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辅助驾驶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保隆科技: 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4年度)
证券之星· 2025-07-01 00:28
公司概况 - 公司全称为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197,简称保隆科技,成立于1997年5月20日,2017年5月19日上市,注册资本212,057,720元人民币,注册地址为上海市松江区沈砖公路5500号 [21]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智能化和轻量化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车用传感器、辅助驾驶产品、智能悬架、汽车金属管件等 [21] - 公司在上海、安徽、江苏、湖北以及美国、德国、波兰和匈牙利等地设有生产园区或研发、销售中心 [2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2,486.83万元,同比增长19.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241.63万元,同比下降14.00% [22][23] - 2024年公司总资产1,080,798.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5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未披露具体数值 [23] 可转债发行情况 - 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139,000.00万元,发行数量1,390.00万张,每张面值100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137,707.25万元 [3][24] - 可转债简称保隆转债,代码113692,于2024年11月27日在上交所挂牌交易 [3] - 可转债存续期限为6年,转股期自发行结束之日起满6个月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至到期日止(2025年5月6日至2030年10月30日) [4][5] 可转债条款 - 票面利率采用阶梯式设计,第一年0.10%,第二年0.30%,第三年0.60%,第四年1.00%,第五年1.50%,第六年2.00% [5] - 初始转股价格为40.11元/股,后因股票期权自主行权调整为39.65元/股 [11][30] - 赎回条款规定在转股期内若公司股票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130%时,公司有权按面值加应计利息赎回未转股债券 [15] - 回售条款规定在最后两个计息年度内若公司股票连续3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转股价70%时,持有人有权按面值加应计利息回售给公司 [16] 募集资金使用 - 2024年募集资金专户利息收入238,808.19元,募投项目支出(含置换预先投入金额)308,823,838.94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342,072,547.18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400,000,000.00元 [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专用账户余额为32,641.50万元(含存款利息) [26]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空气悬架系统智能制造扩能项目、年产482万支空气悬架系统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和汽车减振系统配件智能制造项目 [26] 行业与业务 - 公司产品覆盖汽车智能化和轻量化领域,包括TPMS、传感器、辅助驾驶系统、智能悬架等核心零部件 [21] - 客户群体包括全球主要整车企业、一级供应商及独立售后市场流通商,业务布局覆盖中国、欧美等主要汽车市场 [21] - 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19.12%显示公司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市场拓展取得成效,但扣非净利润下降14.00%反映成本压力或行业竞争加剧 [22][23]
肖勇谈“价格战”:安全是底线,“物美在前,价廉在后”
中国经济网· 2025-06-07 17:34
行业竞争与价格战 - 汽车行业竞争应从价格战转向更高层面的价值战,即智驾比和性价比 [1] - 近期反对价格战在行业内十分火爆,有关部门提出不能内卷式竞争 [1] - 内卷乱象威胁行业健康发展,消费者也将深受其害 [1] 产品质量与安全 - 汽车产品首先要有品质和安全底线,必须是物美在前价廉在后 [1] - 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底线一定要坚守,不能让消费者成为小白鼠 [2] - 车企推广智能辅助驾驶时需保证安全底线,不能只追求使用场景上限 [2] 纯电动车补能痛点 - 续航焦虑和补能不便仍是纯电动车消费者的最大痛点 [1] - 2024年不满意补能体验的纯电动车用户比例达34% [1] - 国内车桩比从2023年的7 1:1下降到2024年的8 4:1,补能越来越困难 [1] 广汽埃安的战略 - 广汽埃安不卷价格,而是卷解决客户补能焦虑,回归客户本质需求 [2] - 在新能源汽车品牌自建充电桩中,广汽埃安的数量排第一 [2]
