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U

搜索文档
中金 | AI进化论(15):服务器电源,下一个千亿级市场
中金点睛· 2025-08-28 08:10
文章核心观点 - AI服务器电源市场预计在2025E-2027E快速扩张,模组和芯片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分别达110%和67%,核心增长环节包括PSU、PDU、BBU及DC-DC等器件 [2][3][4] - 技术演进方向包括GaN/SiC渗透、800V HVDC+SST架构落地及智能电源管理普及,龙头厂商有望提升市占率 [2][4][9] - 产业链增量集中在PSU/DC-DC价值量提升、HVDC架构升级、PDU智能化扩容、BBU标配化及被动元件需求扩张 [3][10][44] AI服务器电源环节与芯片 - 电源系统分为供电体系(UPS/PDU)、AC-DC转换(PSU/PMC/BBU)和DC-DC转换(PDB/VRM),核心驱动力为高功率密度与智能化 [5][13] - UPS环节芯片包括PFC控制器、逆变控制芯片及BMS芯片,保障供电连续性与电能质量 [15][22] - AC-DC环节加速向GaN/SiC第三代半导体迁移,GaN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4.2亿美元增至2030年16.2亿美元(CAGR+25.1%) [23][24] - DC-DC环节核心芯片为DrMOS、多相控制器和PMIC,用量随GPU功率提升而增加 [25] 市场规模与价值量 - 芯片口径市场规模2025E/2026E/2027E分别为55/96/154亿美元(CAGR+67%),模组口径分别为74/150/325亿美元(CAGR+110%) [4][6][39] - 英伟达服务器电源芯片市场2025E/2026E/2027E分别为42/71/116亿美元(CAGR+66%),ASIC服务器分别为13/25/38亿美元(CAGR+71%) [34][36][39] - NVL72 GB300整机电源价值量7.09万美元(单位价值0.54美元/W),其中PSU约9,647美元、BBU约7,200美元、PDB约4,500美元、VRM约5,783美元 [8][28][29] - 模组口径下HVDC电源模组(VR200 NVL 144)价值量约9万美元,AC-DC模组约3.3万美元,DC-DC模组约4.6万美元 [4][40] 技术演进方向 - 供电架构短期由"巴拿马电源"过渡,长期800V HVDC+SST架构有望取代UPS,提升能效与空间利用率 [9][16][42] - 核心功率器件中GaN/SiC在PSU与DC-DC环节加速渗透,成为高功率密度关键驱动力 [4][23][42] - 电源管理智能化通过机架级储能和动态调度实现削峰填谷,推动系统向高效低波动演进 [9][42] 产业链核心增量环节 - PSU/DC-DC环节受益GaN/SiC渗透,单机价值量达9,647美元(PSU)和1.03万美元(DC-DC芯片口径),相关厂商包括台达、光宝及英飞凌等 [4][44] - HVDC+SST架构预计2027年放量,单机价值量约9万美元,全球SST市场规模2023年1.2亿美元至2032年3.0亿美元(CAGR+10.4%) [4][45] - PDU因高功率密度与智能化需求扩容,单机价值量4.37万美元,全球智能PDU市场规模2025年35.2亿美元至2030年55.3亿美元(CAGR+9.4%) [8][18][46] - BBU逐步从选配转为标配,单机价值量7,200美元,全球市场规模2025年4.3亿美元至2031年5.86亿美元(CAGR+5.4%) [20][47] - 电容/电感等被动元件需求随功率密度提升扩张,相关厂商包括村田、KEMET及江海股份等 [47]
阳光电源 - 2025 年二季度符合预期;美国储能需求因项目赶工强劲,但长期存不确定性;AI 数据中心电源业务尚处早期;中性评级
