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报网

搜索文档
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124款车型上榜(附名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5 09:49
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规模扩大 - 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由国家五部委联合组织,主题为"绿色、低碳、智能、安全——赋能新农村,畅享新出行",旨在构建乡村绿色出行体系 [2] - 活动选取新能源汽车推广比例不高但潜力大的县域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开展专场和特色活动 [2] - 2025年车型目录包含124款车型,较2020-2024年(60/52/70/69/99款)显著增加,涵盖家用车、越野车、商用车及皮卡等多样化车型 [3] - 参与车企数量扩大,包括一汽、比亚迪、蔚来、特斯拉等30余家自主、合资及外资品牌 [3][8][9][10][11][12][13] 活动模式与服务生态优化 - 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模式,线下以县域为主会场联动乡镇,线上搭建云展销、直播导购等数字化场景 [3] - 组织售后维保、充换电服务、金融保险等企业协同下乡,提供"购车优惠+用能支持+服务保障"一体化方案 [4] - 落实车辆购置税减免、以旧换新等政策,车企推出让利优惠和售后礼包,部分地方政府发放购车优惠券 [4] 农村市场成效与配套建设 - 2020-2023年下乡车型销量从39.7万辆增至320.87万辆,增速快于城市及整体市场 [6] - 南方五省乡村充电桩近三年充电量年均增长55%,10万元以下车型普及推动使用频次提升 [6] - 2025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县增至75个(2024年为67个),与车网互动技术协同推进 [6][7] - 推广"光储充一体化"技术,解决农村电网薄弱问题,实现"绿电充电+储能收益+应急保障"经济效益 [7]
郭磊:发展醇氢电动,加快能源自主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5 09:47
行业背景与能源挑战 - 中国能源结构呈现"富煤、贫油、少气"特点,石油对外依存度超72%,年消耗石油逾7亿吨,其中交通运输领域占比超70%,商用车耗油量达2.5亿吨/年[3] - 商用车贡献汽车56%的二氧化碳排放及80%的PM排放,新能源化转型对交通运输领域至关重要[3] - 2024年中国发电总量近10万亿千瓦时,火电占比超2/3,风光发电装机虽超火电但全球一次清洁能源发电占比不足23%,弃风弃光现象普遍[3] 醇氢电动技术路径 - 醇氢电动结合甲醇与电驱优势,在纯电架构上增加甲醇增程器,解决里程焦虑、电池自重问题,装载容量提升,整车成本降低[6] - 相比国六柴油车,醇氢电动PM降低90%以上,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均降低80%以上[6] - 甲醇适用温度范围极广(-97℃至64.7℃),覆盖中国全气候场景,已推出49吨重卡、4.5吨轻卡及12米客车等全系产品[6] 经济性与运营数据 - 49吨醇氢电动牵引车百公里醇耗67升,单公里成本1.35元,较柴油车节约34%,较LNG车节约4.4%[7] - 同吨位氢燃料电池重卡单公里成本2.8元,纯电重卡1.44元/公里但运距受限,醇氢电动购置成本较纯电低近10万元[11] - 醇氢电动续驶里程超1500公里,自重轻2-3吨,运营效率提升30%以上[11] 绿色甲醇产业布局 - 中国甲醇产量占全球60%,吉利已投产全球首个20万吨级绿色甲醇工厂,在阿拉善及内蒙古布局50万-500万吨级项目[5] - 2024年中国绿色甲醇项目近百个,规划年产能超2400万吨[5] - 甲醇加注站改造成本仅10万元/站,中石化、中石油已合作改造,吉利计划建设超4000座加注站[9] 生态合作与政策支持 - 远程与博世、采埃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研发醇氢电动核心技术及全球化解决方案[12] - 国家部委及各省市已出台50余项支持醇氢汽车政策,上海重点推进醇氢电动应用[12] - 吉利"1233"生态战略聚焦绿醇制备、加注与三位一体协同发展[12]
许敏:增程技术挑战和创新解决方案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5 09:32
