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泥玻璃反内卷:过去与未来
2025-07-02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 水泥行业、光伏玻璃行业、浮法玻璃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水泥行业 - **核心观点**:限制超产政策可改善供需格局和盈利能力,行业底部特征明显,建议关注低位抄底机会 [1][3][9] - **论据**: - 中国水泥行业熟料实际产量约 11 亿吨,设计产能约 18 亿吨,实际过剩设计产能约 22 亿吨,严格执行政策可使产能利用率从 50%提升至 70%,减少错峰减产时间,提高每日生产效率 [3] - 2025 年一季度财政前置和专项债发行使量价企稳,二季度需求减弱,预计 7 月价格修复,8 月中下旬涨价 [1][8] - 城投和地产风险释放后,需求快速下滑期已过,龙头企业分红和供给侧改革预示底部特征 [1][9] 光伏玻璃行业 - **核心观点**:市场受组件装机下滑影响价格回调,减产难达 30%,价格弹性依赖组件需求改善 [1][10][12] - **论据**: - 5 月抢装结束后组件装机下滑,2.0 规格光伏玻璃价格回调至十块五左右,头部企业逼近亏损线,大部分企业处于现金成本线以下,企业自发减产 [10] - 2024 年下半年产能从 10 万吨减到约 8 万吨,已停掉大部分小窑炉,2025 年剩余可停小窑炉容量仅 1 万出头,占比约百分之十几 [11] - 2024 年底至 2025 年 1 月价格反弹由自发性减产驱动,2025 年三四月份快速上涨受益于组件抢装 [1][12] 浮法玻璃行业 - **核心观点**:供需基本面稳定,短期内无强力政策催化,需长期亏损实现市场化出清 [3][13] - **论据**: - 开年至今日熔量基本保持在 15.5 万至 15.8 万之间,无明显去库或去产能情况 [13] - 期货 9 月合约贴水现货价格,虽有供给侧传闻但无明显迹象表明会大规模关停,行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不受政府强力政策影响 [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 7 月 1 日左右水泥协会重新发布限制超产政策,公开传达会议精神,去年 12 月政策为内部文件,今年是试点年,企业需统计实际产能并补齐指标,预计 2026 年解决问题 [2] - 限制超产政策执行可能需环保部门协同,可能在川渝地区进行省级试点 [1][6] - 水泥行业目前减产通过企业协商,缺乏对日产量精确管控,限制超产政策旨在提高错峰效果 [1][8] - 国内光伏玻璃价格跌至极端亏损状态,拥有海外基地的头部企业盈利表现相对较好,国内通过减产匹配组件装机量下滑缓解库存压力 [3][14]
“反内卷”重申,如何展望水泥供改2
2025-07-02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 水泥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政策影响**:国家反内卷政策重要性体现在维护国际声誉和金融安全,中央提出遏制措施确保各领域正轨发展,中国水泥协会发文推动行业反内卷和稳增长,人民日报文章引发行业关注,东北三省践行反内卷政策[1][2] - **错峰生产**:短期可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使多方受益;长期企业集团需制定3 - 5年计划,关停低效产能,区域整合和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政府主导统一报备执行比企业协商更有效[1][4] - **价格与盈利**:东北三省价格分别达到300元、350元、350 - 