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报网

搜索文档
汽车早餐 | 小鹏汽车一季度营收158.1亿元;消息称捷豹品牌后续在华只推纯电车;日本对美出口4个月来首降,汽车出口下滑4.8%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2 09:11
国内消费政策 - 上海市推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重点落实国家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和本市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同时推进家电以旧换新补贴 [2] - 山西省自2025年6月1日起对氢能货车高速公路通行费实施全额补贴,政策持续至2027年5月31日 [3] 国际汽车行业动态 - 福特调整电动车计划,将肯塔基州电池厂部分产能共享给日产汽车使用,原计划投资70亿美元建设的工厂因需求不足未满负荷运转 [4] - 雷诺CEO表示愿意共享技术以降低制造成本,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5] - 特斯拉计划6月底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初期投放10辆并计划快速扩展至数千辆 [6] - 日本4月对美出口汽车下滑4.8%,整体出口额同比下降1.8%至1.7708万亿日元 [7] - 沃尔沃与谷歌深化合作,成为安卓车载系统主要开发伙伴,其车型将优先获得系统更新(如安卓15系统将率先搭载于EX90) [8] 企业财报与战略 - 小鹏汽车第一季度营收158.1亿元,同比增长141.5%,净亏损收窄至6.6亿元 [9][10] - 高通与小米签署多年合作协议,覆盖智能手机、汽车、AR/VR设备等多领域 [11] - 捷豹路虎调整在华战略,国产捷豹XEL/XFL/E-PACE将于9月停产,未来捷豹品牌仅推纯电车型 [12] - 北汽福田与华为数字能源合作,共同构建兆瓦超充网络并推动重卡电动化 [12] - 文远知行第一季度总收入7244万元,毛利率35%,Robotaxi收入占比提升至22.3%,获Uber追加1亿美元投资 [13] - 2025款MG S5 EV在马来西亚上市,售价约19.54万-22.92万元人民币 [14] - 百度萝卜快跑第一季度自动驾驶订单超140万次,同比增长75%,累计服务量突破1100万次 [15]
IT思维的新鲜感消退,汽车回归原有的本质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1 17:30
IT造车新理念与传统车企的融合 - IT造车企业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行为,摒弃传统车企自上而下的产品定义模式,如汽车之家和易车的数据积累为理想汽车和蔚来汽车的成功奠定基础 [2] - 蔚来汽车通过APP社区收集用户反馈,2024年完成126项功能迭代,用户参与度达78% [2] - IT造车企业引入快速试错机制,如零跑汽车2024年进行23次OTA升级,新增功能112项,修复问题327项,C11车型续航达成率从78%提升至89% [3] IT技术对汽车行业的革新 - 特斯拉开创硬件预设策略,Model 3预装HW3.0芯片并通过OTA升级,该模式被行业广泛采用 [3] - 小鹏汽车XEEA 3.0电子电气架构实现域控制器减少40%,线束缩短30%,软件迭代周期从18个月压缩至6周,功能开发效率提升5倍 [3] - 小米SU7通过"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实现2000+款米家设备互联,语音指令响应速度达0.8秒,较传统车机提升40% [4] IT思维带来的行业问题 - L2级辅助驾驶被部分企业过度包装为"全场景自动驾驶",2024年60%以上智驾事故与宣传误导直接相关 [5] - 隐藏式门把手设计存在安全隐患,如冰雪天气易冻结、电路中断导致车门无法开启,2024年问界M7事故和2025年小米SU7事件凸显设计缺陷 [6][7] - IT产品快速迭代理念与汽车安全冗余原则冲突,隐藏式门把手缺乏机械备份,违背汽车工业设计准则 [7] 行业监管与本质回归 - 工信部整顿智能驾驶宣传,强制标注系统等级并限制话术,要求涉及安全的OTA升级需走召回流程 [8] - 《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标准推动车企增加机械备份装置,从"科技感优先"转向"安全冗余优先" [8][9] - 宁德时代与车企合作开发电池机械断电保护和碰撞后自动解锁功能,构建安全冗余体系 [9] 行业发展趋势 - 汽车行业正经历从"技术导向"到"用户导向"的转变,接受部分IT思维但淘汰不适合汽车行业的部分 [8] - 技术创新从"炫技"走向"实用",如智能驾驶和隐藏式门把手通过标准制定形成全行业安全规范 [10]
