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C

搜索文档
1.5GWh储能+1GW风电!远景能源拿单
行家说储能· 2025-07-17 15:31
行家说储能 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国际产品线总裁徐刚表示: "此次合作是远景在澳大利亚市场迈出的重要一步。风储联动一体化解决方案是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与稳 定性的关键路径。" 据行家说储能不完全统计,上半年远景能源对外公布的储能订单共计 6 起(不计入中标),范围覆盖全球市场,总容量规模达 2.18GWh 。本次协议也是远 景能源今年公示案例中,首次与澳大利亚市场的合作订单。 昨日,行家说储能报道了 "中澳"背后的储能机遇( 点这里 )。今日,远景能源官宣了与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企业 FERA Australia 签署1GW风电和 1.5GWh 的储能合作订单。 ▋ 首例?澳大利亚"风储联动"合作框架达成 据悉,此次合作是远景能源参与 "澳大利亚风能大会" 期间,与 FERA Australia 签署 的合作。 合作协议指出,未来双方将 在 澳大利亚国家电力市场( NEM )联合开发大型混合可再生能源项目 ,项目目标总装机容量为 1GW 风电及 1.5GWh 储能。 本次项目解决方案涵盖了风力发电机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构网型储能功率变换系统( PCS )以及远景自主研发的混合电站控制器( HPPC ),可为混 合 ...
一汽奥迪A5L开启预售,豪华车也打磨起越级体验了
新浪财经· 2025-06-20 17:09
产品发布 - 一汽奥迪A5L领航版及运动版车型开启预售 提供全域智混版quattro 领航版 运动版quattro以及运动版Plus四款车型 [1] - 新车基于奥迪全新PPC豪华燃油智能平台打造 是该平台首款车型 [1][3] 技术亮点 - 国内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燃油车 [3] - 采用奥迪E³ 1 2电子电气架构 具备高算力 高扩展性及灵活迭代能力 [3] - 配备第五代EA888发动机 峰值功率达200kW [3] 设计创新 - 采用"形式追随功能"设计理念 轴距达到C级车标准 [3] - 专为中国用户开发"云感座椅" 在17个关键位置提供贴合承托 [4] - 配备9分区智能全景天幕 银河星空顶为同级唯一配置 [4] - 搭载行业首发光域美学智慧OLED尾灯 支持car-to-x车联网预警功能 [4] 市场定位 - 定位豪华B+级车市场 旨在重塑豪华燃油车市场格局 [3] - 融合动感与优雅设计 树立细分市场新典范 [3]
环氧丙烷破局:向高附加值转型
中国化工报· 2025-06-10 10:59
环氧丙烷产业现状 - 我国环氧丙烷产能全球领先,2024年达747万吨/年,占全球总产能近三分之一,自给率提升至96% [2] - 2024年国内PO表观消费量约为590万吨,产能增速快于需求,被列为高风险预警产品 [2] - 行业面临产能与需求的阶段性矛盾,向高附加值转型成为突围核心方向 [1][2] 政策与战略方向 - 工信部发布《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推动产业链高端化延伸,提升产品附加值 [2] - 《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明确支持超高纯化学试剂等关键战略材料,为PO产业链提供政策导向 [3] - 行业应采取"增量创新"和"存量优化"策略,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实现差异化竞争 [3] 存量优化:聚醚多元醇升级 - 聚醚多元醇是PO重要下游应用,行业需开发高端产品如高性能、环保型聚醚多元醇以满足新能源汽车和绿色建筑需求 [4] - 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合成聚碳酸酯二元醇(PPCDL)技术实现绿色转型,成本仅为传统光气法的1/3~1/4,并拓展至光伏胶膜、锂电池黏结剂等领域 [4] - 滨化集团规划128亿元碳三碳四综合利用项目,延长PO-聚醚多元醇-聚氨酯产业链,发挥一体化优势 [4] 增量创新:高附加值衍生物 - 非聚氨酯产品如高纯度丙二醇、电子级溶液等电子级PO衍生物是半导体、显示面板等领域的重要切入点 [3] - 丙二醇甲醚(PM)、丙二醇单甲醚醋酸酯(PMA)等电子级纯度产品应用于半导体加工、光刻胶生产等高端领域 [5] - 四大核心技术(高效固定床催化剂、非均相催化精馏、热耦合节能、热泵精馏)显著降低能耗与成本,节能达45%-55% [5] 技术突破与产业化 - 王荷芳团队获6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发表50余篇SCI论文,技术覆盖精细化学品绿色合成工艺 [6] - 反应精馏、热泵等技术推动工业装置向绿色化、节能化发展,为PO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6] - PO基可降解材料虽规模较小,但被视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需积极开发差异化产品 [3]
国内低代码 PaaS 平台排名与推荐
搜狐财经· 2025-06-03 12:19
低代码PaaS平台市场概况 - 低代码PaaS平台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工具,助力快速构建应用并提升效率[1] - 行业覆盖制造、能源、教育、医疗、零售、物流、军工、建筑等多个领域[1][2][3][4] 得帆云 - 连续入选IDC低代码领导者象限,2024年中国独立厂商市占率前三[1] - 提供低代码开发(aPaaS)、融合集成(iPaaS)、主数据管理(MDM)三大产品线,覆盖应用构建、系统互联与数据治理全生命周期[1] - 通过信创标准检验,兼容鲲鹏、飞腾芯片及麒麟操作系统,支持私有化部署与多租户隔离[1] - 在制造、能源领域拥有100+行业案例,AI辅助开发使效率提升30%以上[1] 腾讯云微搭 - 拖拽式低代码开发平台,支持可视化开发与云原生底层架构[2] - 部署灵活,支持公有云、混合云及私有化部署,2024年新增教育、医疗行业解决方案[2] 阿里云宜搭 - 连续三年位列IDC中国低代码市场前三,2024年客户覆盖零售、物流等泛行业[2] - 提供免费版、标准版和尊享版,深度集成钉钉,适合中小企业快速搭建业务系统[2] 华为云AppCube - 全场景可视化开发平台,依托华为IT基础设施与生态技术支持企业级应用开发[3] - 开放的元数据引擎支持积木式应用搭建,推动企业业务创新[3] 金现代轻骑兵 - 支持私有化部署,兼容单体和微服务架构,符合国家等保和分保要求[3] - IDC推荐的企业级平台,服务超百家能源、制造、军工、建筑领域客户[3] - 某能源国企2020年引入后构建核心业务数字化体系,2024年升级V9版本实现智能化应用[4] - 提供公式编辑、脚本开发等二次开发方式,AI辅助功能提升开发效率与体验[4] 选型建议 - 企业需综合业务需求、技术实力和预算选择最契合的低代码PaaS平台[4]
嘉化能源20250515
2025-05-15 23:05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嘉化能源 - **行业**:蒸汽供应、氯碱、脂肪醇、氧化铝、PPC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嘉化能源核心业务优势 - **蒸汽业务**:嘉兴港区唯一蒸汽供应站,煤热联动定价确保稳定毛利 2025 年预计蒸汽销售量达 923 万吨,同比增长约 12%,未来几年增速或维持在 6%-7%;通过优化锅炉工艺,每年节约 2 万吨标煤成本,保证蒸汽产量且单价和单吨毛利稳定,煤炭价格波动时调整毛利率维持单吨毛利 50 元以上[2][4][12][19] - **氯碱业务**:拥有自发电优势,降低烧碱生产成本;位于长三角核心消费区域,需求旺盛;年监控产能约 29.7 万吨,毛利率高于同行 10 - 15 个百分点;推进危废处理技改扩展产能[2][7][15] - **脂肪醇业务**:年实际产量可达 30 万吨,紧邻下游龙头企业赞宇科技,管道直接供货减少运输成本;2025 年三季度计划扩展 15 万吨新产能,总投资额不超 6 亿元,未来发展空间充足且盈利能力稳健;2025 - 2027 年增速超 5%[2][4][8][19] 公司盈利情况 - **营收贡献**:最大贡献来自蒸汽、氯碱和脂肪醇,蒸汽靠煤热联动定价,绿电自发电降低烧碱成本,脂肪醇供货优势及扩产提升盈利能力[5] - **利润占比**:脂肪醇、蒸汽及聚碳酸酯(PPC)占公司利润 