增程式电动车市场现状 - 近年来理想和问界的成功推动众多车企加入增程式电动车领域,使该技术路线成为市场竞争焦点 [3] - 当前增程式电动车销量集中于中大型SUV细分市场,但市场容量趋近饱和,销量增速明显放缓 [3] - 行业需对增程式技术发展路径保持清醒认知,避免同质化竞争 [3][4] 技术路线差异化分析 - 中国市场主流采用大电池+大增程器技术方案,与日产ePOWER(小排量发动机+小电池)、雪佛兰Volt等国际路线形成鲜明对比 [4][5] - 中国式大增程技术成功原因:精准满足高消费家庭一车多用需求(通勤+长途)、解决里程焦虑、契合消费升级趋势 [5] - A级车市场需差异化方案,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建议采用大电池(30kWh)+小增程器(30kW)配置,相比纯电方案可降本2万元 [6] 技术创新方向 - 需突破中大型SUV单一市场局限,向全车系拓展技术应用 [4] - 发动机热效率提升不应是唯一优化方向,应关注电机耦合控制、能量管理系统、轻量化等整车级解决方案 [7] - 上海交大提出四大创新维度:闪沸PFI燃烧技术(降本50%)、水平对置塑料机体(消除NVH问题)、智能制造工艺(取消传统铸造工序)、AI实时控制优化 [8][9][10] 国际市场竞争考量 - 中国大电池技术路线出海面临挑战,需根据目标市场充电设施、电池成本等因素调整技术方案 [6] - 日产的ePOWER技术在全球累计销售150万辆,证明小电池方案在国际市场存在可行性 [5] 产品开发策略 - 技术创新的本质是精准定位用户核心需求,避免过度设计和同质化竞争 [10] - A级车开发需重点平衡增程器功率、电池容量与成本关系,总体拥有成本是关键成功因素 [5][6] - 行业需跳出"热效率内卷",通过架构创新实现性能提升与成本下降的双重突破 [7][8]
李开国:内燃机和电动化结合是必然结果,混合动力要加大发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5 09:32
论坛背景 - 第五届车用动力系统国际论坛在上海松江召开,由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指导,浩思动力承办 [1] - 论坛汇聚政界、产业界、学术界等各方力量,共探全球汽车动力系统多元发展之路 [1]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监事长李开国围绕"汽车低碳技术发展路径"作主旨报告,透露《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或将于今年9~10月正式发布 [1]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超3100万辆,市场进入平稳增长期 [3] - 2024年天然气重卡增长迅速达17.8万辆,拯救发展低迷的商用车产业 [3] - 2023年燃油新车平均装备质量1.63吨,单位整备质量油耗3.68L/100km/t,较2019年下降约17% [3] - 发动机热效率超43%,混合专用汽油机装车,功率分流、P1+P3等混动技术规模量产 [3] - 与2019年相比,2023年乘用车单车平均排放下降13%~18%,商用车单车排放下降15%~30% [3] 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 2023年发布《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1.0》,对2040年乘用车、商用车提出明确降碳目标 [4] - 2040年乘用车平均碳排放要减少60%,商用车要降低41% [4] - 2040年混合动力新车型平均油耗下降22%,典型A级EV电耗下降16% [4] - 2040年牵引车(49t)柴油车平均油耗下降14%,EV电耗下降10% [4] - 能耗下降需依靠内燃机和电动化结合,混合动力占比和渗透率将越来越高 [4] 技术发展路径 - 《技术路线图3.0》提出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工具实现节能减碳目标,包括混动化、低碳化、智能化 [5] - 混合动力是节能低碳重要技术路径,2023~2024年混合动力车型销量成倍增加 [5] - 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和宽域高效区是混合动力发展的重要抓手 [5] - 低碳零碳内燃机发展需关注燃料问题,2030年氢能将迎来发展拐点 [6] - 2040年低碳零碳发动机目标:最高热效率达52%,升功率35Kw/L,关键部件成熟度达9级 [6] 整车节能要求 - 《技术路线图3.0》首次对A0级、A级、B级、C级、D级五种等级车型分别提出节能和技术要求 [7] - 整车节能要求包括轻量化与可回收材料、低阻低摩擦、智能化能量管理等方面 [7] - 乘用车发展重点在混动技术,商用车将出现多种动力并存 [7] - 柴油机和天然气发动机热效率需进一步提升,混合动力和氢/氨等零碳燃料在特定场景加快示范应用 [7]