400元左右可盈利;2024年东北市场价格涨约100元,增盈约70亿;2025年需求下滑,8月重点项目释放后价格或恢复,但整体效益或不及去年[1][7] - **去产能方式**:加强质量管控限制粉末站,大企业引领同比例关停,政策奖励资金鼓励淘汰,兼并重组优化结构;中长期主动关停部分劣质产能,建立政策补偿机制[3][10][11] - **行业挑战**:行业集中度低,企业数量多管理难;民营企业支持反内卷,大集团顶层设计有分歧;需合理设计奖惩机制平衡销售激励与利润[1][5][6] - **行业发展**:需顶层设计,结合长期规划和短期现产保价;兼并重组优化结构,主动关停劣质企业;加强行政约束力,政府落实政策,各方协同合作[13][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企业盈利情况**:黑龙江优势企业5月底盈利,吉林预计6月底盈利,辽宁预计7月末至8月中旬旺季盈利[16] - **沟通协调机制**:各部委、协会与企业大量交流沟通,国家审计委员会与部委沟通频繁,地方阶段性汇报,主要与工信部沟通,需调整政府导向[17][18] - **老旧产线情况**:某省部分新产线投产或致老旧产线关停,预计五年内主动关停2 - 3条,小规模县级产线和部分国企高成本产线可能退出[19] - **碳交易影响**:取决于配额分配,目前分配未确定,科学分配对行业有促进作用[20] - **超低排放改造**:改造进行中但存在问题,过度严格要求不合理,应按标准生产和处罚[21][22] - **企业交流成果**:企业间及跨区域交流频繁,带来有益成果,可扩大朋友圈,实现现产保价和去产能[23]
Jefferies:工业人工智能 + 专家日_核聚变
2025-07-02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 核能聚变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 - 核能聚变作为功率强度最高的能源正在兴起,但目前仍处于技术发展早期,商业化在有序推进,但存在一些障碍需要克服 [1][2][3][5] - 全球各国积极推动核聚变研究和项目建设,部分项目值得关注 [4] - **论据** - **核能聚变优势**:在所有发电技术中,核能聚变功率强度最高;三代和四代核反应堆比前代更安全,且核聚变因发生条件严格而本质安全;近期研发突破可能加速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核聚变研发 [2] - **技术发展阶段**:目前仍在测试最简单的氘 - 氚(D - T)聚变;氘 - 氦3(D - He3)和氢 - 硼(p - B11)聚变可能是下一代技术,因其不产生高能中子且能量转换率更高;当前核聚变的瓶颈主要在于控制反应的技术、承受高温的材料以及 MeV 粒子的辐射损伤 [3] - **商业化进展**:融资额逐年增加,新技术不断发展,但面临原材料昂贵、高温点火技术障碍以及 D - T 聚变产生的高能中子可能损坏反应堆材料等挑战 [5] - **关键项目**:中国合肥的 BEST 项目目标是实现 Q > 1(净能量增益),预计2028年投产;美国的 SPARC 项目应用高温超导材料缩小设备尺寸,预计2026年投产,若成功,高温超导相关股票有望受益;从长期来看,核电站建设加速也将使铀相关股票受益 [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评级说明**:Jefferies 对证券评级分为 Buy(预期12个月内总回报15%或以上,平均股价持续低于10美元的公司为20%或以上)、Hold(预期12个月内总回报 + 15%至 - 10%,平均股价持续低于10美元的公司为 ± 20%)、Underperform(预期12个月内总回报 - 10%或以下,平均股价持续低于10美元的公司为 - 20%或以下),还有 NR(投资评级和目标价暂时暂停)、CS(覆盖暂停)、NC(未覆盖)、Restricted(禁止某些类型通信)、Monitor(监测中)等情况 [12][13][14][15] - **估值方法**:Jefferies 分配评级的方法可能包括市值、成熟度、增长/价值、波动性和未来12个月的预期总回报;目标价基于多种方法,如市场风险分析、增长率、收入流、贴现现金流(DCF)等 [16] - **风险提示**:报告不提供针对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建议,金融工具可能不适合所有投资者;过去的表现不能作为未来结果的指示或保证;金融工具价格、价值和收入可能受经济、金融和政治因素影响;汇率波动可能对以非投资者本国货币计价的金融工具产生不利影响 [18] - **公司业务及合规信息**:Jefferies 与研究报告覆盖的公司有业务往来,可能存在利益冲突;报告由 Jefferies 不同地区的公司制作和分发,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适用规定和限制 [20][29][30][31]
