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观察者网
icon
搜索文档
饥饿营销?英伟达H20被曝供应有限,且不打算重启生产
观察者网· 2025-07-21 11:55
英伟达H20芯片供应情况 - 英伟达告知中国客户H20芯片供应有限且无重启生产计划[1] - H20是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减配版AI加速器 性能仅为H100的15%-30%但占中国区收入80%[1] - 2023年出口管制导致英伟达计提55亿美元损失[1] - 2024年4月特朗普政府禁止英伟达在中国销售H20芯片[1] - 禁令迫使英伟达取消客户订单并放弃台积电预定产能[1] - 台积电将H20生产线转产其他客户芯片[1] 美国政府政策变化 - 7月美国政府批准H20芯片销往中国[2] - 英伟达官网证实将获H20出口许可证并希望尽快发货[4] - 商务部表示美方主动批准H20销售是中美经贸谈判成果[7] - 中方要求美方继续取消不合理经贸限制措施[7] 中国市场动态 - H20解禁前已有大量订单等待发货[4] - 英伟达需提升H20供应链产能以加速交付[4] - 中国是英伟达第四大市场 2024年营收171亿美元同比增长66%[5] - 中国市场占英伟达总收入比例从2021年26.42%降至2024年13.11%[5] - 英伟达在华市场份额从四年前95%跌至目前50%[5] 国产替代进展 - 2023-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加速卡国产占比从14%增至34.6%[6] - 国内GPU厂商抓住H20真空期抢占市场[6] - 国产替代方案已可对标H20且价格更具优势[6] - 部分企业因价格和不确定性放弃H20方案[6] - 行业人士认为H20解禁对市场影响有限[6]
投资超70亿历时5年,美的在上海新园区里点了哪些科技?
观察者网· 2025-07-21 11:20
美的全球创新园区建设 - 2020年3月公司启动上海全球创新园区建设计划 2025年6月竣工启用 总投资超70亿元 [1] - 园区定位为公司第二个国内全品类研发中心 可容纳8000-10000名科研人员 聚焦人工智能 大数据 智慧能源等前沿技术 [3] - 园区与美日德意等30余个全球研发中心形成"2+4+N"创新网络 标志公司全球研发体系全面升级 [3][4] 园区设计与建造技术 - 园区采用"森林之上 科技之城"设计理念 建筑主体为钢结构体系 14个核心筒支撑两栋L型塔楼 形成20000平方米无柱办公空间 [5] - 按绿色建筑三星及LEED白金标准设计 采用172根钢拉索 最大直径214mm 破断力4173吨 为建筑工程领域最大直径钢拉索 [6] - 首次应用4根大吨位碳纤维索 减少钢材用量2万吨 降低碳排放近百吨 屋面铺设2万平方米光伏板 可节约园区年耗电量20% [6] 智慧楼宇业务发展 - 公司战略重心向B端业务倾斜 2025年一季度楼宇科技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 为增长最快板块之一 [8] - 园区应用自研iBUILDING数智化平台 管理超5万台设备 实现四大业务场景互联互通 70%-80%硬件设备来自第三方品牌可接入平台 [9] - 采用100%自研变频磁悬浮离心式冷水机组 能效比达5.2以上 较传统设备节能30% [11] 研发投入与技术突破 - 未来三年公司预计投入超500亿元研发资金 重点布局AI大模型 机器人及具身智能领域 [13] - 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超430亿元 全球拥有2.3万名研发人员及38个研发中心 [15] - 202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25年重庆水机工厂获评全球首座全流程AI赋能"灯塔工厂" 定制订单响应效率提升180% [11] 战略意义与业务协同 - 园区将整合库卡机器人 东芝电梯等华东资源 推动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50% [15] - 园区既是研发成果试验田 也是展示智慧建筑实力 驱动B端业务增长的新舞台 [15] - 选址上海主要考虑高端人才聚集优势 2019年贸易战期间芯片 AI等领域招聘优势明显 [13]
