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波长光电(30142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0 16:3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23亿元,同比增长17.19% [2] - 激光光学领域收入1.37亿元,占总营收61.4% [2] - 红外光学领域收入6,457.39万元,占总营收29% [2] - 消费级光学领域收入1,164.61万元,占总营收5.2% [2] - 半导体及泛半导体领域收入3,477万元,其中纯半导体业务接近1,000万元 [4] - 境外业务收入5,884.57万元,占2024年全年境外收入的46.2% [11] 业务进展 半导体业务 - 微纳光学实验室投入使用,开展光场匀化、整形及在线检测产品研发 [4] - 与浙江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攻关半导体检测关键技术 [4] - PCB激光微加工镜头收入2,000多万元,已达2024年全年水平 [5] 红外业务 - 上半年红外收入达2024年全年的62.4% [6] - 硫系玻璃材料满足民用市场需求,但毛利率同比略降 [6] 消费光学(AR/VR) - AR/VR相关产品收入803万元,已超2024年全年总量(550万) [7] - 完成"百级洁净间"量产线建设,工艺路线已验证 [7] 毛利率与成本 - 毛利率下降原因:资本性开支增加(新设备投入)及境外高毛利业务占比下降 [9] - 存货账面余额2.36亿元,较期初增加约3,000万元 [13] - 计提信用减值224万元,存货跌价准备447万元 [13] - 合并报表资产减值损失-277.51万元,占2024年净利润7.51% [13] 战略布局 - 实施"成就大客户"方针,成立战略客户中心 [6] - 境外业务采取本地化服务策略,增强抗风险能力 [11] - 消费光学业务有望成为第三大业务板块 [8] 风险提示 - 国际贸易环境影响境外业务增速 [11] - 消费级光学产品占比提升可能持续影响整体毛利率 [10][11] - 资产减值属于正常会计处理,在合理范围内 [13]
紫光国微(002049) - 2025年8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0 16:1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47亿元,同比增长6.07% [1] - 扣非净利润6.53亿元,同比增长4.39% [1] - 总资产176.9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17% [1] - 净资产128.7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90%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环比增长97%,同比增长17% [1] - 第二季度扣非净利润环比增长451%,同比增长39%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环比增长420% [2] 业务亮点 特种集成电路 - FPGA及系统级芯片批量交货,用户范围扩大 [3] - 特种存储器国内技术最先进、系列最全 [3] - 交换机芯片批量交货,新一代芯片完成规划 [3] - 模拟产品技术指标国内领先,订单持续增加 [3] - 模拟芯片占比40%-50%,增速18%-20% [8] - Q1营业收入4.10亿元,Q2营业收入10.59亿元,环比增长158% [10] - 逻辑芯片、存储芯片等核心产品占比95% [11] 智能安全芯片 - eSIM产品导入多家头部手机厂商,批量发货 [5] - 汽车安全芯片年出货量数百万颗 [5] - 车载MCU芯片处于样品测试阶段,未大规模量产 [13] - SIM卡芯片市场份额超60%,eSIM芯片技术已量产 [15][17] - eSIM芯片毛利率预计优于SIM卡芯片 [19] 石英晶体频率器件 - 小型化、高频化产品研发成功,竞争力提升 [5] - 车规级产品满足AEC-Q200/100要求 [5] - 超微型石英晶体谐振器生产基地建设顺利 [5] 研发与创新 - 取得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 [2] - FPGA、SOC、DSP等主控芯片配套完整系统解决方案 [2] - 智能安全芯片通过多项国际权威认证 [2] - 石英晶体频率器件实现高端晶片自主化生产 [2] 市值管理 - 2024年度现金分红1.77亿元 [6] - 回购股份3,089,916股,金额1.99亿元 [7][8] - 回复深交所互动易问题181条,业绩说明会回复63个问题 [6] 市场与竞争 - 特种集成电路毛利率下降,但幅度可控 [11][19] - 汽车电子市场竞争激烈,国产替代需求渐进 [13] - eSIM芯片国内市场依赖政策开放 [13][17] - 无锡封装线投产,提升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3][21]
