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智科技(301361) - 2025年5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3 15:26
产品相关 - 工程机械类用控制器产品包括柴驱空压机控制器等,适用于多种工程机械及灌溉等场合,作为配套零部件服务下游核心厂商,市场空间由下游厂商行业及应用场景决定 [2][3] - 新能源/混合能源业务板块为新业务,涉及智能微电网等分布式能源系统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已推出能量管理系统等产品,储能变流器研发测试有序推进且有客户试用,公司在相关领域有技术储备 [4] - 核心产品突破对国外厂商核心技术及关键部件进口依赖,部分产品实现国产化替代,正研发全国产化系列产品并获部分重量级客户认可 [5] - 船用发电机组控制器及发动机控制器系列产品应用于船舶动力推进等系统,公司加大投入丰富产品线,通过多个船级社认证,拓展高端应用市场 [7] 市场相关 - 产品具有通用特性,数据中心应用是下游终端应用领域之一,市场数据依据下游厂商终端设备销售情况,公司重视相关机遇,利用现有产能响应客户需求 [7] - 海外市场采用经销代理模式,产品出口全球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正筹划海外市场布局和拓展,完善销售渠道及技术服务能力,提升业务推广水平 [8] 调研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参与单位包括长江证券、华夏基金等,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21 日下午 15:30,地点在郑州高新区雪梅街 28 号公司会议室,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邓艳峰等 [2]
特一药业(002728) - 002728特一药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3
2025-05-23 15:22
公司目标与现状 - 公司计划未来 3 - 5 年销售 1 亿盒止咳宝片,该业绩预测不构成承诺 [1] - 2024 年止咳宝片销量 2.3 亿片,2025 年一季度达 2.17 亿片,销售恢复明显 [2] 止咳宝片优势 疗效优势 - 止咳宝片有百年历史,秘方入选岭南中药文化保护遗产,曾为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 [1] - 对各类型慢性咳嗽显著效果,临控+显效率 73%,总有效率 93% [1] - 毒副作用低,疗程短、见效快、服药方便 [1] - 对虚寒型和痰湿型咳喘治疗效果最好,总有效率分别为 100%及 95% [1] 市场优势 - 原以地级市及省会城市为区域代理销售,存在市场覆盖率低区域,营销变革后可开拓空白区域 [2] - 呼吸系统疾病是中老年人主要疾病之一,咳嗽患者居多,我国治疗咳嗽以中成药为主 [2] - 2024 年 60 岁及以上人口 3.1 亿人,占全国人口 22%,比 2023 年净增 1300 万,止咳化痰类产品消费人群将扩大 [2] 产能优势 - 止咳宝片有专门生产车间,当前产能 18 亿片,后期可增至 24 亿片 [2] 营销改革情况 改革内容 - 销售模式从经销商模式调整为自营 + 推广服务商混合模式 [3] - 组织架构完善,新组建自营销售部等多个部门 [3] - 渠道完成从公司到配送商到药店供应链渠道,新增线上销售 [3] - 品牌推广从传统电视广告调整为电视广告 + 地面媒体 + 新媒体混合模式 [3] 改革成效 - 自营团队初步搭建完成,职能细化明确 [4] - 止咳宝片分渠道销售管理初步具备条件 [11] - 线上营销表现突出,初具雏形,如 2025 年一季度美团平台排名第 7 ,B2C 环比同比增幅大,抖音 3 月销售排名第二 [11] - 品牌建设力度加大,增加多渠道推广宣传 [4] 后续计划 - 招聘人才和开展培训,增强营销队伍实力 [5] - 健全渠道管理,加强与连锁药店合作,覆盖基层市场,加强线上线下协同 [5] - 加强产品组合策略,通过止咳宝片推动特一品牌宣传,带动产品组合销售增长 [5] 2025 年预期 - 持续深化营销改革,扩大营销团队规模,强化自营销售团队及线上运营力量 [6] - 维护现有市场,开拓潜力市场,加速渗透全国 KA 连锁药店,深化与 O2O、B2C 平台合作 [6] - 围绕止咳宝片投放广告,深化特一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6] - 止咳宝片销售未达 2023 年同期水平,但保持恢复势头,公司有信心做好核心产品 [6][7] 产品结构情况 - 止咳宝片是中成药最大单品,销售收入占比最高时在 2023 年达 41.96%,但其他产品合计营业收入占比历年超 50% [7][8] - 加大对皮肤病血毒丸、降糖舒丸等潜力品种市场推广力度,利用止咳宝片销售渠道优势,扩大市场覆盖率 [9] - 通过临床研究和真实世界研究获得临床数据,增强产品市场推广宣传 [10] - 丸剂车间产能利用率充分,“现代中药产品线扩建及技术改造建设项目”建成后产能将提高 [10] 自营渠道建设 建设成果 - 自营团队初步搭建,职能细化明确,2024 年末营销中心自营团队净增 70 人 [10] - 止咳宝片分渠道销售管理基础条件具备,渠道库存基本消化 [11] - 线上销售团队从 2 人扩充到 10 人,核心产品线上销售表现突出 [11] - 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增加多渠道推广宣传 [12] 未来规划 - 加强与连锁药店合作,覆盖基层市场,加大宣传和消费者教育 [12] - 加强线上线下协同,构建全域营销生态,根据线上数据调整线下铺货策略 [12]
信隆健康(002105) - 002105信隆健康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3
2025-05-23 15:20
公司发展历程 - 1991 年在龙华购置土地成立信隆车料(深圳)有限公司 [2] - 2000 年在松岗购置土地成立松岗分厂 [2] - 2003 年公司股份改制成为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2] - 2013 年与深圳中洲集团签订龙华商业中心改造项目搬迁补偿安置协议,龙华生产基地参与城市更新 [2] - 2016 年公司总部由龙华搬迁到宝安松岗 [2] 董事长创业及人员调动 - 80 年代末期董事长在台湾创业,因台湾制造业劳力短缺、国内人力资源丰沛,于 1989 年在深圳投资设厂 [3] - 董事长将发展重心移到大陆,一批核心台湾干部调到大陆,董秘是其中之一 [3] 业务发展前景 - 自行车行业是“百年工业”,在不同年代以不同功能持续蓬勃发展 [4] - 欧美将自行车作为运动休闲器材,中国成为主要生产和消费市场,国内自行车也发展为运动休闲器材 [4] - 自行车发展出骑行主题旅行及监测骑行状况等功能 [4] - 随着人类文明及经济发展,运动消费需求提升,世界人口老龄化比例递增,新兴地区汽车保有量、事故发生率及致残率增加,康复器材需求量快速提升 [4] 接班安排 - 董事长子女进入公司工作数年,在不同部门锻炼,熟悉公司业务和运营 [5] - 公司以“事业部”制度管理,各事业部及子公司由职业经理人负责,储备人才实现换代传承 [5] 并购计划 - 康复辅助器材智能化是行业及公司康复器材重要发展方向,觅得合适资源将视情况启动并购重组机制 [5]
英联股份(002846) - 广东英联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3 14:20
项目概况 - 公司投资30.89亿元建设新能源动力锂电池复合铝箔、复合铜箔项目,计划建设10条复合铝箔和134条复合铜箔生产线,达产后年产能预计达1亿㎡复合铝箔、5亿㎡复合铜箔 [2] - 2023年9月,江苏英联与爱发科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采购10条复合铝箔生产线,目前已具备5条日本爱发科复合铝箔生产线和5条复合铜箔生产线 [2] 下游客户进展 - 2024年12月,江苏英联获得韩国客户U&S ENERGY批量生产订单(10万㎡复合铝箔和5万㎡复合铜箔),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U&S公司认定其为未来三年复合集流体唯一供应商,2025年计划采购200万㎡复合铝箔和100万㎡复合铜箔,2026 - 2029年需求持续增长 [4] - 2025年3月,江苏英联与广州某知名汽车公司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预期在下一代电池技术领域合作开发复合集流体一体化新型材料,计划1年内供应该材料 [5] - 