Manus撤离中国后谈经验教训;Kimi K2登顶;奈飞首次使用AIGC做特效
观察者网· 2025-07-21 09:07
Manus经验总结与AI智能体发展 - Manus联合创始人季逸超复盘创业经验,指出团队因前次创业教训选择"套壳"而非自研大模型,经历4次智能体框架调整才实现局部最优解 [1] - AI智能体的未来核心在于上下文设计而非单纯模型能力比拼,技术复盘未直接回应裁员及撤离中国市场等市场关注问题 [1] 中国开源模型全球领先 - Kimi K2、DeepSeek R1、Qwen3三个中国开源模型占据全球开源排行榜前三,领先谷歌Gemma3和Meta Llama4,Kimi K2登顶冠军 [1] - 榜单由数千开发者动态盲测投票生成,英伟达CEO黄仁勋多次认可DeepSeek、Qwen和Kimi为全球最领先开源模型 [1] 中国联通算力布局与业务进展 - 中国联通已建成上海临港、呼和浩特等万卡智算中心,正探索十万卡算力集群布局,年底智算规模将达45EFLOPS [2] - 50%用户选用"双千兆"服务,联通超清、云智手机等产品覆盖2.7亿用户 [2] 奈飞与达美航空AI应用 - 奈飞首次在电视剧《永航员》中使用生成式AI制作视觉特效,高管称技术可降本提质 [2] - 达美航空推进AI动态定价策略,计划全面取代固定票价模式,此前小范围测试成功 [2] 马斯克与SpaceX动态 - 马斯克宣布xAI将开发儿童版AI应用"Baby Grok",提供友好型内容但未披露具体功能 [3] - 特朗普政府审查SpaceX与联邦机构合同,因马斯克与特朗普关系破裂 [4][5] 链博会成果与供应链评价 - 第三届链博会达成超6000项合作意向,102家企业和机构已签署下届参展协议,签约量同比增50% [5] - 英伟达CEO黄仁勋称中国供应链体系规模、复杂性及多样性为"世界级奇迹" [6] 消费电子与汽车行业动态 - 折叠屏iPhone或定价超15000元,采用三星OLED面板,电池容量5000-5500mAh,物料成本预计759美元 [6] - 极氪澄清"0公里二手车"质疑,称涉及车辆为折扣销售的展车,享新车权益 [6] - 法拉第未来新车Super One被指抄袭长城汽车高山车型,官网删除"高山9"描述,发布会1小时下定量10034台 [7]
外媒紧盯:中国6月对美稀土磁体出口环比激增660%
观察者网· 2025-07-21 08:49
总体来看,中国6月向全球出口了3188吨稀土磁体,比5月的1238吨增长157.5%,但与2024年同期相比 仍下降了38.1%。 【文/观察者网 柳白】外媒近来紧盯中国稀土出口管制。路透社7月20日报道注意到,中国6月对美国的 稀土磁体出口量激增至5月的七倍以上。这标志着在中美达成贸易协议后,电动汽车和风力涡轮机所需 关键矿产供应强劲恢复。 报道援引中国海关总署20日发布的数据称,作为全球最大稀土磁体生产国的中国,6月对美国的稀土磁 体出口量飙升至353吨,比5月增长660%。 2023年5月10日,上海,中国品牌日,北方稀土展示的稀土产品。 视觉中国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更多出口商在6月获得许可,稀土磁体出口量在7月有望进一步回升。 报道还称,中国占全球稀土磁体供应的90%以上,并在4月初决定将几种稀土产品加入出口管制清单, 以回应美国的关税措施。 "我们也注意到,随着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发展,各国对中重稀土在民用领域的需求量正持续增 长。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充分考虑各国在民用领域的合理需求与关切,依法依规对稀土相关物项出 口许可申请进行审查,已依法批准一定数量的合规申请,并将持续加强合规申请的审批工 ...