恒逸石化(000703) - 000703恒逸石化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19
2025-08-20 16:14
公司经营概况 - 恒逸石化作为全球领先的"炼油—化工—化纤"全产业链一体化龙头企业,秉持"一滴油,两根丝"的战略定位 [2] - 公司通过文莱炼化项目布局,打通从原油加工到化纤产品的全产业链闭环,构建"涤纶+锦纶"双主业驱动模式 [2] - 形成"文莱炼化基地—国内聚酯产业"的境内外协同联动优势,实现上中下游垂直整合的柱状产业布局 [3]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59.6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7亿元,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240%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1,097.7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46.29亿元 [4] 东南亚成品油市场分析 - 东南亚是全球最大的成品油净进口市场,2025年东盟地区GDP预计维持4.5%增速 [4] - 东南亚石油需求预计将从当前每日500万桶增加到2035年的每日640万桶 [5] - 2020-2023年东南亚和澳洲地区已有超过3,000万吨炼能退出市场 [5] - 2025年该地区总计有80万桶/日的产能将停止运行,预计到2026年成品油供需缺口将扩大至6,800万吨 [5] - 东南亚地区未来十年预计将占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25% [5] 聚酯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同比增长3.1% [5] - 2025年1-6月中国聚酯行业出口总量719.2万吨,纤维纺服产业链出口量增长12% [6] - 2025年上半年涤纶长丝新增产能65万吨,聚酯瓶片新增产能约200万吨 [7] - 公司差异化纤维产量占比已提升至27%,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9] - 公司上半年研发支出4.60亿元,同比增长23.97%,有效授权专利566件 [9] 重点项目进展 - 广西120万吨己内酰胺-聚酰胺项目一期预计将于下半年投产 [8] - 该项目应用多项自主研发专利技术,生产成本有望显著下降 [8] - 项目产成品包含民用纤维、工程塑料及薄膜等多种产品 [8] - 项目将补强上下游产业链条,充分发挥"一滴油,两根丝"的战略优势 [9] 科技创新成果 - 公司上半年提交300件发明专利申请,累计参与制定、修订标准58项 [9] - 重点推广差异化长丝产品,加速布局生物可降解纤维及"逸泰康"等高附加值产品 [9] - 在超仿棉聚酯纤维、透明锦纶材料等领域形成多项核心专利技术 [9]
微光股份(002801) - 2025年8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0 16:14
经营业绩与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第二季度销售收入创新高 [3] - 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7,240.90万元,全年净利润目标为36,000万元 [4] - 实施2024年度权益分派,2025年半年度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 [3] - ECM电机销售占比营业收入19.07%,未来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4] 产品与业务发展 - 主要产品制冷电机及风机、伺服电机实现增长,境内外销售收入均增长 [3] - 制冷电机及风机在储能、数据中心、现代农牧业、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取得实效 [4] - 国内年产670万台(套)电机、风机及自动化装备项目即将完工,泰国子公司已开始生产销售 [3] 新兴业务布局 - 人形机器人业务:已开发3款空心杯电机、4款无框力矩电机,其中无框力矩电机已量产,完成3款MZW关节模组开发 [3] - 海洋科技业务:水下机器人驱动电机送样合格,水下无线充电装置取得重要进展 [3] 战略投资与资金运作 - 参与ST松发(603268)定向增发,认购3,272,429股,总价款119,999,971.43元,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4] - 承诺认购股份6个月内不转让,目前认购资金已支付,股权登记事项办理中 [4] 研发与创新 -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绿色低碳、智能制造、海洋科技等领域 [3] - 持续加大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和海洋科技的研发及产业化投入 [3][4]
