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江商报
icon
搜索文档
三花智控单季扣非10.7亿增48.8% 深耕两大核心业务年内股价涨115%
长江商报· 2025-11-03 07:2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创历史同期新高,营收与利润均实现双位数高速增长,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展现出强劲的经营韧性和增长势头 [2][3] - 公司在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和汽车零部件两大核心业务领域保持全球领先的市场地位,并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巩固竞争优势 [4][5] - 公司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募集资金用于全球研发、产能扩张和深化国际化布局,为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7][8] - 公司积极拓展仿生机器人等新兴业务领域,并得到二级市场的高度认可,年初至今股价累计涨幅约115% [6][9] 2025年三季度及前三季度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7.67亿元,同比增长12.77%;归母净利润11.32亿元,同比增长43.81%;扣非净利润10.73亿元,同比增长48.80% [2][3]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0.29亿元,同比增长16.86%;归母净利润32.42亿元,同比增长40.85%;扣非净利润30.83亿元,同比增长37.15% [3]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58亿元,同比增长53.41% [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规模已超过2024年全年30.99亿元的业绩 [3]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总资产达到485.14亿元 [2][7] 核心业务表现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制冷控制元器件和全球领先的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制造商 [3] - 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103.89亿元,同比增长25.49%,占总营收比重63.88%,毛利率28.21%,同比增加0.65个百分点 [5] - 汽车零部件业务: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58.74亿元,同比增长8.83%,占总营收比重36.12%,毛利率27.96%,同比增加0.65个百分点 [5] - 多项核心产品在其各自全球市场中排名第一,包括四通换向阀、电子膨胀阀、微通道换热器等制冷产品,以及车用电子膨胀阀及集成组件等汽车产品 [4]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23年研发费用10.97亿元,2024年13.52亿元(同比增长23.25%),2025年前三季度11.04亿元(同比增长11.22%) [5] - 近三年研发费用合计超过35亿元,研发费用率稳定在4.5%左右 [5]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拥有六大研发中心,已获国内外专利授权4387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404项 [5] 战略拓展与新兴业务 - 公司不断向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等新兴领域进行业务拓展,已成立专门的机器人事业部 [6] - 公司坚定看好机器人作为AI最大应用场景的发展前景,机器人项目整体推进顺利 [6] 资本运作与国际化布局 - 公司于2025年6月23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全球发售H股4.76亿股,发售价22.53港元/股 [7] - H股募集资金净额计划用于:约30%用于全球研发及创新;30%用于未来三年扩建新建工厂及提高自动化;25%用于扩大海外产能;5%用于数字智能基础设施;10%用于营运资金 [7] - 公司是海外销售先行者,产品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及地区,与众多国际著名企业达成合作 [8] - 公司拥有4个海外生产基地(墨西哥、波兰、越南、泰国)和3个海外研发基地(美国、德国) [8] - 2025年上半年,国外销售收入72.11亿元,同比增长23.27%,占总营收44.34%,国外销售毛利率29.84%,同比增加1.12个百分点 [8] 二级市场表现 - 截至10月31日,公司A股股价收盘价为49.93元/股,2025年初至今累计涨幅约为115%,总市值2102亿元 [2][9]
民生银行两收千万级罚单年内被罚8500万 扩表停滞贷款减少137亿不良率升至1.48%
长江商报· 2025-11-03 07:21
合规挑战 - 公司因贷款、票据、同业等业务管理不审慎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等问题,被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罚款5865万元,六名相关责任人合计被罚36万元 [1][3] - 公司年内第二次收到千万级罚单,2025年1月曾因八项违法违规行为被央行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99.07万元,罚款1705.5万元 [3][4] - 2025年内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累计被罚超8500万元,其中包括多张百万级罚单,如因系统使用管控等问题被罚590万元,厦门分行因违反多项规定被罚147.96万元 [1][4][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5.09亿元,同比增长6.74%,但归母净利润为285.42亿元,同比减少6.38% [1][5] - 公司归母净利润自2024年一季度以来连续七个季度负增长,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减少10.61%,降幅有所扩大 [1][5]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利息净收入755.10亿元,同比增长2.40%,净息差为1.42%,同比提升2个基点 [5]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资产总额7.87万亿元,较上年末仅增长0.74%,资产扩张显著放缓 [1][5] - 公司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4.44万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37.21亿元,降幅0.31%,且已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其中个人贷款和垫款总额下降3.17% [1][6] - 