刘志彪:去产能只是工具之一,反内卷行动需要从这三方面入手
观察者网· 2025-07-21 08:34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反内卷政策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聚焦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提升产品品质及推动落后产能退出[1][6]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美团、饿了么、京东等平台企业,要求规范促销行为并理性参与竞争[1] - 17家重点车企主动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显示汽车行业反内卷措施已开始落地[1] 内卷式竞争的表现形式 - 光伏、新能源汽车和电商平台是内卷式竞争的代表性行业[2] - 内卷主要表现为企业投入增加但边际产出下降,甚至总产出负增长,类似农业过度施肥导致产量下降的现象[2] - 工业企业内卷具体表现为:产量增加导致市场价格趋向平均成本甚至可变成本,生产越多亏损越大[3][5] - 新能源车行业通过要求供应商降价10%以上将竞争压力传导至上游产业链[6] - 电商平台呈现"双边垄断"特征,同时向消费者和中小商户转嫁竞争压力[7] 内卷的三大成因 - 市场收缩导致企业为争夺有限市场份额持续降价[9] - 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导致产品同质化竞争[11] - 地方政府考核机制和增值税体制 incentivize 产能扩张[12][13] 行政区经济格局的影响 - 地方政府"三权合一"的行政干预导致产能过剩和市场割裂[14] - 招商引资中的无底线补贴行为加剧行业恶性竞争[18] - 行政区经济格局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形成天然对立[19] 反内卷政策建议 - 将部分地方政府经济权力下放给企业,投资决策权回归市场主体[19][20] - 产业政策制定权部分上收至中央,尤其在数据基础设施等战略性领域[20] - 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重点打击行政垄断行为[23][24] 主场全球化战略 - 从依赖西方市场的"客场全球化"转向以国内大市场为主的"主场全球化"[16][27]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分为三阶段:规则统一→市场壮大→功能强化[29][33] - 需求侧管理成为关键,需与供给侧改革结合扩大总需求[30][31] 配套政策建议 - 实施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以应对PPI持续下行[35] - 发展资本市场解决资金循环不畅问题[36] - 调整税制使地方政府从追求产能转向关注消费需求[13]
复旦大学聚焦稳定币发展与产业机遇 业界专家共探Web3.0金融新生态
观察者网· 2025-07-20 21:13
稳定币的商业机遇与挑战 - 稳定币被视为开启链上金融生态新时代的关键,需要理论研究、政策支持与市场实践的协同发力 [1] - 稳定币是资产代币化浪潮中的一环,具有可编程、可组合及原子结算等新优势,可能重塑支付结算体系的底层逻辑 [1] - 资产代币化在提升效率的同时面临系统性风险、道德风险及监管缺失等挑战 [1] 资产代币化的应用场景 - 中国庞大的工业互联网基础为资产代币化提供了独特场景,可实现制造业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全链条数字化革新 [2] - 碳资产、算力资产、新能源资产等原生数字资产具备快速上链的潜力 [2] - 物联网、区块链与AI技术的融合可解决链下资产真实性核验问题,联盟链在资产确权、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具有应用价值 [3] 稳定币的实践案例与优势 - 稳定币在跨境大额采购、小商品交易、"一带一路"沿线资金结算等场景中展现出高效、低成本的优势 [3] -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地区已形成稳定币结算的规模化市场 [3] - 渣打银行在香港推进港币稳定币发行项目,并宣布将开展比特币和以太坊现货交易 [4] 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的竞争 - 稳定币和央行数字货币呈现出日益复杂的互动格局 [5] - 两者在基本定位、国内外金融体系中的竞争表现及未来制度演化趋势等方面存在差异 [5] - 绿色稳定币可助力绿色资产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 [5] 行业发展趋势与建议 - 稳定币行业存在泡沫,底层基础设施如以太坊生态、跨链技术、预言机等是更值得关注的长期投资方向 [3] - 美国稳定币法案的核心目标包括扩大美债需求、与人民币国际化竞争、构建全球统一的链上资本市场 [4] - 稳定币的发展需平衡创新与监管,建立适配的风险防控体系 [6]
Club Med总裁称自己被“强行替换”,谁动了谁的“奶酪”?
观察者网· 2025-07-20 19:03