再call铜:库存供应双底的历史时刻
2025-07-02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 铜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铜价走势判断** - 铜价上涨行情接近尾声,预计价格高点在10,500 - 11,000美元之间,7、8月因上游补库存、冶炼减产及潜在逼仓现象,上涨弹性大,若逼仓有望突破2024年5月11,000美元高点,当前市场条件优于5月[1][2] - 美国补库继续推动7、8月铜价上涨,虽库存高位但价差驱动补库,预计表现优于去年5月,232关税延期至9或10月提供补库机会[1][3][4] - 第二轮补库从中国和欧洲开始,下一轮铜价上行取决于中欧补库时机,或由需求预期转好或财政刺激驱动,预计2026年或232关税落地后开始,商品价格可能回到11,000 - 12,000美元区间[1][5] - **市场供需情况** - 全球铜市场将经历超级周期,上游去库100万吨后,中游及上海保税区约40万吨补库空间,下游约20万吨,总计160 - 170万吨补库需求,占整体消费基数约6%[3][6] - 供应增速低于需求增长,正常每年需求增长率约2%,供应增速不到1%,叠加资本开支不足,将形成3 - 5年大规模库存周期并导致长期共振效应[3][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目前欧洲LME库存量不到9万吨,而表观需求接近270万吨,整体库存水平极低,中国甚至可能出现逼仓现象[5] - 投资者可关注传统标的如紫金矿业、西部矿业、深天马有色等公司,港股弹性标如五矿、中黄金国际、有色矿业等[7]
由互联网1994-2024历史回溯,展望AI的趋势
2025-07-02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AI 行业、影视行业 - **公司**:百度、万达电影、博纳影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AI 发展趋势** - 2025 年是相对平淡的过渡期,行业重心转向技术积累和应用深化,如百度在图声视频领域的表现印证此趋势[1][2] - AI 发展分上下半场,2023 - 2031 年为上半场,进行生成式 AI 和巨神智能基础设施建设;2031 - 2038 年为下半场,需新的技术形态和路径迁移,与互联网 30 年发展历程相似[1][3][4] - 目前处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类似 PC 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探索需时日,爆发性增长预计在 2031 年后[1][5][6] - **AI 领域变化** - 2025 年最大变化是应用层面跟进,2023 年硬件投资先行,2025 年软件应用显著增长,预计 2027 年应用加速落地[1][9] - 未来几年,2026 年自动驾驶及相关硬件成关键领域,2027 - 2028 年生成式 AI 和巨神 AI 协同推动应用落地并探索新业务和变现模式,2030 年前后红利见顶,2032 年后新技术路径催化生态发展[1][10] - **AI 落地情况** - AI 将在 PC、智能手机、XR 眼镜、大模型、agent、机器人等六个空间同步落地,形成虚拟现实融合的新生态系统,关键节点有 2023 年的 Big Bang 和 2025 - 2026 年人形机器人进入消费端市场[3][11] - **AI 行情与选股策略** - 2023 - 2025 年纯粹依赖概念炒作的 AI 行情可能告一段落,需关注实际业绩表现[12] - 下半年选股侧重能出业绩的大公司,如影视行业的万达电影和博纳影业,可能用 AI 降成本并创造爆款内容[3][14] - **AI 与互联网不同点** - 用户需求动态刷新,需思考新技术解决的问题 - 链接人与人交互形成生态圈,但目前需求萎缩,流行反向识别工具 - 建设性难见,但摧毁性明显,搅动行业竞争格局 - 各行业需观察其在摧毁重建过程中的真实作用,如影视行业用 AR 短剧降成本并寻求爆款[1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互联网发展关键节点:1994 - 2004 年是基础设施建设及门户网站兴起时期;2004 - 2008 年是传媒互联网过渡时期;2008 - 2012 年是 PC 向移动转型时期;2012 - 2023 年是移动互联网红利飞升时期[7] - AI 发展需关注类似关键节点,如生成式 AI 和巨神 AI 成熟,以及智能动力学等新技术形态出现带来的变革[8]