公司吸收存款余额4.26万亿元,较上年末微增0.15%,但公司存款余额下降2.65%至2.87万亿元 [6] 资产质量与风险拨备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不良贷款率回升至1.48%,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总额为658.57亿元 [2][8]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401.65亿元,同比增加88.27亿元,增幅达28.17%,对利润表现形成拖累 [7][8] - 公司拨备覆盖率为143.00%,较上年末上升1.06个百分点 [8] 非利息收入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非利息净收入合计329.99亿元,同比增长50.82亿元,增幅18.20% [6]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43.88亿元,同比增长0.70%,其他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大幅增长36.55%,主要得益于债券交易等市场机会 [6]
李斌多品牌战略突围冲刺盈利大考 蔚来月销首破4万增长与压力并存
长江商报· 2025-11-03 07:20
公司近期业绩表现 - 2025年10月公司交付新车40,397台,月销量首次突破4万辆,同比增长92.6% [1][6] - 2025年10月乐道品牌交付17,342台,首次超越蔚来主品牌,萤火虫品牌交付5,912台 [6] - 公司累计交付量达91.32万台,距离百万交付大关仅一步之遥 [1][6]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0.4亿元,同比增长13.49%,但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120.3亿元 [1][7]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9.1%,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远低于特斯拉的20.6%和比亚迪的17.8% [7] 公司战略与目标 - 公司推出多品牌战略,乐道品牌定价20.69万元起,萤火虫品牌预售价14.88万元,与主品牌形成价差 [5][6] - 多品牌战略成效显著,2024年底月销量突破3万辆,并于2025年10月实现月销超4万辆 [5][6] - 公司目标在2025年四季度实现盈利,团队需通过高效运营证明自身能力 [1][7] - 全新ES8产能将于12月提升至1.5万台,但新订单交付需等到2026年4月 [7] 创始人背景与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李斌为连续创业者,曾成功创办南极科技、参与创立当当网、并带领易车网在纽交所上市 [2][3] - 公司于2018年9月在纽交所上市,并于2022年3月和5月分别登陆香港和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实现三地上市 [4] - 2020年初,合肥政府产业投资基金携70亿元投资,使公司摆脱现金流危机,股价从最低点2.11美元最高涨至57.20美元,区间涨幅最高达26倍 [4]
康瑞新材IPO前朱卫夫妇套现1.2亿 依赖大客户应收账款及存货达10.44亿
长江商报· 2025-11-03 07:19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 资料显示,康瑞新材成立至今已有24年。2021年10月,康瑞新材完成股份制改制。2025年6月末,深交 所正式受理了公司的首发申请。 IPO申请被受理仅数日,康瑞新材就被抽中现场检查。到目前,由于IPO申请文件中记录的财务资料已 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康瑞新材的审核状态为"中止"。 深耕精密金属材料20余年,康瑞新材专注于高精度、高性能及特定结构精密金属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 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装备、汽车零部件等领域,且以消费电子领域为主。 被抽中现场检查已有数月,江苏康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瑞新材")IPO按下暂停 键。 按照计划,康瑞新材拟在深市主板上市,募资规模11.05亿元。当前,康瑞新材的审核状态为"中止"。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本次发行前,康瑞新材的实控人朱卫、LI LI(李莉)夫妇二人合计控制公司超 七成股权。IPO前,包括现金分红及转让股权变现在内,朱卫夫妇合计套现约1.2亿元。而康瑞新材本次 拟使用2亿元募资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合理性与必要性必将成为监管层关注的重点。 作为一家精密金属材料企业,康瑞新材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 ...
张万镇“点瓷成金”身家220亿成潮州首富 三环集团深耕“材料+”累盈逾165亿
长江商报· 2025-11-03 07:18
公司核心人物与财富 - 张万镇以220亿元财富位列2025年胡润百富榜第284位,为潮州首富 [2][3] - 张万镇已连续7年登上富豪榜 [20]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转型 - 公司前身为潮州无线电瓷件厂,张万镇从普通工人成长为管理者 [4][5] - 1988年主导电阻瓷基体技术改造项目实现量产,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5] - 1992年主导企业股份制改革,公司更名为三环集团,并引入员工持股机制 [6] - 1998年张万镇曾从政10年,于2007年辞去公职后通过控股股东三江投资重获公司控制权 [7][9] - 公司长期聚焦"材料+"领域,以研发创新为手段构建全球护城河 [3][10][15] 研发创新与技术突破 - 确立"政策辨方向、市场找需求"的研发原则 [11] - 在陶瓷注射成型技术上取得突破,做出精度达微米级的光纤陶瓷插芯 [11] - 主导高端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攻坚,将介质层厚度从5微米压缩至1微米,堆叠层数突破1000层 [13][14] - 在陶瓷燃料电池发电系统(SOFC)领域实现全技术链条贯通 [15] - 2024年研发投入5.8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91%;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4.41亿元,同比增长14.55% [16] 公司经营与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盈利近2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9.59亿元,同比增长22.16% [3][17] - 2024年营业收入73.75亿元,归母净利润21.90亿元,较2014年分别增长235.23%和237.96% [17] - 2014年上市以来公司累计盈利达165.40亿元 [3][19] - 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4.03亿元,同比增长39.79%;2025年前三季度为19.90亿元,同比增长32.13% [19] 市场地位与产品优势 - 公司光通信用陶瓷插芯、片式电阻用氧化铝陶瓷基板、半导体陶瓷封装基座等产品产销量均居全球前列 [3][15] - 产品应用于手机芯片封装、光纤宽带、新能源燃料电池、航天器电路保护等多个领域 [15] 资本市场表现与未来规划 - 2025年7月上旬以来公司股价上涨约60%,截至10月29日市值超过千亿元 [19] - 公司正在筹划赴港上市,以推进国际化战略 [3][19]
