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利君股份(002651) - 002651利君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17:25
财务表现与风险 - 2025年中报营收和净利润双降[2] - 应收账款占归母净利润比例达183.98%[2] - 一年以内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占比约63%[2] 业务发展策略 - 持续加大研发创新投入[2] - 专注粉磨系统及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领域[2] - 积极把握低空经济发展机遇[3] - 加强航空航天领域市场开发力度[3] 应收账款管理 - 完善销售政策避免欠款发货[2] - 建立客户信用评价体系[2] - 加强销售人员催收考核[2] - 借助诉讼手段清收历史欠款[2] 投资者关系 - 公司无股份回购计划[2] - 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投资价值[3] - 定期报告披露核心竞争力详情[3] - 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2][3]
宇邦新材(301266) - 2025年09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2 17:23
海外业务战略 - 海外市场拓展计划未调整 仍是2025年重要战略[1] - 公司将持续投入资源拓展海外市场份额[1] 主营业务发展 - 光伏涂锡焊带是组件不可或缺的关键辅材[1] - 产品通过品质提升可为下游客户带来组件输出功率增益[1] - 公司将聚焦产品技术迭代和快速产业化[1] - 持续开发差异化产品应对电池片技术更新迭代[1] 新业务布局 - 在新材料、新能源领域积极寻求新业务方向[1] - 通过参股无锡苏能超导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进入超导材料领域[1] 行业政策影响 - "反内卷"政策有利于重塑供需平衡、提升产品品质、加快技术升级[1] - 政策从推出到落地是循序渐进过程[1] - 光伏行业在周期调整后将逐步回归理性竞争[2]
恒辉安防(300952) - 300952恒辉安防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17:2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59,302.99万元,同比增长15.4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97.74万元,同比增长11.82% [2] - 总资产258,481.60万元,同比增长3.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46,209.66万元,同比增长20.29% [2] - 中期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8元(含税),共计派发13,670,806.24元,占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比例29.65% [2] 产能建设与进展 - 年产7,200万打功能性安全防护手套项目上半年贡献产能约450万打,全年目标1,000万打产能及销量 [3] - 年产7,200万打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需3-5年完成产能充分释放 [3] - 越南工厂年产1,600万打功能性安防手套项目首条PU手套产线已量产,近期实现首批产品交付 [4][5][11] - 越南工厂产能预计未来3-6个月逐步释放,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 [5] - 年产4,800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项目力争9月底前实现产线联动调试及试生产 [7][8][9] 市场与销售 - 北美地区销售收入占总营收37.85%(美国地区占比31.24%) [4]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上半年销售收入2,055.80万元,同比增长70.53%,毛利率同比下降6.23% [7] - 美国市场订单受关税政策影响短期放缓,其他市场(欧洲、日韩、东南亚及国内)订单符合预期 [5][6] - 生物可降解聚酯橡胶项目一期1万吨于2024年8月开工,正稳步推进 [6][7] 新产品与应用拓展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机器人领域应用开发包括灵巧手腱绳、轻量化外壳型材、柔性关节保护件等 [9][10][11][12] - 机器人防护手套、腰封件、颈部包覆件等已在人形机器人产品中实现商品交付 [10] - 灵巧手腱绳已向多家机器人企业送样,并与某知名机器人企业洽谈供应商合作 [10]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航空航天、海洋领域已获取小批量订单并实现销售 [12] 战略与布局 - 公司加速越南工厂产能建设,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欧盟、南美、非洲、澳洲等),深耕国内市场 [4] - 公司坚守主业,聚焦功能性安全防护手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物可降解聚酯橡胶等核心业务 [10] - 海外布局以越南工厂为重点,其他投资计划将结合市场需求、贸易环境等因素综合评估 [11] - 成立专项研发小组聚焦机器人应用领域开发 [11][12] 其他信息 - 截至2025年9月10日,公司股东总人数13,409人 [12] - 公司表示将加强市值管理研究,寻求切实可行的市值管理举措 [11]