90%以上[5] - **利润预期**:预计 2024 年 EPS 为 0.84 元,2026 年为 0.96 元,2027 年为 1.09 元,对应利润体量分别为 11.67 亿、13.32 亿和 15.12 亿元[4][19] 股东回报 - **分红**:过去几年股息率稳定在 50%左右,2024 - 2026 年预计分红率仍维持 50%左右[9][21] - **回购**:过去每年回购 1 - 2 亿元用于注销,2025 年 4 月发布新计划,未来 12 个月内回购不低于 4 亿、不高于 6 亿元,500 万股用于股权激励,其余注销,整体股息率接近 10%[9][21] 行业政策影响 - 2024 年供热文件要求关停供热半径 30 公里内小型燃煤设施,发挥 30 万千瓦以上热电联产,形成区域性壁垒,推动行业整合和集中发展,利好嘉化能源[2][1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嘉兴港区发展**:紧邻上海等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化工企业众多,对化工品需求旺盛;有浙北唯一出海口,吸引企业入驻;园区基础设施完善,促进一体化发展[11] - **氯碱行业情况**:产能增速约 3 - 4%,市场较分散;需求 2019 - 2024 年增速约 4%,出口面向澳大利亚和印尼[13] - **氧化铝市场趋势**:2025 年规划新增产能 1000 万吨,总产能达 9000 万吨左右;期货及现货表现良好,但价格下行使部分产能延迟投产,长期供需向好[14] - **PPC 项目影响**:2026 年有望扩容推动营收增长,但短期内净利率亏损,长期有望改善盈利状况[20] - **公司资产负债**:2024 年底资产负债率为 22.669%,可利用低利息贷款调节负债结构;现金流稳定,业务利润超 10 亿,具备资本开支能力并维持股东回报[22] - **股权投资优势**:业务依托内需,像公用事业公司,现金流稳健、股东回报好;有新项目具成长性;估值相对偏低,推荐作为投资标的[24]
2025上海车展 | 双线出击!一汽奥迪电动化与燃油车智能化齐发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8 12:22
外资车企在华战略转型 - 外资车企在2025上海车展提出"在中国 为中国"战略 通过本土化应对智能化短板 与自主车企展开竞争 [1] - 奥迪推出基于PPE纯电平台的Q6L e-tron和PPC燃油平台的A5L 提出"油电同智 软硬科技协同"口号 重塑高端市场格局 [1] 奥迪Q6L e-tron技术亮点 - Q6L e-tron采用奥迪与保时捷联合研发的PPE豪华纯电平台 是奥迪本土化首款产品 [1] - 全新热管理系统引入环境热泵 在-10℃-20℃范围内提升30km续航 -10℃时缩短充电时间18分钟 [3] - 全域能量回收系统最大功率220kW 提供0.3G减速度 覆盖95%日常工况 [3] - 搭载华为乾崑技术 采用双激光雷达和视觉融合感知方案 配备2颗激光雷达 5个毫米波雷达 12个超声波雷达 11个摄像头 [3] - 采用奥迪与宁德时代联合开发的800V三元锂电池 最大充电功率270千瓦 10分钟补能294km [3] 奥迪A5L技术升级 - A5L基于PPC燃油平台打造 采用域控制器电子架构 以千兆以太网标准设计 支持未来功能升级 [3] - PPC平台搭载EA888 Evo5发动机 峰值功率200kW 首次配备VTG可变截面涡轮增压技术 [5] - 提供48V轻度混合动力系统(MHEV Plus) 支持纯电驾驶和纯电泊车 [5] - 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 配备15英寸W-HUD 定制智能语音助手 集成高德 爱奇艺等车载APP [5] 豪华品牌市场表现 - 2024年BBA全球营收均下滑 奥迪645.32亿欧元(同比-7.6%) 宝马1423.80亿欧元(同比-8.4%) 奔驰1455.94亿欧元(同比-4.5%) [6] - 2024年BBA在华销量下滑 奥迪64.9万辆(同比-10.9%) 宝马71.45万辆(同比-13.4%) 奔驰68万辆(同比-7%) [6] 豪华品牌电动化战略 - 奥迪计划2025年前投资350亿欧元 推出20款纯电车型 2026年起全球新车型均为纯电 2033年淘汰内燃机 [7] - 宝马2025年下半年投产新世代车型 24个月内量产至少6款新世代车型 包括纯电SUV和3系细分市场轿车 [7] - 奔驰2025年推出VAN.EA纯电架构和MMA模块化平台 2026年量产线控转向系统 2030年前实现全面纯电动化 [7] 行业转型趋势 - 智能驾驶和激光雷达等技术成为豪华新标签 BBA正在智能化赛道加速追赶 以延续电动化时代竞争力 [8]