2025-08-27 09:12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清洁能源与科技 特别是太阳能逆变器和储能系统(ESS)行业[1][3] * 公司:Sungrow Power Supply Co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300274 SZ) 全球领先的太阳能逆变器和ESS提供商[1][20] 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业绩 * 公司2Q25业绩符合预期 营收24497百万人民币(+33% 同比) 毛利润8269百万人民币(+52% 同比) EBIT 4603百万人民币(+30% 同比) 净利润3908百万人民币(+37% 同比)[1] * 上半年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净利润率为34%/19%/16% 同比分别+4/-1/0个百分点[1] * 上半年储能系统(ESS)销售额达17803百万人民币(+128% 同比)[1][16] * 上半年逆变器(主要为太阳能逆变器)销售额达15327百万人民币(+17% 同比) 毛利率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至35 7%[18] 业务运营与展望 * ESS需求强劲 受全球市场(如欧洲 澳大利亚 南美和中东)的稳固需求以及美国在5月关税休战和OBBBA生效前的潜在抢购需求推动[1][16] * 上半年ESS总出货量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达28 0GWh 这表明平均售价(ASP)同比下降超过20%[16] * 尽管近期仍看到美国新订单 且发货可能横跨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 但受OBBBA影响 2026年美国新订单存在不确定性[1][17] * 公司维持2025年对美国市场7-8GWh的ESS出货目标(高盛预期为12GWh)[17] * 预计公司2025/2026年美国ESS出货量将增长40%/20% 随后在2027年出现大幅下降[1][17] * 鉴于太阳能需求面临逆风 预计逆变器业务增长将放缓 2025年下半年部门销售额同比预计下降9% 2026年增长为0%[1][18] * 管理层将其对全球ESS安装量年增长率的长期预期下调至20%-30%(此前在2024年11月预期未来几年为50%以上)[17] 新业务发展 * AI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电源业务是业绩发布会的焦点 公司正在开发一系列产品 包括800V HVDC系统 SST PSU和BBU 目标在明年推出部分产品样品[1][17][18] * 该业务仍处于早期阶段 所有当前职位招聘均为研发相关 预计在未来1-2年内不会产生有意义的财务贡献[17][18] * 公司于2025年5月成立子公司(阳光源智) 注册资本2亿人民币 专门从事此项业务[17] 预测与估值调整 * 将2025-2030年EBITDA预测平均上调9% 以反映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美国订单和发货激增导致更高的美国ESS销售额(从发货到收入确认通常需要0 5-1年)[1][19] * 基于9倍2027年EV/EBITDA 以10 1%的股本成本折回至2025年 将12个月目标价上调14%至79 70人民币[1][19][23] * 维持中性(Neutral)评级 认为在当前股价下风险回报相对平衡[1][20][22] 其他重要内容 风险因素 * 关键上行风险:1)更快扩张至更多全球市场;2)生产基地向中国以外转移的速度快于预期[19][23] * 关键下行风险:1)竞争和利润率风险;2)太阳能EPC应收账款/减值风险[19][23] * 全球贸易政策以及公司缓解关税影响和OBBBA限制的策略和执行是关键摇摆因素[20][22] 财务数据 * 市值2127亿人民币/297亿美元 企业价值2002亿人民币/280亿美元[3] * 2025年预期营收97355 6百万人民币(+25 0%) 2026年预期营收107025 0百万人民币(+9 9%)[3] * 2025年预期EPS为7 06人民币 2026年预期EPS为7 70人民币[3]
科威尔(688551):1H25业绩符合预期 AI服务器电源测试设备空间广阔
新浪财经· 2025-08-26 08:33