整合大卓智能、雄狮科技等业务!奇瑞成立智能化中心,下设智能座舱、数字架构模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0 12:25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近期整合旗下子公司雄狮科技、大卓智能与研发总院相关业务,成立"奇瑞智能化中心",推进资源聚焦和高效协同[1] - 此举标志着公司智能化战略再提速,旨在打造智能化"作战集团军"[1] - 公司董事长尹同跃公开表示,未来20年将重点发展智能化业务[1] 智能化产品与技术 - 公司发布了猎鹰智驾系统和雄狮座舱等智能化产品[1] - 智驾板块将成为研发中台,为旗下各品牌提供技术赋能[1] - 自动驾驶端到端技术研发被视为当前智驾战略的核心重点[3] - 新成立的智能化中心下设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数字架构等研发模块,形成全链路闭环[6] 人事变动与团队建设 - 大卓智能CEO谷俊丽或将离职,由张晓洪负责智能驾驶研发工作[3] - 张晓洪曾在华为车BU和蔚来任职,2024年加入公司出任大卓智能COO[3] - 大卓智能CTO曹光植继续负责自动驾驶端到端技术研发[3] - 公司将加大智能化投入和优秀人才引进[3] 业务发展现状 - 大卓智能成立于2023年2月,聚焦汽车自动驾驶领域[4] - 已推出L2级辅助驾驶产品,并在星途瑶光、奇瑞瑞虎9两款车型上完成量产[4] - 公司智能化布局缓慢一直受到行业诟病[5] - 公司从2023年11月开始加速补齐智能化短板[6] 未来规划 - 公司将与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共建智能汽车生态圈[3] - 新智能化中心将建立快速迭代的研发体系,加快技术创新成果量产落地[6] - 公司目标是将大卓智能打造为内部自动驾驶技术品牌,与火星架构等并列为五大技术基石[4]
保隆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70.25亿元 境内收入同比增长33.20%
全景网· 2025-04-30 14:2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25亿元,同比增长19.1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3亿元 [1] - 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加10.66亿元,增长18.44% [1] - 汽车OEM业务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77.85%提升至79.93% [1] 业务发展 - 智能悬架、传感器、ADAS等业务快速成长 [1] - TPMS业务持续增长 [1] - 境内收入达36.86亿元,同比增长33.20%,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53.83% [1] 分红情况 - 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51元(含税),总派发1.08亿元(含税) [1] - 年度现金分红总额1.53亿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例50.47% [1] 公司概况 - 专注于汽车智能化和轻量化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2] - 主要产品包括TPMS、车用传感器、辅助驾驶产品、智能悬架、汽车金属管件等 [2]
经纬恒润 | 2024&2025Q1:汽车电子快速放量 静待盈利转正【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4-30 12:00
事件概述 - 公司披露2024年度营收55.41亿元,同比+18.46%,归母净利润-5.50亿元,亏损同比增加3.33亿元;2025Q1营收13.28亿元,同比+49.34%,环比-33.43%,归母净利润-1.20亿元,亏损同比减少0.72亿元 [2] 营收与业务表现 - 2024年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汽车电子业务(车身域控、新能源、智能辅助驾驶),电子产品业务/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高级别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业务营收分别同比+28.89%/-14.02%/+431.57% [3] - 2025Q1营收同比高增49.34%,但环比下降33.43%,反映季节性波动 [3] - 毛利率方面,2024Q4为18.59%(同比-1.43pct,环比-5.36pct),2025Q1回升至21.39%(环比+2.80pct) [3] 利润与费用分析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同比扩大153.30%,主因行业竞争加剧、收入结构变化及高研发投入;2025Q1亏损同比收窄0.72亿元 [3] - 2025Q1研发费用率18.69%,同比-13.97pct,但环比+6.27pct,显示持续战略性投入 [3] 2025年业务展望 - 车身域控:ZCU产品获新定点,中央计算平台CCP配套小鹏MONA将起量 [4] - 智能驾驶:基于EyeQ6L的800万像素一体机、Mobileye方案及辉羲500T芯片城市NOA项目将量产 [4] - 底盘域控制器、新能源BMS/多合一产品、Stellantis VCU及5G T-BOX海外定点将贡献增量 [4] 国际化布局 - 获Stellantis、Scania等国际客户定点,德国研发中心增强欧洲交付能力,马来西亚工厂提升区域服务能力 [5] - 配套国内客户出口车型,满足多国法规要求,具备全球化供货能力 [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68.83/84.92/100.87亿元,归母净利润-1.36/2.46/6.66亿元,2026-2027年PE为38/14倍 [6][8]
立讯精密:智能制造升级与底层能力创新双轮驱动-20250430