中期策略:内生外延,红利成长
2025-07-02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建筑行业(含装修装饰、基建、水利建设、房地产等细分行业)、煤化工行业、核电行业、低空经济、算力基建、洁净室工程、焊接机器人应用等 - **公司**:金螳螂、亚厦、江河集团、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国化学、中国中冶、中工国际、北方国际、中材国际、中钢国际、中国建筑、中国能建、上海建科、隧道股份、四川路桥、地铁设计、西藏天路、华新水泥、祁连山水泥、海螺水泥、高争民爆、易普力、广东宏大、中国核电、中交设计、华设集团、中国建筑城地香江、百成股份、胜会集成、亚翔集成、太极实业、鸿路钢构、富煌钢构、精工钢构、杭萧钢构、东南网架、广东建工、安徽建工、广田集团、海诚、上海港湾、设计总院、苏交科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建筑行业整体业绩 - 2024 - 2025 年一季度建筑板块业绩承压,2024 年 164 家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减 4.1%,归母净利润同比减 15.73%,扣非净利润同比减 16.56%;2025 年一季度 164 家公司收入同比减 6.27%,归母净利润同比减 8.53%,扣非净利润同比减 9.3% [2] - 部分细分行业表现好,2025 年一季度专业工程、国际工程和化学工程扣非净利润同比增超 20% [2] 细分行业表现 - 装修装饰板块:2025 年一季度表现较好,龙头企业如金螳螂、亚厦和江河集团业绩触底回升 [3] - 基建板块:以央国企为主降幅相对小,建筑央企海外业务毛利提升、出海积极性提高,一带一路峰会催化海外订单增长,建筑行业估值低、安全边际高 [3] 建筑企业资金挑战 - 建筑企业施工需垫资,地方政府回款压力大,还要支付农民工工资和偿还中小企业欠款,经营性现金流承压,截至目前建筑板块跌幅约 6.76 个百分点,装修装饰跌幅 2.38%,基建整体跌幅 8.2% [5] 城市更新行动 - 2025 年中央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到 2030 年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功能,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及地方专项债可用于老旧小区改造,行动扩围至 35 个城市,PSL 重启将拓展资金来源 [6] 房地产市场 - 2025 年 1 - 5 月全国房地产投资同比降 10.7%,房屋新开工降 22.8%,销售降 2.9%,销售降幅收窄,个人按揭贷款累计同比降 8.5%,百强房企拿地金额同比增 28.8%,政策稳楼市及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或促进市场回稳 [1][7][8] 水利建设 - 水利建设投资增速快,2024 年投资达 1.3529 万亿元,同比增 12.8%,2025 年 1 - 5 月同比增长 30.7%;抽水蓄能景气度上行,2024 年装机容量 5094 万千瓦,同比增 15.21%,到 2035 年有望达 4 亿 - 5 亿千瓦;三峡水运新航道静态投资约 766 亿元 [1][9][41] 一带一路影响 - 全球产业转移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建需求,这些国家城镇化率和人均铁路里程提升空间大,中国在沿线建设项目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建筑央企海外业务毛利提升、出海积极性提高,一带一路峰会催化海外订单增长 [3] 政策对建筑行业影响 - 国资委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考核,鼓励分红与并购重组;2025 