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菜扣肉

搜索文档
罗永浩大战西贝,聊聊预制菜行业
佩妮Penny的世界· 2025-09-12 17:41
大家好,我是佩妮。 今天看到 罗永浩和西贝预制菜 大战的新闻,刚巧我对这个行业比较感兴趣,之前做投资的时候也看过一些预制菜公司,做过点点研究,闲扯两 句。 事情简单来说就是老罗喷西贝: 然后西贝喊冤并且说要告他: 预制菜这个行业现在在互联网上被污名化的很厉害。 一说"预制菜",就等于 "科技与狠活" 。添加剂,脏乱差。 还有短视频里那种热一热直接上给你的 外卖料理包 ,我是消费者看了心里也膈应,非常理解。 西贝为什么成为这次老罗炮轰的主力呢? 海外国家比如美国日本渗透率都达到了 60% ,大家去日本, 711便利店里面的饭团/面,冻品,快餐连锁,基本上都是,而且价格低廉,真正 的鲜果菜肉反而很贵。 其实是因为前两年因为疫情居家,餐饮零售化和预制菜概念大火,当时西贝贾国龙也跟风搞过一个 "贾国龙功夫菜" ,卖预制好的菜,但是比 有的饭店卖的还贵…… 很明显做的不太成功,这块今天基本上已经停了,但是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 西贝爱搞预制菜 。 按照贾总自己说的,馍馍中央厨房预处理,门店加工,牛大骨现煮这种的流程,其实是比较成熟的餐饮连锁的方式,按最新国家规定,不能算 预制菜。 但是不过现在也不能完全排除有预制菜可能, ...
安徽富二代卖盒饭,一年收入超60亿
创业家· 2025-08-06 18:09
公司概况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三年内第四次冲击港交所IPO,前两次A股和一次港股尝试均未成功,由中金公司与海通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5]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45.28亿元增长至6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8%,2025年前四个月营收达21.2亿元[6][12] - 同期净利润从2.52亿元提升至4.09亿元,净利率维持在6%-7%水平,2025年前四个月净利润1.74亿元[6][12][23] - 毛利率稳定在20%-24%区间,销售成本占比76%-79%,行政开支占比6.5%-7.6%[6] 市场地位与运营数据 - 以0.9%市场份额位列2024年中国中式快餐市场第一,门店总数突破1500家,年均新增118家[5][12] - 2024年平均翻座率4.4次,直营店翻座率从3.8次升至4.8次,加盟店从2.9次升至3.6次[11][12] - 会员体系拥有2757万注册会员,其中1220万活跃会员,付费会员月均购买频率达5.9次[12] - 客单价呈下降趋势:直营店从29.7元降至28元,加盟店从31.5元降至29.2元[19] 扩张战略与地域分布 - 86%门店集中在华东地区,安徽省内750家门店占比达50%,2025年4月底总门店数1564家[14][22] - 加盟店数量从2022年118家激增至2025年653家,但营收贡献不足25%,毛利率从28.9%降至20.1%[14][16][22] - 供应链依赖安徽本地体系,肥西老母鸡180天生长期限制全国扩张,冷链成本制约华南/华中拓展[15] 商业模式挑战 - "重资产+高成本+低客单价"模型导致现金流压力,中央厨房和配送中心建设投入巨大[21][23] -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2020-2021年赔款从389万元增至646万元,投诉解决率仅8%[16][18] - 价格敏感度凸显:43.7%消费者希望快餐消费控制在20元以内,客单价仍高于大众预期[19] 资本市场需求 - 港股成为新选择,2024年餐饮企业上市窗口期显现,需证明"可复制性"与"增长性"[24] - 加盟店翻座率3.1次显著低于直营店5.7次,单店盈利能力存疑[16][23] - 专家建议采取"降本增效+轻装复制"策略平衡扩张与管理效率[24]
安徽富二代卖盒饭,一年收入超60亿
盐财经· 2025-07-16 17:19
核心观点 - 老乡鸡三年内第四次冲击港股IPO 争夺"中式快餐第一股" [2] - 公司2024年以0 9%市场份额位列中国中式快餐市场第一名 [2] - 扩张速度与管理效率矛盾未解 加盟店贡献不足制约全国化 [23][33]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45 28亿元增至2024年62 88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8% [3][15] - 净利润从2022年2 52亿元提升至2024年4 09亿元 [15] - 2025年前四个月营收21 2亿元 净利润1 74亿元 保持高增速 [15] - 毛利率稳定在20%-24%区间 净利率达6%-7% [3][33] 运营数据 - 门店总数突破1500家 年均新增118家 [2] - 2024年平均翻座率4 4次 直营店达4 8次 显著高于行业3次以下水平 [14] - 注册会员2757万 活跃会员1220万 付费会员54万均为行业第一 [14] - 付费会员月均购买频率5 9次 用户粘性突出 [15] 市场布局 - 86%门店集中在华东地区 安徽独占750家 [22] - 加盟店占比超40%但营收贡献不足25% [23] - 外省加盟店翻座率仅3 1次 远低于安徽直营店5 7次 [23] 商业模式挑战 - 肥西老母鸡180天生长期导致供应链区域受限 [23] - 现炒模式推高人力成本 客单价28-29元面临消费者价格敏感 [27][28] - 食安问题赔付从2020年389万元升至2024年646万元 [24] 资本诉求 - 中央厨房等重资产投入导致现金流压力 [30] - A股两度折戟因"增长性"与"可复制性"不足 [33][35] - 转战港股瞄准餐饮板块估值回暖窗口期 [36]