探访超级智能生态基地:在世界工厂造豪华“旗舰”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5 09:18
项目背景与战略意义 - 奥迪一汽新能源PPE工厂是奥迪在中国首个专门生产纯电动汽车的基地,基于PPE平台生产Q6L e-tron、Q6L Sportback e-tron和A6L e-tron三款豪华纯电车型,支撑"在中国,为中国"战略[1] - 工厂从注册到投产仅用3年9个月,体现"中国速度",成为奥迪全球最先进生产基地和智电转型策源地[1] - 2024年12月17日正式投产,标志着奥迪在中国市场发起豪华纯电领域总攻[1] 产品与技术亮点 - 首款量产车型Q6L e-tron搭载PPE平台与华为智能科技,预售于2024年5月31日启动,定位豪华智能电动旗舰SUV[3] - PPE平台由奥迪与保时捷联合开发,配备107kWh宁德时代电池,续航超750km,支持充电5/10分钟续航151/294公里[17] - 电池系统采用Stop TP阻燃防扩散技术、9层玻璃钢纤维护板,防水防尘达行业最高标准,整车涉水深度500mm[17] 智能制造体系 - 全厂部署824台KUKA机器人,焊装精度0.1mm,自动化率100%,焊点速度1-2个/秒,车身刚性一致性超人工100倍[6] - 全域IT架构整合数百万数据点,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虚拟与现实产线同步,机械臂调整误差不超过发丝直径[8] - 引入Walker S1人形机器人,70毫秒完成部件识别,未来将拓展至高危作业场景[8] 绿色生产与生态建设 - 实现100%光伏覆盖与绿色供电,废水100%循环,固体废弃物回收达成近零碳排放[12] - 厂区建设28处人工鸟巢、15处昆虫旅馆、10处蜂巢,形成微型生态圈,已产出50斤蜂蜜作为员工福利[12] - 56台AMR小车承担90%物料转运,激光导航效率提升90%,全程无人物流[10] 供应链与本地化布局 - 30公里半径内聚集50%供应商,提升国产化率并降低物流碳足迹[14] - 产业生态圈建设呼应本土化战略,缩短供应链响应时间[14] 市场规划与行业影响 - 2025年奥迪将在中国发起史上最大产品攻势,Q6L e-tron作为旗舰先锋车型[19] - 工厂融合德国工艺与中国数字化能力,定义豪华电动车智造新标准[15][19]
何小鹏、雷军、李斌先后喊出年内盈利,你怎么看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4 21:50
小米集团5月27日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披露了其汽车业务数据,让投资者"眼前一亮"。财报中提到"2025年第一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 务分部总收入为人民币186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人民币181亿元,其他相关业务收入人民币5亿元。本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 毛利率为23.2%。" 6月3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雷军在小米投资者大会上表示,最新推出的小米YU7售价不可能是网传的23.59万元,正式定价要在开售 前1-2天前才能确定;他同时表示,小米的汽车业务亏损正在逐步收窄,预计整个板块将在今年第三到第四季度实现盈利。 无独有偶,小鹏汽车日前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总交付量超94008辆,较2024年同期增长330.8%;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达 15.6%,创下历史新高,较2024年同期增长2.7个百分点;小鹏汽车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何小鹏更是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我相信,我们不仅能够实现今年 销量增长一倍以上的目标,还能在第四季度实现盈利。" 另一家新势力蔚来汽车,也于6月3日发布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蔚来汽车第一季度共交付新车4 ...