管理层变动与战略分歧 - Club Med全球总裁德斯坦因与母公司复星旅文在战略及公司治理层面存在分歧宣布离职,声称被"强行替换"并主张通过IPO实现股权多元化[1] - 复星回应称董事长继任计划是与德斯坦协作推进的,承诺决策中心留在法国但未对股权结构提供保证[1][2] - 德斯坦担忧复星选择的新管理层可能导致决策权转移至上海,削弱公司国际治理和法国根基[2] Club Med的财务贡献与集团战略 - Club Med是复星旅文核心营收来源:2024年上半年贡献88.9亿元(占集团总营业额83%),较2023年全年76%的占比进一步提升[3] - 复星旅文退市后战略转向轻资产运营与数字化转型,曾计划分拆三亚亚特兰蒂斯项目发行REITs,市场推测Club Med可能成为类似资本运作对象[3] - 德斯坦主张Club Med独立上市(估值20亿欧元),与复星轻资产战略冲突,复星明确否认巴黎IPO计划[5] 双方矛盾演变过程 - 2015年收购后复星曾赋予德斯坦高度自主权,分歧始于北京、上海度假村项目及2022年中国团队管理权重提升[4] - 2023年底德斯坦辞去复星旅文副董事长职务,2024年财务管理权移交复星系高管,原CFO沃尔沃夫斯基离职引发德斯坦不满[4] - 复星选定零售背景的斯特凡·马凯尔接任,其缺乏旅游业直接管理经验[6] 潜在影响与市场关注 - 法国政府支持Club Med独立上市,Bpifrance有意成为股东,但复星坚持现有战略方向[5] - 欧洲市场担忧Club Med"去法国化",可能影响未来战略引资或资产重组进程[6] - 复星已释放为Club Med重资产项目寻找战略投资者的信号[6]
为确认提名人选,特朗普呼吁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取消“夏末休会”
观察者网· 2025-07-20 15:56
美国国会参议院休会争议 - 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约翰·图恩取消传统的8月休会期,以加快其行政和司法提名人的确认程序 [1][3]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强调需要尽快确认"杰出提名人",并暗示取消休会期和长周末 [1] - 参议院原计划从8月开始休会一个月,但当前计划在7月21日先确认特朗普的六项任命 [3] 特朗普提名人事进展 - 关键提名包括埃米尔·博夫(联邦上诉法院法官)和珍宁·皮罗(华盛顿特区最高联邦检察官),博夫因移民政策相关言论遭民主党反对 [3] - 提名两名国家劳工关系委员会成员以填补法定人数空缺,该委员会自1月民主党成员被解雇后无法正常运作 [3] - 特朗普通过取消休会期施压,可能迫使参议员停止对人事任命的阻挠 [3] 约翰·图恩的政治立场 - 图恩于2023年11月当选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特朗普曾要求其支持"休会任命"以绕过参议院投票 [4][5] - 图恩承诺探索所有选项加速特朗普提名人的任命,但未明确支持休会任命 [5] - 尽管曾批评特朗普煽动国会山骚乱,图恩后续修复关系但未成为其铁杆支持者 [5]
大不列颠能源公司所用太阳能电池板均产自中国,英国政客又炒作“强迫劳动”挑事
观察者网· 2025-07-20 15:49
英国太阳能产业与中国供应链关系 - 英国大不列颠能源公司首批11所学校太阳能项目使用中国爱旭科技和隆基绿能的产品,涉及2亿英镑投资中的首笔款项[1][3] - 2024年英国68%太阳能板进口来自中国,较2023年61%进一步提升[4] - 全球50%多晶硅供应来自中国新疆地区,中国主导全球光伏产业供应链[4][5] 英国政界与行业对中国产品的矛盾态度 - 工党议员莎拉·钱皮恩主张优先采购英国太阳能板,承认短期成本更高但强调"道德供应链"[1] - 英国能源大臣米利班德4月提出修正案限制使用"涉嫌强迫劳动"的中国太阳能板,但仅适用于国有公司[5] - 行业人士指出中国产品价格优势明显,GB-Sol董事承认"很难避免购买中国产品"[4] 中国企业回应与市场地位 - 爱旭科技声明禁止供应链存在强迫劳动,承诺维护最高商业道德标准[4] - 隆基绿能否认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报告结论,强调持续消除强迫劳动风险[5] - 两家中国企业产品符合英国《现代奴隶制法案》采购要求[1][5] 国际光伏产业格局 - 新疆地区占全球多晶硅供应近一半,还拥有中国最大风力涡轮机制造商(占全球13%产能)[8][9] - 美国UFLPA法案导致其太阳能行业受严重破坏,凸显中国供应链不可替代性[8] - 新疆长绒棉占全球20%产量,多晶硅等产品在全球市场具有品质与规模优势[9][11]
美国拟对中国石墨加征93.5%关税,叠加税率达160%
观察者网· 2025-07-20 13:48
关税政策 - 美国商务部对从中国进口的阳极级石墨征收93.5%的反倾销税,叠加现有税率后实际税率高达160% [1] - 新关税适用于纯度最低为碳含量90%(按重量计)的阳极级石墨材料,该材料为动力电池关键材料 [1] - 按照2023年进口量计算,新关税将影响价值约3.4亿美元(约24.4亿元人民币)的进口产品 [3] 行业影响 - 2023年美国进口18万吨石墨产品,其中三分之二来自中国 [3] - 国际能源署(IEA)指出石墨在中期内仍是锂离子电池最主流阳极材料,硅基材料预计2030年才开始逐步抢占市场份额 [1] - 160%的关税将使汽车动力电池每千瓦时平均增加7美元(约50.2元人民币)成本,侵蚀电池制造商一到两个季度利润 [3] 供应链与市场反应 - 石墨材料被IEA列为存在潜在供应风险的关键矿产之一 [3] - 美国自年初以来持续加大对中国关键矿物和电池技术出口管制,以减少对中国商品和技术的依赖 [3] - 提高进口阳极材料关税可能对特斯拉、松下等依赖该材料并在美国生产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的公司造成重大打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