充电比加油快!巨湾技研完成充电新国标行业首测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1 17:08
充电新国标技术升级 - 2024年底大功率充电新国标出台,电流上限从250A提升至800A,电压上限从1000V提升至1500V,覆盖充电桩枪头与车载充电插座 [1] - 新国标综合考量安全性、成本及能效,为充电安全预留冗余空间,同时兼容新旧接口避免元器件升级成本几何级增长 [1] 巨湾技研超快充技术表现 - 公司XFC极快充电池通过软件升级实现性能跃升,在800A国标桩上5%-63% SOC充电耗时3分58秒,较兆瓦闪充标称时间快62秒 [3] - 5分钟充入54 54kWh电量(5%-78% SOC),平均充电倍率达8 8C,超越友商在1000A非国标桩表现 [3] - 搭载该电池的2022款AION V Plus车型经升级后,0-80% SOC区间持续平均倍率超8C,20%-70% SOC区间可突破更高倍率 [3] - 常温超快充循环圈数达3000次,行驶里程最长电池包超31万公里且衰减低于5% [7] 技术理念与竞争优势 - 采用全程恒流充电策略,测试中均值倍率稳定在8 8C,避免非恒流策略导致的适用性受限问题 [7] - 超快充电池成本仅比普通动力电池高5%,可覆盖不同档次电动车型实现"技术平权" [9] - 公司预测超快充车型5年内市场覆盖率达50%-70%,爆发速度将超行业预期 [10] 产能与研发布局 - 超快充动力电池专业工厂2022年5月启动建设,2024年全面投产,率先实现规模化量产 [8] - 研发新一代超充固态电池技术,最高能量密度450Wh/kg,最高充电倍率6C,获国家级重大项目支持 [12] - 计划3-5年内实现"超快充+高能量密度"双重突破 [12]
汽车个性化时代到来,国外改装车生意为何火爆?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1 13:27
全球改装车市场发展现状 - 国外改装车市场已形成成熟产业链,涵盖零部件研发、改装服务、电商平台等环节,美国拥有超1万家改装配件厂商和200万从业人员 [5][6] - 2019年美国改装市场规模达46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增至58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4] - 德国、英国等国家平均车龄超10年,催生大量旧车改装需求,形成"旧车新改-性能提升-价值重塑"的良性循环 [6] 主要国家改装车政策特点 - 欧盟通过频繁车检(如每年一次)确保改装合规,纽约将执法范围延伸至改装厂,新加坡采用声学相机等技术设备结合严格年检制度(6年以上车辆强制年检) [4] - 美国以"安全为核心,允许合理创新"为原则,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CARB)对排放改装设立明确认证标准 [7] - 日本政策允许外观与性能改装但受《道路运输车辆法》限制,催生HKS、TRD等知名改装品牌 [8] 改装车文化与技术趋势 - 美国改装文化以DIY和个性表达为主,形成全球最大改装车展SEMA展(每年超2000家厂商参展) [7] - 欧洲盛行高性能改装,德国ABT、Brabus等品牌与主机厂深度合作,基于原厂数据优化车辆性能 [7] - 日本改装文化与赛车运动融合,D1 GRAND PRIX等赛事推动民用改装技术进步 [8] 产业链专业化与技术突破 - 德国Paul Nutzfahrzeuge改装厂具备将普通卡车改装为千吨级大件车的能力,并涉足氢燃料动力等新能源领域 [5] - 电商平台如eBay推动全球改装零部件采购便捷化,线上销售占比持续提升 [6] - 美国SEMA数据显示全球改装市场已成为汽车后市场最具活力的板块 [6]
2025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启幕,长城汽车以“油电双驱”战略践行极限赛场,验证全场景产品实力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1 11:10
