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WoS技术

搜索文档
英伟达CoWoP方案解读:或许玻璃基PCB大板化才是归宿
势银芯链· 2025-08-08 11:40
NVIDIA CoWoP技术升级计划 - NVIDIA计划在2027年前后将CoWoS技术升级至CoWoP解决方案 直接跳过FCBGA载板过渡设计 这将大幅增加主板PCB布线工艺与信号传输设计难度 [2] - CoWoS目前使用的先进封装载板线宽线距(L/S)在10/10微米以下 采用半加成工艺 而PCB行业主流减成法工艺的L/S集中在75-50微米 高端HDI/SLP载板极限仅达30-25微米 [2] - 在多拼大尺寸panel级PCB(≥200mm*200mm)实现10微米超细间距 当前PCB厂在成本、工艺稳定性和产品质量方面3年内无法具备批量生产能力 [2] 技术路线影响分析 - 传统PCB厂商难以从CoWoP技术中受益 IC载板厂可能通过扩大有机载板尺寸和升级设备建立新护城河 [3] - 玻璃基板开发商可能成为潜在受益者 因其导热性能和大尺寸稳定性优于PCB及有机载板 当前线宽线距已突破20/20微米 [3] - 玻璃基板面临图形化工艺控制挑战 包括大尺寸加工中的碎片问题、薄膜粘结力不足、填充能力差及精细化布线待提升 [3] 产业技术发展趋势 - 大尺寸玻璃基主板技术可能成为未来超高精度PCB发展方向 若初代CoWoP采用20/20微米精度玻璃基板 可视为产业化落地标志 [3] - 现有PCB行业技术路线与半导体级封装要求存在代际差距 半导体制程(10微米)与微电子行业(75-50微米)工艺差异显著 [2][3]
华天科技(002185.SZ):没有CoWoP封装技术
格隆汇· 2025-08-01 15:20
技术布局 - 公司eSinC 2.5D封装技术平台包含SiCS、FoCS、BiCS三项技术 [1] - 上述技术对标CoWoS相关技术路线 [1] 技术澄清 - 公司明确表示未布局CoWoP封装技术 [1]
华天科技:公司没有CoWoP封装技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13:29
公司技术布局 - 华天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确认其eSinC 2.5D封装技术平台中的SiCS、FoCS、BiCS技术对标CoWoS相关技术 [2] - 公司明确表示目前不具备CoWoP封装技术 [2] 技术对标关系 - eSinC 2.5D封装技术平台的三大子技术(SiCS、FoCS、BiCS)直接对标行业主流CoWoS封装技术 [2]
大摩:市场热议的CoWoP,英伟达下一代GPU采用可能性不大
硬AI· 2025-07-30 23:40
技术路径选择 - 英伟达下一代GPU产品Rubin Ultra仍将沿用现有的ABF基板技术,而非转向CoWoP方案 [2] - 从CoWoS转向CoWoP在技术上仍面临重大挑战,对ABF基板的依赖短期内难以改变 [1][2] - 技术转换的复杂性和供应链重组风险使得短期内大规模采用CoWoP并不现实 [1][2] 技术门槛 - CoWoP技术要求PCB的线/间距(L/S)缩小至10/10微米以下,与目前ABF基板的标准相当 [5] - 当前高密度互连(HDI) PCB的L/S为40/50微米,类基板PCB(SLP)仅达到20/35微米,缩小至10/10微米以下存在显著技术难度 [5] - 技术壁垒是Rubin Ultra不太可能采用CoWoP的主要原因之一 [6] 供应链风险 - 从CoWoS转向CoWoP将带来显著的良品率风险和相关供应链的重组 [8] - 台积电的CoWoS良品率已接近100%,技术切换存在不必要风险 [8] - 技术转换涉及整个供应链生态系统的重新配置,短期内实施的复杂性和风险较高 [8] CoWoP潜在优势 - CoWoP技术优势包括信号路径更短、散热性能显著提升、电源完整性更好、解决有机基板产能瓶颈问题 [10] - 采用CoWoP可解决基板翘曲问题、增加NVLink覆盖范围、实现更高散热效率、消除某些封装材料产能瓶颈 [10] - 不排除英伟达正在并行开发CoWoP技术的可能性,作为当前量产技术的补充 [3][10]