年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超 600 单,是去年同期 1.4 倍,证监会修改重组管理办法,建筑行业在央国企并购重组案例中占比 5% [3][16][18] 西部地区重大工程 - 十四五规划重视区域建设与重大工程,西部大开发等战略实施为建筑行业注入动能;川藏铁路和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促进交通基建发展、带动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预计投资超 1 万亿元,装机规模可达 6000 万千瓦 [19][22][23] 其他行业发展 - 新疆煤化工行业:得益于丰富煤炭资源和低廉开采成本,新疆提出建设相关基地,推荐中国化学、东华科技和 3D 化学 [28][45] - 核电行业:中国核电发电量占比不到 5%,到 2035 年有望达 10%,2025 年前四月核准 5 个项目,推荐中国核电 [29][45] - 低空经济:发展前景广阔,通用航空机场建设投资额大,为设计企业带来增量空间,推荐相关设计企业 [30][46] - 算力基建:“东数西算”政策加码,智创中心市场规模扩大,建筑企业参与布局 [31] - 洁净室工程:需求来自半导体、生物医药和食品安全产业,行业集中度提升,推荐头部企业 [32][45] - 焊接机器人:在工业和建筑行业广泛应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33][3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建筑行业集中度近年来持续提升,八大建筑央企新签订单市占率从 2013 年的 24.38%提升到 2024 年的 47.43% [36] - 2025 年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对建筑板块持仓为 0.42%,低于标配 1.33 个百分点,在新考核机制下有望增加持仓比例 [38] - 当前建筑企业估值处于历史中位,动态市盈率 10.65 倍,市净率 0.73 倍,股息率 2.87%,安全边际高,国资委市值管理考核有望加速价值发现 [40] - 基建投资是稳经济重要支撑,推荐相关上市公司如中国电建、中国交建等 [41] - 区域建设关注西部重大水利工程投资机会,推荐相关企业;城市更新政策推进,推荐相关公司;出海和低空经济有发展机会,推荐相关先锋企业 [42][44][46]
⾼盛宏观:你需要了解的五件事
2025-07-02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外汇、债券、贸易 公司:高盛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亚洲外汇波动率策略 - 推荐多项策略,包括卖出USDCNH风险逆转、买入USDKRW看跌期权EKO等 [1][2] - 具体交易细节:如卖出6个月USDCNH 25天风险逆转价格为0.25%,买入3个月USD/KRW 1350 EKO 1300价格为33个基点美元等 [3][4] 日本国债 - 3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高于德国国债,近期日本国债收益率急剧上升,源于20年期债券拍卖疲软,长期债券收益率达历史高位 [7][8] - 市场对久期供应需求不足,日本财政状况担忧加剧,央行减少购债使市场承压 [7][8] - 西原先生认为主要投资者需求限于资产再平衡购买,外国投资者需求弱,40年期拍卖附近长端市场仍沉重,期限溢价将继续上升,长端反弹时卖出是好机会 [9][11] 中国贸易 - 对中国贸易的乐观情绪可能已达顶峰,七国集团讨论对中国低价值商品征关税、欧盟考虑对中国小包裹收费,中国反击美国限制华为芯片措施 [15][16][18] - 实际谈判在许多领域仍艰难,预计短期内美元兑离岸人民币在7.1 - 7.3区间波动,CFETS在疲软美元环境下进一步贬值至93 - 94区间 [19][23] 台湾主权财富基金 - 主要目标是海外投资,与阿拉斯加天然气项目相关,投资可能上限为440亿美元的50% [27] - 潜在资金来源有政府向央行发行私募债券、财政盈余、财政部门与央行外汇储备或其他政府资金合作等 [27][28] - 