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夏时报
icon
搜索文档
“垃圾不够烧了”,但光大环境的垃圾处理量还在涨
华夏时报· 2025-08-27 16:42
核心观点 - 垃圾焚烧行业面临处理能力过剩和垃圾供应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行业缺口约20% 导致企业面临无米之炊困境 [2][3][6] - 光大环境2025年上半年营收143.04亿港元同比降8% 归母净利润22.07亿港元同比降10% 但垃圾处理量2900万吨增2% 发电量148亿千瓦时增9% [2] - 公司通过拓展工业垃圾收运业务和国际化布局应对挑战 运营服务收益占比提升至70% 建造服务收益同比降48.3% [4][6] 财务表现 - 营收143.04亿港元同比降8% 归母净利润22.07亿港元同比降10% 基本每股收益0.3592港元 半年度每股派息0.15港元 [2] - 建造服务收益18.5亿港元同比降48.3% 占比降至13% 运营服务收益99.4亿港元同比增5.1% 占比提升至70% [4] - 毛利63.31亿港元同比增5% 环保能源板块每吨垃圾发电量460千瓦时增3% 厂用电率14.7%降0.3个百分点 [5] 运营数据 - 垃圾处理量2900万吨同比增2% 预计全年达5800万吨 发电量148亿千瓦时同比增9% [2][6] - 环保水务处理量8.351亿立方米同比持平 绿色环保板块生物质供热量与发电量双提升 燃料收购单价降8% [5] - 投资落实环保项目604个 总投资1643.07亿元 2025年上半年新增4个项目总投资23.96亿元 [4] 行业挑战 - 垃圾清运比与焚烧比倒挂 行业产能超100万吨/日 但实际需求存在20%供应缺口 [3][6] - 产能布局不合理导致大城市无序竞争 垃圾分类政策进一步分流可焚烧垃圾资源 [2][6] - 应收账款达83.82亿港元较2024年末增10亿港元 政府客户回款受财政支付能力影响 [7][9] 战略应对 - 加强垃圾收运环节介入 补充工业垃圾和陈腐垃圾提高产能利用率 [3] - 扩大国际化布局 在乌兹别克斯坦落实2个垃圾发电项目 在泰国印度开展轻资产服务 [4] - 成立管理层催收小组 通过考核机制推动应收账款回收 积极协调国补资金落实 [8][9]
「新消费观察」翻台率普遍失守!“海底捞们”遭遇增长瓶颈,集体走在转型路上
华夏时报· 2025-08-27 16:38
行业整体表现 - 餐饮行业面临严峻挑战,消费逻辑转变,平价消费趋势兴起 [2] - 2025年上半年餐饮收入27480亿元,同比增长4.3%,较2024年同期7.9%的增速明显放缓 [7] - 海底捞、九毛九、呷哺呷哺、全聚德、西安饮食等上市餐企业绩集体承压,出现营收净利润双降或亏损 [2] 公司财务表现 - 海底捞2025年上半年收入207亿元同比减少3.7%,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减少13.7% [2] - 九毛九收入27.5亿元同比减少10.1%,净利润6069.1万元同比减少16% [2] - 呷哺呷哺预计收入19亿元同比减少18.9%,净亏损0.8亿元至1.0亿元 [2] - 小菜园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6.5%,净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35.7% [3] - 绿茶集团营收净利润双双取得20%以上的增长 [3] 运营指标变化 - 海底捞翻台率从4.2次/天降至3.8次/天 [4] - 太二翻台率从3.8次/天跌至3.1次/天,怂火锅从2.9次/天下降至2.5次/天 [4] - 小菜园同店销售额从23.2亿元降至21.6亿元,同比下滑7.2% [4] - 