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汽车报网
icon
搜索文档
FF官宣新获千辆新车大单,能否让老贾“下周回国”?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07 13:39
订单情况 - 公司宣布与纽约JC Auto签署1000辆FX Super One新车订单,与加州Sky Horse Auto签下300辆订单,总计1300辆 [2] - 其中300辆已收取不可退定金 [2] - 纽约JC Auto的1000辆新车将用于组建Uber Black车队,加州Sky Horse Auto的300辆新车用于机场酒店VIP接送服务 [2] - 这是公司造车10年交付14辆新车后,在B端市场的首次规模化突破 [2] 战略调整 - 公司从FF91定价30万美元高端路线转向FX Super One瞄准2-5万美元市场 [4] - 公司进入双品牌战略阶段,同时推进FF全球市场战略和第二品牌FX [4] - 贾跃亭被任命为联席CEO,新增财务、法务及供应链等职能的直接汇报线 [4] 财务状况 - 公司累计亏损超20亿美元,2024年净亏达3.558亿美元 [5] - 贾跃亭个人债务超7亿美元 [5] - 公司市值约为8935万美元,贾跃亭称需达百亿美金才能解决债务 [7] - 1300辆订单若全部转化,预计收入6500万美元,成本至少4000万美元 [7] 股权激励 - 股权激励方案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股价每增5美元或市值每增7亿美元可获得1%股权激励,上限5% [6] - 第二阶段在持有5%后,股价每增20美元或市值每增30亿美元可获得额外1%股权激励,累计上限9% [6] - 贾跃亭承诺将股权激励收益的一半用于偿还中国债务 [5] 行业环境 - 美国市场2024年电动车渗透率仅为15%,低于欧洲与中国 [8] - 特斯拉、通用、丰田占据美国电动车市场超过80%份额 [8] - 公司在融资便利度、供应链本地化成熟度等方面难以与中国造车新势力相比 [8]
汽车早餐 |曝奇瑞汽车将赴港IPO,筹资15亿美元;小米汽车客服回应将智驾改称辅助驾驶;零跑汽车五一假期订单超1.8万辆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07 10:12
交通运输与消费市场 - 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14.65亿人次,日均2.93亿人次,同比增长7.9% [1] - 五一假期前四天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超6万份,带动新车销售88亿元 [2] 汽车行业动态 - 福特汽车预计特朗普关税政策将导致15亿美元利润损失,并撤回2025年业绩预期 [3] - 沃尔沃旗下电池公司NOVO Energy将裁员50%,因技术合作伙伴Northvolt破产 [4] - 印度提议对美国汽车零部件和钢铁实行零关税 [5] - 小米汽车将"智驾"改称"辅助驾驶",以顺应行业标准 [6] - 零跑汽车五一假期订单超1.8万辆,其中5月5日单日订单3700辆 [7] - 奇瑞汽车计划在香港IPO,拟筹集15亿美元资金 [8] - 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超95%零件产自中国 [9] 自动驾驶与科技公司 - 新石器无人车旗下公司注册资本从1000万增至6.5亿,增幅6400% [10] - 文远知行与Uber扩大合作,未来五年新增15座国际城市部署Robotaxi服务 [11]
从墨子平台到中央域控 航盛电子为汽车智能化变革“打样”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07 09:36
公司技术成果发布 - 航盛在2025年上海车展发布了一系列最新技术成果,包括墨子单芯片跨域融合平台、依智第四代智能座舱域控平台、全新一代全景视域抬头显示和中央域控制器等 [1][3] - 公司创立于1993年,已有32年汽车电子产品研发和交付经验,构建了包括智能座舱、智能交互、智能网联、辅助驾驶等领域的核心产品矩阵 [4] - 公司每年研发费用投入占销售额比例保持在10%以上,主要集中在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舱驾融合、智能交互、抬头显示等领域 [4] 墨子单芯片跨域融合平台 - 墨子平台是行业首个基于单芯片实现异构计算的高级座舱和高级辅助驾驶相融合的方案,打破多芯片架构限制 [5] - 平台通过智能资源调度引擎实现算力毫秒级动态分配和数据"0拷贝"跨域交换,座舱和智驾功能数据高效无缝流转 [6] - 整机成本相比现有"座舱域控+智驾域控"方案优化超过30% [6] - 平台推出智舱版、智娱版、智行版三个配置,可根据不同车型定位动态分配算力 [7] - 已获得头部车企量产订单,预计2025年实现规模化量产装车 [7] 依智第四代智能座舱平台 - 基于最新3nm工艺设计芯片,提供280K DMIPS通用算力、4T flops硬件级光追图形算力和46 