外汇市场影响方面,其与近期新台币走强无关,初始投资资金来源不同对美元兑新台币买入有不同影响,海外投资外汇对冲可能性较高 [28][29] 香港金融管理局 - 总结港币走强至下限原因、触发联汇制度后流动性注入影响及未来不确定性,强调联汇制度触发是正常操作,低收益率对香港经济有利 [33][34] - 暗示在现汇未触及7.85前采取行动可能性低,外汇掉期曲线短端因资金充裕保持低位,关键是现汇是否触及7.85及触及后是否大规模撤回流动性 [33][3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与北亚经济学/策略团队的Zoom会议于周四香港时间下午4点、伦敦时间上午9点举行,5月22日与高盛韩国/台湾/中国经济学家及新兴市场/外汇策略主管交流30分钟,可提前发送紧急问题并注册获取日历邀请 [38][39] - 可使用GS视觉结构工具对期权交易进行可视化建模,链接为https://marquee.gs.com/s/visualstructuring ;也可在Marquee MarketView上查看专题小部件,链接为https://marquee.gs.com/s/marketview/dashboards/asia-macro-monitor [4][41] - 彭博报道台湾科技和传统产业出口商被央行要求限制每日美元销售额不超1500万美元,央行本月初战略性允许新台币大幅升值以降低市场预期 [29]
怡合达20250702
2025-07-02 23:49
纪要涉及的公司 怡合达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股权激励计划**:2025 年股权激励计划覆盖 90 名员工,以营收和毛利率为考核指标,达成目标值可 100%解锁,部分达成 80%,低于底线则不解锁,旨在应对营收和毛利率下滑,增强核心竞争力,让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未来三年完善架构应对挑战和扩展业务[2][7][8] - **订单与行业表现**:2025 年 6 月订单环比 5 月微幅下降,整体出货量和订单量十几正增长;锂电行业占比约 23%,同比增长 48%;三星手机占比 20%,同比增长 1%;汽车行业占比 11%左右,同比增速 24%;半导体行业占比 6%,同比增速 21%;工服行业占比降至 2%左右,同比负增速 50%;饭店子合计占 36%左右,同比增速 9%;预计锂电行业持续增长,三星手机下半年进度可能恢复正常,汽车行业维持良好增速,半导体行业同比增速超 20%[4][9] - **各板块情况**:锂电板块恢复性增长显著,毛利率稳定且预计优于去年;光伏板块上半年营收占比约 4%,减值风险可控;汽车行业增速稳定,客户从观望转向积极备产[11][12][10] - **与华为云合作**:合作聚焦数据可视化和预测化,整理客户数据、优化供应链、减少仓储压力、提高库存流转效率、提升客户使用便利性,付费问题未确定,费用将分期递增,还在谈判[14][15] - **海外业务**:海外业务发展符合预期,日本市场从区域扩展到全国,东南亚市场工厂入驻,欧洲市场布局匈牙利,抓住全球化机会实现长期目标[19] - **供应链**:供应链变化体现在加工方式选择,自制比例保持 50%以上,外协用于特别批量或技术难度高的半成品,基于品类加工需求,不直接影响毛利[20][21] - **毛利率提升**:毛利率提升不依赖线上销售比例增加,通过提高现有客户线上采购频次、吸引新客户、满足大客户零散需求提升毛利[22] - **头部客户**:头部客户较为分散,2024 年占比不到 6%,通过挖掘潜在需求和设备更新避免价格压力,实现产品深入[23] - **机器人行业**:认为未来机器人行业若实现批量制造会出现龙头企业,产品有机会体现业绩增长,目前与部分企业初步合作,业绩贡献不显著[24] - **2025 年第三季度展望**:预计第三季度保持增长态势,锂电行业、三星手机行业、PC 平板等附属类产品表现良好,但订单周期短,无法提供具体数值指引[3][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上半年高管及几家创投减持,下半年无特别多减持计划,高管决定下半年不减持[16] - 公司关注上游优质标的,尤其是高门槛、广泛使用的核心零部件,会投资但不盲目扩展[17] - 因报表未出,无法提供 2025 年上半年非标业务营收及经济性产品占比[18]
英集芯20250702