2025年4月,江苏英联与某消费电池头部企业签署《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在消费电池领域开展项目合作与协同 [2][5] 现场参观 - 2025年5月22日上午,调研交流对象到访公司位于江苏扬州江都的能化饮料易开盖标杆生产基地,了解快消品金属制品包装业务板块成果 [2] - 当天下午,调研对象前往公司位于扬州高邮市的子公司江苏英联复合集流体有限公司,实地参观爱发科复合铝箔生产线和复合铜箔生产线 [2] 交流环节 业务进展 - 公司复合集流体产品在固态电池应用深入推进,材料测试持续进行,依托蒸镀工艺优势开发锂金属/复合集流体负极一体化材料,预期1年内向客户交付 [7] 竞争优势 - 公司同时布局复合铝箔和复合铜箔,针对电池正负极集流体研发产品并持续开发新材料,可按需提供不同集流体材料 [7] - 江苏英联拥有专业技术研发团队,与日本爱发科成立联合研究院,推进技术创新,还参与《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铜箔》团体标准制定,作为组长单位联合57家企业起草 [7][8] 产品情况 - 公司复合集流体产品主要有复合铝箔、复合铜箔(PET、PP)、涂碳复合铝箔、涂碳复合铜箔、多孔复合铜箔等 [9] 工艺及成本 - 公司复合铝箔采用一步蒸镀工艺,复合铜箔采用“两步法”(磁控溅射和水电镀),“两步法”目前在良率、效率及性能稳定等方面有优势 [9] - 多孔铜箔虽增加打孔工艺会增加成本,但可在其他环节控制整体成本增加,研发目的是在不破坏抗拉延伸性下降低内阻、提升性能 [9] 产能规划 - 目前工厂已具备5条日本爱发科复合铝箔产线和5条复合铜箔产线,年产能达5000万㎡复合铝箔和2500万㎡复合铜箔,后续产能将根据客户合作需求量和推进速度进行扩产和匹配 [9] 国标影响 - GB 38031 - 2025新国标对电池及复合集流体安全性能提出全面升级要求,复合集流体安全性优势显著,新国标实施将加速其应用落地 [10] 客户验证 - 公司复合铝箔、复合铜箔产品已批量送样并获测试反馈,客户反馈良好,对响应速度和服务意识评价较高,公司积极推动产品验证和应用进程 [11] 下游应用 - 公司复合铝箔、复合铜箔可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池、固态电池等场景 [12] 生产车速 - 复合铝箔运行车速为16米/分钟;复合铜箔磁控溅射车速达16米/分钟,水电镀约8米/分钟,运行速度有提升空间 [13] 焊接方式 - 复合集流体焊接方式主要有超声波滚焊、压熔焊等,公司不直接参与焊接环节,会进行技术协助 [13][14] 业务增长因素 - 公司快消品金属包装业务增长得益于全球化布局,2024年度出口营收占比33.24%,同比增长43.62%,未来将落实海外市场战略,增强供应能力,提升出口比例 [14] 战略规划 - 公司未来将推进金属包装制品板块与复合集流体板块协同发展,落实“双主业”驱动战略,夯实原主业,推进复合集流体业务研发和产业化 [14]
易成新能(300080) - 300080易成新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3
2025-05-23 13:46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65.38%,归母净利润亏损 8.51 亿元,主要受光伏行业竞争加剧、技术更新迭代影响,电池片业务销量减少 [6]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9.50%,亏损同比收窄 31.26% [5] - 预计 2025 年将实现大幅减亏 [8] 技术与研发情况 - 2024 年下属子公司取得各类技术创新成果获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 4 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 [4][5][8] - 2024 年及 2025 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持续稳中有升,未来将持续加大在基础研究、高端碳材、新型储能等方面的研发投入 [6] - 储能产品同时布局磷酸铁锂储能与全钒液流储能两种技术路线,全钒液流电池技术目前效率达 70%以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3] 市场与业务情况 - 2024 年成立专业化供应链管理公司,发挥内部产业协同和外部渠道化优势,制定销售和售后服务政策,拓展销售渠道 [10] - 收购梅山湖公司后,石墨电极全产业链产能将突破 10 万吨,预计石墨电极行情较去年好转,今年盈利能力有所增加 [8] - 主业定位于“高端碳材、新型储能”,现有储能产业包含磷酸铁锂储能和全钒液流储能,与平煤神马集团不构成同业竞争,计划在条件成熟时将天源新能源注入上市公司 [8] 降本增效与管理情况 - 2024 年加大直接融资、低成本融资和高息短期贷款置换力度,推动整体融资成本较去年下降 0.38 个百分点 [6] - 深化“日成本,日利润”管理,在下属单位推广作业成本管理系统,抓好成本控制,划小核算单元 [6][8] - 成立经营管理对标工作专班和办公室,科学设定三年对标要素及路径,对标行业内一流企业,完成三年对标管理提升方案 [8] 股东回报与市值管理情况 - 一直高度重视股东回报和市值管理工作,后续将持续加强市值管理,向资本市场传递公司价值,增进市场认同并积极回报股东 [3] 业绩预告差异情况 - 2025 年 1 月 17 日披露 2024 年度业绩预告,年审中基于谨慎性原则,对出售平煤隆基 80.2%股权事项的会计处理由投资收益调整为资本公积,并于 2025 年 3 月 22 日披露 2024 年年报,导致业绩预告存在差异 [6] 未来发展规划情况 - 坚定“新能源、新材料”战略方向,围绕高端碳材、新型储能两大主线,在“强主业、调结构、降成本”三方面下功夫 [3] - 未来将持续围绕“高端炭材、新型储能”主业开展并购重组 [6]
久祺股份(300994) - 300994久祺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3
2025-05-23 13:40
E - BIKE业务情况 - E - BIKE产品2024年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比例约为10%,未来市场空间呈积极发展趋势 [1] - 公司通过开发智能控制系统、与高校合作研发、优化“三电项目”、标准化电池模组等提升竞争力,计划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及品牌推广扩大市场份额 [1] - E - BIKE产品在海外成熟市场及国内新兴场景有增长潜力,行业无特别大领军标杆,公司产品设计丰富、款式多,有竞争优势 [1][2] 库存情况 - 公司客户正常库存周期为2 - 3个月,2022年库存达近年高点,2024年下半年情况好转 [2] - 2022、2023年库存积压原因是美洲物流严峻、海运费高涨、海关清关滞缓、欧洲俄乌冲突等 [2] 跨境电商业务情况 - 跨境电商业务以美国为主,其次为欧洲地区 [2] - 公司在自主品牌跨境电商平台提价,销售未受影响 [2] 运费影响情况 - ODM业务模式下,产品以FOB计价,运费由客户承担,对公司业务影响小 [2] - OBM跨境电商自主品牌销售端,海运费由公司承担,会增加成本 [2] 市场拓展情况 - 公司主要市场集中在欧美地区,正加大开拓亚洲、大洋洲、非洲等地区市场 [2]
汉威科技(300007) - 300007汉威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3
2025-05-23 13:39
公司业务布局与合作 - 面向机器人领域布局多种传感器,构建多维产品矩阵,为机器人智能化提供感知解决方案 [2][5] - 参股泰瑞数创,其经营良好,IPO 计划有序推进 [3] - 苏州能斯达业务持续快速增长,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研发处于前期阶段 [3] - 苏州能斯达以副主编单位参编相关标准,体现行业认可 [7] - 嘉兴纳杰以 MEMS 器件和硬件产品为核心,浙江芯动科技业务正常 [10][11] - 已与近 30 家机器人整机厂及零部件厂商建立联系及合作 [12] - 柔性传感器可用于外骨骼产品,正在对接客户需求 [21] - 配合机器人厂家为养老机器人进行方案定制 [22] - 电子鼻在多行业有广阔市场增量空间,将结合需求定制产品 [22]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54%,净利润增长 16.91%,扣非净利润大增 66.22% [6] - 2024 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2.61%,净利润大幅下降 41.38% [18] - 2024 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0.23 