财务业绩 - 1H25收入2.24亿元同比下降11.62% 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下降25.90% [1] - 2Q25收入1.17亿元同比下降17.83%环比上升9.67% 归母净利润0.11亿元同比下降54.91%环比下降47.96% [1] - 2Q25毛利率44.4%环比增长6.8个百分点 净利润率9.0%环比下降10.0个百分点 [3] 业务板块表现 - 测试电源业务1H25营收1.9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因销量增长但产品价格下滑 [2] - 半导体业务1H25收入0.15亿元同比增长90% 处于复苏状态 [2] - 氢能业务1H25收入0.08亿元同比下滑82% 因行业新增订单有限 [2] 新产品布局 - 推出AI服务器电源测试设备 涵盖PSU/HVDC-PSU/Power Shelf等产品线 [2] - AI电源测试设备领域2025年市场空间预计超20亿元 [2] - 公司有望通过性价比优势实现国产替代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026年净利润预测1.09亿元/1.70亿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31.6倍2025市盈率和20.3倍2026市盈率 [4] - 目标价上调67%至50元 对应38.5倍2025市盈率和24.7倍2026市盈率 [4]
AIDC电源&液冷观点更新
2025-08-05 11:19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数据中心电源与液冷技术行业 - 公司:涉及国内电源企业(如和望、欧陆通、迈米、中恒)、海外科技巨头(Meta、英伟达、微软、谷歌)及液冷技术相关公司(英维克、思泉新材等)[1][2][5][18] --- 核心观点与论据 **电源技术升级与市场机会** 1. **功率需求升级**:数据中心电源功率从3千瓦→5.5千瓦→12千瓦甚至更高,技术门槛提升淘汰部分老供应商,为国内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创造机会[1][2] 2. **HVDC架构加速落地** - Meta计划2026年Prometheus项目采用±400伏HVDC方案(比预期提前1年)[1][3] - 英伟达2027年Ruben Ultra配套800伏HVDC架构,海外推进速度超预期[1][3] - 国内企业需提前布局(研发周期12-14个月,总周期1.5-2年)[4] 3. **HVAC趋势明确**:英伟达Robin Ultra单机柜功率达600千瓦以上,HVAC可降低铜牌成本及电流损耗[6] **固态变压器(SST)优势** - 直接转换10千伏电网→800伏直流供电,减少50%电缆用量,效率比边柜电源高0.5个百分点,北美高电价地区更倾向采用[8] **液冷技术趋势** 1. **渗透率加速**:当前20%→2025年底预计50%,驱动因素包括高算力芯片需求、系统效率提升及节能政策[10][13] 2. **海外巨头动向**:微软所有数据中心将支持液冷系统,GB300机柜2026年液冷比例近100%[12][14] 3. **国内进展**:华为CM384架构液冷占比70%,政策要求新建数据中心PUE≤1.25,推动液冷改造[13][15] **国内外市场差异与机会** - **海外市场**:算力规模大、技术迭代快(如HVDC、SST),国内企业需突破高压大功率技术(如台达ACDC报价5元/瓦 vs 国内HVDC 0.5元/瓦)[5][6] - **国内市场**:政策补贴(如上海6亿元算力券)、分/业同源架构灵活应对需求[15][16] --- 其他重要内容 1. **催化剂事件**: - 2025年10月全球OCP大会公布新技术路线 - Meta 2026年Q1投建数据中心,国内企业供应链切入机会[11] 2. **国产替代逻辑**:液冷服务器需求增长推动国内厂商送样认证(解决台企漏液问题),关注英维克、申菱环境等[14][18] --- 数据与单位引用 - 功率数据:3千瓦→5.5千瓦→12千瓦→600千瓦(单机柜)[1][6] - 价格对比:台达ACDC 5元/瓦 vs 国内HVDC 0.5元/瓦[5] - 液冷渗透率:20%→50%(2025年底)[10] - 政策目标:新建数据中心PUE≤1.25[13]
蔚蓝锂芯20250703