汽车早餐 | 工信部等组织开展2025新能源汽车下乡;雷军称小米汽车芯片很快推出;特斯拉法国销量暴跌67%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4 11:05
国内油价调整 - 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涨65元和60元,自2025年6月3日24时起执行 [2] 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 五部委联合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重点选取推广比例不高但潜力大的县域城市 [3] - 活动将结合充换电设施补短板、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等政策协同推进 [3] - 鼓励车企、金融机构、充换电服务商等共同参与,提供购车优惠+用能支持+服务保障的一体化方案 [3] 用电营商环境建设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计划到2029年建成办电便捷化、供电高质化、用电绿色化的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 [4] - 将通过打造国际竞争优势城市、先进示范地区、特色城镇乡村三级体系带动全国服务水平提升 [4] 物流行业数据 - 1-4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15.3万亿元,同比增长5.6% [5] - 4月物流运行展现较强韧性,保持平稳向好态势 [5] 国际贸易摩擦 - 欧盟警告若美国执行50%钢铝关税威胁,将加快对美报复行动 [6] - 欧盟委员会对美国大幅上调关税表示遗憾,认为此举破坏贸易冲突解决努力 [6] 车企动态 - Stellantis集团任命Sébastien Jacquet为新任首席质量官,接替升任CEO的Antonio Filosa [7] - 特斯拉5月在法国销量同比暴跌67%至721辆,创2022年7月以来新低 [8][9] - 福特因后视摄像头软件故障召回107.5万辆汽车,涉及2021-2025年款多款车型 [10] 汽车行业技术合作 - 小米汽车工厂试用机器人技术,汽车芯片研发进展顺利预计很快推出 [11] - 四维图新与阿里云签署战略协议,将在大模型应用、辅助驾驶、车联网等领域深度合作 [13] - 鸿蒙智行尊界S800上市72小时大定2600台,售价70.8万-101.8万元 [14] - 中原内配与阳光新能源合作开发源网荷储风电一体化、氢能装备等项目 [15] 企业声明 - 蔚来澄清总裁秦力洪持股数量未变动,称相关不实信息严重扰乱资本市场秩序 [12]
宇通新能源商用车极限挑战:从“极限环境”到“用户战场”的质变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4 10:59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千里川藏线,神行战珠峰"极限实况运营挑战赛,将新能源商用车验证场景从实验室推进到用户真实运营路线,标志着验证体系的根本性升级 [2] - 公司依托"三层验证体系"(试验场测试、极限环境挑战、真实运营验证),首次将量产轻卡投入川藏线G318等高难度路线进行全工况验证 [4][7] - 挑战中车辆在载重2.5吨情况下实现百公里电耗37.77度,高效路段一度电行驶3.03公里,全程500公里仅补电一次,成为行业首款登顶珠峰大本营的纯电轻卡 [7] - 公司技术研发完全围绕用户痛点展开,如山地版电机峰值扭矩470牛米、轮端扭矩7500N·m、38%最大爬坡度等指标直接针对西南山区运营需求 [10] - 通过定制化技术(全擎智稳承载系统、变刚度铬钒精钢簧、10mm加厚轮胎等),整车承载能力提升20%,轮胎耐磨性提升20%,车轮承载能力提升50% [10] 验证体系升级 - 过去两年已完成吐鲁番70℃极热、哈尔滨-30℃极寒、重庆18弯陡坡等极限环境测试,并创造520.46公里单次充电续航吉尼斯纪录 [4] - 2025年挑战赛首次采用"三真实"原则:真实市场在用车辆、真实极限运营工况(川藏线36582700公里全程)、真实用户驾驶 [7] - 怒江72拐12公里长下坡落差超1500米,车辆在连续急弯中保持稳定,验证了综合可靠性 [7] 场景化技术创新 - 针对山区重载需求开发180kW(可扩展至210kW)大功率电机,配合高速电驱桥实现轮端扭矩7500N·m [10] - 热管理系统支持-25℃极寒环境高效充电,解决高寒地区用户痛点 [10] - 定制山区轮胎抓地力提升20%,6.0T后桥和高强钢桥壳增强恶劣路况适应性 [10] 行业影响 - 用"一度电跑3公里"、"征服怒江72拐"等用户可感知的实际价值,重新定义新能源商用车性能标杆 [14] - 树立行业新标准:极限挑战应聚焦解决用户实际痛点而非参数炫技 [14] - 通过珠峰登顶等硬核验证,强化新能源商用车在严苛场景下的价值创造能力 [14]