红宝书20250717
2025-07-19 22: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扇出封装、RISC-V、微短剧、脑机接口、AI 医疗、机器人、药物研发、电子设备制造、旅游、航空、电力储能、无人机、飞行汽车、视频创作、金融科技、半导体、光学加工等 [2][4][6][8][10][16][19] - **公司**:通富微电、兴森科技、长电科技、甬矽电子、曼恩斯特、三佳科技、华海诚科、翱捷科技、全志科技、乐鑫科技、阿里 RISC-V、芯原股份、北京君正、华大九天、晶晨股份、安路科技、复旦微电、飞利信、中科软、华润微、兆易创新、好上好、亿通科技、富瀚微、固高科技、天威视讯、欢瑞世纪、掌阅科技、中文在线、引力传媒、思美传媒、安妮股份、奥飞娱乐、华策影视、横店影视、岩山科技、三博脑科、翔宇医疗、熵基科技、诚益通、狄耐克、南京熊猫、荣泰健康、东方中科、创新医疗、倍益康、RECURSION、满坤科技、凯撒旅业、延华智能、建设工业、金现代、双鹭药业、南山智尚、万里扬、绿能慧充、华曙高科、中一科技、万兴科技、天阳科技、深科技、拓荆科技、华是科技、华辰装备等 [3][5][7][9][11][13][15][16][19]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扇出封装行业** - **核心观点**:台积电全力推进 CoWoS 技术,扇出封装市场前景广阔 [2] - **论据**:2025 年 7 月 17 日台积电称全力推进 CoWoS 技术,美股盘前上涨 4%,预计第三季度销售额 318 - 331 亿美元超市场预估;2026 年全球市场超 100 亿美元,中国增速领跑 71%,AI 芯片与 HBM 是核心驱动力 [2] 2. **RISC-V 行业** - **核心观点**:产业峰会召开,高性能计算产品加速产业落地 [4] - **论据**:2025 年 7 月 17 日第五届 RISC - V 中国峰会举办;英伟达推进 CUDA 向 RISC - V 架构移植,探索系列 CPU、GPU 组件;达摩院玄铁团队称 RISC - V 高性能计算产品走向产业落地 [4][5] 3. **微短剧行业** - **核心观点**:深圳市发布政策支持,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6] - **论据**:深圳市实施相关措施和操作规程,对优秀作品最高资助 200 万元;2024 年国内微短剧市场规模 504 亿,网民使用率近 60%,预计 2025 年达 686 亿,增速 36%,海外 2025Q1 全球短剧总内购收入 6.94 亿美元,环比 + 26%,同比 + 400% [6] 4. **脑机接口行业** - **核心观点**:科研成果进入临床试验,市场规模大且商业化有进展 [8] - **论据**:科研成果可让失语患者通过脑机接口表达中文;麦肯锡预测 2030 年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应用市场规模达 400 亿美元,2040 年达 1450 亿美元;湖北省医保局发布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 [8] 5. **AI 医疗行业** - **核心观点**:行业高景气,投融资火热 [10] - **论据**:2025 年 6 月全球 AI 医疗投融资火热,RECURSION 开源生物分子模型运行速度比当前标准基准快 1000 倍 [10] 6. **其他公司业务亮点** - **满坤科技**:受英伟达 H20 芯片解禁影响,AI 硬件股爆发,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有相关产品完成研发和样板制作 [11][12] - **凯撒旅业**:国常会提出提振消费,暑期旅游消费规模预计达 1.8 万亿元,公司暑期邮轮线路预订率超 85%,且持有易生支付股权 [13] - **延华智能**:网传工信部要求 