2025-07-03 23:28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蔚蓝锂芯、新能安、亿纬、三星、松下、施耐德、英伟达、惠普、戴尔等 [1][26] - 行业:锂电池行业、服务器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旧动能增长 - 核心观点:2025 年公司在高倍率细分应用场景工具国产化替代方面表现突出,旧动能增速得到支撑 [3] - 论据:国产化替代加剧使公司获更多市场份额,产品系列拓展,低倍率容量型产品出货量显著增加,2025 年出货量较 2024 年翻几倍 [3] 新动能发展 - 核心观点:公司在新动能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重要抓手 [4] - 论据:成为全球第五家 PBO 供应商;第二代 BBO 电芯推广应用;全捷尔产线能力接近多吉尔,良率和功率表现优异,2170 系列 4.0 和 5.0 产品已量产,设计六款用于 BBU 的全捷尔产品;7 月将量产能量密度 350Wh/kg 的半固态电池,具备 3C 放电倍率和 800 次以上循环寿命,定价 20 元以上,应用于多领域并计划与人形机器人客户合作 [4][29][32][33] BBU 市场情况 - 核心观点:下游客户广泛采用 BBU,市场需求增加 [2][6] - 论据:GV300 和鲁冰架构中,PSU 功率上升,BBU 瓦数与 PSU 对应,推动 BBU 和 PSU 功率整体上升;英伟达欧姆龙机架约需 3500 颗 1860 电芯,Rubin 架构或设计边舱方案堆积更多算力及 PSUs 和 BBUs [2][8] 电芯定价与供应链 - 核心观点:电芯定价略有回调,供应链各环节均需重视 [2] - 论据:工具市场售价约为三倍;CSP 掌握最终决策权,电芯厂、pack 厂、电源厂、服务器厂商等共同组成方案建议权 [2][10] 产品布局与市场份额 - 核心观点:公司计划抓住新一代 BBU 转换契机扩大市场份额 [11] - 论据:已推出三到四款 BBU 电芯产品并进行验证,有两款产品覆盖 5.5 千瓦领域,两款覆盖 8.8 千瓦以上领域 [2][11][12][13] 业绩收入预期 - 核心观点:2026 年肯定会产生收入,但规模难预估 [19] - 论据:两个跟随 NVDIA 方向的项目预计 2025 年底进入下一阶段 [19] 技术发展趋势 - 核心观点:材料体系有向磷酸铁锂圆柱发展趋势,三元材料向高镍发展、负极材料向硅发展,可能结合全极耳技术 [27] - 论据:固态和半固态技术未解决高功率问题,暂时不被看好;为提高功率密度和安全性,需进行材料体系调整 [27] 同行企业情况 - 核心观点:新能安和亿纬在验证方面进展不同 [28] - 论据:新能安早期介入验证但圆柱电池市场信任度有问题;亿纬除马来工厂外采取其他措施赢取 CSD 最终认可 [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配置 DBU 时通常考虑 10% - 20%冗余,不同领域冗余方式不同 [20] - 备电时间需求因客户而异且变化影响 Pack 设计,算力和功率提升使 BBU 需求增加但配电容量未必增加 [22][23] - CSP 厂商提出粗略方案,最终结构化方案需多方沟通合作 [24][25] - 英伟达有强制配置 BBU 要求,其他服务器提供商根据项目选择 [26] - 公司未来不进行大规模扩张,通过提升现有生产效率增加产能,生产线效率可从 200PPM 提升至 300 - 350PPM 甚至更高 [39]
AIDC景气上行,装备投资还有哪些催化?
2025-05-12 09:4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AIDC(AI 数据中心)、IDC 设备、柴油发电机组、燃气轮机、压缩机、电信设备、AI 应用、IDC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IDC 电力设备 - **公司**:泰豪公司、潍柴公司、科泰公司、中国动力公司、西门子能源、应流股份、迈米公司、丹佛斯、汉钟精机、科华、胜宏、科士达、明阳、宏发、旺、绵阳电器、欧比特、旺杰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算力建设需求强劲** - 英伟达 H20 芯片预计 7 月推出缓解国内算力供给紧张,阿里云栖大会蔡崇信强调 AI 驱动业务,腾讯、阿里财报预期上修资本开支,显示国内算力建设需求强劲,修复市场悲观情绪[1] - 海外大厂财报资本开支积极,美国 AI 芯片扩散规则可能取消,英伟达将推修改版 H20 芯片,促进卡或芯片供给增长,催化国内市场[2] 