赛事概况 - 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于5月20日在新疆阿克苏开幕,历时13天,全程4500公里,其中特殊赛段2350公里,赛道覆盖沙漠(65%)、戈壁(15%)及砂石(20%)等极限地貌 [2] - 长城汽车以哈弗、坦克、长城炮三大品牌联合阵容参赛,派出十辆原厂量产赛车、二十名车手与领航员,为国内车企最大规模参赛团队,全面参与汽油、柴油及新能源T2原厂量产组别赛事 [2] 技术战略与历史背景 - 公司与环塔赛事渊源可追溯至2015年,当时以全场总冠军成绩创下中国越野品牌历史性突破,其2.0T柴油发动机及非承载式车身技术成为行业标杆 [3] - 本次赛事首次实现"油电双驱"技术体系实战验证,与2025年上海车展提出的"泛内燃机"理念一脉相承,通过内燃机与电驱系统深度融合满足多场景需求 [3][15] - 赛事极端环境(如持续高温、沙尘侵袭、高强度颠簸)可真实模拟用户极限工况,沙漠赛段考验动力持续性及悬挂抗疲劳性,戈壁赛段考验底盘抗冲击能力及散热稳定性 [3] 参赛阵容与技术亮点 坦克品牌 - 坦克Hi4车队派出四组混动车组(坦克300 Hi4-T、坦克400 Hi4-T、坦克500 Hi4-Z),其中坦克500 Hi4-Z搭载纵置P2架构混动系统,综合功率517马力,峰值扭矩750牛·米 [6] - 混动系统在极端工况下的可靠性及耐久性为验证重点,技术方案包括3.0T V6发动机与P2电机协同工作,兼顾燃油经济性与低速扭矩释放 [6] 哈弗品牌 - 哈弗H9搭载2.0T汽油发动机,最大扭矩提升至385牛·米,配备全地形控制系统,适应沙漠、泥地等多种地形 [8] - 猛龙2.0T车型通过家族化越野基因延续演绎代际传承,参赛车辆在悬挂系统、电子限滑差速器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强化 [8] 长城炮品牌 - 长城炮V6车队以3.0T火炮车型亮相,搭载博格华纳6挡自动变速器与分时四驱系统,配合前后桥电控差速锁提升极端路况脱困能力 [10] - 赛事中验证的悬挂调校数据将直接应用于量产车型升级,提升日常驾驶舒适性与通过性 [10] 技术验证与数据应用 - 赛事通过车载传感器、OBD诊断系统及云端数据平台实时采集性能参数,涵盖动力响应时间、热管理系统效率、悬挂压缩行程等关键指标 [12] - 沙漠赛段验证电子限滑差速器介入速度与扭矩分配逻辑,戈壁赛段验证底盘抗冲击能力及悬挂回弹控制,数据将用于量产车型调校(如悬挂刚度曲线优化、动力输出策略调整) [12] 技术转化与市场价值 - 混动系统热管理策略将应用于未来新能源车型电池温控系统,提升冬季续航表现 [13] - 沙漠赛段优化的底盘调校参数使量产车型在非铺装路面行驶更平稳,电子稳定系统标定数据提升日常驾驶安全性 [13] - "泛内燃机"战略通过动力模式自动切换(如沙漠爬坡以发动机为主,平缓路段优先电机驱动)提升赛事竞争力并为量产车型技术升级提供方向 [15]
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1 11:03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 - 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将于10月21日至24日在重庆科学会堂举行 [1] - 全新发布"汽车创新技术展(AITX)"品牌,定位全球创新标杆 [3]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量达3256.8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1234.6万辆,全球占比分别达34.7%和67.1% [3] - L2级辅助驾驶乘用车渗透率达57.3% [3] 中国汽车市场表现 - 2025年前4个月中国汽车销量超千万辆,同比增长10.8% [4] - 同期新能源汽车销量430万辆,同比增长46.2% [4] - 4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7.3% [4] -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突破70%,出口量同比增长6% [9] AITX战略定位 - 目标是到2030年成为规模最大、科技影响力最强的全球汽车创新技术展 [7] - 将打造为展示中国汽车科技的"窗口平台"和全球融合创新的交流合作平台 [7] - 计划通过六大举措加快发展:会展联动、聚链成势、创新服务、多方共创、全球视野、服务地方 [8] 展会亮点内容 - 规划八大主题展区,展览面积达25,000平方米,较2024年翻倍 [11] - 已有比亚迪、长安等200余家领军企业确认参展 [11] - 首次设立"飞行汽车技术创新论坛",小鹏、长安将展示飞行汽车原型 [12] - 将首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等前瞻性技术研究成果 [9] 技术发展趋势 - AI成为年会核心主线,驱动汽车向智能终端转变 [8] - 特别策划"汽车+AI"系列论坛,涵盖智能底盘、动力域等细分方向 [8] - 飞行汽车技术突破重点包括高能量密度电池、垂直起降稳定性控制等 [12] - 将展示车路云一体化、人形机器人等突破性技术 [11] 重庆产业集群 - 重庆已集聚16家整车企业,年产能超400万辆 [11]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值达5916.7亿元 [11] - 将展示智能网联示范区、数字装备实验室等技术突破 [11] - 规划3000余个停车位、5500间酒店客房保障年会举办 [11] 国际化布局 - 将吸引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行业领袖参与 [9] - 组建国际专家委员会,扩展与国际组织合作 [9] - 策划国际顶尖技术专题交流活动 [9] - 为全球提供低碳化转型的"中国方案" [9]