星级酒店“摆摊” 以“接地气”释放消费活力
上海证券报· 2025-07-11 02:30
行业趋势 - 全国餐饮收入5月达4578亿元同比增长5.9% 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374亿元同比增长4.8% [2] - 1至5月全国餐饮收入2.28万亿元同比上升5.0% 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持平 [7] - 餐饮收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11.4% 新场景如夜经济和外摆经营带来增量空间 [7] 公司案例 - 郑州永和铂爵国际酒店外摆摊位单日营收超8万元 提供现做菜品包括广式烧肉和经典拿破仑酥等 [3][4] - 武汉丹枫白露酒店定时出摊 早中晚分别供应不同餐食 以食材新鲜和厨师现炒为特色 [6] - 武汉紫阳湖宾馆推出13个品种的特色摊点 广东湛江多家酒店在社区摆摊走量拉升营业额 [8] 经营策略 - 五星级酒店通过外摆实现品牌和品质优势 以实惠价格吸引消费者同时保持高标准 [5] - 企业主动适应市场变化 从引流转向改变固有营业模式 满足多样消费需求 [6] - 未来计划搭建固定就餐区扩大产能 探索下沉市场以灵活方式适应消费趋势 [8] 市场反应 - 消费者对五星级酒店摆摊表示认可 认为能以几十元享受酒店厨师手艺很划算 [4] - 行业资深人士认为外摆形成双赢 酒店通过低成本高流量实现增收 [5] - 券商人士分析创新模式为传统酒店业打开新增长空间 反映消费市场更注重性价比 [8]
老乡鸡再次递表港交所
经济观察报· 2025-07-09 18:02
上市进程 - 公司于2024年7月7日更新港交所招股说明书,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海通国际 [1] - 公司曾于2022年5月申请A股上市,2023年8月撤回申请,2024年1月转战港股 [1] - 截至2024年7月尚未通过港交所聆讯 [1]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中式快餐品牌,成立于2003年,前身为"肥西老母鸡",2012年更名"老乡鸡" [1] - 2024年以0.9%的市场占有率位居中国中式快餐行业第一,在快餐行业整体排名第八 [1] - 核心菜品包括肥西老母鸡汤等,售价主要在12-17元之间 [1] 供应链与门店网络 - 拥有三个养鸡场、两个中央厨房和八个配送中心,主要分布在安徽、上海 [2] - 计划在合肥开发新中央厨房,预计2027年完工 [2]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拥有1564家门店,其中直营店911家,加盟店653家 [2] - 2022-2024年直营店数量从1007家降至914家,加盟店从118家增至565家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5.28亿元、56.51亿元、62.88亿元 [3]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52亿元、3.75亿元、4.09亿元 [3] - 2025年前4个月营收21.2亿元,同比增长9.84%,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7.41% [3]
老乡鸡更新招股书:直营店缩减加盟店增加,收入增速大幅放缓
南方都市报· 2025-07-08 18:44
上市进展 - 公司于7月7日更新港股招股说明书,补充了去年全年及今年前四个月的财务数据 [1] - 计划于7月9日启动香港上市管理层非交易路演 [1] - 公司曾于2022年5月申请A股上市并于2023年8月撤回,今年1月3日转战港股递交招股书,目前尚未通过港交所聆讯 [1] 业务模式 - 主营业务为通过餐厅售卖中式快餐,招牌菜品包括肥西老母鸡汤等,售价主要在12-17元之间 [1] - 产业链涵盖养殖和食品加工板块,拥有三个养鸡场和两个配备自动化生产线的中央厨房 [1] 门店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拥有1564家门店,其中直营店911家,加盟店653家 [3] - 直营店数量持续缩减,从2022年的1007家降至2024年的914家 [3] - 加盟店数量快速增长,从2022年的118家增至2024年的565家 [3] - 2024年新开直营店138家,关闭51家,146家直营店转为加盟店,净减少59家 [3] - 