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尔街见闻
icon
搜索文档
上市农商行首份期中答卷:常熟银行呈现“双位数”增长
华尔街见闻· 2025-07-21 21:04
业绩概览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0.62亿元,同比增长10.1%,归母净利润19.69亿元,同比增长13.55% [1] - 总资产收益率上升0.02个百分点至1.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上升0.05个百分点至13.33% [3][4] - 基本每股收益0.59元/股,较上年同期0.52元增长13.46% [4] 资产负债与信贷表现 - 总资产达4012.51亿元,较年初增长9.45%,总贷款2514.71亿元,增幅4.4%,低于存款增幅4.06个百分点(总存款3107.77亿元,增幅8.45%) [3][4] - 不良贷款率0.76%,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489.53%,虽处高位但较年初下滑10.98个百分点 [1][3] - 信贷结构显示对公贷款占比38.6%,一季度余额增长7.3%,零售贷款占比54.18%但增速仅0.24% [5] 经营策略与竞争优势 - 公司专注"三农两小"市场,通过"常银微金模式"(IPC技术+信贷工厂+移动平台)累计服务超150万小微客户,不良率长期低于1% [5] - 负债成本持续下降,但净息差未企稳,一季度末较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降幅同比扩大 [3] 行业环境与挑战 - 在信贷需求疲软、中收承压的行业背景下,公司营收净利仍保持双位数增长,但增速较历史同期有所放缓 [1] - 拨备覆盖率下滑近11个百分点,2024年16%的利润增长部分依赖拨备反哺,显示盈利质量承压 [3]
政治生涯岌岌可危,石破茂试图靠美日贸易谈判“续命”
华尔街见闻· 2025-07-21 20:28
在物价上涨的背景下,日本民众、尤其是年轻选民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并开始转向民粹主义的小党 派。此次选举失利,使外界普遍猜测,石破茂可能很快就会成为日本"旋转门"首相名单上的又一个注 脚,其首相任期或将难以超过一年。 在前一天的参议院选举中,他领导的自民党联盟遭遇重创,失去了对参议院的控制权。然而,据CCTV 国际时讯,日本首相石破茂表达继续执政意愿。他称:"必须清醒认识到对国家肩负的责任,以及作为 国会第一大党的使命,我将继续履行职责。" 为了应对党内日益增长的辞职压力,石破茂将公众视线引向了他所谓的"紧迫问题",其中首当其冲的便 是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谈判。他将此谈判定位为避免美国对日本施加惩罚性关税的关键,试图以此为筹 码,为自己争取留任的宝贵时间。这一策略能否奏效,很可能在未来几周内就将见分晓。 迫在眉睫的贸易谈判 在经历历史性的选举挫败后,日本首相石破茂的政治生涯正悬于一线。 历史似乎正在重演,过往的先例对石破茂极为不利。过去三位失去参议院多数席位的自民党首相,均在 两个月内黯然下台。其中就包括安倍晋三在2007年首次担任首相时的经历。 当年,安倍晋三在7月选举失利,尝试在8月改组内阁以挽回颓势,但最终 ...