Silvaco Group, Inc.(SVCO)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8 06: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公司预订量增长13%,有机收入较2023财年增长10% [5]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为1410万美元,低于指引1410万美元,主要因两笔关键预订延迟,减少确认收入约220万美元 [7]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总预订量为1370万美元,同比下降15%;营收为1410万美元,同比下降11%;非GAAP运营亏损为25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运营收入330万美元;非GAAP净亏损为19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净收入240万美元;非GAAP净亏损每股0.07美元,去年同期为每股净收入0.12美元 [27][28][29] - 2025年第一季度末,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和有价证券为7450万美元,较去年底的8750万美元有所下降,主要因第一季度收购PPC [26]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确认与Nandgate诉讼相关的增量费用1310万美元 [26]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非GAAP运营费用为1400万美元,高于去年的1060万美元 [28]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剩余履约义务(RPO)为3370万美元,其中45%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确认为收入 [31]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按过去12个月计算的ACV为5230万美元,同比增长21% [37] - 公司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总预订量在1400 - 1800万美元之间,营收在1200 - 1600万美元之间,非GAAP毛利率在80% - 83%之间,非GAAP运营亏损在400 - 200万美元之间,非GAAP净亏损每股在0.10 - 0.03美元之间 [37]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总预订量在6700 - 7400万美元之间,营收在6400 - 7000万美元之间,非GAAP毛利率在83% - 86%之间,非GAAP运营亏损在200万美元至收入100万美元之间,非GAAP净亏损每股0.07美元至每股净收入0.03美元 [3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TCAD预订量同比下降42%,EDA预订量同比增长48%,SiP产品预订量同比增加约90万美元 [31] - 2025年第一季度,TCAD收入同比下降26%,EDA收入同比增长8%,SiP产品收入同比增长89% [32] - 2025年第一季度,软件许可证占总营收的71%,维护和服务占29% [3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美洲地区营收同比下降34%,亚太地区同比下降5%,EMEA地区同比增长8% [3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上市核心目标之一是进行战略收购,扩大可服务的潜在市场(SAM),2025年第一季度启动收购战略,目标是AI、光子学和物联网等高增长领域 [6] - 公司通过收购Cadence的PPC平台和TechX Corporation,增加了超6亿美元的增量SAM,使2025年总SAM从2024年的38亿美元增至44亿美元 [6][18] - 公司与大学、领先研究实验室和战略客户合作,通过有针对性的战略收购,加强在电力、内存、高性能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的影响力 [12] - 公司通过数字孪生建模能力利用AI行业趋势,在EDA中引入第四级AI应用于制造领域,帮助工厂运营商节省时间和降低晶圆生产成本 [21][23][24] - 公司采用有机和无机增长的“落地并拓展”战略,利用销售渠道和技术应用工程师解决下一代客户挑战 [2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年第一季度,行业面临短期宏观经济逆风,导致部分客户订单推迟至未来季度,占年度营收不到10% [7] - 尽管有订单推迟,但公司对2025年第二季度和全年更新后的指引有信心,长期增长轨迹受市场需求、战略扩张和技术栈价值增加支撑 [7] - 公司认为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指引采取保守态度,随着业务规模扩大,预计非GAAP毛利率将向90%以上的长期目标扩张 [7][35][39] - 公司预计宏观经济条件稳定后将恢复15%的营收增长,并继续目标实现15% - 25%的营收增长、90%以上的非GAAP毛利率和25%以上的非GAAP运营利润率 [39]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从2025年第一季度开始报告年度合同价值(ACV),以增强营收可见性,该指标能让投资者更深入了解公司的经常性收入基础 [7][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2025年营收指引中包含的500万美元收购相关收入,在第二季度指引中包含了多少?以及第一季度订单延迟的收入,在第二季度和全年营收指引中包含了多少? - 公司表示订单延迟的收入部分占比不到年度营收的10%,预订量约440万美元,对应确认收入约220万美元;PPC收购预计全年贡献300 - 500万美元,TechX预计全年贡献100万美元,总计收购相关收入在400 - 600万美元之间;已在第二季度营收中包含了部分收购相关收入,但未明确具体金额,可假设为线性增量 [41][43][44] 问题2: 公司在指引中增加的保守程度对2025年预订量、营收或其他项目的影响能否量化? - 公司认为第一季度主要影响是订单延迟,因关税和宏观不确定性,客户决策时间延长,订单被推迟而非取消,预计这些延迟影响约占总营收的10%,且已在新指引中考虑 [46][47] 问题3: 两次收购完成整合并产生收入后,公司认为何时进行额外收购合适? - 公司表示扩张是主要战略之一,原本预计PPC在2026年产生影响,但收购后客户反应积极,部分客户已提前续约,第一季度确认了约192万美元的PPC收入;公司计划与收购的客户深入交流,展示产品协同效应和更多能力,推动续约和升级,预计收入增长呈线性,但会争取更快实现;未明确提及下一次收购的时间 [48][49][50][51] 问题4: FTC平台的进展如何,新潜在客户和现有客户情况怎样? - 公司称FTC平台在先进CMOS、功率半导体和显示技术方面取得进展,预计下半年部分客户将从研发阶段进入生产阶段;与庆熙大学合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准备FTC平台 [56][57][58] 问题5: 第一季度推迟的订单,在地理区域、产品类型(TCAD、EDA、IP)上有何特点? - 公司表示推迟订单主要来自亚洲,涉及TCAD和IP产品,原因是客户对产品预测和关税影响的担忧;公司已解决这些问题,有信心订单会完成,去年第三季度也曾有类似情况并最终完成订单;为减少季度边界对业绩的影响,公司引入ACV指标 [59][60] 问题6: 截至6月的预计运营费用是多少,随着近期收购整合,全年运营费用趋势如何? - 公司表示PPC收购剩余年度的费用预计约300万美元,TechX收购剩余年度费用约200万美元,两项收购总计约500万美元以上;目前指引未包含成本协同效应,公司会在后续电话会议更新进展 [65][66] 问题7: 除了无法控制的关税等因素,公司业务是否有其他变化影响长期增长计划? - 公司认为除收购外,业务基本面强劲,在TCAD领域全球排名第二,IP和EDA业务有机增长,第一季度EDA通过PPC实现无机增长;若没有宏观和关税导致的订单延迟,公司有信心实现更高营收;公司预计全年营收增长高达17%,若达到7000万美元营收,将符合15% - 20%或以上的增长目标;公司在制定指引时考虑了宏观影响,采取更谨慎和有纪律的方式,这是上市后的学习过程 [69][71]