工程机械正在迎来电动化、智能化、国际化全方位变革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1 09:44
专用车产业战略机遇期 - 行业处于政策红利释放、技术变革加速、全球竞争重塑的战略机遇期 [1] - 面临新技术倒逼行业变革、多元市场驱动差异发展、多业融合重构产业生态三大趋势 [1] - 行业围绕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国际化路径展开深度探讨 [1] 工程机械领域变革 - 工程机械领域正经历电动化、智能化、国际化全方位变革 [3] -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从2020年28%跃升至2024年35% [3] - 国际市场以中小型工程机械为主,国内侧重中大型产品开发 [3] - 东南亚、南美等地区小型挖掘机需求增长,国内大型基建项目中大型装载机为主力 [3] 柳工市场表现与技术优势 - 柳工纯电动轮式装载机2023年销量突破1万台,市占率26%,2024年一季度销量超1万台,市占率超35% [4] - 新能源矿用车在重载下坡工况因势能补电特性运营成本显著低于燃油车 [4] - 动力电池材料成本下降推动整车成本降低 [4] - 柳工矿用车新能源渗透率与装载机持平,在非洲、印尼等海外市场表现突出 [4] 新能源矿用车发展前景 - 矿用车被视为重要战略方向,轮式车辆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5] - 履带式挖掘机电动化受补能瓶颈限制,但全球市场存量超50%,突破后进程将加速 [5] - 后市场油改电模式及旧机电动化改造开辟新路径 [6] 中联重科业务进展 - 电动搅拌车渗透率达71%,适合短程多任务循环作业场景 [8] - 2024年一季度业务国际化比例超55%,超半数业务来自海外 [8] - 高端化依赖零部件技术升级和智能化赋能,未来需集群化智能应用 [8] - 行业未来需制定国际标准增强全球话语权 [8]
汽车早餐 | 北京拟修订停车场运营服务规范;本田削减电动化投资并调整销售目标;黄仁勋称美国对华H20芯片禁令“令人深感痛苦”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1 09:37
城市更新与停车充电设施建设 - 住建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完整社区建设,重点完善养老、托育及停车、充电等市政配套设施 [2] - 北京拟修订停车场标准,要求具备电源条件的公共停车场按不低于10%比例配建充电设施,并设置不同功率充电桩 [4] 汽车产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海关总署扩大进口汽车摩托车"两证合一"试点至黄埔海关,提升通关效率 [3] - 四川1-4月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22.3%,汽车产量增35.6% [5] - 韩国政府代表团赴美磋商关税,涉及汽车、半导体等品类 [6] 车企电动化战略调整 - 本田下调2030年电动车销售占比至30%以下,计划2027年起四年内推13款混动车型,总投资额从10万亿日元减至7万亿日元 [7] - 现代汽车韩国蔚山工厂第三次暂停生产IONIQ 5和KONA电动版 [11] - 一汽-大众调整销售架构,整合市场与用户运营职能以支撑新能源车发展 [13] 自动驾驶与科技企业动态 - Waymo获准在旧金山湾区扩大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范围,暂不立即实施 [10] - 小马智行一季度Robotaxi收入同比增200%,年底车队规模达千辆 [17] - 英伟达CEO称对华H20芯片禁令将致公司损失150亿美元销售额,认为限制措施将助推中国技术发展 [8][9] 车企合作与产品进展 - 比亚迪与神州租车达成战略合作,涉及车辆采购、车联网及二手车业务 [12] - 理想MEGA Home特别版下线,5月23日启动全国交付 [15] - 奔腾小马累计零售销量突破10万辆,成为微型纯电市场现象级产品 [16] 行业监管与维权 - 小米通报网络黑公关案件告破,犯罪团伙利用AI捏造虚假信息并通过近万账号传播 [14]