三德科技(300515)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820
2025-08-20 11:5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2.49亿元,同比增长33.44% [2] - 净利润6135.32万元,同比增长45.74% [2] - 基本每股收益0.31元,同比增长46.71% [2] - 分析仪器业务营收1.13亿元,同比增长7.05%,毛利率64.34% [2] - 无人化智能装备营收9071.33万元,同比增长117.09%,毛利率46.13% [2] - 运维等衍生服务营收4479.70万元,同比增长15.38% [2] 业务发展 分析仪器业务 - 分析仪器营收增长主要因下游政府类市场采购需求增加、火电/煤化工新建项目增加及钢铁/冶金行业复苏 [3] - 上半年分析仪器订单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 [3] 无人化智能装备 - 无人化智能装备增长驱动因素为下游行业数智化改造升级趋势及订单交付节奏加快 [4] - 预计下半年验收项目多于上半年,增长具有可持续性 [4] - 截至报告期末在手订单逾8亿元,大部分为无人化智能装备订单 [5] - 上半年新签订单创历史新高 [5] - 毛利率提升至46.13%主要因规模效应及去年低毛利项目影响 [6] - 预计毛利率有持续性和改善空间,但难以达到分析仪器水平 [7] 运维服务 - 运维服务已产品化,提供按需运维和承包式运维两种模式 [7] - 不同行业客户接受度有差异,但总体符合预期 [7] 市场拓展 - 分析仪器已在焦炭、生物质、固危废等非煤领域成熟应用 [7] - 无人化智能装备在固危废领域已实现订单 [7] - 其他非煤领域有在研项目 [7] 发展战略 - 目前暂无外延式投资并购计划,将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寻求整合机会 [7]
创世纪(300083) - 300083创世纪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0
2025-08-20 11:2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41亿元,同比增长18.44%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47.38% [2] - 扣非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增长76.81% [2] - 销售净利率9.76%,同比提升1.75个百分点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49%,同比提升1.31个百分点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91亿元,同比增长325.31% [3] 业务亮点 3C业务 - 3C钻铣加工中心收入8.96亿元,同比增长34.07%,占总营收36.7% [3][4] - 前五大3C客户收入占比19.22%,终端覆盖富士康/立讯精密等龙头企业 [10] - 受益于AI换机潮/钛合金中框/折叠屏手机渗透率提升 [3][4] 海外拓展 - 海外收入1.61亿元,同比激增89.45% [3][5] - 海外毛利率35.36%,同比提升10.5个百分点 [3][5] - 越南生产基地投产,加速本土化布局 [3][5] 研发创新 - 研发投入6763.01万元,同比增长49.93% [3] - 推出定制化产品覆盖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AI硬件加工需求 [7][8] 运营改善 - 应收账款13.84亿元,同比下降23.34% [3] - 应收款项周转率提升,资产运营效率改善 [3] - 通过采购管控/技术迭代/预算优化等措施提升毛利率 [6] 战略布局 新兴领域 - 新能源领域布局立加/龙门/卧加等产品线,覆盖三电系统加工 [11] - 人形机器人领域涉及关节部件/谐波减速器等精密加工 [7][8] - 低空经济领域布局飞行器结构件/发动机零部件加工 [7][8] 产业投资 - 成立集团投资部,布局高端数控机床/智能控制系统等赛道 [9] - 通过投资并购突破高端数控系统/精密功能部件技术瓶颈 [9] 未来展望 - 巩固3C钻攻机市场占有率,推进五轴高端化升级 [13] - 拓展东南亚/欧洲/拉美海外市场,建设本土化生产基地 [15] - 推进湖州智能化工厂建设,完善数字化生产流程 [15] - 2025年全年营收及净利润预计保持增长态势 [13]