耐普矿机(300818) - 300818耐普矿机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17:17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收入4.13亿元,同比下滑34.04% [2] - 剔除EPC项目后上半年收入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 - 归母净利润1698.56万元,同比下降79.86%,环比增长100.34% [2] -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同比增加约50%达4500万元 [2] - 研发费用2490.90万元,同比增加973.39万元 [2][3] 哥伦比亚铜金矿项目 - 可信储量97.95百万吨,铜品位0.41%、金品位0.23克/吨、银品位2.63克/吨 [4] - 已完成可行性研究,EIA审批进入收尾阶段 [4][5] - 预计2025年下半年获环评批复并完成股权交割 [5] - 建设期2年,矿山寿命14.2年 [4] - 露天矿结构简单,环评无实质性障碍 [5] 产品技术优势 - 锻造复合衬板在西藏知不拉7.5米半自磨机实现寿命提升近1倍 [7] - 处理矿量翻倍,设备台效显著提升 [7] - 电单耗与钢球单耗有效降低 [7] - 已覆盖紫金矿业、江西铜业、洛阳钼业等头部客户 [9] - 2025年四季度开始大规模收入确认 [9] 战略规划 - 坚持"双轮驱动"战略,聚焦铜、金矿种投资 [6] - 海外五大基地(赞比亚/蒙古/智利/秘鲁/塞尔维亚)支撑30亿元总产能目标 [8] - 增长动力来自产能释放与二代锻造衬板产品突破 [8][10] - 新产品具颠覆性创新优势,处于试用到放量过渡期 [10] - 矿业合作与铜金资源战略投入提供长期成长空间 [10]
依米康(300249) - 300249依米康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17:13
财务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45亿元,同比增长42.84% [2][4]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37亿元,同比增长54.82% [2][4][9]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1491.58万元,同比增长124.13% [2][4][9]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1600.61万元,同比增长335.12% [2][4][9] - 2025年上半年境外收入6232.14万元,同比增长60.31% [5][10] 战略布局 - 2023年完成非相关多元化产业剥离,聚焦信息数据领域 [2][4] - 位居2024年中国机房空调市场厂商第三位 [4] - 采取"跟进策略"和"自主出击"双模式拓展海外市场 [5] - 业务覆盖东南亚和中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10] - 管理扁平化决策快速化,强化客户链接 [5] 液冷技术 - 拥有液冷全栈解决方案,涵盖四大业务板块 [7][8][11] - 产品包括氟系统冷板、水冷冷板、风液浸没一体柜等7大技术体系 [7][8][11] - 液冷集装箱已在中东地区成功投运 [7][8][11] - 积极拓展液冷市场订单 [8][11] 重大项目 - 东数西算工程设备供应订单金额约4亿元,PUE均低于1.2 [8] - 2025年上半年承建12000P智算中心机电总承包项目 [8] - 业务覆盖八大算力枢纽节点及六大集群 [8] - 持续拓展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战略客户订单 [10][11] 产能与研发 - 正在推进产能扩展和研发需求的增发事宜 [9][11] - 加大对智能制造投入,调整生产管理体系 [12] - 核心管理团队拥有丰富行业经验 [12]
黔源电力(002039) - 黔源电力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2025-09-12 17:11
财务表现与融资成本 - 公司融资利率从年化5%以上降至3%左右但仍高于行业水平 [3] - 2024年有息负债融资利率达3.5%以上 较同业高50%以上(同业2024年仅2.2%) [3] - 通过债务置换和融资优化实现2024年新增融资利率显著下降 [3] 光伏项目运营 - 针对光伏电站效益问题 公司聚焦"一利五率"目标推进增发电量及消缺效率提升 [3] - 通过减少弃光率与提质增效措施持续提升光伏项目效益 [3] 人力资源成本 - 员工工资持续增长且明显高于社会同期水平 [3] - 薪酬水平基于业务结构、行业属性及地区发展水平综合确定 [3] 发电运营数据 - 三季度水电站调度及发电量数据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中披露 [4] - 未提前披露三季度发电量具体数值 [4]
航发控制(000738) - 000738航发控制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17:05