奥迪一汽秉承“零排放”目标 助推奥迪在华高端电动车发展
经济观察报· 2025-04-30 16:32
产品发布与平台技术 - 奥迪一汽新能源在2025上海车展首次亮相奥迪A6L e-tron并同步展出奥迪Q6L e-tron家族车型,全部基于PPE纯电平台 [2] - PPE平台为奥迪与保时捷联合研发的高端纯电平台,覆盖B级至D级市场,注重模块化架构、高效电动驱动、长续航及智能化配置 [3] - 奥迪Q6L e-tron及溜背版Q6L Sportback e-tron搭载107kWh电池组,CLTC续航最高750公里,支持800V高压快充,充电10分钟补能294公里 [3] - 奥迪A6L e-tron瞄准高端行政市场,续航770公里,零百加速4.5秒 [3] 本土化合作与技术应用 - 奥迪与华为、宁德时代等本土头部供应商合作,华为乾崑系统提供驾驶辅助解决方案,宁德时代供应三元锂电池 [2] - PPE平台车型采用华为乾崑技术,通过双激光雷达与视觉融合方案实现无图L2级驾驶辅助能力 [3] - 中国市场对新技术接受度高,奥迪认为中国市场为其提供了巨大增长空间,并决心参与发展进程 [3] 生产制造与产能布局 - 奥迪一汽新能源长春纯电工厂规划年产能15万辆,本地化率达90%,30公里内配套供应商占比50% [4] - 工厂采用100%绿色能源,配备32万平方米光伏设施及废水循环系统,年节约用水10万立方米,实现近零碳排放 [5] - 工厂部署800余台机器人,焊装自动化率超90%,试点应用人形机器人并运用数字孪生技术优化生产流程 [5] - 首批奥迪Q6L e-tron已于2024年12月投产,A6L e-tron将随后跟进 [4] 战略方向与市场定位 - 奥迪一汽新能源承担奥迪在华高端电动车发展重任,支持一汽奥迪"油电共进"战略,同时开发PPE纯电平台与PPC燃油平台 [5][6] - 中国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及充电基础设施发展,为奥迪等新入局者创造条件 [2] - 长春工厂的零排放目标(废弃物100%回收、废水100%循环)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举措符合ESG投资趋势 [5]
联泓新科(003022):EVA景气度改善,多品类平台化布局
长江证券· 2025-04-29 16: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利润较大增长,原因包括持续优化运营使产品产销量增加、主要原材料价格下降致生产成本降低、新产品开始贡献利润 [12] - EVA需求稳步增长,未来成长空间大,光伏胶膜是其下游第一大应用领域,预计未来五年需求复合增长率可达11.2% [12] - UHMWPE需求稳步增长,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进口依存度约55%,纤维已在新型场景应用,有望带动需求持续增长 [12] - 公司产能稳步投产,EVA现有产能超15万吨/年,在建产能20万吨/年;2万吨/年UHMWPE装置已产出5个牌号产品 [12] - 公司未来成长空间广阔,新能源领域EVA和POE项目有规划建设,生物可降解材料领域5万吨/年PPC装置计划2025年建成投产 [12] - 暂不考虑未来股本扩张,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9亿元、4.0亿元、5.2亿元,对应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的PE为65.2倍、47.0倍、36.1倍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39亿元,同比增长3.48%,环比增长18.27%;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增长38.83%,环比增长27.27%;扣非归母净利润0.70亿元,同比增长1140.67%,环比增长102.65% [2][6] 行业需求情况 - 