高效发动机依旧大有可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4 09:08
内燃机行业现状与增长 - 2024年国内内燃机行业总体产量超过8000万台,总功率超29亿千瓦 [4] - 2024年1~4月内燃机行业产量同比增长10%以上,总产值约6000亿元 [4] - 非道路领域(工程、农机、船舶、发电)仍是内燃机主要应用场景 [4] 国七排放标准进展 - 国七排放标准将于2026年12月完成制修订工作 [5] - 轻型车VOCs排放强度将下降50%以上 [5] - 引入远程联网技术实现OBD智慧化监管,建立"车型+车队"互补减排机制 [5] - 新增非尾气细颗粒物及动力电池耐久性要求 [8] - 将控制氨排放(国六车WLTC工况0-8mg/km,RDE工况0-7.5mg/km)及甲烷/N2O排放 [8] 高效发动机技术发展 - 行业共识认为低碳发展需多元化技术路线,高效发动机仍有发展空间 [6] - 发动机热效率竞赛存在争议,实际运行热效率受成本/耐久性限制低于实验室数据 [11] - 采用靶向喷雾(TFI)技术可有效抑制发动机爆震 [11] - 全工况Lambda=1设计成为主流(如大众EA888/奇瑞鲲鹏发动机) [15] - 丰田开发Lambda=2.5超稀燃发动机原型,热效率近50%且无需后处理装置 [17] 氢内燃机技术突破 - 氢气内燃机被视为近零排放可行方案,兼具加注快/产业链成熟优势 [18] - 费尼亚德尔福开发中压氢气喷射技术,轻型车项目实现HC/NOx个位数排放 [20] - 中压氢内燃机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约1克/公里 [20] - 覆盖非道路机械/重型车领域,2024年量产低压喷射氢内燃机项目 [20] 低空经济动力系统 - 低空经济涵盖六大应用场景,eVTOL市场规模预计达万亿级 [23] - 纯电动系统受电池能量密度限制,混合动力(串联构型)成为突破方向 [24] - 活塞式/涡轮发动机在长距离飞行领域仍具优势 [24] 高端发动机研发 - 一汽红旗V型增压直喷发动机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28] - 行业呼吁加强高功率/大排量发动机研发以支持汽车"出海"战略 [30]
蔚来发布2025一季度财报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4 08:22
6月3日,蔚来公司发布一季度财报信息:一季度共交付42094台新车,营收120.3亿元,同比增长超 21%。整车毛利率为10.2%。 预计二季度营收195.1-200.7亿元。交付量为72000-75000台新车。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相关新闻相关微博 加载中 点击加载更多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全新SMA超级混动架构首款车型 全新沃尔沃XC70外观实拍 YAO约上海特别篇:汽车人眼中的上海车展 35.98-44.98万元 暂无优惠 询价 2025粤港澳大湾区车展:比亚迪再次包馆,打卡攻略来了! 2025粤港澳大湾区车展:ID.ERA概念车亮相,新途岳+途观L发布一口价 热门车型 更多 SUVMPV小型紧凑型中型大型 问界M8 RAV4荣放 16.98-23.88万元 4.93万 询价 途观L 18.68-21.7万元 4.51万 询价 奔驰GLC级 42.78-53.13万元 12.67万 询价 奥迪Q5L 34.98-42.98万元 10.16万 询价 赛那SIENNA 29.98-41.08万元 4.39万 询价 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