继续施压!报道:特朗普政府本周将上门考察美联储翻修项目
华尔街见闻· 2025-07-21 18:49
特朗普政府与美联储的博弈 - 特朗普政府计划本周视察美联储价值25亿美元的翻修项目 白宫副幕僚长James Blair透露此消息 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Tim Scott也可能参与[1] - 翻修项目成为特朗普政府施压美联储的政治工具 政府质疑设计方案变更 美联储回应称变化微小无需审查[2][3] - 特朗普政府任命的官员五年前曾力推改用大理石取代原玻璃幕墙设计 如今白宫以此攻击鲍威尔铺张浪费[3] 市场反应与法律风险 - 上周特朗普解雇鲍威尔传闻引发市场剧烈波动 美股美元下跌 黄金比特币上涨 传闻否认后市场迅速反转[3] - 财政部长贝森特警告特朗普 解雇鲍威尔可能引发法律诉讼和市场动荡 诉讼可能持续到鲍威尔任期结束[3] 翻修项目争议 - 美联储总部翻新工程预算达25亿美元 设计方案变更成为双方争议焦点[1][2] - 鲍威尔告知政府设计方案已变化 美联储称变化轻微 白宫要求核实变更情况[1][2][3]
8万亿网贷“金主”变局摸底
华尔街见闻· 2025-07-21 15:51
国有大行退出网贷业务 - 金融监管总局4月发布助贷新规,要求银行对合作平台实施名单制管理,10月生效后国有大行官网公示栏仍为空,被视为退出信号 [1][2] - 2023年起国有大行已主动收缩网贷业务,工行缩减高风险平台合作,分支行申请合作被总行和监管口头拒绝 [6][7][4] - 严监管叠加内部审批趋严,网贷在国有大行近乎绝迹,但因其资金占比已大幅降低(近三年非主要资金源),退出对市场影响有限 [3][8] 中小银行与网贷业务 - 中小银行积极布局网贷,广州银行、承德银行、徽商银行等已公示合作名单,涵盖蚂蚁、京东、抖音等平台 [9] - 中小银行净息差降幅显著(农商行2020-2025Q1降91基点),业务单一使其依赖高收益网贷产品维持利润 [9] - 中小银行资金报价约7.5%,扣除2.2%存款成本后收益5%,但头部平台议价权强势,获客成本件均可达千元 [11][15] 非银金融机构机会 - 消金公司2024年贷款余额1.35万亿元(同比增16.66%),融资成本创新低(金融债利率普遍低于2.2%,ABS利率降至2%) [17][18] - 信托公司通过集合资金计划参与网贷,如爱建信托与信也科技合作,山西信托与嘉银金科合作,部分ABS化后或扩大资金供给 [19][20] 网贷市场结构性变化 - 头部平台依托流量和小贷牌照主导市场,筛选优质客户定价24%,次级客户转介下沉平台并收取流量费 [13][14] - 助贷新规或加速尾部平台淘汰,头部集中份额,但中小银行能否联合抵制流量成本内卷仍存疑 [15] - 网贷利率与LPR脱钩,五年期LPR由5%降至3.5%,但网贷利率仍维持24%法定上限 [10]
日本执政联盟惨败冲击波:不确定性导致日元看空情绪高涨,加息前景生变,还危及贸易谈判?
华尔街见闻· 2025-07-21 15:49
日本参议院选举对市场的影响 - 日本执政联盟在参议院选举中遭遇历史性失败,自民党自1955年以来首次在国会众参两院均未取得过半数席位,引发政治不确定性[1][4][5] - 政治不确定性导致日元和日股波动加剧,日元兑美元盘初一度上涨0.7%至147.79,随后回落至148.48,最终再度拉升至147.80附近[1][4] - 分析师认为市场对选举结果已有预期,初期避险买盘后出现回调,随后避险情绪再次推动日元走高[1][5] 日元走势分析 - 尽管日元短期因避险情绪上涨,但多家投行策略师看空日元,汇丰预警美元/日元可能突破152[4][6] - 分析师指出若首相石破茂辞职,可能引发外国投资者抛售日股和日元的连锁反应[4] - 市场认为日元可能因持续的政治不确定性而走弱,投资者担忧石破茂职位稳定性[6] 日本央行政策前景 - 政治不确定性改变市场对日本央行货币政策的预期,分析师认为央行短期内将保持观望态度[7] - 