警惕中国汽车动力高质量发展中的两大误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1 09:37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 - 2000年中国乘用车销量约80万辆,自主品牌市场份额20%,排放标准为国一(比欧洲欧Ⅰ宽松)[2] - 2024年中国汽车销量达2760万辆,自主品牌占比65%,排放标准升级至国六(严于欧Ⅵ),油耗限值进入第四阶段[2] 自主品牌技术演进四阶段 - **第一阶段(2000-2004年)**:依赖外购发动机或引进二手生产线,仅能自主生产手动变速器[3] - **第二阶段**:以奇瑞为代表开启发动机和变速器正向研发[3] - **第三阶段(2010年前后)**:建立动力总成品牌(如ACTECO、BLUECORE),加速电气化驱动研发[3] - **第四阶段(2020年后)**:掌握混动架构核心技术,推出串并联插电混动等新能源车型,推动市场份额增长[3] 插电混动技术竞争力 - 自主品牌车型(如上汽、比亚迪、吉利)在加速性能和能耗表现优于外资竞品,价格与传统燃油车相近[4] -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及新技术首发地,企业数量多导致激烈竞争,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并优化成本[4][5] 行业竞争与"内卷"现象 - 竞争体现在续驶里程、发动机热效率、智能驾驶等领域,部分导致资源浪费[5] - 插电混动车型WLTC工况下,重量每增加100公斤油耗上升5%(传统燃油车为8%)[7] - 建议优化油箱体积(如50升减至25升可降重20公斤,能耗降低1%),平衡续驶里程与能效[8] 发动机热效率争议 - 自主品牌发动机热效率达国际领先水平,但插电混动系统能效受多重因素(电机效率、制动回收等)影响[9] - 第三方热效率认证被指脱离实际(未考虑排放、噪音等约束),可能误导研发方向[10][11] - 历史案例显示控制器参数设定可操纵热效率与排放(如大众柴油车排放造假事件)[11][12] 可持续发展建议 - 应聚焦整车系统能效优化,减少无价值内卷,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用户实际价值[13] - 认证机构需将发动机与控制器参数作为整体检测,确保结果符合法规和应用条件[13]
观车 · 论势 || 透视增换购率提升的成因与意义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1 09:29
汽车增换购市场趋势 - 4月增换购占比飙升至约70%,颠覆了以往以首购为主的市场格局 [1] - 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322.5万份,其中报废更新103.5万份、置换更新219万份 [1] - 2024年政策实施以来累计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推动1-4月汽车产销量首次双破千万辆 [1] 政策驱动因素 - 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形成"报废补贴+置换补贴""国补+地补"多轨机制 [2] - 超1500亿元特别国债资金注入,预计全年拉动汽车零售额超5800亿元 [3] - 20多个省市出台地方配套政策,政策效应呈"滚雪球"式扩大 [2] 政策优化方向 - 补贴机制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优化退出机制引导企业转向技术驱动 [3] - 完善动力电池回收、二手车流通等配套政策,形成"旧车淘汰-资源回收-新车消费-产业升级"闭环 [3] 产品技术升级 - 新能源汽车续航从300公里提升至800公里,L2辅助驾驶成标配,AI大模型加速普及 [4] - 自主品牌推出百万元级豪华车型(如尊界、仰望),填补高端市场空白 [4] - 智能化、电动化技术优势及外观设计提升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4] 消费生态重构 - 增换购用户中30-50岁占比75%、已婚有孩家庭超90%、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占比40% [5] - 家庭收入20-50万元群体占比高,更偏好中高端新能源车型,关注智能化功能 [5] - 4月均价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型销量增长24%,显著高于平均水平 [5] - 消费趋势将引导产业向高端智能新能源车方向研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