自2020年起实施加盟转换策略,以最大化利用现有业务优势并实现资本高效增长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5.28亿元、56.51亿元和62.8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8.38%、24.80%、11.27% [4]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52亿元、3.75亿元和4.0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6.67%、48.81%、9.07% [4] - 2025年前四个月营收21.20亿元(同比+9.91%),净利润1.74亿元(同比+7.41%) [4] - 2024年直营店平均收入592.56万元/店,加盟店125.90万元/店,直营店收入贡献是加盟店的4.7倍 [5] - 2024年直营店收入占比86.13%(54.16亿元),加盟店收入占比11.40%(7.17亿元) [5] - 2025年前四个月直营店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4.63%),占比降至77.35%(16.48亿元) [5] 经营指标 - 2024年直营店人均消费下降0.2元至27.5元,翻台率从4.7次/天增至4.8次/天,单店日均销售额+4.12%至1.60万元 [7] - 2024年加盟店人均消费下降0.4元至28.9元,翻台率从3.5次/天增至3.6次/天,单店日均销售额+2.93%至1.24万元 [7] - 2025年前四个月直营店人均消费降至28.0元(-0.1元),翻台率4.8次/天,单店日均销售额+3.31%至1.60万元 [7] - 2025年前四个月加盟店人均消费降至29.2元(-0.3元),翻台率3.3次/天,单店日均销售额+4.75%至1.24万元 [7] 区域分布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华东地区门店1345家(占比86.0%),其中安徽750家(47.95%) [7] - 华东市场收入17.38亿元(占比81.98%),其中安徽市场收入10.61亿元(50.05%) [7]
还清9672万,小杨哥一夜复活
36氪· 2025-03-25 20:22
还清9672万,小杨哥一夜复活 曾经风光无限,后来跌入深渊, 如今卷土重来,势必闹得地覆天翻。 这不是哪吒的故事,而是三只羊的现实。 就在三只羊集体停播200天后,小杨哥终于要杀回来了。 损失近1个亿后,三只羊的东山再起 三只羊,即将再次疯狂! 就在昨日(3月23日),合肥市联合调查组发布公告,宣告三只羊已完成整改,具备恢复经营条件。 且三只羊公司足额缴纳了罚没款6894.95万元。 图源:合肥市场监管 对"香港美诚月饼""澳洲谷饲牛肉卷"等涉案产品,已累计赔付2777.85万元,并继续按照应赔尽赔原则,执行退一赔三标准,做好退赔工作。 也就是说,三只羊罚款+退赔损失接近1亿元(6894.95+2777.85= 9672.8 万元) 图源:微博@科技新一 目前,也有不少消费者表示,的确收到了三只羊的退赔, 图源:抖音 随后,三只羊也发布公告表示: 针对我公司前期在直播带货"香港美诚"牌月饼和"鲜多裕"牌澳洲谷饲牛肉卷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了损失和伤害,我们感到无比自责。这暴露 出我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突出问题,我们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此,再次向大家真诚道歉。 图源:三只羊网络 对此,不少网友表 ...
去年央视315曝光的企业,集体上演“凉凉”大戏?
凤凰网财经· 2025-03-15 23:42
315曝光企业后续追踪 彻底凉凉组 - **主板机黑产**:深圳云承未来科技被曝光后改名换址并于2024年2月注销跑路 云机侠科技被处罚后失联成为经营异常企业[1][2] - **假防火玻璃行业**:廊坊龙盾玻璃因伪造认证标志被吊销营业执照 没收违法所得3.51万元并处罚金13.53万元 天津顺玻玻璃高管集体退出且注册资本缩水90% 三河市瑞达丰玻璃及天津保建节能玻璃已注销或被列为被执行人[3] 垂死挣扎组 - **梅菜扣肉淋巴肉事件**:安徽厨先生食品被罚420万 东辉食品被罚573万 两家均被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 春天食品因偷税被罚3552万 关联主播疯狂小杨哥停播至今[4] - **听花酒**:因虚假宣传被市场监管总局罚款430万 母公司青海春天遭ST退市警告 但2024年通过密集广告投放重启线下门店 包括成都旗舰店及北京上海等地门店[4][6] 积极整改组 - **宝马传动轴问题**:针对异响问题实施免费维修及多次召回措施 投诉量显著下降[6] - **婚恋平台乱象**:珍爱网被罚170万 世纪佳缘被罚32万 但平台仍存在随意扣款、虚假宣传等投诉 消费者维权困难[7] 行业动态与消费者反应 - **听花酒营销策略**:持续投入高端广告但消费者对其功效质疑加剧 形成"广告霸屏与市场冷遇"反差[6] - **婚恋平台运营模式**:被曝光诱导高额会员消费后整改效果有限 投诉平台相关案例持续涌现[7] 注:所有数据及处罚金额均引用自原文披露内容 未涉及风险提示等非核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