元/股,较 2023 年的 0.40 元/股下降 42.50% [19] - 2024 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 11.19%,2025 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 86.21% [11][21] - 2024 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减少 138.05% [3] - 2024 年财务费用同比增长 86.18% [23] - 2024 年应收账款余额增长至 14.14 亿元,同比增长 11.49%,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高达 1844.41% [24] 公司业务发展与规划 - 坚持“内生增长 + 外延并购”战略,围绕核心业务开展,推进物联网产业生态建设 [3][7][18] - 聚焦传感器、智能仪表等核心业务,重视机器人等应用场景,将倾注更多资源 [2][3][9][27] - 新扩建产线预计下半年投入使用,提升柔性传感器产能 [6][9] - 成功搭建激光器封测产线,部分产品已批量出货,力争贡献业绩增量 [8][9][17][18][23][28] - 电池新规有望带动相关产品市场需求提升 [4] - 车用传感器业务进展顺利,获多家主机厂定点,订单转化出货持续进行 [12] - 激光家用燃气报警器已批量出货,市场需求和出货量将增加 [11] - 头部电池企业热失控监测模组及储能消防业务已有批量订单 [18] - “两重两新”政策将助力相关业务增长 [23] 公司业务面临的问题与应对 - 2024 年业绩承压,受市场竞争、研发投入、新业务未有效产出等因素影响 [15][18][19][20] - 通过拓展业务、加强货款管理、严控支出、降本增效、优化财务结构等措施优化现金流管理 [11] - 对研发项目实行全链条管理,关注市场以转化研发投入为业绩增长 [8] - 物联网业务聚焦垂直赛道,打磨产品方案,提升竞争力 [8] - 应收账款总体风险可控,将加强货款风险管理 [24] 公司其他事项 - 年报提及的增发为预授权决议,暂无具体预案及时间表 [6] - 嘉园环保业绩好转,长期有发展空间,后续择机处理 [6][20] - 汉威智源转让工作在推进中 [7] - 安然测控业务好转,出货量增加 [9] - 外贸业务营收占比约 6%,增速较快,布局力度加大 [12] - 电子皮肤在机器人上应用以个性化方案定制为主,价格因方案而异 [14]
天保基建(000965) - 000965天保基建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2
2025-05-23 12:44
市值管理 - 公司重视市值管理,已制定并披露《估值提升计划》,将做好“价值创造”和“价值传递”工作 [1] 投资收益 - 2024 年,公司通过持有天津中天航空工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60%股权,间接持有空中客车(天津)总装有限公司股权,该公司对公司贡献投资收益 1026.32 万元 [1] 业务转型 - 公司将做好房地产开发主业,打造智慧健康社区,拓展产业园区开发与运营业务规模,落实“未来社区 + 主题园区”双主业布局战略 [1] - 公司目前无合成生物制造方面业务,“产业园区开发运营”业务依托“五位一体”运营思路赋能园区发展 [2] 项目进展 - 公司暂未参与城市更新项目,持续关注区域城市更新政策导向 [2] - 公司间接参股空中客车(天津)总装有限公司 49%股权,其空客二线项目预计 2025 年 9 月投产 [2] 财务情况 - 公司 2025 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以及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主要是冲回土地增值税所致,全年营收及利润取决于本年度结转项目情况及相应成本 [2] 业务拓展 - 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物业出租、物业管理等业务,不断拓展园区开发运营以及产业投资业务 [2] - 公司如有应披露重大事项,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楼盘销售 - 公司二季度将推出天保意境元启项目,位于天津空港经济区,总建面约 17.59 万平方米,容积率 1.6,为空港唯一 TOD 上盖、全架空层设计的低密住区,排卡情况理想 [2][3] 政策影响 - 天津市尚未出台取消住宅预售相关政策,公司将推动现有项目库存去化,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开发规划及销售政策,关注政府扶持政策及周边配套资源 [3]