TOPS AI算力 [11] - 最高支持10屏并发和9K超高分辨率,支持全3D人机交互、大型3A游戏、4K高帧率视频播放 [11] - 实现端云混合大模型部署,支持DeepSeek-R及QWEN等通用和深度推理模型 [11] - 已获得头部车企量产订单,预计2025年实现规模化量产装车 [11] 全新一代全景视域抬头显示 - 采用不同于传统抬头显示的光学设计,通过小型化结构设计和自研灵动算法提升显示性能和交互安全 [12] - 实现全域120°超宽幅视场覆盖,投影清晰度较传统方案提升3倍 [12] - 深度整合仪表信息、CMS环视影像与信息娱乐系统等功能,关键数据表达效率提升40% [12] 中央域控制器 - 基于车规级异构计算平台实现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的"智慧神经中枢" [17] - 支持丰富接口和各类通信协议自由互转,集成T-BOX、BCM、数字钥匙等跨域功能 [17] - 支持国密SM2/3/4算法并获得ASIL-B功能安全与ISO21434信息安全双重安全认证 [17] - 已完成与主流车企联合验证并获得合作项目定点,2025年将实现规模化量产 [17] 公司市场策略 - 客户群体涵盖日韩厂商、欧美厂商、国内自主品牌及造车新势力 [18] - 根据不同客户群体需求及车型定位提供高算力、标准级和入门款产品 [18] - 通过"借船出海"和跟随国内自主品牌客户出海两条路径拓展海外市场 [19] - 海外市场已覆盖印度、泰国等地,更看重质量、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 [19]
“四新”重要指示五周年,看陕汽如何逆风起飞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07 09:08
核心观点 - 制造业是经济命脉,国有企业在复工复产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2] - "四新"指示(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成为公司5年发展的核心指导方针 [2] - 公司通过"四新"实现逆势增长,进入行业前三 [11] 新模式 - 形成6大创新模式:党建赋能经营、全生命周期管理、零部件专业化整合、"政产学研用金"创新体、陕汽·中集一体化发展、"三级四阶"人才培育 [2] - 德创未来平台推动研发市场化改革,研发人员一线工作时间占比超50% [4] - 国际化战略目标:2030年国际市场年销量突破10万辆,实现研发/供应/生产/质量/金融五大国际化 [4] 新业态 - 以整车为龙头打造智链融合、"四同"生态、精益质量、绿能运力、一站式服务等新业态 [5] - 第六届创新大会重奖1015万元创新成果,8年累计创造利润4.7亿元 [5] - 发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车联网等衍生业务,推进车辆全生命周期托管服务 [5] 新技术 - 突破整车电控、域控制器、燃料电池等核心技术,获国内首张重卡自动驾驶测试牌照 [6] - 累计授权专利4415项(发明专利340项),智能网联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6] - 技术路线:短期改进现有产品、中期迭代技术、长期研究竞争力方向 [6] 新产品 - X6000系列高端车型在德国汉诺威展会引发国际关注,包括840马力牵引车/LNG/氢燃料等5大车型 [9] - "三好"模式(车挂一体3.0)提升产品协同竞争力 [11] - 新能源战略:纯电动为主、氢燃料示范、混动技术研究 [11] 行业地位 - 出口量/额稳居中国重卡行业前列,年出口量达6万辆 [4] - 在存量市场竞争加剧背景下逆势进入行业前三 [11]
当零部件走向台前 汽车业迎来“价值重估”时刻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07 09:07
行业趋势 - 2025上海车展成为全球汽车产业风向标 集中展现零部件企业在电动化 智能化 全球化浪潮下的创新与突破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从"量变"迈向"质变" 逐步占据全球汽车产业价值链核心位置 [2] - 汽车供应链呈现跨界协同合作 产业格局多元化和全球化 中国汽车行业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发挥全球引领作用 [2] - 汽车产业从硬件主导向"软硬一体"全面跃迁 整车馆进入智能电动汽车主导时代 "软件定义汽车"浪潮澎湃 汽车科技与供应链展区从2个展馆扩展至4个展馆 [3] - 电动化与智能化双轮驱动成为核心主题 法士特全球首发蓝驰800V解决方案 并携多款高端智能绿色新品亮相 [3] - 汽车由机械代步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转变 软件获得全栈化控制权限 成为定义汽车产品力关键因素 纯粹卖硬件的时代过去 软硬结合的服务模式成为主流 [3] 技术发展 - AI技术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 重构人 车 路 云协同模式 汽车成为承载智慧生活的移动空间 [4] - 跨域融合成为显著特征 包括技术融合 产品融合 产业融合 生态融合 硬件与软件深度融合 汽车产业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 [5] - 2025年全球汽车软件市场规模将达550亿美元 OTA升级 智能座舱交互 自动驾驶算法成为三大增长极 软件权重有望首次超越机械性能 [6] - 芯片与算法竞速成为焦点 黑芝麻智能推出新一代芯片平台 跨域融合方案 并宣布多项全球合作 聚焦芯片研发 赋能汽车智能化转型 [6] - 商汤绝影推出生成式智驾R-UniAD技术方案 发布4D世界模型"绝影开悟2 0" 依托VLAR技术增强模型能力 显著提升施工占道场景泛化交互能力 [7] 企业合作 - 供应链协同模式进化 华为乾崑智能技术大会11位车企高管亮相 展示华为技术赋能成果 [5] - 地平线推出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 奇瑞汽车宣布与地平线达成HSD全球首发量产合作 [5] - 保隆科技与均联智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聚焦L2到L4辅助驾驶及智能座舱领域 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5] - 中科创达与面壁智能 泊知港达成合作 成为滴水OS系统全球合作生态重要伙伴 [5] 外资企业本土化 - 外资零部件企业加速从"单向技术输出"转向"深度生态融合" 技术落地本土化成为关键策略 [9] - 博世展示面向未来汽车架构的软件与技术创新 2024年博世智能出行集团在华销售额增长4%至1166亿元 未来5年新业务订单65%与汽车智能化及电气化解决方案相关 [9] - 大陆集团汽车子集团计划于2024年9月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 命名为AUMOVIO 中国战略聚焦综合成本竞争力 快速敏捷响应体系 本地创新集研发能力 [10][11] - 博泽实现从技术引进到本土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全球首秀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的智能座舱交互系统 结合超宽带和毫米波雷达技术 [11] 新兴企业与跨界产品 - 零部件企业占据4个独立展馆 参展数量超300家 其中50家为首次亮相 [13] - 智驾先驱Momenta首次作为独立展商参展 预测智能驾驶软件体验将呈指数级提升 达到两年提升10倍 4年提升100倍 6年提升1000倍的水平 [13] - 三星 索尼 英特尔等国际知名企业首次亮相上海车展 展示汽车与科技行业深度融合 [13] - 人形机器人 无人机等跨界产品成为新宠 万里扬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 开发谐波减速器和行星减速器作为机器人关节点核心部件 [15] - 亿纬锂能首创"原位升级"大圆柱电池方案 适配各种尺寸机器人及无人机 [15] 产业格局变化 - 零部件企业首次占据主场聚光灯 超过60%展台陈列激光雷达 域控制器 固态电池等硬核科技 参展企业 产品和发布会数量激增 [15] - 汽车产业价值链发生根本性位移 电动化完成"从0到1"突破 智能化 生态化与全球化推动"从1到100"质变 传统由整车企业主导的产业格局迎来变局 [15] - 英伟达芯片算力达3000TOPS 华为智能驾驶云平台每天处理数据量相当于10万部高清电影 亿纬锂能6C快充大圆柱电池充5分钟可行驶300公里 [16]
不端着了,丰田汽车在中国加电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07 09:07
战略合作与投资布局 - 丰田汽车与上海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金山区政府与丰田中国签署合作备忘录,雷克萨斯新能源公司在金山区正式落地[1] - 丰田汽车独资设立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研发生产公司,标志着其在华电动化开启新阶段[1] - 公司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延伸到电池、储能等产业链上下游,与中国五矿集团合作成立湖南云储斯蔚普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7][9] 中国市场战略意义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年容量3000万辆),是丰田电动化战略的关键[3][4] - 雷克萨斯国产化将利用中国产业链优势降低成本,提升价格竞争力[6] - 