景嘉微(300474) - 300474景嘉微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19
2025-08-19 22:52
公司业务与战略布局 - 公司核心业务为图形显控领域,同时发展小型专用化雷达和芯片业务 [2] - 已研发JM5400、JM7200、JM9和JM11系列图形处理芯片,应用领域拓展至计算领域 [3]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5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79.40% [4] - 公司进军边端侧AI芯片领域,拟投资2.20亿元人民币控股诚恒微(持股33.59%) [5] 投资与市场前景 - 诚恒微主营业务为边端侧AI芯片设计,采用Fabless模式,涵盖全产业链能力 [6] - 边端侧AI芯片市场因大模型技术下沉需求增长,应用场景包括目标识别、边缘计算等 [7] - 控股诚恒微将构建"高性能GPU+边端侧AI芯片"双轮驱动格局,创造新增长点 [9] 经营与研发动态 - 2025年上半年业绩波动受行业需求放缓、项目验收延迟及研发投入加大影响 [4] - 公司持续推进产品迭代,布局"专用+通用"市场,并提升管理效率应对竞争 [4] - 诚恒微在研产品为高集成低功耗AI芯片,研发按计划推进 [7]
华致酒行(300755) - 300755华致酒行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19
2025-08-19 22:30
行业环境与公司战略 - 酒类市场整体承压,受行业周期波动、宏观政策收紧及消费需求结构性迁移影响 [2] - 春节市场需求未达预期,二季度进入传统淡季,名酒价格波动下行加剧经营压力 [2] - 公司通过优化库存结构、稳健经营、推动转型破局等战略应对挑战 [2] 经营成果 库存与现金流 - 存货从年初32.59亿元降至28.22亿元,降幅13.39% [3] - 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增长293.7%,资产负债率从54.13%降至41.83% [3] 成本控制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0.48%,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4.81% [4] 业务推进 门店运营模式 - 三大业态协同:华致酒行(高端团购+社交场景)、华致名酒库(大众消费)、华致优选(即时零售,最快15分钟送达) [5][7][13] - 华致优选通过美团、京东、抖音等平台布局即时零售,覆盖年轻客群碎片化需求 [14] 供应链与产品 - 重构供应链平台体系,提升效率与服务导向 [5] - 推出轻量化、年轻化精品酒产品矩阵,聚焦100-400元价位段高性价比产品 [6][12] 组织与人才 - 人才结构转型:从销售导向转向客户需求导向,培养复合型人才 [8] - 组织架构升级:采销协同模式强化供应链响应,营销协同整合资源 [9] 市场动态与风险 减值与库存管理 - 因名酒价格下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未来减值可能性降低但需持续观察市场 [10] - 优化库存管理措施提升周转率,存货结构已趋合理 [10] 销售表现 - 名酒销售稳定但利润受成本上升挤压,精品酒100-400元价位段表现亮眼 [12] - 即时零售业务覆盖商务宴请、礼赠等多元化场景,突破传统百元以下消费局限 [14] 门店拓展 - 华致酒行3.0门店融合名酒、餐饮、文娱生态,定位高端一站式体验 [13] - 华致名酒库深耕区域零售,华致优选在江苏、湖南等地招商成效显现 [13][14]
同兴科技(003027) - 003027同兴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19
2025-08-19 21:18
钠电池业务发展 - 钠电池产品率先在两轮车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东南亚摩托车市场已实现小批量出货 [2] - 重点推进两轮车及启停电源两大应用场景,中长期战略向储能领域深度布局 [2] - 已取得欧洲户用储能客户的初步询价,并与多家储能厂商开展产品送样及技术对接 [2] - 钠电池产品完成第三代迭代升级,材料已在第三方实验室完成短刀电芯试制 [3] - 第三代NFPP 50Ah正配合下游合作伙伴进行全面的性能验证测试 [3] - 第4代NFPP成本较前代可降低20%左右,加工性能进一步提升 [3] - 第2代高首充正极材料C-NFPP采用无产气设计,可避免电芯化成过程中的气体产生 [3] 产能与成本管控 - 钠电正极材料生产基地一期工程目标产能为年产6000-8000吨,二期规划扩展至2万吨以上 [4] - 当前市场价格水平普遍维持在约2.5万元/吨 [3] - 积极推进3.5代产品研发,通过自主合成关键原料实现工艺突破 [3] - 实施配方改良与生产工艺升级,促使原材料成本下降及良品率显著提升 [4] 技术研发与合作 - 建立系统的定制化开发体系,提供压实密度约2.0-2.1 g/cm³的标准解决方案 [3] - 针对高压实场景,可定制开发密度达2.2 g/cm³以上的专用材料 [3] - 与第三方联合开发短刀电芯,合作方主导试制新型短刀电芯 [4] - 当前试制产品主要面向低速电动车领域,同步验证户储场景适配性 [4] 毛利率与订单情况 - 烟气治理工程与催化剂业务毛利率分别提升至27.79%与27.03% [4] - 高毛利重点项目集中交付带来的收入结构优化 [4] - 截至7月末,公司在手订单约4.43亿元 [4] CCUS业务进展 - 国内已与中冶焦耐建立战略合作并推进多个在途项目 [5] - 欧洲及中东区域项目储备丰富,正深化工程总承包及吸收剂销售的双轨合作 [5] - 与惠生工程组成联合体,参与欧洲某垃圾发电厂35万吨级CCUS项目的预前端设计投标 [5] - 惠生工程国际业务占比超60%,拥有成熟的渠道网络与项目资源 [6] - 公司聚焦碳捕集核心技术研发与产品体系 [6] 传统业务协同 - 在钢铁、焦化及造纸等碳排放密集型行业积淀了优质客户网络 [6] - 技术优势集中于吸收剂性能突破,在抗氧化稳定性及能耗控制方面形成技术壁垒 [6] - 船舶碳捕集吸收剂在复杂高含氧条件下,稳定运行8-9个月,捕集性能未见下降 [6]
骏鼎达(301538) - 骏鼎达: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8月19日)
2025-08-19 20:28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79亿元,同比增长31.67% [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约0.95亿元,同比增长17.70% [2]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2.49亿元,净利润4750万元,环比略增 [2] - 功能性保护套管收入3.56亿元,同比增长22.97%,占总收入74.32% [2] - 其他产品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65.65% [2] 收入结构 按区域 - 境内收入3.95亿元,同比增长38.38%,占总收入82.46% [2] - 境外收入8395万元,同比增长7.23%,占总收入17.54% [2] - 美国区域收入3000万元,占总收入6.23%,同比增长57.89% [3] 按行业 - 汽车行业收入3.24亿元,同比增长43.32%,占总收入67.79% [2] - 新能源汽车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54.70% [2] - 工程机械占比约10%,通讯电子占比约12%,轨道交通占比约3% [3] - 医疗行业收入200多万元,占比不足1% [4] 业务发展 产品应用 - 主要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通讯电子和轨道交通领域 [3] - 新兴领域包括航空航天、风电、光伏、储能、医疗等 [4] - 人形机器人领域处于样品测试阶段,尚无订单 [4] 子公司情况 - 墨西哥子公司已运营,租赁6000平米厂房,产能爬坡中 [5] - 摩洛哥子公司完成ODI备案,预计总投资不超过1亿元 [5] - 上海子公司投资不超过100万元,提供销售技术支持 [5] - 山东子公司投资不超过600万美元,租赁4000余平米厂房 [5] - 苏州子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7800万元,计划2026年申请高新认定 [6] 市场竞争 - 行业竞争分散,分三大梯队:跨国公司、国内领先企业和小规模企业 [3] - 跨国公司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是国内主要竞争对手 [3] - 国内大部分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等方面与公司存在差距 [3] - 产品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外资厂商,如自卷式套管防撞性能达65J(外资50J) [6] 运营策略 - 定价策略根据技术要求、采购规模和市场竞争情况确定 [4] - 开发多种配方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具有"型号多、小批量、多批次"特点 [4] - 通过主动拜访、互联网检索、客户介绍等方式开发新客户 [5] - 收入增长主要来自存量客户,新增客户如Stellantis占比低 [5] 其他信息 - 主要工艺包括编织、纺织、挤出、复合,具备注塑能力 [6] - 2025年上半年计提存货跌价损失693.63万元 [6] - 不生产PEEK材料,主要原材料为聚酯、尼龙等树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