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江商报
icon
搜索文档
卧龙电驱赴港上市加推出海战略 全球设5大研发中心海外收入近40%
长江商报· 2025-07-24 07:23
长江商报消息行业领先的A股公司卧龙电驱(600580)(600580.SH)加快赴港上市步伐,加快推进其出海 战略。 7月21日晚,卧龙电驱发布了系列与赴港上市相关的公告,其中包括聘请信永中和香港为本次发行并上 市的审计机构。 卧龙电驱聚焦电机与驱动控制产业。近年来,公司通过持续优化海外布局与资源整合,并以技术创新引 领,拓展人形机器人等未来新兴产业,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赴港上市,是卧龙电驱加快出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24年年报中,公司表示,2025年,公司要强 化三大海外地区总部,产供销研合力推动"海外阵地战"提档加速,全面提升集团国际化经营业务的占 比。 2023年、2024年,公司来自境外市场的收入占比接近40%。 卧龙电驱持续投入研发,以领先的技术、过硬的产品闯市场。公司已经在全球设立有5大研发中心, 2024年的研发投入超过8亿元。 卧龙电驱的盈利能力总体稳定。2024年,公司实现的归母净利润接近8亿元,2025年一季度2.68亿元, 同比均实现了增长。 赴港上市加速出海 卧龙电驱加速借助港股上市,加速推进其出海战略。 2025年6月18日,卧龙电驱公告,为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提高公司国际形象 ...
金智科技控股股东拟7.05亿元转让16%股份 赵丹及肖明入主结束无实控人
长江商报· 2025-07-23 17:04
公司控制权变更 - 金智科技控股股东金智集团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分别向南京智迪和浙江智勇转让9.08%和6.93%股份,合计转让16.01%股份 [1] - 南京智迪和浙江智勇构成一致行动人,并与赵丹、肖明等签署《一致行动暨共同控制协议》,实现对公司的共同控制 [1] - 交易完成后金智集团持股比例降至5.84%,南京智迪将成为新控股股东,赵丹和肖明成为实际控制人 [1] - 本次交易每股作价11元,与停牌前收盘价11.07元/股相当,总交易价格约7.05亿元 [2] 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30.29亿元,资产负债率50.35%,应收账款7.89亿元占总资产26% [2]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7.73亿元同比增长9.7%,净利润7226.72万元同比增长19.46%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11亿元同比减少22.56%,净利润1529.69万元同比减少19.81% [3] - 截至2025年3月末应收账款规模6.78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14% [3] 业务发展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智慧能源和智慧城市两大板块 [3] - 2024年围绕"双碳"和"数字经济"战略持续聚焦主业 [3] - 2025年一季度业绩下滑主要由于转让北京易普51%股权及智慧城市业务收入减少 [3] 交易相关承诺 - 转让方承诺在保持现有管理层稳定和经营资金不低于3亿元的前提下,2024年年报披露的100万元以上应收款项三年内收回率不低于90% [2]
北鼎股份拟1.56亿收购中山科瑞 受益以旧换新政策上半年净利增74.92%
长江商报· 2025-07-23 16:57
收购计划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1.56亿元收购中山科瑞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中山科瑞成立于2014年5月 定位为科瑞技术的单一量产基地 [1] - 收购目的是满足公司制造能力升级和业务扩张需求 [1] - 中山科瑞资产总额8661.8万元 净资产6521.44万元 [2] - 评估增值9124.19万元 增值率139.91% 主要来自土地和房屋建筑物评估增值 [2] 财务表现 - 中山科瑞2024年营业收入2.58亿元 净利润亏损204.99万元 [2] - 中山科瑞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9.9万元 净利润亏损272.34万元 [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31亿元 同比增长34.05%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582.88万元 同比增长74.92% [2] - 扣非净利润5319.51万元 同比增长86.07% [2] 业务发展 - 主品牌"北鼎BUYDEEM"2025年上半年营收3.56亿元 同比增长43.6% [3] - 北鼎中国业务营收3.1亿元 同比增长48.4% [3] - 北鼎海外业务营收2511.29万元 同比增长0.71% [3] - OEM/ODM业务营收7558.93万元 同比增长2.05% [3] - 国内增长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及基数效应叠加 [3] - 海外业务受国际贸易环境和地缘政治影响增长缓慢 [3]
亚通股份两年半扣非预计累亏超6050万 因信披违规与三名高管收罚单
长江商报· 2025-07-23 15:33