公司计划通过本土化生产贴近中国消费者需求,并借助中国技术反哺全球市场[5][6]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高端新能源车市已形成理想、蔚来等新势力与BBA的竞争格局,雷克萨斯国产化可能改变现有格局[6] - 雷克萨斯品牌在中国拥有忠实用户基础,国产后成本优势明显[6] - 行业竞争正向全产业链延伸,包括电池回收、储能等上下游领域[7][8][9] 产业链发展 - 比亚迪已构建从电池到整车再到储能的完整产业链,包括乘用车、商用车、轨道交通和太阳能电池[8] -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已投产,一季度全球储能系统新增装机容量达10.4GWh(同比增长156.6%)[8] - 蔚来通过换电业务扩展到虚拟电厂、电池回收等领域,丰田采取类似策略布局全产业链[9] 技术合作与创新 - 丰田将与上海在智能驾驶、氢能、电池回收等领域开展合作[7] - 公司计划展示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优势,推动技术全球化[5][6] - 行业正从整车制造向更广泛的产业链竞争发展,促进整体产业进步[9]
观车 · 论势 || 从旧时光走向新岁月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07 09:07
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地位提升 - 中国品牌展台成为国际客商关注焦点,斯洛伐克维霍拉特公司将订单量从百辆级提升至千辆级,反映中国汽车在欧洲市场形象从廉价转向科技与时尚 [1] - 海外媒体对中国品牌技术展示高度关注,包括长城汽车4.0T V8发动机、零跑"四叶草"中央集成架构、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方案等 [1] - 中国汽车工业完成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身份转变,全球产业格局重构 [1][4] 外资企业战略调整 - 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联合开发电子电气架构,2026年量产,形成"反向合资"模式 [2] - 起亚中国将产品定义权移交本土团队,计划在上海设立UX Studio,实施"技术本土化"策略 [2] - 全球车企开始"师华长技",中国汽车工业从技术跟随转向标准输出 [2][4] 零部件企业角色升级 - 宁德时代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实现30秒充电75公里性能,吸引国际车企工程师关注 [2] - 博世纵横辅助驾驶系统与华为乾崑形成直接竞争,采用双Orin-X芯片实现无图端到端技术 [2] - 零部件企业从供应链展区进入整车馆核心位置,反映汽车产业价值链条重塑 [2][3] 技术创新驱动市场变革 - 均胜电子展示JoySpace+智能座舱解决方案,集成光场屏、电子皮肤等创新技术 [3] - 宁德时代钠新电池在-40℃环境下保持90%电量,成为高寒市场必选方案 [3] - 消费者技术认知提升,供应链企业从"成本中心"转变为"品牌护城河" [3] 本土科技企业崛起 - 地平线以40%市占率登顶辅助驾驶系统市场,每3辆自主品牌辅助驾驶车型有1辆采用其方案 [3] - Momenta辅助驾驶系统实现本土化场景优化,能精准识别中国乡村道路特殊车辆 [3] - 华为、地平线等科技企业跨界模糊零整边界,形成对外资巨头的替代效应 [3][4] 产业逻辑重构 - 中国汽车工业从规模效应转向技术主权,在电池能量密度、智驾算法、座舱生态等领域建立代际优势 [4] - 海外车企通过技术合作、股权投资获取中国技术"入场券" [4] - 上海车展40年历程展现中国汽车工业从模仿到超越、从封闭到开放的完整轨迹 [4]
在上海车展品味睿、实、卷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06 17:41
车展概况与行业趋势 - 2025上海车展首发逾百款全新车型,智能化技术成果显著,多项战略合作协议落地 [2] - 新能源新车占比从2020年北京车展的38.4%提升至本届上海车展的69.1% [8] - 行业从"营销主导"转向"安全优先",消费者从"被蒙蔽轻信"转向"理性认知" [14] - 市场竞争从价格战转向多元化竞争,包括技术、配置和自动驾驶能力 [14][16] 智能化技术进展 - 长安启源Q07搭载自研天枢智驾,具备高速和城市端到端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4] - 极氪9X混动车型搭载千里浩瀚H9智驾方案,算力高达1400TOPS,采用5激光雷达 [4] - 小鹏G7支持12分钟补能至80%,CLTC续驶里程702km,搭载AI鹰眼视觉方案 [5] - 上半年中国2级及以上智能辅助驾驶新车渗透率达55.7%,预计2025年末达65% [13] 电动化技术突破 - 荣威D6纯电动续驶里程450km和520km,采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 [4] - 