2. **IDC 设备领域趋势** - 长期算力需求确定,机柜功率密度提升,柴发供需偏紧格局不变;燃机叶片供应链紧缺,服务器电源平台化建设有提升空间[4] - 国内算力需求增加、卡禁令缓解、大厂资本开支超预期推动算力需求持续加码[1][4] 3. **柴油发电机组板块变化** - 腾讯第三方 IDC 占比或超 50%,CAPEX 和 OPEX 有上修空间;海外外资原厂柴发机组紧缺,后续招标依赖进口发动机与国产 OEM 厂商,五六月份大厂招标加剧紧缺并释放价格弹性[1][5] 4. **相关公司投资机会** - 泰豪公司与互联网大厂对接,拥有 MTU 柴油发动机资源,与玉柴合作全面,覆盖各功率段,关注东南亚市场出口及柴储一体化方案,盈利弹性大[1][7] - 潍柴公司 3 月在大厂批量签单或框架协议,一季度柴油发电机组贡献利润增量,导入大厂节奏加快,国产替代确定性强,未来放量预期可观[1][8] - 科泰公司一季度毛利和净利环比改善,存货创历史新高,后续涨价趋势确定,订单和交付量价将提升[9] - 中国动力公司船用发动机业务盈利持续释放,两兆瓦级别柴油发动机关联产品批量出货,IDC 蓄电池等业务供应移动运营商,估值维持在 20 倍以内[10] 5. **燃气轮机行业变化** - 西门子能源燃气相关业务营收和订单创历史新高,上修 2025 财年交付确收和盈利能力,1 - 3 月燃气轮机订单达 70 亿欧元同比翻倍,在手订单 520 亿欧元同比增长 21%,预计全年收入增速上修至 11% - 13%,利润率上修至 11% - 13%,海外供应链紧缺使相关公司股价创新高[11] - 国内重型燃气轮机制替趋势明确,应流股份 2024 年燃气轮机制订单翻倍增长至 12 亿元以上,2025 年快速放量,航发领域国产替代及出海机会显著,估值约 30 倍,2026 年预计为 20 倍左右[12] 6. **迈米公司业务发展** - PSU 环节功率密度提升,平台化建设推动 AI 相关业务布局,今年 AI 电源相关订单预计达 5 亿元,明年各平台化产品充分放量预期强烈,与英伟达等深度对接业务确定性高[13][14] - 关税对公司业务有正向影响,泰国工厂布局将带来更多订单和业务对接,促进营业额增长[15] 7. **压缩机板块发展** - 海外龙头丹佛斯磁悬浮式压缩机 2024 年在中国数据中心订单增长三倍,今年预计增速约 50%,未来三年需求将翻倍;离心式和螺杆式压缩机也用于数据中心,国内汉钟精机螺杆压缩机订单增长显著并推出新机型,产能紧张且终端需求强劲[16] 8. **电信设备市场配置** - 5 月是配置电信设备市场的良好窗口期,IDC 电信设备建设与 CUBOX 相关,大厂资本开支预期未调整或增长,算力供给紧张,AI 基础设施需求增加,催化因素持续存在[17] 9. **AI 应用层面趋势** - AI 应用持续推进,苹果计划在浏览器引入 AI 引擎,阿里强调业务与 AI 合作协同,未来 AI 应用需求将持续增长,AI agent 发展可能使需求端超预期爆发,腾讯新一轮招标催化产业链公司[18] 10. **IDC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板块** - 推荐国内外两条产业链,国内涉及电源和开关设备如科华、胜宏等,海外包括迈米和旺等电源公司;一季报多家 ARDC 电气设备公司业绩亮眼,IDC 业务利润贡献显著[19][20] 11. **2025 年一季度主要公司业绩变化** - 科华在互联网大厂、运营商和政企领域新增订单可观,在腾讯、字节跳动和阿里巴巴等客户取得进展[21] - 科士达在政企领域表现突出,推进与新客户产品突破[21] - 盛宏电质量业务高增速,北美市场 APF 订单落地,东南亚布局基地,4 月储能新签订单良好[21] 12. **AI 数据中心发展前景** - AI 数据中心需求持续增长,处于底部向上拐点阶段,5 月有持续大型催化事件,长期对主要公司影响积极[22] 13. **IDC 电力设备行业关注环节和公司** - 关注 AI DC、电质量及储能业务等细分环节,科华、欧比特、麦米和旺杰等公司表现突出,业务扩展到海外市场,4 月储能新签订单为后续经营提供支撑[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腾讯在小型国产发动机实验平台进行测试[5] - 迈米公司一季度新能源车业务翻倍增长反映产能紧张,公司加快产能建设以应对需求[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