公司财务披露问题 - 公司2023年年报因未在报告期内让渡管桩控制权导致收入确认不准确涉及金额6049 1万元 [1] - 公司2023年年报因人工成本归集不准确导致利润总额披露不准确施工周期为3个月但核算了4个月人工成本 [1] - 公司2021年至2023年年报未将同一控制人控制的客户合并列示导致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披露不符合规定 [1] 监管处罚措施 - 上海证监局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 [2] - 公司时任董事长梁峻、总经理翟云云、副总经理兼会计机构负责人顾培被出具警示函 [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房地产开发、通信管网施工及运维、建筑钢材贸易、混凝土制品生产销售、光伏电站建设运营 [2]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13 05亿元同比增长6 52%净利润244 42万元同比下降46 64%扣非净利润亏损1655 76万元同比减少3143 82% [3]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6 6亿元同比下降49 41%净利润635 64万元同比增长160 06%扣非净利润亏损3385 1万元同比减少104 44% [3] - 公司2024年净利润保持盈利主要因资产处置和政府补贴等非经常性损益增加但房地产板块收入下降导致扣非净利润持续亏损 [3]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950万元至1150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010万元至1210万元 [3] 分业务业绩变动 - 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业务因奉贤区15单元保障房项目清算净利润同比增加约380万元 [4]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业务因建设镇大同养殖场渔光互补项目并网发电净利润同比增加约240万元 [4] - 2025年上半年酒店业务因增加摊销净利润同比减少约90万元 [4] 累计亏损情况 - 近两年半时间内公司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超6050 86万元 [5]
2025年上半年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长江商报· 2025-07-23 15:23
宏观经济政策与外汇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我国实施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 [1] - 上半年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表现好于市场预期 [1] 外汇收支总量与结构 - 上半年非银行部门跨境收入和支出合计7.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4%,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人民币在跨境收支中的比重达到53% [1] - 银行结汇和售汇规模合计2.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规模为历史同期次高 [1] 跨境资金流动 - 上半年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入1273亿美元,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净流入态势 [1] - 二季度净流入环比增长46% [1] - 货物贸易项下净流入保持高位,外资总体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债券 [1] 外汇市场供求与交易 - 上半年银行结售汇逆差253亿美元,但月度变化明显,5月和6月转为顺差 [2] - 外汇收入结汇率为60%,同比保持稳定;外汇支出售汇率为65%,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2] - 境内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量总计2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2% [2] 外汇储备与汇率 - 6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为33174亿美元,较2024年末增加1151亿美元 [2] - 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1.9%,在7.15-7.35之间双向浮动 [3] 国际投资与资本流动 - 1-5月股权性质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311亿美元,同比增长16% [3] - 来华证券投资净流入约330亿美元,逆转去年下半年净流出态势 [3] - 1-5月股权性质对外直接投资519亿美元,同比基本持平 [3]
盈利预增最高94.8% ,周黑鸭高质量发展路径显成效