2024年国内新增装机量277.6GW,同比增长28.3%;组件出口量238.8GW,同比增长12.8%;全球新增装机量达599GW,同比增长34.9%,2025年预计可达698GW,同比增长16.5% [12] - 2024年中国EVA产量为238.4万吨,表观消费量为304.7万吨,进口依存度为30.1%,光伏胶膜占下游应用领域的53.4%,未来五年预计需求复合增长率可达11.2%,至2029年总需求量可达535万吨 [12] - 2024年中国UHMWPE需求量为30.5万吨,占全球消费市场一半以上,进口依存度约55%,2023 - 2028年中国UHMWPE纤维需求量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0.4% [12] 公司产能情况 - EVA产品现有产能超过15万吨/年,在建产能20万吨/年,计划于2025年投产 [12] - 2万吨/年UHMWPE装置采用合作开发的新型连续法工艺技术,已产出高端隔膜料、纤维料等5个牌号产品 [12] 公司未来规划 - 新能源领域:20万吨/年EVA产能预计2025年开始陆续投产;规划建设30万吨/年POE项目,一期10万吨/年、二期20万吨/年,“热塑性聚乙烯弹性体POE项目”已开工建设 [12] - 生物可降解材料领域:在建的5万吨/年PPC装置计划于2025年建成投产 [12]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9亿元、4.0亿元、5.2亿元,对应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的PE为65.2倍、47.0倍、36.1倍 [12]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包含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指标,如2027E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等数据,以及各指标占比、现金流净额等情况 [15]
不敢吹牛的上海车展:雷军缺席,网红翻车,老外取经
吴晓波频道· 2025-04-25 02:04
行业格局变化 - 2025上海车展是经历700多天"价格战"短暂停火后的第一场车展 [3] - 头部企业地盘扩大,吉利集团、华为展台规模明显增大,奇瑞集团亮相53辆车 [4] - 品牌多样化消失,新面孔多为大车企子品牌,合创、哪吒、高合、极越等新势力及雪佛兰、现代、起亚、捷豹路虎等国外车企缺席 [4] 国际化程度提升 - 本届车展规模高于上届 [8] - 17号线开通使进馆更方便,外国人大量涌入反映国际化程度提高 [9] - 比亚迪展台成为全球人种聚集地,吸引巴基斯坦网红和中东青年 [12] - 奥迪、宝马高管参观小鹏和蔚来展位,大众、保时捷、法拉利和宾利高管围观比亚迪仰望U8 [15] 技术趋势 - 闪充大战:极氪009光辉是全球充电最快MPV,发布1.2MV全液态充电桩,5分钟补能300km;比亚迪超级e平台搭配闪充技术5分钟补能400km [28] - 底盘革命:宝马"驾控超级大脑"实现动力及底盘控制二域合一 [28] - 大模型上车:DeepSeek成为技术关键词,宝马、吉利、东风等十几家车企宣布深化AI大模型应用 [28] - 车企大模型布局分三类:比亚迪、吉利、广汽采用"自研+DeepSeek融合";小鹏、鸿蒙智行全栈自研;奇瑞雄狮智云开发方言语音包 [31] 新技术与老技术 - "甲醇+电驱"新技术首次亮相并商用,吉利远程新能源甲醇车充一次续航1500公里,价格仅为汽油1/3 [33] - 内燃机技术仍有创新:大众第五代EA888、长城4.0T V8发动机、一汽奥迪PPC豪华燃油平台等 [35] 营销与安全 - 车企转向安全营销,鸿蒙智行余承东强调"安全是最大的豪华",赛里斯发布会名为"智能安全发布会" [38] - 国家加强对"智驾"监管,禁止夸大和虚假宣传,"接近L3"等误导性词汇基本销声匿迹 [37] - 华为乾崑宣布ADS 4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但强调"L3是有条件的自动驾驶" [37] 行业趋势 - 行业进入技术存量竞争时代,从800V普及到1000V快充,纯视觉智驾受关注,通过降低能耗提升续航 [41] - 高度同质化可能使上海车展失去特色,如同慕尼黑或巴黎车展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