app 适配鸿蒙系统,公司子公司布局机器人,智慧医疗业务占比 46% [14][15] - **建设工业**:受阅兵和市场需求影响,军用机器人落地加速,公司有相关研发和产品展出 [16] - **金现代**:众多政务应用适配鸿蒙,公司产品完成鸿蒙适配,有低代码开发和 AI 智能体业务 [16][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各公司在研或新业务进展**:双鹭药业有多个重点创新药在研;南山智尚手部腱绳产品获海外订单并切入新领域;万里扬成立机器人项目公司且高温提升储能电站收入;绿能慧充子公司与中国邮政合作参展并中标项目;华曙高科为飞行汽车配套 3D 打印结构件;中一科技高频高速铜箔产品已生产销售;万兴科技将上线移动端 AIGC 视频创作工具;天阳科技推出“稳定币充值信用卡”功能;深科技存储半导体板块扩产,子公司可能是长鑫存储最大委外封测供应商;拓荆科技 Q2 扣非净利润预计大幅扭亏,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52% - 58%;华是科技推进无人机水上执法应用;华辰装备超精密曲面磨床交付验证,与福立旺合作推进,产品可应用于机器人领域 [19][20][21][22] 2. **行业相关政策和事件驱动**:2025 年 9 月 3 日我国将举行抗战胜利 80 周年大会检阅部队;网传工信部要求 app 在 2025 年 9 月 30 日前完成鸿蒙 100%适配功能,2026 年 1 月起三版齐发 [14][16]
台积电先进封装奠基人:余振华退休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10 09:01
台积电研发六骑士与关键技术贡献 - 余振华于2025年7月8日退休 其主导铜制程突破并开发CoWoS InFO等先进封装技术 推动公司成为晶圆代工龙头 [3][5][8] - 余振华累计取得超过190项美国与173项台湾专利 涵盖低介电材料 封装整合技术等关键领域 [9] - 余振华工作由徐国晋接任 徐曾任台湾美光董事长 拥有30年半导体经验 专长技术转移与良率改善 [11][13] 台积电关键技术发展历程 - 2003年0.13微米铜制程战役是公司关键转折点 使台积电营收从1999年比联电多15%提升至2005年的2.91倍 [16] - 林本坚提出浸润式微影技术 将193nm波长缩短至134nm 推动制程进步约14年 使台积电跃居世界领先 [17][20] - 梁孟松参与台积电每一世代最先进制程开发 在0.13微米战役中贡献仅次于蒋尚义 [20][21] 研发六骑士的专长与贡献 - 林本坚为光学领域大师 梁孟松专精先进制程 孙元成和杨光磊负责逻辑制程整合与良率提升 余振华专注铜制程与封装 蒋尚义为总领导者 [17] - 蒋尚义将研发团队从400人扩至7600人 研发经费从数十亿增至百亿元 被张忠谋誉为"从二军拉到一军"的关键人物 [22] - 孙元成团队制定节能CMOS SOC系统芯片技术 其低耗电平台被国际采用 开启手机与移动运算商机 [32] 先进封装技术发展 - 余振华开发CoWoS InFO-PoP及TSV技术 使台积电成为iPhone 7独家芯片供应商 并推动3D-IC时代来临 [25][26] - 台积电将2.5D和3D封装合并为"3D Fabric"品牌 竹南全自动化3D Fabric厂预计2023年下半年投产 [25] - 2009年张忠谋拨400名工程师给余振华开发先进封装 两三年后成功推出CoWoS技术 [26]
群创投入FOPLP技术 洪进扬:今年一定会有具体成果
经济日报· 2025-06-02 06:18