长江商报· 2025-07-23 10:4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利润9000万元至1.13亿元,同比增长55.2%至94.8% [2] - 预计营收12亿元至12.4亿元,业绩增长主要来自单店销售效率提升和原材料成本下行 [2][4] 战略转型 - 公司从规模扩张转向经营质量提升,持续优化门店结构,关闭低效门店并聚焦高流量商圈 [5][6] - 2022年至2024年门店数量同比变动分别为23%、11%和21%,单店营收同比变动分别为-34%、5%、12% [6] - 2025年平均单店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同店店效实现微增,平均单店店效同比双位数上涨 [6][7] 渠道拓展 - 构建"线下门店+新兴渠道+海外市场"三维网络,散装产品进驻胖东来、永辉等商超,真空包装产品入驻Costco、零食很忙等连锁卖场 [7][8] - 山姆会员店卤料包产品单月销量冲上调味酱菜热度榜前十 [8] - 海外市场加速开拓,2025年一季度长保产品进入马来西亚MIX超市,计划以东南亚为起点构建全球供应链体系 [9][10] 成本优化 - 毛利率提升得益于"源头把控+战略储备"策略,与15年合作供应商共建直采体系,集中采购降低价格波动影响 [11] - 2025年毛利率预计维持55.5%高位,经营杠杆效应逐步显现 [11] - 生产环节推行标准化模式,五大全国生产基地与配送网络增强定价能力 [11] 品质管控 - 原料端执行严苛标准(如鸭脖骨节≤2个、鸭掌无浮毛),退货率高于行业但保障产品一致性 [12] - 生产端采用十万级制药标准净化车间和气调锁鲜包装技术,物流端实现全程冷链配送与"一盒一码"追溯系统 [12] - 供应商引入AI设备后花椒每吨异物剔除率达99.9%,成为行业标杆 [11] 市场认可 - 中金维持目标价3.0港元及"跑赢行业"评级,尚普咨询授予"中国消费者品质信赖卤味领导品牌"称号 [13] - 创始人强调"用制药的标准做卤味,用科技的思维管企业",推动行业从品类竞争转向品质竞争 [13]
海天瑞声半年度营收预增超61% AI商业化落地股价三个月涨70%
长江商报· 2025-07-23 07:36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 49亿元至1 65亿元 同比增长61 06%至78 01% [1][3]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294 4万元至441 60万元 同比增长607 01%至960 52% [1][3] - 2025年上半年预计扣非净利润81 23万元至121 85万元 同比增长122 10%至133 15% [3]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 45%至2 37亿元 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达0 11亿元 [3] - 2023年亏损0 3亿元 2021年至2023年归母净利润连续下滑 [3] 业务发展 - 计算机视觉 自然语言和智能语音三大业务板块全面增长 [1][3] - 2024年智能语音业务和自然语言业务需求同比大幅增长 [3] - 下游客户包括阿里巴巴 腾讯 字节跳动 微软 亚马逊等 [3] - 2024年境外营业收入1 14亿元 同比增长89 53% 毛利率79 66% [4] - 境内营业收入增幅12 16% 境外毛利率高出境内逾25个百分点 [4] 战略布局 - 东南亚新增建设的数据交付体系已进入稳定运营阶段 [4] - 成功拓展海外定制服务市场并形成规模化 [4] - 与多地政府 地方运营商开展战略合作 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与产业化 [4] - 构建"数据可信空间" 协助地方政府打造数据治理与流通体系 [4] 股价表现 - 近三个月股价累计涨幅超70% [2][5] - 2025年4月9日股价触及年内低点71 01元/股 7月22日收报121 47元/股 [5] 股东减持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不超过177 74万股 [7] - 股东宁波丰琬计划减持不超过120 65万股 [7] - 部分董事及高管计划减持合计不超过2 39万股 [7]
晶合集成产品热销半年预盈超2.6亿 创新驱动年内新获专利授权218个
长江商报· 2025-07-23 07:34
全球半导体市场回暖与公司业绩增长 - 全球半导体市场回暖带动晶合集成盈利能力大幅提升,预计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50.7亿元至53.2亿元,同比增长15.29%至20.97%,净利润2.6亿元至3.9亿元,同比增长39.04%至108.55% [2] - 业绩增长主要因行业景气度回升,产品销量增加,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带动收入和毛利提升 [3]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92.49亿元(同比增长27.69%),净利润5.33亿元(同比增长151.78%),扣非净利润3.94亿元(同比增长736.77%) [5] 产能利用率和行业地位 - 公司为全球前十晶圆代工厂,2024年6月产线负荷达110%,订单量超过现有产能 [5] - 2023年受行业景气度低迷影响,营业收入72.44亿元(同比下降27.93%),净利润2.12亿元(同比下降93.05%) [4] - 2024年以来通过技术创新、产能提升和市场拓展实现业绩显著反弹 [5] 研发投入与技术突破 - 2021-2024年研发费用累计35.96亿元,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3.38亿元(同比增长15%) [6] - 2024年新增专利325项(发明专利249项),2025年新获专利授权218个(同比增长17.84%) [3][6] - 40nm高压OLED显示驱动芯片已量产,55nm堆栈式CIS芯片量产,28nm OLED驱动芯片及逻辑芯片预计年底风险量产 [5] 产品多元化与市场战略 - 研发聚焦DDIC与CIS核心产品,同时布局汽车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及AR/VR新兴领域 [6] - 计划加强与战略客户合作,扩大应用领域并开发高阶产品,推动OLED量产和CIS产品开发 [6] - 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显示、汽车电子、家电及物联网等领域 [4]