央行加息前景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可能推迟任何紧缩政策行动[7] - 持续的政治不确定性将对日本资产产生负面影响,包括日元和股市[7] 美日贸易谈判影响 - 政治动荡正值美日贸易谈判关键期,8月1日关税实施截止期限临近[4][8] - 选举结果削弱了石破茂的政治影响力,可能降低日本在谈判中的实力,协议条件或不如预期有利[8] - 政治动荡或将严重影响谈判进程,市场担忧谈判结果对日本经济的影响[4][8] 日本政治格局变化 - 民粹右翼势力"参政党"的崛起正改变日本政坛格局[4] - 首相石破茂政治前景不明朗,但其表示计划留任首相[7] - 分析师警告政府推进关键政策的能力受到质疑,市场对新闻头条将更加敏感[7]
大摩最新测算:到2028年,AI资本支出将推动科技巨头增加1万亿美元债务
华尔街见闻· 2025-07-21 14:52
AI投资规模与融资需求 - 到2028年全球数据中心建设需约2 9万亿美元投资 其中1 6万亿美元用于硬件 1 3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 [1][2] - 2028年年度数据中心投资需求将超9000亿美元 相当于2024年标普500所有公司资本支出总和 [2] - 超大规模云服务商支出从两年前1250亿美元增至2024年2000亿美元 预计2025年超3000亿美元 [3] 融资缺口与信贷市场作用 - 企业自有资金仅能覆盖1 4万亿美元 剩余1 5万亿美元需通过外部融资填补 [1][3] - 信贷市场将成为核心融资渠道 包括公开与私人市场 [4] - 实际收益率水平吸引长期投资者 如保险公司 主权财富基金等 [4] 融资渠道结构预测 - 科技行业无担保公司债预计提供2000亿美元 [5] - 数据中心ABS和CMBS预计提供1500亿美元 [5] - 私人信贷市场融资规模达8000亿美元 其他渠道总计3500亿美元 [5][6] 宏观经济影响 - 2025-2026年数据中心与电力投资或为美国实际GDP增长贡献40个基点 [1] - AI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与长期投资者偏好高度匹配 形成跨周期资本动员基础 [4][6] 私募信贷潜力与挑战 - 私募信贷被视为最具潜力主力通道 适应复杂全球化融资需求 [6] - 主权资金投入难以量化 长周期中融资形式可能转变 存在统计低估风险 [6]
奢侈品行业最糟糕的时期即将结束?
华尔街见闻· 2025-07-21 14:52
行业企稳迹象 - 奢侈品行业显现初步企稳迹象 最糟糕阶段可能即将过去 [1] - 瑞士手表品牌斯沃琪集团在关键市场看到需求改善迹象 [1] - 巴宝莉同店销售额仅下滑1% 远优于分析师预期的3.7%降幅 股价一度飙升6.6% [1] - 瑞士历峰集团财报超出市场预期 显示行业积极信号 [1] 业绩分化 - Brunello Cucinelli SpA第二季度销售额增长11% 预计全年增长10% 受益于富裕阶层吸引力及美国金融市场走强 [2] - LVMH集团皮具业务遭受严重消费者疲劳 Dior品牌增长"硬着陆" 饮品部门和Loro Piana供应链面临难题 [2] - 巴宝莉同店销售额下滑1%优于预期 但主要基于去年同期暴跌21%的低基数效应 [2] 估值水平 - LVMH远期市盈率约19.5倍 接近五年平均水平底部 [3] - 普拉达集团股价自2月以来下跌约30% [3] - 爱马仕市盈率高达约50倍 市场相信其明星产品需求能抵御经济困难 [3] 复苏前景 - 行业最剧烈"失血"阶段接近尾声 但全面复苏仍遥遥无期 [4] - 9月时装月或带来方向指引 香奈儿、迪奥和古驰等品牌新任设计师将发布新作品 [4] - 只有精准把握消费者变化并有效执行战略的品牌能在分化复苏中脱颖而出 [4]
日本政局剧变,日元、日股期货为何走高?