2025-07-02 23:49
纪要涉及的公司 英集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经营状况良好且前景乐观**:2020 年营收 14.3 亿元,归母净利润 1.24 亿元;2025 年 Q1 营收 3.06 亿元,净利润 2000 万元,预计 Q2 营收同比环比均增长,全年增速目标 20%左右。新产品带动毛利率上升,新增产能将在 Q3 末或 Q4 发挥作用,对 Q4 及 2026 年 Q1/Q2 营收和利润持乐观态度 [2][3][27] - **充电宝 3C 认证新规利好**:新规推动充电宝更新换代,机场每天丢弃四五千台,市场需求大。公司最低要求能过 3C 认证的芯片售价约 1 元,五六毛钱芯片将被淘汰,客户转向高单价产品,提升整体单价和盈利性 [5] - **产品结构多元**:移动电源类产品占比约 30%,快充协议芯片占比约 26%-27%,TWS 无线蓝牙耳机仓占比约 10%,车规级产品占比 11%-12%,BMS 占比 7%-8%,无线充电占比 5%-6% [2][6] - **市场份额分布**:老款产品约占市场 30%,中档产品(1 - 3 元)占据 50%-60%市场份额,高端产品占 10%-20% [2][8] - **多领域业务有进展**:TWS 耳机充电仓领域占优势,AI 眼镜领域技术相通;车规级产品营收超 1 亿元,已导入现代、广汽、比亚迪等车企;正在研发 AI 服务器相关产品,协议芯片出货量大 [4][14][20][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快充协议与移动电源关系**:两者是独立类别,移动电源类产品中约 30%为非快充类型 [7] - **电源管理芯片与 3C 认证关系**:3C 认证主要针对成品,与芯片关系不大,公司大部分电源管理芯片均价 1.1 元以上,能通过认证 [9] - **TWS 与 AI 眼镜市场**:AI 眼镜市场未爆发,全球出货量约 1 亿,与 TWS 差距大,公司关注新型电池技术在可穿戴设备上的应用 [12] - **白牌眼镜市场**:公司以白牌为主,已与国内最大眼镜组装厂接触,月出货量未稳定在 1KK,规模小但有成长潜力 [13] - **车规级产品情况**:主要产品为座舱内充电口(USB),已批量供货五六家车企,约 10 家正在导入,毛利率高于消费级 [4][14][15] - **消费领域产品**:包括单节、手机、家电、电动工具电池保护等,提供多串锂电池解决方案,涵盖工业和消费类应用 [19] - **AI 服务器产品**:正在研发相关产品,最高功率解决方案可达 300 瓦,更高功率产品在开发中,开发计划因技术难度大,无法确定推出时间 [20][21] - **协议芯片应用**:协议芯片出货量大,配合前端 ACDC 电压转换,应用于小米、VIVO 等手机客户,提供 40 - 45 瓦级别的整体解决方案 [22] - **充电器市场趋势**:三星和苹果不再标配充电器,部分消费者可能选第三方充电器,公司推新的 total inbox 方案,增加新功能和选项 [24] - **手机行业与公司角色**:手机行业变革空间有限,充电和续航是痛点,公司协议芯片优化将推动行业洗牌,在充电宝换新潮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25] - **新增产能情况**:新增产能非海外迁移,预计降低成本,提高毛利率,具体厂址和数量暂不便透露 [28]
周期论剑|重申布局周期的弹性与价值
2025-07-02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钢铁、有色金属、煤炭、工程机械、水泥、地产、石化 - **公司**:宝钢、华菱钢铁、中信特钢、新钢股份、方大特钢、柳钢股份、锡业股份、兴业银锡、华锡有色、洛钼、金诚信、西部矿业、中国有色矿业、五矿资源、广盛、盛河北西、慈才、中西、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中煤能源、三一、中联、徐工、柳工、山推、恒立液压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中央财经委政策** - **重要性**:会议一年召开一到两次,聚焦中长期经济话题,提出的重点工作成经济工作重心,如2024年初会议推动设备更新等政策补贴和投资机会[2] - **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重要内容,规范企业和政府行为,反映决策层对低价竞争不满,是经济治理重要议题[3][4] - **政策变化**:价格调控从管高价转向管低价,发展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思路从反垄断转向治理无序竞争,应对总需求不足和低价竞争[5] 