海底捞和九毛九旗下主力品牌同店销售额均下滑 [4] 客单价变化趋势 - 小菜园堂食人均消费57.1元同比降低3.3元 [3] - 绿茶集团人均消费55.5元同比降低2.6元 [3] - 怂火锅人均消费同比降低11元至99元 [3] - 海底捞人均消费97.9元同比微增0.5元,太二73元同比增长2元,但较2022年明显下跌 [4] 门店策略调整 - 海底捞自营餐厅数量1322家较2024年末减少33家,加盟餐厅41家增加28家 [5] - 九毛九太二门店数量566家较2024年末减少68家,怂火锅减少4家至76家,九毛九品牌减少3家至68家 [6] - 太二加盟餐厅仅19间,较2024年末11间仅增长8间,其中10间由自营转为加盟 [6] 业务创新举措 - 海底捞推出"红石榴计划",孵化14个餐饮品牌共计126家餐厅,包括"焰请烤肉铺子"等新品牌 [7] - "焰请烤肉铺子"期间新开46家,门店数量达70家 [8] - 太二推出5.0"鲜活模式",以活鱼现杀为核心,增加鸡、牛等热菜 [8] - 太二鲜活新店达64家,预计年底增至150家以上,2026年完成所有门店改造 [8] - 调改后太二鲜活模式日均堂食营业额同比增幅比常规模式平均高出约15个百分点 [8] - 小菜园计划从50-100元客单价市场拓展至50元以下客单价市场 [8]
上半年净利增长371.55%,光线传媒告别“单片赌注”,《哪吒2》之后做起长线生意
华夏时报· 2025-08-27 16:31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22.29亿元,同比增长371.55% [2][3] - 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2.42亿元,同比增长143% [3] - 电影及衍生业务营收和利润大幅增长,报告期内总票房约154.63亿元 [3] 电影业务动态 - 公司参与投资发行的影片包括《哪吒2》《独一无二》等,2024年上映的《小倩》有部分票房结转 [3] - 2025年已上映影片包括《花漾少女杀人事件》《东极岛》《非人哉:限时玩家》 [3] - 定档影片包括10月1日上映的《三国的星空》,储备项目有《"小"人物》《她的小梨涡》等真人电影 [3] - 动画电影项目储备包括《大鱼海棠2》《姜子牙2》《茶啊二中2》等 [3] 行业收益结构分析 - 出品方与制片方分得的票房收益不足总票房的50% [4] - 爆款电影需分摊大量渠道分成和宣发费用,且新内容研发投入与产出存在时间差 [4] - 多家出品方共同投资虽分散风险,但导致各参与方最终收益减少 [4] IP运营转型战略 - 公司正从"高端内容提供商"向"IP的创造者和运营商"转型 [5] - 内部已组建两个IP运营团队,并计划扩充更多团队,全公司学习实践IP运营业务 [5] - 上半年衍生品业务围绕"哪吒"IP展开,覆盖超30个品类、500多个产品 [5] - 其他IP如"大鱼海棠""张缤智和王焕君"的运营工作也已展开 [5] 衍生品市场表现 - 哪吒IP卡牌持续推新,旧款卡牌打折处理,部分盲盒产品售罄 [6] - 二手平台出现《哪吒2》卡牌按斤售卖现象,单价低至6.6元/斤,反映市场热度 [6] - 衍生品行业成为平滑业绩波动的重要途径,国内IP衍生品国内外市场表现强劲 [6] IP持续运营挑战 - IP衍生品需持续爆款驱动,不断刷新话题引爆受众需求 [7] - 爆款电影出现"青黄不接"会影响IP影响力和衍生品销售 [7] - 哪吒IP需通过续作和创新内容保持生命力,才能成为长期稳定收入来源 [7] 游戏业务布局 - 已与合作方共同组建游戏公司,团队规模超50人,第一款3A游戏在制作中 [7] - 电影公司在视觉特效方面有优势,但缺乏把握玩家心理的经验积累 [7]
搭乘AI东风,A股近八成消费电子公司上半年营收飘红,哪些陷利润下滑窘境?
