.4亿元,同比增长58.7%,占总营收29.1% [11] - 连接5件以上AIoT设备的用户数从1610万增至1930万,反映生态协同效应强化 [11][12] - 补贴政策下"产品套系化"策略显著降低用户决策成本,形成对传统家电市场的差异化竞争 [11] 未来增长挑战与布局 - 补贴政策结束后需应对手机/IoT业务需求透支风险,公司通过武汉智能家电工厂建设优化成本与库存 [14][15] - 需完成从硬件厂商向AI服务商的转型,当前AI技术工程化落地进度滞后于研发能力 [16][17] - 开源推理模型MiMo以7B参数规模超越行业竞品,但需加速构建统一AI决策中台 [17]
电子行业周研究:关注2025台北国际电脑展AI新动向
国金证券· 2025-05-18 17: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建议关注2025台北国际电脑展AI新动向,AI端侧应用持续推进,建议关注AI PC、AI手机、AI眼镜及AIOT等产业链机会,重点关注上半年业绩增长确定性方向、自主可控受益方向、算力核心受益硬件、苹果链及AI驱动受益产业链[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细分板块观点 - 消费电子:2024年营收16424.56亿元,同增22.25%,归母净利润638.38亿元,同增13.37%;25Q1营收4000.29亿元,同增21.82%,归母净利润142.42亿元,同增7.26%,需求来自传统终端产品升级和AI带来的创新需求[6] - PCB:行业景气度同比大幅上行,判断为“显著向上”,原因是家电、汽车、消费类政策补贴加持且AI大批量放量,二季度有望保持高景气度,覆铜板行业25Q2有望大幅环比增长[9] - 元件:2024年营收2809.37亿元,同增19.14%,归母净利润220.53亿元,同增30.17%;25Q1营收740.16亿元,同增23.55%,归母净利润68.88亿元,同增46.25%,业绩增长因家电、汽车、消费类政策加持和AI放量;被动元件AI端测升级带来估值弹性,面板LCD价格平稳或受关税影响,OLED看好上游国产化机会[16] - IC设计:存储器合约价涨价提前,进入趋势向上阶段,看好企业级存储需求及利基型DRAM国产替代,建议关注香农芯创等公司[23] - 半导体代工、设备、材料、零部件:产业链逆全球化,自主可控逻辑加强;封测先进封装需求旺盛,关注相关产业链标的;半导体设备景气度加速向上,看好国内存储大厂及先进制程扩产,关注订单弹性大的公司;半导体材料看好稼动率回升后边际好转及国产化导入,关注相关公司[24] 重点公司 - 北方华创:受益国产化替代浪潮,看好市占率提升,后续半导体先进制程及存储厂商扩产有望带来订单及业绩释放,持续丰富产品矩阵巩固龙头地位[29] - 恒玄科技:深耕AIoT领域,主营产品应用广泛,拓宽客户打造竞争优势,营收高速增长,盈利能力改善[30] - 沪电股份:AI需求确定性强,公司AI业务占比快速提升,加速布局产能,有望乘AI东风发展[31] - 江丰电子:超高纯靶材业务新品突破,精密零部件业务高速增长,未来将为业绩增长注入动力[32] - 中微公司:研发力度加大,新品开发速度加快,刻蚀设备收入高增,薄膜沉积等新产品进展良好,平台型设备公司布局初步形成[33] - 兆易创新:25Q1淡季不淡,下游需求强劲,“国产替代+端侧AI”将驱动未来成长[34] - 建滔积层板:需求加速揭开涨价周期,高端品布局有望提升盈利水平[36] - 蓝特光学:微棱镜收入增长,看好光学棱镜及玻璃非球面透镜业务成长性,看好AR智能眼镜光波导方向[37] - 传音控股:收入增速稳健,盈利水平承压,未来有望提升,在非洲及新兴市场地位领先,开展多元化业务[38] 板块行情回顾 - 本周申万一级行业中,涨跌幅前三名是美容护理、非银金融、汽车,后三位是传媒、国防军工、计算机,电子行业涨跌幅为 -0.75%[39] - 电子细分板块中,涨跌幅前三大是品牌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面板,后三大是电子化学品、半导体设备、数字芯片设计[42] - 个股中,本周涨幅前五大是精研科技、ST宇顺、思泉新材、利杨芯片、迅捷兴,跌幅前五是电连技术、长光华芯、天承科技、福光股份、华特气体[43]
苹果:业绩、指引符合预期,关注关税变化-20250505
国金证券· 2025-05-05 11: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服务业务收入持续双位数增长,有望为回购、分红提供较强的自由现金流保障;硬件端 iPhone 16e 有望拉动公司全年销量增长;未来应充分关注关税变化情况 [5] 业绩简评 - 2025 年 5 月 2 日公司披露 FY25Q2(2025.1 - 2025.3)业绩,实现营业收入 953.59 亿美元,同比 +5.08%,毛利率为 47.05%,同比 +0.47pct,环比 +0.17pct,净利润 247.80 亿美元,同比 +4.84% [2] - 公司指引 FY25Q3 营收实现低到中个位数同比增长,预计毛利率为 45.5% - 46.5%,含 9 亿美元关税带来的成本提升 [2] 经营分析 - 服务业务收入继续增长,FY25Q2 服务业务营收 266.45 亿美元,同比 +11.64%;付费订阅数和付费账户同比双位数增长,订阅内容持续丰富有望推动服务业务继续增长,为分红与回购提供能力 [3] - 硬件端除可穿戴产品外其他类别产品营收同比增长,FY25Q2 产品收入 687.14 亿美元,同比 +2.73%,iPhone、iPad、Mac、可穿戴营收分别为 468.41、64.02、79.49、75.22 亿美元,同比 +1.9%、+15.16%、+6.68%、 - 4.94%;iPhone 16e 推出有望拉动全年销量增长 [3] - FY25Q2 分红与回购合计投入约 290 亿美元,其中分红 38 亿美元,回购 250 亿美元,回购股数 1.08 亿股;公司已通过新的 1000 亿美元回购方案 [3] 关税方面 - 预计 FY25Q3 有 9 亿美元关税带来的额外成本,公司通过供应链场地调整应对;预计 FY25Q3 美国销售的 iPhone 主要由印度制造,iPad、Mac 与其他可穿戴产品主要由越南制造,中国为非美国销售的硬件产品主要生产地 [4]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预计公司 FY25 - FY27 净利润分别为 969.38、1131.13、1267.57 亿美元,对应当前股价分别为 31、26、23X PE [5] 公司基本情况 |项目|FY23|FY24|FY25E|FY26E|FY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83,285|391,035|411,525|454,847|487,423| |增长率(%)|-2.8%|2.0%|5.2%|10.5%|7.2%| |EBITDA|125,438|134,930|123,634|144,445|161,596| |归母净利润|96,995|93,736|96,938|113,113|126,757| |增长率(%)|-2.8%|-3.4%|3.4%|16.7%|12.1%| |每股收益 - 期末股本摊薄|6.24|6.20|6.54|7.79|8.91| |每股净资产|4.00|3.77|4.40|4.60|5.21| |市盈率(P/E)|27.45|36.74|31.38|26.36|23.05| |市净率(P/B)|42.84|60.46|46.70|44.69|39.42|[9] 利润表预测摘要 |项目/报告期|FY2022A|FY2023A|FY2024A|FY2025E|FY2026E|FY2027E| |----|----|----|----|----|----|----| |营业收入|394,328|383,285|391,035|411,525|454,847|487,423| |营业成本|223,546|214,137|210,352|230,093|246,021|256,879| |毛利|170,782|169,148|180,683|181,433|208,826|230,544| |其他收入|0|0|0|0|0|0| |一般费用|25,094|24,932|26,097|18,781|24,932|6,786| |研发费用|26,251|29,915|31,370|32,922|36,388|38,994| |营业利润|119,437|114,301|123,216|121,761|142,873|159,868| |其他损益|-228|-382|269|472|154|292| |除税前利润|119,103|113,736|123,485|122,706|143,181|160,452| |所得税|19,300|16,741|29,749|25,768|30,068|33,695| |净利润(含少数股东损益)|99,803|96,995|93,736|96,938|113,113|126,757| |少数股东损益|0|0|0|0|0|0| |净利润|99,803|96,995|93,736|96,938|113,113|126,757| |优先股利及其他调整项|0|0|0|0|0|0| |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99,803|96,995|93,736|96,938|113,113|126,757|[10] 市场中相关报告评级比率分析 |日期|一周内|一月内|二月内|三月内|六月内| |----|----|----|----|----|----| |买入|0|0|0|0|0| |增持|0|0|0|0|0| |中性|0|0|0|0|0| |减持|0|0|0|0|0| |评分|0.00|0.00|0.00|0.00|0.00|[11]
苹果(AAPL):业绩、指引符合预期,关注关税变化
国金证券· 2025-05-03 22:4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服务业务收入持续双位数增长,有望为回购、分红提供较强自由现金流保障;硬件端 iPhone 16e 有望拉动全年销量增长;未来需关注关税变化情况 [5] 业绩简评 - 2025 年 5 月 2 日公司披露 FY25Q2(2025.1 - 2025.3)业绩,实现营业收入 953.59 亿美元,同比 +5.08%,毛利率为 47.05%,同比 +0.47pct,环比 +0.17pct,净利润 247.80 亿美元,同比 +4.84% [2] - 公司指引 FY25Q3 营收实现低到中个位数同比增长,预计毛利率为 45.5% - 46.5%,含 9 亿美元关税带来的成本提升 [2] 经营分析 服务业务 - FY25Q2 服务业务营收 266.45 亿美元,同比 +11.64%;付费订阅数和付费账户同比双位数增长,付费订阅数超 10 亿,付费账户达历史新高;随着订阅内容丰富,服务业务有望继续增长,为分红与回购提供能力 [3] 硬件业务 - FY25Q2 产品收入 687.14 亿美元,同比 +2.73%;iPhone、iPad、Mac、可穿戴营收分别为 468.41、64.02、79.49、75.22 亿美元,同比 +1.9%、+15.16%、+6.68%、 - 4.94%;iPhone 16e 推出有望拉动全年销量增长 [3] 分红与回购 - FY25Q2 分红与回购合计投入约 290 亿美元,其中分红 38 亿美元,回购 250 亿美元,回购股数 1.08 亿股;公司已通过新的 1000 亿美元回购方案 [3] 关税应对 - 公司预计 FY25Q3 有 9 亿美元关税额外成本,通过供应链场地调整应对;预计 FY25Q3 美国销售的 iPhone 主要由印度制造,iPad、Mac 与其他可穿戴产品主要由越南制造,中国为非美国销售硬件产品主要生产地 [4]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预计公司 FY25 - FY27 净利润分别为 969.38、1131.13、1267.57 亿美元,对应当前股价分别为 31、26、23X PE [5] 公司基本情况 |项目|FY23|FY24|FY25E|FY26E|FY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83,285|391,035|411,525|454,847|487,423| |增长率(%)|-2.8%|2.0%|5.2%|10.5%|7.2%| |EBITDA|125,438|134,930|123,634|144,445|161,596| |归母净利润|96,995|93,736|96,938|113,113|126,757| |增长率(%)|-2.8%|-3.4%|3.4%|16.7%|12.1%| |每股收益 - 期末股本摊薄|6.24|6.20|6.54|7.79|8.91| |每股净资产|4.00|3.77|4.40|4.60|5.21| |市盈率(P/E)|27.45|36.74|31.38|26.36|23.05| |市净率(P/B)|42.84|60.46|46.70|44.69|39.42|[9] 利润表预测摘要 |项目/报告期|FY2022A|FY2023A|FY2024A|FY2025E|FY2026E|FY2027E| |----|----|----|----|----|----|----| |营业收入|394,328|383,285|391,035|411,525|454,847|487,423| |营业成本|223,546|214,137|210,352|230,093|246,021|256,879| |毛利|170,782|169,148|180,683|181,433|208,826|230,544| |其他收入|0|0|0|0|0|0| |一般费用|25,094|24,932|26,097|18,781|24,932|6,786| |研发费用|26,251|29,915|31,370|32,922|36,388|38,994| |营业利润|119,437|114,301|123,216|121,761|142,873|159,868| |其他损益|-228|-382|269|472|154|292| |除税前利润|119,103|113,736|123,485|122,706|143,181|160,452| |所得税|19,300|16,741|29,749|25,768|30,068|33,695| |净利润(含少数股东损益)|99,803|96,995|93,736|96,938|113,113|126,757| |少数股东损益|0|0|0|0|0|0| |净利润|99,803|96,995|93,736|96,938|113,113|126,757| |优先股利及其他调整项|0|0|0|0|0|0| |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99,803|96,995|93,736|96,938|113,113|126,757|[10] 市场中相关报告评级比率分析 |日期|一周内|一月内|二月内|三月内|六月内| |----|----|----|----|----|----| |买入|0|0|0|0|0| |增持|0|0|0|0|0| |中性|0|0|0|0|0| |减持|0|0|0|0|0| |评分|0.00|0.00|0.00|0.00|0.00|[11]
华勤技术(603296):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1Q25业绩超预期,高性能计算产品加速放量
民生证券· 2025-04-28 17:2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勤技术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显示业绩良好,2025年一季度高性能计算产品放量致营收大增,虽受低毛利产品影响毛利率同比下降但环比增长,公司深度受益于AI算力建设及AI终端升级,高毛利的汽车及AIoT产品保持高速增长,看好其在AI浪潮下的长期成长性 [1][4] 各业务情况总结 智能终端业务 - 2024年该业务营收353.16亿元,同比增长17.19%,占总营收比重32.14%,毛利率9%,同比下降3.30pct;公司为全球智能手机ODM龙头,已进入多家知名品牌厂商供应链,2024年底完成对易路达80%股份收购及交割,有望拓展优质大客户 [2] 高性能计算业务 - 2024年该业务营收632.20亿元,同比增长28.79%,占总营收比重57.54%,毛利率7.77%,同比下降1.64pct;数据产品业务提供全栈式产品组合,成为多个国内知名云厂商核心供应商,2024年实现高性能网络交换机规模交付;笔电出货量突破1500万台,为全球前四笔电ODM厂商;平板电脑领域保持领军优势 [3] 汽车电子及AIoT业务 - 2024年汽车及工业产品营收15.62亿元,同比增长91.09%,毛利率19.20%,在智能座舱等业务模块实现突破,完成新势力车企客户突破;AIoT及其他业务营收46.72亿元,同比大增187.93%,毛利率15.29%,实现XR产品研发及量产交付 [4]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项目/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09,878|140,728|168,168|197,090| |增长率(%)|28.8|28.1|19.5|17.2|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2,926|3,681|4,590|5,541| |增长率(%)|8.1|25.8|24.7|20.7| |每股收益(元)|2.88|3.62|4.52|5.45| |PE|23|18|15|12| |PB|3.0|2.7|2.3|2.1|[5]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利润表相关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09,878|140,728|168,168|197,090| |营业成本(百万元)|99,657|126,640|151,034|176,808| |毛利率(%)|9.30|10.01|10.19|10.29| |净利润(百万元)|2,914|3,719|4,637|5,597| |净利润增长率(%)|8.10|25.81|24.69|20.71|[8] 资产负债表相关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货币资金(百万元)|13,653|17,569|20,123|23,752| |应收账款及票据(百万元)|25,507|27,453|32,806|38,448| |存货(百万元)|11,476|10,395|12,397|14,513|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56,222|62,115|73,507|85,900| |负债合计(百万元)|53,373|58,837|67,714|76,763| |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22,924|25,719|29,209|33,376|[8] 现金流量表相关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净利润(百万元)|2,914|3,719|4,637|5,597|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376|8,711|6,762|8,048|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3,619|-3,569|-2,706|-2,628|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3,348|-1,226|-1,502|-1,791| |现金净流量(百万元)|1,195|3,916|2,554|3,629|[8]
电子产业四大猜想?2025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带你一站了解政策、技术、市场的多维破局
半导体芯闻· 2025-03-31 18:04
全球电子半导体产业现状 - 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首次突破6000亿美元 在人工智能、消费电子与电动汽车需求推动下实现明显增长 [1] - 市场需求呈现结构性分化 AI芯片与HBM存储需求火爆 汽车与工业市场处于去库存阶段 手机与消费电子已完成去库存周期 芯片价格修复至供需平衡 [1] 猜想一:消费电子补贴政策影响 - "国补"政策首次覆盖手机、平板、智能手表三类数码产品 单件补贴比例达销售价格15% 上限500元/件 [2] - 政策实施一个月内全国超2671万名消费者申请补贴 极海半导体、纳芯微电子等企业推出可穿戴设备解决方案 [3] 猜想二:智能驾驶供应链变革 - 2024年汽车半导体整体下滑2%-14% 但智驾芯片厂商高通、英伟达分别实现63%和55%营收增长 [5][6] - 比亚迪宣布2025年全系新车标配智驾功能 推动10万元以下车型普及 将引发行业跟进并重塑供应链价值 [5] - 英飞凌提供自动驾驶E/E架构解决方案 兆易创新GD32A系列车规芯片满足电气化需求 [8] 猜想三: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展 -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 多家制造商计划2025年实现数百至数千台量产 [9][12] - 摩根士丹利调研显示 运动控制技术进展迅速 但算法与硬件仍需改进才能实现实际应用 [9][12] 猜想四:新型储能产业链发展 - 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同比增长130% 达7376万千瓦 锂电之外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等技术取得突破 [13] - 行业面临投资回报周期长、安全风险等挑战 三安半导体等企业推出功率器件解决方案 [13][14] 2025年产业趋势展望 - 需求结构调整:AI芯片、HBM存储、车规半导体高增长 消费电子回暖 工业市场持续去库存 [14] - 供应链强化:国产车规MCU、碳化硅器件实现量产 长三角/珠三角集群效应凸显 [14] - 应用场景拓展: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 智能驾驶渗透率突破25% 储能成为电力系统标配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