华安证券· 2025-04-30 11: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26日立讯精密公告2024年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报告以及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687.9亿元,同比增长15.9%,归母净利润133.7亿元,同比增长22.0%,扣非归母净利润116.9亿元,同比增长14.8%;1Q25单季度营业收入617.9亿元,同比增长17.9%,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23.2%,扣非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10.4%;预计1H25归母净利润64.8 - 67.5亿元,同比增长20% - 25%,扣非归母净利润51.9 - 57.1亿元,同比增长4.7% - 15.2% [4] - 多元化布局助力稳健经营,技术和产品优势不断增强,2024年综合毛利率10.4%,较2023年下降1.2pct,1Q25综合毛利率11.2%,同比增加0.4pct [5]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70、213、249亿元,对应EPS为2.34、2.94、3.44元/股,对应2025年4月29日收盘价PE为13.0、10.4、8.9倍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消费电子板块 - 2024年实现收入2240.9亿元,以“场景生态、AI赋能、全球协同”三位一体战略开启新篇章,以“垂直整合 + 场景创新”双轮驱动,在OEM和ODM领域完成从零部件到系统方案的全链条突破 [6] 通讯板块 - 2024年实现收入183.6亿元,同比增长26.3%,主要增长来源于零部件业务的增长,打造了“五位一体”的竞争格局,构建了完整的技术矩阵 [7] - 224G高速线缆产品已量产,448G产品24年1月份开始跟多家客户进行预研;800G硅光模块处于量产阶段,1.6T产品正在进行客户验证,同时在LRO/LPO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布局 [7] - 热管理方面,已完成产品线的全场景开发和覆盖,2025年热管理产品线的营收和利润均有望超过100%增长,有望突破北美1 - 2家CSP客户 [7] - 电源管理方面,三次电源产品已通过北美核心客户的认证,2024年10月底已量产,在北美已有十多个项目处于量产或者开发状态,希望加快一次和二次电源的导入速度 [8] 汽车板块 - 2024年实现收入137.6亿元,同比增长48.7%,1Q25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比增速超过50%,是中国汽车零部件独立供应商中产品线最广的企业之一 [8] - 汽车线束方面,占据汽车业务60%的份额,2024年斩获众多新项目定点,预计2025年陆续量产落地,2025年的线束业务营收有望成为中国线束企业的第一名 [8] - 汽车连接器方面,高压连接器已稳定为头部车厂批量供货,低压、高速连接器在主流车厂项目上实现重大突破 [8] - 智能控制领域,自主研发的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产品均获得头部客户的项目定点,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将进入批量供货阶段 [8] - 预计2025年将在智能底盘领域实现营收从0到1的关键突破 [8] 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亿元)|2688|3093|3546|4047| |收入同比(%)|15.9%|15.1%|14.6%|14.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亿元)|134|170|213|249| |净利润同比(%)|22.0%|27.1%|25.7%|16.7%| |毛利率(%)|10.4%|10.4%|10.5%|10.6%| |ROE(%)|19.3%|19.6%|19.8%|18.7%| |每股收益(元)|1.86|2.34|2.94|3.44| |P/E|21.91|13.03|10.37|8.89| |P/B|4.26|2.55|2.05|1.67| |EV/EBITDA|13.62|7.04|5.22|3.90| [10]
立讯精密(002475):智能制造升级与底层能力创新双轮驱动
华安证券· 2025-04-30 11: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26日立讯精密公告2024年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报告以及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687.9亿元,同比增长15.9%,归母净利润133.7亿元,同比增长22.0%,扣非归母净利润116.9亿元,同比增长14.8%;1Q25单季度营业收入617.9亿元,同比增长17.9%,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23.2%,扣非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10.4%;预计1H25归母净利润64.8 - 67.5亿元,同比增长20% - 25%,扣非归母净利润51.9 - 57.1亿元,同比增长4.7% - 15.2% [4] - 多元化布局助力稳健经营,技术和产品优势不断增强,2024年综合毛利率10.4%,较2023年下降1.2pct,1Q25综合毛利率11.2%,同比增加0.4pct [5]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70、213、249亿元,对应EPS为2.34、2.94、3.44元/股,对应2025年4月29日收盘价PE为13.0、10.4、8.9倍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消费电子板块 - 2024年实现收入2240.9亿元,以“场景生态、AI赋能、全球协同”三位一体战略开启新篇章,以“垂直整合 + 场景创新”双轮驱动,在OEM和ODM领域完成全链条突破,实现业务进化三级跳 [6] 通讯板块 - 2024年实现收入183.6亿元,同比增长26.3%,主要增长来源于零部件业务,打造了“五位一体”竞争格局,构建完整技术矩阵 [7] - 224G高速线缆产品已量产,448G产品24年1月开始跟多家客户预研;800G硅光模块处于量产阶段,1.6T产品正在进行客户验证,同时布局LRO/LPO等关键技术 [7] - 热管理方面完成产品线全场景开发和覆盖,2025年营收和利润均有望超100%增长,有望突破北美1 - 2家CSP客户 [7] - 电源管理方面,三次电源产品已通过北美核心客户认证,2024年10月底已量产,在北美有十多个项目处于量产或开发状态,希望加快一次和二次电源导入速度 [8] 汽车板块 - 