2. **钢铁行业** - **需求端**:地产拖累减弱,2025年前四五月粗钢总需求正增长;制造业需求占比超50%;出口超预期,直接和间接出口增长,需求周期触底[15][16] - **供给端**:全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转负三年,40%亏损面,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恶化,供给收缩;唐山等地有限产预期,产量缩减[17] - **原材料价格**:焦煤焦炭价格下行,长协价格下降;未来宝武项目投产影响铁矿供需,价格中枢下移,利润留存增厚[18] - **钢价走势**:未来几年探底回升,需求触底、供给收缩、成本下移,行业进入上行期[19] - **推荐标的**:头部高分红红利标的宝钢等;腰部公司新钢股份等;弹性标的柳钢股份[20] 3. **有色金属市场** - **趋势**:关注资源稀缺性、中美流动性共振降息周期、科技周期需求属性 - **投资建议** - **锡**:瓦房复产致供给增10%,但资源稀缺,使用年限不到11年;科技应用拉动需求,产业链库存低,推荐锡业股份等[21][22] - **铜**:2025下半年美国降息,中美流动性共振等推动铜价冲击新高,推荐洛钼等[22] - **稀土磁材**:6 - 7月消耗库存,7月中下旬或变迁,内盘上涨前布局阿尔法标的,推荐广盛等[22] 4. **煤炭市场** - **现状及趋势**:价格见底,日耗攀升煤价上涨;上半年压力大已过,三产用电与GDP 1:1;新政降新能源装机收益率,煤炭板块企稳上行可期[23][24] - **新疆煤炭**:未来增量或减弱,影响国内新增产能地区,基本面现拐点[25] - **市场问题**:动力煤有自发性减产,焦煤焦炭过剩压力大,反内卷政策确认价格底部,弹性受外蒙影响[26] - **焦炭价格**:国内供给收缩明显,价格弹性比焦煤明显,需跟踪[27] - **推荐企业**:红利龙头中国神华等,底部已现需跟踪[28] 5. **工程机械行业** - **行业内卷**:违约率高,主机厂提价失败,小挖价格降半,装载机毛利率降低[29] - **改善迹象**:龙头企业提价助利润改善,不健康经营难持续,盈利将改善[30] - **数据及预期**:6月发货数据同比持平或微增,环比改善;全年内销增速15% - 20%,下半年个位数[31] - **出口端**:表现超年初预期,东南亚及欧洲拉动需求[32] - **盈利影响**:内销下滑关注外销,外销支撑整体利润增长,处于温和复苏前期[33] - **周期性增长**:增长趋势持续三到五年,主机厂有配置价值,零部件企业业绩将跟上,推荐主机厂和恒立液压[34][35] 6. **水泥行业** - **限产政策**:7月协会推动限产,从环保合作和试点项目入手,提升熟料产能利用率,改善行业盈利能力[36] 7. **地产业** - **供给侧改革**:国家选优秀公司,一二线拿地报表修复;四季度是高点,二三季度风险低,三季度或有超预期政策对冲,板块收益跑赢市场[37] 8. **石化行业** - **供给端改革**:鼓励先进新材料项目,保持炼油能力红线,小型炼厂整合,提升竞争力[38] - **公司侧改革**:淘汰小乙烯装置,发展气头和轻质化原料路线,转向先进新材料生产[39] - **发展趋势**:油价中枢下移,缓解中下游成本压力,需求改善,中下游企业有配置价值[40] - **环保要求**:体现在能耗、环保、碳排放指标,新上项目改造升级,设红线规划发展[4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工程机械行业协会屡次禁止零首付及恶性竞争,但从2018 - 2021年小挖价格仍下降一半,装载机毛利率大幅降低,凸显行业内卷严重[29] - 煤炭市场中新疆因统战部长调任可能带来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不仅涉及煤炭,还包括原油等领域[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