康斯特(300445) - 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5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3 10:04
校准与测试业务 - 国内下游前几大行业占比超85%,依次为计量检测、电力、冶金机械装备、石化、仪表及传感器制造;国外依次是石化、生物医药、电力、计量检测 [1] - 产品定位中高端市场,价格与国外友商在同一价格带,部分核心产品定价更高,研发投入及产品独创性是核心竞争力,国外每年提价常态化抵消部分关税影响 [1] - 延庆新厂区投产后产能充裕,自动化率超90%,数字压力表产品原材料营业成本占比约80%,人均创收超100万元,技术人员稳定性高保障产品品质 [2] - 以新加坡及美国运营中心为主的海外团队共30余人,2025年重点在新加坡扩充人员,美国暂无明确扩编计划 [3] - 代理商采取款到发货模式,国内以直销为主,国外销售以代理商为主,直销占10% - 20% [4] - 美国关税最高达55%(25%原有关税 + 30%新增关税),公司通过分阶段提价及优化产品结构缓冲压力,长期关税成本将传导至客户,短期需平衡价格竞争力与市场份额 [5] - 公司创始人均为技术出身,专注产品力提升,人才梯队与年龄结构合理,管理层架构稳定,接班人参与一线业务多年无接班压力 [6] - 公司持续关注与主业协同标的,目前细分领域优质标的稀缺,并购后的子公司运营良好,未来重点拓展软硬件结合的综合解决方案 [7] 传感器垂直一体化及数字化平台 - 公司自制高精度压力传感器部分综合技术指标优于0.01%F.S,2025年起逐步替代外采,计划全年自产1万只(自用8000只),项目初期综合毛利率优化空间有限,长期目标是全自产及效益提升 [9]
宏工科技(301662) - 20250521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3 10:02
公司经营策略调整 - 调整战略,在巩固新能源业务市场地位时,加大非新能源领域资源投入,2024 年“其他产线及设备”收入同比增加 58.58%,占比提升至 20.15% [3] - 降本增效,重组业务流程,以 LMT 经理为核心拉通各部门,2024 年综合毛利率提升 4.91 个百分点,新能源产线及设备毛利率提升 5.60 个百分点,管理费用同比减少 15.87% [4] - 开拓海外市场,依托大客户国际化布局,2024 年新签国内客户出海及海外客户订单 2.2 亿元 [5] 未来发展规划 市场开拓 - 优化客户和产品结构,加大非新能源行业物料自动化系统市场开拓 [7] - 布局海外市场,建立国际国内双循环业务模式 [7] - 落实下游大客户战略,紧抓核心客户重点项目需求 [7] 研发与技术 - 秉承特定研发理念,围绕核心设备及控制技术、物料自动化处理数字化智能化等领域投入,保持技术优势 [8] 应收账款回收 - 2025 年继续加强与客户沟通,关注经营情况,按制度跟进项目与回款,落实催收责任人 [9][10] 投资者问答回复 国内企业与国际龙头差距 - 国际龙头如德国 GEA 集团年收入达 50 亿欧元,有 100 多年历史,业务多行业覆盖;国内行业发展仅两三年,未形成稳定格局 [11] - 公司聚焦物料处理自动化,通过主动研发、提升管理能力缩小差距 [11] 固态电池和干法领域 - 从事物料自动化相关业务,包括固态电池产线、干法电极、高镍和硅基材料方面 [12] - 靠给客户创造价值、保持高效率和成本优势保持竞争优势 [14][15] 技术提升方向 - 关注前驱体湿法掺杂、回收、三元相关方案,富锂锰基等正极技术,硫化物电解质等固态电池领域,专注核心工艺 [16] 应收账款情况 - 2024 年、2025 年 1 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分别增加 407.16%、685.89%,2025 年继续加强催收 [17] 非能源板块业务预测 - 力争到 2030 年非能源板块业务收入占比达 40%左右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