2024年实现收入137.6亿元,同比增长48.7%,1Q25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比增速超50% [8] - 汽车线束占据汽车业务60%份额,2024年斩获众多新项目定点,预计2025年陆续量产落地,2025年线束业务营收有望成中国线束企业第一名 [8] - 汽车连接器方面,高压连接器稳定为头部车厂批量供货,低压、高速连接器在主流车厂项目上实现重大突破 [8] - 智能控制领域,自主研发的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产品获头部客户项目定点,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进入批量供货阶段 [8] - 预计2025年在智能底盘领域实现营收从0到1的关键突破 [8] 重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亿元)|2688|3093|3546|4047| |收入同比(%)|15.9%|15.1%|14.6%|14.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亿元)|134|170|213|249| |净利润同比(%)|22.0%|27.1%|25.7%|16.7%| |毛利率(%)|10.4%|10.4%|10.5%|10.6%| |ROE(%)|19.3%|19.6%|19.8%|18.7%| |每股收益(元)|1.86|2.34|2.94|3.44| |P/E|21.91|13.03|10.37|8.89| |P/B|4.26|2.55|2.05|1.67| |EV/EBITDA|13.62|7.04|5.22|3.90| [10]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展示了2024A - 2027E各年度的财务数据,包括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多项指标 [11] - 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等指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11] - 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净利率、ROE、ROIC等指标有相应表现 [11] - 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净负债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反映了公司偿债情况 [11] - 营运能力方面,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等指标体现了公司营运效率 [11] - 每股指标包括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摊薄)、每股净资产等 [11] - 估值比率包括P/E、P/B、EV/EBITDA等 [11]
生益电子(688183):AI服务器驱动业绩高增,下半年新产能新客户有望持续贡献增量
华创证券· 2025-04-29 16: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生益电子2025Q1业绩高增,AI服务器驱动是主因,下半年新产能和新客户有望贡献增量,公司具备一流技术、产品和客户,有望深度受益AI产业高速发展,维持“推荐”评级[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4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6.87亿、75.49亿、100.24亿、116.5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3.2%、61.1%、32.8%、16.3% [3] - 2024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2亿、10.17亿、15.85亿、19.8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28.2%、206.5%、55.8%、25.4% [3] - 2024 - 2027E每股盈利分别为0.40、1.22、1.91、2.39元,市盈率分别为64、21、13、11倍,市净率分别为5.0、4.2、3.5、3.0倍 [3]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83182.12万股,已上市流通股83182.12万股,总市值213.11亿元,流通市值213.11亿元,资产负债率45.00%,每股净资产5.44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44.15/10.00元 [4] 市场表现对比 - 展示了2024 - 04 - 29至2025 - 04 - 28生益电子与沪深300的市场表现对比图 [5][6] 业绩分析 - Q1受春节影响收入环比小增,毛利率29.84%环比提升4.89pcts,净利率12.67%环比提升3.02pcts,推测系高端业务放量优化产品结构;25Q1存货14.29亿元环比增加2.21亿元,推测为下游客户提前备货,预计25Q2营收利润继续快速成长 [7] 产品情况 - AI服务器多个客户产品已批量,正配合研发下一代产品;800G交换机相关产品获批量订单;汽车核心产品线批量订单稳步推进;卫星通讯系列产品通过多家客户认证,有望2025年批量生产 [7] 研发投入 - 25Q1研发投入0.91亿元,同比+87.08%,推测为新一代AI服务器、高速交换机做技术储备,推动产品结构升级迭代 [7] 展望2025年 - AI服务器方面,大客户亚马逊AI自研芯片有望逐季放量,25H2计划发布新一代产品,带动单机PCB价值量提升;交换机方面,AI算力需求提升,产品有望从400G过渡到800G,公司交换机产品量价齐升;未来智能算力中心项目投产扩充高端产能,助推业绩增长 [7] 投资建议 - 维持25 - 27年盈利预测为10.17/15.85/19.88亿元,考虑公司处于业绩拐点高速增长期,海内外算力需求放量,高经营杠杆下盈利弹性有望超预期,维持“推荐”评级 [7] 附录:财务预测表 - 涵盖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预测数据,包括各年度货币资金、应收账款、营业成本等项目金额及相关财务比率 [8]