AI芯片封装技术发展 - AI热潮持续推动先进封装技术发展,扇出型面板级封装(FOPLP)成为提升芯片效能的关键技术 [1] - FOPLP采用方形基板,利用率达95%,3.5世代线玻璃基板可用面积是12吋晶圆的7倍 [1] - 经济部2023年联合群创光电、工研院推动FOPLP技术,活化面板旧产线转型为高附加值半导体封装产线 [1] 群创光电FOPLP布局 - 公司建置全球首条面板产线转型的FOPLP封装产线,跨足半导体先进封装领域 [2] - 面板厂动线设计适合搬运玻璃基板,相比传统封装厂具备搬运优势 [2] - 公司拥有现成无尘室资源,可快速投入封装,降低设备投资成本 [2] 技术优势与竞争策略 - 群创3.5世代线玻璃基板(620x750)面积远超台积电规划的300x300基板,首批需求仅需1/4大小 [3] - 公司通过方形基板灵活扩展封装面积,未来可升级至5代线、6代线提供更大基板 [3] - 公司从chip first方案切入市场,已获客户认证,计划2024年实现出货 [3] 技术路线规划 - 除chip first外,公司同步推进chip last、重布线(RDL)及导通孔玻璃晶圆(TGV)技术 [4] - 不同技术路线设定差异化里程碑,不以量产为唯一检验标准 [4]
1.4nm正式亮相,台积电更新路线图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24 08:55
核心观点 - 台积电在TSMC Symposium 2025上发布了第二代GAA工艺14A,计划2028年投产,相比N2工艺在相同功耗下速度提升15%,相同速度下功耗降低30%,逻辑密度提升20%以上 [2][8][10] - 公司推出多项新技术覆盖高性能计算、手机、汽车和物联网领域,包括9.5光罩尺寸CoWoS封装、SoW-X晶圆级系统等 [2][4][5][6] - 3nm工艺路线图更新,N3P已投产,N3X计划2025年下半年量产,相比N3E性能提升5%,功耗降低7% [16][17][18] - 先进封装技术成为发展重点,3DFabric技术组合支持从微凸块到无凸块的多层次集成方案 [34][36][38] - 人工智能成为技术发展主要驱动力,推动半导体行业向更高性能、更低功耗方向发展 [19][21][43] 技术路线图更新 14A工艺 - 采用第二代GAA纳米片晶体管和NanoFlex Pro架构,2028年量产基础版,2029年推出带背面供电的SPR版本 [8][13][14] - 与N2相比性能提升10-15%,功耗降低25-30%,逻辑密度提升1.2-1.23倍 [10][12][25] - 初期版本采用正面供电,适合客户端和边缘应用,高性能版本将引入背面供电网络 [13][25] 3nm工艺进展 - N3P已投产,相比N3E性能提升5%,功耗降低5-10%,密度提升4% [16][17] - N3X计划2025年下半年量产,支持1.2V高压,Fmax性能再提升5%但漏电增加250% [17][18] - N3C为压缩版本,优化工艺密度 [23] 16A工艺 - 首款采用SPR背面供电技术,计划2026年下半年量产 [27] - 相比N2P速度提升8-10%,功耗降低15-20%,密度提升7-10% [12][27] 应用领域技术 高性能计算 - CoWoS技术升级至9.5光罩尺寸,支持12个以上HBM堆栈集成,2027年量产 [2] - SoW-X晶圆级系统计算能力达现有CoWoS方案的40倍,2027年量产 [2] - 集成硅光子引擎COUPE和IVR电压调节器,功率密度提升5倍 [3][43][46] 智能手机 - N4C RF技术支持WiFi8和AI功能,相比N6RF+功耗和面积减少30%,2026年Q1风险生产 [4] 汽车电子 - N3A工艺通过AEC-Q100一级认证,满足汽车级DPPM要求,已开始量产 [5] 物联网 - N6e超低功耗工艺已投产,N4e工艺继续提升边缘AI能效 [6] 先进封装发展 - 3DFabric技术组合包含SoIC-P(16微米间距)、SoIC-X(几微米间距)等方案 [36] - CoWoS系列支持硅中介层、有机中介层和局部硅桥三种互连方式 [38] - InFO平台扩展至汽车应用,TSMC-SoW实现晶圆级系统集成 [38] - 集成稳压器和高密度电感器技术将功率传输密度提升5倍 [46] 行业趋势 - AI成为半导体技术发展核心驱动力,推动高性能计算需求爆发式增长 [19][21][43] - 先进制程与先进封装协同发展成为关键,台积电提供从晶体管到系统级完整解决方案 [51] - 人形机器人、AR眼镜等新兴应用将需要更复杂的异构集成方案 [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