上市券商前三季盈利1693亿增62% TOP10资产占比70%马太效应加剧
长江商报· 2025-11-03 07:17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A股43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195.61亿元,同比增长17%,归母净利润1692.91亿元,同比增长62.48% [1][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676.95亿元,同比增长26.7%,归母净利润650.65亿元,同比增长58% [3] - 资本市场行情回暖是券商业绩大幅改善的核心原因,A股日均成交额达到2.1万亿元,同比增长211%,两融规模稳定在2.4万亿元之上 [6] 业务结构变化与驱动因素 - 自营业务取代经纪业务成为业绩增长首要引擎,前三季度自营业务收入合计1870.37亿元,同比增长43.54%,对营业收入的贡献度约为44.6% [1][7] - 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合计1117.77亿元,同比增加477.72亿元,增幅高达74.64%,其中国泰海通在重组后的经纪业务收入增速达到142.8% [1][6] - 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合计251.5亿元,同比增长23.46%,主要受益于A股IPO项目数量78单,募资总额772.55亿元,同比增长61%,以及港股市场IPO募资额1823.96亿港元,同比增长228% [1][7] - 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合计332.51亿元,同比增长约2.8% [8] 行业竞争格局与集中度 - 行业“马太效应”凸显,营收TOP10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727.46亿元,占上市券商全部营收的65%,净利TOP10券商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195.48亿元,占比高达70.6% [2][3] - 资产总额TOP10券商占据总量约70%,截至2025年9月末,上市券商资产总额合计达到14.92万亿元,中信证券、国泰海通成为仅有的两家资产总额超过2万亿元的券商 [2][4] - 2025年前三季度共有11家上市券商营收规模超过百亿元 [3] 重点公司业绩表现 - 经过重组合并的券商增长迅猛,国联民生、国泰海通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201.17%、101.6%,领跑行业,其中国联民生的归母净利润增速达到345.3%,排名第一 [4] - 部分中小券商业绩涨幅亮眼,华西证券、国海证券、国盛证券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16.89%、282.96%、191.21% [4] - 头部券商中,国泰海通、中金公司、申万宏源、中信建投、广发证券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31.8%、129.75%、108.22%、64.95%、61.64% [4] - 个别券商如西部证券在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17% [5]
牧原股份售价下降单季盈利降56% 前九月负债总额减少98亿提前达标
长江商报· 2025-11-03 07:17
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117.90亿元,同比增长15.52%,归母净利润约为148亿元,同比增长约41% [2][3] - 与2024年同期归母净利润668.90%的增幅相比,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增速明显放缓 [2] -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出现显著波动,单季度营业收入为353.27亿元,同比下降约11%,归母净利润约为42亿元,同比下降幅度约为56% [2][4] 季度业绩与价格波动 - 分季度看,2025年第一、二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快速增长,但第三季度转为营收净利双降 [4] - 第三季度业绩下滑主要受生猪销售价格下降影响,2025年9月生猪销售均价为12.88元/公斤,为前9月最低,同比下降30.94% [2][5] - 2025年1月至7月,商品猪销售价格均超过14元/公斤,但自8月起开始下降,9月价格降至最低点 [5] 业务运营与成本控制 - 2025年前九个月销售商品猪5732.3万头,同比增长27%,销售仔猪1157.1万头 [6] - 仔猪销售量增加有助于平抑商品猪价格波动的影响,公司并将全年仔猪出栏量预期上调至1200万头至1450万头 [6][7] - 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呈现逐月下降趋势,2025年9月已降至11.6元/公斤,较1月下降1.5元/公斤 [8] - 屠宰肉食业务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8%,并在2025年第三季度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 [2][9] 财务状况与负债管理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负债总额为1003.16亿元,较年初的1101.12亿元减少约98亿元,已提前完成年度减债百亿目标 [2][13] - 有息负债为678.28亿元,较年初减少33亿元 [14] - 前三季度财务费用为19.51亿元,同比减少3.34亿元 [15] - 公司经营策略转向谨慎,优先保证现金流充裕与安全,长期目标是将资产负债率降至50%以下 [13]
爱美客神话不再近10年业绩首双降 14亿收购“童颜针”尚未见成效