华夏时报· 2025-08-27 16:29
行业整体表现 - 消费电子行业呈现复苏向好态势 101家披露半年报公司中80家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占比约八成 其中35家公司营收同比增幅超20% [1] - 64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占比近六成 但部分公司业绩下滑 行业分化态势清晰 [1] 头部企业表现 - 工业富联营收3607.60亿元同比增长35.58% 归母净利润121.13亿元同比增长38.61% 创同期新高 [2] - 22家公司营收突破百亿元 立讯精密1245.03亿元 长安汽车726.91亿元 海康威视418.18亿元 歌尔股份375.49亿元 蓝思科技329.60亿元位列行业前列 [3] 高增长企业表现 - 寒武纪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 石头科技营收79.03亿元同比增长78.96% 九号公司营收117.42亿元同比增长76.14% 构成高增速第一梯队 [4] - 14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超100% 千方科技1.70亿元同比增长1287.12% 士兰微2.65亿元同比增长1162.42% 硕贝德0.34亿元同比增长981.11% [5] 业绩驱动因素 - AI算力竞赛带动全球基础设施扩容 AI手机触发高端换机潮推动终端需求复苏 AI算力拉动高速交换机等网络设备需求激增 政策加码加速工业互联网智能化改造 [2] - AI技术应用为消费电子产业带来新增长点 AI智能手机 智能家居设备 AIoT等产品成为市场热点 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 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 [6] 行业分化现象 - 16家公司归母净利润下滑幅度超过30% 冠捷科技亏损4.92亿元(去年同期盈利0.53亿元) 欧菲光亏损1.09亿元(去年同期盈利0.39亿元) [7] - 胜利精密亏损0.42亿元(去年同期盈利0.16亿元) 卓胜微亏损1.47亿元(去年同期盈利3.54亿元) 一汽解放净利润0.2亿元同比下滑96.12% [7] - 奋达科技净利润0.17亿元同比下滑80.17% 创维数字净利润0.54亿元同比下滑70.53% 超图软件净利润0.12亿元同比下滑64.70% [7]
翻台率普遍失守!“海底捞们”遭遇增长瓶颈,集体走在转型路上
华夏时报· 2025-08-27 16:28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餐饮行业面临严峻挑战,平价消费趋势兴起,消费逻辑发生显著转变[2]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餐饮收入为27480亿元,同比增长4.3%,较2024年同期7.9%的增速明显放缓[6] - 海底捞、九毛九、呷哺呷哺、全聚德、西安饮食等上市餐企业绩集体承压,呈现营收净利润双降或亏损状态[2] 企业财务表现 - 海底捞2025年上半年收入207亿元同比减少3.7%,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减少13.7%[2] - 九毛九收入27.5亿元同比减少10.1%,净利润6069.1万元同比减少16%[2] - 呷哺呷哺预计收入19亿元同比减少18.9%,预计净亏损0.8-1.0亿元[2] - 小菜园收入27.1亿元同比增加6.5%,净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35.7%[3] - 绿茶集团营收净利润双双取得20%以上的增长[3] 运营指标变化 - 海底捞翻台率由去年同期4.2次/天降至3.8次/天[4] - 太二翻台率从3.8次/天跌至3.1次/天,怂火锅由2.9次/天下降至2.5次/天[4] - 海底捞同店销售额下滑,小菜园同店销售额从23.2亿元降至21.6亿元,同比下滑7.2%[4] - 海底捞顾客人均消费97.9元同比微增0.5元,但较2022年104.9元明显下跌[3] - 太二人均消费73元同比增长2元,但较2022年77元下跌[3] - 小菜园堂食人均消费57.1元同比降低3.3元,绿茶集团55.5元同比降低2.6元[3] 门店战略调整 - 海底捞自营餐厅数量1322家较2024年末减少33家,加盟餐厅41家较2024年末增加28家[5] - 九毛九太二门店数量566家较2024年末减少68家,怂火锅减少4家至76家,九毛九品牌减少3家至68家[5] - 太二加盟餐厅仅19间,较2024年末11间仅增长8间,其中10间由自营转为加盟[6] - 企业实施更谨慎的开店策略,主动关闭经营表现不佳的门店[5][6] 新增长点探索 - 海底捞通过"红石榴计划"孵化14个餐饮品牌共计126家餐厅,包括"焰请烤肉铺子"等新品牌[7] - "焰请烤肉铺子"期间新开46家,门店数量达到70家[7] - 太二推出5.0"鲜活模式",以活鱼现杀为核心,增加鸡、牛等热菜[7] - 太二鲜活新店达64家,预计年底增至150家以上,2026年完成所有门店改造[7] - 调改后太二鲜活模式日均堂食营业额同比增幅比常规模式平均高出约15个百分点[7] - 小菜园计划从50-100元客单价市场拓展至50元以下客单价大众便民中式餐饮市场[7]