华尔街见闻· 2025-07-21 14:47
日本参议院选举结果对市场影响 - 日本执政联盟自民党-公明党在参议院选举中丧失过半数议席 这是自1955年以来首次在众参两院均未获多数[1] - 选举结果公布后 日本股指期货意外走高 日元兑美元一度上涨0 7% 随后涨幅收窄[1] - 市场对选举结果已有预期 实际结果相对温和 避免了更严重的政治动荡 促成了日元反弹[4] 市场提前定价与投资者行为 - 选举前日元连续两周走低 对冲基金近四个月来首次转为看跌日元[4] - 商品交易顾问仍持有大量日元多头头寸 但1周期隐含波动率仅为12 未显示特别高风险水平[4] - 对冲基金在7月14-16日买入日元兑欧元 疑似获利了结操作 非居民投资者对日股和日债的资金流入未减弱[6] 首相去留对汇率走势的关键影响 - 若石破茂辞职 美元兑日元可能升至152-153 若留任则可能回落至148附近[9] - 自民党在众议院缺乏多数地位 需在野党合作通过补充预算 增加政府支出风险[9] - 执政联盟失去多数席位可能导致消费税削减与现金补贴政策出台 短期提振经济但后期或引发回调[9]
这次真的不TACO了?美国商务部长:“8月1日”是“最后截止日”,欧洲准备“应战”
华尔街见闻· 2025-07-21 14:26
欧美贸易战最新进展 -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对等关税"实施时间从7月9日推迟到8月1日 [1] -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8月1日是"硬性"最后期限 若未达成协议将征收至少30%关税 [1] - 美方要求欧盟接受可能高达15%或更高的基准关税 远超欧盟此前勉强接受的10%水平 [1][3] 欧盟应对措施 - 欧盟已从谈判转向准备全面反击 考虑对美商品征收关税 [1] - 欧盟准备动用"反胁迫工具(ACI)"打击美国数字服务和限制美企进入欧盟公共采购市场 [1][5] - 欧盟已针对价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美国出口产品准备了两套关税方案 [5] 德国立场转变 - 德国过去倾向于与美国迅速达成协议 现在已与法国等主张强硬应对的成员国立场趋于一致 [1] - 德国官员警告"如果他们要战争 他们会得到战争" [1] - 德国最初认为特朗普威胁30%关税是策略 但在得知美方要求更高基准关税后决定支持反制 [4] 谈判僵局原因 - 欧盟愿意降低关税并购买数百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和先进半导体 但几乎没有取得进展 [3] - 美国贸易代表认为10%基准关税合理 但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税率需要更高 [3] - 欧洲汽车业面临的25%关税预计将保持不变 药品关税可能高达100% [4] 潜在影响 - 欧盟可能对美国数字服务征收税费或实施其他限制 [5] - 欧盟考虑限制美国公司进入欧盟公共采购市场 [5] - 反胁迫工具(ACI)被视为"最后手段" 允许欧盟以一系列贸易和投资限制来回应经济胁迫 [5]
英国的土豆到印度的洋葱,极端天气导致全球粮食价格飙升!
华尔街见闻· 2025-07-21 14:26
气候变化对全球食品价格的影响 - 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导致全球食品价格短期大幅飙升,数十起气候极端事件与食品价格急剧上涨直接相关 [1] - 欧洲橄榄油价格在西班牙南部持续干旱后暴涨50%,印度洋葱价格在热浪后飙升89% [1] - 食品价格飙升往往在极端天气事件后几个月发生,预计这一模式将随着气候变化加剧而更加普遍 [1] 极端天气对特定食品价格的冲击 - 韩国夏季创纪录高温后白菜价格飙升70%,日本8月热浪过后9月大米价格上涨48% [2] - 美国加州和亚利桑那州2022年遭遇干旱后,11月蔬菜价格跳涨80%,价格冲击幅度和速度超出历史常规波动范围 [2] - 导致价格上涨的天气事件"从历史角度来看是完全史无前例的",气温远超预期范围 [2] 全球贸易对食品价格传导的放大效应 - 食品价格冲击通过全球贸易网络从单一地区扩散至全球,例如加纳和科特迪瓦干旱后英国可可价格上涨三倍 [3] - 不合时宜的政策加剧气候变化导致的食品价格上涨,如2010年俄罗斯小麦出口禁令导致全球小麦价格飙升 [3] - 严重依赖进口商品的国家(如英国)特别容易受到海外气候冲击影响 [3] 气候变化对通胀的挑战 - 食品价格冲击对各国央行构成新挑战,威胁通胀控制目标,尤其在新兴经济体食品占消费价格指数较大份额 [1] - 英国6月通胀率意外升至18个月高点3.6%,部分归因于食品价格上涨 [1] - 异常高温直接影响整体通胀率,主要驱动因素是食品价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