长江商报· 2025-11-03 07:1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8.65亿元,同比下降21.49% [1][5]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0.93亿元,同比下降31.05% [1][5]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9.76亿元,同比下降36.20% [5] - 2025年第一、二、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分别下降17.90%、25.11%、21.27% [6] - 2025年第一、二、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15.87%、41.75%、34.61% [6] - 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已连续四个季度同比双降 [2][8] - 2025年第一、二、三季度综合毛利率分别为93.85%、93%、93.19%,较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 [9] 历史业绩对比 - 2016年至2023年公司营收从1.41亿元增长至28.69亿元,累计增长19.35倍,年均复合增长率53.79% [5] - 2016年至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从0.53亿元增长至18.58亿元,累计增长34.06倍,年均复合增长率66.22% [5] - 2024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5.45%和5.33%,为2016年以来首次个位数增长 [6] 核心产品分析 - 以"嗨体"为核心的溶液类注射产品和以"濡白天使"为核心的凝胶类注射产品是公司核心产品 [11] - 2025年上半年溶液类注射产品收入为7.44亿元,凝胶类注射产品收入为4.93亿元,均低于去年同期 [12] - 2024年溶液类注射产品收入增速降至4.4%,凝胶类注射产品收入增速降至5.01% [11] - 两大核心产品合计营收占比从2023年的98.57%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95.24% [11] 行业竞争与战略举措 - 医美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的战略转型关键期,市场竞争加剧 [10] - 华熙生物"润致·格格"于2024年7月获批上市,圣博玛"艾薇兰童颜针"、华东医药"伊妍士少女针"等竞品相继上市 [11] - 2025年3月公司以约13.86亿元收购韩国REGEN Biotech, Inc 85%股权,获得"童颜针"产品AestheFill [12] - 收购的"童颜针"产品已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并表,但对第三季度业绩贡献尚不明显 [3][12] 二级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从2021年2月18日盘中高点1331.02元/股跌至2025年10月31日收盘价160.09元/股,复权后跌幅超过70% [4]
湖北放宽公积金贷款期限 支持“代际互助”加装电梯
长江商报· 2025-11-03 07:16
为进一步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满足居民刚性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 行,日前,湖北省住建厅正式出台并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 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从即日起实施。 《通知》围绕提高贷款额度、调整贷款期限、拓宽住房公积金应用场景、取消异地购房提取限制、支持 使用住房公积金直付租金等五个方面,推出了系列惠民便民新政。此次政策调整覆盖面广、力度大,不 仅在购房贷款层面给予强力支持,更在老旧小区改造、家庭"一老一小"需求等民生痛点上实现重要突 破。 支持"代际互助"赋能城市更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底,湖北已累计加装电梯10047台,有效提升了居民生活便利度和社区环境品 质。为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破解资金难题,此次《通知》在拓宽公积金应用场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通知》明确规定,支持缴存人及其直系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老旧 住宅电梯加装更新的个人分摊费用。省住建厅公积金处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他表示,此前的政策在 省内各地市并不统一,提取范围和力度均有局限。新政的亮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支持代际互助,允许 直系 ...
万科单季再亏160.7亿负债率73.51% 深铁年内已输血269.3亿助力纾困
长江商报· 2025-11-03 07:16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60.7亿元,同比下降27.3% [1][5]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60.69亿元,同比下降98.61% [1][5] - 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为1613.88亿元,同比下降26.61% [5] - 前三季度累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80.16亿元,同比下降56.14% [5]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约为-58.89亿元,同比下降21.49% [5] 业务运营数据 - 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业务结算面积833.3万平方米,贡献营业收入1142.5亿元 [5] - 前三季度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775.1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1004.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1.8%和44.6% [5] - 部分项目表现突出,国庆"黄金周"实现认购金额47.7亿元,目标完成率137% [6] - 上海"高福云境"项目25套总价1.3亿至1.7亿元的房源全部售罄 [6] 债务与流动性状况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3.51%,高于行业平均的60.51% [4][7] - 公司短期借款为234.9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278.93亿元,货币资金为656.8亿元 [7] - 截至三季报披露日,公司已完成288.9亿元公开债务的偿还 [4][7] - 大股东深铁集团已累计提供借款269.3亿元,并新增不超过220亿元的借款额度框架协议 [2][3][8] 自救与战略调整措施 - 2025年前三季度完成19个项目大宗交易,签约金额68.6亿元,通过存量盘活回款71.1亿元 [9] - 累计盘活优化及新增产能178.4亿元 [9] - 前三季度累计获取新项目13个,权益计容建筑面积57.1万平方米,权益地价约28.1亿元 [9] - 推进组织调整,强化总部职能,精简地区公司管理层级,整合事业部资源 [10] - 公司董事长变更,由黄力平接替辛杰,标志着进入由"深铁系"高管全面掌舵的新阶段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