大金重工斩获4.3亿海外大单 加速出海半年最高预盈5.7亿
长江商报· 2025-07-23 07:34
全球化战略布局 - 公司签署欧洲海上风电单桩基础供应合同,金额约4.3亿元,预计对2026年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1][2] - 2025年以来已签订三个海外大单,合计金额约24.16亿元,占2024年度营收比例约64%[3] - 公司产品涵盖海上及陆上风电全系列装备,成为国内首家出口欧洲海塔和亚洲首家出口欧洲超大型单桩的企业[3] - 除欧洲市场外,公司积极参与日本、韩国等亚洲新兴市场投标,与日本前三轮海风项目业主建立密切关系[3] - 公司拟发行H股在香港上市,以进一步夯实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4]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5.1亿至5.7亿元,同比增长193.32%至227.83%[1][6]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1.41亿元,同比增长146.36%,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335.91%[6]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74亿元,同比增长11.46%,毛利率、净利率连续三年提升至29.83%、12.54%[6]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海外业务突破性增长,出口产品交付量大幅增加且采用附加值更高的DAP模式[7]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合同负债金额达14.89亿元,同比增长50.71%,推动后续业绩释放[8] 财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稳居全球风电海工装备制造第一梯队,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高质量基础设施支撑[5]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为41.14%,货币资金31.99亿元,足以覆盖13.4亿元有息负债[8] - 公司是国内风电塔筒行业首家上市企业,经过二十余年深耕成为全球领先的海工装备制造商[5] - 海外项目以外币结算为主,汇率波动对公司汇兑损益产生积极影响[7]
物产中大拟14.6亿收购巩固优势 累赚329亿连续14年位列世界500强
长江商报· 2025-07-23 07:31
收购交易 - 公司拟以自筹资金约14.57亿元收购湖州南太湖电力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交易价格较标的公司账面净资产溢价约2.7倍 [2] - 标的公司股东权益评估结果约为15.32亿元 经协商最终确定股权价值为15.27亿元 评估增值约11.19亿元 增值率为270.51% [8] - 评估基准日后标的公司将进行7000万元现金分红 因此最终股权转让价款调整为14.57亿元 [8] 收购目的 - 全面巩固行业领先优势与发展韧性 实现经营效能与规模体量的协同跃升 [2] - 提升公司在热电联产领域的市场占有率 巩固能源实业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 [7] - 标的公司业务与现有环保能源业务形成互补 降低综合碳排放 [8] 标的公司情况 - 南太湖科技以燃煤热电联产耦合生物质、固废处置为主营业务 承担工业园区集中供热服务 [2] - 2024年盈利1.31亿元 2024年及2025年前五个月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27亿元、4742.70万元 [6][13] - "燃煤+生物质/固废耦合"技术符合"双碳"政策 [8] 公司背景 - 公司是中国供应链集成服务引领者 连续14年位居世界500强 2024年排名第150位 [3][10] - 供应链集成服务贡献超过90%营业收入 围绕金属、能源、化工、汽车等主要品种形成产业生态圈 [11] - 1996年上市以来从未出现年度亏损 累计归母净利润达328.55亿元 [5][13]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85亿元、39.11亿元、36.17亿元、30.7亿元 均超过30亿元 [4][12]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625.38亿元、5765.49亿元、5801.61亿元、5995.20亿元 2024年接近6000亿元 [1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331.48亿元 归母净利润9.84亿元 同比增长18.86% [12] 历史收购 - 2022年通过子公司以10亿元收购金轮股份29%股份 后更名为物产金轮 [8] - 2023年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以不超过22.7亿元收购浙江柒鑫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控股权 进军镁行业 [9] 分红情况 - 上市以来累计派发现金红利108.20亿元 平均分红率为32.93% [14]