比亚迪、华为推出兆瓦级超充方案,解决续驶里程焦虑 [16] - 奔驰MMA纯电平台打造全新纯电动长轴距CLA和Vision V概念车 [7] - 雷克萨斯ES或将推出纯电动车型,已申请ES 350e、ES 500e等商标 [7] 自动驾驶发展 - 广汽计划年内启动3级自动驾驶车型量产上市 [16] - 小鹏汽车下半年将实现3级自动驾驶软件能力和体验 [16] - 主管部门强调不得夸大辅助驾驶功能,需明确系统功能边界 [11][12] - 车企修改宣传用语,将"高阶智驾"改为"辅助驾驶"以符合规范 [13] 企业战略与合作 - 宝马为中国市场开发DeepSeek功能,基于阿里大语言模型定制AI智能体 [10] - 奇瑞展示50余款车型及自研技术,包括猎鹰驾驶辅助700和AI数字底盘2.0 [9] - 上汽大众ID. ERA概念车瞄准理想L8/L9,填补增程式领域空白 [7] - 广汽丰田铂智7与华为、Momenta在智能座舱和驾驶方面深入合作 [8] 行业规范与安全 - 工信部要求车企不得夸大和虚假宣传辅助驾驶功能 [11] - 虚假宣传辅助驾驶可能面临5-10倍广告费罚款,严重者吊销营业执照 [12] - 因驾驶人错误使用辅助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引发社会关注 [12] - 行业倡导"安全可验证、责任可追溯"的智能驾驶发展路径 [12][13]
陈清波:以众筹众创思维开创国企宣传新格局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06 17:41
宣传生产力转型 - 公司引入"众筹众创"思维打破传统宣传边界 发动通讯员 党支部委员 青年骨干等多元创作力量 短期内打开新局面 [1][4] - 宣传部门原仅配置2名兼职干事 通过组织化动员显著提升稿件产出数量 [4] 数字化时代挑战 - 互联网流量分配呈现"赢家通吃"特征 算法仅推流优质内容 国企单向信息披露模式失效 [2] - 宣传对象分为三类 内部员工 资本市场与合作伙伴 潜在客户 需针对性满足需求 [2] 内容运营策略 - 建立"蓝莓会"社团开展日常创作交流 每周选题会提前策划大事件 通过培训激励提升员工创作能力 [5] - 鼓励员工打造个人IP 涌现"EV技术活儿"等10万+爆款账号 2025年春节私域流量运营吸引超百人次参与 [5] - 转型短视频等网民接受形式 强调宣传员需具备"有趣灵魂"突破刻板表达 [5] 品牌塑造主旋律 - 明确五大宣传维度 新能源产业魅力 行业先行者责任感 技术制造硬实力 企业文化软实力 员工风采 [6] - "产业新青年"系列视频聚焦青年制造业报国主题 获上级主管部门认可 [6] 用户需求响应 - 宣传需匹配客户线上行为偏好 物质需求提供省时省钱信息 精神需求创造放松愉悦内容 [3]
销量突破17万辆 利润增长超70% 福田汽车以ESG理念“广种福田”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06 16:16
ESG战略与业绩表现 - 公司2024年总销量达61.41万辆,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34.98%,海外出口增长17.33%,2025年一季度总销量突破17万辆,净利润同比增长70.08% [1][3][4] - 公司践行ESG理念,将ESG深度融入企业战略,连续多年稳居行业榜首,展现出传统业务与新能源转型协同发展的强大动能 [3][4]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8.01亿元,同比增长15.01%,净利润4.36亿元,同比增长70.08%,ESG投入对长期竞争力提升效果显著 [6] 新能源技术布局 - 公司早在2003年布局新能源技术研发,已掌握混动、电动、氢燃料电池等核心技术,形成多条技术路线 [7] - 2024年公司坚定"新能源30•50战略",规划2030年新能源比重超50%,2050年实现碳中和 [7] - 公司发布"爱易科"全域智慧生态品牌,自主掌控"三电"核心技术,构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生态体系 [8] - 公司完成充电/氢能/换电/微电网四大技术路线场景适配,计划投建补能场站100个以上,新增充电桩近2000个 [8] 国际化战略推进 - 2024年公司海外出口15.3万辆,占中国出口比重17%,连续14年位居中国商用车海外出口第一,覆盖139个国家和地区 [11] - 公司发布"GREEN3030"国际化战略,推进海外业务从贸易向产业化转型,构建本地化研发-制造-服务闭环模式 [11] - 公司计划在八个核心市场做产业布局,2027年海外人员达1万人,其中50%为属地化外籍员工 [13] 可持续发展实践 - 2024年公司全价值链减少碳排放约1.3万吨,较基准年减少17.71%,相当于种植63万棵树 [14] - 公司坚持与供应商、经销商等构筑开放包容生态体系,荣获上交所信息披露A级评价等治理荣誉 [15] - 公司设立风险管理"三层防线"机制,为"双碳"目标推进筑牢治理根基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