国内特高压工程建设提速,“核心器件龙头”股价创两年新高
华夏时报· 2025-08-27 16:27
股价表现 - 赛晶科技股价创近两年新高 盘中达1.86港币[2] - 近三个月涨幅44% 近一年涨幅84%[2] - 跃居Wind港股电气设备板块市场表现第二名[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收入8.883亿元 同比增长35.5%[3] - 归母净利润9380万元 同比增长178%[3] - 全年销售收入目标20亿元[9] 特高压业务 - 输配电领域收入4.67亿元 同比增长30%[3] - 参与超30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4] - 柔性直流输电收入2.96亿元 同比增123%[5] - 交付巴西伊泰普水电站±600千伏 哈密-重庆±800千伏等特高压项目[3] 新能源与半导体业务 - 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收入1.56亿元 同比增长108%[6] - 自研功率半导体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两倍[7] - 推出第七代微沟槽技术IGBT芯片 最大电流达300A[7] - 与乘用车龙头及储能龙头企业签订批量供货协议[7] 行业前景 - 国家电网2025年总投资预计首超6500亿元[4] - "十四五"特高压项目建设预计持续至2028年[9] - 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 蒙西至京津冀等项目年底前启动招标[8] - 券商预测2025-2027年营收将达20-33亿元[9][10]
「内鬼」侵犯华为芯片技术,14人被判刑!详情披露
华夏时报· 2025-08-27 15:12
案件判决与法律执行 - 上海市第三中级法院一审判决14名被告人侵犯商业秘密罪成立 所有被告十日内未上诉 判决已生效[1] - 主犯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300万元 其余13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五年至三年有期徒刑或缓刑 罚金范围150万元至20万元不等[4] - 检察机关重点审查涉案技术信息的非公知性和同一性 公诉人通过证据、法理和情感三层递进式法庭教育使被告人全部认罪[4] 技术侵权与商业损失 - 被非法获取的华为海思Wi-Fi芯片技术信息估值达3.17亿元人民币[1] - 被告人通过截屏、抄录、微信传输等不正当手段获取技术信息 用于缩短尊湃公司芯片研发周期并加速量产融资[3] - 侵权团队包含海思公司原射频芯片开发部门负责人及13名相关人员 通过招募原员工系统性获取核心技术[3] 技术研发与保护措施 - 华为2011年启动Wi-Fi芯片研发项目 由全资子公司海思公司负责 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长期自主研发[3] - 海思公司对Wi-Fi芯片技术信息采取合理保密措施 该项目涉及公司关键核心技术[3] - 侵权公司尊湃由海思前高管创立 明确决定研发同类Wi-Fi芯片产品[3]
5万亿元!中国ETF市场再破纪录,仅用4个月完成万亿元跨越
华夏时报· 2025-08-27 08:58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栗鹏菲 叶青 北京报道 ETF规模快速攀升的背后,是权益市场的持续回暖与资金借道入市意愿的提升。自4月以来A股市场企稳 走强,沪指逼近3900点,港股市场亦同步反弹,带动ETF净值与份额双双增长。 双轮驱动,万亿元跨越节奏持续加快 回望中国ETF发展历程,从初生到壮大,万亿台阶的跨越速度不断加快。2004年首只ETF诞生,到2020 年10月规模突破1万亿元,用了整整16年。这一时期产品类型从单一宽基逐步扩展至行业、主题、策略 等多门类,为指数化投资生态奠定基础。第二个万亿历时三年,于2023年12月实现,市场头部效应日益 显著,千亿级旗舰产品崭露头角,中小基金公司也纷纷加入战局。 第三个万亿来得更快。2024年9月,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耗时仅10个月。这一阶段的爆发得益于"国 九条"政策明确鼓励指数化投资,证监会同步推出简化产品注册机制、提升上市效率等配套措施,中证 A50ETF等一批现象级产品成功发行,极大激活市场热情。 随后第四个万亿跨越仅用7个月,在2024年"924"行情直接推动下,股票型与跨境ETF成为增长主力。如 今第五个万亿更是只用4个月便已实 ...