业务发展情况 - 国际合作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1.84% [2][3] - 衍生业务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9267万元 [4] - 通航动力配套产品覆盖1000kW/200kW涡轴、1000kW涡桨及600公斤推力以上涡扇发动机控制系统 [4] 战略布局 - 民用大飞机业务预计"十五五"中后期产生业绩贡献 [2] - 国际合作业务实现从精密偶件向组件/部件的产品升级 [3] - 设立专项资金推动衍生产品平台化、谱系化发展 [4] - 积极拓展航天/船舶/兵器/石化/汽车等行业衍生品市场 [4] 能力建设 - 采用"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科研生产体系 [6] - 募投项目建设保障批产/科研/维修核心能力需求 [6][7] - 未来2-3年新研产品量产及修理业务将持续增长 [7] 体制机制 - 动控所已成立无锡动控科技有限公司推进改革 [7] - 通过项目专项奖/人才成长奖/经营业绩奖实施多元化激励 [7] - 持续研究股权激励方案并按规定披露进展 [7] 风险提示 - 2025年上半年业绩下降主要受价税改革政策影响 [5] - 军贸产品及通航动力收入暂未单独核算 [4][6]
深圳能源(000027) - 000027深圳能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17:01
装机容量与项目进展 - 在运装机容量2531.44万千瓦 [2] - 在建装机容量457.97万千瓦 [2] - 已核准未开工装机容量564.5万千瓦 [2] - 妈湾电厂拆除2台320兆瓦机组并计划建设2台660兆瓦超超临界机组 [2] 煤电运营指标 - 常规燃煤机组平均煤耗305.77克/千瓦时 [2] - 燃煤热电机组平均煤耗273.33克/千瓦时 [2] - 煤电板块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29亿元人民币 [3] 煤炭供应链 - 煤炭来源为内贸下水煤、内陆煤和进口煤 [3] - 主要供应商包括国能销售集团广州有限公司、广州珠江电力燃料有限公司、伊泰能源供应链服务(深圳)有限公司 [3] 会议基本信息 - 投资者调研时间2025年9月12日 [2] - 参与机构包括信达证券、英大投资、信达资管 [2] - 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办公室管理层团队 [2]
晶盛机电(300316) - 300316晶盛机电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16:59
半导体衬底材料布局 - 拥有碳化硅衬底材料、蓝宝石衬底材料及培育金刚石的规模化产能 [2] - 蓝宝石材料实现技术和规模双领先 [2] - 8英寸碳化硅衬底技术和规模处于国内前列 [2] - 突破12英寸碳化硅晶体生长技术 [2] - 实现6-8英寸碳化硅衬底规模化量产与销售 [3] - 量产的碳化硅衬底核心参数指标达到行业一流水平 [3] - 掌握8英寸光学级碳化硅晶体的稳定工艺 [3] - 积极推进12英寸光学级碳化硅衬底材料产业化 [3] 碳化硅衬底产能布局 - 上虞布局年产30万片碳化硅衬底项目 [4] - 马来西亚槟城投建8英寸碳化硅衬底产业化项目 [4] - 银川投建年产60万片8英寸碳化硅衬底片配套晶体项目 [4] 碳化硅应用前景 - 导电型碳化硅材料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高压充电设施、储能及轨道交通等高压大功率场景 [2] - 半绝缘型碳化硅成为5G/6G基站射频前端器件的核心衬底材料 [2] - 具备优异的光学和热学特性,在AR眼镜、散热等终端应用领域有不可替代优势 [2] - 8英寸碳化硅衬底在利用效率、缺陷控制及规模化降本方面优势显著 [5] - 碳化硅产业市场空间将持续扩大 [5] 半导体设备板块布局 - 实现8-12英寸大硅片设备的国产化 [6] - 延伸拓展至芯片制造和先进封装领域 [6] - 聚焦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装备研发 [6] - 在晶体生长、加工、外延等环节成功突破多项核心技术 [6] - 实现硅片、电池片及组件环节核心设备的产业链闭环 [6] - 是技术、规模双领先的光伏设备供应商 [6] 碳化硅设备板块进展 - 开发碳化硅长晶及加工设备(研磨、切割、减薄、倒角、抛光、清洗及检测) [6] - 6-8英寸碳化硅外延设备实现国产替代并市占率领先 [6] - 碳化硅设备客户包括瀚天天成、东莞天域、芯联集成、士兰微等行业头部企业 [6] - 在检测、离子注入、激活、氧化、减薄、退火等工艺环节积极布局产品体系 [6] 半导体装备订单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完成集成电路及化合物半导体装备合同超37亿元(含税) [6]
诺思格(301333) - 301333诺思格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16:59
行业回暖与订单趋势 - 市场呈现回暖迹象 CRO行业订单量增加且价格停止下降 [1] - 2025年8月订单量与去年持平并开始回升 与港股生物制药回暖相关 [2] - 上半年新签订单体量同比稳定 合同额和服务费略有增长 [2] - 高端客户因科学性优势出现价格回升趋势 [2] 业务战略与运营表现 - SMO业务覆盖国内主要城市 人员规模约1500人 [2] - SMO战略聚焦长期外企客户 其订单占比高且利润率合理 [2] - 毛利率回升因价格触底及AI技术提升人员效率 [2] - 数统业务毛利率下降主因国内价格下调 海外价格量体稳定 [3] 客户结构与市场动态 - 上半年创新药势头强劲 传统药企发展循序渐进 [2] - 创新药市场转向商业理性投资 预计热度持续更久 [2] - 热门治疗领域包括ADC/CAR-T/PD-1/细胞治疗/GLP-1 [3] - 国内与海外数统业务比例相当 海外采用FTE模式 [3] 资本与投资环境 - 二级市场回暖及BD交易火热正向传导至一级市场 [3] - 客户信心回升/管线重启/融资频率增加 [3] - 产业资本加大对优质产品和项目的投资 [3] - 中国创新药BD后 MNC认可中国数据并倾向与中国CRO继续合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