经纬恒润(688326):25Q1业绩符合预期 汽车电子业务带动营收高速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4-29 14:3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55.4亿元 同比增长18.46% 归母净利润-5.5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 扣非归母净利润-6.18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3.28亿元 同比增长49.34% 归母净利润-1.2亿元 亏损同比收窄 扣非归母净利润-1.34亿元 亏损同比收窄 [1] - 2024年毛利率21.51% 剔除会计准则变动影响同比下降3.11个百分点 主要因低毛利率的汽车电子产品增速更快 [2]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21.4% 剔除会计准则变更影响 同比下降2.09个百分点 但环比上升0.59个百分点 [3] 业务发展 - 2024年汽车电子产品业务营收44.06亿元 同比增长28.89% 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营收10.6亿元 同比下降14.03% 高级别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业务营收0.65亿元 [2] - 汽车电子业务增长主要得益于为小米SU7配套区域控制器等产品 于2024年二季度开始量产 为小鹏MONA MO3配套中央计算平台和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于9月开始量产爬坡 [2] - 公司已完成整车电控产品全覆盖布局 包括区域控制器出货超十万套 中央计算平台量产配套新能源车型 车身域控产品持续获得新定点 底盘域控获得客户认可并启动国产芯片方案规划 [3]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费用10.39亿元 同比增长7.3% 研发费用率18.8% 同比下降1.94个百分点 [2]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增加约500人 重点布局智能驾驶 车身域控 底盘域控 自研工具 L4业务等领域 [2]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2.48亿元 与2024年四季度基本持平 显示研发效率逐步提升 [3]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2亿元 90亿元和108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亿元 1.8亿元和4.9亿元 [4] - 基于高研发投入阶段的特征 给予公司2025年1.6倍PS估值 6个月目标价95.8元 [4]
经纬恒润(688326):25Q1业绩符合预期,汽车电子业务带动营收高速增长
国投证券· 2025-04-29 12: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评级,6 个月目标价 95.8 元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业绩符合预期,汽车电子产品高速增长;25Q1 营收端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毛利率企稳回升;汽车电子产品布局完善,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 55.4 亿元(同比 +18.46%),归母净利润 -5.5 亿元(同比亏损扩大),扣非归母净利润 -6.18 亿元(同比亏损扩大);2025Q1 实现营收 13.28 亿元(同比 +49.34%),归母净利润 -1.2 亿元(同比亏损收窄),扣非归母净利润 -1.34 亿元(同比亏损收窄) [1]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72、90 和 108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5、1.8 和 4.9 亿元 [4] 业务分析 - 分产品看,2023 年电子产品业务营收 44.06 亿元(同比 +28.89%),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营收 10.6 亿元(同比 -14.03%),高级别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业务营收 0.65 亿元;汽车电子业务增长强劲,得益于高价值量产品配套新客户项目量产 [9] - 公司已基本完成整车电控产品的全覆盖布局,物理区域控制器产品出货超十万套,中央计算平台量产配套主流新能源车型,车身域控获新定点;底盘域控获客户认可,定点新一代车型项目并启动国产芯片方案规划;智能辅助驾驶产品覆盖智能传感器、L2 + 级别、高速 NOA,城市 NOA 综合解决方案 [3] 盈利能力 - 2024 年公司毛利率 21.51%(剔除会计准则变动影响同比 -3.11pct),主要因产品结构变化,低毛利率的汽车电子产品增速更快;2024 年研发费用 10.39 亿元,同比 +7.3%,研发费用率达 18.8%(-1.94pct) [9] - 25Q1 毛利率 21.4%(剔除会计准则变更的影响,同比 -2.09pct,环比 +0.59pct),同比下降因产品结构改变,环比提升因汽车电子业务销量提升带动规模效应;25Q1 研发费用 2.48 亿元,与 24Q4 基本持平 [3] 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主营收入(亿元)|46.8|55.4|72.0|90.0|108.1| |净利润(亿元)|-2.2|-5.5|0.1|1.8|4.9| |每股收益(元)|-1.81|-4.59|0.04|1.53|4.09| |市盈率(倍)|-43.0|-17.0|1,796.8|50.9|19.0| |市净率(倍)|1.9|2.2|1.7|1.7|1.4| |净利润率|-4.6%|-9.9%|0.1%|2.0%|4.5%| |净资产收益率|-4.4%|-13.2%|0.1%|3.3%|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