康达尔股权大战终章:原董事长罗爱华获刑六年
华夏时报· 2025-08-27 08:12
公司控制权变更 - 京基集团通过股权收购和要约收购最终获得康达尔71.5%控股权 [3][4] - 股权争夺历时多年 双方持股比例一度仅差0.01个百分点 [3] - 原实控人罗爱华通过华超公司掌控公司十余年 最终失去控制权 [2][4] 资金挪用案件 - 罗爱华挪用公司资金3650万元 其中1650万元用于金融公司董事长儿媳购房 [1][8] - 资金通过前海光信公司和中财汇金公司账户流转 [6][8] - 2019年7月1日全部归还挪用资金 [6][9] 司法审判过程 - 案件历经一审无罪 重审改判 最终二审定罪 [1][7][11] - 广东高院终审判处有期徒刑六年 罚金40万元 [1][11] - 量刑调整考虑资金全额归还和被害单位谅解 [11] 行贿案件细节 - 向退休法官姚辉行贿250万元以干预案件审理 [10][12] - 姚辉因受贿罪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被判刑15年 罚金150万元 [12] - 行贿行为涉及约见检察官法官和打探案情 [10] 公司历史背景 - 公司前身为1979年成立的深圳市养鸡公司 1994年成为首家农牧上市公司 [2] - 曾用名"中科创业" 涉及2000年股价操纵案 从84元/股暴跌 [2] - 业务涵盖农业 房地产 公共事业和金融投资等领域 [2]
上半年亏损7.73亿元,扣非净利润下降1096.63%,资本市场还在看好江淮汽车?
华夏时报· 2025-08-27 07:5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3.6亿元,同比下降9.10%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3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且下降356.89% [2] - 扣非净利润-9.16亿元,同比下降1096.63% [2] - 基本每股收益-0.35元,同比下滑350% [2] - 2024年全年营收421亿元同比下降6.3%,净利润-17.84亿元同比下滑1277.6% [5] 销量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整车销量19.06万辆同比下降7.54% [4] - 货车销售7.95万辆同比下降2.38%,乘用车销售6.60万辆同比下降16.12% [4] - 皮卡销售3.29万辆同比增长15.00% [4] - 整车出口量约10.7万辆,较2024年同期的12万辆有所下滑 [3] 股价与市值 - 财报发布次日股价收于53.38元上涨1.71%,总市值1165.82亿元创历史新高 [2][6] - 自2024年7月与华为合作品牌公布后,股价从19.13元/股涨至2025年5月的38.3元/股 [6] - 市值从418.24亿元增长至836.48亿元,尊界S800上市后市值再增超39% [6] 华为合作项目 - 与华为合作推出的尊界品牌S800车型上市87天大定突破1.2万辆 [6] - 目标9月实现月产能3000台,年底冲刺月产能4000台 [7] - 尊界S800定价70.8万-101.8万元,进入豪华车市场 [7] - 华创证券预估尊界长期年销量有望达10万辆,单车净利12.4万元 [7] 业绩下滑原因 - 国际形势复杂及境外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出口业务下滑 [3] - 高端智能新能源乘用车项目处于产能爬坡期,未形成规模效益 [3] - 2025年上半年豪华车市场总销量约160万辆,同比下滑5%-7% [7] 战略举措 - 设立安徽江汽海外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以支持海外业务发展 [3] - 海外销售采用经销商授权、外贸企业代理及海外子公司直营三种模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